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沈陽歷史文化

沈陽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3 06:04:55

1. 沈陽民俗風尚是什麼

常言道,「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說的正是具有十分普遍意義的民俗的地域性。民俗志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便是其鮮明的地方性。地域民俗特點,是當地民俗運動過程軌跡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主要特徵。需要注意,地域主要是個空間概念,但一個地域的民俗特點並非只存在和體現在空間層面。因為,地域空間意義上的民俗,無不有其自身發生、發展以及流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時間的過程。也就是說,地域民俗的特點,在時間與空間上是縱橫交錯的,構成其基本特點的各種因素是立體存在、運動著的,而非單一平面的運動和存在。

了解一個地方的社會,主要是了解它的文化,首要的則是了解其風俗。真正深刻地認識一個地方的社會和文化,民俗是最重要的入門證和鑰匙。因為,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民俗文化處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層面,包括地域民俗在內。若要在其間生活或工作,了解其風俗更是「入鄉隨俗」之首要了。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地方風俗志和風俗史類的著作的主要功能和價值。

《沈陽歷史文化叢書》,就其性質而言,當屬於地方史志類著作。

單就個中這本《民俗風尚》卷,則當屬地方風俗志類性質的著作。那麼,地方風俗志或風俗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地方基於當地鄉土社會記憶的基本民眾知識。

有人根據我國的自然環境中地形、氣候、物產的各異,把全國的風俗文化大致劃分為七個風俗文化圈。即:在地理上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在內的東北風俗文化圈,特點是滿漢民族風俗的大融合。包括內蒙古大部,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遼西一角、寧夏北部及新疆在內的游牧風俗文化圈,特點是強悍勇武的民風。此外,大致北起長城,南界秦嶺、淮河,西抵青海湖東,東及黃海的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發祥地,其特點是重鄉土情誼,崇尚平淡,注重實際,但比較守成趨穩。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大致位於秦嶺、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東側,東、南均迄於海,具有發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點,民風朴實而又喜歡溫情、浪漫、靈活和玄想,尚鬼神。青海風俗文化圈特點是藏族風俗同藏傳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富於宗教色彩。雲貴風俗文化圈,這個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風俗文化千姿百態。再即閩台風俗文化圈,這里一海之隔,方言相同,習俗相仿,特點是保留了許多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現象,為中國風俗文化的活標本。

按此劃分的話,沈陽自在所謂的「東北風俗文化圈」之中。在撰寫《沈陽市志·社會卷·風俗篇》時,我們曾在無題序言中談到,「沈陽的民俗,是沈陽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個中,我們寫道:

七千二百年前的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和五千年前的新民縣偏堡子文化遺址,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沈陽地區居民的農耕、採集、捕魚、狩獵等原始生產民俗,以及與當時生產水平相適應的居住、飲食、服飾、喪葬等民俗和圖騰崇拜、信仰等民俗。於洪區鄭家窪子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及墓葬群表明,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沈陽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喪葬等民俗文化受到階級分化的制約。其中大小墓藏中隨葬物品精粗豐簡不一,反映了墓主的政治、經濟地位及習俗的差別。迨之遼金,尤其是清代、民國以後,沈陽地區民俗遷徙頻繁,移民大量增加,近代工業的生產使沈陽成為遼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民俗的傳承與變異,亦相應活躍,一如《奉天通志》所稱,「近年風尚,日異月新」。城鄉風俗發生明顯改觀,但未失傳統風俗,仍然保持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容以及淳樸、豁達、粗獷的文化性格等基本特點。

綜合沈陽民俗文化運動過程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基本軌跡加以考察,顯示了與遼寧地域文化相一致的主要特點。之所以如此,則是從古至今沈陽在遼寧地區所處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城市這一歷史地位所決定的。此亦正是前面說到的「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具體說,沈陽民俗文化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

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多民族文化聚合在東北地方史上,秦漢時期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寧經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割據戰爭而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於是,各族人民便通過頻繁的遷徙來尋求相對穩定的生息環境。這樣,也促使並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接觸的機會。特別是歷史上因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族創造的「高句麗文化」,扶余族創造的「扶余文化」,契丹族創造的「遼文化」,女真族創造的「金文化」,滿族人創造的「滿族文化」等,以及由於宗教傳播的關系而形成的「東藏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作為中心城市的沈陽地區,影響著以滿漢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的形成。

滿族是一個曾經入主中原創造了「康乾盛世」的「馬背上的民族」。遼寧這塊熱土,正是清王朝和滿族文化的發祥地。17世紀的中國明代(1368—1644),以女真人為主體結合其他部落或民族形成的滿族,是個歷史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周代肅慎的東方古老民族。其直系先人,即明代女真人。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建州、海西兩部女真人為主體,把這些分散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統一而成為共同體。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正式改「諸申」(女真) 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則簡稱為「滿族」。滿族貴族首領努爾哈赤從遼寧的赫圖阿拉(今新賓縣)興起之後不斷向西南擴張,先後把都城遷到遼陽和沈陽。清軍入關後,仍尊奉沈陽為盛京,把遼寧地區劃屬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

滿族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以居住在遼沈地區為最多,其他的則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滿族如此分布特點的形成,顯然是同滿族在清代曾經是統治民族有關。

沈陽是漢、滿、朝鮮、回、錫伯、蒙古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區,各民族小聚集,大雜居,和睦相處,友好交往,共建家鄉,形成了多民族習俗風尚相互影響兼容的鄉土文化特色。清朝建立後,滿族文化一度幾乎占據主導地位,對沈陽地區漢、錫伯等族居民的習俗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少數民族大量吸收漢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漢族居民亦兼容和接受了滿、蒙古等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滿漢文化融合比較突出,成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顯著標志之一。漢族婦女有纏足陋習,滿漢通婚後,由於滿族婦女習慣於天足,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沈陽地區居民改變纏足風習。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袍」,不僅為沈陽漢族婦女所喜歡,而且風行於關內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當代。具有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火鍋,其輔料酸菜、粉條則采自漢族居民的食俗。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遼寧菜系,尤其反映了滿漢文化的融合與風俗習慣的兼容。至於出自錫伯族的抓(欻) 嘎拉哈、滿族的「老鷹捉小雞」等游戲,乃是沈陽地區婦女、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

清末繆潤紱《沈陽百詠》竹枝詞中寫道:「虛籠兩鬢作鬅頭,洗手盆圓上綠油;願得庄農豐稼穡,銀釵多綰萬年收。」說的是當時「龍興之地」的盛京,滿漢婦女皆流行一種名曰「萬年收」的發式。在滿族進入遼沈地區之前,原本是個精於騎射以漁獵為生的「馬背上的民族」。兒童在七歲左右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策馬揚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男女的發型服飾習俗的形成,均與便利漁獵生產相關。為便於騎射,男子都剃去額上頭發,垂辮於腦後,穿著兩側開衩、腰中束帶的馬蹄袖袍褂。女子,則天足,著高底花鞋,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著寬大的直筒旗袍。清朝進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交融一體,趨於一致。清代以來,各地婦女穿著旗袍成為一時的流行風尚,即直接與滿族服飾的風行相關。滿族信仰多神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舊時遼沈漢族地區民間迷信的「跳大神」,主要是受薩滿教的影響。

清代以來,由於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和大量漢族移居山海關外,在經濟、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熟悉漢語文和漢族文化。滿族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幾百年間就為弘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就在於她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偉大民族。清代以來,由於滿漢長期雜居共處,尤其是滿族積極學習漢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不僅沈陽,就連關內的滿族也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現在,除了黑龍江等某些比較偏遠的滿族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保持著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外,遼寧等其他各地的絕大多數滿族居民大都已通用漢語漢字。不過,從包括沈陽方言在內的許多漢語詞彙和漢族習俗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源自滿語語匯和滿族習俗的內容。

如同高句麗文化、扶余文化、遼金文化,都曾在歷史上成為本地區的主導文化一樣,有清以來,隨著清政權的建立和統治力度的強化,占據了主導地位的滿族文化在推行自身文化影響的同時,積極吸收漢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進一步形成了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沈陽地區的這種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同時也是覆蓋東北地區的文化結構的共同特點。

以「闖關東」為代表的移民文化本土化遼寧地域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態,主要反映在多種經濟文化的並存,本地鄉土文化與內地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 的互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並存和兼容。

在歷史上,遼沈地區是漢族在東北地區最早也是最主要的聚居區。然而,後來的遼寧漢族人口,卻主要是關內的移民。遠在夏商時代開始,歷代帝王就已經有意識地通過派員設郡、遷徙移民來治理關東這塊黑土地。早在西晉時期,由於中原地區戰爭連年不斷,許多漢族人口相率逃往遼東避難,與遼寧各族人民雜居。鮮卑族建立前燕之後,又索性把由內地逃來的十萬戶流民,安置在遼西屯種,客觀上促進了本地的經濟開發和漢族與各族文化的交流。大規模地向沈陽等地的關外移民從漢代開始,但由於北宋之後本地少數民族的勢力的發展,來到這里的中原人口開始出現回遷或融入一些少數民族的趨向。

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沈陽城一舉成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一股強大的「闖關東」移民潮,源源不絕地湧向山海關外。

明代為了加強對遼東的統治和防禦女真族及蒙古族的南侵,採取了修築邊牆和屯田措施。沿著西起山海關東到鴨綠江口修築了長達一千七百餘公里的邊牆,設有州衛以屯兵實邊,致使移墾人日漸增多。

特別是遼南地區,山東移民經海上過旅順登陸大量北上。這些移民屯邊措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永樂十七年(1419年) 時,遼東二十五個衛屯田面積已達二點一萬頃,隨後又發展到三點一萬頃。大興移民屯田之舉,豐富了遼東農產品生產,在農業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上,也使得本地以冶鐵、制鹽為主的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當時,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一道,被稱為三大冶鐵中心而聞名全國。同時,東部山區的人參、貂皮和北部的馬匹也開始與外地交流,繁榮了商品經濟。

清代以來,不斷涌來的闖關東者,大都並非前來朝聖這「龍興之地」的故都、領略這塞外古城景緻的,他們幾乎都是為了生存而來謀求一塊棲身之處。清末民初,在山東等地掀起了闖頭東的狂潮。可以說,如今遼沈地區乃至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漢族居民,大多數屬於當年闖關東者的後代。光緒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的《申報》報道說,由於山東發生災荒,「山東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紛至沓來,日難數計。前有一日,山東海舶進遼河者,竟有三十七號之多,每船皆有難民二百餘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餘人」。僅民國時期,山東流入東北的闖關東移民,即達一千八百三十六萬人之巨。沈陽市沿用至今的「山東堡」等處,當年正是山東移民的聚居點。據有關歷史文獻顯示,清代宣統年間,東北人口一千八百四十一萬,移民約佔一千萬,在所有移民中,山東人約佔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據此推算,清代東北的山東人即達到八百萬到九百萬之眾。

明末清初,隨著清軍的南下,遼寧地區人口頓減。清王朝平定中原之後,於年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日給糧一斗,每地一垧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並「免交三年錢糧」。在如此優惠政策的激勵之下,處於貧困之中的山東民眾紛至沓來,盡管後來清政府曾一度實行東北禁封政策,但實際上已經阻擋不住山東等地流民闖關東的步伐。而且,他們不再僅限於「棲息於奉天西南部金、復、海、蓋等地」,而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蜂擁蟻聚,而長(春) 而吉(林) 而敖東,以至於圖門江域」,足跡遍及東北各地。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空虛財政困難,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便於咸豐十年(1860年) 正式開禁放墾,於是山東移民乃蜂擁北上,致使這一輪闖關東的浪潮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

古代沈陽地廣人稀,土著居民較少。各族人口增長趨勢大都出現在唐代以後,關內的山東、河北、山西等地漢族居民源源不斷地來到沈陽謀生、定居,沈陽鄉土文化同各地移民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滲透,逐漸融合、積淀,進而形成了兼容多種地域文化的特點。歷史沉重地告訴我們,這里還曾是另種「特別移民」——朝廷罪犯「流人」的流放之地。清代順治年間被清廷流放來沈陽「奉旨焚修慈恩寺」的僧人函可(1612—1660),在一首《初至沈陽》詩中寫道:「開眼見城郭,人言是舊都。牛車仍雜沓,人屋半荒蕪。」真切地記述了當年流人眼裡的沈陽古城。

山東移民入鄉隨俗,在居住上,習慣住南北土炕、一頭開門的「口袋房」以及「馬架子窩棚」;在飲食上,也逐漸喜食高粱米、苞米面、蕎麥面、苞米子及豬肉燉粉條和酸菜餡餃子。沈陽土著居民因受山東移民習俗影響,逐漸改變多輩同居一室、房舍家居簡陋的習慣,接受了山東面條、煎餅等食品,煎餅鋪生意興隆一時,煎餅卷大蔥同蔥花大餅一樣成為沈陽的一種風味小吃。山東的綉花虎枕與土著的搖車、搖籃,往往同見於一戶人家。山東移民的耿直、勤勞,沈陽人的豪爽、樂於助人,合而成為更加淳樸敦厚的民風。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浙、安徽等地的民工、生意人及打工者大量涌進沈陽城鄉,進一步豐富了沈陽鄉風民俗多域化兼容的特點。黑土地接納了闖關東的移民,闖關東的移民也為本地的經濟文化建設灑下了勤勞的汗水。同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與本地原住民們共同創造了遼沈地區以山東等地移民風情為基點的,關內外相融合的遼寧鄉土文化。

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就歷年考古發掘所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言,沈陽歷史文化屬於遼河文化的重要節點。主要表現在於大遼河入海口營口距今28萬年之久的「金牛山人」舊石器文化,朝陽喀左境內距今十萬年之久的「鴿子洞」舊石器遺址,遍布省內營口等各地的「石棚」巨石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中華第一村」查海前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200年的沈陽新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的牛河梁紅山文化,以及遼陽漢魏古墓、朝陽龍城宮城、葉茂台古墓、建昌於道溝墓地、大連營城子漢墓和北票惠寧寺等一大批分布於遼河流域及其支系的歷史文化遺存。所以,單純談論沈陽文化未免狹隘,更確切地講,應稱之為「遼沈文化」。

南方各地描述遼寧、沈陽人的性格時,往往會用粗獷、豪爽、大氣、仗義之類的形容詞語來加以概括。實質上,這種文化性格正是本地鄉土文化包容性、整合性極強的體現。這種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正是移民文化和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本地特定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綜合釀就的結果。這種性格,典型地體現本地惡劣自然環境下生存者的堅忍與銳氣,同時又是吸納了北方游獵民族與山東移民鄉土性格混合的結果。

如果說遼沈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還存在另一側面的話,我想引用作為「東北人寫東北人」的大連女作家素素《獨語東北》這本書自序里的有關看法。她是遼寧人。遼寧文化是東北文化的主幹。她認為:

「東北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王氣和霸氣,但許多時候,你能看見某些東北人將坦盪和無知連在了一起,將豪勇和粗鄙連在了一起。他們大多是高大的,看上去有力氣,卻不能吃苦,看上去有尊嚴,卻過著苟且的日子。……東北給了東北人懶惰與野蠻,東北又給了東北人落後與滯重。走東北,我常常感到舒展,氣暢,有陽光,有時也覺得窒息,厭惡,焦急。在我的文字里,我有時是樂觀的,有時又是相當悲觀。」為何是這樣,我以為,這位遼寧女作家是看到了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劣根性的一面。

同是東北的一位社會學者在《東北人:關東文化》這部專著中分析道,「關東文化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一些獨特的價值觀念,如勇武好鬥的強悍民風,重實輕文的價值取向;求大尚侈的風氣;艱苦創業的開發精神。這些價值觀念已積淀在東北人心理的深層結構中,並通過若干傳承機制獲得綿延,在當代東北人身上仍會看到它的影子」。所講的,也同樣是遼沈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

還是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塑造著一方鄉土的一代又一代。弘揚鄉土文化中的優秀人文性格,汰除其中的劣根性,是現代文明對現代遼寧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文化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也為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包容性和整合性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用固有的這種鄉土文化的包容性、整合性品格去接受各種現代文明新事物,當是遼寧人與生俱來的一大優勢。揚長避短,利用這種優勢廣交天下友朋,吸納各種外部先進事物,發展各項地方事業,建設現代文明的新家園,這個過程,也是塑造鄉土文化文明向上的新人文性格的新起點。沈陽的自然環境同古老的農牧漁獵文化傳統渾然一體,構成了沈陽地區民風淳樸、豁達、粗獷的豐富文化底蘊。待人熱誠、樂於助人、性格豪爽、吃苦耐勞,既是沈陽各族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基本道德風尚,也是沈陽人備受海內外贊譽的美好形象。

基於上述,在本書中,我們主要想通過一些內容板塊引導讀者從具體事象上,總括地把握沈陽民俗風尚的主要特點。主要板塊有,人生禮儀——婚喪嫁娶生日壽誕;四時八節——傳統歲時節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細節;游藝娛樂——童年記憶留痕;信仰習俗——心靈中的歷史遺緒。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是記載、保存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最基本的載體,是地域民俗史的最具「復原性能」的「語言化石」。因而,則力求通過本地形式上五彩紛呈的、大量的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生動地展示本地區的民俗風尚及其主要特點。或者說,採用了語言民俗志的方式。另外,清末沈陽名士繆潤紱的百首風俗竹枝詞《沈陽百詠》,一向為研究沈陽鄉土民俗文化的人們所看重,被譽為沈陽文化的「清明上河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又是了解沈陽這方鄉土民俗文化的通俗讀本。但長期以來閱讀到其全部內容的只是很少一些專業人士,所以,根據筆者此前發表在《文化學刊》上面的點校本加以簡化,作為簡明讀本附於卷末。

2. 沈陽的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哪方面文化的 鋼琴的朗朗 唱歌的那英 艾靜 京劇的於魁智 曲藝的鞏漢林 常佩業 賈承博

3. 請問沈陽有什麼能體現特色文化歷史底蘊的 比如體現老重工業城市的場地

就在離沈陽故宮不遠的商業街上,街兩邊擺放的是過去的鍋爐一類的重工業設備實物用作展示。上面有銘牌說明,估計能滿足你的要求。

4. 沈陽的這些特色民俗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糖瓜:老沈陽的傳統年節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東北大鼓又名奉天大鼓,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子弟書”唱腔傳入沈陽後,與東北民歌小調揉合而成的一種曲藝。藝人操三弦自彈自唱,形式活潑,曾風靡一時。清盛京宮廷禮儀是清代皇家祭祀、登基、婚慶等活動的表現方式,帶有原汁原味的滿族特色。清代立都北京後,先後有4位皇帝10次赴東北東巡謁陵,至今沈陽故宮還珍藏著原始的典章、樂器、樂譜和文獻紀錄。東北大鼓已被沈陽市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人轉草創至今,傳說已有300年的歷史,起始於清代,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蓮花落唱腔藝術,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傳統二人轉唱調以七言、十言為主,說口風趣幽默,做功講究表演,所以說傳統二人轉藝術是東北民歌、民間舞蹈、口頭文學之精華。

5. 沈陽有哪些風俗文化

老沈陽的傳統年節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速凍餃子:起源於老沈陽的年俗「凍餃子」。明末清時一進入臘月就要准備過年的食物,其中包餃子是一項重要任務,包好後,凍起來,從小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今天人們所吃的速凍餃子,就起源於幾百年前遼沈地區民間過年的習俗。

皇寺廟會:皇寺是皇家寺院,從皇寺始建之時,皇寺廟會就已經出現了雛形,建成後,廟會規模日益壯大,從最初的農產品,手工製品售賣發展到綜合性的貿易集市。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沈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沈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沈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兒高蹺和讓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舉頂高蹺"等。每年,沈陽都有舉辦秧歌節,歷時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賽是秧歌節的主體項目。

關氏皮影是沈陽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分布在沈北地區。與遼南復州皮影和遼西凌源皮影相比,沈陽關氏皮影填補了遼北地區皮影藝術的空白。目前,沈北蒲河學校已經被確定為關氏皮影傳承基地。皮影戲已作為教材引入課堂。教師關維穎還組織學生成立了一個「荷尖戲社」,表演的第一個皮影戲《過橋》在區中小學春風藝術大賽上獲得一等獎。

沈陽唐派京劇由劇本和舞台表演兩方面組成。一是創作的劇本,在唐韻笙近六十年的舞台藝術生涯中,由他親自創作改編的劇本大約有四、五十部之多;二是表演藝術,唐派藝術的代表劇目多是以《東周列國志》、《史記》及《三國演義》等為題材的歷史正劇,呈現出一種特有的凝重、渾厚、開闊、大氣的藝術氣質。

6. 沈陽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再加一個周邊的:撫順清永陵,主頁見下。
http://www.qingyongling.com/

04年這四個一起捆綁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

沈陽狂歡慶祝「一宮兩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
--------------------------------------------------------------------------------
2004年07月04日 08:44

中新社沈陽七月三日電 (記者 金果林 張劍)今天上午,沈陽兩萬民眾歡聚於市政府廣場,隆重舉行「沈陽市慶祝『一宮兩陵』『申遺』成功暨表彰大會」。今天晚上又舉行燃放焰火等慶祝活動。

沈陽故宮、沈陽昭陵、沈陽福陵一舉成功躋身世界遺產名錄的消息傳來,沈陽萬眾歡騰,到處喜氣洋洋,使沈陽人又一次沉浸在狂喜與歡樂之中。

今天上午九點整,二十八響鳴禮炮在沈陽的晴空中轟鳴,一萬多隻白鴿騰空而起展翅高翔,兩萬多各界群眾載歌載舞鼓樂喧天。遼寧省副省長滕衛平當眾高聲宣布:「沈陽的『一宮兩陵』和撫順清永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沈陽市市長陳政高當場宣讀了國家文物局的賀電,中共沈陽市委書記張行湘、沈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文信和政協沈陽市委員會主席趙金城向此次文化遺產申報成功的沈陽故、清福陵、清昭陵頒發紀念牌。

連日來,剛剛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沈陽故宮、沈陽福陵、沈陽昭陵前一片歡騰,沈陽市民用舞獅、龍舞、扇舞、秧歌、鑼鼓、高蹺等各種方式來表達著對「一宮兩陵」「申遺」成功的喜悅之情。中共沈陽市委書記張行湘認為,沈陽「一宮兩陵」「申遺」成功,不僅僅是獲得了世界范圍的認可,而且隨之而來的還有強大的品牌效應,我們沈陽將抓住這一機遇,加大旅遊宣傳攻勢,使世界人民真正認識、了解沈陽。

供參考。祝好運!

7. 沈陽的歷史是什麼

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處古瀋水(今渾河)之北專而得名屬(南面有渾河,山南水北為陽)。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3萬年前,沈陽地區已有人類活動。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上古人類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設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陽的建城史已2600餘年。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滿清國。1644年清世祖福臨,率滿清軍隊攻入關內定都北京後,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中國現今僅存最完整的兩座皇宮建築群之一。

8. 沈陽的歷史是什麼

沈陽一名源於元成宗元貞二年
(1296年)設置的沈陽路。因地處瀋水(今渾河)之北,「水北為陽」,故而得名。沈陽市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基本屬於肅慎、東胡族活動區。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三百年)時,這里是燕國遼東郡屬境。秦、西漢時屬遼東郡。東漢安帝永初元年
(公元107年)後,北部屬玄菟郡,南部屬遼東郡。三國時均為幽州轄地。西晉時在今遼寧境設平州,遼河東、西分別為玄菟郡、昌黎郡轄境。東晉十六國時的前燕、前秦、後燕時,仍屬玄菟郡。
自北燕起,經南北朝到隋,遼河東被高句麗割據。隋代在遼河西設置燕郡、遼東郡。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起,屬安東都護府轄區。遼代屬東京遼陽府,境內有瀋州
(今沈陽)、興州(懿路)、集州(奉集堡)、廣州(彰驛)、遼州
(遼濱塔)和湯州
(遼中縣)。金代大部分是東京路瀋州屬境。元代屬沈陽路和廣寧府路轄。明代大部分屬沈陽衛轄。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沈陽。後金天聰八年
(1634年)升沈陽為盛京。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今沈陽設奉天府。光緒31年(1905年)在沈陽設奉天省。民固初年屬奉天省遼沈道。民國十二年
(1923年)八月屬奉天市政公所。
民國18年
(1929
年)奉天市改稱沈陽市,隸屬遼寧省。一九一三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沈陽後,又改稱奉天市。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沈陽市名稱。同年十月成立沈陽市民主聯合政府。1946年沈陽被國民黨占據。1948年11月沈陽全境解放,沈陽市成立特別市政府。,1949年改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改由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1954年改為遼寧省省轄市。1980年4月19日,沈陽市革命委員會改名為沈陽市人民政府。1993年,鐵嶺市的法庫、康平縣劃歸沈陽管轄,新民縣撤縣建市。
http://www.hudong.com/wiki/
沈陽市

這上面有更加詳細的介紹

9. 介紹一下沈陽的歷史

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處古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南面有渾河,山南水北為陽)。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3萬年前,沈陽地區已有人類活動。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上古人類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設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陽的建城史已2600餘年。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滿清國。1644年清世祖福臨,率滿清軍隊攻入關內定都北京後,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中國現今僅存最完整的兩座皇宮建築群之一。

10. 請您講述您知道的沈陽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沈陽一名源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設置的沈陽路。因地處瀋水(今渾河)之北,"水北為陽",故而得名。

沈陽市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基本屬於肅慎、東胡族活動區。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三百年)時,這里是燕國遼東郡屬境。秦、西漢時屬遼東郡。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後,北部屬玄菟郡,南部屬遼東郡。三國時均為幽州轄地。西晉時在今遼寧境設平州,遼河東、西分別為玄菟郡、昌黎郡轄境。東晉十六國時的前燕、前秦、後燕時,仍屬玄菟郡。自北燕起,經南北朝到隋,遼河東被高句麗割據。隋代在遼河西設置燕郡、遼東郡。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起,屬安東都護府轄區。遼代屬東京遼陽府,境內有瀋州 (今沈陽)、興州 (懿路)、集州 (奉集堡)、廣州(彰驛)、遼州 (遼濱塔)和湯州 (遼中縣)。金代大部分是東京路瀋州屬境。元代屬沈陽路和廣寧府路轄。明代大部分屬沈陽衛轄。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沈陽。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升沈陽為盛京。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今沈陽設奉天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沈陽設奉天省。民固初年屬奉天省遼沈道。民國十二年 (1923年)八月屬奉天市政公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奉天市改稱沈陽市,隸屬遼寧省。1913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沈陽後,又改稱奉天市。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沈陽市名稱。同年10月成立沈陽市民主聯合政府。1946年沈陽被國民黨占據。1948年11月沈陽全境解放,沈陽市成立特別市政府。1949年改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改由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1954年改為遼寧省省轄市至今。
老北市場「三教九流雜巴地」的民間傳統文化,沉積著悲涼滄桑的民國文化氣息,高樓林立、街路寬闊、店鋪林立、霓虹閃爍的新市區,彰顯著現代的文明,風靡全國並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東北大鼓和奉天落子就是從這里唱響的,這些都為皇寺廣場增添了別樣的文化品位。

置身皇寺廣場,呈現在眼前的是濃厚的民族、民間、民俗、宗教色彩,你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織。著名的皇家寺院實勝寺和全國唯一的錫伯族家廟,以及庄嚴威儀的清朝十二帝的塑像都建在這里。紅牆青瓦,雕梁畫棟,晨鍾暮鼓與神秘的「白駱駝馱金佛」傳說和悲壯的錫伯族西征戍邊故事交相輝映,構成了濃郁的清文化氛圍。

實勝寺是沈陽最早的喇嘛寺院,因是清太宗皇太極賜建的寺剎,因而又名皇寺。又據說,喇嘛教當時有紅、花、白、黃教之分,而皇寺喇嘛為黃教,戴黃帽,加之當初寺院建築均為黃色,因而又有「黃寺」之稱。

實勝寺始建於公元1636年(清崇德元年),竣工於1638年(清崇德三年),佔地7000餘平方米。實勝寺建築恢弘、氣勢雄偉,分前後兩院,布局完整。院內青松翠柳,殿宇輝煌,黃綠掩映,渾然一體。以山門、天王殿、大殿為中軸線,大殿為全寺的主要建築。前院兩側有鍾、鼓二樓,「黃寺鳴鍾」即為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後院兩側為東西配殿和碑亭。大殿西南,建有瑪哈噶喇佛樓,專供瑪哈噶喇金佛。佛像旁供奉努爾哈赤、皇太極遺物。

金佛的傳說

瑪哈噶喇金佛高約40厘米,重千兩,立像,雙手捧降魔寶杵。說起這尊金佛,民間至今還流傳著一則故事。

清太宗皇太極於天聰九年(1635年)征服蒙古林丹汗,曾掠得大批寶物,其中有一隻千兩重的護法金佛,即瑪哈噶喇佛。這尊佛又名「大黑天」,是蒙古各部最信奉的護法神。據說是元世祖時用千金所造,曾在五台山祭祀,後被林丹汗所得。林丹汗逃亡大草灘,喇嘛默爾根用白駱駝載著這尊大金佛來盛京向皇太極進獻,結果白駱駝走到離沈陽城五里的地方便卧地不起,不久便死去。

皇太極為表彰其馱運之功,遂在此地建起一樓,專供瑪哈噶喇金佛。第二年,皇太極稱帝後,又在佛樓旁建造佛寺,三年乃成,取名實勝寺。寺成之日,皇太極親率王公大臣前來頂禮膜拜。

實勝寺的主要建築都是黃綠琉璃屋頂,與皇宮殿頂相當。管寺「達喇嘛」享受朝廷二品俸祿,掌有銀質大印,足見此寺非同一般。皇帝每年正月上旬都要率領王公大臣及前來朝賀的蒙古各部王公到此拜佛,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歷代皇帝東巡及皇親國戚來盛京時,也多到此朝拜。乾隆皇帝執政期間,曾四次東巡,每次必臨皇寺,並親題「海月常輝」四個大字,筆力蒼勁,頗具風采。而凡新到盛京上任的官員,第一件事也是前來參拜金佛。

1946年寺廟失火,金佛神秘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因為有了皇寺,使得荒無人煙的這一地區逐漸有了人家,並逐漸演變為集市,這才有了號稱沈陽第一商埠的北市場。

為了宏揚沈陽的清代歷史文化,2000年,沈陽市和平區政府投資了近7000萬元恢復修建了錫伯族家廟,修繕了實勝寺,還重塑瑪哈噶喇佛和白駱駝雕像。此次重塑的佛像與白駱駝總重65噸,由房山漢白玉雕刻而成,共用石料100噸,由河北曲陽的工匠雕刻而成。

閱讀全文

與沈陽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