1. 歷史中的意義、影響、作用;教訓、啟示;直接原因、導火線應該如何區分
(一)原因:可分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導火線等。
1、根本原因(也叫「遠因」):指各種原因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到帝國主義時代的加強以及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
2、直接原因或近因:指直接導致事件發生的近期原因。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近因便是歐洲列強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
3、導火線:直接原因中促使事件在某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和以某種特定方式爆發的偶然因素。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便是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勒窩事件。
另外,問原因的命題用語中還有「歷史背景」、「歷史條件」也很常用,但其意思又同「原因」略有不同:
4、歷史背景:是指事件發生前的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的政治、經濟等諸因素。命題時,「歷史背景」常和「原因」混用,往往問某事件發生的背景實際上就是問該事件發生的原因,但實際上仔細分析,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例如,太平天國運動發生的原因包括鴉片戰爭後外國的繼續侵略、清政府的加緊搜括,使人民負擔加重、階級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和1849年前後廣西的連年災荒、農民紛紛起義(直接原因)。但若問「太平天國運動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則除了上述之外,還應該敘述洪秀全、馮雲山的早期反清活動如何為起義作了長期的醞釀、組織工作。看見,「歷史背景」除了包括「原因」之外,往往還包括事件發生前的醞釀過程。
5、歷史條件(也叫「前提」):指具備了哪些條件才會以後的某一件事。它同「原因、背景」意思差不多,但一般指包括積極方面的原因,產生的也只是積極的結果。
(二)意義、影響、作用、教訓、啟示:
1、意義:含義和所指范圍最廣,「影響、作用、後果、評價、經驗、教訓(啟示)」等都屬於「意義」的范圍,有時還包括「性質」。
2、影響:從性質看,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范圍看,有對內(如國內)影響,有對外(如國際)影響;從時間看,有直接影響和長遠影響;如此等等。
3、作用:同影響意思相近,不過多指積極影響。
4、經驗、教訓、啟示:經驗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訓一般指反面的失敗的方面;啟示則 二者兼而有之。
(我是一個字一個字敲擊鍵盤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的,給的分太少了吧?老弟!如果連「最佳答案」也不承認,那就更加不夠朋友了!哈哈!)
2. 四渡赤水在歷史中的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2)歷史中的意義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戰役——戰略性的偉大勝利
中央紅軍主力南渡烏江後,毛澤東計劃「調虎離山」,「把滇軍調出來」,然後乘虛進軍雲南。即以佯攻貴陽的聲勢,迫使蔣介石把駐防黔西、阻擋紅軍進入雲南的滇軍孫渡部東調貴陽,以便打開紅軍西進雲南的門戶。
為此,以中央紅軍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進至扎佐、狗場,前鋒逼近貴陽。
當滇軍和其他各路敵軍急速向貴陽以東開進時,紅軍出其不意地急轉向南,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敵人兵力空虛的雲南疾進,並以一部直逼昆明。
國民黨雲南省主席龍雲在滇軍東調回防不及的情況下,急調各縣民團防守昆明。而紅軍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乘虛迅速向西北方向前進,於5月初在皎平渡、洪門渡渡過谷深水急的金沙江,前往與四方面軍會師。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變被動為主動的決定性戰役。
通過靈活變換作戰方向,迷惑和調動敵人,掌控戰場主動權,創造戰機,既跳出了幾十萬國民黨大軍的包圍圈,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又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因此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中的決定性勝利。
3. 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和其在中世紀歷史中的意義
查理大帝(Charlemagne或來Charles the Great,公元742---814年),或稱為源查理曼、查理、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公元800年,由羅馬教皇加冕「羅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他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
4. 活字印刷術發明在人類歷史中的意義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
活字印刷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葯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葯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葯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葯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葯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 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5. 原始石器是如何產生的,及其設計歷史中的意義
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石器,這種石器利用石塊打擊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版片,加工權成一定形狀的石器。種類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新石器時代盛行磨製石器,這種石器先用石材打成或琢成適當形狀,然後在礪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斧、鑿、刀、鐮、犁、矛、鏃等。
石器的產生是人類利用自身努力改變靠天吃飯的生存方式。通過製造簡單的工具人類在獲取食物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石器時代是人類有漁獵時代轉變為農業時代的開端。原始農業的產生不僅提高了人類的生存率也為文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 絲綢之路的路線,在古今歷史中的意義
古絲綢之路的的特點及出現的背景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從內長安(今西安)經甘容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信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信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7. 楚詞的歷史地位及歷史意義
楚辭:
楚辭是一種在戰國時代由楚國的詩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華,融合上古神話傳說,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楚辭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一次大的解放。楚辭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據需要而任意擴充。形式上的活潑多樣使楚辭更適宜於抒寫復雜的社會生活和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楚辭的代表作家有:屈原。
「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張湯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余論》)。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我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另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史記》中已說屈原「作《懷沙》之賦」《漢書·藝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賦」、「宋玉賦」等名目。
楚辭的形成,從直接的因素來說,首先同楚地的歌謠有密切關系。如前所述,楚是一個音樂舞蹈發達的地方。現在從《楚辭》等書還可以看到眾多楚地樂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勞商》、《九辯》、《九歌》、《薤露》、《陽春》、《白雪》等。現存的歌辭,較早的有《孟子》中記錄的《孺子歌》,據說是孔子游楚時聽當地小孩所唱: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還有劉向《說苑》所載《越人歌》,據說是楚人翻譯的越國舟子的唱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種歌謠到秦漢時還十分流行。如劉邦有《大風歌》,項羽有《垓下歌》。它的體式與中原歌謠不同,不是整齊的四言體,每句可長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語氣詞「兮」字。這些也成為楚辭的顯著特徵。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辭雖脫胎於楚地歌謠,卻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漢人稱楚辭為賦,取義是「不歌而誦謂之賦」(《漢書·藝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離騷》、《招魂》、《天問》,都是長篇巨制;《九章》較之《詩經》而言,也長得多。它們顯然不適宜歌唱,不應當作歌曲來看待。同時,這種「不歌而誦」的「賦」,卻又不是像散文那樣的讀法,據古籍記載,需要用一種特別的聲調來誦讀。這大約類似於古希臘史詩的「吟唱」形式。歌謠總是篇幅短小而語言簡朴的,楚辭正是擺脫了歌謠的形式,才能使用繁麗的文辭,容納復雜的內涵,表現豐富的思想情感。順帶說,現代人為了區別楚辭與漢賦,不主張稱楚辭為「賦」,這不無道理,卻不能說漢人這樣稱呼有何過錯。因為本來是先有「屈賦」而後有「漢賦」的。
漢人又有「賦者,古詩之流也」一說(見班固《兩都賦序》),當是為了攀附儒家經典,兼考慮到賦的鋪張特徵。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滲透了楚辭,使之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據史書記載,當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顯消退以後,在南楚,直至戰國,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覡,重淫祠」(《漢書·地理志》)。楚懷王曾「隆祭禮,事鬼神」,並且企圖靠鬼神之助以退秦師(見《漢書·郊祀志》)。民間的巫風更為盛行。《漢書·地理志》及王逸《楚辭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的風俗。可見在屈原的時代,楚人還沉浸在一片充滿奇異想像和熾熱情感的神話世界中。生活於這一文化氛圍中的屈原,不僅創作出祭神的組詩——《九歌》,和根據民間招魂詞寫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時,也大量運用神話材料,馳騁想像,上天入地,飄游六合九州,給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離騷》這篇代表作的構架,由「卜名」、「陳辭」、「先戒」、「神遊」,到「問卜」、「降神」,都借用了民間巫術的方式。
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對楚辭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如前所述,春秋以後,楚國貴族對《詩經》已經相當熟悉,這成為他們的文化素養的一部分。屈原《九章》中的《橘頌》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視為《詩經》體式對《楚辭》體式的滲透。在戰國時代,縱橫家奔走游說,十分活躍。他們「欲以唇吻奏功,遂競為美辭,以動人主」,「餘波流衍,漸及文苑,繁辭華句,固已非《詩》之朴質之體式所能載矣。」——魯迅《漢文學史綱要》中的這一節論述,正確地指出了戰國縱橫家華麗鋪張的文辭對《楚辭》形成的影響。
當然,「不有屈原,豈見《離騷》」(《文心雕龍·辨騷》)。
楚辭是楚文化的產物,具體說來,又離不開偉大詩人屈原的創造。
8. 全部社會生活怎樣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對人類實踐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思想不僅在哲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的本質。而且進一步說明了實踐在人和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實踐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質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會的主體是人,人以實踐作為自己的存在方式。從人類生存的前提來看,正是實踐活動不斷地創造著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條件。從人與動物的區別來看,動物是在消極地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自己的生存,人則是在利用積極地改造自然的實踐過程中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成為社會的主體。人類的產生、生存和活動,是以實踐為基本方式和標志的。首先,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
第二、實踐創造了人的基本特徵。實踐使人成為「社會存在物」、「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和「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創造出了人之為人的一切特徵,把人類從動物界分離和提升出來,形成了人類社會。
第三、實踐構成了社會關系系統。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物質世界的社會性活動,物質生產實踐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就必須能夠生活。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這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人們正是在實踐中創造和產生了人的社會關系、社會本質和人類歷史等全部社會關系。
第四、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實踐有三種基本形式,即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和科學實驗。這三種實踐既相互區別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即社會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並對象化為社會的基本結構,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
第五、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發展的動力只能存在於人的實踐活動中,物質生產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而生產力就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社會發展不過是人的實踐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中展開的過程。社會歷史的變遷和進步是人們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實際體現。可見,實踐活動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
總之,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基礎,是一切社會現象最後的根源。人通過實踐活動把握物質世界,又通過實踐活動改造物質世界,並改造人自己。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是實踐的產物和過程。 「社會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是《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8條。
因為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生產、物質生產方式規定了社會的性質以及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物質生產是理解人類社會歷史的關鍵性因素。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時間、物質生產在社會歷史中的意義,使它能夠把社會中物質關系、經濟關系用其他關系區分開來。科學闡明人們社會存在對意識、實踐對理論的決定作用。由於實踐規定了包括社會精神生活在內的全部社會生活的本質,所以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9. 簡述《游春圖》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中的意義
《游春圖》就是迄今為止我們有據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專山水畫。
以青綠勾屬填法描寫山川、人物、尚無皴法,樹木直接用粉點染,體現出樸拙而真切的描繪自然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畫已經由六朝以來的萌芽狀態而趨向成熟。畫面取俯瞰式構圖,重疊的山岡,平遠的河水,確實取得了「遠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樂於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畫面所呈現出來的春天的氣息,顯然是在追求「畫外有情」的藝術境界。以前只在理論上探討過的山水畫技法,這時已經能夠部分的作到了,反映出作者觀察與認識自然景物的能力顯著提高了。.從畫面所呈現出來的風格特點等方面可以明確看出這一時期山水畫的成就與面貌,給後世以深重的影響,開創了青綠山水的端倪。
10. 歷史中的意義。作用。等等
確實多,問歷史老師,他也需要點時間,可能還會請你吃個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