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位處漳廈平原和泉州平原的中心,北面與泉州地區南安市、安溪縣為鄰,西面與漳州市長泰縣、龍海市相接,東臨金門縣,處於發源於閩西、橫貫龍岩、漳平、華安、長泰、龍海等地的九龍江口。
廈門市行政建制始於宋朝,稱「嘉禾里」,屬泉州府同安縣;1912年從同安縣劃出設立思明縣,1933年設立市的建制,1940年又相繼設置了城廂(現大同)、馬巷及灌口三鎮,至此,初步形成了市域城鎮體系的基本格局,即一市三鎮(廈門市、城廂鎮、馬巷鎮、灌口鎮)的布局格局。此形態直至建國前基本沒有變動。
建國初期,廢除保甲制,建立鄉鎮政府,1951年市域內除廈門市區外,另設有同安城關及馬巷兩鎮。1953年,集美鄉由同安劃歸廈門市管轄,並設集美鎮。1956年,結合區劃調整,又恢復灌口鎮建制,至此,基本形成了一市四鎮的市域城鎮格局。
1958年後,全市開始建立人民公社,撤銷鄉鎮建制,城關、馬巷、灌口、集美等鎮都先後為公社所替代,但有些居委會還是保留了下來。這種建制一直持續到1980年,其間雖然行政區劃上多有變動,但建制沒有變化。
1978年成立杏林區,1980年,同安縣城關鎮復名,1984年恢復馬巷鎮建制,同時城關鎮更名大同鎮。1987年又成立集美區,1991年,市域內所有鄉都改為鎮建制,1996年同安撤縣改區。
2003年,全市行政區劃大調整,撤銷杏林、鼓浪嶼、開元區,增設海滄、翔安區,至此,全市下轄思明、湖裡、海滄、集美、同安、翔安等六個行政區,17個建制鎮,市域行政面積為1565平方公里,廈門本島面積為133.25平方公里。
⑵ 廈門歷史發展史重要事件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城市人口
[編輯本段]
至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60.38萬人,常住人口為233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9.24萬人,島內的思明、湖裡兩個區人口合計72.83萬人,比重達45.4%;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36‰,人口死亡率為3.84‰,人口自然增長率7.52‰,比上年提高1.93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81.07萬人、79.31萬人,各佔50.55%和49.45%,性別比為102.2(女性為100),基本保持平衡。
⑶ 廈門港的發展歷史
廈 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內羅棋布,港區內容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1996年8月,廈 門港被確定為海峽兩岸直航試點的兩個口岸之一。
到1997年,全港共擁有大中小泊位81個,年貨物吞吐量達1753萬噸,躋身於中國沿海十大港口行列。
廈 門港交通發達,形成了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鐵路運輸有鷹廈鐵路為干線,省內與外福線、漳龍線、漳泉等鐵路支線連接。廈 門的公路通過高集海堤,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與全省公路連網,形成了以福廈、廈漳主幹道為骨乾的運輸網。廈 門的高 崎機場已擁有國內外航線75條。水運航線可通我國沿海、長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內河可通九龍江干支流和鄉鎮碼頭。
⑷ 列舉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洪武抄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⑸ 廈門的歷史簡介
廈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933年龍啟元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
唐朝,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滅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人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
元朝,屬泉州路。明朝,實行里都圖制,廈門為嘉禾里,下設四個都,每個都下轄兩個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寧衛的中、左兩個千戶所移駐嘉禾嶼,並築廈門城,此後遂以中左所作為廈門島的代稱。
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興泉道移駐廈門,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稱興泉永道,管轄興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廈門成為福建東南沿海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廈門正式開埠。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廈門鼓浪嶼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恢復廈門市政府建制,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
1949年09月,同安縣、廈門市分別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福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0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1958年0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
2003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後,廈門市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至2016年12月底不變。
2014年12月,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廈門片區共43.78平方公里。
(5)海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以佛教為主。閩南古剎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在海內外負盛名;基督教新街禮拜堂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天主教廈門教區設於鼓浪嶼,是閩南天主教對外交往的中心。
正月初三忌拜年,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位列中國八大菜系,兼帶台灣、潮汕風味。廈門菜餚創出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葯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
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有龍蝦、鮑魚、螃蟹,還是蝦、螺、貝類等。特色小吃有:面線糊、沙茶麵、土筍凍、海蠣煎、炸五香、花生湯、燒肉粽等。
⑹ 廈門有多少年歷史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52號)調整廈門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廈門市思明區管轄。思明區人民政府駐民族路。將廈門市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廈門市集美區管轄。集美區人民政府駐銀江路。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杏林南路29號遷至海滄鎮。設立廈門市翔安區,將廈門市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新店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⑺ 請列舉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拜託了各位 謝謝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 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 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 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 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 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 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 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 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 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 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 1978年9月設杏林區。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 。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⑻ 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
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
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
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
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
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
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
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
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
1978年9月設杏林區。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
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⑼ 海滄中學的發展歷程
在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先後榮獲廈門市文明學校、廈門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單位、廈門市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集體、海滄區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在開展基礎教育(初中)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子課題試驗中,課題成果中學英語診斷性評價試驗研究榮獲集體成果一等獎,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評為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優秀實驗學校。學校還被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首批廈門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海滄中學,福建省二級達標學校,創新教育屢創佳績造就了一批批英才,武術特色成就了一批批青少年武術冠軍,他們還創造性地把課堂搬到了灘塗上的紅樹林生長地,在全國獨樹一幟。
創新教育造就新英才
海滄中學以「搭建科技創新平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以及「科學精神培養+德育實踐」為舉措,積極推進學校科技創新教育。該校獨特的創新教育理念,豐富的創新教育課程設置,高素質的創新教育師資隊伍,先進的創新教育教學設施,為培育一批批創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歷屆全國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該校師生屢獲佳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武術特色成就冠軍夢
說起海滄中學,人們便不能不驚訝於其武術冠軍之多,許多學生在全國和省、市乃至國際武術比賽中摘得多項桂冠。
海滄區新垵村是福建省著名的武術之鄉,海滄中學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在以學校體育老師為主體的同時,還專門聘請3名校外武術教練,共同參與學校武術特色教學。學校還自主開發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術教材—————《五祖拳》,凸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在特色教學的引領下,海滄中學周新劍、邱育玲、黃依婷等多位同學在各級武術賽事中屢奪桂冠。2006年省運會上,海滄中學學生奪得了武術套路男子集體項目金牌,並獲得女子武術散打比賽48公斤級金牌。在今年香港國際武術大獎賽上,海滄中學的學生獲得了男子自選南拳的冠軍、自選棍術的冠軍,女子子龍巡江刀冠軍、鶴陽掃法冠軍、金花槍冠軍。
全國首開紅樹林課程
除了創新教育和武術特色外,海滄中學還是全國第一所開設《神奇的紅樹林》校本課程的學校。
這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廈門有紅樹林生長的地方,成了他們的課堂。廈門湖心島、海滄海堤內外、東嶼灣、杏林馬鸞灣,還有翔安區大嶝島,這些海灘上的紅樹林,時時吸引著海滄中學的師生,他們親臨現場,了解紅樹林的生長環境與保護狀況。這樣的課程,培養了學生的發展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經海滄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海滄中學與新陽中學合並,組建新的「廈門市海滄中學」。校區分為海滄和新陽兩部分,共佔地160畝。現有教師220人,中、高級教師117人,骨幹教師59人(國家級5人,省級3人,市級53人)。
海滄中學高中部座落於碧波盪漾的馬鑾灣畔,佔地面積67205.07平方米,建築面積54911.33平方米,綠地面積27929.23平方米,綠化率40.1%。初中部地處海滄南部工業區,佔地面積47312平方米,建築面積15258平方米,綠地面積14888平方米,綠化率31.5%。學校按照一級達標標准建成辦公樓、教學樓、宿舍樓、科技館、圖書館、藝術館、體育館和室外塑膠運動場等基礎設施。
學校確立「樹人為本、質量為要、師德為先、特色為翼」的辦學理念,切實推進「科教興校」戰略,啟動「名師工程」等11項振興學校工程方案;誠聘我國乒乓球世界冠軍陳新華先生為名譽校長;互聯網、聽音網和閉路電視網全面升級,班班構建多媒體教學平台;與廈門一中攜手辦學,更新教師理念,優化創新意識;與廈門大學共建高校輻射基礎教育基地,共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遠程教育示範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優秀教師、開設「名師課堂」、開展「創新教育」、投身新課程改革實踐;落實科研興校戰略,已構建國家、省、市、區、校五級課題研究體系;學校遵循「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素質教育宗旨,建立學科活動園地,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通過舉辦校園「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活動,全方位、多層次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與海滄派出所和嵩嶼武警攜手共建「文明學校」,構建學校、社會和家長齊心育人的立體網路。
學校先後榮獲「廈門市文明學校」、廈門市黨政共建「先進教工之家」、「廈門市課改先進學校」和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優秀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還被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首批「廈門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2015年3月23日,福建省教育廳發文,廈門市海滄中學被確認晉升為新一批「省一級達標高中」。
⑽ 海滄大橋的歷史
1996年12月18日起,海滄大橋開工建設。
1、功能用途:跨海公路大橋
2、建設地點:海滄至廈門本島仙岳路、湖濱中路、東渡路、長岸路
3、建設長度:全長5926.527米,主橋長648米
4、建設寬度:36.6米,雙向六車道
5、通行能力:5萬輛次/日
1999年12月30日起,海滄大橋建成通車。
2002年,海滄大橋進行第一次翻修,針對問題是橋面的瀝青推移現象,共翻修9000平方米橋面。
2005年,路橋公司與橋面鋪裝的設計單位對鋼橋面鋪裝技術進行優化,對海滄大橋進行了第二次翻修,主要是將原本光滑的鋼板表面,過渡成粗糙的平面,並採用合適的瀝青鋪設。
2010年12月30日起,海滄大橋西引橋正式通車,海滄生活區與廈門本島的距離將至少縮短大約6公里。「6公里」不僅意味著海滄與本島空間距離的縮短,更將徹底消弭人們對於「島內島外」的心理隔閡。
海滄大橋西引道總投資1.2億,總長1.8公里。 據悉,通車後,從海滄大道途徑濱湖南路和滄虹路可直接通往西引道上下海滄大橋,節省行車時間至少10分鍾。
此次西引道的開通可直接將島內與海滄的距離縮短6公里。隧道為雙向兩車道,各方向行車均為單向單車道 不過為保證隧道內行車安全、順暢,隧道內設置有3.5米寬的緊急停車帶,以使得隧道基本達到雙向4車道的行車寬度。
2013年06月25日至2013年08月25日,海滄大橋啟動自建成以來,第三次是歷史規模最大的一次翻修。為保障海滄大橋橋面良好路況和鋼箱梁結構的安全,廈門市政府決定對海滄大橋橋面鋪裝層進行全面維修。
1、施工時間:2013年06月25日0時至2013年08月25日24時
2、交通管制:2013年06月25日0時至07月25日24時,海滄大橋內側雙向四車道封閉。期間,每日7時至22時,對社會車輛實行單雙號限制通行,車牌尾號為奇數的單日允許通行,車牌尾號為偶數的雙日允許通行(含外地牌照、臨時號牌,車牌尾號為英文字母的按最後一位數字管理)。
2013年07月26日0時至09月01日24時,海滄大橋外側雙向兩車道及應急車道封閉。期間,禁止社會車輛通行海滄大橋,限行車輛繞行杏林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新陽大橋等路徑通行。
不過,以下機動車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1.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
2.公共汽車、省際長途客運車輛、出租汽車(不含租賃車輛)、郵政專用車、12座以上的客車和學校校車等;
3.海滄大橋翻修工程施工作業車。
施工期間,每日6時至23時,海滄大橋禁止大型貨車通行;每日23時至次日6時,允許大型貨車通行海滄大橋。限行時段,大型貨車改由杏林大橋、內茂立交、西濱立交、海翔大道、孚蓮路通行。
同時,施工期間取消集美大橋大型貨車單雙號限行規定。不過,每日7時至9時、17時至19時,禁止大型貨車通行集美大橋。
新陽大橋全時段禁止大型貨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