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史比較教育史上的「借鑒時代」、「因素分析時代」和「社會科學方法時代」的區別與聯系。2000字論文。拜
借鑒時代作為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它的開始就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雜志》上連載發表《關於比較教育的工作綱要和初步意見》為標志的,「比較教育」這一術語也是在這部書中首次被正式使用的。借鑒時代的另幾位重要的比較教育學家是法國的庫森(VictorCousin,1792~1867)1831年,身為外國教育情報調查人的庫森,受法國教育部長之命考察普魯士的教育,並把考察結果寫成了《關於普魯士公立教育情況的報告》,為法國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1933年的《基佐法案》(Loi de Guizot)提供了重要參考。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教育督察長霍拉斯·曼(HoraceMann,1796~1859),1842年訪問歐洲歸來,撰寫了一 本著名的《第七年報告》。這是一份對歐洲各國教育進行了歷時6個月的考察以後提交出來的報告書。 本階段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介紹外國教育經驗,方法是訪問調查他國情況,並以其作為改進該國教育制度的借鑒。 當時人們相信把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個國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國都積極向國外派遣專家,從教育先進的國家學習經驗,以期為我所用,比較教育因此得以產生和發展起來。但這一時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網路全書式的;往往忽視別國教育與當地計會生活的聯系,忽視對別國的教育經驗在該國的可行性的深入討論。 ————————————————————————————————————- 20世紀上半葉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二階段,是比較教育學科的形成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因素分析,也被稱為因素分析時代。 因素分析時代的開端,是以1900年英國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發表論文《我們從對別國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為標志的。 薩德勒是英國比較教育學家,撰寫了28卷的《教育問題專題報告》,自1897~1914年陸續發表。這些報告,詳細地描述了歐洲各國、美國以及英屬領地的教育狀況,分析了不同地區教育的社會文化背景,總結了教育經驗,並指出了教育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對的,必須重視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決定教育制度的各種因素。他還提出民族特性這個概念來說明教育的思想和實踐,並且強調學習外國經驗的目的在於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美國比較教育學家康德爾深受薩德勒的影響,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時代比較教育的特點。德國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國的漢斯(NicholasHans,1888~1969)也是因素分析比較教育的代表人物 ———————————————————————————————————————— 從50年代起直到現在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三階段,是學科的蓬勃發展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綜合研究,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在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研究規模的迅速擴大、研究方法層出不窮、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和研究領域的擴大等方面。 僅從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樣。 這一階段的比較教育研究中除了歷史法之外,還使用了各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較方法》一書中認為,比較教育研究工作應分為四個階段。 (1)描述。主要任務是描述個別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實踐。為此,開始時必須廣泛收集資料,了解各國教育的實際狀況。收集資料的方法有閱讀資料和直接觀察兩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國進行考察。 (2)解釋。主要任務是對所了解的教育情況進行解釋,以便不僅了解事物是怎樣的(How),而且了解事物為什麼會那樣(Why)。為此,必須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應當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 (3)並列。主要任務是把所要比較的國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決定比較的格局,並且設立比較的標准。然後進一步分析資料,提出比較分析的假說。 (4)比較。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所列材料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驗證第三階段所提出的假說,然後作出一定的結論。 美國的諾亞(H·J·Noah)和埃克斯坦(M·A·Eckstein)被認為是比較教育研究中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的典型。他們在其合著的《比較教育科學的探索》一書中,從分析比較教育的歷史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人手,提出了比較教育研究的科學方法。他們認為,現代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假說、數量測定、參照研究和理論分析。據此,他們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程序應當是: ①確定問題;②提出假說;③明確概念(提出指標);④選擇例證;⑤收集數據;⑥整理數據;⑦說明結果。 70年代以來,比較教育研究的觀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沖突論和依附理論應運而生,出現了一些以批判性範式為題的新研究。這些研究既採用了宏觀層次又採用了微觀層次的觀點。此外,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Ecation)是近年來教育國際化和教育問題全球化在比較教育理論界的一種反映。比較教育本來就是一門從不同國家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學科,但隨著國際社會發展在多方面的全球化現象日益增加,教育現象也越來越表現出全球化的特徵,於是,比較教育的研究領域也開始從一般的對不同國家教育的比較向對一些全球化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進行總體性考察和研究擴展。
2. 急急急求:簡述比較教育史上的「借鑒時代」、「因素分析時代」和「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這個問題你查一下網路的比較教育就有,而且網路知道也有回答(當初我也曾回答的)呵呵。以下為復制過來的參考答案,你可以適當調整一下。
————————————————————————————————
對於外國教育的比較研究,在古代就已經開始。都還沒有真正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嚴格說來還不能看作教育學科體系中的一門學科,因而還不是真正的比較教育。
1、比較教育發展史上的「借鑒時代」
到19世紀,歐洲民族國家制度的興起和產業革命的爆發,促使歐美各國爭先恐後地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
當時人們相信把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個國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國都積極向國外派遣專家,從教育先進的國家學習經驗,以期為我所用,比較教育因此得以產生和發展起來。但這一時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網路全書式的;往往忽視別國教育與當地計會生活的聯系,忽視對別國的教育經驗在該國的可行性的深入討論。因此,人們也把這一時期稱為「借鑒時代」。作為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一階段——學科的倡導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訪問與借鑒。
借鑒時代作為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它的開始就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雜志》上連載發表《關於比較教育的工作綱要和初步意見》為標志的,「比較教育」這一術語也是在這部書中首次被正式使用的。
借鑒時代的另幾位重要的比較教育學家是法國的庫森(VictorCousin,1792~1867)。1831年,
身為外國教育情報調查人的庫森,受法國教育部長之命考察普魯士的教育,並把考察結果寫成了《關於普魯士公立教育情況的報告》,為法國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
的基本法——1933年的《基佐法案》(Loi de
Guizot)提供了重要參考。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教育督察長霍拉斯·曼(HoraceMann,1796~1859),1842年訪問歐洲歸來,撰寫了一
本著名的《第七年報告》。這是一份對歐洲各國教育進行了歷時6個月的考察以後提交出來的報告書。日本的文部大臣田中不二□考察歐美教育制度後,編寫並整理了《理事功程》。
本階段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介紹外國教育經驗,作為改進該國教育制度的借鑒。
2、比較教育發展史上的「因素分析時代」
20世紀上半葉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二階段,是比較教育學科的形成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因素分析,也被稱為因素分析時代。
要改革教育必須根據該國的具體情況,參照國際的教育經驗,作出正確的決策,因此,比較教育的研究重點,轉向分析決定
各國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比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過去那種孤立地研究和移植別國教育經驗的做法,開始密切聯系各國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來分析研究各國
的教育。在比較教育史上一般把這一時期也稱作「因素分析時代」。因素分析時代的開端,是以1900年英國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發表論文《我們從對別國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為標志的。
薩德勒是英國比較教育學家,撰寫了28卷的《教育問題專題報告》,自1897~1914年陸續發表。這些報告,詳細
地描述了歐洲各國、美國以及英屬領地的教育狀況,分析了不同地區教育的社會文化背景,總結了教育經驗,並指出了教育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
對的,必須重視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決定教育制度的各種因素。他還提出民族特性這個概念來說明教育的思想和實踐,並且強調學習外國經驗的目的在於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薩德勒的比較教育觀點,對這個時期比較教育研究的方向,特別是康德爾的比較教育觀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以歷史主義為主要特徵的因素分析理論奠定了方向,標志著比較教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美國比較教育學家康德爾深受薩德勒的
影響,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時代比較教育的特點。康德爾的比較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1933年出版的代表作《比較教育》(1954年出版
的修訂本更名《教育的新時代:比較研究》)一書中。康德爾是比較教育史上第二個系統闡述理論與方法的學者,按照美國比較教育家卡扎米亞斯和馬西亞拉斯對康德爾的《比較教育》論著的分析,得出工種主要目的。
第一,「報導--描述」的目的。他向讀者提供各國教育制度的「情報」,並按問題把事實加以分類,例如分為教育制度、教育行政、中小學教育、中小學師資培訓等。他認為事實的報導是不夠的和有局限性的,但卻是比較研究過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歷史--功能」的目的。按照康德爾的意見,比較教育不僅要描述事實,而且要說明特徵。他指出,不應把教育作為孤立存在的事業來看待,它應同國家背景,同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結合起來研究。
第三,「借鑒--改善」的目的。康德爾希望通過考察外國和該國的教育制度,研究比較教育的學生能夠養成一種更可取的哲學態度,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和培養對「民主」制度的忠誠。
與康德爾同時代的著名比較教育學家還有德國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國的漢斯(NicholasHans,1888~1969),他們的比較教育觀點基本一致。其中漢斯的思想更接近於康德爾。1947年,漢斯在
英王學院任職期間撰寫了《比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傳統研究》一書,書中他根據影響人的發展的天資、社會和訓練等因素,把一個民族的發展看做一個人的成長,
認為影響教育制度的決定性因素可分作三類:自然因素(包括種族、語言、地理和經濟等因素)、宗教因素(包括天主教傳統、聖公會傳統和清教傳統等因素)和世俗因素(包括人文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等因素),並對每一種因素又做了進一步的細致分析。在研究工作中,漢斯把因素分析法與歷史法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康德爾、漢斯一樣,施奈德也
提倡並運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但與前者強調注重教育以外的影響因素不同,施奈德在強調外部因素的同時,還特別強調教育的內部因素在國民教育制度形成過程
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47年發表的《各國教育的動力》一書中,指出了對教育有影響的國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經濟、科學、政治、宗教、外國影響等外部因
素,還進一步分析了教育發展的內部動力。他認為,影響教育的內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的消極性和積極性、必然和自由、統一件和多樣性練兩極辯證法
的相互作用;二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之間的辯證作用。
3、 比較教育發展史上的「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從50年代起直到現在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三階段,是學科的蓬勃發展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綜合研究,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在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研究規模的迅速擴大、研究方法層出不窮、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和研究領域的擴大等方面。
研究規模迅速擴大
這
個階段,國際教育組織相繼設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國際教育成績評價協會;196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附
設了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1968年聯合國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附設了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這些國際性教育研究機構的成立,為開展跨國界的教育比較研究提供
了組織上的便利。
1968年創立了比較教育學會國際委員會(L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Comparative Ecation
Societies),該會於1970年在渥太華舉行第一次大會,更名為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WorldCouncil of
Comparative Ecation Societies)。迄今為止,聯合會已經舉行了九次大會。
研究方法與觀點多種多樣
除了歷史法之外,還使用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較方法》一書中認為,比較教育研究工作應分為四個階段。
(1)描述。主要任務是描述個別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實踐。為此,開始時必須廣泛收集資料,了解各國教育的實際狀況。收集資料的方法有閱讀資料和直接觀察兩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國進行考察。
(2)解釋。主要任務是對所了解的教育情況進行解釋,以便不僅了解事物是怎樣的(How),而且了解事物為什麼會那樣(Why)。為此,必須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應當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
(3)並列。主要任務是把所要比較的國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決定比較的格局,並且設立比較的標准。然後進一步分析資料,提出比較分析的假說。
(4)比較。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所列材料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驗證第三階段所提出的假說,然後作出一定的結論。
美國的諾亞(H·J·Noah)和埃克斯坦(M·A·Eckstein)被認為是比較教育研究中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的典型。他們在其合著的《比較教育科學的探索》一書中,從分析比較教育的歷史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人手,提出了比較教育研究的科學方法。他們認為,現代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假說、數量測定、參照研究和理論分析。據此,他們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程序應當是:①確定問題;②提出假說;③明確概念(提出指標);④選擇例證;⑤收集數據;⑥整理數據;⑦說明結果。
英國的埃德蒙·金(Edmund King)在他的《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今日比較教育》一書中,對比較教育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3. 比較初等教育發展歷史主要包括什麼
初等教育即小來學教育,或稱自基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備的教育。
通常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的第一個階段的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兒童。 這種教育對提高國家民族文化水平極為重要,因此各國在其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都把它定為實施義務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標。
學前教育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要進入學前兒童教育的領域,你必須經歷書本和實踐的雙重歷練,技術與藝術的雙重修習,思想和體驗的雙重積淀。
你要以哲學和心理學、人體生理解剖學和腦科學作為學前教育的敲門磚,再學習關於兒童發展和兒童教育的基本理念,從而進入一個更為具體的層次,學習如何針對兒童在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身體等方面的特點因循其規律來實施教育,你還需要學習兒童游戲、兒童文學等課程。如果你希望將來成為一個幼教機構的管理者,或者課程研發人員,也有相應的選修課程來支持你。
4. 比較教育的比較教育發展史上的「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從50年代起直到現在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三階段,是學科的蓬勃發展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綜合研究,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在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研究規模的迅速擴大、研究方法層出不窮、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和研究領域的擴大等方面。 這個階段,國際教育組織相繼設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國際教育成績評價協會;196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附設了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1968年聯合國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附設了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這些國際性教育研究機構的成立,為開展跨國界的教育比較研究提供了組織上的便利。
1968年創立了比較教育學會國際委員會(L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Comparative Ecation Societies),該會於1970年在渥太華舉行第一次大會,更名為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WorldCouncil of Comparative Ecation Societies)。迄今為止,聯合會已經舉行了九次大會。 除了歷史法之外,還使用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較方法》一書中認為,比較教育研究工作應分為四個階段。
(1)描述。主要任務是描述個別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實踐。為此,開始時必須廣泛收集資料,了解各國教育的實際狀況。收集資料的方法有閱讀資料和直接觀察兩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國進行考察。
(2)解釋。主要任務是對所了解的教育情況進行解釋,以便不僅了解事物是怎樣的(How),而且了解事物為什麼會那樣(Why)。為此,必須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應當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
(3)並列。主要任務是把所要比較的國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決定比較的格局,並且設立比較的標准。然後進一步分析資料,提出比較分析的假說。
(4)比較。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所列材料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驗證第三階段所提出的假說,然後作出一定的結論。
美國的諾亞(H·J·Noah)和埃克斯坦(M·A·Eckstein)被認為是比較教育研究中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的典型。他們在其合著的《比較教育科學的探索》一書中,從分析比較教育的歷史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人手,提出了比較教育研究的科學方法。他們認為,現代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假說、數量測定、參照研究和理論分析。據此,他們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程序應當是:①確定問題;②提出假說;③明確概念(提出指標);④選擇例證;⑤收集數據;⑥整理數據;⑦說明結果。
英國的埃德蒙·金(Edmund King)在他的《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今日比較教育》一書中,對比較教育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1)十分重視教育的歷史背景。他根據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劃分的工業前社會、工業社會和工業後社會歷史發展階段,把科學技術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並提出和這三個階段相應的教學模式。他認為,現在西方正處於工業後社會的發展階段,稱為信息社會。教育處於社會、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決策起著指導作用;社會科學繼純粹科學和應用科學之後對教育的研究處於重要地位。
2)把比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與目的聯系起來,強調比較教育的研究應對當前重大教育問題的決策和行動作出貢獻。他不贊成比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有什麼獨特性,主張比較教育的方法主要地決定於研究的目的。他把比較教育的研究分為三級,每一級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第一級是比較教育的初學者,主要目的在於對各國教育有大概的了解。採取區域研究的方法,對各國教育的背景和制度作全面的介紹。第二級是對比較教育稍有根底的人,對教育工作上反復出現的專門問題進行跨文化的分析研究。第三級是比較教育的研究工作者,著重對教育改革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對教育決策作出貢獻,採取有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參加的多學科協作的研究方法。
3)對比較教育中的比較分析強調可比性,提出了比較分析的框架,在概念、制度和實施三個水平上進行比較分析。
70年代以來,比較教育研究的觀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沖突論和依附理論應運而生,出現了一些以批判性範式為題的新研究。這些研究既採用了宏觀層次又採用了微觀層次的觀點。
此外,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Ecation)是近年來教育國際化和教育問題全球化在比較教育理論界的一種反映。比較教育本來就是一門從不同國家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學科,但隨著國際社會發展在多方面的全球化現象日益增加,教育現象也越來越表現出全球化的特徵,於是,比較教育的研究領域也開始從一般的對不同國家教育的比較向對一些全球化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進行總體性考察和研究擴展。 這個階段,由於研究隊伍迅速擴大,研究方法多種多樣,因而出現了不少研究成果。
國際教育成績評定協會1962年發表《十二個國家十三歲兒童的教育成績》研究報告,1967年又發表了《數學成績的國際研究:十二國比較》。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了多卷《世界教育調查》、《教育年鑒》等國際性的教育調查與統計資料。
195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漢堡教育研究所主辦的《國際教育評論》創刊。各國的比較教育刊物,如美國的《比較教育評論》(1957年創刊)和英國的《比較教育》(1964年創刊)等,在此期間也發表了不少比較教育研究的論文資料。這後兩本雜志在比較教育領域里的權威性至今仍然受到廣泛認同。
這個時期,各國比較教育學者發表了許多比較教育專著和論著,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著作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克拉默和布朗的《現代教育》,馬林森的《比較教育研究概論》,烏利希的《各國教育》希爾克的《比較教育》,卡扎米亞斯和馬西亞拉斯的《教育的傳統與變革》,沖原澧等的《世界教育》、《比較教育學》,愛潑斯坦的《比較教育國際化的探索:在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上的報告》,阿爾特巴赫等的《比較教育》,阿爾特巴赫等的《比較教育的新方法》,庫姆斯的《世界教育危機——80年代的觀點》,斯克里沃等的《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波斯爾思韋特的《比較教育和國民教育制度網路全書》和霍爾斯的《比較教育——當代問題和趨勢》等等。
在這一階段,比較教育的發展還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比較教育研究在國家分布上得到擴大;第二,比較教育研究的學會組織在這一時期繼續發展,並開始形成國際性的研究網路;第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和福特財團等一些國際組織和財團資助和組織的教育比較研究項目繼續得以開展,其中有些項目還有第三世界國家的研究者參與研究。
5. 比較教育學與教育史的聯系與區別
比較教育學(comparative ecation)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說,比較教育學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綜合利用有關的新科學和新技術,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並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服務。
①國際性。比較教育至少要對兩個以上國家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它是跨國家的,具有國際性的特徵。②可比性。在國際教育方面,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作為本國的借鑒。③綜合性或跨學科性。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任務,在於集中幾門社會學科的成果應用於對各國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幾門學科的范圍。因此,需要有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熟習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各國教育進行歷史的、社會的具體分析和綜合比較。
比較教育研究能為純粹的嚴格意義上的教育學研究提供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指出世界上這種或那種教育實踐推廣程度的大小;
(2)揭示在不同的教育制度中採用同一種教育實踐時所表現出來的深刻差異或細微區別;
(3)具體闡述是哪些因素致使某些國家採用某種實踐或措施取得勝利而另一些國家卻走向失敗;
(4)對不同意識形態或政治環境下同一種教育實踐或教育活動進行對照和檢驗;
(5)調查某種具體的措施或方法在國際范圍或國際組織中被認可的程度;
(6)證明某種預定的教育革新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革新,真正的新事物。
6. 比較教育的比較教育發展史上的「因素分析時代」
20世紀上半葉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二階段,是比較教育學科的形成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因素分析,也被稱為因素分析時代。
要改革教育必須根據該國的具體情況,參照國際的教育經驗,作出正確的決策,因此,比較教育的研究重點,轉向分析決定各國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比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過去那種孤立地研究和移植別國教育經驗的做法,開始密切聯系各國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來分析研究各國的教育。在比較教育史上一般把這一時期也稱作「因素分析時代」。因素分析時代的開端,是以1900年英國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發表論文《我們從對別國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為標志的。
薩德勒是英國比較教育學家,撰寫了28卷的《教育問題專題報告》,自1897~1914年陸續發表。這些報告,詳細地描述了歐洲各國、美國以及英屬領地的教育狀況,分析了不同地區教育的社會文化背景,總結了教育經驗,並指出了教育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對的,必須重視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決定教育制度的各種因素。他還提出民族特性這個概念來說明教育的思想和實踐,並且強調學習外國經驗的目的在於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薩德勒的比較教育觀點,對這個時期比較教育研究的方向,特別是康德爾的比較教育觀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以歷史主義為主要特徵的因素分析理論奠定了方向,標志著比較教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美國比較教育學家康德爾深受薩德勒的影響,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時代比較教育的特點。康德爾的比較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1933年出版的代表作《比較教育》(1954年出版的修訂本更名《教育的新時代:比較研究》)一書中。康德爾是比較教育史上第二個系統闡述理論與方法的學者,按照美國比較教育家卡扎米亞斯和馬西亞拉斯對康德爾的《比較教育》論著的分析,得出工種主要目的。
第一,「報導--描述」的目的。他向讀者提供各國教育制度的「情報」,並按問題把事實加以分類,例如分為教育制度、教育行政、中小學教育、中小學師資培訓等。他認為事實的報導是不夠的和有局限性的,但卻是比較研究過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歷史--功能」的目的。按照康德爾的意見,比較教育不僅要描述事實,而且要說明特徵。他指出,不應把教育作為孤立存在的事業來看待,它應同國家背景,同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結合起來研究。
第三,「借鑒--改善」的目的。康德爾希望通過考察外國和該國的教育制度,研究比較教育的學生能夠養成一種更可取的哲學態度,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和培養對「民主」制度的忠誠。
與康德爾同時代的著名比較教育學家還有德國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國的漢斯(NicholasHans,1888~1969),他們的比較教育觀點基本一致。其中漢斯的思想更接近於康德爾。1947年,漢斯在英王學院任職期間撰寫了《比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傳統研究》一書,書中他根據影響人的發展的天資、社會和訓練等因素,把一個民族的發展看做一個人的成長,認為影響教育制度的決定性因素可分作三類:自然因素(包括種族、語言、地理和經濟等因素)、宗教因素(包括天主教傳統、聖公會傳統和清教傳統等因素)和世俗因素(包括人文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等因素),並對每一種因素又做了進一步的細致分析。在研究工作中,漢斯把因素分析法與歷史法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康德爾、漢斯一樣,施奈德也提倡並運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但與前者強調注重教育以外的影響因素不同,施奈德在強調外部因素的同時,還特別強調教育的內部因素在國民教育制度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在1947年發表的《各國教育的動力》一書中,指出了對教育有影響的國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經濟、科學、政治、宗教、外國影響等外部因素,還進一步分析了教育發展的內部動力。他認為,影響教育的內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的消極性和積極性、必然和自由、統一件和多樣性練兩極辯證法的相互作用;二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之間的辯證作用。
在本階段,比較教育學已經開始從教育學分化出來,成為教育科學中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比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從世界范圍來看,研究的規模還不夠廣泛,研究方法還比較單一,研究成果還不夠豐富。
7. 在比較教育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民族性這一重要概念的是誰
康德爾:康德爾是美國著名比較教育學家,他的著名代表作為《比版較教育》。康德爾認為,比較權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發現教育問題,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決方法,以及發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則」,並進一步指出比較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在方法論上,他秉承薩德勒「校外事物的影響比校內的更重要」的歷史主義觀點,繼承和完善了他的因素分析法,並且提出「民族主義」、「民族性」和「力量與因素」等重要概念;在康德爾看來,比較教育研究應當緊扣「因素和力量」這一對范疇,分析、比較和研究決定各國教育制度的校外和校內的各種因素和力量。康德爾對比較教育的理論與方法的闡述是最為完整、最為系統的。他的比較教育思想,典型地代表了因素分析時代比較教育發展的特點,並且為此後比較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8. 簡史比較教育史上的"借鑒時代","因素分析時代"和"社會科學方法時代"的區別與聯系。
借鑒時代作為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它的開始就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雜志》上連載發表《關於比較教育的工作綱要和初步意見》為標志的,「比較教育」這一術語也是在這部書中首次被正式使用的。借鑒時代的另幾位重要的比較教育學家是法國的庫森(VictorCousin,1792~1867)1831年,身為外國教育情報調查人的庫森,受法國教育部長之命考察普魯士的教育,並把考察結果寫成了《關於普魯士公立教育情況的報告》,為法國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1933年的《基佐法案》(Loi de Guizot)提供了重要參考。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教育督察長霍拉斯·曼(HoraceMann,1796~1859),1842年訪問歐洲歸來,撰寫了一
本著名的《第七年報告》。這是一份對歐洲各國教育進行了歷時6個月的考察以後提交出來的報告書。
本階段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介紹外國教育經驗,方法是訪問調查他國情況,並以其作為改進該國教育制度的借鑒。
當時人們相信把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個國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國都積極向國外派遣專家,從教育先進的國家學習經驗,以期為我所用,比較教育因此得以產生和發展起來。但這一時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網路全書式的;往往忽視別國教育與當地計會生活的聯系,忽視對別國的教育經驗在該國的可行性的深入討論。
————————————————————————————————————-
20世紀上半葉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二階段,是比較教育學科的形成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因素分析,也被稱為因素分析時代。
因素分析時代的開端,是以1900年英國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Michael Sadler,1861~1943)發表論文《我們從對別國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為標志的。
薩德勒是英國比較教育學家,撰寫了28卷的《教育問題專題報告》,自1897~1914年陸續發表。這些報告,詳細地描述了歐洲各國、美國以及英屬領地的教育狀況,分析了不同地區教育的社會文化背景,總結了教育經驗,並指出了教育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對的,必須重視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決定教育制度的各種因素。他還提出民族特性這個概念來說明教育的思想和實踐,並且強調學習外國經驗的目的在於改進該國的教育制度。美國比較教育學家康德爾深受薩德勒的影響,他的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丁因素分析時代比較教育的特點。德國的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和英國的漢斯(NicholasHans,1888~1969)也是因素分析比較教育的代表人物
————————————————————————————————————————
從50年代起直到現在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第三階段,是學科的蓬勃發展階段,方法上的特徵是綜合研究,這一階段也被稱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在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研究規模的迅速擴大、研究方法層出不窮、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和研究領域的擴大等方面。
僅從研究方法可以看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樣。
這一階段的比較教育研究中除了歷史法之外,還使用了各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較方法》一書中認為,比較教育研究工作應分為四個階段。
(1)描述。主要任務是描述個別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實踐。為此,開始時必須廣泛收集資料,了解各國教育的實際狀況。收集資料的方法有閱讀資料和直接觀察兩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到外國進行考察。
(2)解釋。主要任務是對所了解的教育情況進行解釋,以便不僅了解事物是怎樣的(How),而且了解事物為什麼會那樣(Why)。為此,必須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應當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
(3)並列。主要任務是把所要比較的國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決定比較的格局,並且設立比較的標准。然後進一步分析資料,提出比較分析的假說。
(4)比較。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所列材料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驗證第三階段所提出的假說,然後作出一定的結論。
美國的諾亞(H·J·Noah)和埃克斯坦(M·A·Eckstein)被認為是比較教育研究中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的典型。他們在其合著的《比較教育科學的探索》一書中,從分析比較教育的歷史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人手,提出了比較教育研究的科學方法。他們認為,現代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假說、數量測定、參照研究和理論分析。據此,他們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程序應當是:
①確定問題;②提出假說;③明確概念(提出指標);④選擇例證;⑤收集數據;⑥整理數據;⑦說明結果。
70年代以來,比較教育研究的觀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沖突論和依附理論應運而生,出現了一些以批判性範式為題的新研究。這些研究既採用了宏觀層次又採用了微觀層次的觀點。此外,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Ecation)是近年來教育國際化和教育問題全球化在比較教育理論界的一種反映。比較教育本來就是一門從不同國家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學科,但隨著國際社會發展在多方面的全球化現象日益增加,教育現象也越來越表現出全球化的特徵,於是,比較教育的研究領域也開始從一般的對不同國家教育的比較向對一些全球化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進行總體性考察和研究擴展。
——————————————————選擇網路 比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