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水運發展史及航空發展史
航天: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間技術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運載火箭。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3.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測控。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5. 載人航天。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空間應用
中國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1. 衛星遙感。中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等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國科學院的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機構已經建立起來。這些專業機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了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災害監測、環境保護、海洋預報、城市規劃和地圖測繪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衛星氣象地面應用系統的業務化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損失有了明顯的減少。
2. 衛星通信。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通信衛星,發展衛星通信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廣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在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方面,全國建有數十座大中型衛星通信地球站,聯結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衛星通信話路達2.7萬多條。中國已建成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國內衛星通信話路達7萬多條,初步解決了邊遠地區的通信問題。甚小口徑終端(VSAT)通信業務近幾年發展較快,已有國內甚小口徑終端通信業務經營單位30個,服務小站用戶15000個,其中雙向小站用戶超過6300個;同時建立了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衛生和新聞等幾十個部門的80多個專用通信網,甚小口徑終端上萬個。在衛星電視廣播業務方面,中國已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和覆蓋全國的衛星電視教育系統。中國從1985年開始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目前已形成了佔用33個通信衛星轉發器的衛星傳輸覆蓋網,負責傳送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電視節目共計47套,以及中央32路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和近40套地方廣播節目。衛星教育電視廣播開播十多年來,有3000多萬人接受了大、中專教育與培訓。近年來,中國建成了衛星直播試驗平台,通過數字壓縮方式將中央和地方的衛星電視節目傳送到無線廣播電視覆蓋不到的廣大農村地區,使中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現有衛星電視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在衛星直播試驗平台上,還建立了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服務。
3. 衛星導航定位。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外導航衛星,開展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開發工作,並在大地測量、船舶導航、飛機導航、地震監測、地質防災監測、森林防火滅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許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在1992年加入了國際低軌道搜索和營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以後還建立了中國任務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飛機和車輛遇險報警服務能力。
空間科學
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氣球開展了高層大氣探測。在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探測和研究,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環境探測資料。近年來,開展了空間天氣預報的研究工作及相應的國際合作。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利用返回型遙感衛星進行了多種空間科學實驗,在晶體和蛋白質生長、細胞培養、作物育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國空間科學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創新成果,在空間物理學、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空間有效載荷應用中心,具有支持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基本能力。近年來,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對近地空間環境中的帶電粒子及其效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測,並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體物理兩層流體空間實驗,實現了空間實驗的遙操作。
水運:
中國水運業發展現狀
2003年,我國水路貨運量達到15.8億噸、貨物周轉量28 700億噸公里,分別比1980年增長3.4倍和5.6倍;水運在全社會貨物周轉量中所佔比重達55%、在外貿貨運量中佔到了90.6%,水路運輸量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水運市場蓬勃發展
首先是集裝箱水路運輸的快速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正逐步發展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集裝箱運輸以其快速、門到門運輸的特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次水運在進口原油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保障國內原油的供應發揮了主導作用;第三進口礦石運輸也是水運的突出優勢。國家持續實施擴大內需的積極財政政策,推動了基礎設施、房地產及汽車等各類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鋼鐵需求持續快速大幅增長。近年來,外貿鐵礦石進口量猛增,對全球礦石運輸結構和國內鋼鐵原料供應產生了重大影響;水運在能源原材料和產成品的中長距離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進出口貿易貨運量每年10億噸,佔全世界1/6,每年10%—20%增長率,僅中國因素,帶動世界海運量2%—3%的增長率。
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展
為適應內外貿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船隊大型化的要求,我國加快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長三角、珠三角和渤海灣港口群的建設,相繼建成一大批現代化、專業化的深水碼頭。
船隊結構得到改善 船隊規模進一步擴大
「十五」期間,我國政府進一步加快運力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船舶向大型化、現代化、標准化方向發展。遠洋、沿海、內河船隊規模不斷擴大,船舶整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內河船型標准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京杭運河船型標准化方案的實施,長江、珠江船型標准化工作的啟動,必將促進我國內河船舶總體技術水平的提高。
海運服務業得到了相應發展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的實施,我國國際船舶代理業、無船承運業、船舶管理業開始進入公開、公平的良性發展階段。近幾年我國港口企業、航運公司紛紛確立了向綜合物流企業發展的目標,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海運服務的金融、保險、信息、科研、安全、救助、通訊等體系也在不斷建立和完善,進一步提高了水運業整體服務水平,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
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果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與世界主要海運國家簽署了68個雙邊海運和河運協定,對外開放港口已達到130多個,批准了外商在華設立各類經營企業和辦事機構1 000多家,掛靠我國港口的外資班輪公司105家,我國航運企業在國外設立航運企業及辦事機構600多家。進出我國港口的外輪每年達8萬多艘次,我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 000多個港口建立了廣泛的航運業務往來。
中國水運業發展主要政策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建設完善的水運市場體系
到目前為止,全國有各類航運企業上萬家,8萬個個體航運經營者;在管理方式上,港航企業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根據市場需求公平競爭,自主發展;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與所屬企業實現了政企分開,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法規,依靠信息引導行業發展,依靠政府調節行業發展,依靠法規管理行業秩序,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擴大航運對外開放,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
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我國水運行業經營管理和技術水平,中國政府在航運領域實施了積極的對外開放政策。我國允許外國商船在無害通航的前提下自由進出中國對外開放港口,可以不受限制地承運中國進出口貨物。允許設立中外合資國際、國內船舶運輸企業,允許設立中外合資國際船舶代理企業,從事遠洋、沿海和內河運輸,為中外籍船舶提供服務。按照對等原則,允許外國船公司在我國境內開辦獨資或合資船務企業,從事自有船舶的攬貨、簽單、結匯和簽訂業務合同等通常業務。允許中外企業自由開辟掛靠我國港口的集裝箱班輪航線。取消了貨載保留制度和所有補貼政策,中外航運企業完全公平地承攬貨源,開展經營。鼓勵中外合資建設公用碼頭並經營裝卸堆存,以及相關的客貨運輸。允許外商獨資建設和經營專用港區和碼頭。鼓勵中國航運、施工企業,開辟國際市場,對外承包建設工程項目和擴大海員勞務輸出,興辦海外、境外企業。
我國水運業
面臨的形勢和發展措施
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態勢,使我國水運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步戰略目標已經實現,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目標。要按照交通部黨組提出的交通跨越式發展目標,採取措施,加快水運業的發展,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運業的要求。
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適應國際船舶大型化的要求
爭取到2010年,沿海港口基本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運輸體系,港口適應度(通過能力/吞吐量)為1.1:1,總通過能力達到35億噸左右,集裝箱碼頭通過能力達到1億TEU以上;重點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長江口深水航道二期、三期整治工程和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原油、礦石等專業化碼頭及配套深水航道,通過挖潛、改造和新建,緩解港口能力緊張狀況。
重視內河航運的發展,加快建設兩橫一縱兩網
配合區域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速形成長江、珠江三角洲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全面實施京杭運河船舶標准化方案,抓緊開展三峽庫區、珠江水系船型標准化工作。到2010年力爭內河航運主通道達標率為70%,五級以上航道里程達到3萬公里,港口機械化率較目前提高30%。
大力推進船舶結構調整,提高水運服務能力
推進航運結構調整,完善水運綜合服務體系,提高航運的整體發展水平;大力推進我國大型油輪船隊、散貨運輸船隊和集裝箱運輸船隊的發展,提高我國船隊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為我國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物資提供運輸保障,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加強法規建設,完善水運法律體系
逐步形成以港口法、航運法和航道法為基礎,以國際海運條例、水運管理條例、航道管理條例等為主幹,完善配套的水運法律體系。為我國水運業的發展創建良好的法制環境。
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我國航運業與世界的融合
國際經濟的加速融合,水運業本身的國際化特點,促使我國必須深化航運的國際合作,加快我國航運業與世界的融合。一方面要採取措施,提高我國航運業的總體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進一步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WTO第二輪海運談判。WTO第二輪海運談判將決定今後一個時期世界航運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
嘿 幫你了~
② 稥港的歷史
香港-大事年表
早在六千多年以前,香港的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中華祖先的活動,他們以捕魚為生,並且懂得了使用石器,並和中原地區有貝殼、珍珠、青銅製品等物資交流。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番禺縣,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內。
漢高祖劉邦時期,封嶺南趙佗為南越王,劉邦死後,趙佗鬧獨立,朝廷恩威並施,使得趙佗臣服於漢室,漢朝在嶺南設立了南海、合浦、交趾等九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管轄。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晉成帝在南海郡的東部另行設立了東莞郡,下轄寶安、興寧等六個縣,香港隸屬於寶安縣。
隋朝廢東莞郡,並入廣州府南海郡,香港此時隸屬於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轄區不變,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轄制,香港商貿發達,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鴉片戰爭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朝廷將東莞縣濱海地區劃出另設為新安縣,香港由此開始隸屬新安縣管轄。
1840年,英國借口發動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與英國;
1860年,在英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北京條約》,英國借機佔領了九龍、昂船洲;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地區及大嶼山等230多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條約於1898年7月1日起生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國力積弱,對於香港問題實行「在未解決前維持現狀,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和平談判解決」。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
1983年,中英兩國開始就香港問題開始會談;
1984年12月19日,撒切爾夫人和中國總理趙紫陽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聲明中同意中國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中國開始對香港行使主權。
③ 廈門港的發展歷史
廈 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內羅棋布,港區內容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1996年8月,廈 門港被確定為海峽兩岸直航試點的兩個口岸之一。
到1997年,全港共擁有大中小泊位81個,年貨物吞吐量達1753萬噸,躋身於中國沿海十大港口行列。
廈 門港交通發達,形成了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鐵路運輸有鷹廈鐵路為干線,省內與外福線、漳龍線、漳泉等鐵路支線連接。廈 門的公路通過高集海堤,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與全省公路連網,形成了以福廈、廈漳主幹道為骨乾的運輸網。廈 門的高 崎機場已擁有國內外航線75條。水運航線可通我國沿海、長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內河可通九龍江干支流和鄉鎮碼頭。
④ 上海港機廠的歷史
也是偷來的
上海港機重工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2日成立,注冊地為上海浦東南路3500號。公司現有員工8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58人,管理人員162人。 本公司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中交上海港口機械製造廠有限公司與日本中和物產株式會社共同出資,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 公司位於上海市黃浦江東岸,臨近南浦大橋的浦東工業發展區域,享受浦東新區優惠政策。公司在上海廠區擁有一個重件碼頭和一個230米長的沿江專用碼頭及3萬平方米的總裝場地,並在張家港建有20萬平方米廠區,擁有長寬各60米的重件碼頭和8萬平方米的總裝場地。 本公司延續並擴展了上海港口機械製造廠和上海港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主要服務對象是國內外港口,電廠,造船廠,鋼廠等,主營業務為設計、製造門座式起重機、散貨裝船機、散貨卸船機、浮式起重機、集裝箱起重機及重型橋式、龍門式起重機等六大系列港口起重運輸機械產品,以及生產大型橋梁,建築鋼結構,隧道盾構,脫硫裝置及軌道交通等重型機械。 公司注重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公司宗旨: 真心實意對待客戶的每一個需求 腳踏實地實現我們的每一個承諾 鍥而不舍追求公司的每一個目標 公司經營理念:客戶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 以誠信為本,以客戶為中心,建立戰略夥伴關系,確保客戶成為 我們高質量產品的第一受益人。 公司目標:上海港機--港口發展的支點。 公司全體員工竭誠歡迎國內外廣大客商、客戶和友好人士前來洽談、交流、合 長興島是寶山的一座美麗島嶼,它三面臨江,一面臨海,有著優越的地理條件,獨特的氣候環境。遠離外界的污染源,生態系統完善,大氣清新度維持在一級水平。全島面積76.32平方公里,被譽為綠色的翡翠,鑲嵌在萬里長江的入海口。長興島前衛農場位於長興島中部,佔地451.67公頃,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柑橘生產基地之一。 園內的假山、長廊、盆景園、蒙古村、跑馬場、海螺館、迎賓館各具特色,頗為誘人。園門東側有情趣盎然的盆景園圃,西側為構思巧妙的柑橘文化長廊。每當春末夏初,噴香撲鼻的潔白橘花遍散綠葉之間;深秋季節,金黃色的果實垂掛樹枝之上。 長興島是有名的「柑橘之鄉」,遊客既可享受蘆盪泛舟、橘園賞橘和采橘的獨特樂趣,又能在灘塗上拾貝殼、尋螃蟹,或去江邊欣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妙美景。垂珠園位於長興島先豐村,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的特色,園內果園佔地1000畝,大多為柑橘,是秋季賞橘、采橘的絕好去處。 桔園處於長興島中部,是前衛農場萬畝桔園中的一片精品園地,佔地200餘畝。桔園種有柑、橘、橙、柚四大類60多個品種的一萬多株果樹,堪稱國內柑橘品種之大全,故有「長江第一園」之稱。桔園設有品種園、自采園、生產園、丹桔大觀、桔文化走廊、觀桔亭、蒙古村、海螺館、盆景園、跑馬場等景點和設施。每當春末夏初,噴香撲鼻的白色橘花如雪片似地遍撒在綠葉之間,仿如陽光下的「雪林」;深秋季節,皆為金黃色柑橘碩果所簇擁,樹枝隨風沙沙擺動,非常具有誘惑感,看著就有壓抑不住的採摘沖動。 許多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和越冬地,在這一地區及附近的東海灘塗和長江灘塗已記錄到115種水禽。包括15種鷺(主要夏候鳥),2種天鵝,5種雁和20種鴨(主要是冬候鳥)。長江口及其附近的灘塗是遷徒 鷸極其重要的驛站,尤其在春天。已記錄到54種,包括大多數東亞珍稀或地方種類,如長嘴鷸、紅胸鷸、紅腰杓鷸,小青腳鷸、孤沙錐、半蹼鷸、細嘴濱鷸和勺嘴鷸。5種鷗在此越冬,包括珍稀的黑嘴鷗。 長興島是三島中距市區最近的一個,僅需半小時航程。長興島素有「橘鄉」、「凈島」、「長壽島」之美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使長興島的旅遊業得到了充分發展。景點主要有上海橘園、蒙古村跑馬場、垂珠園、上海特技城、先豐度假村、石沙野生動物園、綠島蘆盪迷宮、星島度假鄉村俱樂部等,每到深秋季節,島上舉辦的上海柑橘節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劃入崇明縣。實行上述行政區劃的調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上海發展大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利於「三島」(崇明、長興、橫沙)統一規劃,合理配置資源;有利於「三島」產業結構優勢互補,推進崇明生態島的建設。 長興鄉設有 24 個行政村, 260 個村民小組。其中,漁業村 1 個。總人口 3.6萬 人(不包括前衛農場)。島內有鳳凰鎮、潘石鎮、圓沙鎮,其中鳳凰鎮為鄉政府所在地,位於島的中部。長興島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裝備島」。
⑤ 武漢港的發展歷史
武漢港務集團前身是武漢港務管理局。2005年6月,由武漢市國資委與上海國際港務版集團、上港集團物流有許可權公司三家合資組建新的集團公司,注冊資本9.4億元,企業總資產16.6億元,其中武漢市國資委占股份45%。
如今轄漢陽、漢口、陽邏、沌口、青山、左嶺等港區,港區現有面積122.45平方公里,生產泊位43個,岸線長5868米;庫場總面積43.4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20公里;錨地3處、基地16個;各類大型裝卸機械215台(套);港作拖輪、駁船139艘。最大靠泊能力5000噸級,一次系泊能力70萬噸,設備最大起重能力50噸,集裝箱吞吐能力5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
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鋼鐵、石油、礦石、建材、糧食、化肥、件雜貨等各種貨物的港口裝卸、倉儲、運輸、修理及清洗服務;水陸旅客中轉運輸、旅遊及駁船水上編解隊作業服務;經濟信息咨詢服務;港口發展和關聯項目的投資;房地產行業建築裝飾;餐飲娛樂、機械加工和旅遊廣告等業務。
⑥ 香港的歷史資料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稱為「黑色聖誕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6)港機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⑦ 港交所的發展歷程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891年成立。
1914年,改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
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
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時間:香港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47年,遠東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69年12月17日。金銀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71年9月15日,九龍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72年。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
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
1986年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
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
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
2000年3月6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成立,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三家機構完成合並。
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HKEx: 00388)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截至2007年首季業績,香港交易所資產總值為435億港元,資產凈值為62億港元,純利為9.2億港元同比增長93%,每日成交529億港元。
截至2007年9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交易所單一最大股東,持有5.88%的股份。其次是摩根大通:5.54%,花旗銀行:4.13%,Horizontal Asset:2.30%。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業總數的37%,市值約61,610億港元,占總市值約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內地企業在香港籌集資金逾12萬億港元。
2011年8月11日,香港交易所發放上市公司資訊的「披露易」網站,上午受到黑客入侵,無法顯示訊息。包括匯控的7隻股份及1隻債券,下午被迫停牌。港交部已就事件報警。
2011年10月,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俄羅斯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會議上宣布成立金磚國家交易所聯盟。
2011年10月21日,香港交易所正式與中關村簽署協議推動企業海外上市,作為策略備忘錄。
2012年4月1日,成為首家獲批在內地上海設立「數據站」的交易所,日後可為內地市場直接提供最快最新的港股報價。
2012年6月15日,以13.88億英鎊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2012年9月26日與滬深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計劃2012年底推出全新跨境指數系列,2013年首季推出相關指數產品。
2012年11月29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布,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已批准香港交易所取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控制權。
2013年9月及10月期間,港交所亦舉辦了一連12場的半日研討會。 2013年11月13日,港交所宣布,已捐出30萬元(港幣 下同)予香港紅十字會支持台風「海燕」的賑災工作。
2014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宣布,將於4月7日起在收市後交易時段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將為內地及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做好准備。
根據最新安排,港交所每天下午5時至11時的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交易、結算及風險管理措施將適用於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上下波幅限定在各合約月份在日間交易時段最後成交價的3%。若合約月份在日間交易無成交,將採用前一日的結算價為參考價。
另外,港交所同日起為人民幣期貨合約推出第4個季月的合約月份,使合約月份增加至8個,合約期最長達16個月。港交所正在評估延長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至午夜的可行性,期望與美國市場有更長的重疊時間。
⑧ 論述我國航空港的發展史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的主要的國際機場,並且是目前中國最繁忙的民用機場,同時也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 2004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取代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成為亞洲飛機起降最為繁忙的機場。按客運量算,2004年,首都機場是亞洲四大機場(位列羽田、曼谷、香港之後)之一以及全球第二十大機場。2005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已成為亞洲第二大機場(僅次於羽田機場),全球排名第十五位。
上海虹橋機場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公里,多少年來,它一直是 上海空港的代名詞。虹橋機場自1996年以來屢獲中國民航業組織的「旅客話民航」活動、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以上機場組第一名。 虹橋機場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跑道3400米長、57.6米寬,停機坪約48.6萬平米,共有66個機位,其先進的基礎設施和各種導航、通訊、保障系統,均符合目前世界上各類飛機的起降要求。在上海機場順利實現航班東移後,虹橋機場在起降國內航班 的同時繼續保留國際航班的備降功能。
廣州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貿易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廣東省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以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而成為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地區大型的航空客流和物流中心。隨著新機場建成運營後,老機場將關閉停止使用;新機場區域作為廣州市規劃在北部地區的航空運輸中心將與廣州市南部南沙港、廣州市東部開發區成為廣州實現「北優、南拓、西聯、東進」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依託。
⑨ 南通港的歷史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南通港有私人雙尖船100多艘用於客貨運輸。
1953年6月相繼組織渡船合專作社和水上運屬輸社,分別負責旅客渡運和貨物運輸。1978年以後,多數客渡船改為機動船,載客量多,航速快。1985年客運量達112萬多人次。洪塘大橋建成通車後,該港客運量銳減,1993年不到50萬人次。
⑩ 港口的歷史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護的海灣、水灣、河口等場所供船舶停泊。在西方,地中海沿岸有許多古代重要港口。今希臘克里特島南岸就有文化時期梅薩拉港的遺址。腓尼基人約於公元前2700年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此後,在非洲北岸建了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西亞)。古希臘時代在摩尼契亞半島西側興建了比雷克斯港。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興建了亞歷山大港。羅馬時代在台伯河口興建了奧斯蒂亞港(在今義大利)。隨著商業和航運業的發展,天然港口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須興建具有碼頭、防波堤和裝卸機具設備的人工港口,這是港口工程建設的開端。產業革命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港口建設。19世紀初出現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船舶,於是船舶的噸位、尺度和吃水日益增大,為建造人工深水港池和進港航道需要採用挖泥機具以後,現代港口工程建設才發展起來。陸上交通尤其是鐵路運輸將大量貨物運抵和運離港口,大大促進了港口建設的發展。
中國在漢代建立了廣州港,同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各國通商。後來,建立了杭州港、溫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對外貿易港口。到唐代,還有明州港(今寧波港)和揚州港。由明州港可渡海直達日本;揚州港處於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點,為當時水陸交通樞紐,出長江東通日本,或經南海西達阿拉伯。宋元時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廈門港和上海港等對外貿易港口。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為通商港口。此後帝國主義者強迫清政府開辟的通商港口有天津、青島、漢口等港。他們在各自占據的租界區內修建碼頭,奪取在中國的築港權以至港口管理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港口事業開始了新的發展。50年代初,建成有萬噸級泊位的湛江港和有近代化煤碼頭的裕溪口港。70年代中期以來,在大連港建成萬噸級石油碼頭,在寧波北侖港建成萬噸級礦石碼頭。天津、上海、黃埔等港的集裝箱碼頭也已建成投產。山東石臼所將於1985年建成萬噸級的煤炭出口碼頭。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廈門和深圳等港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煤炭運輸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煤炭裝卸船碼頭。同時,改建、擴建了一批進口原油、鐵礦石碼頭。到2004年底,沿海港口共有中級以上泊位2500多個,其中萬噸級泊位650多個;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150萬標准箱,躍居世界第一位。一些大港口年總吞吐量超過億噸,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天津港、廣州港、廈門港、寧波港、大連港等八個港口已進入集裝箱港口世界50強。世界上進行國際貿易的港口有2000多個,其中吞量超過1億噸的有鹿特丹港、紐約港、神戶港、橫濱港、上海港等。鹿特丹港的年吞吐量為3億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