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牙科的發展歷史

牙科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3 18:38:18

❶ 中國牙科學的發展歷史概況

越來越講究了

❷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的歷史沿革

1970年為適應當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原吉林醫科大學黨委決定開設口腔醫學專業,當年在省內統紹決定口腔醫學專業學員24名。
1978年在全國科技、教育大會東風的鼓舞下,為辦好口腔專業,不斷提高教學及師資水平,1978年7月29日校黨委決定:「籌建工作由二院黨委統一領導、口腔系人員設備可以逐漸加以補充,招生規模每年50名,從1979年開始招生「。與此同時批准口腔醫學成立了四個教研室,確定了各教研室成員和負責人。
1979年6月恢復校名後的白求恩醫科大學黨委為加強對口腔專業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任命何廷貴同志為口腔專業主任(兼),王化岐同志為口腔專業副主任,任命曹樹民同志為口腔外科教研室主任;孫清穆同志為口腔內科教研室主任,張斌同志為口腔矯形科主任,梁儻同志為副主任;歐陽喈同志為口腔基礎教研室副主任。 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口腔醫學事業,控制口腔疾病的發生,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識,學校黨委決定在口腔系的基礎上,成立口腔醫院,故學校在1984年3月任命歐陽喈同志為口腔系主任。1984年7月任命梁儻同志為口腔系副主任,在1984年12月任命歐陽喈同志為口腔醫院副院長。
1985年1月5日學校黨委決定「口腔系從二院分出成立口腔醫院,經一年的籌備,口腔醫院於1986年1月21日在新建大樓正式開診。 口腔醫院在85年成立後,在校黨委的領導和關懷下,經全院教職工的努力,學科發展較快,特別是口腔基礎醫學各學科的建立,為口腔醫學院的命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黨委決定將口腔醫院命名為口腔醫學院。
1989年9月11日在院門前舉行了口腔醫學院命名典禮。
1992年3月為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不斷提高口腔醫學教育水平,學校黨委決定:「在口腔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第四臨床學院「。即「一個班子,一套人馬,兩個牌子「。由於院址及經費等種種原因,於95年第四臨床學院下馬。 白求恩醫科大學60周年校慶後的第二年隨著全國教育形勢的發展,根據教育部的決定:吉林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郵電學院,長春大科技大學等五校合並命名為吉林大學,故於2000年6月原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易名為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

❸ 天津市口腔醫院的歷史沿革

醫院總建築面積23791平方米,設有23個臨床一線科室,設置住院病床80張,全院共有產自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牙科綜合治療台200餘台,其中西門子的Sirona C1﹢是世界頂級的牙科綜合治療台。醫院還引進了根管治療顯微鏡、純鈦金屬鑄造系統、數字化全景X光機、CAD/CAM雕磨系統、牙周內窺鏡、口內掃描儀、下頜軌跡分析系統、口腔專用CT等系列口腔專科先進設備。醫院年門診量63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300餘人。
天津市口腔醫院始建於1947年4月1日,是由原天津市立第一、二齒科醫院合並組建而成。(市立第一、二齒科醫院前身則分別為日藉牙醫在津開設的、抗日戰爭勝利後被接收的小松崎和愛齒齒科醫院。)醫院初建名稱為天津市立牙科醫院,院長由牙科醫師容文照暫代。院址遷設在天津市第一區羅斯福路(今和平路)233號,醫院建築為二層樓房,總建設面積為280m2。全院共有職工20人,其中醫護技人員14人,設有治療科和補裰科,擁有牙科治療機和牙椅13台,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口腔專科醫療機構。1947年12月,經天津市衛生局准聘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口腔外科學院進修歸來的牙醫學博士吳廷椿為醫院名譽顧問兼主任醫師。1948年8月醫院更名為「天津市立牙病防治院」。同年5月原代院長容文照因病長休,任命吳廷椿為代理院長。由於醫院經濟上實行自給自足,自負盈虧,發展緩慢,至1948年底,除人員略有增加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發展。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醫院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醫院黨政領導幹部被打倒,領導班子被奪權,老技術專家被扣以「反動學術權威」,遭受迫害。正常醫療秩序被打亂,規章制度被破壞,醫療質量下降。醫院發展遭受嚴重挫折。醫院非正式更名為「天津市向東醫院」。1968年軍、工宣傳隊進駐,成立「革命委員會」,同年9月又重建黨支部。醫院更名為「天津市口腔醫院」。

❹ 口腔學的歷史概況

中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建立,最早始於晚清皇宮太醫院中的牙醫室。在1898年間或稍後,清皇朝建立了宮庭式的牙醫室,首屆主持人陳鏡容牙醫師。在此牙醫室中,已應用西方的口腔科葯品和材料來治療口腔疾患和修復牙齒缺損及牙列缺失。民間建立近代口腔臨床治療診室的時間稍晚一些。1908年,英美教會人士在四川成都開設了專門的牙科診所,為平民醫治口腔疾病,此為我國最早建立的近代牙科診所之一。清末年代,我國口腔醫學發展雖比較緩慢,但臨床上治療的病種已涉及牙體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炎症、口腔腫瘤、顏面神經疾患以及涎腺與顳頜關節疾病等。
中國近代口腔醫學的發展,除一批傳教士醫師起著積極作用外,早期中國即有少數學者出國學習西方口腔醫學,回國以後應用近代口腔醫療技術開展臨床治療工作,他們發揮了重要作用。徐善亭牙醫師,是較早時期從事西醫口腔科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於1900年前去澳大利亞學習外科與牙科,歸國以後,在廣州和香港開業醫牙疾,並著有《新發明牙科衛生書》(1904年出版)。 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38年中,中國口腔科學有了明顯的發展,特別是臨床方面比前半個多世紀有較大的進步。從1911~1946年間,先後建立的10所牙醫本科與專科開設的口腔臨床課程及實習內容分析,口腔外科、冠橋與托牙修復,牙頜正畸、兒童牙科、口腔X線診斷等診治內容,基本上與國外近代口腔醫學相類似。
舊社會經濟基礎很落後,兒童牙科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僅在少數口腔教學醫院中設有專門為兒童進行牙病診治的治療室。19世末,Anggle氏對牙頜畸形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理論,發表了錯頜分類法,對中國口腔正畸學很有影響。我國一些留學的牙頜正畸學家,回國後率先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由於條件的限制,僅局限少數青少年中的患者,很不普及,只能算奠定基礎而已。中國在20~30年代開始重視防齲工作,但由於條件所限,僅在少數小學的兒童中開展,牙病預防尚處於蔭芽階段。
1914年劉東生編《中國牙科大會記》所載每百萬人中,僅有牙科醫師一人。因為在1914年以前,中國尚無培養中國學生的牙醫學校。至1949年,已建立的幾所牙醫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總共不足700人(另一統計數為500名左右),而且只分布於幾所院校的口腔教學醫院及少數大中城市醫院的口腔科中。就全國而言,口腔醫學的「缺醫少葯」情況相當嚴重。由於舊社會政治經濟落後的影響,口腔醫學界少於交流,缺少統籌,更為導致其本身發展緩慢落後的結果。

❺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的歷史沿革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的前身是湖北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始建於1960年,是新中國依靠回自己的力量建立答的第一所口腔系。1962年湖北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成立並在武昌開診;1993年湖北醫學院口腔系更名為湖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00年8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與湖北醫科大學組成新的武漢大學,醫院更名為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❻ 口腔頜面外科的發展概況

和醫學發展一樣,古老的口腔醫學也常常是與宗教、神和權貴聯系在一起的。例專如在公屬元前2世紀,古印度的半浮雕中即有巨人為人們拔牙的描繪;至今在某些國外牙科學校里,還可見到牙痛之神,古代人拔牙及拔錯牙後受到懲罰的畫像。
公元前4世紀,在古希臘著名醫學家Hippocartes的著作中,即有關於頜骨骨折、脫位的處理和拔牙手術的記載。以後波斯人Rages(公元850~923)曾以砒酸為局部用葯以輔助拔牙。
11世紀,阿拉伯著名的外科學家Abulcasis(1050一1122)對口腔外科學的貢獻最大;在他的著作中描述和設計了整套的牙科手術器械,並提倡以硫酸銅粉末行創口止血。據說他還曾涉足唇裂手術。在以後的多年中,Amatus Lusitanus(1554),J.F.Dieffenbach(1794~1847),以及TNman W.Broghy(1848~1928)等外科醫師均對唇齶裂修復術做出過歷史性的貢獻。

❼ 牙科有多久的歷史

我們可以從早期人類的頭骨中發現一些粗糙地填補過的牙齒,還有古代的假牙版。埃及一個建權於公元前3000年的古墓中發現的一塊木質嵌板,上面繪有「黑西里」,也就是醫生、牙醫或「治牙的人」。1400年,英國的亨利四世委任弗林特為「倫敦的拔牙手」,替有牙患的人治療,每天給他六便士作為報酬。拔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些時候,拔牙還是一種刑罰,是劊子手的一項工作。
19世紀以前,牙醫都沒有好的聲譽,直至牙醫學校出現,牙醫技術才有所改善。1878年,英國政府通過法律,確保牙醫必須經過正統訓練。1872年,美國發明了現代牙醫用的牙鑽。早期的牙鑽,原理和縫紉機一樣,牙醫用腳控制踏板,使牙鑽轉動。最新的牙鑽由壓縮空氣或水作動力,每分鍾可以轉動50萬次。

❽ 簡述牙鑽的發展歷史

約翰·格林伍德是美國第一位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牙科醫生。他為華盛頓版製作了假牙,並用由他母親權的紡紗機改製成的一種奇妙的裝置為華盛頓鑽牙。
格林伍德踩動腳踏板來驅動牙鑽。然而,他的裝置並沒有被推廣使用,牙科醫生仍然用手轉動手柄來驅動牙鑽。麻醉葯首先由牙科醫生所使用的事實,說明早期的鑽牙和拔牙使人多麼痛苦。
1858年,喬治·哈林頓發明了第一台由馬達驅動的牙鑽。牙鑽連接在牙醫的手裡握著的一個鍾表樣裝置上。其他一些由馬達驅動`的牙鑽相繼發明出來。有的是電動的,有的是氣動的。如今的牙鑽的轉速非常快,所以需要用冰水噴射,以防止鑽頭溫度過高。局部麻醉葯的應用使病人幾乎不感到疼痛~

❾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歷史沿革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重慶市口腔醫院)前身是由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實驗研究院內於1943年10月成立的「沙容坪壩牙病防治所」。1946年7月,成立「重慶市牙病防治所」。1955年7月成立「重慶市口腔病醫院」,成為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省市級口腔專科醫院之一。1995年7月,更名為「重慶市口腔醫院」。2001年7月,經重慶市政府批准,醫院成建制劃歸重慶醫科大學,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組建口腔醫學系,2005年成立口腔醫學院。

閱讀全文

與牙科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