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槍發展歷史

槍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3 03:59:21

A. 自動步槍的發展歷史

自動步槍指自動進彈、連續擊發、具備全自動射擊能力的步槍。利用推進彈頭的部分氣體或後座力進行退彈殼、裝彈並再次射擊的步槍,也就是說,只要扣住扳機不放,就能連續射擊,直到槍內子彈用盡。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之際,1860年5月的一天,斯潘塞闖進位於華盛頓的陸軍部介紹自己的發明,但是軍械官們不相信金屬殼槍彈,後裝槍和連發槍這些當時的新事物,更不相信這個年僅20的小夥子。斯潘塞非常喪氣,但他意外地見到新任總統,聯邦軍(即北軍)統帥亞伯拉罕·林肯。林肯仔細地聽了他的講述高興地說:「很好,眼見為實,打響了才算數。走,到外面試試看。」在院子里,斯潘塞對著一塊木板連打了7槍,連發槍工作良好。接著,林肯也打了7槍。總統親自試槍消息引起了軍方的重視,很快對斯潘塞連發槍進行了試驗和審評,並於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裝備聯邦軍。
1866年、奧利弗溫切斯特也研製了一種連發槍,稱為「溫切斯特步槍」。但是這時的連發槍只是能夠從彈倉中接連推彈入膛而已,開鎖和退殼等動作還需手動操作來完成。
第一支真正的自動步槍是1883年由美國工程師H.S.馬克沁發明的。步槍射擊時,產生的火葯氣體除了將子彈射出槍管外,同時還使槍產生後坐力。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葯氣體的動力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和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的,從而實現了步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支對射手撞擊的後坐力。馬克沁將「溫切斯特步槍」進行改裝和試驗。終於在1883年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
自20世紀初俄國費德洛夫所設計的6.5毫米口徑M1916自動步槍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先後有前蘇聯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研製的AK-47突擊步槍,美國人研製的M14自動步槍及M16自動步槍等 。
自動步槍一般使用當代中高初速中或小口徑步槍子彈,初速達每秒六百米以上,而早期發展過使用低威力手槍子彈的連發卡賓槍,如今發展成為沖鋒槍。

B. 請簡述槍的歷史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一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步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從第一支火門槍誕生到現在,步槍變更了9大種類,即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連珠槍、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步槍

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連珠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然而真正使連珠槍發揚光大,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式步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 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 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 StG44。

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目前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准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 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C. 手槍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手槍的歷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槍曾在人類戰爭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槍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槍是竹筒火槍。到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手槍便出現了。

手槍是槍族中最小的槍,盡管手槍在戰爭中作用並不很大,但它確是軍隊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最早的手槍是火門手槍,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枝火門手槍是義大利人在14世紀中葉發明的,當時被稱為「希歐皮」,即手槍的意思。它是用鑄銅或熟鐵製成的,槍管尾部有一個火門,發射時先將火葯裝入,然後在火門處將引火葯點燃。這種槍發射時,需一手持槍,一手持可燃物。盡管這種手槍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現代手槍不能相比,但它的產生標志著人們研製單手射擊武器的發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火門手槍問世以後,迅速被一些國家運用到軍事作戰中。德國曾用火門手槍打得法國士兵措手不及。

火繩手槍雖然被歐洲大陸廣泛使用,但它有諸多的不足之處:遇到風雨天,火繩不易點燃;夜間火繩容易暴露目標。因此,人們又研製出抗風雨的點火方式,即轉輪發火。轉輪發火就像現在打火機用一個帶鋸齒的旋轉鋼輪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引燃火葯。

自動手槍是在18世紀末由德籍美國人雨果•博查特發明的。從1908年起到1938年德軍一直把它當成自衛武器使用了30年。

D. 槍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一、手槍發展史
手槍出現的時代,說法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手槍出現在1540年,由義大利人造出了皮斯托亞手槍。另一種說法是,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對兩吉斯蒙德的戰爭中使用了一種哨聲短槍,手槍因此而得名。
從火器史來看,手槍大致經歷的發展過程是:火門手槍—火繩手槍—轉輪發火手槍—燧發手槍—擊發手槍—轉輪手槍(又稱左輪手槍)—自動手槍。但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現代手槍,實際上只包括擊發手槍、左輪手槍和自動手槍。
手槍按使用對象可分為軍用手槍、警用手槍和運動用手槍;按用途可分為自衛手槍、戰斗手槍(大威力手槍和沖鋒手槍)和特種手槍(包括微聲手槍和各種隱形手槍);按結構可分為自動手槍、左輪手槍和氣動手槍(如運動手槍)。
二、步槍發展史
1807年英國牧師A.J.福塞斯發明了使用雷汞擊發葯的擊發點火裝置,以後又有人發明了火貌。把火帽套在帶火門的集砧上,打擊火帽即可引燃膛內的火葯,這就是擊發機。具有這種擊發機的槍叫做擊發槍。
19世紀初在法國研製出了定裝式槍彈。這種槍彈的紙彈殼裝有帶擊發葯 的金屬基底,裝好火葯後,與彈頭和成一體。定裝式槍彈大大簡化了從槍管為不填裝彈葯的操作,為從槍管尾部填裝彈葯的後裝槍的普遍使用創造了條件。15世紀時,已經有人在前裝槍的槍膛內刻上了直線行膛線,以便容納火葯殘渣並且更容易的從槍口裝入彈丸。到了16世紀,人們開始將槍管內的膛線改為螺旋形,以便射出的長形鉛丸作旋轉運動,保持飛行穩定,提高了射擊精度,並且增大了射程,但由於具有螺旋膛線的槍,前裝很費時間,因而直到發明了定裝式槍彈,後裝槍得到推廣以後,線膛槍才被廣泛採用。1828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不強,採用長彈丸,仍然是從槍管前面裝火葯,但膛線已成旋轉型的。這種槍的射程和射擊精度都明顯提高。恩格斯稱德爾文步槍為「現代步槍之父」。
1884年在法國研製成功了無煙火葯,1886年法國首先研製了發射無煙火 葯槍彈的勒貝爾步槍。而德國發射無煙火葯槍彈的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近代步槍。
在槍械發展史上,真正的自動槍是英籍美國工程師H.S.馬克沁完成的。他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於1883年設計試驗成功了第一支自動機槍,使槍的理論射速達到每分鍾600發,1884年取得了機槍的發明專利權。該槍一膛內火葯燃氣作為機構運動的動力,通過曲軸式機構完成開閉鎖和待擊,用布料彈帶供彈,水冷槍管,能長時間連續射擊,槍身重27.2千克,夾在專用槍架或炮架上射擊。根據馬克沁機槍的原理,自動槍,自動步槍,沖鋒槍,輕機槍等相繼問世。槍的大家族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沖鋒槍發展史
1915年,為了適應陣地戰的需要,義大利人B·A·列維里設計了一種發射9mm手槍彈的雙管連發槍,從而奠定了現代沖鋒槍的基礎。1918年,德國人H·斯邁塞爾設計的第一支適於單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沖鋒槍問世,同年,其改進型MP18I式沖鋒槍正式裝備德國陸軍使用。
20~30年代是沖鋒槍初步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許多國家對沖鋒槍的戰術作用認識不足,因而產品型號不多。有代表性的沖鋒槍包括義大利的維拉· 佩羅薩和伯萊塔M1938A式,德國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國的湯普森M1928A1式及蘇聯的ППД1934/38式。這些沖鋒槍因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體積、質量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產的數量和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沖鋒槍發展的全盛時期,包括品種、性能、數量和裝備范圍都有較大的發展,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50年代出現了結構新穎的沖鋒槍,性能也不斷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僅首先採用包絡式槍機,而且是第一支將彈匣裝在握把內的沖鋒槍。又如,以色列的烏齊沖鋒槍為了增強安全性,採用了雙保險或三重保險;為減小槍的質量,發射機座、護木和握把等開始採用高強度塑料件。
60年代,為了滿足特種部隊和保安部隊在特殊環境下作戰需要,發展了短小輕便,且可單手射擊的輕型、微型沖鋒槍。有的沖鋒槍還裝有可分離的消聲器,或與沖鋒槍固接的消聲器,前者如英國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國的MP5SD式,後者如英國的L34A1式微聲沖鋒槍。
70年代,一些國家在武器系列化、彈葯通用化和小口徑化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以小的短槍管自動步槍作為沖鋒槍,如美國斯通納槍族中63式、柯爾特CAR-15式(其改進型為XM177E2式)、德國HK53式、蘇聯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規沖鋒槍的戰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槍彈的常規沖鋒槍進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發展。
四、機槍發展史
19世紀80年代前,為提高槍械的發射速度,許多國家都研製過連發槍械,英國人J.帕克爾發明的單管手搖式槍械,1718年在英國取得專利,由於槍身太重,且裝彈困難,未引起普遍重視。
世界上第一挺機槍由一名比利時工程師於1851年設計。由於這挺槍是在蒙蒂尼工廠監制的,被定名為「蒙蒂尼」機槍。此種機槍當時還屬手動機槍,該槍發明之後不久,法軍又把它改為手動曲柄操縱、由25個擊發裝置進行擊發的第一挺機槍。該槍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因故障太多被淘汰。 美國人理查德·傑丹·加特林 發明手搖式機槍,於1862年取得專利,首次使用於1861~1865年美國內戰。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葯燃氣為能源的機槍,是英籍美國人H.S.馬克沁發明的,1883年他試驗成功了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1884年應用這種原理的機槍取得了專利。這是槍械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種機槍的理論射速約為600發/分,槍身重量27.2千克,後人稱為馬克沁重機槍。它在英國對南非的殖民戰爭(1893~1894)中被首次使用。此後,其他國家也相繼研製成了各種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會戰中,1916年7月1日英軍向德軍發起進攻,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等武器,向密集隊形的英軍進行了猛烈持續的射擊,使英軍一天之中傷亡近6萬人。這個戰例足以說明重機槍的密集火力對集團有生目標的殺傷作用。為了使機槍能緊密伴隨步兵作戰,1902年丹麥人W.O.H.麥德森設計了一種有兩腳架帶槍托可抵肩發射的機槍,全槍重量9.98千克,稱為輕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和坦克問世,要求步兵有相應的防空和反裝甲的能力,為了提高機槍威力,出現了大口徑機槍。1918年德軍首先裝備了大口徑機槍,隨後法國、英國、美國也陸續裝備了大口徑機槍。軍用飛機和坦克也裝備了航空機槍和坦克機槍。軍艦則在機槍剛出現時就裝備了艦用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設計了MG34通用機槍,槍身帶兩腳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裝備部隊,配備彈鼓和兩腳架可作輕機槍用,配備彈鏈和三腳架可作重機槍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研製的新型通用機槍相繼出現,如美國的M60機槍,蘇聯的ПΚΜ/ПΚΜС機槍,中國的67-2式機槍等。

E. 槍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據史料記載,在1259年,中國就製成了以黑火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專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屬後,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火銑,到明代已在軍隊中大量裝備。

14世紀時歐洲也有了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火門槍。15世紀歐洲的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葯和鉛丸,轉動一個杠桿,用硝酸鉀浸過的燃著的火繩頭移近火孔,即可用手點燃火葯發射。

F. 中國槍支發展史

http://www.zgjunshi.com/Article/Class38/Class88/Class117/200512/20051229183120.html

G. 中國槍械的發展史

中國現代武復器發展歷史
簡單制的
從無到有
從繳獲日軍
到解放戰爭繳獲國軍裝備
解放後從前蘇聯引進技術
開始仿製前蘇聯軍用產品
小到步槍
大到飛機導彈都是仿製品
後來與蘇關系破裂
自主研發
兩彈一星什麼的我也不多說了
後遭遇文革十年,出了核軍工方面沒有遭到迫害
常規武器幾乎沒有什麼發展
改革開放後
開始有科技強軍戰主體思想
從90年代
開始小步慢跑
引進外來技術的同時
吸收外來軍工技術
進行整合
從96年台海危機之後
開始意識到藍水海軍的重要性
近10年來進展還可以
很多常規武器的研發和製造
已經擺脫了對俄式技術的依賴
但至今為止我過軍工方面
心臟病問題一直在努力解決
無論是戰斗機,主張坦克
大型水面艦艇
很多還都不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中國心
隨著現代化戰爭的需求
海軍將會成為重頭戲
陸軍在大國中逐漸的有可能會被改編成特種作戰部隊
未來二十
我們的國家也會有自己的航母戰斗群成軍
(成軍和有一艘航母完全是兩回事)
希望對您有幫助
詳細具體也沒給您寫什麼只是個概括!

H. 介紹下世界槍械發展史

1、1259年中國製成的以黑火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

2、14世紀出現火門槍,15世紀出現火繩槍,16世紀出現燧石槍(又稱燧發槍)。

3、19世紀初出現擊發槍,19世紀中葉出現金屬彈殼定裝彈後裝擊針槍,19世紀下半葉出現彈倉槍,19世紀末出現自動槍械。在這長達6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槍械本身由前裝到後裝,由滑膛到線膛,由非自動到自動,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變革。

4、19世紀中葉以前,槍械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提高點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紀末開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槍械的品種由少到多,重量逐漸減輕,口徑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遠,射速也逐漸提高。

(8)槍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槍械分類:手槍、步槍、卡賓槍、沖鋒槍、機槍、 霰彈槍、其他。

1、手槍

單手持的小型槍械,其他槍械一律可稱為長槍。

左輪手槍(英文:Revolver):用指力轉動彈倉,但不具退殼功能,一次可以裝填約五至八發子彈的手槍。

單發手槍:指沒有供彈具的手槍,子彈只能預先裝在膛部。

單管單發手槍,擊發一次後必須重新裝填的手槍,通常用於競賽或狩獵。

多管單發手槍,雖然膛室都只能預裝一發子彈,但有兩個或以上的槍管,所以仍然是多發式手槍,通常用於特殊目的如狩獵、自衛和暗殺。

中國的警用轉輪手槍

手動手槍:安裝多發子彈,但必須手動退殼的手槍。

半自動手槍(英文:Semi-Automatic Pistol):能自動裝填,但只能單發射擊的手槍。

全自動手槍(英文:Machine Pistol):支持三發點放、全自動射擊的手槍。部分型號被認為是沖鋒槍。

2、機槍

本來泛指連發的槍械,現代專指較大的適應持續連發槍械。

輕機槍:可由單兵操控的輕型機槍。

通用機槍(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可當作輕機槍與中型機槍使用的槍種。

中型機槍(英文:Medium Machine Gun):火力、尺寸和重量介於輕機槍與重機槍之間的槍種。

重機槍(英文:Heavy Machine Gun):擁有固定角架、大口徑的機槍。

高射機槍(英文:Anti-Aircraft Gun):改裝高射專用腳架,用以射擊低空飛行目標的重機槍。

加特林機槍(英文:Gatling-type Machine Gun):擁有多個槍管的機槍。最早期的加特林機槍擁有十個槍管,以手搖方式射擊。經改進後,旋轉能源來自於電動機(外力)或彈葯氣體壓力(內力)。外力方式多為西方國家軍隊使用,內力方式多為當時前蘇聯陣營國家軍隊使用。

I. 步槍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步槍分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和卡賓槍。步槍的最早原型,是中國古人發明的突火槍和火銃,後經過火繩槍、燧發槍的演變,才逐步發展成為現代步槍。

古代的火槍大都是從槍口裝填彈葯,槍膛內無膛線的前裝式滑膛槍。最早的槍膛內帶有膛線的火槍誕生於15世紀初的德國。但當時還只是直線形的溝槽,這是為了更方便從槍口裝填彈丸。

據文獻記載,15世紀義大利已有螺旋形膛線的槍支。空氣動力學表明,螺旋形膛線使彈丸在空氣中穩定地旋轉飛行,可提高射擊准確性和射程。線膛槍也被稱為「來復槍」。17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使用了來復槍。但來復槍製作成本高。而且從槍口裝填彈葯容易手忙腳亂,因此許多國家的軍隊不願裝備使用這種槍支。

1865年德國人發明了「毛瑟槍」,這是最早的機柄式步槍,後來又進行了很多改進和完善。「毛瑟槍」具備有螺旋形膛線,採用的是金屬殼定裝式槍彈,使用無煙火葯,彈頭為被甲式,提高了彈頭強度。這種槍由射手操縱槍機柄,就可實現開鎖、退殼、裝彈和閉鎖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毛瑟槍安裝了可容8發子彈的彈倉,實現了一次裝彈、多次射擊。毛瑟槍還縮小了槍械的口徑,並提高了彈頭的初速、射擊精度、射程和殺傷力。毛瑟槍完成了從古代火槍到現代步槍的發展演變過程,可以視作是現代步槍的先驅。

短步槍又稱為卡賓槍、短自動步槍。首先使用短步槍的是騎兵,因此短步槍也被稱為騎槍、馬槍。目前各國軍隊已經裝備或正在研製試驗的小口徑步槍都具有突擊步槍的性質,因此人們又把短步槍稱為短突擊步槍。短步槍使用與同族步槍一樣的彈葯,結構上也一樣,只是槍管截短,槍長縮短,重量減輕,這就使得設計師們在槍的使用壽命做了一些讓步,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使槍更為輕便上。由於槍長縮短了,彈頭能量會有所下降,有效射程也相應有些縮短。雖然短步槍的壽命和威力比不上步槍,但對使用它的部隊來說,完成戰斗和自衛任務綽綽有餘。

隨著戰場上對步槍的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以及步槍在戰場上的火力地位變化,步槍長度逐漸變短,伴隨而生的短步槍也就不斷縮短,現在的很多步槍比早期的短步槍還要短一些。

J. 手槍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我國元明時期(抄13~17世紀)的軍隊襲,已有裝備手持火銃的記載。歐洲最初的手槍出現於14世紀,當時是一種單手發射的手持火門槍,15世紀發展為火繩手槍,隨後被燧石手槍所取代。19世紀出現擊發手槍後,1835年美國人S·科爾特改進轉輪手槍,取得了英國專利,這支槍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轉輪手槍。1855年後,轉輪手槍採用了雙動擊發發射機構,並逐漸改用定裝式槍彈。自動手槍出現於19世紀末期,1892年奧地利首先研製出8毫米舍恩伯手槍,1892年德國製造出7.65毫米的博查特手槍,1896年又在德國開始製造出7.63毫米的毛瑟手槍。此後手槍的研製異常迅速,出現了許多型號。由於自動手槍比轉輪手槍初速大、裝彈快、容彈量多、射速高,因而自20世紀初以來,各國大多採用自動手槍。但轉輪手槍對瞎火子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故在一些國家仍有使用。

閱讀全文

與槍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