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過去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稱為歷史嗎
可以。
歷史有廣義歷史和狹義歷史之分。
廣義歷史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內程,也指某種事物容的發展過程。
狹義歷史是指過去的事實,過時的事物,個人的履歷經歷,對過去事件的記載。
所以過去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稱為歷史。
❷ 中國的歷史發展順序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共計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2)過去是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歷史朝代名歷史朝代名(6張)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❸ 中國過去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特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請問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因素是什麼
然而,為什麼一個好端端的國家,非產生分治不可,甚至非分裂不可。內中的原因,不能不引起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不能不引起後人的深深思索。造成舊王朝滅亡的,概括地說,包括四個基本原因。
第一,內亂。內亂的因素也多。廣義的界定,內亂可以認定為朝廷內部之亂,例如黨爭之亂,例如王權與相權的矛盾。狹義地考慮,所謂內亂,主要是宮廷之亂。而宮廷之亂,又包括因為太子勢力過大造成的動亂,或者因為內宮與外戚勾結造成的動亂,還包括太監擅權造成的動亂,但最主要的,則是因為皇帝本人的昏聵無能,或者濫施暴政造成的內廷與國家之亂。
中國歷史上,因為內廷之亂造成朝代滅亡與更替的史實最多。以至有人說,西漢亡於外戚,東漢亡於宦官,唐代既亡於宦官,又亡於割據。因此,自宋代開始,對於內廷之亂,特別重視,對宦官與外戚的行為嚴加約束,不容其有任何越軌的事情發生。然而,歷史的諷刺在於,你管得住宦官,卻管不住自己。說來說去,還是皇帝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從這個意義上,所謂「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可以認為,「話說天下大勢,亂久必治,治久必亂」了。
第二,割據。割據即軍閥割據。秦末就有軍閥割據,但和後來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那時的軍閥,大多是有封號的,先封諸侯,以後割據。但社會要求統一的力量強大,所以雖有割據,不能長久,七亂八亂,走向大治。
東漢亦亡於割據,割據成為主要社會問題,近人所謂「軍閥割據,天下大亂」,正是三國時代的生動寫照。
唐代同樣亡於割據,安史之亂以後,皇帝的權威已然不復昔日景象。地方軍閥勢力日益強大,與朝廷的關系,和和打打,打打和和,終於不可收拾,釀成五代十國那樣的混亂局面。
割據反映的主要是王權與軍權的矛盾,所以到了宋代,對於軍人特別警惕,採用各種方式,如最高軍事長官由文官擔任,實行督軍制,高級軍官定期調動,使兵不能識官、官也不能識兵,如此等等。宋代沒有割據,就是北宋已亡、南宋立足未穩之時,各勤王之軍,如韓世忠、岳飛、劉琦等人率領的軍隊,依然嚴格控制在朝廷的領導和監督之下。所以,岳家軍雖聲名顯赫,但皇帝要殺岳飛,依然不是一件難事。
割據現象直到明代末期才又有所抬頭,以後到了民國時期,又形成新的歷史局面。
第三,起義。起義主要是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歷代不絕,但有大小之別。大的農民起義,能致王朝於死命,所以,歷代統治者對於農民起義,無不深惡痛絕。視起義軍為盜匪,必須痛殲之而後快。但事實上,剿殺農民起義,並不簡單。而農民起義的情況,又各個有異。所以,從其動機上看,統治者是對於任何起義都一定要痛而殲之的,而從其效果上看,雖拚命剿殺,也不見得成功。於是既有剿殺,也有招安,軟硬兼施,交替使用。
第四,邊患。邊患是自西周以來就沒有真正徹底解決過的大問題。周王朝東遷,就和邊患有關。以後,戰國時期,北方諸侯開始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再修造統一的萬里長城,這也和邊患有關。漢武帝八次征伐匈奴,實際上就是邊患之戰。東漢講和親,和親確實起了作用。但進入晉代,北方又亂,於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成為中國古代史上一段極其慘烈的歷史時期。邊患在唐代未成大害,在宋成為亡國之恨,在明又成亡國之恨。邊患問題之大,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諸如《楊家將》、《說岳全傳》等書的風行,皆與邊患有關。
上述四種大亂,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
邊患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明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割據也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唐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
而無論農民起義,還是割據,還是邊患,皆與內亂有關,這是歷代改朝換代的經驗所證明了的。
由此看來,國家政事雖大,卻又應了民間的一句俗話,即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如果你皇帝是好的,國家機器本身沒大問題,其運作是正常或者比較正常的,那麼,農民起義就不會發生,就是發生了,也不能動搖國家的根基;割據自然也不會發生,發生了也容易糾正。那情形,就如同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一樣。從而邊患也不會成為太大問題,因為你強悍,我更強悍。你搗亂可以,想亡我國家,辦不到,其結果就如同漢武帝北伐匈奴一樣,不但把匈奴人逼至漠北,而且把他們趕向歐洲,從而為漢王朝迎來一段平靜的邊境局面。
四亂其實始於一亂。一亂就是內亂,而內亂首先發因於皇帝,或者因為皇帝無能,或者因為皇帝昏庸,或者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暴君,或者因為他年齡太小,不能理政,或者因為他選錯了接班人。
❹ 歷史、歷史…何為歷史指過去嗎
歷史就是過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
定義 歷史:history historical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范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 「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❺ 中國歷史是一個怎樣的過去歷程 誰能簡單明了的告訴我
十句話說盡中國歷史
一、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統,商周繼之,春秋戰國亂之;秦一統,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明清繼之,民國亂之。
二、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夏亡於妹喜;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吳亡於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後,光姬之力;唐衰於楊玉環;明亡於陳圓圓;清敗於太後慈禧。
三、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裡
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人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復無常。
四、內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後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民族矛盾,異族虎視眈眈
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五、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歌功頌德、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
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六、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七、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八、地域環境左右命運
中國自古東臨太平洋,北接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西北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為喜馬拉雅山,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之內生存,養成了國人含蓄內斂、保守中庸、消極忍耐的農耕性格。故歷朝政府皆重農抑商,重倫理文采,輕科技實用;如夏政權在陝西、商政權在河南;西周政權在陝西、東周政權在河南;秦、西漢政權在陝西、東漢政權在河南;隋、唐政權在陝西、北宋政權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歷史皆在農耕最發達的中原地區上演,由此可見,中國一直都是以農耕為主的黃色文明。直到異族蒙古人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權才隨之坐落於此,中國的農耕地位才逐漸為之動搖。當政權東西對峙時,西強而東弱;南北對峙時,北強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於西和北更接近於游牧民族,兩種文化的交融,自然比東南單純的農耕文化多了一些強悍。然而,每一次異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會被漢文化迅速地同化。
九、朝代之初,君強臣強;朝代之中,君強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強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歷朝歷代,莫不如此,豈有他哉!
十、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卻迅速灰飛湮滅,兩宋文化鼎盛,卻屢被異族欺凌。惟漢、唐重文韜武略,方綿延三四百載,號稱盛世,今已不再矣。
❻ 為什麼歷史就是過去的意思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
(二)過去的事實,過時的事物。例:這件事早已成為歷史。
(三)對過去事件的記載, 沿革, 來歷; 大事記。
(四)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五)書名。即《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著。全書共九卷,前四卷主要追述埃及、巴比倫、波斯、呂底亞、西徐亞及希臘本土的歷史,後五卷敘述希臘與波斯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止於公元前479年。書上雜有許多神話傳說,不盡可信。但此書為歐洲第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
(六)個人的履歷;經歷
(七)對形成未來的進程有影響的事件
(八)歷史記載,征服者美化自己的工具。
(九)歷史的真實,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演變。
❼ 什麼是現在過去是歷史,未來是以後,現在是什麼怎麼解釋
過去就是以前的生活就經歷了好多叫歷史。現在就是在我們周圍發生的不同的事這就是現在。未來就是在將來以後發生的一切事,好多期望在以後會實現,就是未來。
❽ 形容看到過去的歷史發展,就能理解現在的這個樣子
我比較喜來歡歷史`說說我的感自受吧,個人覺得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與興衰沉浮的過程,它能使我們了解人類曾經走過的道路,感受從前的滄桑,而且在我們了解這些事的時候也對現在起到了借鑒的作用,俗話說「讀史可以明智」,當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反省自我,能從歷史中得到啟發得到智慧的時候,這個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才
面對與應付今後的種種,這便是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要研究歷史。
❾ 過去是歷史,現在是過去什麼意思
你酗酒,我戒了,你的現在就是我的過去
❿ 發展歷史和發展歷程的區別
簡單講 發展歷史就是發展過程的記載;已過去的發展和事跡的痕跡 發展歷程就是發展所經歷的過程 可以說發展歷史是發展歷程的一個記錄 一個是宏觀 一個是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