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鐵路歷史發展史
19世紀,中國繼日本及印度之後成為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
受「師夷長技以治夷」思想影響的「洋務派」清政府官員還是被迫接受了鐵路,於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清政府主張興建的官辦鐵路——唐胥鐵路。
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提出了宏偉全面的鐵路建設計劃,設計了連通全國的3條主要干線,總長20萬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國政府決定填補西部地區的鐵路空白,開始建設成都到重慶的成渝鐵路,1950年6月開工建設,1952年6月通車,成為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大秦鐵路建於1985-1997年,是中國唯一一條煤炭運輸專線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鐵路。京九鐵路,又稱京九線,是一條從北京通往廣東深圳的鐵路。
2008年中國擁有了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截止至2016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65%以上。
(1)歷史發展較擴展閱讀:
自從中國的高鐵網路建成之後,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節等一些大型節日中,高鐵更是為廣大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中國內地,還有著很多貧窮與落後的地方,在高鐵網路全面建成之後,在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必將讓中國的經濟再次騰飛。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鐵路運輸對於兵力運輸意義重大。而在中國高鐵網路出具規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時間不超過半天。
B. 中外行政法歷史發展的比較
本人認為,為了更好地比較中外行政法的歷史發展,應該首先了解各自的發展歷史,這是前提所在,然後再分別對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的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進行比較。
一、新中國建立以前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意義的行政法在中國產生於民國初期。1914年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條例》,同年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訴訟法。1914年3月21日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平政院具有行政法院的性質,行政審判權不屬於普通法院,而屬於平政院。1932年11月27日,國民黨政府頒布了《行政訴訟法》,1945年4月16日又頒布了《行政法院組織法》,這兩個法律規定,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分立,專門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它規定行政訴訟有三個步驟,當事人必須先向行政機關提出訴願和再訴願,不服的才能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二、新中國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新中國行政法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行政法的初創階段(1949-1956年)。這是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初創階段,沒有制定系統的行政法體系,甚至對行政法的認識也是有限的。
2、行政法的倒退與破壞階段(1957-1977年)。這一時期由於反右運動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行政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被破壞殆盡。
3、行政法的恢復階段(1978-1988年)。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82憲法開始,行政法進入了恢復階段。許多領域的行政法律規范相繼制定,初步結束了無法可依的局面。1982年頒布的《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審理行政案件,這一規定標志著中國行政訴訟制度誕生的。
4、行政法的發展階段(1989年-)。1989年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具有重大意義,確立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機制,給公民的合法權利以切實的保障,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水平。近年來,行政機關和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權力機關和司法機關對行政權的監督機制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正朝著「法治國」的目標艱難而穩步地前進著。
三、外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現在人們使用行政法這一概念是指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產物,是在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的理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一、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大陸法系的行政法產生較早,體系完善、理論發達。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有兩個法院系統,即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都存在兩種法律規則,即公法和私法。法國行政法和德國行政法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但是由於大陸法系各國的歷史不同,在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上也存在差異。
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普通法院在審理各種案件(包括行政案件)時,適用同一體系的法律規則。
1、英國行政法
在英國沒有明確的法律部門的劃分,所以早期的英國沒有明確的行政法概念。作為現代意義的行政法是17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的,它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產物。
2、美國行政法
美國行政法受英國行政法的影響產生較晚,美國行政法的產生是同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相聯系的,1887年成立的州際貿易委員會被認為是美國行政法的開始。從羅斯福「新政」開始,美國行政法迅速發展,1946年聯邦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是美國行政法上劃時代的法律,該法以美國憲法中的正當法律程序為基礎,建立起准司法的行政程序。
四、歷史發展比較
外國行政法主要分為兩大法系行政法,即為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1、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
雖然中國屬於大陸法系國家,但中國行政法相對大陸法系其他國家的,特別是法國、德國的而言,起步較晚。從產生開始,中國的行政法就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德國行政法的影響。
2、中國行政法與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與英美法系國家相比,中國行政法研究則起步較早,重視程度也較高。中國現代意義的行政法產生於民國初期,而英美法系國家直到19世紀後半葉,其
學者們才開始注意行政法的功能並逐步建立了理論體系。在英國,作為一門科學,行政法研究真正受到重視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情;美國行政法的發展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
從當代行政法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外行政法日趨融合。兩大法系互采之長,英美法系的行政法范圍向廣義演進,既包括程序法,又包括實體法,既包括內部行政法,又包括外部行政法。過去上訴法院把行政案件看作私法案件,由民事庭審理,現在,上訴法院專設了行政庭,審理行政案件。大陸法系行政法已經突破公法的范圍,在一些行政領域適用私法,在法德等國,行政私法已成為流行詞,公私法的界限日漸模糊。
參考文獻:
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應松年,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
2、《新編行政法學》,譚宗澤,重慶出版社,2001年。
C. 比較古代東西方歷史發展的差異
從西方來講,教材對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評價也並沒有完全肯定,而是指出無論希臘的民主還是羅馬的法律都有其時代的局限性。希臘的民主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羅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法律不能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上。這樣的評價盡管有些苛求古人,但是實際上也算是真正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弱點,時代的局限性也是局限。教材的編者在努力提醒,我們對古代政治制度要歷史地全面地看。
只是編者不明白,這樣的體例編寫本身容易使人陷入疑惑:比如希臘的民主是不是希臘社會都是民主,雅典能夠代表整個希臘代表整個西方嗎?希臘其它社會狀況為什麼不在教材中介紹呢?再如,羅馬是一個法律十分完善的國家,羅馬的法律對西方國家甚至對世界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一直到今日,那麼,古代只有羅馬國家有法律嗎?其他國家的法律不重要嗎?對世界不曾產生影響嗎?羅馬之前的希臘有沒有法律?這些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之中,對那些求知慾強烈的學生產生這樣的問題是自然而然的。而當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實際上是和我們教材編寫指導思想有關,與課標有關。完整的或者相對完整的歷史不能展現的時候,歷史之間的聯系和整體局面都消失了。政治史的教學給人一種跳來跳去的感覺,缺乏歷史的整體性和連貫性。而當歷史被孤零零地割裂成幾個點的時候,歷史的整體發展乃至事件之間的聯系也被割斷了。這樣的割裂不僅影響對歷史整體的感覺,實際上也影響我們對那些所謂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重點知識的理解。這是目前專題史教學的障礙,也是教學中老師們最主要的困惑。 剪裁西方古代歷史,只留下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其結果可能是以學生的知識水平,很容易將西方之古代政治制度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作一個對比,而這樣的對比,即使不是有意進行,實際上也因為教材的編排產生一種暗示。而這樣的對比如果只停留於表面的政治特徵而缺乏歷史的觀察則容易對歷史誤讀。
實際上,古代西方政治制度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分別發生於不同的文明圈內,其時間、經濟基礎、歷史傳統、文化結構都有很大的差異,而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態和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對這樣的政治制度評價,很難用現代的標准去衡量那個時代的各自的政治文明,他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並對各自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果我們不能分清古代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優劣,那麼以現代觀念判斷古代西方政治文明優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顯然也是錯誤的。實際上是這樣的對比很難得出什麼科學結論。我們應該明白,歷史和現實的距離看似很進,實際很遠,走進歷史乃至讀懂歷史是比較困難的。不是我們將現代社會簡單地影射到古代,我們就算是理解了歷史了。東西方的古代政治各自有其優勢,各自有其弊端,是一個慎重的理解方式,簡單的對比容易產生錯誤的歷史結論。
當然,在現代社會之中,民主法製成為現代政治文明的最基本訴求,是我們這個社會每一個現代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理念。它如此的深入人心,很容易使我們一旦發現古代社會中民主法制特徵十分突出的地區,令我們則羨慕不已。而對專制獨裁所造成歷史災難的痛恨,也使我們對古代政治制度上專制和權力集中心存芥蒂,倍加警惕。這當然應該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倘若因為現在對專制的否定,進而將歷史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否定,實際上抹煞了歷史上古代中央集權的合理性。同樣倘若因為現在對民主制度的熱愛進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而忽視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這兩種看法都是不科學的。
我們熱愛民主,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民主由一種理念變成現實,實際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既有經濟的作用,還有政治和文化的保證,既有現實的渴求,也有歷史傳統的制約,並不是將西方的理念拿來就可以在中國變成現實的。中國古代制度中的許多因素在現代社會依然有很多的遺存,傳統在民主制度建設上有時還起著一些消極作用。實際上西方現代政治也不僅僅是將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完全照搬,其間經濟的發展,制度的更新都對民主制度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了解了古代東西方政治制度,更應該明確,民主的實現,並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多和商品經濟發展、市場的成熟以及民主法制建設有關。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中國民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任重而道遠。這也許是古代政治制度學習給我們的一點啟示吧。
D. 熟悉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成就
朝代 公元紀年 夏以前、夏、商、西周 ——公元前771年 原始社會時,我國已有了農、牧業和原始手工業。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由於奴隸階級的辛勤勞動,農牧業和手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商代時,在農牧業生產的推動下,開始了對天文和數學的研究,制定了較好的歷法,並已使用十進位記數法。商代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由於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統治,嚴重地阻礙了奴隸社會後期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以來,隨著冶鐵手工業的發展和鐵制工具的使用,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奴隸階級反對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統治,不斷舉行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推動著社會的變革。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李悝(kui)、商鞅等人先後在魏、秦等諸侯國實行變法。 戰國時期,封建制生產關系在許多諸候國逐漸代替奴隸制生產關系並日益發展,我國社會面貌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業、牧業、水利、采礦、冶鐵以及其他手工業等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出現了生氣勃勃的發展局面。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為我國農業生產的進一步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冶煉、鑄造和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對生產力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內經》為代表的我國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天文學、地學、數學、物理學等方面也有很大發展;許多思想家、科學家得出了一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著名的思想家荀況提出"明於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給了奴隸主階級的天命論以沉重的打擊 秦、漢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漢時期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氾勝之書》,《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傷寒雜病論》等著作標志了我國農學、天文學、數學、醫學等達到了新的水平。紡織、機械、冶金、建築、造船等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貢獻。 魏、晉、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著名科學家賈思勰(xie)重視實踐,系統地總結了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對我國農業科學作出了重大貢獻。祖沖之勇於創新,在天文歷法和數學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地學、醫葯學、冶煉、化學等也有重要進展。我國科學技術在斗爭中繼續前進。 隋、唐、五代 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隋唐的建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社會生產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隋末農民大起義又一次打擊了豪強地主階級,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阻力。在農民起義的推動下,唐朝的社會生產有了較大發展,經濟和文化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隨著海陸空交通的發達,與各國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唐朝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文明發達的、強盛的國家。隋唐的科學技術有很大發展,天文學、歷法、地理學、醫葯學等方面以及農業、紡織、陶瓷、建築、航海等技術都有了不少新的成就。火葯和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重大成就,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做出了貢獻。唯物主義思想家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批判了有神論和天命論,發展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宋、遼、金、元 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 北宋中期,王安石實行變法。新法中的若干措施如農田水利法等,有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和火葯武器的發明,是宋代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重大貢獻。進步科學家沈括在科學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宋代在建築、機械、礦冶、造船、紡織、制瓷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醫葯學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局面。 明、清(鴉片戰爭以前) 公元前1368年——公元1840年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許多領域在世界上曾經長期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進入明代中葉之後卻逐漸落後了。 明清時期紡織、冶煉、制瓷、製糖、造紙、印刷、造船等手工業的規模和技術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等著作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技術以及醫葯學、生物學等方面的重要成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明代中葉以後,西方自然科學知識開始傳入我國。
E. 簡要敘述世界文化史的發展歷程,較詳細些。
簡要敘述世界文化史的發展歷程,較詳細些。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 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雖然世界歷史本身早在人類文明出現後就出現,但人類一直到近現代才真正用這個概念來研究和述說歷史。 這種世界史的概念也在西方向外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到世界各地,如日本在19世紀 末開始發展世界史的研究,中國知識分子也開始對世界歷史感到興趣。但在西方,一直到20世紀晚期,西洋史仍然一直是學術主流,直到1980年代,以來,打破西方中心的努力下,歐洲以及美國的歷史課程主流,才開始由西洋史轉向世界史。 世界史四言記憶法 四大發明,進步杠桿。技術進步,分工擴展。城鎮增多,關系改變。庸佣不同,性質迥然。地中海岸,萌芽出現。 新航路開,有其根源。商品經濟,貨幣貪婪。商業危機,道路阻斷。為去東方,起錨開船。西葡兩國,率先揚帆。 遠達印度,達氏航船。哥氏船隊,大洋彼岸。麥船環航,證實地圓。新路開辟,意義深遠。商價革命,資義發展。 白人上岸,兇相畢現。燒殺搶劫,貪得無厭。亞非拉美,沉重災難。原始積累,手段野蠻,世界形勢,由此改變。 文藝復興,意為首源。人文主義,集中表現。強調人行,反對神權。面向現實,尊重實踐,自然科學,重大發展。 天主教會,封建集團。神職人員,腐敗貪婪。宗教改革,新教出現。革命旗幟,飄揚荷蘭。首次資革,發展領先。 英處中線,海外利便。制呢利大,養羊地圈。新的階級,實力發展。斯氏王朝,君主制專。引發革命,為鎮籌錢。
F. 明朝歷史發展最重要的人。
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專政省的建立:明代建立以後屬為了保持局勢的穩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權力,集權於中央。
2、開發進程加快:大興屯田,移民實邊,寓兵於農,注重發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出省驛道干線加以拓寬和改造,增加驛站,是驛道有了較大的發展。此外,在手工業和礦業方面,開設了很多局所。在城鎮建設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3、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原有的生產關系被打破。地主經濟飛速發展。
4、大規模的進行改土設流:貴州原先是土司統治區。從永樂十一年起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土設流。 後來又不斷的擴大流官的統治區域。
G. 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和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事件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H. 發展社會學中歷史比較法是一種宏觀研究嗎
「歷史比較法」是歷史教學中特別是中學歷史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法。它是指將有一定關聯的歷史現象和概念,進行比較對照,判斷異同、分析緣由,從而把握歷史發展進程的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認識歷史現象的性質和特點的一種教學方法。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是分析歷史事物和評析歷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運用原則
一、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指歷史事件與事件比較,歷史人物和人物比較。同一時期性質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做比較,才能進一步認識這些事物或現象的共性或個性特徵。對同一歷史時期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也可以進行比較,可以從差異性掌握本質特徵。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比較,才能認識此類事物或現象的特徵變化和發展規律。
二、對應性原則
進行比較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必須有對應的比點,即比較項。如對中國歷史上兩次典型的資產階級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進行比較。從運動存在的背景、領導的階段、革命綱領、斗爭方式,歷史意義及其失敗原因、經驗教訓進行全面比較。
三、重點性原則
歷史比較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但並不是不擇要領,而是要有重點地進行比較。如將林則徐、魏源的思想與洋務派的思想進行比較:主要比項包括背景、目的、主張、影響及階級屬性。而這些比項中的重中之重則應是對根本目的、核心主張的比較。
四、時代性原則
比較並不只是為了通過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區分出異同,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較,揭示歷史事件、歷史本質特徵,挖掘歷史表象中蘊藏的規律,探尋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因此在進行比較中要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與事件、人物所處的時代特徵\發展主張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語言學中的「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就是通過兩種或幾種方言或親屬語言的差別來探索語言發展規律的方法。
從符號的任意性出發,必須要區分語言的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探討語言的狀態(共時態)和演化的階段(歷時態)是區分的關鍵。共時語言學研究同一個集體意識感覺到的各項同時存在並構成系統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和心理關系。歷時語言學,相反地,研究各項不是同一個集體意識感覺到的相連續的要素間的關系,這些要素與一個代替一個彼此間不構成系統。研究共時態的尤為重要。在索緒爾看來,語言是形式不是物質,語言是由互相聯系著的價值構成的系統,分析語言就是揭示出構成語言現狀的價值系統。歷史體現了個別成分在時間中的演化,歷史產生形式,系統使用這些形式。研究的重點是形式在系統中的作用,無需解釋其歷史的變化或產生的原因,因為這種解釋僅說明語言成分的變化,而不能說明語言系統。語言學從結構上進行解釋,說明形式及其組合規則。其方法是從具體的共時性中揭示出潛在的關系系統,因為正是這種關系創造並確定共時系統中的一切成分。
I. 17~18世紀中西歷史發展大勢比較
17、18世紀的中國在來政治上空前強化君主專自製,在經濟上重農抑商,在外交上閉關鎖國, 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正常發展;文化上實行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17、18 世紀的西方在政治上通過加強君主專制來反對羅馬教廷的控制, 實行君主開明專制;在經濟上實行重商主義;在外交上鼓勵對外擴張, 促進了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文化上, 啟蒙思想蓬勃發展。
認識:加強君主專制和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的初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明清時期消極作用日益顯現, 成為歷史發展的阻礙, 中國已落後於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