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軍遠征中具有巨大歷史意義的事件舉例
大渡橋橫鐵索寒
『貳』 遠征的勝利有和偉大歷史意義
由於博古左抄」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襲,以及敵強我弱,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
意義: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叄』 十字軍遠征的意義
十字軍(Crusade)
十字軍遠征
1096—1270年,西歐封建主對近東各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西歐商業資本的增長,以及城市和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加速了封建社會內部的社會經濟分化,並推動統治階級去掠奪經濟發達的近東國家。十字軍東征是天主教會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的口號下發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領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紀末葉被穆斯林(塞爾柱突厥人)佔領的。十字軍參戰者服裝均飾以紅十字為標志,散稱「十字軍」。 社會各階級均參加十字軍東征。以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教會上層僧侶是十字軍東征的思想鼓動者—和總的策劃者。他們利用宗教狂熱極力擴大羅馬教廷的政治影響,企圖將希臘東正教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並力圖通過掠奪東方國家領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領地來增加自己的財富;破落的騎士階層也為發財致富的機會所吸引,他們成為十字軍的主要成員;大封建主力圖擴大自己的領地和增加收入,並夢想在東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國家。義大利的熱那亞、威尼斯和比薩等城市在籌劃十字軍東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從近東驅逐塞爾柱突厥人,並同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賀易關系,對這些城市十分有利。為求擺脫封建壓迫和極端貧困的道路,貧窮的農民也參加了最初幾次十字軍東征。但是,從十二世紀後半期起當農民看清這種希望不可能實現之後,便拒絕參加十字軍東征。天主教會宣布十字軍軍人是「為信仰而戰的勇士」,把他們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並予以各種特權。 十字軍大規模東征(主要是陸路)共進行過八次。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是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11月26日在克萊蒙(法國)召開的高級宗教會議上宣布的。約有10萬人參加了這次東征。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佔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1098年,又攻佔埃德薩和安條克,建立起最初幾個十字軍國家——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1099年7月,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在東方建立的其他國家,均附屬於耶路撒冷王國。城鄉居民多次舉行起義反抗奴役者。為控制十字軍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侶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1149)是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所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進行的。1144年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埃德薩,是這次東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軍最先出動,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軍隊擊潰。法國十字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1192),是因埃及蘇丹撒拉丁軍隊於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戰役中擊潰耶路撒冷王國軍隊並佔領耶路撒冷而引起的。這次東征,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統率下進行的。腓特烈率軍沿第二次東征路線從陸路穿越拜占庭前進。法、英兩國十字軍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佔領西西里島。各國十字軍之間矛盾重重,此次東征也沒有達到目的。德意志十字軍(最初約10萬人)穿越整個小亞細亞,沿途傷亡慘重,腓特烈一世在橫渡薩列夫河時溺水死亡,其軍隊亦隨之瓦解。腓力佔領阿卡港後,於1191年率部分十字軍返回法國。理查在敘利亞取得一定戰果,攻佔了塞普勒斯,並建立塞普勒斯王國,1192年又與撒拉丁簽訂和約。據此和約,自推羅至雅法沿海的狹長地帶仍歸耶路撒冷王國所有,阿卡港實際上成為王國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與的黎波里合並的安條克公國則仍掌握在十字軍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1204)是教皇英諾森三世策劃的。十字軍原定東征埃及,但後來改變計劃進軍拜占庭帝國,先後攻陷兩座基督教城:達爾馬提亞的扎達爾(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軍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國的部分領土上建立起幾個國家,其中最大的一個國家是直到1261年才滅亡的拉丁帝國,它領有巴爾干半島許多地區和小亞細亞西北部,以及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上的一些島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威尼斯共和國作為義大利最強大的國家壟斷了同東方各國的貿易,並奪取拜占庭許多貿易和軍事要地。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1221)是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國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領奧匈十字軍聯軍對埃及進行的遠征。十字軍在埃及登陸後,攻佔達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簽訂停戰協定並撤離埃及。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1229)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進行。這次東征使基督徒於1229年一度奪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佔。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4)和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是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統率下先後對埃及和突尼西亞進行的兩次東征,但均遭失敗。
『肆』 十字軍遠征有什麼歷史意義
十字軍遠征持續了將近200年。東方擊退了西方封建主的猛烈攻勢,本身又轉入對封建歐洲的進攻。土耳其人佔領了巴爾干半島,並開始向歐洲的縱深推進。同時,十字軍對東方的遠征,結束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統治地位。地中海區域的貿易為威尼斯和熱那亞所壟斷,從而加速了北義大利各城市的發展。
『伍』 在『遠征』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
如果是長征,就是遵義會議,他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確立了毛澤東對革命的領導地位,是革命的重大轉折
『陸』 中國遠征軍的意義是什麼
1.首先確保中國大後方也就是重慶等西南地區的安全。
2.其次在境外拖住日本主力,給國內減小壓力。
3.最後這是迎合當時同盟國的要求。
抗日戰爭時期,緬甸戰場是中國和太平洋兩大抗日主戰場的戰略結合部,又是東南亞戰場的主要作戰地區。中國軍隊曾兩次進入緬甸,展開對日作戰。不僅有力地支援了盟軍在中、印、緬戰場的對日作戰,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運輸線,提高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戰爭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潰,而且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大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沒有豐富的資源,特別是戰備資源,盡管戰前他儲藏了不少,可以要完全吃下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顯然那是非常有限的,更何況爆發了太平洋戰爭。
他侵佔東南亞不外乎是三點原因;
其一是因為中國的持久戰,特別是是在戰爭後期,這種資源的需求更是迫切,中國戰場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武器,而當時的機械化軍團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鋼鐵,橡膠和石油,東南亞有大面積的橡膠廠,鋼鐵業經過英國等多年的建設,也非常的完備,至於石油,荷蘭人在蘇門答臘島有完整的成套的設備(此時荷蘭已經被德國佔領),日本人去,至少軍部認為完全就是去接收。歐洲如英法等自己都自顧不暇,難道不是去接收?剛開始也的確是這樣。
其二,中國抗戰的意志在重慶,雲貴川是整個大後方,通過侵佔緬甸等,可以配合北方日軍的進攻,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一舉滅亡中國。
其三,中國的抗戰,因為彼時蘇聯已經和日本簽訂了條約,蘇聯自己面對德國的入侵也是疲於招架,根本難以援助,而中國的物資,那個時候僅存的生命線,就是從緬甸進入石油,橡膠,華人的捐贈。侵佔印緬,也就掐斷了中國的生命線,即時不能從雲南打到重慶,畢其功於一役,至少中國的生命線被掐斷,重慶政府的滅亡指日可待了!
所以日本侵略東南亞是必須的,是必然的,是繞不過去的。這對於中國的極為不利的,就好像你面對正面的一個歹徒,本身你不如這個歹徒強壯,偏偏歹徒的幫凶還竄到你的後面,從後面准備給你一擊,這是致命的!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四十萬英勇的中華兒女開赴印度支那,犧牲二十萬,取的了輝煌的勝利。
他的意義就在於,首先他是甲午戰爭之後,第一次中國軍隊走出國門,他們百折不屈的精神,使得世界各國知道,中國不會亡,如美國等義無反顧的支持中國抗戰。
其次,他粉碎了,日本妄圖從緬甸襲擊雲南,進而攻擊重慶,滅亡中國的企圖。
最後,因為他們的英勇抗戰,策應了中國整個抗日戰場,也為同盟國的反攻爭取了時間,沒有他的英勇抗戰,重慶保不住,日本投降會在1945年?
他們是毫無疑問的英雄
『柒』 忽必烈的遠征大理,在我國歷史上有何重大的意義
在元朝滅亡宋代之前,忽必烈曾經親率大軍遠征大理,這一事件包含著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不僅促使了南宋的滅亡,還使得這塊土地再次回歸了內地,形成一統。從此蒙古便形成了對南宋的包抄之勢。也加速了南宋改朝換代的進程。而在我國歷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以後這片原屬大理國的土地結束了政權割據的混亂局面,再一次回歸內地形成了統一。而忽必烈本人因為這場戰爭在軍中的名聲也逐漸增大,為其後來成為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礎。
『捌』 中國遠征軍的真正歷史定義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派遣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戰爆發後,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岩,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灘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其間因爆破,墜岩,墜江,土石重壓,惡性痢疾而死去的民眾不計其數。1938年底通車,從此,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抗戰開始後,日本圖謀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援華活動。1939年冬,日佔我南寧,斷我通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狂轟爛炸;6月迫使法國接受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盡管如此如此,日寇並不罷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並與泰國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後因情況變化取消),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玖』 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的重大歷史作用有哪些
中國來遠征軍是中國抗自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陸軍、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出國作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國遠征軍。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3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0,000人,傷亡接近20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