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息縣為什麼是天下第一縣
息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息國至今,已歷數版3000多年。息夫人愛國愛民權「三年不語」,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賴子國雖為楚滅,但臣民不降,「賴、羅、傅同宗」;新息候馬援,邊關平叛安民,「馬革裹屍」,至今激勵後人;「秦樓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猶在;「申息之師」,人民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尚存。雖歷史風雲多起,可「息」字巋然不變。天下第一縣只不過是歷史長點而已、並不是說其他的第一
B. 息縣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縣
縣的發源
郡縣制發端於春秋時期,至戰國之末,始得普及;秦朝內統一天下,郡縣制度方才容完備。
郡、縣誕生的順序,是縣先而郡後,縣高而郡低。至戰國時期,才逐漸形成郡大縣小,以郡統縣的局面。
據《左傳》所載,華夏大地首次實行「縣制」的地方,是在春秋前期楚國的申、息二地,而非楚國或別國的其他任何地方。
《左傳
C. 信陽市各個縣的特產及歷史文化
信陽特產
1.息縣香稻丸
息縣香稻丸為河南名產,其色彩青白如珍珠,香氣馥郁,素有「一塊稻香滿坡,一撮米香滿鍋,一家做飯香四鄰 ,一盅香酒香滿桌」的盛稱。煮粥蒸米飯時只需加少許「香稻丸」,則香溢滿屋,沁人肺淬,誘人食慾。香稻丸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改善新陳代謝條件,是治療敗血症、過敏性疾病、急慢性傳染病的輔助葯物,還能健全人身的毛細血管,對高血壓及心血管病患者大有裨益。用香稻丸、粳米、蓮米加紅棗熬成的「三米湯」為極好的滋補品,具有滋陰、降火、生津、健脾、養胃等功效。息縣以香稻丸為原料製成的香米貢酒濁和醇厚,芳香可口,暢銷區內外。
2.信陽板鴨
板鴨為大別山區的重要特產之一,將成鴨育肥增膘後,以傳統工藝方法腌制而成。成品板鴨外形平整如桃狀,無「關窗」,色澤白潤,肉質細嫩,尾油豐滿,鴨身乾爽,鹽味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具有生津開胃、促進新陳代謝、祛寒降壓健身的功效。
3.商城「德」字粉
「德」字粉以優質豌豆為原料,用當清涼純凈的泉水漂洗粉絲,製作考究,工藝精湛,成品壓成長34厘米、厚5厘米、重2.5公斤的板塊,四周束以烙有花紋的竹片,竹絲捆紮,層次分明,美觀雅緻。「德」字粉晶細清白,久煮不碎,烹炒拌燴皆宜。該品明代開始生產,到清末,全縣有300家作坊制粉,粉商張德興監制的「德」字商標的粉絲最為出名,故稱之為「德」字粉。
4.固始皮絲
固始縣製作豬皮絲的歷史已有100多年,早在清咸豐年間就成為貢品,屬宮廷御膳佳餚,名揚京城、天津、濟南等地。固始皮絲鬆散,富有彈性,放下起堆,翻炒不會粘邊攪條,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可做皮「松花皮絲」、「肉鬆皮絲」、「涼拌皮絲」、「皮絲圓子」等名菜,皮絲不僅享譽國內,在美國唐人街數家餐館也享有盛名,視為珍品。皮絲的製作方法是:用大肥豬之皮,刮盡皮上肥肉,趁鮮製作,先將其切成紙一樣的薄片,然後切成細絲,在通風處陰干,不能曝曬。
5.光州貢面
光州貢面為潢川傳統工藝食品,始於唐代,因其「奪魁九州、風銷華夏」而成為進貢朝廷的宮廷面。光州貢面以精粉和芝麻香油為主料,下適量食鹽、明礬等佐料,面揉合均勻後上架拉制,製成後的貢面條細如絲,光澤如銀,清馨襲人。貢面的絕妙之處是每根貢面雖細,但皆為空心,呈細管狀,工藝之精巧令人贊嘆不已。若以雞湯煮麵,輔以其他佐料,滑潤爽口,鮮美無比。
6.糍粑
糍粑為信陽傳統名吃,主要產地有商城、新縣、潢川、光山等地。糍粑的製作過程是:以上等優質江米為原料,淘凈蒸熟後,放進石臼內反復捶搗成泥狀,趁熱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塊或長條狀。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來訪,最好的見面禮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將糍粑包上各種餡料,油炸烤煎,風味更加獨特鮮美。包餡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塊狀的糍粑久放乾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換其水,可保存3個月以上。
7.板栗
信陽栽培板栗的歷史極為悠久,區內所產板栗具有個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澤鮮艷、顆粒飽滿等特點,產於羅山、商城兩縣的油栗個小、皮薄、肉厚、香味獨特,不易生蟲,便於儲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從1959年起開始銷往港、澳、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
D. 為什麼說息縣堪稱是郡縣制活化石
說起活化石,許多人會想到熊貓、中華鱘或銀杏等動物或植物。但是在河南的信陽息縣也被稱為活化石。這是因為自從建立縣城以為,經過歷史悠久的時光流逝,許多的城市和縣城都被改過名。比如我們熟悉的長安現在名叫西安、原來的大梁現在名為開封、以前的燕京現在稱為首都北京等等。但是唯獨這個小小的縣城還一直維持著原有的名字。所以就被人稱為郡縣制活化石。
息國遭到滅亡之後變為了息縣,經過歷史幾千年的變遷一直沒有改過名字沿用至今,所以一直被大家稱為縣制活化石。一個國家的歷史記載著許多的故事和文化底蘊,小小的縣城也是如此。中國的城市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擁有著獨特的文化。
E. 息縣為什麼是天下第一縣
因為息縣是中華第一古縣。息縣歷史久遠,夏、商時期屬豫州,公元前年置縣至今近3000年,是華夏大地上首次實行「郡縣制」,且唯一一個歷代相沿不改「息」名,不改其治的縣。
一、息縣歷史
息縣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朝始建媯姓息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
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秦因之。西漢改名新息縣,歷東漢、魏、晉、南北朝均屬汝南郡(國)。
西晉建立後,新息縣為汝南國治。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後秦等政權據有,均以此地為汝南郡治。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蕭齊王朝,仍為汝南郡治。北魏又增置東豫州。南朝蕭梁先置豫州汝南郡,後又改稱淮州。東魏時復為東豫州汝南郡治所。北周時改置息州,均為州郡治所在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汝南郡,大業三年(607)廢息州為汝南郡。新息縣屬之。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縣置息州,貞觀元年(627年)廢息州,縣屬豫州,寶應元年(762年)以後屬蔡州。先後為梁、唐、晉、漢、周5個王朝據有。
北宋建立後,新息縣屬蔡州。南宋與金以淮河為界,息縣屬金朝,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置息州,以新息縣為州治所在地,並移今縣城,並與南宋的光州隔淮河對峙。
元朝(蒙古國)元中統三年(1262)省,四年(1263)復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年)將新息縣省入息州。至元三十年(1293)屬汝寧府。
明洪武四年(1371)降息州為息縣,屬中都臨濠府(後改名鳳陽府)。七年(1374年),屬汝寧府光州,此後到民國時期息縣一直隸屬光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直隸州,息縣屬之。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州設道,光州改為豫南道,州治更名潢川。民國十七年,屬第三行政區(治所潢川);民國二十一年,為河南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潢川)。
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設潢川專區,1949年5月息縣屬潢川專區,1952年8月11日析息縣、潢川、固始各一部置淮濱縣,1952年10月息縣隨潢川專區並入屬信陽專區。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並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銷信陽地區,改設地級信陽市。息縣屬之至今未變。
二、息縣簡介
息縣是中華第一古縣。息縣歷史久遠,夏、商時期屬豫州,公元前682年置縣至今近3000年,是華夏大地上首次實行「郡縣制」,且唯一一個歷代相沿不改「息」名,不改其治的縣。美麗賢良的息夫人、伏波將軍馬援、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至今依然閃耀在歷史的天空。賴、白、息三大姓氏均發源於此,中原文化、楚文化在此交匯融合,形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襟和豫風楚韻的文化特色。
息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息縣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水嶺,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淮河穿境而過,在息縣流長75.5公里,河之北為坦盪的平原,河之南為蔥翠的丘陵,盛產小麥、水稻、棉花等,素有「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干飯一半饃」之美譽,2017年,全縣糧食總產20億斤,是全市唯一連續九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的縣,是國家級優質水稻良種繁育基地縣、河南省最大的優質弱筋小麥生產基地縣。
息縣正在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息縣立足農業大縣實際,確立了綠色食品主導產業,主食產業化工作連續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縣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全國主食產業化示範點,建成面積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84家,建成投產66家,億元以上項目達到24個。2017年,產業集聚區「四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4.7億元,主導產業主營業收入佔比52.5%,從業人員3萬餘人,在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的基礎上實現了擴容晉檔。
息縣正在著力打造濱水新城、譙樓古城、息國故城、濮公山風景區、產業集聚區五大區域互動發展新格局。目前,城區建成面積達26.5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縱八橫一環」的路網框架,建成了息州廣場、馬援廣場、息夫人文化園等文化場館,濮公山風景區、龍湖公園、森林公園正加速推進,城市風貌日趨靚麗,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F.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在古代是有個息國嗎
息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武王時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始建息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秦因之。西漢改名新息縣,歷東漢、魏、晉、南北朝均屬汝南郡(國)。西晉建立後,新息縣為汝南國治。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後秦等政權據有,均以此地為汝南郡治。南北朝時南朝劉宋、蕭齊王朝,仍為汝南郡治。北魏又增置東豫州。南朝蕭梁先置豫州汝南郡,後又改稱淮州。東魏時復為東豫州汝南郡治所。北周時改置息州,均為州郡治所在地。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汝南郡,大業三年(607)廢息州為汝南郡。新息縣屬之。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縣置息州,貞觀元年(627年)廢息州,縣屬豫州,寶應元年(762年)以後屬蔡州。先後為梁、唐、晉、漢、周5個王朝據有。北宋建立後,新息縣屬蔡州。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置息州,以新息縣為州治所在地。並移今縣城。元朝(蒙古國)元中統三年(1262)省,四年(1263)復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年)將新息縣省入息州。至元三十年(1293)屬汝寧府。明洪武四年(1371)降息州為息縣,屬中都臨濠府(後改名鳳陽府)。七年,屬汝寧府光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直隸州,息縣屬之。民國元年(1912)直屬河南省。三年屬豫南道。17年,屬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區。21年,屬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屬潢川專區,1952年10月屬信陽專區,1970年屬信陽地區。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並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銷信陽地區,改設地級信陽市。息縣屬之至今未變。
G. 息縣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縣
縣的發源
郡縣制發端於春秋時期,至戰國之末,始得普及;秦朝統一天下,郡縣制度方才完備。
郡、縣誕生的順序,是縣先而郡後,縣高而郡低。至戰國時期,才逐漸形成郡大縣小,以郡統縣的局面。
據《左傳》所載,華夏大地首次實行「縣制」的地方,是在春秋前期楚國的申、息二地,而非楚國或別國的其他任何地方。
《左傳??哀公十七年》在追述「縣制」誕生的歷史時,有如下一段記載:「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考察、考證已有資料,這是關乎「縣制」的最早記載。
這段文字道出了兩件史實:一是楚滅申、息以為縣,是在春秋前期的楚文王時期;二是被楚軍俘虜的原申國人彭仲爽,受任為楚之最高軍政長官,開天闢地,將「縣制」創設在申、息二地,「縣制」當是楚文王與彭仲爽的傑出創建與偉大貢獻。
據《左傳》(魯)庄公六至十四年的有關記載,經分析考辨,楚滅申當在公元前687年至公元前682年間(楚文王三~八年),滅息當在公元前684年冬至公元前682年間(楚文王六~八年)。很顯然,楚滅申、息而置縣,是在公元前682年或此後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段內。但申、息建縣孰先孰後,抑或同年並立,目前已無法考定。故此,我們把它們統列為華夏大地首次「建縣」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申縣自戰國中期以後便更改縣名不復存在,而息縣從建縣至今,近3000年來一直未易其「息」。
申、息建縣是中華政治體制的一次偉大變革,凸顯了「縣制」的特點和優越性。
息縣不但是華夏大地上首次實行「縣制」的地方,且經歷近3000年而至今猶存,堪稱「天下第一縣」。
置「縣」意在集權
楚在申、息建縣後,滅國為縣,成了它的既定戰略。
也就是說,國家在新佔領的廣大地區,不再實行舊時的分封制,而以直屬於楚王的縣邑地方政府取而代之。至春秋之末,楚國設縣,已二十有餘;國土面積,也由最初的「土不過同」(方百里為同),發展到方數千里。
研判有關史料,由申、息等楚國之縣所顯示的「縣制」,主要有以下特點:
其一,縣的行政首長(楚稱「縣尹」或「縣公」)由楚王直接任免。
綜觀《左傳》等有關史籍,春秋時期受任申縣縣尹(縣公)的先後有彭仲爽、彭宇、斗班、斗克、叔侯、屈巫(即巫臣)、公子申等,受任息縣縣尹的先後有彭仲爽、屈禦寇、公子朱、公子成等。縣尹由楚王任免,基本不世襲,勝任則留,否則免。這種任免制,使縣尹在相當程度上不得不聽命於中央,按照中央的方針政策辦事。這與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祿制,迥然不同。它極大地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於實現王權的集中統一。
其二,縣邑代表國家向縣民徵收軍賦(包括稅賦和甲兵),用以組建直隸於楚王的地方兵團(即所謂「縣師」)。
有一則史實可以清楚地說明這一點。據《左傳??成公七年》,公元前594年楚圍宋之役結束,班師回國之際,「(左尹)子重請取於申、呂(按:該時申、呂皆已滅國為縣)以為賞田。(庄)王許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按:此指建為縣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漢水)。』王乃止。」
「是以為賦」,即以申、呂兩縣為國家軍賦所出之地。巫臣據此認為,國家之所以在申、呂兩地建縣,主要就是著眼於徵收軍賦的考慮。有了軍賦收入,才可征發縣內居民組建起地方兵團,以抵禦北敵來侵。否則,晉、鄭等國的軍隊就可以直達楚國的心臟地區了。庄王深諳巫臣之言,最終拒絕了子重化公為私的非分要求。
其三,地方兵團(「縣師」)可由楚王直接調遣,參加楚國對外爭霸戰爭。
楚在建縣之前,其軍隊分王卒與「私卒」兩大部分,各由王室領地上的王族子弟和卿大夫封邑上的族人組成。建縣以後,由於縣內土地和人民歸屬楚王所有,由國家直接控制,所以由各縣稅賦所武裝起來的縣邑軍隊(「縣師」),就逐漸構成了楚國軍力的主導成分。
出現在《左傳》中的此種地方兵團,有「申、息之師」,「陳、蔡、不羹、許、葉之師」,「繁陽之師」,「上國之兵」,「東圈之兵」,等等。有些大縣,如陳、蔡、不羹等,「賦皆千乘」,其軍力不亞於一個中等諸侯國。這些「縣師」,常常由楚王直接調遣,參加對外爭霸戰爭。其中,尤以「申、息之師」出戰最多。如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晉攻伐城,成王派申公斗克、息公屈禦寇率「申、息之師」戍守商密(之都城);公元前634年(楚成王三十八年),申公叔侯率師遠戍齊地;公元前632年(楚成王四十年),「申、息之師」組成楚三軍之「左軍」,參加了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公元前618年(楚穆王八年),息公子邊率師伐陳;公元前585年(楚共王六年),楚用「申、息之師」征討蔡國,等等。
強楚蓋因創「縣」
由申、息二縣發其端的楚國之縣在發展中壯大,蓋因其從多方面凸顯了「縣制」的優越性、先進性。
其一,它使楚國自春秋前期開始,就邁向了逐漸擺脫舊有分封制束縛的道路,從而為君主集權制這一新的政治體制在楚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楚縣的不斷增多,大大增強了楚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數量龐大、訓練有素的縣邑部隊,可以說是構成楚國軍力的基礎所在。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大國爭霸戰爭中的雙雄之一,國強百餘年而終同晉國平分天下,其主要奧秘就在於「縣制」這一新的地方政治體制所產生的強大生命力。
當然,「縣制」這種新生事物,在春秋之楚國,畢竟尚處於萌芽及成長階段,同後世業已成熟的郡縣制相比,還有著不少幼嫩之處。
其一,縣之長官雖由楚王任免,但也存在少數世襲現象。前後做過申縣縣公的斗班和斗克,就是父子關系;彭仲爽與彭宇,可能也是父子關系。令尹子文之後,更是多代為鄖公。斗氏家族雖一代或數代世襲縣公之職,並不等於該縣就是他們的世襲領地;可它帶有某種程度的封邑性質,也是顯而易見的。
其二,楚縣長官多由王族子弟擔任,唯沈尹戍、沈諸梁等少數人來自異邦異姓,這說明楚縣長官的選拔任用,尚帶有比較濃厚的血親任官的性質。
其三,楚縣尚缺乏後世郡縣的監察機制(如秦在每郡設監御史之類)和兵調機制(如虎符之類),這就使某些身為王子王孫的大縣縣公,可伺機發動政變,有時甚至容易給中央政權造成顛覆之勢。蔡公棄疾利用蔡縣兵眾發動叛亂,殺死楚靈王,篡位為平王,即是明顯的例證。白縣縣公王孫勝,帶兵進入郢都,險些奪取王權,則是又一史證。
「縣制」是一種新生事物,在其成長初期存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欠,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我們只能說它不夠完美,而不可斥之以貶詞。特別是像申、息這樣具有發端意義的首批楚縣的出現,昭示著一個舊時代的崩潰和一個新時代的降臨。
因此,無論怎樣估計它們的歷史貢獻和作用,都是不過分的。
也因此,無論怎樣評價息縣而今尚在的意義,都是不過分的。
息縣,是數千年中國國家制度的一個標本,一塊「活化石」。
息縣,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地方治理機構——「縣」的誕生地;回望息縣,可窺統一而多民族的中國國家大廈是如何搭建起來的。
息侯國故都遺址出土的文物
息侯國故都遺址出土的文物殘片
息侯國故都遺址,而今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息國故城」。
不以申、息,而以楚滅之「權」作為春秋乃至中國「第一縣」,是缺乏立論根據的。
究竟誰是華夏「第一縣」,長期以來並非沒有爭論。史家顧頡剛先生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曾確認,春秋「第一縣」是楚武王攻滅權國後設立的「權縣」,而非其子文王所置之申、息二縣。
《左傳》庄公十八年在追述往事時,曾這樣寫道:「初,楚武王克權,使斗緡尹之。以叛,圍而殺之,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顧頡剛在《春秋的縣》中認為,「在這段文字里,雖沒有說明滅權以為縣,但他設置『尹』的官,和此後楚的『縣尹』一樣,則實是建立權縣的證明。這是從《左傳》記載中找尋出來的第一個縣。」
顧氏的上述見解,贊同者不少,非議者亦不乏其人。何浩先生在其《楚滅國考》一書中,以大量的篇幅對顧氏的觀點進行了辯駁。他首先從文字學的角度對《左傳》等史籍中的「克」、「尹」等字作了深入解析,論證了當時的權國並未滅亡,繼而又用比較研究法以大量的史例說明,斗緡是以監使的身份而非以縣尹的身份看管權地。但何氏又以遷權的「那處」作為楚縣的「濫觴」,則仍然缺乏史實依據。
何氏等人攻訐顧氏之非,雖多有精彩之見,但缺點是未能擊中要害。
顧氏認定權為春秋「第一個縣」,要害在於他不明楚縣的特徵所在,缺少立論的基本依據。
楚之「縣制」有何特徵?本文上篇《集中王權楚文王滅息以為縣》已講明白。楚縣的第一個特徵,是「縣尹」實行任免制。任免制的特點是任、免交替,有多屆縣尹相銜相接。而所謂的「權縣」,治之者唯獨一任,繼任者為誰?已了無下文。這怎麼能證明那裡已推行縣尹的任免制呢?
辯者可能會說,斗緡死後,不是有閻敖來管理權人嗎?
這里需要指出,閻敖管轄之地在「那處」,而非權地,故不可稱其為「權尹」。更重要的是,無論斗緡或閻敖,他們在權地和那處,均未推行過徵收軍賦以建立地方兵團的舉措,而這正是楚國「縣制」最典型的一個特徵!
至於「縣制」的特徵之三——「縣師」常被楚王用來參與對外征戰,在有關權與那處的史料中,更是見不到這方面的任何蹤影。
立論要以史實說話。既然所謂的「權縣」不具備「縣制」的一切特徵,那麼顧氏的立論,就是錯誤的。
總而言之,楚武王滅權後,並未在那裡設縣。所謂春秋「第一個縣」的獎譽,純屬子虛烏有!即使當時楚之「那處」,也不曾顯現出「縣制」的任何徵象。事實只能是:誕生於春秋前期的縣邑,仍為楚之申、息。申、息二縣乃是當時天下最早出現的縣!而息縣,則是中國唯一一個歷代相沿,近3000年不易其名、不易其地的中華最古之縣。
踵立之地不易其「息」
據前已知,申、息二縣是中國最古之縣。但二者所不同的是,申縣自戰國中期以後,便更改縣名了,始稱「宛縣」,後名「南陽」。故申城在南陽縣北三十里,後拓展、遷徙至今日信陽?河區、平橋區一帶。而息縣從建縣至今,近3000年來則一直未易其「息」稱。漢代改稱「息縣」為「新息」,隸汝南郡。
縣之「息」名未變,只是加了一個「新」字。這該作何理解?
孟康在詮釋《漢書·地理志》「汝南郡……新息」時作了如下說明:「新息,故息國其後東遷,故加新雲。」
原來,西周所分封的姬姓息侯國,先後有過兩個都城。舊城,即「故息城」(後世稱「故息里」),相對偏西南;新城,即「新息故城」(後世稱「新息里」),相對偏東北。兩城相距約六公里。
漢時,因縣治建在「其後東遷」的息侯國之新都,所以才改縣名為「新息」。可見,加「新」並無其他「新意」,只是對息侯國都兩城的新、舊而言罷了。
因息之新、舊兩城相距甚近,故「新息」之地望(即地理位置),與往日「息縣」大致相當,都在今日息縣境內。
時至今日,息縣縣治仍在「新息里」;「故息里」則為今日息縣境內的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曰「息國故城」。
《大清一統志》記「新息」曰:「漢置新息,屬汝南郡,後漢、晉因之。」
這就是說,東漢至兩晉數百年間,「新息」為縣的事實未變。從史料記載中,也可看清這一點。《後漢書》、《晉書》的《傳》、《志》中,不斷有「新息」的縣名出現。如《吳祜傳》:「(祜)少子愷,新息令」;《黨錮傳》:「賈彪字偉節,補新息長」;《賈復傳》:「新息,縣名,屬汝南郡。」《晉書》列傳第十八:「吳將薛瑩、魯淑眾號十萬,淑向弋陽,瑩向新息。」《晉書·地理志》:豫州有「新息」,為豫州汝南郡下轄的屬縣之一。大量記載表明:這一歷史階段「新息」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需要說明的是,東漢初年,光武帝為獎勵軍功,曾封一代名將馬援為「新息侯」,使新息一度成為「新息侯國」。不過,此「侯國」與西周至春秋前期的「息侯國」,已大不相同。兩漢的政治體制是「郡國並行制」,州、郡、縣為三級地方政府機構。自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後,「侯國」已完全變為直屬於州郡的地方政區單位,由中央派侯國「相」(相當於縣之令、長)直接管理。從政體上看,它已與州、郡屬縣無甚差別了。「新息侯」,實際上不過是在「新息」縣地「衣食租稅」的一個大地主,僅此而已。
踵立之名不易其「息」
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因戰爭頻仍,「新息」之地屬南屬北無定,縣或一分為二,或由縣立州,情況比較復雜。
南朝(劉)宋時,分新息為南北二縣。「南新息」治所在原新息縣,先後由汝南郡及東、西豫州、淮州管轄;「北新息」治所在原新息縣東。南齊、北魏因之。北齊時復為新息縣。北周則以新息為依廓,建息州,這是新息升州的開始。
隋煬帝大業初年,廢息州為縣,仍屬汝南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又升縣為州,領新息、淮川、長陵三縣。唐太宗貞觀元年,復廢息州,以新息屬蔡州汝南郡。此後,唐時再未見「新息」升州的記載。而「新息」之名,則散見於《新唐書》的《傳》、《表》之中。如《新唐書》《表》第十二上,有「新息尉」;《新唐書·劉建鋒傳》有「新息小史」。《太平寰宇記》詳列唐之道、州、郡、縣,「新息」被列入河南道蔡州下轄的十縣之一。
五代及宋仍以新息為縣,屬蔡州。金泰和八年(公元l208年)升為息州,下屬新息、真陽、褒信、新蔡四縣,屬蔡州支郡。
元中統三年(公元l262年),廢息州為縣。次年復立為州。至元三年(公元l266年)後,息州下轄四縣,新息仍為其踵立之地。其後,息州屬縣時有增減,但新息為縣至元末無變。
明洪武初,降州為縣,改稱「新息」為「息縣」,屬潁州。七年改屬汝寧府光州。《明史》中「息縣」之名多如繁星,顯見其稱謂又恢復到了楚縣時代。
清初,息縣為河南汝寧府下轄的十二縣之一。雍正二年(公元l724年),光州升為直隸州,息縣、光山、固始、商城出汝寧府來屬,直至清末。
民國時期(1912年~l949年),息縣仍舊其名,僅隸屬有所變異。依時間順序,它的上級管轄機構名稱為:河南省豫南道(1913年),汝陽道(1914年至l927年),豫南行政區(1927年至l929年),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2年~l949年)。
新中國成立後,息縣始隸河南省潢川行政區專員公署。l952年10月,信陽、潢川兩專署合並為河南省人民政府信陽區專署,息縣又歸屬信陽,為信陽區專員公署下轄的十七縣之一。l955年10月,信陽區專員公署改稱信陽專員公署,息縣仍屬。l998年6月,經上級批准,信陽專員公署改為地級信陽市,息縣仍為其屬縣。
「息縣」自建縣以來,其由縣升州時有一個特點:它仍然作為一個縣而存在,並非有了息州,而新息縣無存。
關於息縣的地域,也有一個特點:其縣治始終不離新息故址!
這,決定了息縣地望的相對凝固性;變,也只是圍繞著新息故址(即息國新都址)而有伸有縮、有大有小。關於其地域范圍,史載長期闕如,唯清時有一大致的交代,即「東西七十五里,南北八十五里」;而今息縣面積,1895平方公里。
縱觀幾千年中國歷史,息縣不僅是中國首次所建兩縣之一,更是建縣後唯一歷代相沿,不變其名、不改其治,踵立在中華大地上的最古老的縣。
息縣所頂戴的這兩重桂冠,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說:千古中華第一縣,乃息縣也!
H. 天下第一縣,為什麼是息縣
從歷史上來說 息縣確實建立的比較早,當地政府呢應該是想把這個名頭打響,對於當地實際上來說,更多的是噱頭吧 沒有什麼為什麼
I. 息縣的文化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稱。屬於信陽市。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99.9999萬。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946毫米,無霜期222天。縣內已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建材等為龍頭的工業生產體系;土特產有香稻丸、蜂蜜。中葯材半夏馳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稱。旅遊景點有新石器時代的「秦樓遺址」、周代的「青龍寺」等。
息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息國至今,已歷數3000多年。息夫人愛國愛民「三年不語」,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賴子國雖為楚滅,但臣民不降,「賴、羅、傅同宗」;新息候馬援,邊關平叛安民,「馬革裹屍」,至今激勵後人;「秦樓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猶在;「申息之師」,人民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尚存。雖歷史風雲多起,可「息」字巋然不變。
息縣名勝古跡,如繁星燦爛。曾被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與縣城相望。站在峰頂,可南閱楚天,北眺中原。劉鄧大軍南下,將軍試水,傳為美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濮山拱翠」、「古息含煙」、「興國尋幽」、「豎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廣豐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觀,把息縣繪就成一幅瑰麗的畫卷。
據史料記載,我國從夏朝至明清已綿延數千年,先後存在過兩種國家政治體制:一是「封邦建國」的封建制,二是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而由夏、商、周的「封建」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變,則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的過渡,即郡縣制發端於春秋時期,至戰國之末始顯完備。一直以來,對於華夏「第一縣」,史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上世紀30年代,現代歷史學家顧頡剛提出,華夏「第一縣」是楚武王攻滅權國後設立的權縣。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浩在《楚滅國考》一書中,認為「那處」才是華夏第一縣。 宋公文教授在提交給會議的論文中稱,《左傳》記載,「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據已有資料考證,這是關於「縣制」最早的記載。華夏大地首次實行「縣制」,是在春秋前期楚國的申、息二地。
宋教授指出,申、息二縣不同在於,申縣自戰國中期以後便更改縣名,而息縣從建縣至今近3000年,一直未改其「息」稱,其地域也始終不離故址。作為華夏大地首次所建兩縣之一,更是建縣後唯一歷代相沿不變其名、不改其治的縣,故息縣應是華夏第一縣。息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武王時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始建息侯國,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此後兩千多年歷史中,曾設新息縣、息侯國、東豫州、息州,數經分合,直到明洪武年間置縣至今。
拜年禮,自古以來,於春節閑遐之際,互相往來,訪親探友,尊長隆師,稱為「拜年」。從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後拜年稱「晚年」,出了正月相互來往不再稱拜年。到主要親族拜年的順序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即初一,二給本族和姥娘家長輩拜年,初四以後,次要親戚,朋友之間才開始相互交拜。拜年時,多數都要帶幾包糕點,紅糖之類的禮物。新女婿給岳父、母拜第一個新年,要帶上比較豐富的禮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家,主人都要准備豐盛的酒宴招待,臨走時,主人只收下禮物的一部分,餘下留作「壓筐底」,主人並給新女婿和兒童拜客串錢。同輩或朋友之間先為年輕者至年長者家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則為不禮貌。晚輩行拜年禮為「叩頭」,平輩相拜禮為「作揖」,現代拜年均改為握手問好。
J. 請教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了 3Q
息縣歷史沿革 息縣古為周代息國故地,春秋為楚邑。西漢置新息縣。以古國為縣名,並加一「新」字。南北朝分置南北二新息縣,北齊合並為新息縣。元為息州,明改息縣。 1997年,息縣面積1836平方千米,人口87萬,轄3個鎮、19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庄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東岳鄉、小茴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項店鄉、長陵鄉、臨河鄉、陳棚鄉、關店鄉、李堂鄉、八里岔鄉、曹黃林鄉、許店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770280人,其中:城關鎮50585人、包信鎮45398人、夏庄鎮32594人、東岳鎮42906人、項店鎮40838人、小茴店鎮54238人、城郊鄉44408人、孫廟鄉31982人、路口鄉36233人、彭店鄉31225人、楊店鄉38857人、張陶鄉39576人、白土店鄉36094人、崗李店鄉40155人、長陵鄉22331人、陳棚鄉20823人、臨河鄉31936人、關店鄉45720人、許店鄉18890人、曹黃林鄉16339人、八里岔鄉21563人、李堂鄉20933人、地礦局虛擬鎮6656人。 2005年,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許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曹黃林鄉管轄,曹黃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李堂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八里岔鄉管轄,八里岔鄉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息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庄鎮、東岳鎮、小茴店鎮、項店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張陶鄉、彭店鄉、楊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曹黃林鄉、八里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