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修史傳統對文明傳承有什麼重要意義
最主要的一個意義也就在於因為歷史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部分,甚至是迴文化傳承很重要的一個答輔助的方面,也就是說,通過歷史能夠將不同時代的人的一個文化進行傳承,另外的話,一兩將這些遠古時代人的一些思想,或者說是文明發展的一個過程傳播下去,這樣就能夠加強,或者說增強人對於一個文明的理解和認同。
㈡ 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國傳統文化具有著博大精深、兼容並包的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目前,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我們國內也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靈,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發展對國家和發展和命運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曾在一評論文章中讀到這樣極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話語「現在到了一個談文化的時代,要以文化的執著,文化的擔當,文化的自覺,文化的尊重,傳承民族文化的精華。」
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金錢物質充溢著人們精神領域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呼喊無疑是向平靜的文壇投一巨石,在真正文化人的心中驚起的那份欣喜和感動是無法言表的。
近年來,人們都追求物質享受,唱歌、跳舞乃至寫作都要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本該在經濟發展物質文明進步的歷史時期文化應有更高的發展,文化應該更加繁榮的時期,我們古老的歷史民族文化卻被冷凍被遺棄被毀滅,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悲哀一段歷史一種文明的不幸。
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遭到了極大破壞,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大量舊城改造、城區改造,甚至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築也被頻頻拆掉,取之以具有歐美風格的高樓大廈,現代化建築。
每個城市都是高樓林立、千篇一律,而國人卻以此為榮,君不見我國的瓊樓宮闕擁有著中國最為經典的傳統文化精神。城市已經步入歐美的後塵,可是節日呢?西方的情人節、萬聖節人人狂歡,而中國的重陽節、端午節卻無人問津,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離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越來越遠了。對中國優秀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盡。
(2)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擴展閱讀:
中華文化,簡寫為「CCNGC」,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琉球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科舉制度、四大發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一般把中國和收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同城為漢文化圈或者中華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
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越南、朝鮮半島、琉球和新加坡等地,此外還包括世界各地保留著中華文化傳統的華人世界。通常日本學者也會把自己包括在「漢字文化圈」內,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覺得自己是西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員。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群島形成的獨特文化。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深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朝鮮戰爭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的傳統文化略有不同和獨特之處。
越南由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其文化特徵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亦是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日本佔領並長期進行殖民統治,但琉球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圈。
㈢ 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什麼重要意義
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專需求的需要,屬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進程中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
㈣ 文化傳承的目的
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決定》指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強調「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並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第一,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傳統、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就會喪失文化的特質。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於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無不凝結著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華,無不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無不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無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幾千年始終延續發展,成為維系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成為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對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對於當今中國來說,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基,必須以對民族、對歷史、對後人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好地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民族生命力、激發民族創造力、鑄造民族凝聚力,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第二,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立足時代實踐、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的需要。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連續的過程,是在既有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和創新。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文化發展的歷史也是如此。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是進行文化創造的深厚土壤,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芒。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們要在廣征博採的基礎上廓清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認真挖掘提煉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價值,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闡發,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揚光大。當然,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回到過去、守舊復古,而是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要求,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上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豐富文化寶庫,不斷創造符合當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
第三,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吸納融匯外來優秀文化成果、在與世界文化對話交流中豐富發展中華文化的需要。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與世隔絕,都需要從其他文化中汲取養分。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不同文化盡管有過摩擦、碰撞和沖突,但交流、借鑒和融合始終是發展的主流。一個民族要跟上時代,就必須善於同其他國家和民族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學習和借鑒外來文明成果,取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中華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經久不衰,就在於它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採眾長、兼收並蓄的傳統。雖然我們也有過封閉時期,有過閉關鎖國、抱殘守缺的教訓,但在漫長的歷史上,開放包容構成了中華文化發展的主體,中華文化在吸收借鑒中不斷豐富壯大。當然,學習借鑒不是簡單模仿、照抄照搬,不能生吞活剝、囫圇吞棗。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始終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把有益外來文化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烙印,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使中華文化始終立於世界文化發展的潮頭。
㈤ 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能夠保證社會和民族綿延不絕、自強不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能夠內保證民族頂天立地、信心堅容定、獨立自主。所以,傳統文化能夠建立起自信、自強、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說,中國文化存則中國興,中國文化絕則中國亡。
中國文化要在保證根本穩定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養分,添枝加葉,不斷發展和完善,與時俱進,歷久彌新,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不能把幾千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於把大樹連根撥起,或摧殘百花,然後再去重新建立-是極其愚蠢和沖動的行為(文革教訓)。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業,需要多少代人的實踐探索和積累(文化如一棵大樹,多少年才長得枝繁葉茂,古木參天)。但是,真理是永恆的,是絕對的,最終重新得到的結論也必然與古人不謀而和,因為人的真心本性不變,古人已和盤托出-世間好語佛說盡
㈥ 保護歷史文化典籍對於文化的傳承有都會嗎重要意義
歷史文化典籍所承載的是古代的文明,包括歷史變遷,文化的發展傳播,科技回的進步,經濟答的模式的轉變,醫學的發展,藝術的傳承脈絡,宗教的流傳,文學的各種面貌,市井百姓的生活狀態,幾乎包羅萬象,從那些典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歷史文化的變遷腳步,這些都反映在一個名族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名族的血脈,一個民族的名片,是民族的基因圖譜。這就是歷史文化典籍之所以傳承的意義和重要性。同時要明確的提出的是:一個名族的歷史文化都是很獨特的,保護傳承這些文化典籍是所有人類共同的責任。
㈦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
人的生活從來就是由外到內,然後再從內升華到外的。說白了就是,開始內我們要吃飽穿暖活下去,等到生活容的質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就會自動自覺的開始淡化肉體上的外在需求轉而尋求更高級的精神需要。 在獲得了精神滿足的時候再升華到外部,從而達到一個精神與肉體同時獲得高追求高滿足的狀態。
人追求精神文化的一個方面就是傳承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因為他是融化在你的血液裡面的,是與你最親近的,是最能讓你快速認同的,是最能讓你獲得共鳴的。
這個論題很大,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而且我也沒這個本事, 就說這么多
㈧ 保護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匯.從外延上說,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歷史上形成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的許多文化形態,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從內涵上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學說為主要代表的、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價值觀念就是「禮」.「禮」是指社會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另一個經常與「禮」相提並論的范疇則是「樂」.二者相輔相成,形成「禮樂文化」.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有別於西方文化的特質。
所謂「禮」、「樂」,本源自於上古初民尊祖、祭祖與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動.「禮」本是指尊祖、祭祖與祭祀天神地祗活動中的一些儀節規范;而「樂」則是與這些禮儀活動相配合的樂舞.後來「禮」、「樂」的所指逐步擴大化、系統化,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禮儀活動以及與其相配合的樂舞都被泛稱為「禮」「樂」.經過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謂的「夏禮」、「殷禮」和「周禮」,匯集成為一整套典章、制度、規矩、儀式,乃至於包括關於禮治的政治思想、倫理思想.西周初年,偉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據前世流傳下來的禮俗並根據時代需要加以損益而「制禮作樂」(《禮記·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與當時的宗法社會相適應的禮樂制度,通過「禮樂」的形式把階級社會中各等級的權利和義務制度化、固定化,使社會秩序處於相對穩定和諧的狀態之中,從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明極盛期。
至春秋時代,隨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和政治格局的變遷,逐步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有鑒於此,偉大的思想家孔子通過總結、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遺產,創造性地以「禮樂」為核心建立起儒家思想體系,使「禮樂」成為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價值觀念.孔子從哲學本體論和社會歷史觀的角度,對「禮樂」進行了全方位和多層次的闡釋和論證,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於生命本質與意義目標的基本觀念,創擬了旨在讓社會各階級(階層)在「禮樂」的約束下和諧共處的社會理想,並使古老的「禮樂」觀念逐步升華為全社會普遍接受和認可的社會意識形態,使「禮樂」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此後,經過孟子、荀子等儒學大師的進一步發揚光大,以「禮樂文化」為核心的儒家學說日益興盛.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更上升到國家法典的高度,不僅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提倡和尊崇,而且幾乎得到社會各階層的認可和信奉,致使孔子所開創的儒學成為中國最古老、最博大、最富影響力的學派。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禮」是孔子政治思想和社會倫理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其目的和功用是從外部對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在行為和思想方面進行教化、約束和規范;而「樂」則與「禮」相輔相成,從內心感化、誘導人們對「禮」(亦即各種社會規范和約束)的衷心認同.禮樂配合,以禮修身,規范人們思想行為;以樂治心,感化人們自覺地按照「禮」的規范來行事,保持人們內心的平衡,從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保持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儒家「禮樂文化」的精髓就是《論語》所提出的「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的社會和諧思想,這也是儒家「禮樂文化」的普世價值所在.眾所周知,儒學基本上是一種關於社會倫理的學說,它是探討宗法等級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學問.「禮樂」是儒家傳統倫理思想道德規范體系的邏輯起點與核心觀念.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既是一種社會政治理想,也是一項倫理道德原則與規范.「禮樂」是用來調整和制約人的行為的.它調節著人的主觀欲求和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使二者之間達到一種能夠維持人類社會和諧共處的平衡狀態.孔子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禮記·禮運》)可見,在孔子的思想觀念中,「禮」的功用就是教化人們按照規范正確處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及其他社會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說,「禮樂」是為了應對社會穩態結構的需求而產生的。
「禮之用,和為貴」,高度概括了儒家「禮樂文化」的根本精神.根據這一「貴和」的道德價值取向,儒家主張當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發生矛盾與沖突時,應採取寬容、謙讓的態度,這樣不但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社會秩序,也有助於使整個社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當然,儒家所主張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同一、調和,而是在一定條件和原則下的諧和、融合.所以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寬容禮讓、謙恭善良、求大同存小異的道德傳統,正是這種「貴和」(即崇尚「和諧」)的價值取向長期影響和積淀的結果。
儒家禮樂文化的本質特點,是把「親親」的血緣關系與「尊尊」的社會政治關系結合在一起,在「禮」的框架下形成一整套相應的規范和制度,把自然的人置於人為的社會政治關系之中,使之成為社會政治等級中的人;同時又把理想的政治社會建立在人的自然血緣基礎之上,形成以「禮樂」文化為表徵的宗法等級社會.與此同時,儒家禮樂文化精神的宗旨就是要利用禮樂的制度規范性與藝術熏陶性的特點,對自然的人進行人文化育,把自然人納入到政治性倫理性軌道上來,使社會成員都成為「克己復禮」的「文質彬彬」的君子,自覺遵守社會倫理規范,從而達到維持社會秩序和諧的目的.而儒家禮樂文化的內涵就是為了社會各階層的和諧共處而在制度層面、倫理層面和儀節層面所制定的一些規范和原則.不言而喻,沒有一定的人性化的、有益於社會道德建設的規范和原則,就不可能實現「和諧」的「大同」社會.儒家禮樂文化的特徵就是用禮樂展現和處理人際關系,進行社會調節和管理.其終極目標就是為了通過引導社會各個階層按照「禮樂」的規范和原則來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形成一種良好的穩定的社會秩序,達到建立和諧融洽的社會人際關系的目的。
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精神,對中國周秦以降的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廣泛而深刻地滲透於古代社會的政治、法律、軍事、教育、宗教、倫理和文化藝術之中,成為人們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成為社會習俗風尚的底蘊,形成周秦以來的數千年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範式。
當然,我們說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對我國數千年的古代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積極影響,並不是說儒家禮樂文化盡善盡美,也不是說我國古代社會在制度層面和思想層面中存在的一些消極、落後的因素都應歸咎於儒家禮樂文化.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孔子所倡導的禮樂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具有普世價值的內容,如「和為貴」的思想、「仁愛」的精神以及「溫、良、恭、儉、讓」的處世原則等等,都具有超越時空的社會價值.同時我們還應充分認識到,儒家禮樂文化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過時的、消極的、落後的內容.比如對社會等級的過分強調,對人性情慾的過分節制等等,都有矯枉過正之嫌.此外,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一些消極、落後的思想觀念表面看來似乎來源於儒家禮樂文化,但實際上並非完全是孔子所倡導的「禮」文化中所固有的,而有相當一部分是後世極端專制王權時代增益附加的.比如漢代以後確立的「三綱五常」學說,雖然與孔子所倡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內在聯系,但孔子在《論語》中所倡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君臣、父子雙方的要求是對等的,即要求雙方都要依「禮」行事,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而漢代以後所確立的「三綱五常」則強調君、父的絕對權威,以君臣關系而言就是「天王聖明,臣罪當誅」,無論是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在原始儒家的思想觀念中卻不是這樣的!如《論語·八佾篇》記載,魯定公向孔子咨詢應該怎樣處理君臣之間的關系,孔子回答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可見孔子這里強調的是君臣之間對等的以「禮」行事的相互關系,而不是只強調「臣忠」.又如孟子在見齊宣王時,齊宣王詢問說: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他們這樣以臣弒君對不對?孟子回答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可見,孟子的君臣思想與後世的「三綱五常」觀念是大相徑庭的.從而可知以孔孟為代表的原始儒學所倡導的禮樂文化並不能與後世的「禮教」簡單地劃等號,因此不能簡單地將「禮教」中一些過時、消極、落後的內容完全歸咎於儒家學派所倡導的禮樂文化。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所倡導的「禮樂文化」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經過創造性的借鑒和轉換,完全可以成為我國現代精神文明建設和制度建設的思想資源.當然,我們對儒家禮樂文化的借鑒並非簡單的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導的禮樂文化中原有的作為政治意識形態的一些過時的、落後的內容必須堅決摒棄,其過分節制人的情慾的一面也應該予以消除或調整,這是不言而喻的.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儒家禮樂文化的「和諧」精神完全可以幫助我們適當地解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社會道德、價值取向、人際關系、家庭和社會秩序等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保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和人自身的和諧,保證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安定和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宗旨,用現代意識和眼光挖掘傳統禮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發揚中華民族重禮節、尚美善的優良傳統,建構與現代經濟生活相適應的禮儀規范和審美情趣.我們相信,通過吸收儒家傳統禮樂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完全可以實現傳統與現實的對接,構建起符合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和現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規范、倫理規范和禮儀規范,並進而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性化的新型社會。
㈨ 如何看待文化傳承的意義
我覺得文化是需要傳承的,因為一些古代的文化在我們現在也是一些國家的瑰寶。一些古老的文化的傳承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變得更加的豐富。也會使中國文化的內涵也更加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