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的發展歷程
保利地產前身為廣州保利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於1992年8月,原全資隸屬於中國保利集團;2002年成功改制,成為由保利集團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一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國資委重點扶持的央企之一。
十年立足廣州
1992年至2002年,是保利地產立足廣州深度發展的十年。
第一個五年,保利地產制定了「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開發中小型房地產項目」的五年規劃,先後開發了南航新村、保利紅棉花園等代表樓盤,完成了公司進行房地產開發的資本和經驗積累,培養了第一批專業的房地產開發和經營隊伍。
第二個五年,保利地產確立了「房地產開發要走精品路線」的思想以及「精品地產、文化地產」的市場定位。開發了北京大廈、保利白雲山莊,以及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國家示範小區的保利花園等項目。
此階段,保利地產自1998年連續5年被評為「廣州市房地產30強」,綜合實力前10名;
2000年至2002年,連續三年列廣州市1000多家房地產企業前三強;
同時,獲國家建設部評定的銷售「放心房」履行承諾企業;中國房地產協會和廣州市房地產協會評定的「十佳品牌開發商」等榮譽。
一系列榮譽伴隨保利地產走過了最初的十年。而這十年的高速成長並不僅僅使保利地產成為廣州房地產龍頭企業,也為其布局全國的戰略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年布局全國
2002年起,保利地產開始了走出廣州布局全國的宏偉篇章。
2002年9月,實行股份制改革的保利地產,開始其「立足廣州,布局全國」的戰略轉型。僅三年,保利地產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設立了多家子公司。初步形成以廣州、北京、上海為中心城市,輻射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以重慶、沈陽、武漢等區域中心城市輻射西南經濟圈、東北重工業區和華中經濟圈的戰略布局。2004年,保利地產躍居中國房地產十大品牌之列;2005年,進一步晉身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五強。
此階段保利地產在全國各大城市獨立開發有保利百合花園、保利國際廣場以及武漢保利花園、沈陽保利花園、北京保利欣苑等項目,累計開發量達200多萬平方米,總投資80多億元。
短短五年,保利地產達成了普通企業需要近十年才能達成的目標。而其開疆拓土的速度及豪邁氣勢,則使保利地產迎來了又一輪質的飛躍―――上市。
㈡ 國有企業的發展歷史
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不盡相同。
國有企業的普遍出現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一般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對經濟生活進行全面的干預和調節。同時,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動下,企業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純粹靠自由競爭維系的市場經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承擔起對生產的領導。從 1945年開始,英國將一系列基礎工業和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法國將能源部門、保險部門、金融部門和一些大公司改為國家接管。與次同時,日本政府設立的國有企業從戰爭結束的7個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個;美國政府也創辦了一些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主要集中於能源部門、基礎設施部門、提供公共產品部門和科技開發部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了振興民族經濟,推動本國工業化,掀起了兩次國有化高潮。
第一次在 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中期,它是緊隨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而出現的,主要矛頭對著殖民企業和殖民地的經濟管理企業,包括海關、銀行、稅務機構,以及原殖民者擁有的足以壟斷或操縱國計民生的大企業。這次國有化高潮實際上是民族解放運動在經濟領域的繼續。
第二次在20世紀70年代,這是在中東產油國收回石油資源主權的斗爭取得勝利的鼓舞下,發展中國家掀起了收回自然資源主權的潮流。在這一潮流中,一些國家把實際操縱本國經濟關鍵部門的外資企業收歸國有,並使一些礦山資源和農漁業資源回到本國手中。發展中國家國有經濟的發展,對於維護國家主權、爭取經濟獨立,奠定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建立較完整市場機制的缺陷、維護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以及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等方面的國民經濟體系,帶動其他經濟成分的發展,推動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國有經濟在實踐中也逐漸暴露出高度壟斷,產權不清,政企不分,管理混亂等多種弊端。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針對本國具體情況,採用各種各樣的措施,對國有經濟進行整頓和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㈢ 中國央企有哪些
1、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成立於1952年,隸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從事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研究、開發、服務,超硬材料生產及機械裝備製造。資產總額100億元。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目前下屬12個局院(所、中心)、6個控股公司,68個三級企事業單位。
㈣ 央企的發展歷史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等;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在中國,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
2009年5月4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公告稱,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並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並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41戶調整為138戶。
2009年7月8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並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並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8戶調整為136戶。
2009年0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6戶調整為135戶。
給你一個央企名錄,你可以挨個點擊進去查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226/n2425/index.html
㈤ 中國排名第一的央企是哪個
央企一般是指由國務院或者下面的國資委管理的企業,也叫做中央企業或者中央管理企業。央企一般都是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一些主要行業或者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的,因此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他們在中國的企業中佔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主要涉及工業、建築、貿易、資源等行業,還有軍工、電信、比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這些都是央企。但是在這些央企中,排名第一的是哪一家?我覺得應該要數中國煙草了,因為他們的企業效益好,員工工資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就是員工人數少,其次就是企業效益好,還有就是受經濟影響小。
第三個就是煙草行業很少會受到經濟的沖擊。在中國的國有企業基本都會受到地區或者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限制。比如建築行業,會由於經濟下滑或者環保政策影響,導致他們的市場縮減。石油等行業央企也會由於經濟的變化導致油價的下降而利潤減少。但是煙草行業基本價格變動不會很大,而且會還有一些的增長,所以經濟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小的,這也導致他們的利潤可以實現穩定的增長。
其實還有很多中央企業位居世界五百強榜單,其中有很多是金融類企業,比如五大行,中國石化更是位居五百強第二,同樣是居於能源行業,用戶也很多,有人說中石化應該排名第一,因為它營業額最高,企業規模大,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央企更多的承擔國家建設的任務,都是為國家建設出力的。
㈥ 什麼叫國企,什麼叫央企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資料拓展】:
兩者區別:
1、央企屬於國企
國企是指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因此央企一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2、上屬單位不同
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央企歸於中央其他部委管理。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3、企業規模不同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4、未來發展不同
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上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而國企因為支持力度不一樣,可能發展的不會像央企快速。
5、經濟價值不同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目前,國有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約佔30%左右。而中央企業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㈦ 央企整體上市的實施歷程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政府像中國政府這樣擁有如此龐大的中央企業群和如此巨額的政府資產。數額巨大的央企資產既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更是一種巨大的責任。中國政府已清晰地意識到讓國家資產創造財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中國經濟向市場化經濟縱深發展的今天,如何讓中央企業的財富高效率地運轉並增值已成為當前中國政府急於解決的一件經濟大事。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央企既是政府一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是政府的巨大責任。
如何對這批央企進行管理、如何做大做強央企是當前中央政府的一項重要的急於解決的任務,而央企整合離不開A股市場這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台。 央企在第一個經營業績考核期(2004~2006年)中就已拉開了整合序幕。
2004年6月12日,國資委發布了《關於推動中央企業清理整合所屬企業減少企業管理層次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央企整合的初步思路。央企整合自此拉開大幕。
央企的整合自然涉及到旗下的上市公司。當年,央企整合事件發生四起,其中三起涉及到上市公司,如一致葯業(000028)、東阿阿膠(000423)等。
2005年,央企並購風生水起。通用技術集團舉牌武漢健民(600976)成為2003年寶鋼舉牌S愛建(600643)以來第二例二級市場的並購事件。
直到2006年,以業務整合為核心的央企整合才正式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如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對旗下公司的整合。不過此階段的整合還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整合,主要還是限於央企屬下的財務投資公司在A股市場上的一些買賣行為。國資委2006年12月頒發了《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鼓勵已經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主營業務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指導意見》將央企間重組方式、保持絕對控制力的7大行業、鼓勵整體改制、整體上市等內容予以強化;同時,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提出「央企必須做到行業前三名,否則國資委給你們找婆家」。
2006年,國資委首次對央企主業進行了系統地梳理,先後分五批公布了138家央企的主營業務經營范圍,為央企在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中進行大規模的業務整合打下了重要基礎。 央企在第二個經營考核期(2007~2010年)高調啟動全方位的業務整合。2007~2010年是央企的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經過修訂,於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央企負責人的考核無疑增強了央企整合的主動性。
2007年,國資委提出把央企整體上市作為「做大做強央企」的一個戰略措施,並制定了央企整體上市的初步框架,即「兩個階段、四種模式」。2007年是央企第二個經營業績考核期(2007~2010年)的第一年,國資委第一次對當前159年央企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整合目標和思路。
如果說2006年的央企整合,如中石化對旗下資產的整合還是因股改而出於被動;那麼,2007年的央企整合則因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主動出擊。155家央企的整合將會顯得轟轟烈烈、聲勢浩大。
在2007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央企整體上市概念股已表現不凡,先聲奪人。但是故事仍在上演,好戲仍在後頭,央企整合大戲將繼續精彩上演。
2007年~2010年央企的整合力度將非常大,A股市場已經明確成為央企整合的重要平台,這對中國A股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投資機會也將應運而生,諸多相關上市公司將出現質的蛻變,其中醞釀的投資機會將可能超乎預期。
央企重組的重點措施和主要方式包括:中央企業之間強強聯合;一般中央企業並入優勢大型中央企業;科研設計院所與相關中央企業重組;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主業集中;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重組。
如:中旅集團被無償並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簡稱「中紡院」)無償並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鋼鐵研究總院更名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並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並入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等。重組合並後的中央企業完整目錄見國資委網站
「具體要求即要求企業找到做強、做大主營業務的具體措施,否則,國資委將對其進行強制重組。」權威人士表示,央企必須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完成做強主業的「規定動作」。主業外資產將通過拍賣、改制、無償劃轉三種方式陸續剝離。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為第一批公布主業的企業,此次增列「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為其主業。該行業也是國有經濟需要保持較強控制力的領域。主業不屬於國有經濟保持控制力的領域有4家,分別是中商企業集團公司、中國種子集團公司、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主營業務已整體上市的集團公司,要將存續企業消化之後再實現集團層面整體上市。在上市的資本市場選擇上,按照國資委的計劃,央企整體上市將選擇「境外加境內」即A+H模式。
權威人士透露,在促進央企重組方面,國家將在軍工、煤炭、電網電力、民航、航運、電信、石油石化等七大行業保持國有經濟的絕對控制力,其他行業被並入國新控股的概率更大,一些規模較小的科研院所和商貿流通型企業重組可能性更高。重組將不再追求數量,而是注重質量。
2010年12月22日,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這是國資委旗下進行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的平台。國新控股管理公司將主要承擔兩項職能。一是作為央企重組和資產整合平台,按照成熟一家進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後、資產質量不高的央企;二是作為央企整體上市平台,以貨幣出資作為發起人之一,推動改制集團整體上市。
2011年國資委將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
㈧ 10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有哪些
沒有,到現在建國不滿70年,哪裡有百年歷史的國企。
㈨ 中國跨國公司的發展歷史(急急急)
就簡單說世界500強吧。
我國入圍的全部67家,全部是國有特大型企業的央企。
企業領袖是部長和副部長。
就很難說,公司還是政府的海外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