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論語的歷史意義

論語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3 05:10:52

㈠ 簡單談一下《論語》的現實意義


《論語》中認為道德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的支撐 。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需要內在的動因和外在的動力的結合並促動支撐的。而其社會的發展無外乎需要四個基礎:經濟基礎、社會制度、軍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社會的存在發展的支承點。離開這四個支承點,一個社會很難得以維持和發展。



仁愛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種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等思想。仁愛是一種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圍繞著這種道德修養而展開的,一個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應該以愛人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和道德,才能夠實現道德的標准,才能夠為實現最高境界的仁愛奠定基礎。



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家、國、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立足於最小的一點——家,從自我做起,弘揚孝道,孝敬父母。弘揚孝道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響應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體做法。

㈡ 論語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是修身立命,治國安邦的經典

㈢ 《論語》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怎樣的

《論語》和儒家倫理學著作《孝經》是漢朝初學者的必讀書,一定要先讀這兩部書,才進而學習「五經」,「五經」就是後來的《詩經》、《尚書》、《易經》、《儀禮》和《春秋》。《論語》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註解它,可謂稱得上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後來基本上全部亡佚,後來所殘存的,以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注為較多。其他所注各家,在三國時期玄學家何晏《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隻存於《論語集解》中。

後來,我國古代文籍《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就是用的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於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見《論語》影響的深遠。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孔子思想的精微就集中在書中。全書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作為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在東漢時就被列為「七經」之一。在南宋時,著名思想家朱熹將《論語》和《孟子》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編為「四書」,與「五經」並列,成為後來讀書人科舉考試的必讀書目。

一部《論語》,便將孔子及其門生的有限生命融入到了無盡的歷史之中,創造了我國古代光輝的人文主義精神,被後人譽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後人還稱贊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對我國文化的巨大影響力。

㈣ 論語十則的古今意義

三:泛指多次
朋:志同道合的人
忠:盡心盡力
信:真誠
是:這
今義組個詞就ok了^_^

㈤ 《論語》對當今社會的價值意義

1、仁和之道有助於中華民族和平發展,成為發達的現代文明之國。仁和之道將推動各種文明通過對話不斷接近,用愛心消除紛爭,促進和解。

孔子思想的精華在於發現了人性中仁愛之心,提倡經由忠恕之道將這種愛心去愛親友,愛他人,愛萬物,推動社會走向太平。中國需要孔子,仁和之道將使中華民族和平崛起,成為發達的現代文明之國。

世界需要孔子,仁和之道將推動各種文明通過對話不斷接近,用愛心的溫暖消除紛爭,實現和解。孔子的仁和之道,來自人性,導向文明,它不壟斷真理,能夠包容多元文化,將來必定大放光彩。

2、儒家思想就有足以貢獻給人類社會的極為寶貴的倫理資源。儒學經世致用的傳統使其不斷依據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回應時代的拷問,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從而在開放中獲得復興。

以禮教為基石、以五常德(仁義禮智信)和五常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主要內容的儒家道德規范,不僅具有建構社會秩序、約束個人行為的功能,它還有激勵人、感召人、凝聚人、教育人、指導人的多種作用,能夠培養人在社會實踐中學會合理的角色定位,學會正確的待人處世。

(5)論語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

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㈥ 《論語》 影響 意義

1、影響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
《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為權威的一部著作,也成為儒家學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的禮樂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廣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是中國古代思維的精華結晶。
2、意義
孔子系統論述了人的價值觀、道德倫理觀。孔子和儒學特別重視做人,認為崇高理想是從學習中獲得並建立起來的。因此提出了教育為本的觀念,認為如果要使社會朝著完善的方向發展,必須要重視提高人的情感素質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講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張,也成為世人處事的行為准則。孔子的這些優秀思想不會因歷史的變遷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而且其優秀思想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之中。
因此我們應深入挖掘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將古代文化精華加以利用,創造出今天的更高價值,其中孔子思想和文化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孔子思想和儒學正是由於其自身的跨越古今的價性,更應該被我們深入研究,使儒學為我們當今社會所學習利用。

㈦ 孔子和《論語》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見 http://..com/question/16629565.html

㈧ 《論語》在歷史上具有哪些重大影響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一部《論語》,將孔子及其門生的有限生命融入到無盡歷史中,創造了我國古代光輝的人文主義精神,被後人譽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半部《論語》治天下」。

㈨ 《論語》對當今社會的價值意義是什麼

《論語》對當今社會的價值意義

和任何的其他中國傳統文化一樣,作為一部經典著作,《論語》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徵,有很強烈的遠古韻味,裡面有很多激動人心的東西,當然也有一些和當今時代相背離的東西。通讀《論語》,再認真地思考當下的中國,我們可以發現,《論語》盡管不是治國方略,不是馬列寶典,不是求財求官攻略,但是在當今中國仍舊很有教育意義,在一些生活層面上,對當今中國仍有很大的精神引領與指導作用。

孔子講的仁是聖道,聖人之道,聖人的心靈行為道路。「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不是倫理道德,而是政治思想,即他已將仁的倫理道德升華成了一種政治思想,從而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國學說。以往關於「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論證,最根本的缺陷,就是沒從政治上看問題。

第一,把「仁」作為治國思想是孔子的新發明。孔子是怎樣將仁的倫理道德升華成仁的政治思想的呢?以《論語》為例(下同):如《顏淵》說:「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是繼承了前人「出門如賓,承事如祭」的試圖將仁超越倫理道德而向政治領域躍進的思想傾向。《衛靈公》說:「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這是對前人「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則民不至」的思想的升華,明確提出了用仁來治國理民,仁已被當成政治思想。在《子路》中,孔子還預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孔子把仁作為政治思想,確是前無古人的,它標志中國古代一種新的治國思想家的誕生。

第二,孔子對「仁」比對其他范疇都重視。從統計頻數上來看,在《論語》中,仁的頻數最多,109次;而禮只有75次。其中,他人講仁25次,孔子自己講仁84次,孔子自己講仁的頻數比禮的總數還多,表明孔子對仁的重視。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及他人問仁的現象特別多,問仁包括問仁人,仁行等總計達20次,這與問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論語》中無孔子弟子問禮之記載,只有「林放問禮之本」一則。可見,孔子及其弟子對仁重視的程度。

第三,在對仁的倫理道德和仁的政治的問題上,孔子的著眼點始終不是個人倫理道德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如《公冶長》說:「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又《憲問》說:「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子產也是這樣,孔子先前受別人影響,認為其「不仁」,後聽說他「不毀鄉校」,感慨地說:「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第四,在孔子思想中,仁對禮具有統帥作用。特別當碰到仁禮沖突時,孔子則毫不猶豫地站在仁一邊,讓禮服從於仁。如《陽貨》說:「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孔子為什麼如此關注「三年之喪期」?道理很簡單:如《學而》載,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子「仁」的思想強調人倫義務,希望人人盡倫盡職。這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就應該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以「愛人」解釋仁,作為仁德的根本標志,他不僅希望以「仁愛」精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以「仁愛」原則來治國安邦。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愛之心,上下、長幼、尊卑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了。

仁是孔子的最基本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實際上是一種聖德,是孔子力圖在思想上引導與規范人的行為的一個精神目標引領,對當今中國人依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仁可以凈化我們的心靈,可以提升我們的追求,可以改變我們品格,可以去除我們的狹隘與自私,仁更可以讓我們胸襟開闊,讓我們視域寬廣,讓我們做人做事大氣,這些對我們的成長與進步,是大有裨益的。

「忠」是孔子倫理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孔子處理人際關系的准則。在孔子的倫理思想中,「忠」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一個內容,二十世紀以來,人們一提到忠馬上就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並將其歸罪於孔子,其實這並非孔子忠的原意。忠在《論語》中共出現十八次,分布在十六章中。其中單獨出現十一次,與「恕」合作「忠恕」出現一次,與「信」合作「忠信」出現六次。就其內容看,分別回答了關於從政、待友、處世、事君、修養、治民等問題,大都屬於處理人際關系的范圍。而把這些屬於人際關系處理方面的語句進行分類,最為突出的還是交友、治民、事君三大類,它們分別屬於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

朋友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將「忠」列為人與人關系的道德原則,這是孔子對其前忠內容的擴大。在關於「忠」的談論中,最多的是關於交友的。孔子直接談論交友的有七章(內一章重復),涉及到待友的原則、擇友的標准、待友的方法,內容是很豐富的。朋友關系是一種重要的人際關系,在封建社會中,它與君臣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並稱為五倫,列為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系。在五倫中,朋友關系是最不穩定的,父子關系、兄弟關系有血緣的紐帶來維系,夫婦關系有愛情的紐帶來維系,君臣關系有祿位的紐帶來維系,而維系朋友關系既沒有血緣的、情感的紐帶,也沒有政治的紐帶可資藉助,孔子認為朋友關系只能依靠忠信來維系。忠信一直被孔子視作待友的基本原則,教育弟子的主要內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忠」在朋友關系中是指接人待物要盡心竭力,真誠專一。「與人忠」被孔子當作人的最高道德品質「仁」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再教育弟子「主忠信」,「言忠信」,「言思忠」。對朋友的過失應該批評指正,「忠焉,能無誨乎?」(《憲問》)但這種批評應該是「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對朋友忠心勸告,好好引導,如忠言逆耳,朋友聽不進去,就應及時停止,不應自取其辱,「朋友數,斯疏矣」(《里仁》),嘮叨不休,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傷了和氣,被朋友所疏遠。在孔子的教育下,曾子把「為人謀而不忠乎」作為「吾日三省吾身的首要內容,他是深得孔子交友原則的真諦的。

治民屬於官民關系,官民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在關於「忠」的論述中,提到官民關系的只有兩章。季康子問曰:「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這兩章的「忠」屬於兩種類型,前者講治民者怎樣才能使人民忠,後者講治民者要忠。實際上,這兩章都是對治民者的要求。治民者希望人民忠誠,但要人民忠誠,治民者必須從自身做起,要孝順長上,慈愛幼小,當官勤勤懇懇,執行政令忠心耿耿。

事君屬於君臣關系,君臣關系是一種被注入政治倫理的特殊的人際關系。但它並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是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因為國君是國家的代表,事君就是服務國家。當然,在這種關系中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客體君位於主導地位,主體臣位於從屬地位。在關於忠的論述中,孔子對事君論述的非常少,僅有一章: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在這一章中,孔子提出了君臣關系的原則。「臣事君以忠」是孔子對春秋中期以來忠君思想的繼承,但它決不是簡單的繼承,而是有所發展,這個發展就是「君使臣以禮」,將臣子單方面的忠君義務修正為君臣雙方互有條件的義務。「臣事君以忠」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君使臣以禮」,國君只有依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才能忠心地服事君主。如果國君不依禮使用臣子,那麼臣子也沒有必要去忠心服事君主。「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進》),用道義奉事君主,如果行不通,乾脆辭職不幹。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魯國國君沒有依禮向大夫們分送祭祀的膰肉時,孔子毫不戀棧,毅然掛冠而去。在《論語》中,孔子還多次提到事君的原則,要「事君盡禮」(《八佾》),「弒父與君,亦不從也」(《先進》),以禮事君,君主做壞事,絕不能順從;對國君的不良行為,要「勿欺也,而犯之」,不能陽奉陰違地欺騙他,而要當面勸諫他、觸犯他。經過孔子的發展,忠由利民、利國、利公、利君的單純政治倫理擴展到利他的社會倫理,由處理人與集體的關系准則擴展到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准則。

要想真正發揮「忠」在當代社會的作用,就必須解決忠君的問題。東漢時,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君臣關系被僵化成「君為臣綱」,忠君思想從此強化了封建專制,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將孔子當作「君為臣綱」的始作俑者、封建專制主義的祖師爺而大加撻伐,其實,這是不公正的。孔子論忠主要是指朋友關系,雖然孔子也談了忠君問題,但忠君也是有前提的。結合《論語》中孔子關於事君的論述、評價來看,孔子的忠君思想是很淡薄的。首先,孔子沒有後世所提倡的「忠君不事二主」的概念。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公子糾被齊桓公所殺,管仲不僅沒有以身盡忠,反而為齊桓公效力,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像管仲這樣一位「貳臣」,不僅沒有受到孔子的指責,反而得到孔子的高度評價:「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革,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被推舉許為具有「仁」德——孔子心目中最高的品德。其次,孔子沒有後世儒家所強調的「君權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商湯、周武王分別推翻了殘暴的夏桀、商紂,孔子不但沒有非議這種「弒君」行為,反而稱贊他們為君子,在《論語》中稱贊商湯舉伊尹的行為,稱贊武王有至德。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但沒有後世的忠君思想,反而贊成推翻殘暴的君主。後人將「君為臣綱」的始作俑者強指為孔子是毫無道理的。其實,忠君只是忠的特殊政治涵義,是利國、利公、利他意義的轉化,將利國、利公、利他的對象限定為國君一個人,將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界定為與國君一人的關系。在歷史上忠君是與愛國聯系在一起的,國君是國家的代表,忠君就是愛國。忠是伴隨封建社會而產生的倫理道德 ,其初意是指利民、利公、利國 ,屬於政治倫理的范疇,是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原則。孔子繼承和發展了忠的涵義 ,增加了利他的內涵,將忠擴大到社會倫理的范疇和處理人與人關系的范圍。「忠」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現代社會中仍具有重大價值。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孔子思想自然是基於對那時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他的仁愛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會如何安定,是怎樣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層面上,孔子的仁愛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從而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理論體系,以仁來統攝諸德,強調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誠信、寬厚、敏捷等德行作為實現仁德的標志。孔子將忠列為人與人關系的道德原則,認為朋友關系只能依靠忠信來維系,忠在朋友關系中是指接人待物要盡心竭力,真誠專一。孔子一再教育弟子「主忠信」,「言忠信」,「言思忠」。對朋友的過失應該批評指正,「但這種批評應該是「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對朋友忠心勸告,好好引導,如忠言逆耳,朋友聽不進去,就應及時停止,不應自取其辱,嘮叨不休,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傷了和氣,被朋友所疏遠。治民者希望人民忠誠,但要人民忠誠,治民者必須從自身做起,要孝順長上,慈愛幼小,當官勤勤懇懇,執行政令忠心耿耿。孔子提出了君臣關系的原則。「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禮」,「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國君只有依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才能忠心地服事君主。如果國君不依禮使用臣子,那麼臣子也沒有必要去忠心服事君主;用道義奉事君主,如果行不通,乾脆辭職不幹。以禮事君,君主做壞事,絕不能順從;對國君的不良行為,不能陽奉陰違地欺騙他,而要當面勸諫他、觸犯他。經過孔子的發展,忠由利民、利國、利公、利君的單純政治倫理擴展到利他的社會倫理,由處理人與集體的關系准則擴展到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准則。結合《論語》中孔子關於事君的論述、評價來看,孔子的忠君思想是很淡薄的。首先,孔子沒有後世所提倡的「忠君不事二主」的概念。其次,孔子沒有後世儒家所強調的「君權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商湯、周武王分別推翻了殘暴的夏桀、商紂,孔子不但沒有非議這種「弒君」行為,反而稱贊他們為君子,在《論語》中稱贊商湯舉伊尹的行為,稱贊武王有至德。其實,孔子所倡導的忠君只是「忠」的特殊政治涵義,是利國、利公、利他意義的轉化,將利國、利公、利他的對象限定為國君一個人,將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界定為與國君一人的關系。在歷史上忠君是與愛國聯系在一起的,國君是國家的代表,忠君就是愛國。

在當今中國,孔子所倡導的忠,有著很獨特的意義。孔子注重道德修養,重視理想人格的培養,強調倫理政治,注重以「仁」為核心的道德修養,強調忠於職守、潔身為民,反對為富不仁、殘害人民,體現了對人民的同情和關心,現代社會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私慾無限度的膨脹,道德品質淪喪,精神滑坡,缺少了利民、利公、利國、利他的公德之心 ,而忠,正是糾正這些弊端的良葯。孔子的「孝、忠、信」思想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昭示的就是要通過「孝」、「忠」、「信」來感謝報答父母、朋友、社會和國家之恩的感恩思想。這在當今中國,顯然是有十分積極,十分重要的意義的: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這應是當代中國的「禮」;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應是當代中國的「忠」;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則應是當代中國以「孝」為起點的家庭美德。

㈩ 《論語》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
作為儒家經典的《論語》,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夫子確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
《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為權威的一部著作,也成為儒家學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的禮樂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廣大而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價值理想,又有切實的百姓日用,是中國古代思維的精華結晶。
孔子思想以治平為本,以仁為核心,以和為貴,他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禮樂文化的重要依據,價值觀念的是非標准,倫理道德的規范所依,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在中華文明二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和文化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中道節制、中庸之道也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重要特色。
因此,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論語》中所體現的仁、禮等優良的思想傳統都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傳承的。

閱讀全文

與論語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