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遙感的發展歷史

遙感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3 17:05:54

Ⅰ 遙感科學和遙感地質學的發展歷史與發展前景

(一)遙感科學發展的幾個階段

遙感科學是從航空攝影測量逐步演變發展起來的,是通過一些高科技軍事偵察技術的解密和轉向民用而成長起來的。遙感科學的發展歷史通常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早期階段,此階段實際上是航空攝影階段;1937-1960年的中期階段,其標志是成像技術從航空攝影發展到電視、掃描、雷達等多種方法,成像取得的資料應用從軍事偵察及民用攝影測量推廣到民用各個行業;第三階段即60年代以後,可以用下列幾點表明遙感技術已擺脫單一航空攝影成像,發展成為遙感科學。其標志是:①民用航天技術出現,尤其是美國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民用航天遙感階段的開始,使遙感的定時、定位觀測與對比解譯,在技術上成為可能,經濟上變得合算,並使人類對地球的觀測從高空擴展到外層空間;②新型遙感器技術的應用使電磁波譜從可見光攝影擴展到紅外、微波波段,延伸了人的感官,擴大了信息源;③大型電子計算機的開發和使用,為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奠定了基礎,使從遙感獲得的大量數據資料得以及時處理並提供給用戶,使得民用遙感技術走向實用化和商業化。

(二)遙感地質的發展前景

遙感地質學作為遙感的一個組成部分,將隨遙感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前進。其發展前景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新的遙感波段開發與遙感器的研製。前者如毫米波段、激光雷達和紫外波段的開發利用。後者主要對可見光,尤其紅外波段的高分辨力、窄波段的遙感器的研製。當然還有作為遙感器的運載工具的各種平台的研究(如太空梭和地質專用衛星等),以及遙感數據資料的實時傳輸等。

2.快速、省廉、有效的地學信息處理、提取、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統、專家系統以及新的圖像增強處理方案的開發等。

3.遙感技術在地質學已開展的領域的深化和新領域的開拓。現有應用領域的深化首先是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遙感技術應用方面,向模式化、自動化和定量化方向發展;其次是在區域構造分析,遙感地質編制圖件上的應用。在遙感技術地學應用新領域的開拓方面,深部構造的遙感分析,包括災害地質、城市地質等在內的(廣義的)環境地質遙感是主要內容。

4.遙感地學機理的研究。例如遙感地學信息的傳輸問題,以及一些巨大環狀構造的形成機理就是一個有待深入的問題。

遙感地質學作為一門新的地學分支,盡管它在理論上、技術上、應用上還不是十分成熟,人們對它的認識和評價還有不同,甚至它的有關名詞、術語的概念、譯名都有待統一,但它的技術長處和它在地質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地學學科所無法取代的。在即將來臨的21世紀,遙感技術與遙感地質,一定會在我國地學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顯示技術優勢,作出更多的貢獻。

Ⅱ 軍事遙感的發展歷史或者歷程,急需答案,謝謝

遙感技術是指不直接接觸目標物(物體或現象),通過遠距離探測或感知其性質形
態和變化規律的綜合技術。它是通常利用物體能輻射或反射電磁波的特性,通過可見光
、紅外、紫外、激光、多光譜和微波等感測儀器(包括照相機),從高空、地面或海面
遠距離探測、感受來自目標物體的電磁波信息,經光學、電子技術處理成為圖像或數據
,以揭示目標物體的發生的狀態,從中獲取有用信息。遙感技術在軍事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1) 歷史:人類開始遙感活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最早人們是利用風箏、鴿子、氣球捆綁相
機從高空觀察地面,實現從空中獲取地面資料的目的。1903年發明飛機後,航空攝影逐
步發展起來,並廣泛用於軍事偵察;1957年出現了人造地球衛星,人們將它作為遙感平
台,把遙感技術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遙感」一詞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1972年,
美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成功發射,並獲取大量地球表面的衛星圖像之後,「遙感技術
」便開始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遙
感器性能和信息處理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遙感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探測技術


對遠距離目標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和處理是遙感技術的主要環節。用以完成這
些任務的整套儀器設備稱為遙感系統,包括遙感器、遙感平台、信息傳輸和信息處理設
備等。遙感器是遙感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用以感受來自目標物的電磁波信息,常用的
遙感器有高解析度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多光譜掃描儀、微波輻射計和合成孔徑雷達等
;遙感平台是裝載遙感器的載體,有氣球、飛機、火箭、人造地球衛星、太空梭以及
車輛和艦船等;信息傳輸設備是遙感平台和地面站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從人造地球衛
星上獲取的遙感信息,可記錄在膠卷上用回收艙送回地面;信息處理設備是處理和判讀
目標特徵信息的儀器,有圖像處理設備、彩色合成儀和電子計算機等。

遙感技術通常按遙感平台分為3類:遙感平台為地面站或車、船的,稱為地面遙感技
術;遙感平台為氣球、飛艇、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等航空器的,稱為航空遙感技術;遙
感平台為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和太空梭等航天器的,稱為航天遙感技術。此外,
按遙感器工作原理的不同,分為主動遙感技術和被動遙感技術;按遙感方式的不同,分
為照相式遙感技術和非照相式遙感技術;按電磁波譜段的不同,遙感可分為可見光成像
、多光譜成像、熱紅外成像和雷達成像等。

(2)遙感技術的軍事應用

遙感技術在軍事上廣泛用於軍事偵察、導彈預警、海洋監視、武器制導、毒劑偵測
、軍事測繪和氣象觀測等。

a)軍事偵察 遙感技術用於軍事偵察,是目前最為有效、最為安全,同時又是最可靠
的偵察手段。按照國際慣例,距離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不屬於地面國家的領空
范圍,不必擔心偵察衛星的活動被指控為侵略行為。因此,航天遙感技術作為現代軍事
偵察的重要手段,具有偵察范圍廣、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發現目標快等優點,能獲取采
用其他途徑難以得到的軍事情報。由於衛星遙感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一國境
內的任何露天目標都能被其他國家偵察得了如指掌;而衛星觀測、遠程理化分析及信息
加工技術,又加強了截獲軍事情報及核查武器設施的能力,國家的軍事主權和邊界安全
都面臨無形侵襲的威脅。人造地球衛星可見光照相地面解析度高達0.1-0.3米;紅外遙
感技術有一定的識別偽裝能力,可晝夜工作;多光譜遙感技術能識別某些類型的偽裝;
微波遙感技術對雲霧、植被和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作業。從偵察衛星拍攝
的遙感照片上,能看清飛機和導彈發射架等軍事裝備和設施,能分辨坦克和戰車的類型
,能識別直徑為0.1-0.3米的物體。

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對戰場的動態監視和對瞬息萬變的作戰態勢信息的准確把握
,越來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對作戰區域全天候、全天時、全方位、高動態
的航天遙感偵察,可以迅速、及時地獲取多頻段、多時相、高解析度的遙感圖像信息,
從而了解敵方整體部署情況,監視、跟蹤並預測敵方部隊的未來行動,全面掌握打擊目
標的位置分布,引導精確攻擊武器准確命中目標,並有效評估戰場毀傷效果。
在遙感偵察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將逐步取代有人駕駛飛機。

b)導彈預警 當導彈發射時,火箭發動機噴焰中含輻射很強的紅外線。運行在地球靜
止軌道或橢圓軌道上的預警衛星,藉助高靈敏度紅外感測器和高解析度電視攝像機,90
秒鍾發現目標並自動報警。美國1998年6月15日發射的第三代預警衛星「布洛克」-14,
對來自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俄羅斯潛射導彈可提供15分鍾預警時間,對來自前俄羅斯境內
的陸基導彈能提供30分鍾預警時間。預警衛星還配備有核爆炸探測裝備,在和平時期可
用於核查大氣層中的核試驗,在核戰爭時期可用於評估核武器攻擊效果。

c)海洋監測 海洋監視衛星利用遙感技術能有效探測和跟蹤艦艇活動。海洋監視衛星
有電子偵察型和雷達型兩種,通過星載信號,能准確截獲艦艇發出或反射的各種電磁信
號,能准確地確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由於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一倍以上,監測的
目標又往往是運動的,因此海洋監視衛星的軌道應高於監視陸地的偵察衛星。前蘇聯19
91年3月31日發射的「金剛石」地球資源衛星,由於配備合成孔徑雷達,它不僅能全天候
拍攝地表圖像,而且可透過一定深度的海水,拍攝水下圖像。

d)武器制導 隨著遙感系統的小型化,把遙感技術和武器相結合以提高武器智能化水
平與命中精度,已成為遙感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遙感技術既可用於戰術導彈、炮彈和
炸彈等武器的制導系統,也可用於戰略導彈的制導系統。美國戰略巡航導彈採用慣性加
地形匹配製導技術,以地形輪廓線為匹配特徵,用雷達(或激光)高度表為遙感器,把
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測得的實時地形圖與彈上貯存的基準圖相匹配形成制導指令,導彈命
中精度(圓概率偏差)可達到10米量級。

e)毒劑偵測 遙感技術用於毒劑偵測所依據的原理是,電磁波和毒劑雲團相互作用會
產生吸收或散射作用。例如,沙林和梭曼等含磷的神經性毒劑對一定波長的紅外線有強
烈的吸收作用,而其他物質對此波長則不吸收或很少吸收。美國根據紅外線吸收原理研
制的XM21型遙感式毒劑報警器,探測距離可達5千米。法國也製成了類似的遙感式毒劑報
警器。

f)軍事測繪 軍事遙感測繪技術在軍事上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為軍事行動提供軍用
地形圖以及為未來數字化戰場做好測繪勤務保障。

g)氣象觀測 氣象條件對戰爭有重大影響。利用地面氣象站、氣球、飛機、探空火箭
和氣象雷達等進行觀測,只能得到局部地區的氣象資料,而地球上有將近80%區域的氣
象情況是無法用常規方法觀測的。氣象衛星在高度800-1500千米的軌道上運行,通過星
載的紅外分光計和微波幅射計等氣象遙感器,能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層的可見光、
紅外和微波輻射,並將它們轉換成電信號發送到地面。衛星地面站將接收到的遙感信息
進行加工處理,即可得到各種氣象資料,為各軍兵種制訂氣象保障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3)遙感技術的未來發展

空間技術、光學技術和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促進遙感技術的快速發展。遙感衛星
的發展趨勢是解析度越來越高。如俄羅斯90年代發射的「KFA300",解析度達0.7~1.5米
,法國的「Heliosl"解析度為3米,印度發射的民用衛星「IRS-1",解析度達5.8米。在
國際市場上,已可以買到米級或亞米級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圖像。這些圖像在無地面控制
的情況下,地面定位平面精度可達12米,高程8米。如有地面控制,平面精度可達2米,
高程精度可達3米,可以滿足獲取全球范圍三維空間信息的需要。這對遠程戰略武器精確
打擊境外重要目標十分重要。

未來遙感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從純被動遙感向被動和主動相結合的遙感發展;從單
一電磁波段遙感向多電磁波段以及將電磁波、聲波、引力波和地震波等多波種相結合的
遙感發展;從半天候遙感向全天候遙感發展;從定性遙感向定量遙感發展。隨著遙感技
術的進一步發展,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Ⅲ 遙感衛星的歷史沿革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次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到1992年已發射13顆。這種衛星和地球資源衛星的性質是一致的,只是它工作壽命短,只有5~15天,但是可以回收。它是小橢圓近地軌道,近地點175千米~210千米,遠地點320千米~400千米,傾角為57度~70度,周期90分鍾。衛星觀測覆蓋區域在南北緯70度之間,覆蓋面積約2000萬平方千米,約為中國的兩個版圖之廣。
衛星直徑2.2米,高3.14米,圓錐體,重1800千克~2100千克。星載可見光照相機等遙感儀器,能獲得大量對地觀測照片,具有分辨力高、畸變小、比例尺適中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和工農業生產領域,包括國土普查、石油勘探、鐵路選線、海洋海岸測繪、地圖測繪、目標點定位、地質調查、電站選址、地震預報、草原及林區普查、歷史文物考古等多個領域。1992年8月9日下午4時,中國發射了一顆工作壽命已延長到15天的返回式遙感衛星。
中巴01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CBERS-01)經過方案、初樣和正樣等研製階段,於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製工作。隨後,進行了力學和空間環境的地面模擬試驗,於1999年10月14日由CZ-4B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
中巴02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CBERS-02)星在巴西空間研究院(INPE)進行總裝測試,於2003年10月21日由CZ-4B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經在軌測試後於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它接替01星繼續為中巴兩國提供衛星遙感數據服務。02星在軌運行穩定。
中巴02B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CBERS-02B) 星於2007年6月14日在北京完成相應准備工作,進入為期二十天左右的大型試驗階段,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通過出廠審定,已於9月19日11 時26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遙感一號
2006年4月27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89次飛行。
遙感二號
2007年5月2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99次飛行。
遙感三號
2007年11月12日,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三號」送入太空。「遙感衛星三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遙感四號
2008年12月1日12點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四號」送入太空。「遙感衛星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13次飛行。美國把「遙感衛星四號」稱為「尖兵8號」。
遙感五號
2008年12月15日11時22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五號」成功送入太空。
遙感六號
2009年4月22日10時5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遙感衛星六號」送入太空。
遙感七號
北京時間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十六時四十二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七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遙感八號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16日15日10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遙感衛星八號」送入太空,搭載火箭升空的中國首顆公益小衛星「希望一號」也順利進入預定的太陽同步軌道。
遙感九號
北京時間2010年03月05日12時55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九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遙感十號
2010年8月10日6時4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遙感衛星十號」送入預定軌道。
遙感十一號
北京時間2010年9月22日10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一號」。
遙感十二號
2011年9日11時2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二號」送入太空。同時,成功搭載發射了「天巡一號」衛星。「遙感衛星十二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
遙感十三號
2011年11月30日凌晨2時5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三號」。
遙感十四號
2012年 5月10日15時6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四號送入太空。同時,成功搭載發射了天拓一號衛星。
遙感十五號
2012年5月29日15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衛星十五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十六號
2012年11月25日12時0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將「遙感衛星十六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軌道。
遙感十七號
2013年9月2日凌晨3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七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十八號
2013年10月29日10時5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八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衛星十九號
2013年11月20日11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十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二十號
2014年8月9日13時4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號送入太空。
資源三號
2012年1月9日11時1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衛星送入太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衛星二十一號
2014年9月8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一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同時搭載發射了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拓二號衛星。
遙感衛星二十二號
2014年10月20日14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二號送入太空。
遙感衛星二十三號
2014年11月15日2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三號送入太空。
遙感衛星二十四號
2014年11月20日15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遙感二十五號
2014年12月11日,搭載遙感衛星二十五號的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遙感二十六號
2014年12月27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二十六號送入太空。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遙感二十七號
2015年8月27日10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二十七號衛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的遙感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遙感衛星二十八號
2015年11月8日15時0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二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該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遙感衛星二十九號
2015年11月27日5時2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二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將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Ⅳ 中國遙感技術發展概況

我國的遙感技術起步較晚,系統的遙感技術發展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進原蘇聯常規航空攝影技術,進行了大面積航空攝影,並開始航測成圖和航空像片的綜合利用(主要是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和資源開發)。到了60年代航空攝影與航空像片的應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廣泛應用於森林資源抽樣調查、成圖,環境質量調查和評價,部分受災調查、監測中。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遙感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開始引進和研究現代遙感技術,一方面是從國外購進一批陸地衛星影像和少量儀器設備,開展圖像的解譯應用工作;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我國自己的遙感研究工作,建立了地面接收站,發射了一系列對地觀測衛星(表1-1)。1970年我國成功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88年中國首次成功發射了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此後,陸續發射的風雲一號B星、C星、D星,風雲二號A星、B星,直至2004年發射的風雲二號C星,我國已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雲氣象衛星系列,這對我國氣象事業的現代化,以及工農業生產、航空、航海、森林防火、環境監測和軍事應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999年我國第一顆以陸地資源和環境為主要觀測目標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01)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沒有較高空間解析度傳輸型資源衛星的歷史,此後又於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相繼發射了三顆資源二號衛星(CBERS-02),為我國農業、林業、水利、海洋和國土資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准確的遙感數字圖像和光學圖像產品。海洋方面,我國正在建立獨立的海洋衛星系列,並於2002年發射了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在對地觀測小衛星方面,2005年發射的「北京一號」(北京-1)是一顆具有雙遙感器的對地觀測小衛星,它能定期提供覆蓋北京市的遙感影像,為北京市城市規劃、生態環境監測、重大工程監測、土地利用監測,提供及時、可靠和優質服務,並曾直接服務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

表1-1我國的遙感衛星系列

在感測器的研究上,我國已成功研製了多光譜相機、多光譜掃描儀、紅外掃描儀、微波輻射計、激光測高儀、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等各種類型的感測器,彩色合成儀和密度分割儀,數字圖像處理系統也研製成功;在遙感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上,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等部門陸續成立了遙感研究、教育機構,從事理論研究和應用工作,設置了專門培養遙感技術人才的遙感專業和學科,許多專業開設了遙感課程,國家成立了空間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遙感中心,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國的遙感工作,積極開展與國外的技術與人才交流。

Ⅳ 高解析度遙感的發展背景以及發展趨勢是什麼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處理指南
[編輯本段]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處理指南
作者: 關元秀,程曉陽編著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版次: 1
頁數: 268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03021828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計算機/網路 >> 人工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影像產品、影像處理和行業應用,以高解析度商業衛星遙感發展的歷史、高解析度衛星的特點、影像產品、影像增強、幾何校正、信息提取和行業應用為主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前向生產技術人員,進行系統講述。
本書的原型是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處理培訓班的教材,它的實用性是經過實踐和時間檢驗的。本書可供側繪、國土、規劃、農業、林業、資源環境、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空間地理信息相關行業的生產技術人員和科研工作者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高解析度商業衛星遙感進展
1.1高解析度商業衛生遙感發展歷史
1.2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的商業化
1.3主要商業高解析度衛星簡介
1.4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特點
1.5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現狀和發展趨勢
1.5.1自動化影像生產處理
1.5.2綜合影像服務網路
1.5.3影像獲取數量和質量提高
第2章主要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
2.1IKONOS衛星
2.1.1IKONOS衛星介紹
2.1.2IKONOS影像產品
2.1.3IKONOS影像產品指標
2.1.4IKONOS影像產品選項
2.1.5IKONOS影像產品訂購
2.1.6IKONOS影像產品許可
2.2QuickBird衛星
2.2.1QuickBird衛星介紹
2.2.2QuickBird影像產品
2.2.3QuickBird產品訂購
2.2.4QuickBird影像產品選項
2.2.5QuickBird影像產品命名
2.2.6QuickBird產品許可
2.2.7QuickBird影像輔助數據
2.2.8坐標轉換
2.3IKONOS和QuickBird之比較
第3章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處理
3.1遙感衛星影像產品適用性判定
3.1.1遙感
3.1.2高解析度衛星影像產品適用性評價
3.2影像增強
3.2.1動態范圍調整DRA
3.2.2影像融合
3.2.3纓帽變換
3.3單片影像幾何校正
3.3.1立體影像
3.3.2遙感影像幾何校正模型
3.3.3遙感影像正射校正
3.4立體像對DEM自動提取
3.4.1立體影像
3.4.2立體影像攝影測量原理
3.4.3PCI OrthoEngine下DEM自動提取
第4章面向對象影像分析
4.1面向對象影像分析方法產生的背景
4.1.1高解析度影像分析需求
4.1.2空間地理信息資料庫更新需求
4.2影像解譯基本概念
4.2.1地理單元和遙感信息單元
4.2.2遙感影像分析尺度
4.2.3影像語義和影像對象間的相互關系
4.2.4遙感信息提取中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

Ⅵ 遙感技術具有怎樣的發展歷程

遙感技術於19世紀問世。早在1839年,人類就利用它獲得了第一張照片,1858年法國人專首次乘氣球在巴黎上空屬進行了空中攝影實驗,到1903年發明了飛機之後,航空攝影迅速地發展起來。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時,人們把遙感裝置裝在了衛星上,開始出現了從宇宙空間進行無線電偵察和探測的方法,從此遙感技術進入了實用階段,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探測技術。美國戰略通信衛星就是通過現代化的無線電儀器設備,來感知遠方軍事目標真相的。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遙感技術又應用到了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如農林、水文、地質、海洋、測繪、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等許多方面。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人們通過電磁波手段,首次完整地看清了地球的全貌,獲得了極其豐富的地物資料。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人類通過遙感技術從宇宙中得到了很多寶貴的資料。這說明人類通過遙感技術對未知領域的勘測和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Ⅶ 遙感的發展史

我覺得你可以看一下宮鵬老師的《遙感科學與技術中的一些前沿問題》(大致是這樣),裡面對於遙感的發展也講過一些。實在是范圍太大。

Ⅷ 滑坡遙感歷史回顧

我國的滑坡遙感是在為山區大型工程服務中產生並逐漸發展的。1980年啟動,由谷德振先生和陳述彭先生任項目負責的「西南高山峽谷地區水能開發遙感應用試驗暨二灘水電站可行性研究」是我國首次在高山峽谷地區進行的大規模遙感應用試驗。「二灘電站庫岸穩定性遙感研究」是該項目設立的課題之一,採用遙感技術調查庫區兩岸滑坡、泥石流,評價它們對二灘電站建設與運行的影響是課題的主要內容。自此以後,我國先後在紅水河龍灘電站、長江三峽電站、黃河龍羊峽電站、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電站庫區等區域,開展了大規模的區域性滑坡、泥石流遙感調查,為這些大型水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滑坡、泥石流災害及環境基礎資料。

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在寶成、寶天、成昆鐵路等沿線進行了大規模航攝,調查滑坡、泥石流分布及危害。經過十年,完成了川藏、滇藏(部分路段)、南昆、內昆鐵路等20餘條新鐵路線的滑坡、泥石流遙感調查。

90年代起,在公路選線、公路沿線防災工程中,也使用了滑坡、泥石流遙感調查技術,如川藏公路、新疆烏奎公路、東北沈丹公路等。

在20世紀的最後廿年,我國進行的區域滑坡、泥石流遙感調查面積覆蓋超過10萬平方千米。該階段稱為我國滑坡遙感的前期或前期滑坡遙感。

在滑坡遙感前期,我國主要進行中等比例尺(1:5萬—1:20萬)的滑坡宏觀調查。主要的調查內容為:識別滑坡、製作區域滑坡分布圖、認識滑坡發育環境、評價滑坡對大型工程施工及運行安全的影響等(王治華,1999)。其方法技術可概括為:主要使用黑白或彩紅外航片,輔以79m和30m空間解析度的美國陸地衛星圖像(了解區域地質環境);藉助於立體鏡目視解譯航片像對或直接目視衛星圖像,配合一定的地面驗證,了解滑坡及其發育環境;解譯結果通過目視地貌特徵轉繪到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上,製作滑坡分布圖。該方法使我們能居高臨下觀測地物,使部分野外工作轉移到室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野外工作強度,特別在危險及氣候惡劣地區,顯示了明顯的優越性,所以遙感技術逐步成為我國區域滑坡及其發育環境宏觀調查不可缺少的先進技術,為山區大型工程建設的環境災害調查及防災減災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滑坡遙感工作的推進,前期滑坡遙感技術方法的不足之處也日漸顯露,這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①遙感信息源的局限性,當時的航攝圖像為中心投影,其非線性畸變難以消除,MSS、TM衛星圖像的地面解析度低,難以識別滑坡;②工作效率低,立體鏡目視解譯、手工轉繪及成圖工作效率低;③難以提高成果精度,目視解譯及手工轉繪均有較大誤差;④成果表達為單一的紙介質,資料的處理、存貯、更新、交流很不方便。這些不足之處使前期滑坡遙感只能作為區域宏觀調查手段,難以提供高精度的滑坡調查成果。

在長期滑坡遙感調查研究實踐基礎上,經不斷探索,筆者認為如果能使遙感調查結果的每一個地物單元有確定的地理(空間)坐標及反映滑坡特徵的屬性是改善滑坡遙感調查方法的關鍵,這便是「數字滑坡」思想的雛形。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不斷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新的技術方法,王治華於1999年在第一屆國際「數字地球學術討論會」上予以介紹。該方法稱為「數字滑坡」技術,它是在我國前期滑坡遙感基礎上,藉助於先進信息技術創立發展起來的滑坡遙感新技術。迄今,數字滑坡技術的應用已超過十年,實踐證明,數字滑坡技術是中國滑坡遙感進步的關鍵技術。

Ⅸ 遙感科學及國土資源遙感的發展歷史如何

遙感是以航空攝影技術為基礎,在世紀6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開始為航空遙感,自197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陸地衛星後,這就標志著航天遙感時代的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迅速發展,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地理等領域,成為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
萌芽時期
無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608-1838):
1608年漢斯·李波爾賽製造了世界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伽利略製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學望遠鏡並首次觀測月球
1794年氣球首次升空偵察為觀測遠距離目標開辟了先河,但望遠鏡觀測不能把觀測到的事物用圖像的方式記錄下來。
有記錄地面遙感階段(1839-1857):
1839年達蓋爾(Daguarre)發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攝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將拍攝事物記錄在膠片上。
1849年法國人艾米·勞塞達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攝影測量計劃,成為有目的有記錄的地面遙感發展階段的標志。
初期發展
空中攝影遙感階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像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像片
一戰期間(1914-1918):
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
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現代遙感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中國遙感事業
1950年代組建專業飛行隊伍,開展航攝和應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得到衛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躍,六五計劃遙感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第一顆 「風雲1號」氣象衛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成功發射資源衛星,之後進入快速發展期--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Ⅹ 遙感技術的發展簡史

1839-1857 1858年用系留氣球拍攝了法國巴黎的鳥瞰相片
1903年飛機的發明
1909年第一張航空相片
一戰期間(1914-1918):形成獨立的航空攝影測量學的學科體系
二戰期間(1931-1945):彩色攝影、紅外攝影、雷達技術、多光譜攝影、掃描技術以及運載工具和判讀成圖設備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射了TIROS、ATS、ESSA等氣象衛星和載人宇宙飛船
1972年:發射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ERTS-1(後改名為Landsat Landsat-1),裝有MSS感器,解析度79米
1982年Landsat-4發射,裝有TM感測器,解析度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國發射SPOT-1,裝有PAN和XS遙感器,解析度提10米
1999年美國發射 IKNOS,空間解析度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組建專業飛行隊伍,開展航攝和應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衛星,得到衛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躍,六五計劃遙感列入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第一顆 「風雲1號」氣象衛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成功發射資源衛星

閱讀全文

與遙感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