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瑤族有哪些風俗文化
瑤族風俗習慣很有民族特點,但因各支系的居住地區不同而產生服飾、飲食、居住的差別。近代瑤族服飾式樣多姿多彩。男子上衣有左大襟和對襟兩種。褲子長短不一,以藍黑色家機布為主。
南丹白褲瑤男子空白色燈籠褲,長至膝蓋,故稱之為"白褲瑤"。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長衫長褲,有的穿短衣百褶裙。頭纏黑色或白的綉花巾,束腰帶,上衣、裙、褲、頭巾、腰帶均綉彩色花紋。飾耳環、手鐲、銀牌。
大瑤山茶山瑤婦女愛戴一斤多重的弧形銀板。靈川、融水的瑤族婦女戴一種高聳支架,上覆布巾,下垂彩色纓絡的帽子,顯得高雅獨特。
瑤族主要從事農業,少數從事林業。食物以大米、玉米、紅薯為主,喝酒吸煙比較普遍。桂北瑤族盛行"打油茶",大瑤山盤旋喜歡腌制"鳥酢"、"獸肉酢",有的瑤族腌制熏乾的豬肉和牛肉。這些都是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嘗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必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
在達山瑤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里,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的瑤族農歷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許多瑤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機會進行擇選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雙方的家長就可通過媒人去說親,並以豬肉和酒為禮品。舉行婚禮時,都要大擺筵席,按傳統習慣,婚宴上必須要請寨老參加,新郎新娘飲交杯酒。
2. 瑤族特色簡介,急求!!
1、春節期間,瑤族人民舉行唱堂歌、打銅鼓、賽陀螺、射弩、圍獵、拋綉球、斗畫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
2、盤王節又稱「做盤王」、「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盤瑤紀念始祖「盤王」的盛大傳統節日,20世紀80年代前一般在秋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1984年將全國瑤族過盤王節的日期統一定在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
3、祝著節是廣西布努瑤紀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節日,非常熱烈隆重。人們以農歷五月二十九日為正日,敲打銅鼓,歡慶三天。耍望節每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十月十六日前後舉行,是青年男女對歌求愛的日子。
(2)瑤族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分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在瑤族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圖騰崇拜。盤瑤、山子瑤、坳瑤崇拜盤瓠圖騰,禁吃狗肉;廣西南丹大瑤寨瑤族「母猴媽媽」的故事流行了千百年,從中可以看出瑤族存在著圖騰崇拜。
盤瑤、山子瑤、坳瑤不僅相信盤瓠是他們的祖先,繁衍出十二姓瑤人,還認為在十二姓瑤人遷徙的渡海途中遭遇大風巨浪而得以倖免於難,是祖先盤瓠保佑的結果。
因此他們都要世代相繼地在一定時間進行「還願」——跳盤王,歌頌始祖的功跡,激勵人們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並祈求始祖保佑人丁興旺。
3. 莫金山對瑤族歷史文化的貢獻
比較分析了金秀瑤抄族文化與其他襲地區瑤族文化的異同及其特點的基礎上,提出「金秀大瑤山是瑤族文化中心」的觀點。其主要理由是:金秀大瑤山是中國瑤族最典型的聚居地,瑤浯的使用面最廣。對大瑤山瑤族社會性質提出新的見解和認識,對瑤族社會發展程度提出新的看法,從實地調查中收集到大量的新材料,從考據中求得新見解,從數量分析中獲得新結論.
4. 瑤族的文化藝術
瑤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瑤族在遠古時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話傳說。先秦古籍《山海經》就有盤瓠神話的原始記錄。除盤瓠神話外,反映本民族遠古社會生活的神話,還有《盤古開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謠在其文化藝術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遠流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講述天地萬物起源的創世歌;記述民族歷史的古歌;表現勞動生活的狩獵歌和農事季節歌;愛情歌;祭祀用的樂神歌;贊頌反抗斗爭的革命斗爭歌等等。其中的《盤王歌》歌詞長達3000多行,歌名多至數十種,為瑤族人民的偉大藝術珍品。此外,還有史詩般優美的傳說、故事、寓言、童話、笑話、謎語、諺語等。有的述說歷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頌反抗壓迫的起義斗爭;有的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有的歌頌愛情堅貞;有的描述民族風物等等,展示了瑤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社會生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瑤族音樂、舞蹈與其民間歌謠一樣,起源於勞動與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長鼓舞、銅鼓舞,系祭祀盤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間盛行的舞蹈還有獅舞、草龍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師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數十種。《盤王歌》有24種曲牌,唱腔相當復雜。民間流傳的生產歌、酒歌,曲調平緩而喜悅;苦歌、哀歌曲調悲痛深沉;情歌歡快動人。瑤族的長鼓舞、銅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瑤族的工藝美術有印染、挑花、刺綉、織錦、竹編、雕刻、繪畫、打造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其中尤以蠟染、挑花出名。
瑤族早在唐、宋時期開始,學慣用漢字記錄本民族的歷史,編纂各種典籍。迄今各地瑤族民間散藏著的大量瑤族歷史典籍,包括著名的歷史文獻《過山榜》和數量眾多的宗教經書、歌本、家譜等等,就是瑤族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貢獻。《過山榜》是研究瑤族歷史的寶貴資料。
瑤族藝術家:藍懷昌(廣西作協主席、文聯主席)、覃福展(學者)、徐兢(青年導演)
主要瑤族文學:《盤王牒卷》(又作《過山榜》)、《密洛陀》、《波努河》(現代小說)、《瑤源傳說》。
5. 瑤族有什麼樣的歷史
瑤族早在隋唐時期就已遷徙至連州,目前有近萬人,主要為過山瑤,集中分布在內瑤安和三水兩個民族容鄉。連州的過山瑤自古以來就有唱山歌、跳長鼓舞的習慣,而在三水鄉掛榜村盛行的一種罕見的道具舞——布袋木獅舞,尤為獨特。
據三水鄉掛榜村老藝人趙永富口述,其祖先趙朝生之妻犯事,受到官府治罪,三水鄉十二姓瑤人打著長鼓、舞著神犬到衙門請罪,被官軍討伐,瑤民四散奔逃,打長鼓者不知去向。舞神犬者趙朝生逃到南嶽山,得到道長保護。因趙朝生武藝高超,被封為南嶽獅一祖,但他願領受改犬為獅,不願受為一祖,故為南嶽木獅二祖。從此,布袋木獅舞就流傳下來。
年近古稀的布袋木獅舞傳承人程善苟介紹,以前每到正月或盤王節,寨子里的舞獅隊就會到相鄰的瑤族村寨去表演。首先燒香燃蠟祭拜祖先,隨後打起鑼鼓,吹起嗩吶、橫簫,開始舞獅,意在祈求人丁安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6. 瑤族的民族歷史】
關於瑤族的來源,說法不一,或認為源於「山越」,或以為源於「五溪蠻」,或認為瑤族來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數人認為瑤族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等在族源上有淵源關系。
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後,採取遷「謫戍」民於邊疆民族地區的政策,從中原派大批漢人進入長沙、武陵蠻地區,帶來了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這些地區生產的發展。西漢時,武陵蠻地區的蠻人按丁計稅,到了後漢仍對蠻族徵收「徭稅」。永和元年(136),由於「徭稅」過處重,包括瑤族先民在內的武陵蠻紛紛起義。
南北朝時,瑤族先民已分布到「東連壽春(今安徽壽縣),西通上洛(今陝西商縣一帶),北接汝潁(今河南東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瑤漢經濟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瑤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廣東、廣西境內,史稱莫徭蠻。莫徭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宋王朝對瑤族地區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瑤族地區在土官或土酋的統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 在瑤族的歷史上,有一次重要的遷徙。元朝時期,官員派人前來征稅,當地瑤民熱情款待,以至官員忘了回衙,衙門誤以為瑤民殺了前來征稅的官員,故派兵前來剿殺,瑤民被迫遷徙分轉各地,臨前將牛角分成十二節由十二姓掌管,相約千年之後在回故地。
元、明、清時期,瑤族的分布已遍及廣西、廣東以及湖南西南部和雲南、貴州的部分山區,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發展較快的地區已接近漢族地區的水平,而偏遠地區的瑤族「隨溪谷群處」,甚至不從事農耕,以獵山獸為生者,一部分尚處於原始社會發展階段。由於封建王朝剝削、征剿屠殺,明末清初,部分瑤族逃至越、老、泰等國邊境。至20世紀70年代,在越、老、泰等國的部分瑤族分別遷徙到美、法、加拿大等國居住。
如果只是民族歷史,那就是這些了。是在網路上拿到的,很可靠。
7. 瑤族的習俗特點
1、瑤族的婚俗
自古以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都是適齡男女必說之事。中國傳統,女方嫁給男方,生的子嗣歲隨父親姓,這也成為千百年不變的規定。但在我國少數民族當中,嫁郎嫁女都有一個樣的說法。
2、爬樓
茶山瑤年輕人「爬樓」聚居在廣西大瑤山的瑤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響,在婚嫁上基本保持著傳統習俗。
這里生活在大瑤山的茶山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瑤的小夥子為了尋求愛情,至今流行著的「爬樓」風俗,獨具民族風情。茶山瑤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為兩層木樓。
門面和吊樓部分,雕龍刻鳳,塗油抹彩,好似一頂花轎懸掛山中。清靜的吊樓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動的場所。走進吊樓樓的大門,便會發現聚居在廣西大瑤山的瑤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響,在婚嫁上基本保持著傳統習俗。這里生活在大瑤山的茶山瑤。
3、嫁女又嫁郎
瑤族自治縣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境內因匯聚著盤瑤、花藍瑤、茶山瑤、山子瑤、坳瑤等5個支系的瑤族而被稱為「世界瑤族之鄉」。
已故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說:「大瑤山的瑤族是全國支系較多,民俗表現最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類研究的兩個民族熱點,其中就有瑤族。世界瑤族研究中心在中國,中國瑤族研究中心在金秀。」
瑤族群眾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質朴、絢麗多彩的瑤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瑤家婚嫁禮儀,涵蓋了瑤族豐富。盤瑤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後,春節之前,分「嫁女」和「嫁郎」兩種。舉行正式婚禮之前,必須經過擇偶、提親、訂婚等過程。
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親客告辭,男家各送一份「奶頭禮」(亦謂小源禮),即:送岳父母豬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豬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門住一宿,同回後方圓房。
4、瑤族的宗教信仰
瑤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復雜,有些地區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圖騰崇拜佔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區則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對瑤族影響很大,凡屬喪葬一套祭祀儀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進行,只是其中摻雜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內容。
5、舞蹈
瑤族舞蹈多與宗教祭祀有關,其中最著名的是長鼓舞和銅鼓舞。長鼓舞主要流行於盤瑤支系的瑤族地區。
(7)瑤族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瑤族的飲食習慣:
瑤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餚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腌制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餚。
桂北地區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葉煎湯,佐以生薑、辣椒、食鹽調味,趁勢沖泡炒米、炒豆、米花之類同飲,具有特殊的風味。
瑤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牆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棟三間,中為廳堂,兩側房前部為爐灶或火塘,後部為卧室,屋前屋後,分設洗澡棚或豬牛欄。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幾個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們以務農為主,實行輪耕,兼營狩獵、捕撈與採集,手工業較發達;聚居區出產優質紅米和葯材。
過去,瑤族常在米粥或米飯里加玉米、小米、紅薯、木薯、芋頭、豆角等。有時也用「煨」或「烤」的方法來加工食品,如煨紅薯等各種薯類,煨苦竹筍、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居住山區的瑤族,有冷食習慣,食品的製作,都考慮便於攜帶和儲存,故主食、副食兼備的粽粑、竹筒飯都是他們喜愛製作的食品。勞動時瑤族均就地野餐,大家湊在一塊,拿出帶來的菜餚共同食用,而主食卻各自食用自己所攜帶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種瓜類、豆類、青菜、蘿卜、辣椒,還有竹筍、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黃花等。瑤族地區還盛產各種水果。蔬菜常要製成乾菜或腌菜。雲南的一些瑤族喜歡將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鹽白水煮食。
有的直接用白水煮過之後,蘸用鹽和辣椒配製的蘸水,以保持各種不同蔬菜的原味;肉類也常要加工成臘肉。廣西的瑤族烹調肉類一般用干炒、水煮,放鹽調味,用佐料的較少;而肉類則要做成味道十分濃郁的菜餚,鮮肉或臘肉,先炸烤焦黃,然後再煮。
瑤族人喜愛吃腌制食品。「鳥酢」,是瑤族獨具風味的著名食品,用鳥肉腌制而成。將捕獲的鳥去毛洗凈、晾乾,拌以米粉及食鹽,放入一個小口瓦壇內,用芭蕉葉封住壇口,數日後即可取食。瑤家人常用「鳥酢」來招待貴客。有時,還用這種方法腌制豬、牛、羊肉等。
瑤族人也喜歡吃蟲蛹,常吃的有松樹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瑤族人還喜歡利用山區特色自己加工製作蔗糖、紅薯糖、蜂糖等。
瑤族人大都喜歡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紅薯等自釀,每天常喝2、3次。雲南瑤族喜用醪糟泡製水酒飲用,外出時,常用竹筒盛放飲時對水。
瑤族還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認為這種茶有提神、清除疲勞的作用。很多地區的瑤族喜歡打油茶,不僅自己天天飲食,而且用油茶招待賓客。逢清明節時,各家各戶都要做染色花飯吃。
網路-瑤族
8. 瑤族的歷史由來
瑤族源自中國,在原始社會時期就生活在黃河流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由於部落、諸侯割據,戰事連年不斷,瑤民被迫逐步遷入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國家,他們大都居住在邊遠的高寒山區或深山密林,以刀耕火種、不固定的游耕農業經濟為主。因此,瑤族居住的地區其經濟、文化發展比較落後。但是在歐美國家的瑤族又是怎樣呢?為解開這個謎團,筆者通過翻閱各種歷史檔案,查找有關信息資料,了解了歐美瑤族的一些情況。
由廣西瑤族學會會長黃鈺(瑤族)所著的《國際瑤族概述》一書指出,歐美國家的瑤族(主要是盤古瑤)是於上世紀70、80年代從泰國難民營遷往歐美國家定居的。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出兵 侵略越南、柬埔寨,印支地區局勢動盪,戰爭頻繁。有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因躲避戰亂而被迫離開家園,無家可歸,逃亡到泰國,淪為難民。聯合國難民事務部便把這些難民集中送到難民營生活。戰爭結束後,聯合國為解決安置這些難民,根據難民的意願,由難民選擇去向,幫助難民們返回故地或遷移到第三國家。在泰國難民營中,有部分為瑤族,這些瑤族有部分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往歐美國家定居,後又被稱為「東方吉普賽人」。
中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泰國等有不少瑤族會使用統一的瑤文互相通信往來,進行文化交流。於是瑤文已成為世界性的瑤族(勉語)文字了。但瑤文還處於試驗階段,還有待於普及和推廣。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
9. 瑤族有什麼文化
我來說一下,他們的建築文化。
建築
瑤族是個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於海拔專1000米左右的高山屬密林中,一般建在山頂、半山腰和山腳溪畔。
新中國成立之前,邊遠山區瑤族大部分住竹舍、木屋和茅屋,相當一部分還住「人字棚」,只有很少部分住磚瓦屋。
瑤族房屋建築主要有四種形式:橫寬式、桿欄式、曲線長廊式和直線長廊式。廣西金秀大瑤山坳瑤的傳統房屋富有特色,房屋正門有陰陽二門,平時只開陽門,供人出入,陰門緊閉。遇有喪事和家內祭祀時,陰門方打開,供出殯和亡魂進出。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瑤族人民越來越多地建造磚瓦結構房屋,鋼筋水泥結構的現代樓房也不少。
瑤族舞曲
10. 瑤族的歷史及簡介
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為2637421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因為經濟生活、風俗習慣的差異,又有「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稱謂之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區。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瑤族人口數為2637421。人。瑤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支系比較復雜,各地差別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話。通用漢語或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
瑤族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 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如:盤瑤、 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 0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
關於瑤族的來源,說法不一,或認為源於「山越」,或以為源於「五溪蠻」,或認為瑤族來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數人認為瑤族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等在族源上有淵源關系。
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後,採取遷「謫戍」民於邊疆民族地區的政策,從中原派大批漢人進入長沙、武陵蠻地區,帶來了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這些地區生產的發展。西漢時,武陵蠻地區的蠻人按丁計稅,到了後漢仍對蠻族徵收「徭稅」。永和元年(136),由於「徭稅」過處重,包括瑤族先民在內的武陵蠻紛紛起義。
南北朝時,瑤族先民已分布到「東連壽春(今安徽壽縣),西通上洛(今陝西商縣一帶),北接汝潁(今河南東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瑤漢經濟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瑤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廣東、廣西境內,史稱莫徭蠻。莫徭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宋王朝對瑤族地區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瑤族地區在土官或土酋的統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 在瑤族的歷史上,有一次重要的遷徙。元朝時期,官員派人前來征稅,當地瑤民熱情款待,以至官員忘了回衙,衙門誤以為瑤民殺了前來征稅的官員,故派兵前來剿殺,瑤民被迫遷徙分轉各地,臨前將牛角分成十二節由十二姓掌管,相約千年之後在回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