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經濟推動文化發展的歷史

經濟推動文化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3 05:47:51

『壹』 文化經濟學的發展歷史

對於文化經濟的研究,始於文化社會學、藝術社會學和非生產領域經濟學等研究。1847年,比利時的米凱爾首先提出「藝術社會學」的命題。隨後眾多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文化史學家就分別從不同角度考察了文藝同社會、經濟的聯系。其中,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最早從社會經濟結構的角度研究文藝的本質,進行文化的經濟淵源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理論發現的命題,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經濟學的研究提供了前期理論依據;德國學者弗里採的《藝術社會學》揭示了藝術作品同生產方式的聯系。
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興起的「非生產領域經濟學」的研究,把文化的社會經濟問題提上了研究工作日程。70年代末,在蘇聯的影響下,東歐國家開始注重對社會主義文化經濟理論的實踐的研究。蘇聯的莫肖夫、普納諾夫,捷克斯洛伐克的諾沃特尼、維特克,匈牙利的孔茨、庫蒂,以及民主德國的羅德、霍馬廷、雷瓦爾特等,都發表過有關的論著,開始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文化經濟學的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的斯·庫列戈揚發表了《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精神生產》,指出要建立包括文化經濟學在內的一些關於精神生產領域的經濟學科。1980年,蘇聯出版了《非生產領域經濟學》教科書,系統分析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經濟學問題。1982年,民主德國的霍馬廷和雷瓦特合作發表了《文化領域經濟學的現實問題》,闡述了建立社會主義文化經濟學的必要性和具體內容。至此,文化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產生了。
文化經濟學不僅要求從經濟學的觀點開展對文化經濟問題的整體研究,而且還要求從文化領域的各個部門出發研究經濟問題。日本的名和太郎發表《經濟與文化》,分析了經濟與文化的關系,以及日本的文化時代、文化力和文化立國等問題;日本的並木信義發表了《日本文化的經濟學》。1981年美國波特蘭市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布林克曼在印度出版了《文化經濟學》,根據文化發展的理論分析了各種經濟現象的實質,從宏觀角度闡述了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雖然許多國家的學者都發表了不少有關的論著,但系統的科學的文化經濟學理論體系仍在建立之中。
在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在1985年召開的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率先提出應建立中國自己的文化經濟學的主張,此後,全國不少地方也都紛紛舉行大型的文化發展戰略研討,一批關於文化經濟研究的學術成果相繼問世。所有這些,不僅推動了對文化領域的一些經濟和管理的現實問題的探討,而且還直接為我國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和學科的建立做了素材積累和理論動員的准備。
1993年,我國第一個以「文化經濟」為專業方向的四年制本科專業——「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文化經濟學的理論研究、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由此進入我國學術界的視野和高等教育領域。
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雲南大學四所高校中開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以「文化經濟學」作為專業課之一。隨後眾多高校紛紛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貳』 在經濟與文化角度秦始皇對我國歷史發展有什麼貢獻

你很搞!經濟文化都破壞了,還他媽的鳥貢獻啊 有貢獻秦朝還這么快滅亡嗎?
全國多少人去修長城與陵墓?佔全國的人口多少?比一比這樣的結構,能有經濟文化?

『叄』 如何讓中國文化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能轉化為物質力量,從而對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競爭力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越來越重要
文化產業是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特殊領域,所以國家重視發展文化產業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當代中華兒女一定要肩負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重任」,這道出了國人豪邁的情感,也預示了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任務的艱巨.文化實力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支撐,如果兩者脫節或不匹配,則我們很難贏得國際話語權、主動權,已經擁有的經濟實力也會受到削弱,進一步的發展會受到制約.長期看,中國經濟參與世界一體化的進程就會變成「蹩腳的旅行」,人民的尊嚴和自豪感也將打一個折扣.這正是我們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原因.可以說,發展文化產業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的又一個戰場.
按照中央部署,有關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財政方面,中央和地方財政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文化產業稅收減免政策相繼頒布.金融方面,證監會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上市,鼓勵文化類上市公司進行並購重組,穩步擴大文化企業債券市場融資水平,推動完善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的配套制度;銀監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推進適應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信貸管理制度創新,推動適應文化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創新;保監會公布了首批11個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的試點險種.
為支持文化產業「走出去」,各部門還採取部際協調的方式,完善財稅、金融、外匯和通關等配套政策,拓展對外文化貿易網路,積極擴大文化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可以說,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已經邁出積極有力的腳步.
這里要強調的是,文化體制改革是「兩手抓」、「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兩者,又都統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總目標之下.
現實看,無論從文化傳播的內容、渠道、技術哪一個方面衡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會有交叉.從文化的公益性來看,走向市場的文化產業也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說,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要相得益彰,相互促進.也要避免文化產業搞一窩蜂和GDP崇拜,務求扎扎實實,穩妥推進.
當然,要構建文化發展促進體系包含多個方面.除了形成政府行政合力之外,還要認真細致梳理相關文化政策,及時進行政策修正才能實現文化繁榮的效果,同時要發揮行業協會對文化產業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另外,還要積極發揮文化活躍骨幹人才的帶動作用,豐富文化樣式的多樣性.

『肆』 文化如何推動經濟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決定的。過去,我們比較注重文化的政治屬性而忽視其經濟屬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深化對文化經濟屬性的認識。一般來說,除了公益性文化,文化的生產和經營主要應以市場為主,在服務於人們精神需求的過程中體現經濟效益,實現產品的價值補償和資產增值。因此,文化產業應擺脫與市場割裂的狀況,在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效益評價等方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文化產業市場化不等於文化市場化。文化的內涵涉及許多方面,其中,有的方面可以也必須市場化,有的方面不應也不能市場化,有的方面則不能完全市場化。文化產業市場化則是另一個概念。有些文化能形成產業,有些則形不成產業。能夠形成產業的文化才是文化產業,才談得上文化產業市場化問題。文化產業市場化,主要是從經營和運營方式來講的,它要求文化產業進入市場領域,遵循市場規律。但文化的內容特別是涉及意識形態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內容,不能簡單地交給市場來定奪。文化精神產品應是健康向上的,融知識性、娛樂性與思想性於一體。凡屬頹廢的、封建迷信的、反動沒落的東西,就不能靠市場選擇取捨,而應加以宏觀調控。應將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而不應把文化經營市場化與文化內容市場化混同起來。與意識形態相關的文化領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發展文化產業需要資本的支持與推動,這涉及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問題。是否一切文化的繁榮發展都以資本的投入為前提?是否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呈正相關關系?當然,從整體上講,經濟是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或影響著文化的發展。但對此又不能加以絕對地理解,應區分幾種不同的情況:其一,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如詩詞歌賦的發展、書畫的發展,並非與資本投入、與經濟發展呈正相關關系。從古到今,文化的發展都有超越經濟制約而相對獨立發展的事例。如,我國古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現代,但卻出了許多至今罕有其匹的大詩人、大書法家、大畫家。又如,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發展水平根本不可能與現在同日而語,但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我國文化史上少有的黃金時代。其二,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經濟而發展,只能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如教育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很落後,大、中學校的入學率較低,特別是在農村,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甚至還上不起學。其三,文化的發展可能滯後於經濟的發展,但到一定程度時則需要有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最終形成經濟與文化發展的相互促進。這種情況表現在某些新興城市,如深圳市,經濟發展速度領先於其他地區,但文化事業的發展曾相對滯後。近些年來,深圳市注重文化建設,把文化的發展放到城市整體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努力使文化發展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已取得顯著成效。其四,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並非必然均衡協調地推進。從歷史上看,不同地區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不是直線式的、均衡的,有時會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例如,西晉以前,長江流域的文化和經濟遠遠落後於黃河流域,而在南北朝時代,南方文化又超過北方,經濟也逐漸發展起來。唐宋以後,黃河流域的經濟和文化都落後於長江流域。可見,文化的內容是多層次的,有的受經濟的制約大,有的受經濟的制約小。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化層面,而應通過加強文化建設,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共同發展。文化對經濟具有拉動作用,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層次。文化產業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較高產業關聯度的新興產業,而且文化產業作為聯系經濟和文化的紐帶,其發展有助於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伍』 經濟在歷史上有哪些作用

1.推動歷史進程,可以說歷史的一切發展都是由於經濟。
因為經濟發展,出現財產私有,人專類從原始社會,屬也就是部族轉變成奴隸制社會。
因為經濟發展,地主階層出現並不斷壯大,歷史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
又是因為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壯大,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
2.促進科技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最簡單的例子,樓主有問題了,可以通過電腦詢問。
3.促進文化發展,隨著不同階層的壯大,文化也在推廣。最初的文化只存在於貴族階層,百姓沒有什麼可娛樂的。後來出現了民謠、詩詞、元曲、傳奇話本、戲劇、小說、相聲等等等等。

『陸』 簡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

1、1978—1999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預熱期。

這一階段,我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對文化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的焦點是文化可不可以產業化、文化能不能夠產業化、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是否構成生產力等問題。

2、2000—2005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初創期。

在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概念提了出來,強調:「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3、2006—201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改革攻堅期。

這一階段,我國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視製作、發行、廣電傳輸、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首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等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政企、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逐步推進。

(6)經濟推動文化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的未來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國文化產業來說,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文化產業將從粗放的鋪攤子式的發展模式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這就要求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好未來發展藍圖;突出創新、創意、創造性發明和原創知識產權掌控,堅持內容為王;推動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與文化、審美、藝術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新業態;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跨界運行,創造出一批適應市場化運行的新形式;注重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費新模式。

『柒』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簡史

夏商西周時期

當黃河流域出現夏、商和西周三代文明古國之際,代表新的生產力的文字、青銅器和城市已經在北方的遼河流域、長江以南地區紛紛出現,從而使中國大陸的奴隸制王朝得以鞏固和發展,成為東方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心。

春秋戰國時期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迅速,判斷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這里所說的勞動資料主要指生產工具而言。由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先進的生鐵冶鑄技術,即出現了鑄鐵,促進了鐵器的普遍使用,並由此推動了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使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秦漢時期

由於中國早在公元前3 世紀就建立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迫使封建統治集團對古代社會的自然經濟狀態進行干預,以使社會經濟朝著有利於鞏固封建統一的軌道運行,於是形成了封建經濟的自然發展與封建國家經濟制度的矛盾,也就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

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專制集權較弱,政治上相對寬松的時代。因而對經濟活動的控制也相對寬松,經濟活動也比較活躍。這在南朝表現得尤為明顯。

隋唐五代時期

唐的經濟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

(一)南北經濟均有發展,更主要的是南方經濟已逐漸成為中國中央政權的主要支柱,成為經濟中心。

(二)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新的技術給生產帶來突破性變化。如造船、建築、農田水利、造紙印刷術、瓷器、絲織都有創造性發明並向海外流傳。

(三)與外國經濟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與非洲、西歐、中亞、西亞、東南亞、日本、朝鮮等國,都有貿易往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

五代十國時間很短,實際是唐代的繼續,經濟雖因戰亂而受影響,但仍然有很大進步,正因為經濟的發展才有全國統一的迫切要求,分裂很快被宋統一起來了。

宋遼夏金時期

其主要標志是,以農業為主、以手工操作為基礎的社會生產體系及其相應的制度保證體系已經趨於完善;從對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而言,已經接近甚至幾乎達到了古代的技術條件所能允許的最高水平。

元朝時期

元代經濟歷史提供的經驗和教訓在中華民族經濟管理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卓越的軍事、經濟管理謀略運籌思維,忽必烈多元一體化的國民經濟管理思想模式,元代長期影響後世的經鞏固、各族人民的團結交往、封建社會後期經濟的進步性發展都有重要的、深遠的影響。

明清時期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聲有色的時代。明代經濟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上處於變革的重要時期,有諸多新現象、新特點,值得認真總結,深刻分析、取其精華,以資借鑒。

封建末期

甲午戰爭後的中國,不僅遠遠落後於西方先進工業國家,而且被歷史拋在了東方的日本後面。

(7)經濟推動文化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遠古暨三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歷史長河的源頭,也是光輝燦爛的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經濟的發展是以越來越快的步伐前進的,舊石器時代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漫長道路,新石器時代只有幾千年,進入文明時期以後,各個王朝的更替不過數百年的時間。

每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特點,也都遵循著中國傳統文化和農業經濟的共同規律。經濟基礎對政治、軍事、文化藝術乃至人們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不言而喻。

『捌』 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的四大發明,分別是什麼

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
火葯,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燒的葯劑。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中文字正體的火葯,(薬)是給人們帶來快樂(樂)的材料之一。
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曲組成:司南、磁針和羅盤。他們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舶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北宋《萍州可談》:「舟師(掌舵者)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指南針應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導航工具,彌補了天文導航、地文導航之不足,開創了航海史的新紀元。同時,航海活動也進一步促進了指南針的發展。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躍於唐朝的雕版印刷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玖』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和文化領域有哪些重大的歷史變化

老師:在經濟方面,首先春秋戰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請舉例說明
1、生產力提高: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牛耕的運用,是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老師:伴隨生產力的進步,在生產關系方面也出現了重大的變革。請學生回答,在副板書上列出下面的關系圖:
鐵器 、牛耕→荒地大量開墾→私田出現→新的剝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產生;
齊「相地而衰征」、魯「初稅畝」等新稅制促使耕地由國有轉向私有;
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度。
老師總結:
2、生產關系變革:私田出現,新的封建生產關系取代奴隸制生產關系;各國變法用新的國家賦稅制度和法律條文,使奴隸制土地國有制逐步向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轉變,井田制崩潰。
伴隨著奴隸制土地國有制逐步向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轉變,新興地主階級經濟和政治勢力增大,與奴隸主貴族階級矛盾尖銳。
⑴取代奴隸主貴族階級掌握政權。(舉例證明: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⑵要求政治改革,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開展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確立。舉例證明:
各國內部改革 春秋:齊管仲
戰國:魏李悝、楚吳起
商鞅變法
老師提問: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有怎樣的目的?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戰國時期的改革目的具有雙重性( 根本目的: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直接目的:富國強兵。)

文化特徵:
老師提問: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領域出現了怎樣的情況?
學生回答。
老師提問: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領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經歷社會大變革時期的春秋戰國,文化異常繁榮。社會各階層都對社會變革提出自己的主張與看法,哲學思想流派紛呈,百家爭鳴。
老師提問:這些不同哲學思想流派的主張由什麼所決定?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由自己所代表的階級立場所決定,受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影響。由此可見,思想文化與政治、經濟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決定了這一社會的思想文化,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情況。
提問:流派(主張、代表階級、當時和後代的影響)
意義(奠定了中國古代思想的基礎)
由此總結得出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的特徵是?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
板書:文化特徵:文化繁榮,百家爭鳴。

[思路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尤其是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促使封建剝削方式出現,地主和農民階級逐漸形成。隨著地主階級的不斷發展壯大,他們為了保障自己的經濟利益,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用地主階級專政代替奴隸主貴族統治。商鞅等一些改革家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進行變法活動,確立封建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更快發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生產關系的變革,經濟基礎的變化促成上層建築的變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解題過程]

(1)特徵: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
(2)反映:隨著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私田開墾增多,井田制日益瓦解,出現了封建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方式.在政治上,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兼並戰爭.這些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人民厭惡戰爭,渴望統一.隨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地主階級勢力強大,要求取得政權.各諸侯國在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先後展開了變法運動,經過100多年的變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諸侯國逐步確立起來.戰國時期在經濟上除了封建農業,手工業發展外,商業興盛起來,在商業興盛的基礎上,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封建城市.
(3)聯系: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社會制度的變革與進步,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社會制度的進步反過來又促進了經濟,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經濟推動文化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