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共享發展有一個統一指向即是什麼原則
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建構和完善對實現共享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是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蘊涵了一系列關涉共享發展的制度建構與完善的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和鞏固,以及有利於推動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和完善,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兩個關鍵著力點。
一、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形態層面的制度因素不僅是影響社會發展速度和前景的決定性力量,也是左右能否真正實現共享發展的關鍵性條件。馬克思在分析英國對印度侵略所造成的後果時指出,印度人之所以失掉了他們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新世界,使得他們現在所遭受的災難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慘色彩,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制度。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如果離開經濟基礎談共享發展問題,是不可能獲得徹底正確的答案的。
只有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廣大勞動者才能夠不僅獲得創造財富的權利,更獲得平等享有勞動成果的權利,真正成為他們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主人。中國道路的探索尤其證明了這一點。近代以來中國只有在徹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最終選擇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才逐漸走上獨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逐漸走上共享發展的現實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水平,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當前存在的社會貧富分化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不平等現象,雖然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必須正視經濟基礎這個不可忽略的關鍵性因素。私人資本的大規模存在以及公有制經濟在實踐中出現的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偏離現象,是分析這一問題起因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在實踐中體現共享發展的取向:
一方面,必須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同時,堅決拒絕大規模私有化的主張,切實防止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在實踐中淪為私有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必須在堅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價值原則對國有經濟做出一系列戰略調整,不斷提升國有經濟之於社會主義的意義與價值。
二、加快有利於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權利意識的持續增強,隨著勞資、干群等一些矛盾和問題的不斷出現,公平正義的問題已經上升為中國道路探索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推進共享發展的過程,則必然是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擴大和提升的過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和判斷,也許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對此必須下大力氣進行解決,因為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社會主義,更談不上社會主義的未來。維護和實現公正的制度化安排必須成為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務體系、階層利益表達機制、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下大力氣,取得實質性和突破性進展。
加快完善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基點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構築起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實踐標識。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完善制度要遵循差異性原則,著力於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理論界在共享發展的實踐取向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應該看到,共享發展理念提出的初衷首先在於對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特別關注。對於這部分群體而言,機會平等還遠遠沒有充分兌現,只有通過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等一系列努力,才能逐步實現機會平等與事實平等的統一。這就決定了共享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上,做出最有利於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安排,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提高低收入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共享發展的旗幟下,通過構建和完善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最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好根基鋪好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階段所要堅持的方向和要完成的重大任務。
② 十八大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是指什麼
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建構和完善對實現共享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是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蘊涵了一系列關涉共享發展的制度建構與完善的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和鞏固,以及有利於推動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和完善,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兩個關鍵著力點。
一、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形態層面的制度因素不僅是影響社會發展速度和前景的決定性力量,也是左右能否真正實現共享發展的關鍵性條件。馬克思在分析英國對印度侵略所造成的後果時指出,印度人之所以失掉了他們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新世界,使得他們現在所遭受的災難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慘色彩,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制度。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如果離開經濟基礎談共享發展問題,是不可能獲得徹底正確的答案的。
只有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廣大勞動者才能夠不僅獲得創造財富的權利,更獲得平等享有勞動成果的權利,真正成為他們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主人。中國道路的探索尤其證明了這一點。近代以來中國只有在徹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最終選擇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才逐漸走上獨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逐漸走上共享發展的現實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水平,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當前存在的社會貧富分化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不平等現象,雖然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必須正視經濟基礎這個不可忽略的關鍵性因素。私人資本的大規模存在以及公有制經濟在實踐中出現的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偏離現象,是分析這一問題起因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在實踐中體現共享發展的取向:
一方面,必須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同時,堅決拒絕大規模私有化的主張,切實防止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在實踐中淪為私有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必須在堅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價值原則對國有經濟做出一系列戰略調整,不斷提升國有經濟之於社會主義的意義與價值。
二、加快有利於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權利意識的持續增強,隨著勞資、干群等一些矛盾和問題的不斷出現,公平正義的問題已經上升為中國道路探索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推進共享發展的過程,則必然是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擴大和提升的過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和判斷,也許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對此必須下大力氣進行解決,因為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社會主義,更談不上社會主義的未來。維護和實現公正的制度化安排必須成為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務體系、階層利益表達機制、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下大力氣,取得實質性和突破性進展。
加快完善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基點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構築起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實踐標識。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完善制度要遵循差異性原則,著力於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理論界在共享發展的實踐取向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應該看到,共享發展理念提出的初衷首先在於對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特別關注。對於這部分群體而言,機會平等還遠遠沒有充分兌現,只有通過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等一系列努力,才能逐步實現機會平等與事實平等的統一。這就決定了共享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上,做出最有利於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安排,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提高低收入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共享發展的旗幟下,通過構建和完善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最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好根基鋪好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階段所要堅持的方向和要完成的重大任務。
③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共產黨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當前,隨著轉型社會的深度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態勢不斷增強,如何實現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的有效供給,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黨和政府亟需解決好的課題。共享式發展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理念。作為戰略性的發展指導理念,在利益共享和共同富裕的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共享式發展有利於推進和整合多重利益的價值訴求,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公開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有尊嚴地維護和實現自身的根本利益。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們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中的重要經驗總結。
馬克思指出:「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恩格斯指出「從人就他們是人而言的這種平等中引申出這樣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人的社會性本質角度,揭示了社會活動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結果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共享。人們在共同的發展中互為發展,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是社會平等的必然要求。強調關注每個社會成員的價值和尊嚴,強調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每個人的發展而發展,釐清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指出了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具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為我們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關於共享發展的基本原則,全會提出:按著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重用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關於共享發展的具體舉措,全會提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上述一系列戰略舉措,抓住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害問題,對於建設全體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會至關重要。
④ 為什麼必須堅持共享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共產黨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⑤ 共享發展
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我國當前改革和發展中碰到的關鍵問題,它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道必須逾越的門檻。歸納農村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五個字,即「錢」、「糧」、「人」、「地」、「權」等。
「錢」:首先是農民收入問題。「三農」問題的核心其實是農民收入問題。農村改革開放頭十多年,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農業生產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然而隨著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農產品供應由賣方市場逐步轉為買方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引發了農民收入增幅的逐步下降。據有關資料,1996年後,我國農民收入增長一直徘徊在4%上下,而這增長幅度包括經濟發達地區和從事非農產業的數據。實際上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基本以農業(糧食)為主的地方,其增長率普遍比這個增幅低許多,不少地方其實是負增長。以我鎮為例,我鎮是一個以糧食(水稻)生產為主的地方,1996年以前的幾年,每50公斤稻穀價格在70-80元之間,一段時間曾經達到90元。除了種籽、化肥、農葯、農機(具)的折舊、水電等生產資料和規定范圍內的「三提五統」開支,每50公斤糧食的利潤空間在35-50元之間。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從1997年開始,糧食價格連續六年大幅度下降,2001年取消保護價後,每50公斤稻穀價格最低降到40元以內,農民種糧幾乎無利潤。
其次是鄉鎮財政問題。我國的鄉鎮財政是撤消人民公社建立鄉政府時,按照「一級政府一級財政」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其初衷是為了調動鄉鎮政府理財的積極性。然而由於財源不足、分成辦法不當、事權與財權不對等、管理和運行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它至今並沒有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一級財政,不能履行為本轄區居民和農民提供需求的鄉村道路、基礎教育、衛生防疫、環境保護、醫療、文化等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基本職責。事實上,大部分鄉鎮財政是吃飯財政,有的鄉鎮連續幾個月甚至十幾個月發不出工資。據中國新聞網透露,全國鄉鎮財政負債保守估計在2000億元至2200億元左右,平均每個鄉鎮負債400萬元左右,有的鄉鎮負債竟超過上千萬元。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目前大多數的鄉鎮不具備建立財政的經濟基礎,同時,縣市與鄉鎮的財政分成辦法也束縛了鄉鎮的積極性。鄉鎮財政的留成辦法是由縣市一級決定的,一般採取的辦法是「一定三年,包死基數,超收分成,缺額不補」。包死基數是指在財政收入基數以下的所有收入全額留成,對超過基數的財政收入進行分成。而事實上縣市領導出於保本級財政的目的出發,往往採取犧牲鄉鎮利益的做法,該給予鄉鎮的不給予,不該收鄉鎮的則在財政支付時強行剋扣,鄉鎮主要領導則由於其政治命運的決定權掌握在其手中而只能被動接受。如我鎮去年上繳的財稅任務520萬元,實際返還給我鎮的只有320萬元,僅能保證本鎮中、小學教師和衛生院的經費,鄉鎮幹部和鄉鎮建設支出則要另想辦法。而問題不僅僅是這些,名譽上是實行鄉鎮財政包干,實際上是把稅收的負擔壓在了鄉鎮,一方面不管你鄉鎮有沒有稅源,也不管你稅源增長如何,只是在下達稅收包干(實際是上繳)任務每年以兩位數的增幅增長,從而使大多數鄉鎮的財政出現了空轉。就我鎮而言,實行分稅和鄉鎮財稅包干後,我鎮的財稅任務每年以15%的幅度遞增,去年僅有人口24000人的我鎮上繳財稅任務高達520多萬元,而事實上我鎮的全部農業稅(不含用於村級開支的附加)稅源不到280萬元,工商稅(含國、地稅)稅源不到100萬元,實際空轉額度為140多萬元。另一方面任務下達到鄉鎮,考評也是對鄉鎮政府而言,稅收完不完成任務,縣市問的是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因此就出現了財稅部門不收稅,而沒有收稅職能的鄉鎮幹部則成了財稅收繳主體的有悖法律的怪現象。更有甚者「引稅」(不屬於自己征稅范圍的稅收以遠低於規定的稅率標准引過來)這個新時代的稅收怪胎也應運而生,很多鄉鎮就是通過引稅來解決當地稅源不足的問題,以減少自身的貼補,造成了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
再次是鄉村公共建設由誰來投資的問題。長期以來,鄉鎮的公共建設是通過民辦公助來解決,所謂的民辦就是由農民出資。比如農村的學校、衛生設施建設、鄉村公路(曾經還有縣鄉公路)、農村的水利基本建設、城鎮建設都要由農民來出資出力,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隨著國家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重視,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後,向農民亂收費、亂收費的問題少了,而鄉鎮財政又沒有能力承擔基本建設和公共服務保障的職責,因此出現了農村基本建設投入空檔問題。
「錢」的問題,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影響了農村的政權建設,影響了黨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響了農村的穩定基礎。
「糧」,主要是糧食安全問題。糧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基本物質條件,不僅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安危,也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安定。糧食問題曾是千百年來困擾人類和歷朝歷代統治者的「天」字型大小的大問題,之所以有「民以食為天」之說大概源自於此。改革開放後,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比較好的調動;同時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生產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國的糧食供應由過去長期的短缺轉為供過於求,一個千百年來沒有解決好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然而就在近幾年糧食生產形勢相對寬松的時候,糧食價格出現了多年的持續下跌,嚴重挫傷了種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糧食價格持續下降的同時,農民的負擔卻逐年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把土地當成包袱,因而對土地不加珍惜,佔用糧田建房的大量出現。據有關資料,我國的糧食產地面積曾經高達15億畝,年產量也曾經達到5億噸左右。但現在我國糧食產地面積下降到14億畝,年產量也下降為4.5億噸。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會長劉連馥說:「照這種趨勢發展,如果糧食產地面積和產量都越來越少,而人口卻在不斷增加,到2030年,拿什麼來維持那麼多人的生存?」。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因為糧食豐收而忽略糧食安全而帶來的沉重教訓,現在我國人口已經達到了13億,這么一個人口大國,糧食一旦出了問題,那不僅是中國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因此,糧食安全永遠也馬虎不得。
「人」。人多是我國最大的特點。當前的問題一是農村人口基數大。據資料:我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62%。西部地區的農村人口基數還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農村基礎教育薄弱,農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甚至還存在不少的文盲,而農村的職業教育等再教育資源更是貧泛,農民無法得到有組織的就業培訓,導致農村勞動力素質提高不快,使農村勞動力在市場經濟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於劣勢,嚴重影響了勞動力的轉移。同時由於受資源和農民收入的制約,農村的學生讀不起書的問題越來嚴重;特別是教育產業化的實施,使一大批應該享受中、高等教育的的農民子弟因為交不越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而被擋在學校門外。三是農村的醫療保障滯後,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農民對待生病的做法是一拖二挨,實在挨不過去才上醫院診療。一些年紀稍大的則採取「小病就挨,大病就埋」的辦法消極應付。更有一些農民為了增加收入而進行掠奪性地賣血。我鎮鄰近一個鄉鎮,常年賣血的農民達數千人之多,除了肝功呈陽性的人外,幾乎家家有人賣血,有的夫妻雙雙賣血。按有關部門規定,一個人兩次抽血的時間間隔不能少於六個月,可有人一個星期賣血一次,極個別人一個星期賣兩次,嚴重推殘了自己的身體。四是農村貧困群體缺乏最基本生活保障。應該說絕大部分農民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農村還有一些因災致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和鰥寡孤獨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五是由此缺乏社會保障,很多農民抱著養兒防老,積谷防飢觀念不變,影響了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開展,農村的超生現象仍然很普遍,很多人不生兒子不罷休,又引發了非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的終止妊娠問題。導致了農村新生人口性別比例的嚴重失調。據《中國新聞網》2003年01月16日資料,海南省近10年來的嬰兒性別比例超過了135,大大高出人口性別比的正常值104—107;2001年10月19日《浙江青年報》 報道: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黃礁鄉、章安鎮、前所鎮等三個鄉鎮的出生嬰兒性別比超出正常很多,第二胎出生嬰兒性別比是平均三個新生兒中有兩個是男孩。
「地」。農村土地問題包括內部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問題和外部徵佔土地問題。土地是農業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一切物質依附的基礎,更是國家穩定的基礎。古今中外,國與國之間為土地而互相爭奪甚至連年征戰,國內的豪強之間因土地而巧取豪奪、豪強與普通民眾之間因土地而弱肉強食,演繹著數不盡的血惺故事。我國歷史幾千年來各朝各代的更迭也無一不與土地有關。建國後,我國經過土地改革到農村互助合作,逐步建立起了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結束了過去傳統形式的矛盾,應該說是一種進步,但土地的集體所有和「一大二公」的經營形式也引發了不少新的問題。改革開放後,我國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變的基礎上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從而確立了現行的中國農村土地的經營制度,這些新的矛盾才得以緩解,並有效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使我國的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了穩定這一基本的農村土地經營制度,2003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正式實施。《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這對於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重大的意義。現在農村土地的問題,一是農村土地所有權的不明朗。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但農村集體有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其實承擔著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職能)、村民小組等。土地到底歸那個集體所有呢誰也說不清。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村的土地是「(人民公社、大隊、生產小隊)三級所有,隊(生產小隊)為基礎」,從現在的實際來看,很多地方的土地所有權在村小組一級。而嚴格地講,村民小組並不是一級組織,只是一個組織下面的活動層次,更不是一級經濟組織,怎麼能夠承擔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責任。二是規模經營與家庭承包經營的矛盾。我國的農業發展到現階段必須逐步朝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繼續發展,而以家庭生產的經營形式不利於農村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利於非農資本對土地和對農業的投入,不利於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格局的形成。三是保護土地與農村建設用地的矛盾。隨著農村經濟的逐步發展,農村的各項建設也會相應地增加,尤其是城鎮化建設和發展鄉鎮企業。從農村發展的態勢可以看出,農村的城鎮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推進農村城鎮化中無疑必須佔用土地,而由於執行土地保護制度,在審批建設用地時有關部門把關過嚴,於是就出現普遍的不經審批而違法佔地搞建設現象。在發展鄉鎮企業過程中尤其如此,興辦鄉鎮企業(包括在鄉鎮的私營企業)十有八九沒有辦理用地手續,更有甚者,集團性、規模性佔用土地,甚至大面積佔用耕地搞開發區的問題也大量存在,遍布城鄉的各類開發區中,真正經過審批,辦有合法手續不會有一二成。四是土地與農民收入的矛盾。當土地產出的利潤空間與其他生產的利潤不相上下的時候,土地就成了農民生財的基礎,而當農民承包的土地產出的利潤空間不合理甚至沒有利潤時,農民則難以把土地視為自己的生活保障,相反視為包袱,特別是那些人少田多地方的尤其如此。
「權」。既有農民的合法權益問題,也有農村基層政權的問題。農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這是見諸於我國的很多法律法規的。但事實上農民由於處在弱勢地位,其合法權益往往得不到保障,比如在經濟方面被迫接受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亂剋扣,對經濟收益的分配不知情等;政治方面有農民的選舉容易受黨政組織、宗族,甚至社會黑惡勢力的操縱而被變相剝奪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一是農村基層政權組織與經濟組織的職能混淆不清問題。按道理,村委委員會是農村村民的自治組織,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它實際上還承擔著改革前大隊這樣的經濟組織的職能,管理著農村的集體資產,造成了農村政企不分和政經不分的問題,是加重農民負擔和引發村級幹部腐敗問題的根源。二是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系問題。 村黨組織與村民自治組織的關系是否協調和規范,直接影響著村民自治能否正常有效地運作。村黨支部領導村委會這是符合黨的領導原則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但目前的問題是有的村黨組織在村委會工作中干預太多,使村委會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難以實現,村民自治組織依法擁有的權力難以得到具體落實。而有少數的村民自治組織則把自治理解成絕對自由,不接受村黨組織的正常領導,甚至向黨組織的領導權威發起挑戰。村「兩委」的這些矛盾嚴重削弱著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影響了農村的穩定。三是薄弱的村級組織管理缺位與農村的宗族干政的矛盾。由於改革開放後村一級組織對於村民只有索取,沒有給予,缺乏維護村民利益和為村民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因而在農民群眾心目中沒有什麼好的印象,失去了村級組織應有的凝聚力;同時由於接受縣鄉機構的經濟盤剝,加上村級經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半數以上村委會都存在著債務問題,導致了村級組織不能發揮應有的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宗族勢力逐漸壯大,擔負起維護本族村民利益的義務,爭取了很多群眾的支持,從而構成了對村級組織權力的挑戰,嚴重的地方,宗族勢力已經把持著村政,包括把持村委會選舉、村裡的資源支配權力。由於村級組織戰鬥力的普遍薄弱,造成了村級組織管理的缺位,一些曾經絕跡的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賭博、建廟、抬迎菩薩在農村極為普遍,非法宗教和農村的惡勢力趁虛介入,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令人堪憂。
⑥ 數據交換的發展歷史
數據交換技術 經編碼後的數據在通信線路上進行傳輸的最簡單形式是在兩個互連的設備之間直接進行數據通信,但是,直接連接兩個設備往往是不現實的, 常常是通過有蹭節點的網路來把數據從源地點發送到目的地點,以此實現通信.這些蹭節點並不關心數據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交換設備,使數據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到達目的地為止,圖1.15示意一個交換網路的拓撲結構.通常將希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網路站,而將提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節點.這些節點以某種方式用傳輸鏈路相互連接起來.每個丫都連接到一個節點上去,把節點集稱為通信網路.如果所連接的設備是計算機和終端的話,那麼節點集加上一些丫就構成計算機網路. 按照實際的數據傳送技術,交換網路又可分為電路交換網、 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網. 一、電路交換 1.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 1)電路建立:在傳輸任何數據之前,要先經過呼叫過程建立一條端到端的電路。如圖2.14所示,若H1站要與H3站連接,典型的做法是,H1站先向與其相連的A節點提出請求,然後A節點在通向C節點的路徑中找到下一個支路。比如A節點選擇經B節點的電路,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B它還要連接C節點;B再呼叫C,建立電路BC,最後,節點C完成到H3站的連接。這樣A與C之間就有一條專用電路ABC,用於H1站與H3站之間的數據傳輸。 2)數據傳輸:電路ABC建立以後,數據就可以從A發送到B,再由B交換到C;C也可以經B向A發送數據。在整個數據傳輸過程中,所建立的電路必須始終保持連接狀態。 3)電路拆除:數據傳輸結束後,由某一方(A或C)發出拆除請求,然後逐節拆除到對方節點。 2.電路交換技術的優缺點及其特點 1)優點: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 2)缺點: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易被浪費:在短時間數據傳輸時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於系統間要求高質量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 3)特點:在數據傳送開始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對於猝發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效率不高。 二、報文交換 當端點間交換的數據具有隨機性和突發性時,採用電路交換方法的缺點是信道容量和有效時間的浪費。採用報文交換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1.報文交換原理 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報文就是站點一次性要發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當一個站要發送報文時,它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路節點根據報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到下一個節點,一直逐個節點地轉送到目的節點。 每個節點在收到整個報文並檢查無誤後,就暫存這個報文,然後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整個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因此,端與端之間無需先通過呼叫建立連接。 一個報文在每個節點的延遲時間,等於接收報文所需的時間加上向下一個節點轉發所需的排隊延遲時間之和。 2.報文交換的特點 1)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方式,在傳送報文時,一個時刻僅佔用一段通道。 2)在交換節點中需要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3.報文交換的優點 1)電路利用率高。由於許多報文可以分時共享兩個節點之間的通道,所以對於同樣的通信量來說,對電路的傳輸能力要求較低。 2)在電路交換網路上,當通信量變得很大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報文交換網路上,通信量大時仍然可以接收報文,不過傳送延遲會增加。 3)報文交換系統可以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而電路交換網路很難做到這一點。 4)報文交換網路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 4.報文交換的缺點 1)不能滿足實時或互動式的通信要求,報文經過網路的延遲時間長且不定。 2)有時節點收到過多的數據而無空間存儲或不能及時轉發時,就不得不丟棄報文,而且發出的報文不按順序到達目的地。 三、分組交換 組交換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它將報文分成若干個分組,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有限長度的分組使得每個節點所需的存儲能力降低了,分組可以存儲到內存中,提高了交換速度。它適用於互動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分組交換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兩種。它是計算機網路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 1.虛電路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虛電路分組交換中,為了進行數據傳輸,網路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要先建一條邏輯通路。每個分組除了包含數據之外還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符。在預先建好的路徑上的每個節點都知道把這些分組引導到哪裡去,不再需要路由選擇判定。最後,由某一個站用清除請求分組來結束這次連接。它之所以是「虛」的,是因為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 虛電路分組交換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送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但並不像電路交換那樣有一條專用通路,分組在每個節點上仍然需要緩沖,並在線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 2.數據報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數據報分組交換中,每個分組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自身攜帶足夠的地址信息。一個節點收到一個數據報後,根據數據報中的地址信息和節點所儲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個合適的出路,把數據報原樣地發送到下一節點。由於各數據報所走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目的地,有的數據報甚至會中途丟失。整個過程中,沒有虛電路建立,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 四、高速交換技術 現有的交換技術, 已遠遠不能滿足象信息高速公路那樣建立先進通信網路的需要,例如,聲頻、視頻、數字、圖象等多種媒體的傳輸要求高速寬頻的通信網. 上前提高交換速度的方案有: 語音插空技術DSI( Digital SpeechInterpolation) 、 幀中繼( Frame Relay) 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 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等 技術. 數字語音插空技術能提高電路交換的傳輸能力.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在接通某一通路後,該通路被 一對用戶完全佔用,但是,在傳輸語音信號時, 通路並不始終處於忙的狀態 ,有空閑的狀態.DSI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僅當傳輸語音信號時, 才向通話用戶分配通道,其餘的時刻可把通道分配給數據. 幀中繼是以分組交換技術為基礎的高速分組交換技術, 它是對上前廣泛使用的X.25分組交換通信協議進行簡化和改進,在睡上沒有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採用面向連接的模式.這是因為光纖通信具有低率的特性,毋需在鏈路導進行差錯控制, 而彩端對端的檢錯、控制方式,並採用固定的分組長度,便於協議自理這種簡化了的協議,可以方便地利用技術來實現.這種高速分組交換技術具有很多優點:可靈活設置信號的傳輸速率,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傳輸效率,可對分組呼叫進行帶寬的動態分配,因此可獲得低延時、高吞吐率的網路特性,速率可在64kbps  ̄45Mbps范圍內,可適用於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非同步傳輸模式是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結合, 能最大限度地發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優點, 具有從實時的語音信號到高清晰度電視圖象等各種高速綜合業務的傳輸能力. CCITT寬頻工作小組針ATM技術列為支持寬頻ISDN業務的基本方式之一.ATM和同步光纖網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相結合可實現高速、寬頻、綜合業務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通信主體,相當於二十世紀的通信網.
⑦ 歷史發展歷程,中國將進入共享社會,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享社會不就是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嗎?這個目標應該還很遙遠。
⑧ 網路的發展史
Internet(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試驗階段。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但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
第二階段為1994年至1996年,同樣是起步階段。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Internet,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
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Internet絡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Internet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1996年底,中國Internet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Internet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國快速最為快速的階段。國內Internet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1000萬。
據中國Internet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6800萬人。這一數字比年初增長了890萬人,與2002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2220萬人。
(8)共享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互聯網發展史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按編年體的形式,詳細歷數了互聯網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發展過程,由美國國防部編制。
50年代
1957 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作為響應,美國國防部(DoD)組建了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開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amk:) 。
⑨ 為什麼要共享發展成果
這是由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要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這是由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這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