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鎧發展歷史

鎧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3 21:34:35

中國歷史最強的鎧甲出現在哪朝,你絕對想不到

戰場上短兵相接,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同等重要。鎧甲作為中國古代的單兵防禦裝備,在冷兵器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鎧甲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1鎧甲雛形--皮質鎧甲
鎧甲最早可追溯於原始社會時以藤、木、皮革等原料製造的簡陋的護體裝具。相傳甲是夏朝第七位夏後杼(予)發明的。夏軍在進攻東夷人時,為了防禦善於射箭的東夷人的攻擊,杼發現用獸皮製做甲,可抵消了東夷人的弓箭優勢,使夏軍戰鬥力大大增強。這便是鎧甲的雛形。為了滿足實用性和美觀性的發展要求,商周時期的人們將整片皮甲裁剪成皮革片,並將兩層或者多層粘和起來,表面塗漆,製成牢固、美觀、耐用的甲片,再用繩編連成甲。在實戰中,鎧甲和盾相結合可以有效抵禦青銅器兵器的進攻。

西周鎧甲
2鎧甲主流--鐵質鎧甲
隨著中國冶煉技術的進步—炒鋼法的出現,鋒利的鋼鐵兵器進入實戰,這也要求單兵防護裝備也隨之開始革新,鐵質鎧甲開始出現。秦代的重裝步兵和銳士就是著裝炒鋼鐵鎧甲。技術的發展和國力的強大,使得鐵質鎧甲在西漢時期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成為軍中的主要裝備。

西漢鎧甲
此後,鐵質鎧甲成為中國古代將士的主要防護裝備材料,人們更多的對鎧甲的形式、防護攻擊種類、防護部位等方面的改進。如在西漢時期,鐵鎧也經歷由由粗至精的發展,從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編的札甲逐漸發展為較小鱗片編制的魚鱗甲。保護的部位也從胸背的保護發展的肩臂和腰胯的保護。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明光鎧。明光鎧在胸前和背後均有圓護,且裝有護膝、護肩,身甲則長至臀部。明光鎧的圓護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非常亮,在太陽的照射下會發出耀眼的明光。唐代,中國無論是在裝備、素質,士氣和將帥能力都達到冷兵器時代的高峰,鎧甲亦不列外。唐代改進了冶煉技術,使鎧甲質量更輕,防禦能力更強,發展出了以明光鎧為首的唐十三鎧。鎧甲李世民所率領的玄甲軍其實就裝備黑鐵盔甲的重騎兵。這支重騎兵在唐統一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大騎兵的兵種之一。

鐵質鎧甲發展歷程
宋朝步人甲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宋代由於北方產馬地區的喪失,戰馬極度缺失,宋朝只能採用重裝甲步兵對抗北方以騎兵見長的遼國和金國。宋朝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到29公斤,而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則會達到32-35公斤。宋朝步人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裝甲。岳飛、韓世忠等名將以重步兵的密集陣型屢屢擊敗金人的騎兵,但是這種重甲步兵的機動性不足,勝時無法追擊,敗時無法及時撤退。在郾城大戰中,岳飛即把裝備有大刀和大斧的裝甲步兵按兩翼擺開陣勢,有效的抵禦了金騎兵的進攻。而在柘皋戰役中,以重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負荷過重,也因此未能全殲潰不成軍的金騎兵。
宋朝步人甲
3明清鎧甲--綿質鎧甲
自從火器出現以後,傳統的重型鎧甲的防禦能力明顯不足,從元代開始,出現了外為棉布料,要害部位裝有鐵片的布面甲,這就是綿甲的前身。明代是重型鎧甲和輕型鎧甲交替的時期,輕型鎧甲主要是指綿質鎧甲。綿質鎧甲柔軟、輕巧,其表面有大量的鐵甲或者銅甲。這種鎧甲可以抵禦弓箭和初級火器的攻擊。努爾哈赤以十三服鎧甲起兵後,其鎧甲即以綿甲為主,這種鎧甲在清宮劇中經常看到。人們將棉花打濕並反復拍打製成綿片,把多張綿片夾入鐵甲,內外用銅釘或者鐵釘固定,即可得到八旗鎧甲。其綿質材料主要防禦火器,鐵質材料主要防禦弓弩等。這種軟硬結合防禦機理和現代復合防彈衣的機理相似。
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產,重量輕,對早期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中彈傷的不重),很顯然袁崇煥的紅衣大炮的威力,就不是這種鎧甲所能抵禦的了,努爾哈赤即是實例。

清代鎧甲
4其他鎧甲--紙質鎧甲和絹質鎧甲
唐朝國力鼎盛,統治者奢靡之風漸盛,軍隊的鎧甲也從實用的功能中發展處了眾多的以裝飾為主的儀典服飾,紙質鎧甲也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紙有很好的柔韌性且分量較輕,遇到水時,其韌性更強。紙質鎧甲是用多層紙疊粘在一起製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銅、鐵製作的鎧甲輕,也便於展示。這種材質鎧甲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質量輕但怕火,因此主要用於南方水軍。因為南方多雨鐵質鎧甲易生銹,明朝戚家軍抗擊倭寇時,紙質鎧甲得到了應用。
另外還有絹甲,它一般不用於實戰,只是宮廷侍衛、武士的戎服,這種鎧甲用圖案華美的絹或織錦作面料,內襯數層厚帛製成。和皮甲、鐵甲一樣,絹甲上也鑲有皮革、金屬製造的飾件,穿著更利索、更得體。除了鎧甲材質的多樣,唐代戎服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特別是盛唐時期的絹甲,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鮮艷而華麗。唐代的布甲、紙甲不只是用於表演的道具鎧甲,它們依然具有實用性和堅固性,布甲、紙甲實際上是唐代的一種新型鎧甲,是一種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輕型鎧甲。在戰場上同樣可以保護戰士的身體,只是在抗擊重兵器沖擊方面要遜色於金屬鎧甲。

❷ 列舉盔甲的發展歷史

1.鎧甲發展:
中國古代鎧甲
介紹
中國古代鎧甲,由於材料、保存上的問題,能夠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西周鎧甲,大部分只能根據史籍和出土的零碎來推測研究。中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金甲
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於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於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 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戰國鎧甲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鎧甲
商代的鎧甲多為皮甲和布甲,覆蓋身體商代武士的重要部位,就防禦力來說是比較差的。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
秦代鎧甲
秦將軍鎧甲: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秦代兵士鎧甲:這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秦將軍鎧甲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皆為64厘米,其下擺一般多呈圓形,周圍不另施邊緣。
秦騎兵鎧甲:秦朝時,騎兵所佔比例很少(1:100)常常擔任突擊、迂迴、斷糧、追擊等任務,疾呼不傳甲,同時為加強主力部隊的的機動性,也改良了戰車 ,減輕了其重量 將車騎編組在一起,使「輕車銳騎」配合戰斗。騎兵部隊從屬於作為全軍主力的戰車部隊,保護戰車部隊的側翼。
漢甲(在防護裝具方面,使用了鐵甲片編綴成的鎧甲和兜鍪,以及鐵盾。皮製甲胄仍在使用,但已退居輔助地位)
漢騎兵甲:漢初的騎兵已經自成方陣,具有獨立的戰鬥力,但在著裝方面與步兵區別不大,大多還是足踏麻鞋(沒有馬靴),也未有馬鞍(只有厚墊)和馬鐙,只有一部分騎兵披甲(佔8%)。
漢步兵 將軍甲: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了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從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的札甲,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發展到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隨著鋼鐵加工技術的提高,鎧甲的精堅程度日益提高,類型也日益繁多,其防護身軀的部位逐漸加大,功能日益完備。

三國時期鎧甲
騎兵 將軍鎧甲:
三國後期流行的護身鎧甲,是一種叫「筩袖鎧」的鎧甲。「筩袖鎧」,顧名思義,它是「桶狀」而「帶袖」,像是一襲現代的短袖套衫,由一片片的鋼片編成,因為帶著短袖,可以連帶保護士兵的上臂與腋下。在漢代劉勝墓(注一)中有出土了一套類似的鎧甲,不過漢代的鎧甲胸前開襟,可以左右打開,穿戴方式就像西式襯衫。而三國的「筩袖鎧」為了增加防護力,胸前不開襟,所以穿得時候要像現代穿T恤一樣從頭套入。 「筩袖鎧」的材料也特別講究,可能是將薄鋼片反復折迭鍛打做出的堅軔「百煉鋼」鋼片,這個技術到今日仍在使用。所以說,當時的百煉鋼技術應該大幅增加了鎧甲的防護力。此外,騎兵專用的筩袖鎧還附有「腿裙」,可以保護騎兵的腿部。 除了「筩袖鎧」外,三國初期也開始出現其它型制的鎧甲,以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等五種。因為這五種鎧甲主要流行於南北朝,部份還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學者推測,三國時代可能已出現了上述新的鎧甲,只是製作費時又花錢,只有王公貴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時才逐漸普遍流行於軍隊中。或許,便於在戰馬上廝殺的「兩當鎧」已經讓三國末期的騎兵小規模穿戴了。
步兵甲:蜀國西南邊陲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步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
南北朝時期
騎兵的鎧甲:
南北朝前期以兩當鎧為主,後期以明光鎧為主;戰馬的防護是完備的「具裝鎧」,由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和寄生構成。人鎧和馬具裝都以鐵質為主,皮質為輔,並配套使用,人用鐵鎧,馬亦披鐵具裝,或都用皮甲,色彩也是相同的。同「甲騎具裝」——重裝騎兵的大量使用相適應,進攻性兵器也有些變化。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鎧的武將;右面是明光鎧穿戴展示。
步兵的鎧甲:
南北朝時期的步兵不如甲騎具裝受重視,從有關圖象材料看,常是輕裝而缺少鎧甲
唐甲
唐代步兵甲: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鎧甲秦代弓箭手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
唐代騎兵 將軍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可見,鎖子與山文是並列的兩種鎧甲。魚鱗甲、羅圈甲、山文甲,這些甲都屬於一種范疇,它們不是全身甲。但是,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於防箭。宋明兩朝多裝備此甲,甚至影響了民畫藝術,民畫中的武士都披此甲。
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而且造型相當美觀。
五代十國鎧甲
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南北朝明光鎧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根肩帶前後系接,套於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製成,並佩兜鍪及護項。圖為五代時期穿鎧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宋武士鎧甲-步人甲(最重鎧甲)
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總體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而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遼武士鎧甲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鎧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鎧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則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點。鎧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掛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鎧甲
早期的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起來,鎧甲隋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西夏武士鎧甲
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無明顯差別。由於西夏社會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平等,以此在服飾上的等級觀念不那麼強。
元武士鎧甲
元代鎧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內層用牛皮製成同五代十國,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另在腰部縫以辮線製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 ,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將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明代胄甲
明將軍 騎兵甲: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
服飾外形:
明代胄甲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 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
步兵甲:
兵士穿鎖子甲
也稱作鏈甲(chain armor,chain mail) ,是一種在鐵器冷兵器時代出現的鎧甲,是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 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其重量大約13公斤。 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揮砍類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但威爾士長弓和中國連弩等強悍的弓弩還是可以侵徹貫穿鎖子甲。最大缺點是柔軟,鋒利的劍猛地刺過來,就很難抵擋,如果是流星錘、狼牙棒這些重型武器大力砸下來,鎖子甲就失效了。製作相當復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本圖為明代武士復原圖。圖中後排左面穿紅鎧甲的人物,是根據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館收藏、十三陵石刻與出土、山西渾源栗疏美墓石刻復原。前排左穿絨服的人物是根據《王瓊事跡圖》、《義列傳》插圖、湖北武當山金頂殿銅像、山西平遙鎮國寺壁畫等形象復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為明崇禎年間的盔甲。
清代鎧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遼武士鎧甲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此圖為清代黃緞銅釘銅葉甲,但沒有護心鏡。清朝時,大量使用的鎧甲是綿甲,是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並用銅釘固定的一鍾鎧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綿大衣一樣。綿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適合中國北方步騎兵使用,厚實的布料中密嵌著鐵甲葉,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❸ 鎧甲發展到唐代有哪些顯著變化

鎧甲發展到唐代有兩個顯著變化,其一,馬鎧在軍隊裝備中逐漸少起來,人披甲只作為皇室貴族中儀仗隊的點綴物;其二,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逐漸盛行,據《唐六典》稱,當時出現13種鎧甲。

❹ 各朝代鎧甲

1.鎧甲發展:
中國古代鎧甲
介紹
中國古代鎧甲,由於材料、保存上的問題,能夠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西周鎧甲,大部分只能根據史籍和出土的零碎來推測研究。中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金甲
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於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於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 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戰國鎧甲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鎧甲
商代的鎧甲多為皮甲和布甲,覆蓋身體商代武士的重要部位,就防禦力來說是比較差的。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
秦代鎧甲
秦將軍鎧甲: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秦代兵士鎧甲:這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秦將軍鎧甲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皆為64厘米,其下擺一般多呈圓形,周圍不另施邊緣。
秦騎兵鎧甲:秦朝時,騎兵所佔比例很少(1:100)常常擔任突擊、迂迴、斷糧、追擊等任務,疾呼不傳甲,同時為加強主力部隊的的機動性,也改良了戰車 ,減輕了其重量 將車騎編組在一起,使「輕車銳騎」配合戰斗。騎兵部隊從屬於作為全軍主力的戰車部隊,保護戰車部隊的側翼。
漢甲(在防護裝具方面,使用了鐵甲片編綴成的鎧甲和兜鍪,以及鐵盾。皮製甲胄仍在使用,但已退居輔助地位)
漢騎兵甲:漢初的騎兵已經自成方陣,具有獨立的戰鬥力,但在著裝方面與步兵區別不大,大多還是足踏麻鞋(沒有馬靴),也未有馬鞍(只有厚墊)和馬鐙,只有一部分騎兵披甲(佔8%)。
漢步兵 將軍甲: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了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從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的札甲,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發展到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隨著鋼鐵加工技術的提高,鎧甲的精堅程度日益提高,類型也日益繁多,其防護身軀的部位逐漸加大,功能日益完備。

三國時期鎧甲
騎兵 將軍鎧甲:
三國後期流行的護身鎧甲,是一種叫「筩袖鎧」的鎧甲。「筩袖鎧」,顧名思義,它是「桶狀」而「帶袖」,像是一襲現代的短袖套衫,由一片片的鋼片編成,因為帶著短袖,可以連帶保護士兵的上臂與腋下。在漢代劉勝墓(注一)中有出土了一套類似的鎧甲,不過漢代的鎧甲胸前開襟,可以左右打開,穿戴方式就像西式襯衫。而三國的「筩袖鎧」為了增加防護力,胸前不開襟,所以穿得時候要像現代穿T恤一樣從頭套入。 「筩袖鎧」的材料也特別講究,可能是將薄鋼片反復折迭鍛打做出的堅軔「百煉鋼」鋼片,這個技術到今日仍在使用。所以說,當時的百煉鋼技術應該大幅增加了鎧甲的防護力。此外,騎兵專用的筩袖鎧還附有「腿裙」,可以保護騎兵的腿部。 除了「筩袖鎧」外,三國初期也開始出現其它型制的鎧甲,以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等五種。因為這五種鎧甲主要流行於南北朝,部份還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學者推測,三國時代可能已出現了上述新的鎧甲,只是製作費時又花錢,只有王公貴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時才逐漸普遍流行於軍隊中。或許,便於在戰馬上廝殺的「兩當鎧」已經讓三國末期的騎兵小規模穿戴了。
步兵甲:蜀國西南邊陲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步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
南北朝時期
騎兵的鎧甲:
南北朝前期以兩當鎧為主,後期以明光鎧為主;戰馬的防護是完備的「具裝鎧」,由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和寄生構成。人鎧和馬具裝都以鐵質為主,皮質為輔,並配套使用,人用鐵鎧,馬亦披鐵具裝,或都用皮甲,色彩也是相同的。同「甲騎具裝」——重裝騎兵的大量使用相適應,進攻性兵器也有些變化。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鎧的武將;右面是明光鎧穿戴展示。
步兵的鎧甲:
南北朝時期的步兵不如甲騎具裝受重視,從有關圖象材料看,常是輕裝而缺少鎧甲
唐甲
唐代步兵甲: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鎧甲秦代弓箭手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
唐代騎兵 將軍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可見,鎖子與山文是並列的兩種鎧甲。魚鱗甲、羅圈甲、山文甲,這些甲都屬於一種范疇,它們不是全身甲。但是,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於防箭。宋明兩朝多裝備此甲,甚至影響了民畫藝術,民畫中的武士都披此甲。
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而且造型相當美觀。
五代十國鎧甲
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南北朝明光鎧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根肩帶前後系接,套於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製成,並佩兜鍪及護項。圖為五代時期穿鎧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宋武士鎧甲-步人甲(最重鎧甲)
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總體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而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遼武士鎧甲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鎧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鎧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則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點。鎧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掛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鎧甲
早期的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起來,鎧甲隋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西夏武士鎧甲
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無明顯差別。由於西夏社會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平等,以此在服飾上的等級觀念不那麼強。
元武士鎧甲
元代鎧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內層用牛皮製成同五代十國,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另在腰部縫以辮線製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 ,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將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明代胄甲
明將軍 騎兵甲:
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
服飾外形:
明代胄甲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製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 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
步兵甲:
兵士穿鎖子甲
也稱作鏈甲(chain armor,chain mail) ,是一種在鐵器冷兵器時代出現的鎧甲,是皮甲問世以來的一次重大革新。 十字軍東征時,騎士們幾乎全部披掛鎖子甲。其重量大約13公斤。 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一件連頭套的長衣,罩在貼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刀劍槍矛等利器,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擔,可以有效的防護揮砍類利器的攻擊,主要的作用還有對弓弩的防禦,但威爾士長弓和中國連弩等強悍的弓弩還是可以侵徹貫穿鎖子甲。最大缺點是柔軟,鋒利的劍猛地刺過來,就很難抵擋,如果是流星錘、狼牙棒這些重型武器大力砸下來,鎖子甲就失效了。製作相當復雜繁瑣,造價高昂。一般來講,鐵環越細小防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本圖為明代武士復原圖。圖中後排左面穿紅鎧甲的人物,是根據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館收藏、十三陵石刻與出土、山西渾源栗疏美墓石刻復原。前排左穿絨服的人物是根據《王瓊事跡圖》、《義列傳》插圖、湖北武當山金頂殿銅像、山西平遙鎮國寺壁畫等形象復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為明崇禎年間的盔甲。
清代鎧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遼武士鎧甲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此圖為清代黃緞銅釘銅葉甲,但沒有護心鏡。清朝時,大量使用的鎧甲是綿甲,是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並用銅釘固定的一鍾鎧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綿大衣一樣。綿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適合中國北方步騎兵使用,厚實的布料中密嵌著鐵甲葉,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2.名將寶鎧:(由於正史中極少提及所以大都是傳說,不足為信)
相傳甲也是蚩尤發明的,是一種用皮革制的皮甲。
排名(1).龍鱗鎧甲
甲身用龍之逆鱗加上補天石做成,龍之逆鱗是保護龍的弱點,堅硬無比。上古蚩尤(傳說甲的發明者)與三國呂布曾佩帶,呂布死後不知去向。
(2).烏金甲(在鍛造中加入烏金強化堅固性,烏金甲為黑色)、虎皮紅戰袍
霸王項羽著名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的最強武將。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傑。號西楚霸王。烏金甲是他的貼身寶鎧
(3).雁翎金甲和 唐猊甲三叉束發紫金冠
雁翎圈金甲又叫「賽唐猊」,唐猊甲,三叉束發紫金冠據說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貼身寶甲,雁翎甲竟然猶勝三分,是徐家祖傳四代之寶!徐寧自然愛逾性命,上司王太尉出三萬貫錢購買,徐寧楞是不肯轉讓。
(4 ).金絲寶甲
遼國鎮國之寶,四帝仁宗時期,遼國王子驚雷誣指遼國之鎮國之寶「金絲寶甲」在大宋境內遺失,兩國戰事幾欲爆發
(5).獸甲
羅子都 《隋唐演義》中的人物,北國猛將,身高一丈三尺,膀大腰圓,手持一桿合扇板門刀,好似門板子大小,有萬夫不當之勇,連靠山王楊林也自以為不是對手。有人向羅子通獻上怪獸的皮,製成了寶甲,可以刀槍不入。蘇烈號召五王,攻打大唐的潼關,羅子都應邀而至,和羅成大戰,由於有寶甲護身,將羅成殺敗,幫助蘇烈在周西口射殺羅成,投降突厥可汗。由此可見此甲的精良。
(6 )柳葉綿竹鎧
秦瓊身上甲是柳葉綿竹鎧,刀槍不入
(7).黃金掩心甲
隋靠山王楊林的寶甲,頭戴一頂鬧龍垂頭紫金冠,身披黃金掩心甲,內襯一件紫緞征袍。冰盤大小的護心鏡,再往臉上觀看,面如赤炭吹灰,兩條重眉,直插入鬢,一雙彪眼,皂白分明,鼻直口闊,大耳相稱,胸前飄灑滿部的白髯,是根根見肉。坐下一匹山後雪,乃是一匹寶馬良駒。再看掌中,是一對水火囚龍棒,這對棒的形式,棒頭上有一個龍頭,頭頂上安著兩支犄角,靠著棒柄的後面,是魚尾三岔兒。
( 8). 犀牛皮甲
曾經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南蠻首領孟獲,在作戰時,「身穿犀牛甲,頭頂朱紅盔,左手挽牌,右手執刀,騎一頭赤毛牛「刀槍不入
另外附上評書中的防具
八叉紫金盔 大葉紫金甲亮銀盔-亮銀甲 錦子連環甲 四棱鑌鐵盔-鎖子烏鐵甲 七星花額子盔 鎖子大葉甲 亮銀獅子盔 大葉魚鱗甲 亮金盔 九吞八乍鎖子連環甲黃金盔-黃金大葉龍鱗甲 鑌鐵荷葉盔 大葉龍鱗甲 青銅荷葉盔-大葉青銅甲 青龍盔-青龍甲 狻猊鎧 八寶夜明盔 玉風綿竹鎧魚皮寶甲 紫金盔-鎖子甲 束發紫金冠 熟銅八角盔 雁翎鎖子甲 烏油盔-烏油甲 鳳翎珠冠 卷沿八棱紫金荷葉帥字盔 卷沿紫金盔 素纓盔-銀葉甲鑌鐵盔-鑌鐵甲 赤金鎧甲 黃金甲 黃銅盔-黃銅甲 紫金甲 黃金帥字盔 銀練盔 連環甲 大葉紅金甲 帥字甲 烏金五龍盤珠冠 紫金五龍盤珠冠避發冠 太子金冠 紅銅盔 鎖子連環銀葉甲 塘猊鎧 青銅五德雞嘴盔 紫金大葉連環甲 帥字金盔 金葉連環甲 龜背龍鱗甲 白龍盔-銀龍甲 飛鳳盔亮銀三叉帥字盔 虎頭皂金盔 八寶連環甲 紫纓盔 九頭獅子鬧銀盔 紫金獅子盔 魚鱗鑌鐵甲 熟銅甲 鳳尾銀盔 鬧龍銀盔 虎頭盔 魚尾烏金盔魚鱗金甲 鐵葉黃花甲 雙鳳銀盔 馬鳴盔 七翎甲 九麟龍甲 飛龍鬧珠金盔 龍鱗黃金甲 雙鳳鬧珠金盔 雙鳳鑌鐵盔 鎖子黃金甲 束發烏金冠 雙鳳金盔鎖子烏金甲 豬嘴盔 龍鱗火紅甲 雙鳳鐵盔 烏金鑌鐵鎧 赤金盔 黃金魚鱗鎖子甲 雙鳳冠 金鳳冠 分水盔 熟圖甲 百鳥朝鳳盔 鳳翅紫金冠飛鳳紫金冠 銀裝甲 連環鑌鐵鎧 丹鳳展翅盔 鎖子大葉連環甲 紫金八叉甲 五龍冠 烏金獅子盔 柳葉甲 鎖子鐵葉連環甲 魚鱗黃金鎧 盤鳳冠帥字風翅金盔 塘猊盔 塘猊鎧 雁翎砌就圈金甲 龜背甲 七星額子盔 珍珠鬧龍冠 八寶荷葉盔 八寶大葉駝龍甲 大葉連環甲 五鳳朝陽盔 鳳翅月明盔狼牙盔 五鳳花盔 太歲盔 鑽天盔 金鑲排須軟甲 雁翎寶鎧 黃金開口獅子盔 黃金鎖子連環甲 百寶珍珠鳳尾盔 赤銅荷葉盔-赤銅大葉甲 沖天冠鳳尾紫金冠 帥字甲 獅子盔 八棱荷葉紫金盔 紫金掩心甲 黃金鳳翅帥字盔 板銀盔 亮銀飛龍盔 墨魚甲 烏油荷葉盔 亮銀鳳翅盔 亮銀白虎盔 素銀甲天河寒江甲 獨占鰲魚黃金盔 月落紅雲甲 五火烈焰朝天盔 六合連環甲 三叉紫金國公盔 九宮八卦穿山甲 三叉平頂燕翅紫金冠 黃金打造荷葉盔鎖子連環龜背大葉攢成魚鱗甲 四棱八角荷葉板檐盔 鎖子連環龜背大葉魚鱗烏金甲 黃金打造的四棱沖天盔 鎖子連環龜背黃金打造的護心甲 亮銀虎頭盔豹子盔 青銅打造麒麟盔 豹皮盔 虎皮冠 赤金盔 二龍搶珠沖天冠 亮銀帥盔 束發亮銀冠 皂纓盔 雪煉盔 金甲銀葉鎧 亮銀如意盔大葉亮銀雲片甲 蓮花甲 攔雲盔 皂金盔 赤金三叉帥字盔 黃金帥字甲 虎頭亮銀甲 粉龍盔-粉龍甲 鎖子連環艾葉甲 貔貅鎧 豹頭盔 天王甲 荷葉甲龜背駱絨甲 銀翅帥字盔 亮銀鎖子甲 青銅獅尾盔 紫金獅子盔 亮銀五龍盤珠冠 青銅獅子盔 九龍盤珠冠 獅子荷葉八角板銀盔 萬獸甲 嵌金寶冠盤龍盔 九雲冠 七星萬寶珍珠冠 八寶玲瓏盔 八寶荷葉鑌鐵盔-鑌鐵大葉連環甲 大葉盔 魚皮盔 扳卷荷葉烏金盔 金鎖連環甲 虎皮盔-大葉虎皮甲珍珠夜明盔 防火連珠甲 防火綿竹鎧 風翅黃金甲 九吞八乍黃金甲 雙龍雙鳳金翅盔 龜紋甲 九吞八乍大葉金鎖連環甲 大葉烏金甲 烏金和葉盔 金翅盔逍遙帥字盔 鬧龍嵌寶金冠 八寶翡翠盤龍冠 雙龍雙鳳嵌寶珍珠冠 雙龍丹鳳珍珠冠 赤金盤龍帥盔 赤銅盔-赤銅甲 八角沖天盔 八寶駝龍鎧 大葉雲片甲虎頭蘸金盔 虎皮雲片甲 亮銀魚鱗甲 紫金盤龍珠冠 七寶盤龍冠 扳卷荷葉獅子盔 金鎖連環甲 九吞八乍連環甲 方翅黃金盔 天王盔 太歲鎧鑌鐵獅子盔 金鎖黃銅甲 鐵鎖連環甲 鎏金鳳翅獅子盔 九吞八乍黃金甲 七寶鎏金盔 九吞八乍麒麟甲 三叉束發紫金冠 珍珠夜明盔 銀鎖連環甲烈火獅子紅銅盔 金鳳盔 帥字紫金盔-紫金連環甲 亮銀麒麟盔-亮銀大葉魚鱗甲 魚尾金盔 燕翅金盔 八瓣荷葉盔 素銀盔-素銀甲 雙鳳盔 琥珀瑪瑙盔三叉亮銀帥字盔 二龍斗寶鑌鐵盔 六瓣六棱紫金冠 風頭盔 丹鳳朝陽夜明盔 紫金護心甲 荷葉紫金連環甲 紫金串珠冠 八角板門荷葉王盔 煙葉甲二龍戲珠沖天冠 明月盔 九鳳朝陽烏金盔 雙龍鎧 鬧龍盔 竹角鎧 七星花戰盔 柳葉連環甲 鎖字連環粉龍甲 風翅黃金盔-風翅黃金甲 三叉萬寶金冠九龍珍珠冠 七星花的峨眉冠 虎頭獅子盔 虎殼腦帥字金盔 逆鱗寶甲 三叉束發金冠 蝴蝶金盔 九雲烈焰冠 九天無極赤金冠 虎皮冠 金霞冠 石棉寶鎧獨占鰲頭盔 黃銅連環甲 四棱八角荷葉大沿鑌鐵烏油盔 鎖子連環青銅甲 虎頭黃金盔 亮銀撓頭獅子盔 八寶圈金獅子盔 麒麟鎧 圈金八寶天王盔五龍天王甲 銀裝甲 金裝甲 鎏金霸王盔 荷葉八角板銀盔 鰲龍寶鎧 金絲甲 紫藤甲 八棱赤金盔 梅花亮銀盔 亮銀龜背鎖子連環甲 二龍鬧珠冠龜背大葉鎖子連環甲 青銅四棱八角板檐荷葉盔-鎖子連環大葉青銅魚鱗甲 素纓盔-素銀甲 青銅豹子盔-青銅鎖子連環大片荷葉甲 黃金豹子盔 金鳳展翅盔日落紅雲甲 罕皮寶甲 毗盧盔 犀牛寶甲 青銅獬蓋鷹嘴盔 三叉天王盔 亮金鎧 金絲軟甲 朱雀鎧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O(∩_∩)O~

❺ 甲的發展歷史

甲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的需要,藉助野獸的皮、林中的藤、木等物,製成簡單的護飾,穿戴在身,以抵擋木、石兵器的傷害。據說可以稱為「甲」的防護裝具是夏朝的第六代國君「抒」(Zhù音住)發明的。主要是用皮革製做,披戴在前胸後背、腰腹等部位,既不影響四肢的格鬥活動,又能防禦身體主要部位免受兵器的損害。那時的甲,只是整塊皮革做成了甲片。殷墟中的土層表面曾發現皮甲遺留的痕跡,有黑、紅、白、黃四種顏色塗成的斑斕紋理,殘跡最大徑約40厘米。這種皮甲距今已3000多年了。整片皮革製做的甲堅硬發板,兵士著裝在身,持槍操刀搏殺時,十分不便。後來改為用小片的皮革聯綴。可按護體部位的不同、將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革片,每片穿小孔,用細繩聯綴起來。為了增強甲片的牢固性,還用雙層或多層皮革縫制,表面塗漆,既美觀又實用。自青銅器出現以後,人們用青銅片鑄成獸面護飾裝在甲衣胸背部。在西周時的古墓中曾發現過釘綴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銅甲片。這種帶青銅片的甲衣,其防護效能又增進一步。
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戰事連年不斷。「兵戈亂浮雲」,攻擊性兵器不斷改進,促使防衛裝具進一步堅固、完善。甲的製作工藝相當完備,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完整的制度。皮甲的防護功能和衛體面積都較前增大,成為戰斗中的主要防護裝備。在湖北曾出土了戰國早期的12領比較完整的皮甲:全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個部分組成。身甲又有胸甲、背甲、肩甲、肋甲等共計20片甲片編成。甲片尺寸較大,最長的達26.5厘米。甲袖左右對稱,各由13列、52片甲片編成,編聯成下面不封口的環形,成為上下大小可以伸縮的袖筒。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編成,每列14片甲片,自左向右疊壓,固定編綴,然後再上下縱聯,整個甲裙上窄下寬,便於下肢活動。身甲和甲裙均在一側開口,便於穿著,穿好後再用絲帶結扣系合。古人把這種用絲繩綴聯起來的甲叫作「組練」。這些皮甲在古代的車戰中與盾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地防禦青銅兵器的攻擊,所以那時各國軍隊都裝備皮甲。
從戰國晚期到東漢,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鐵鎧逐漸代替皮甲成為主要的防護裝備。鐵鎧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戰國策·韓策》中稱之為「鐵幕」。那時的鐵甲用於防護手臂部分。「鎧」字原意就指:厚重、堅實。西漢時,人們稱鐵甲為「玄」即黑色的意思。漢武帝時,有位著名的驃騎將軍叫霍去病,他生前曾先後6次西征匈奴,屢建功勛,卻年僅24歲就因病去世。為悼念這位早逝的英雄,漢武帝「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其送葬。當時,用玄甲軍送葬是十分隆重的葬禮。這種場面雖然我們已無法看到,但模擬送葬軍陣的陶俑群,卻在2000多年後被人們發現了。1965年在陝西咸陽楊家灣,一座相傳是漢丞相周勃的墓地附近10個土坑中,出土了彩繪陶俑2500件以上,其中40%的陶俑身上披著鎧甲,雖式樣不同,但都塗成黑色,上面再用紅色或白色區劃出片的細部。這組陶俑正是象徵身著披玄甲的軍隊,它形象逼真地向我們展示了古代金盔鐵甲武裝起來的軍容。
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多處漢代遺址上發掘出許多鐵甲片。經專家考證,那個時代的鐵甲正逐步由粗陋到精緻,經歷著一個更新變革的過程。原來是用較大的長條甲片編製成「札甲」,雖編制簡便,但活動不便,後改用小片甲片編製成「魚鱗甲」,作工更加細致。從保護部位上,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增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出土於呼和浩特的一領西漢鎧甲就是帶有「披膊」和「垂緣」的札甲,全甲共有600多片甲片編成,重11.1公斤,而出土於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的一領鎧甲則是帶有「垂緣」的「披膊」和「魚鱗甲」,全甲共由3008片甲片編成,總重20.2公斤,其制工異常精美。
西漢以後,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編組方法基本固定,變化不大,通常是選用搓得比較精細的三股麻繩編綴。其編綴方法大致是先橫編後縱聯,橫編時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編綴,縱聯時由上而下,所以編成的鎧甲一般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後片。在需要活動的肩、腰胯等部位,則採用左右橫向固定,上下縱向活動編綴,就是將編組的繩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動的長度。這種活動編綴的甲片,編時則需要下排壓上排,整個鎧甲的編綴方法簡單而有規律,便於及時修復。
漢代鐵甲不僅在編制工藝上日益精湛,而且鐵甲的鍛造技術也不斷提高。據專家測定,西漢鐵甲片表面為鐵素體的退火組織,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塊煉鐵,鍛打成鐵甲片後,再退火,表面脫碳,使煉就的甲片不僅堅硬而且富有韌性。不僅如此,漢代鐵甲的生產量也很大,能夠達到軍隊兵員一人一領的程度。據《東觀漢記》載,劉盆子率20萬人馬向劉秀投降時,在宜陽城西堆積的鎧甲,就像熊耳山一樣高。三國時期,上好的鎧甲都是用「百煉鋼法」鍛造的。諸葛亮曾下令製造「五折鋼鎧」。這種「五折鋼鎧」是選用反復選打五次的鋼片鍛造而成的。據說諸葛亮還監造過一種名叫「筒袖鎧」的鐵甲,選料精良,製作考究,流傳幾百年。這種鎧甲不僅能抵禦一般的鋒矢,甚至連「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見其防護功能之強。
南北朝時期,隨著重甲騎兵的崛起,適用於騎兵裝備的「兩當鎧」極為盛行,逐漸成為鎧甲中的重要類型。所謂「兩當鎧」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組成,因為它的形制和服飾中的「兩襠(liǎng dāng)」形狀相似而得名,兩襠古代指背心。這種鎧直到隋唐仍很盛行,唐代還盛行「明光鎧」。據《唐六典》記載,唐朝的甲制共有13種,其中明光鎧、光要鎧、細麟鎧、山文鎧、烏錘鎧和鎖子甲都是鐵制的。「明光鎧」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面像鏡子一樣的金屬圓護心,太陽照射時即閃閃發光,因此得名。鎖子甲是一種用鐵鏈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形的鎧甲。這種甲穿起來柔和便利,比大型堅甲輕松。為適應步兵野戰的需要,在唐代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有了很大發展。據《通典》所記,當時每隊戰士有60%的人裝備有鎧甲,而漢代軍隊披鎧甲的士兵僅占總數40%。這種步兵甲的基本形制是:身甲前後片在雙肩上用帶聯扣,兩肩所覆披膊作獸皮紋,腰帶下垂有兩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疊綴著幾排方形的甲片。宋代的「步人甲」就是由這種鎧甲演變而成的。唐代的甲雖然種類繁多,式樣各異,卻主要供騎兵穿著,戰馬一般不披甲,這樣在作戰時騎兵機動性大,以輕捷快速而取勝。另外,唐代制甲,還講究外觀華美,往往塗上金漆或繪有各種花紋。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年輕將領時,曾身披金甲,陳鐵騎1萬人,甲士3萬人,在太廟前舉行凱旋禮。那時儀仗典禮等隆重場合下都有金盔銀甲的壯觀場面。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寫下「金鎖甲、綠沉槍」的詩句。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出塞曲》也有「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眾多兵士身著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銀山一樣爍爍發光的壯觀景象。
宋代鎧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順水山字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還有一種十分堅精的鐵甲——一瘊(chóu)子甲,是青堂(今青海省西寧市附近)羌族人民製造的。這種甲柔薄堅韌,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見毛發。當時有人做過一個試驗,在50步以外用強弩射擊,結果任何強有力的弩箭射都不透這種甲,其中只有一支箭射入,經檢查,原來這支箭是射在穿帶子的小孔里,射進的鐵箭頭竟被甲鐵碰得反捲起來,可見其堅硬程度是相當高的。這種鐵甲,是用冷鍛法加工出來的。當甲片冷鍛到原來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後,在它們的末端留下像筷子頭大小的一塊不鍛,隱隱約約像皮膚上的瘊子,所以叫「瘊子甲」。鎧甲發展到宋代已經非常完善並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明清兩代,軍用鐵鎧不僅製作精良,而且非常注重輕便。皮甲已完全被廢棄,多用鋼鐵製作網甲,也叫鎖子甲。比較盛行的有護衛上身及兩膀的鋼網衣,護衛下體的鋼網裙或鋼網褲,以及護衛手腕和腳的鋼網腕、鋼網靴。清代的鎧甲分為胸馬甲、腰甲、腹甲、腿甲四項,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從外觀裝飾上都較前有較大進步。清高宗弘歷的御用鎧甲至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這領鎧甲異常精美華貴,全甲由八個部分組成: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甲衣上內襯鋼片、明哈片、玳瑁(dài mào)邊,戰袍上密綴銅星,式樣別致,具有民族特色。那時還十分流行一種戰袍,袍外綉各式圖案,裡面裝飾許多半圓體凸形小銅星,排列有序,肩上加置銅條,袍里則聯綴甲片,其質堅厚,可抵禦矢鏃及鳥槍丸彈。這種戰袍,柔和貼體,藏而不露,很受將士們歡迎。清代中後期,一方面由於火器的不斷更新,鎧甲的防護能力相應地下降;另一方面,清政府日益腐敗,軍備鬆弛,使得軍隊中鎧甲徒具形式,只在操練、秋閱或儀仗中使用,以示雄武。後來西式操練的推廣,鎧甲才正式退出戰爭舞台,結束了它幾千年的戎馬生涯。

❻ 王者榮耀凱的歷史原型

王者榮耀凱沒有歷史原型。

鎧,是騰訊手游《王者榮耀》中的一名戰士型英雄角色。英雄於2017年7月18日正式服上線。

鎧是一名戰士型英雄,是長城守衛軍的一員,亦是露娜的哥哥。鎧的大招有增加攻擊力和格擋傷害的效果,配合二技能的被動能打出驚人的傷害。

一技能能夠給自身加速和敵方減速,並有一定的恢復能力,故鎧在王者榮耀S9賽季被冠以「單挑王」的美譽,在游戲中能勝任上單位亦可出任打野的位置。

(6)鎧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王者榮耀凱的技能有:

1、迴旋之刃

鎧向前投擲刀刃,在敵人中最多彈射4次,對目標造成150/180/210/240/270/300(+60%物理加成)點物理傷害與減速效果。

命中的第一個目標將會受到額外減速效果;如果該技能命中至少一個單位,則會增加移動速度,回復10%最大生命值與30%的冷卻時間。

2、不滅魔軀

在1秒的延遲後鎧召喚魔鎧,造成范圍300/400/500點法術傷害,並強化自身100/150/200點攻擊力、50點移動速度、60/95/130點傷害格擋,同時對周圍敵人造成60點法術傷害並持續8秒

鎧的大招在短暫延遲後才能造成傷害,需要注意走位和大招造成傷害的時機配合。同時,開啟大招鎧的各項屬性在一段時間內都將得到極大的增強。

❼ 鎧甲的歷史發展

秦將軍鎧甲: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秦代兵士鎧甲:這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皆為64厘米,其下擺一般多呈圓形,周圍不另施邊緣。秦代也出土了大量的鐵甲,詳情可見《畫說中國古代甲胄》一書。秦代重裝步兵和銳士則多著炒鋼鐵甲盔。
西漢時期,鐵制鎧甲開始大批量裝備,並逐漸成為軍中主要裝備,這種鐵甲當時稱為「玄甲」。西代戎服在整體上有很多方面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穿禪衣,下穿褲。漢代戎服的顏色為赤、絳等都屬紅色。
漢代軍隊里普遍裝備了「環首鐵刀」。如圖所示的是王侯甲 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之一,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的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在12世紀,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0公斤到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 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
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1140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這是守城戰,岳飛的對金作戰主要是野戰,用騎兵反克女真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重型鐵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鎧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則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點。鎧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掛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五明顯差別。
金國女真軍隊普遍著重甲,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重裝騎兵更過於,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日本是一個奇特的民族, 到如今為止,各處神社、博物館,甚至於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豐富的古代各個時期的鎧甲和武器,其數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謂世界之最。有人說,這是武士道精神的體現,但陳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一書中,對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結論,才是形成這一獨特現象的主要原因。陳先生認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國家,因為日本的知識很多來自外國(主要是中國),這些知識和其本土文化相結合,才形成如今的所謂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當初遣唐使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跋涉來到中國,獲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識,因為來之不易,從而逐漸轉化為日本人對各種敝帚的極度自珍。不僅僅體現在武具上面,中國古代相當多亡軼的書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證。此外,陳先生還認為,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血源的民族。從這一判斷可以導出,因為鎧甲和武器往往作為武士家族的傳家之寶,成為高貴血源的象徵,所以會被廣泛地收藏並保護起來。日本鎧甲形制是非常獨特的,而日本人對其傳統鎧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細致--不過,必須要了解其產生和發展過程,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其特點。
日本現在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成型鎧甲,誕生於三世紀後半開始的古墳時代。這一時代,正好是「騎馬民族征服」的時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陸各騎馬民族沒有太大的不同。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屬的小片連綴而成,偶爾也使用來料較豐富的竹木。最主要的形制是掛甲。所謂掛甲,是指用繩索穿連並且層疊甲片,下一片總要覆蓋上一片的底端,從而形成下層寬於上層的綴甲樣式。中國古代的掛甲也很多,據專家考證並且復原的商周時代的車兵皮甲,就基本全都是掛甲。但是中國的掛甲逐漸減少,終於被棉襖甲所取代,而在日本,掛甲(廣義上的)卻一直占據著鎧式的主導地位。而且,原始形制的掛甲,直到近代,阿伊努人仍在使用。掛甲的主體,也即防護身體的部分,是呈環狀覆蓋,然後在胸前系帶固定的。腰部連綴較松,便於活動。此外,用懸緒和受緒系在肩膀上二重固定。整體看起來,有點象是背心。
大概是向中國學習吧,八世紀前半開始的奈良朝,出現了兩當(裲襠)式的掛甲,肩上的緒不分懸、受,而是合為一體,套頭穿著,開叉和引合的緒在兩邊肋部。
奈良朝的武官標准朝服是:頭戴襆頭,身著兩當式掛甲,條帶束腰,草摺分成數塊,腳著烏皮靴。到了近世,這種原始形制的掛甲已經從戰場上消失了,只作為儀式、雅樂某些參與成員的服裝而存在。
從古墳到奈良時代,棉襖甲也同樣存在著。所謂棉襖甲,是指甲片直接縫合在襯里上,相互間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疊。中國歷史上,棉襖甲所佔比重逐漸增大,到了火器出現以後尤其如此。如今我們還可以看到的清代密綴鐵釘的甲式,就是棉襖甲的最終形態。
最後,還有一種短甲,是將皮革連綴成整體,保護住胴體主要部分,和古代希臘、羅馬的甲式比較相似。這種甲式,在東亞是比較少見的,當前僅知道中國古代部分西南夷和台灣高山族人使用過這種甲式。 大鎧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它大約誕生於平安中期,到鐮倉末和室町初達到大成。室町幕府後期,因為戰爭的頻繁化和平民化,火葯武器的引進等種種原因,大鎧的地位逐漸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首先是胄,日本人在大鎧誕生以後,習慣稱之為兜或缽。日本的兜獨具特色,是用長條狀的竹、皮、鐵等紮成,再環向固定,並上漆,通過這樣的步驟做成的。到了平安時代,出現了最日本化的「沖角付胄」。而大鎧,乃至於後來具胴、具足時代,各種形形色色的頭盔樣式,都是從這種「沖角付胄」變化而來的。
大鎧誕生之初,在「沖角付胄」的基礎上,其所鑲之鐵釘變大,產生了「嚴星之胄」,也就是後來星兜的雛形。而鋂(應寫作左革右每,中文和現代日文都無此字,故暫時用鋂字來代替)的覆頰部分翻轉,變為吹返,眉庇變大--這就是日本兜的基本形制了。兜非完全的半圓形,腦後微凸,頂上有口,稱為「天辺」--古人在戴盔前是要先戴上烏帽子的,烏帽子上部扭折後,從天辺伸出,如一個上尖下圓的桃子狀)。盔的前端,有一到三條下端呈花瓣狀的條形加固帶,稱為「篠垂」。「眉庇」上飾以華彩,並裝有可拆卸式的前立。
也許因為盔頂要開口塞烏帽子,所以日式兜不能象其它各國的頭盔一樣,把裝飾品放置在頭頂,就只好獨辟蹊徑,插置於頭盔的各個位置:最多的是在前部,稱為「前立」,在左右的稱為「脅立」,在後的稱為「後立」。就算後來天辺沒有了,也只有一小部分頭盔在頂上加裝飾,稱為「頂立」。
大鎧時代,最常見的裝飾是前立,最常見的前立是「鍬形」。鍬形種類樣式很多,初期則多作狹長形,裝在雕鏤精美的「鍬形座」上面。後來鍬形座乾脆做成獸頭狀,稱為「獅嚙」。兜上的吹返非常大,並飾有花朵形的金色扣狀物,這種裝飾在整套大鎧的各個部位都可能出現,稱為「居文金物」。鋂分多層(一般為五層,稱為五枚綴),最上連接兜的,叫「缽付之板」,下面分別叫「二之板」、「三之板」、「四之板」……最底下為「菱縫之板」。武士們割據相爭的時代,是沒有統一鎧甲制服的,所以為了區別陣營,笠印和笠標就先後出現。大鎧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腦後結以笠印,因此即使沒有笠印,笠印付環和其上的「緒」(繩帶)結成總角,還是都要保留的。
大鎧的主要質地是竹、革,間亦用到金屬。胴甲分連綴的胸板、主體的沖胴,以及後背的逆板等數部分,連綴成一個整體。除去用緒通過胸板在肩上打結外,還圍攏身體,在一側(一般是左側)用「脅楯」來固定。脅楯包括兩部分,上面的壺板,和下面的草摺--這草摺,和聯系胴甲的草摺是一樣的,結束以後,可以很完美地成為一個整體,另外它還單獨有一個名字,叫作「馬手」。
和此後的具足等鎧式不同,胸前所垂掛的兩條甲片--「栴檀板」與「鳩尾板」是大鎧最明顯的標志。而如此明顯地左右不對稱,在各國的古代盔甲樣式中都比較罕見,也正體現了日本獨特的審美意識吧。「栴檀板」防護右胸,較寬且長,一般明顯地體現出連綴的甲片;「鳩尾板」防護左胸,較短且狹,一般蒙以布帛,除鑲邊外呈色調素潔的一個整體。兩片甲板都只有頂端與胴甲主體相連,隨著人的活動,會左右變換位置。據說現代人做過實驗,當武士伸長左臂,側身拉弓放箭的時候,鳩尾板正好遮蓋住心口;而當在馬上用右手揮舞太刀的時候,栴檀板也可以防護最大的破綻--右胸或右肋。因此,這兩片甲板的出現,不僅僅因為裝飾和美觀的需要,也是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
肩部連系前後胴甲的除了「緒」以外,還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馬手袖」)頂部的「袖之冠板」,以緒相連。胴甲下面連綴草摺,分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後部的引敷三個部分。首先,大鎧除去存在的最後階段,一般沒有很華麗的前立,既然已經有了鍬形,再加金色龍形前立,多少有點不倫不類。其次,喉倫(護頸)和脛當(護大腿),這都是具足的部件,在大鎧上是沒有的。大鎧以外的防護,只有籠手(防護小臂)、手甲(防護手背)、臑當(防護小腿)而已。穿大鎧的武士,一般著馬上沓,是以麻或草編織的鞋子,鞋面覆以毛皮。
大鎧從產生到在實戰中消亡,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他的形制也是在逐漸變化的。但是,央視的電視劇集《三國演義》中,竟然給曹操和周瑜的頭盔上加了鍬形,給他們套上陣羽織,或者胸前也垂兩塊板,真是怪異莫名。設計者也許認為這樣好看吧,但這些部件都是日本盔甲所專有的,照搬過來實在不妥! 胴丸出現於平安中期,來源於掛甲,初始時,是下級武士著用的鎧甲式樣。
初始胴丸是沒有袖甲和胸前那兩塊「栴檀板」、「鳩尾板」的變形的。它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紐、主體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縫板所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鎧要簡單很多。以前,經常會把胴丸和腹卷尤其是上腹卷搞混,其實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就是胴丸在左側束扎,而腹卷是在背後結紐的。胴丸的甲片數量是有規定的,一般為前立舉二段、後立舉三段、長側四段、草摺八間四段。在平安時代的繪畫中可以看到穿著胴丸的武士的形象:頭戴無前立的星兜或者烏帽子,身著胴丸,腕上是粗糙的片籠手,光腿無褲套脛巾,赤足。所有這種形象的,都是騎馬武士的郎從,也就是後來的足輕階級。
胴丸剛出現的時候,為竹、皮質地的輕武裝,裸足的下級武士專用,多為粗製濫造的產品。到了鐮倉時代,部分上級武士也為了追求輕便而使用胴丸,當然,他們的裝備是和普通卒子不同的:鍬形前立星兜,精緻的胴丸,有袖甲,皮籠手,著臑當和皮沓--最重要的是,他們騎馬。
南北朝時代,胴丸終於上升為重武裝,並且在上級武士中逐漸流行開來。因為新時代的戰斗模式,已經從舊的以騎射為主體,變成在復雜的地形中大規模集團接近戰為主體。因此,胴丸變成了騎乘和步戰兩用的重要甲式。佩楯(最早是在褲子大腿處縫以皮片)出現了,太刀和剃刀被普遍使用。用來胸前結緒的非常藝術化的杏葉也出現了。當前藏於春日大社中的,據傳是楠木正成使用過的黑韋縅胴丸,是日本的國寶。腹當最早出現於鐮倉後期,作為用料儉省的下卒輕武裝,被廣泛運用。一直到室町中期,腹卷依然保持它最初的形態(它的改進型獨立分類變成了腹卷),無袖,背後沒有防護。足輕、射手廣泛使用,而上級武士只作為臨時輕武裝(比如防身、臨時巷道混戰),才偶爾使用。到了室町後期,大批鎖腹當出現。所謂鎖腹當,就是用大片的皮革連綴成甲,工藝更加簡化。江戶以後的很多當世具足,都受腹當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西洋鎧甲傳入以後,後開口的式樣日益增多(當然,當世具足背後也是有防護的)。比如桶側胴、佛胴、雪雪下胴、南蠻胴等。馬鎧札、魚鱗札等甲片連綴法,也直接來自於鎖札法。

❽ 關於中國歷代戰士鎧甲武器服裝的發展

建議你去,網路的古代軍事吧裡面找找,估計有,或者是去中華軍網裡面找找~~~

❾ 中國盔甲發展史////

1中國最早的盔甲:皮甲2商朝就有的青銅頭盔到了西周也還有,之後就急劇減少到絕跡3從前14世紀到前3世紀,世界各大文明積極的改進自己士兵的防護用具埃及人創造了魚鱗鐵甲;希臘人設計了大面積銅甲;鐵頭盔在西亞被發明出來。與之比較不能不說中國落後了。中國遠離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點,多次造成這種落後局面。
4戰國時期鐵防護用具,中國最早的鐵甲實物是西漢的.漢代鎧甲些鎧甲可以分為兩類六型:
第一大類:札甲,主要使用一類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類甲片。
一型:僅護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帶系聯,長僅及腰。外形類似於明清婦女的肚兜。標本見楊家灣陶俑所著盔甲,其中騎兵俑均屬於這一類。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較一型小。多半屬於一類二型甲片。標本見楊家灣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層甲片位於腰下,采活動編綴。
三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標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盤領,胸中開襟,用鐵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緣也垂於腰部以下。
鐵札甲的製作方法基本上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皮甲,所以這種鐵甲的外形類似於皮甲。加上塗有防銹漆,在陶俑上表現時簡直難以跟皮甲區分開來。特別是這時的中國皮甲也開始模仿鐵甲塗黑漆,除非是出土實物,否則識別起來就更困難了。這種盔甲的防護力顯然是不足的,不過還好,西亞的魚鱗鐵甲,這時候終於傳到了中國,於是出現了中國版的魚鱗鐵甲。除了唐朝短暫的表現出向板甲進步的傾向,以及從西方引入有異域風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國鐵甲幾乎都是魚鱗甲。

❿ 歐洲盔甲發展史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盔甲介紹-資料
http://www.xiangma.net/XuanHuanXiaoShuo/14706/397996.html

16世紀的歐洲盔甲圖(簡介)
http://www.beiming.net/html/200512/131803.html

歐洲盔甲圖
http://military.tnon.com.cn/Html/zbtk/2006-3/14/102642541.html

閱讀全文

與鎧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