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大名的名勝古跡
1、朱熹寫經碑
朱熹寫經碑,又名「朱子太極石刻」,位於河北邯鄲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原碑書於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書丹蔡元定刻,行書 窠字體。
2、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城內東街,始建於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現存最雄偉壯麗的聖堂之一。教堂建築面積約1440平方米,為鍾樓和禮拜堂一體的哥特式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建築材料為磚、石、木。
3、大名府古城遺跡
大名府古城遺跡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現城東北5-12華里一帶,以大街、雙台村為中心,現在的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分外城和內皇城(也稱宮城),外城周長48里,佔地面積36平方公里,內城周長三里一百九十八步。
4、馬文操神道碑
馬文操神道碑全稱《大晉故贈秘書監馬公神道碑》,立於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原位於河北省邯鄲大名縣張鐵集鄉寺庄村西,後移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青石質地,碑首、身為一體,原座已失。
5、何弘敬墓誌銘
何弘敬墓誌銘為中國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誌銘。墓誌有蓋均為青石質。志蓋呈頂式,頂面邊長0.96-1.00米,底邊長1.88-1.96米,厚0.88米。頂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贈大師廬江何公墓誌銘」。四周有四殺浮雕獸面及四神,四殺交角處浮雕牛,馬等動物。
2. 大名府的歷史文化
大名歷史悠久,復與中華人文制發端同步。炎黃時期,為黃帝部落及其後裔昌邑封地。春秋時期,齊桓公在此築五鹿城,「以衛諸夏」。西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縣後,隨著中國大運河的開通,隋唐時期位於永濟渠畔的大名府開始崛起,成為黃河以北廣闊地區政治軍事文化經濟中心。宋為京都開封的陪都,元為河北路、明為大名府、清為直隸總督府、民國為大名道,抗日戰爭勝利後曾在此設大名專區和大名市,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大名縣至今。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節度使田悅自稱魏王,將「魏州」升改為「大名府」,「大名府」名由此開始,也開創了「河朔三鎮」以其強大的軍事勢力與唐王朝對抗的局面。其中魏博(今大名)居河朔腹心,為三鎮之首,一度成為北方藩鎮割據的首府和中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藩鎮文化」。
在大名5000多年文明史的進程中,作為黃河以北的區域中心城市就長達2000年,其中兩次為都,七為陪都,長達130年之久,奠定了大名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成就了大名以「北方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列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之殊榮,這些也是「大名府」鼎鼎大名的根基。
3. 尋河北、邯鄲市或大名縣典故
邯鄲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廣袤地域的輝煌歷史、深厚豐腴的文化積淀為邯鄲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歷史故事,經過千百年的披沙揀金,凝聚成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據不完全統計,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系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毛遂自薦」等,它們以言簡意賅、精闢神妙、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中國漢語言藝術中的一枝奇葩。邯鄲的成語典故,集中原與邊塞之風韻、蘊文化與哲理之內涵,在華夏歷史文化長廊中獨樹一幟,堪稱國之瑰寶。這些成語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也有500條之多。另外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位於邯鄲市趙苑景區內的「成語典故苑」,佔地102畝,以園林為載體,以發生在邯鄲的成語典故為內容,以碑刻、浮雕、繪畫、自然山石象形喻義等多種藝術手法為表現形式,將發生在邯鄲的成語典故再現世人面前。它以古喻今,鞭策鼓勵後人,是中國唯一的以成語典故為主題的文化園林。 2005年10月26日,經中國文聯批准,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成語典故文化已成為邯鄲市十大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胡服奇射 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她豐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鄲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趙文化濫觴於春秋,興旺於戰國,延續至兩漢,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這里產生了發達的冶鐵、制銅、制陶等手工業,形成了繁榮的城市商業貿易,孕育了荀子、公孫龍、慎到等一代學術大師,涌現出趙武靈王、廉頗、藺相如、趙奢、魏徵等一批慷慨悲歌的英雉人物。它與燕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趙文化其主流內涵是「開拓進取,競爭圖強,兼收並蓄,改革創新」,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廣攬賢才、團結向上、忠勇報國等思想,對於我們今天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我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女媧文化
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媧皇宮因此而得名。 女媧 因女媧摶土造人,又是人類的創造者,故被世人尊稱為「華夏祖廟」。媧皇宮建造在懸崖峭壁上,閣樓高懸,構造奇巧,被稱為河北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從媧皇宮開鑿的石窟和摩崖刻經考察,它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有1450餘年,後經歷代相繼擴修,逐漸形成今日規模。相傳農歷三月十五日為女媧的誕生之日,每當此時舉辦媧皇廟會,來自周邊數省的遊客雲集此地祭祀女媧。千百年以來,流傳在這里的民風民俗,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形成了豐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遠近聞名。 以媧皇宮為代表的女媧文化,展現了女蝸在洪荒之世,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造福蒼生的不屈精神,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涉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曹魏建安文化
位於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東漢未年至隋統一的400年問,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而顯名於世,東漢末年孕育出了文學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在鄴城聚集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主體的「鄴下文人集團」,辭賦慷慨,談詩論文,開一代風格剛健,情調激越之文風,留下了大量的詞賦文論作品,在中國文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地處黃河之北的鄴城,散布在漳河之濱的百餘座東魏北齊皇陵和眾多的寺廟遺址,書寫著它曾經的輝煌。銅雀三台和鄴城的建築格局,對隋唐長安都城、元大都(北京城)、日本奈良城乃至後世的都城建築都產生過重大影響。以鄴城為依託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學的搖籃,民族融合的結晶,中國文化史的奇現。
北齊石窟文化
以響堂山石窟和媧皇宮石窟為代表的北齊石窟文化,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經群,代表著北朝時期佛教發展的最高成就。 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國雲崗、龍門、敦煌、麥積山四大名窟之後的全國第五大石窟群。也是北齊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它始建於北齊,經隋、唐、宋、明歷代開鑿續修,共有大小洞窟十六座,造像4300多尊。它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互相融匯過程的歷史體現,另一方面是南北方文化相互滲透的歷史見證,是中國佛教雕塑藝術漢化過程中承上啟下,融匯貫通的重要環節。媧皇宮石窟現存北齊佛教刻經六部,共計約l 3萬字,是國內摩崖刻經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處,是研究中國佛教史和校勘中國佛教史籍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北朝書法藝術的精品。
大名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為都。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名勝古跡,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一部水滸傳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
4. 有誰了解邯鄲的大名歷史、文化、現狀
大名縣位於河北省的東南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山東省莘縣、冠縣接壤,南與河南省的南樂縣相連,西部、北部與本省的魏縣、廣平、館陶毗鄰。面積105298平方公里。境內一望平原沃野,漳河、衛河、馬頰河像凌空而降的飄帶,從縣境南北穿過,將全縣分割衛(河)東、衛(河)西、漳 (河)北三個大塊。
從先秦實行郡縣制以來。大名縣先後數次與魏縣、元城縣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現在 的大名縣境,是歷史上大名、元城兩縣的疆域。
大名歷史悠久,名聞遐邇。舊志載:「陽平(歷史上曾為陽平郡),古名勝地,介齊、魯、晉、趙間,控扼中原,襟喉南北」,「地大物眾,密邇輦轂,聲教先被」。春秋時期,初 屬衛,後屬晉,晉公子重耳曾出於五鹿(古地名,在今城東45里)。戰國時期屬魏,魏武侯以為別都,其公子元曾食邑於此。漢成帝時,以孝元皇後世居委粟里(大名古地名),家凡九侯五大司馬,故曾以「貴鄉」名之。為抵禦契丹之南侵,宋太宗曾於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駐蹕大名,真宗也於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御次於此,「鎧甲於軍中」,契丹主隆緒「知帝親征,縱掠而去」。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準主持天雄軍,稱大名為京都開封的「北門鎖鑰」。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遼聚兵幽薊,聲言攻宋,仁宇納呂夷簡之議,升大名府為北京,以示抗遼決心。
大名自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至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的1700年間,先後是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陽平郡,北周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悅僭稱魏王,改魏州為大名府。為京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明、清為大名府,民國3年(1914年)建大名道,轄冀南47縣。1928年改道為大名專區,轄13個縣。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將縣城及郊區建市,不久廢市並入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大名「不乏、瑰琦、忠孝、廉節之儔」。歷史上官於斯土者,如狄梁公仁傑,寇萊公准,韓魏公琦,文路公彥博,歐陽忠公修,蘇侍郎轍等;鄉賢有以死抗金的郭永,力排浮靡文風的柳開,人民喜愛的賦作家束皙,號稱「殿上虎」的劉安世等。皆彪炳史冊,為後人所稱道。共產黨建立後,則有郭隆真、馮品毅、平傑三、工從吾、趙紀彬、謝台臣、晁哲甫、解蘊山、李大磊等一大批革命家和領導人,或出生於大名,或執教、就讀於大名,或工作於大名,為大名縣人民作出過重大貢獻,為全縣人民所尊敬和稱頌。
回顧歷史,瞻望未來,大名人民清醒地認識到:振興大名的關鍵在經濟,經濟騰飛的途徑在農業。發展農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
其一,上地平曠,土質良好,宜農、宜林、宜牧;具有發展農業的廣闊門路和前景。
其二,經過多年努力,農田基本建設已有了較好的基礎。全縣水澆地面積已控制耕地面積的72.8%;農機、農藝水平已大大提高,「靠天收」的日子已成歷史,人民群眾已基本 掌握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其三,通過各種渠道,培養了一支擁有農業科技知識的科技隊伍;各種類型的科技承包、咨詢、推廣、服務活動已經展開。「科技就是生產力」,他們在大辦農業中,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大作用。
其四,農業區劃工作已經完成,農業開發正在發展。
其五,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啟迪下,人民群眾已從單一的農業經濟開始向農工商相結合的商品經濟發展。人民群眾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必將由精神變物質,迸發出巨大的物質力量。
有大名人民勤勞智慧。在前進的道路上,盡管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是他們堅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只要認真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興利除弊,揚長避 短,發揮優勢,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新大名指日可待, 大名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
位置:大名縣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位於東經114°58′32〃~115° 28′28〃,北緯36°05′05〃~36°30′05〃之間.京廣鐵路東側,東與山東省冠縣、莘縣毗鄰,南與河南省南樂縣相連,西與魏縣交界,西北與廣平縣為鄰,北與館陶縣接壤.
面積:東西長36.4公里,南北寬28.8公里.縣治駐大名鎮.北距省會石家莊247公里,西北距邯鄲市73公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陽市92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陽市75公里,東距山東省聊城市92公 里,東北距山東省臨清市101公里.總面積為105298平方公里,耕地109901萬畝.
歷史文化:今之大名縣境包括歷史上的大名、元城兩縣,及魏縣的部分疆域。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元城縣(今大名縣),縣境無考。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從元城縣分出貴鄉建貴鄉縣,不久又並人元城縣,當時縣境四至無考。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M年(公元535年)復置貴鄉縣,縣境約包括現在的楊橋區大部萬堤區及城關區的大部份鄉村.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魏縣及元城縣俱廢並人貴鄉縣。此時縣境包括現在的魏縣及大名縣所轄鄉村。 隋朝時復置魏縣、元城縣.此時大名縣境形同東魏時。唐初廢元城縣人貴鄉縣,不久復置元城縣,疆域同前,據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大名府志載:大名縣在府城南八里,東抵元城、西抵魏縣南抵內黃、北抵元城,廣七十里,袤六十里,大名這座古代名城,北方重鎮,具有光榮的歷史。文史資料相當豐富,也相當珍貴。這些史料對今天振興大名都有深刻的現實的教益。
大名的「二五八」是邯鄲地區享有盛譽的傳統風味食品。它以歷史悠久、做工精細而著稱。「二」即「二毛燒雞」,原產於大名城內南大街一家燒雞鋪,創業於一八○九年前後。因主人渾名「二毛」,故俗稱「二毛燒雞」。「二毛燒雞」從生雞的挑選、料配製到燒煮火候,要求都極嚴格。這種燒雞具有爛香,脫骨、味道豐厚鮮美、久放而不變質的特點。「五百居香腸」調料講究,主要有桂肉、砂仁、花椒、石洛子等,具有味道鮮美,好吃不膩的特點。「八」即「郭燒八火燒」,
創業於一八七六年,因主人渾名郭八,俗稱「郭八火燒」。它配料比例嚴格,做工精細認真,具有皮酥、層多(一般在:二十四層左右)、味道鮮美等特點,深受顧客歡迎。一九六四年周總理視察邯鄲曾親口品嘗過「郭八火燒」, 並同郭八後代親切握手。
「二毛燒雞」、「五百居香腸」、「郭八火燒」,簡稱 是「二、五、八」是大名縣傳統的名貴食品,長期以來遠近聞名,享有盛譽。
在大名縣境內古城廢墟中心,雙台村西南角起、在如今的大名東 北十五華里處躺卧著一座巨型古碑,它就是原唐朝的「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德政碑」,經北宋磨毀改刻的宋巍宗御制御題的《五禮記》碑。所以說它既是「唐碑」有是「宋碑」。不知何因何從何時開始,在民間稱王強碑。
碑很大,由碑座、碑身、碑帽三塊巨石組成。
碑座,圓柱體,已段裂為兩段,高二點二米,周十一點三米,計重六十一噸多,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七十噸以上。
碑身,長立方體,一段裂為四段,共長六點四五米,寬三點三米,厚一米,計重五十八噸多 ,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六十四噸以上。碑帽,長方體,已段裂為三段,長三點四米,寬三點二米,厚一點一米,計重三十三噸多,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三十六噸以上。
全碑立起高達四仗有奇。如此巨大碑石,在唐朝時代,大名一不靠石山,二無汽車、火車、起重機等條件,我們祖先能夠從遙遠的外地把它搬運到這里來,實在是一個絕大奇績。我們的祖先是有高度智慧和超越能力的。這座古碑,反映著我們祖國的偉大光榮;反映著我們祖先的高度
北京大名府的盧俊義、燕青人人皆知。所以,「大名」這個名字在全國聞名遐邇。
自春秋以來,在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大名著塊地方歷來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春秋時有著名的「五鹿城」;唐代,有八十里「羅城」,後唐曾乘之為「東京」、「鄴都」、「天雄」;至宋代更加興盛,成為「陪都北京」。由此可知大名不止是縣、府所在地,而且是不少朝代的郡、州、路、道的駐地,唐代曾轄黃河以北十八州,大則數十縣,小則十幾縣。更為顯耀者,曾三次作為國都,被譽為「畿輔八府之首」、「河北重鎮」。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大名時曾贊嘆:
魏郡接燕趙
美人誇芙蓉
洪水流碧玉
舟車日奔沖
青樓夾兩岸
萬室喧歌聲
山河嬗變,歷史更迭。大名歷史典冊里,演義了不少歷史名人和鐵事。戰國時代的孫臏射龐涓的馬陵道;漢代的肖元皇後王政君與新朝帝王王莽族居貴鄉城;晉代大文學家束皙開學館;唐代名臣狄仁傑抗擊契丹、田悅攢稱「大名府」;宋代賢相寇準拒遼使;義士盧俊義義收燕青;明代孝潔皇後的傳說等等。另外還有臨濟宗義玄大師的興化寺、普照寺,周穆王之女等等一些名勝古是剎。這些人文名勝是大名的一筆豐厚的、膾炙人口的文化遺產。
當代已進入了信息時代,經濟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必須有文化為其先導。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建立了這個網站!目的是把我們大名的信息告訴大家,也希望大家把你們的信息告訴我們啊!
大名,人傑地靈。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大名人民一定會利用大名的物質文化資源,創造出一個當代的昌盛的新大名!
5. 日本歷史上的大名是什麼
大名
(稱謂),日本古時的一個稱謂,指日本幕府將軍的封臣。
大名日本封建社會佔有大量名田(登記入冊的土地)的大領主。平安時期由庄民、公民分化出來佔有名田的人稱為名主,按占田多少分為大名、小名。南北朝時期隨著庄園制衰落,幕府向各「國」(古代日本地方行政單位)派出守護,向各庄園派出地頭。守護和地頭成為守護大名。戰國時期家臣權勢增大漸成新大名,他們互相攻伐,各霸一方,庄園制徹底崩潰,形成封建領主制,一些地方領主與武士發展為戰國大名。江戶時期採用「幕藩體制」,地方各國設藩,潘國主稱大名,並依據與幕府關系的親疏分為親藩六名、譜代大名、外樣大名,各藩國大名承擔軍役、工程等項費用。為加強對各地大名的控制,
幕府採用「參覲交代」制度,1615年制定《武家諸法度》,規定各地大名必須在規定時間到江戶參謁幕府將軍,大名妻子必須經常居住江戶,類似人質,但各藩國仍具有相對獨立性。19世紀中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西南部薩摩、長州、士佐、肥前諸藩大名也經營商業和手工業。明治維新時期於1869年實行「版籍奉還」,取消大名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大名被任命為藩知事,成為政府的地方官。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取消大名對各藩統治僅。1872年廢除封建等級身份制,大名改稱華族,領取俸祿。1876年實行「秩祿處分」,取消華族終身年俸。
相當於中國割據勢力中的節度使
6. 好心人,告訴我一些河北邯鄲大名的歷史謝謝!!
大名縣位於河北省的東南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山東省莘縣、冠縣接壤,南與河南省的南樂縣相連,西部、北部與本省的魏縣、廣平、館陶毗鄰。面積105298平方公里。境內一望平原沃野,漳河、衛河、馬頰河像凌空而降的飄帶,從縣境南北穿過,將全縣分割衛(河)東、衛(河)西、漳 (河)北三個大塊。
從先秦實行郡縣制以來。大名縣先後數次與魏縣、元城縣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現在 的大名縣境,是歷史上大名、元城兩縣的疆域。
大名歷史悠久,名聞遐邇。舊志載:「陽平(歷史上曾為陽平郡),古名勝地,介齊、魯、晉、趙間,控扼中原,襟喉南北」,「地大物眾,密邇輦轂,聲教先被」。春秋時期,初 屬衛,後屬晉,晉公子重耳曾出於五鹿(古地名,在今城東45里)。戰國時期屬魏,魏武侯以為別都,其公子元曾食邑於此。漢成帝時,以孝元皇後世居委粟里(大名古地名),家凡九侯五大司馬,故曾以「貴鄉」名之。為抵禦契丹之南侵,宋太宗曾於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駐蹕大名,真宗也於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御次於此,「鎧甲於軍中」,契丹主隆緒「知帝親征,縱掠而去」。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準主持天雄軍,稱大名為京都開封的「北門鎖鑰」。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遼聚兵幽薊,聲言攻宋,仁宇納呂夷簡之議,升大名府為北京,以示抗遼決心。
大名自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至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的1700年間,先後是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陽平郡,北周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悅僭稱魏王,改魏州為大名府。為京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明、清為大名府,民國3年(1914年)建大名道,轄冀南47縣。1928年改道為大名專區,轄13個縣。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將縣城及郊區建市,不久廢市並入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大名「不乏、瑰琦、忠孝、廉節之儔」。歷史上官於斯土者,如狄梁公仁傑,寇萊公准,韓魏公琦,文路公彥博,歐陽忠公修,蘇侍郎轍等;鄉賢有以死抗金的郭永,力排浮靡文風的柳開,人民喜愛的賦作家束皙,號稱「殿上虎」的劉安世等。皆彪炳史冊,為後人所稱道。共產黨建立後,則有郭隆真、馮品毅、平傑三、工從吾、趙紀彬、謝台臣、晁哲甫、解蘊山、李大磊等一大批革命家和領導人,或出生於大名,或執教、就讀於大名,或工作於大名,為大名縣人民作出過重大貢獻,為全縣人民所尊敬和稱頌。
回顧歷史,瞻望未來,大名人民清醒地認識到:振興大名的關鍵在經濟,經濟騰飛的途徑在農業。發展農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
其一,上地平曠,土質良好,宜農、宜林、宜牧;具有發展農業的廣闊門路和前景。
其二,經過多年努力,農田基本建設已有了較好的基礎。全縣水澆地面積已控制耕地面積的72.8%;農機、農藝水平已大大提高,「靠天收」的日子已成歷史,人民群眾已基本 掌握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其三,通過各種渠道,培養了一支擁有農業科技知識的科技隊伍;各種類型的科技承包、咨詢、推廣、服務活動已經展開。「科技就是生產力」,他們在大辦農業中,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大作用。
其四,農業區劃工作已經完成,農業開發正在發展。
其五,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啟迪下,人民群眾已從單一的農業經濟開始向農工商相結合的商品經濟發展。人民群眾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必將由精神變物質,迸發出巨大的物質力量。
有大名人民勤勞智慧。在前進的道路上,盡管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是他們堅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只要認真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興利除弊,揚長避 短,發揮優勢,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新大名指日可待, 大名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
位置:大名縣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位於東經114°58′32〃~115° 28′28〃,北緯36°05′05〃~36°30′05〃之間.京廣鐵路東側,東與山東省冠縣、莘縣毗鄰,南與河南省南樂縣相連,西與魏縣交界,西北與廣平縣為鄰,北與館陶縣接壤.
面積:東西長36.4公里,南北寬28.8公里.縣治駐大名鎮.北距省會石家莊247公里,西北距邯鄲市73公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陽市92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陽市75公里,東距山東省聊城市92公 里,東北距山東省臨清市101公里.總面積為105298平方公里,耕地109901萬畝.
歷史文化:今之大名縣境包括歷史上的大名、元城兩縣,及魏縣的部分疆域。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元城縣(今大名縣),縣境無考。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從元城縣分出貴鄉建貴鄉縣,不久又並人元城縣,當時縣境四至無考。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M年(公元535年)復置貴鄉縣,縣境約包括現在的楊橋區大部萬堤區及城關區的大部份鄉村.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魏縣及元城縣俱廢並人貴鄉縣。此時縣境包括現在的魏縣及大名縣所轄鄉村。 隋朝時復置魏縣、元城縣.此時大名縣境形同東魏時。唐初廢元城縣人貴鄉縣,不久復置元城縣,疆域同前,據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大名府志載:大名縣在府城南八里,東抵元城、西抵魏縣南抵內黃、北抵元城,廣七十里,袤六十里,大名這座古代名城,北方重鎮,具有光榮的歷史。文史資料相當豐富,也相當珍貴。這些史料對今天振興大名都有深刻的現實的教益。
大名的「二五八」是邯鄲地區享有盛譽的傳統風味食品。它以歷史悠久、做工精細而著稱。「二」即「二毛燒雞」,原產於大名城內南大街一家燒雞鋪,創業於一八○九年前後。因主人渾名「二毛」,故俗稱「二毛燒雞」。「二毛燒雞」從生雞的挑選、料配製到燒煮火候,要求都極嚴格。這種燒雞具有爛香,脫骨、味道豐厚鮮美、久放而不變質的特點。「五百居香腸」調料講究,主要有桂肉、砂仁、花椒、石洛子等,具有味道鮮美,好吃不膩的特點。「八」即「郭燒八火燒」,
創業於一八七六年,因主人渾名郭八,俗稱「郭八火燒」。它配料比例嚴格,做工精細認真,具有皮酥、層多(一般在:二十四層左右)、味道鮮美等特點,深受顧客歡迎。一九六四年周總理視察邯鄲曾親口品嘗過「郭八火燒」, 並同郭八後代親切握手。
「二毛燒雞」、「五百居香腸」、「郭八火燒」,簡稱 是「二、五、八」是大名縣傳統的名貴食品,長期以來遠近聞名,享有盛譽。
在大名縣境內古城廢墟中心,雙台村西南角起、在如今的大名東 北十五華里處躺卧著一座巨型古碑,它就是原唐朝的「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德政碑」,經北宋磨毀改刻的宋巍宗御制御題的《五禮記》碑。所以說它既是「唐碑」有是「宋碑」。不知何因何從何時開始,在民間稱王強碑。
碑很大,由碑座、碑身、碑帽三塊巨石組成。
碑座,圓柱體,已段裂為兩段,高二點二米,周十一點三米,計重六十一噸多,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七十噸以上。
碑身,長立方體,一段裂為四段,共長六點四五米,寬三點三米,厚一米,計重五十八噸多 ,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六十四噸以上。碑帽,長方體,已段裂為三段,長三點四米,寬三點二米,厚一點一米,計重三十三噸多,估計原石塊的重量當在三十六噸以上。
全碑立起高達四仗有奇。如此巨大碑石,在唐朝時代,大名一不靠石山,二無汽車、火車、起重機等條件,我們祖先能夠從遙遠的外地把它搬運到這里來,實在是一個絕大奇績。我們的祖先是有高度智慧和超越能力的。這座古碑,反映著我們祖國的偉大光榮;反映著我們祖先的高度
北京大名府的盧俊義、燕青人人皆知。所以,「大名」這個名字在全國聞名遐邇。
自春秋以來,在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大名著塊地方歷來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春秋時有著名的「五鹿城」;唐代,有八十里「羅城」,後唐曾乘之為「東京」、「鄴都」、「天雄」;至宋代更加興盛,成為「陪都北京」。由此可知大名不止是縣、府所在地,而且是不少朝代的郡、州、路、道的駐地,唐代曾轄黃河以北十八州,大則數十縣,小則十幾縣。更為顯耀者,曾三次作為國都,被譽為「畿輔八府之首」、「河北重鎮」。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大名時曾贊嘆:
魏郡接燕趙
美人誇芙蓉
洪水流碧玉
舟車日奔沖
青樓夾兩岸
萬室喧歌聲
山河嬗變,歷史更迭。大名歷史典冊里,演義了不少歷史名人和鐵事。戰國時代的孫臏射龐涓的馬陵道;漢代的肖元皇後王政君與新朝帝王王莽族居貴鄉城;晉代大文學家束皙開學館;唐代名臣狄仁傑抗擊契丹、田悅攢稱「大名府」;宋代賢相寇準拒遼使;義士盧俊義義收燕青;明代孝潔皇後的傳說等等。另外還有臨濟宗義玄大師的興化寺、普照寺,周穆王之女等等一些名勝古是剎。這些人文名勝是大名的一筆豐厚的、膾炙人口的文化遺產。
當代已進入了信息時代,經濟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必須有文化為其先導。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建立了這個網站!目的是把我們大名的信息告訴大家,也希望大家把你們的信息告訴我們啊!
大名,人傑地靈。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大名人民一定會利用大名的物質文化資源,創造出一個當代的昌盛的新大名!
7. 大名府的歷史沿革
在我們大名歷史上,曾經崛起過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城,至今仍被人們廣為流傳、追憶、稱道,她就是享譽華夏的北京大名府。
《水滸傳》中,蔡京的女婿梁世傑梁中書鎮守於此,手下天王李成、楊志、索超等強將如雲。盧俊義、燕青出身此地。
據記載北京大名府始建於宋仁宗慶歷年間,毀於十五世紀初,歷世359個春秋。加上北宋以前,曾作為歷朝路、州、郡、縣治地,共有1400多年的歷史。她在歷史上又曾經起到過怎樣的作用呢?
明確說,今天的大名縣城,歷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那是明朝大名府,並不是北京大名府城。據縣志記載,北京大名府的遺址就在今天的大街鄉。這個鄉的駐地大街村,歷史上曾經叫舊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東門口、鐵窗口、南門口、北門口四村,曾是這座古城的四道城門。那麼,北京大名府是怎樣興起的呢?
據《五代志》記載,公元360年,東晉時期的前燕在該縣當時一個叫貴鄉的地方設置了貴鄉郡和貴鄉縣,這是封建統治者在貴鄉縣地域設置郡、縣的起始。不久,郡、縣相繼撤消。到公元535年,東魏統治者在貴鄉縣東北部的古趙城重新設置了貴鄉縣。43年後,即公元578年北周統治者把貴鄉縣治遷到孔思集寺。孔思集寺就在今天的大街村。第二年,北周又在這里設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經初具規模。公元621年,唐朝在魏州設置總管府,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魏州一帶的統治。
公元662年,唐朝把魏州改作冀州,還在這里設置大都督府。公元672年,冀州復稱魏州。公元758年,唐肅宗在魏州設置魏博節度,派遣節度使,管轄魏、博、貝、衛、澶、相六州。魏是大名,博州是今天的聊城市,貝州在河北南宮一帶,衛州在河南汲縣一帶,相州就是現在的安陽。可見,當時魏博節度使的領轄范圍已經達到黃河以北涉及冀魯豫三省的許多地方。唐朝後期僖宗時,魏州城方圓80里,已經是那個朝代有相當規模的大都市。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州節度使田悅叛唐稱王,首次把魏州改作大名府。這是我縣古代擁有大名府稱謂的開始。此後的60多年間,大名府幾經易名。公元948年,後漢統治者重新確定了大名府的稱謂。自此,直到這座城池在十五世紀初被洪水吞噬,「大名府」一直伴隨這座城市的歲歲月月。
十一世紀初,宋朝北方一個叫契丹的國家強盛起來。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慶歷二年,契丹在今北京東部的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伺機南侵。消息傳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員緊急商量對策。很多人主張把京城西遷洛陽。還有人主張講和。丞相呂夷簡曾在大名府為官,十分熟悉黃河以北的情況。針對這些西遷派和講和派的言論,他講出了一段與眾不同的話:
「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呂夷簡的意思是說:如果皇上遷都洛陽,使契丹不加抵抗渡過黃河,那時,城牆再高,城池再深,也難阻擋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難以顯示朝廷的威力。應該建都大名,表現出皇上要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
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面一座重要的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就是說,她掌控著黃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著宋都的北大門。堅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敵人南渡黃河的通道。宋仁宗採納了呂夷簡的正確主張,於當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稱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宮城」。外城周長雖然沒有唐朝時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宮城,周有3里,建設得相當雄偉壯麗。《水滸傳》中稱她「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台,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應當說一點也不誇張。
使我們引以為豪的是,有眾多名人賢士曾來這座城裡治政安邦。單就唐、宋兩朝,就有田承嗣、何進滔、狄仁傑、樂彥禎、羅弘信、寇準、王欽若、呂夷簡、韓琦、歐陽修等名臣,在這里相繼供職。可謂人才疊出,享譽古今。
可嘆的是,明朝初年也就是公元1401年一場大洪水淹沒了這座城市,結束了北京大名府長達千餘年的雄壯歷史。
如今,在我縣大街、魚營兩個村莊的地下,仍然有挖不盡的殘磚碎瓦。在前東門口、菅庄、蔣庄、鐵窗口,沙堤等村周圍,還依稀可見當年古城牆的痕跡。前東門口有幾十戶村民就代代居住在南北二百多米坍塌的老城牆上。這片民居有個奇特的名字,叫作「城上」。
古城逝去,風韻猶存。壯哉,古老的都城北京;美哉,雄偉的大名府城。她是大名歷史的象徵,大名歷史的驕傲。她以一千餘年的閱歷,見證了大名古老的輝煌,也為現代大名的復興奠定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8. 大名古跡與歷史背景
在悠久的歷史來上,大名文物源古跡相當豐富,然大名地處黃河、漳河溢域,累遭洪泛,眾多文物古跡被埋沒於地下,加之歷代兵荒戰亂,不少文物流失、散落,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場洗劫,使歷史上保留下來的文物,在「破四舊」中又一次慘遭破壞,因此,現存文物古跡已為數不多。
1984年大名縣文物保管所成立,文物、古跡的保護、挖掘工作逐步走上正規。文物、古跡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9. 大名古城牆的歷史
「大名好城牆,南樂好牌坊。
」這是解放前流傳於冀魯豫邊區一帶的「二絕」。回南樂答牌坊姑且不論,大名城牆實為冀南一大絕妙古建築。
城牆基本呈正方形,外長一千二百六十九丈八尺七寸,里長一千二百四十丈四尺九寸,城高三丈,連垛口三丈六尺,女牆高三尺,水溜四十八道,炮台三十六座。護城河深四丈五尺,闊倍之。高大挺拔,「崪如壘山獻」城門上建有層樓,「三樓鼎峙」,「尤壯觀瞻」,城牆的規模式樣完備。整個城牆下石上磚,莊重高大,雄渾古樸,猶如一道銅牆鐵壁保護著大名人民。
堅固的城牆具有了強大的防水患、防盜匪、防兵火功能,使城內人民安居樂業。大名城牆對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
公元1401年,即明建文三年,漳、衛兩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有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埋於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揮吳宓「具奏朝廷」,於艾家口鎮(今大名鎮)徙築新城。
後明朝三次,清朝九次對城牆進行修葺,近六百年而不衰。「大名府」文化是大名文化的特質和核心,是大名文化的根與魂,而「大名府」文化直接體現於明代「大名府」古城。
10. 大名古城有多少年歷史了
你好!
道所在地、郡治所在地,史稱「北京」;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版會;唐德宗建中權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州;漢朝為冀州魏郡;秦朝為東郡,名「五鹿」,在歷史上曾為府;戰國時期屬魏國、清為路。春秋時代屬衛國、道、路、府大致在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明。
大名;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元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