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口述歷史的意義

口述歷史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2 01:37:02

⑴ 道士下山背後的意義

原名徐浩峰,先鋒導演、民間武術整理者、中國文化研究者,新生代武俠小說家。電影《一代宗師》編劇及武術顧問。大學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著有紀實文學《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小說《道士下山》、《武士會》等。其中《道士下山》一書被譽為「硬派武俠接脈之作」,徐皓峰也因此被冠以「硬派武俠小說第一人」的稱號。

徐皓峰
原編者按:7月3日,陳凱歌執導、改編自徐皓峰同名小說的電影《道士下山》正式上映。《道士下山》講述的是民國時期,外敵入侵,軍閥混戰,亂世中各類江湖人物紛紛登場。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結果遭遇了一系列詭異奇幻的人物和事件。上世紀90年代,原著作者徐皓峰辭掉工作專心跟隨一名老者修道,《道士下山》的初始素材就是那名老者告訴他的江湖掌故。在電影熱映之際,今日本版特編發相關訪談,與讀者一起走近《道士下山》及其背後的文化世界。
我得了天時才寫出《道士下山》
記者:小說發表後八年有修改,具體如何調整?
徐皓峰:《道士下山》是我文風上的一個改變,我在之前非常講究文字感。上海《小說界》編輯說我文風華麗。
我希望用一個朴實的方法來寫一個傳奇性的世界,這樣更有分寸。隔了八年後看,我當年以為朴實的做法,其實是啰嗦。
記者:小說的創作緣起如何?
徐皓峰:看過《道士下山》小說的人,到杭州基本上都要去岳王廟,因為我的小說中寫到岳王廟中有個武林高手是一掃地的,他會目擊術。目擊術有點類似於拳擊比賽前的目擊。泰森也講到在拳擊比賽開始之前的對眼很重要,這個環節一過他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贏。
我當時采訪到,在民國20年時,岳王廟中確有其人,只是不知道他禍害婦女,我就根據這個由頭寫了小說。結果搞得現在讀者到岳王廟不是去看岳飛,而是去找武林高手,就是郭富城扮演的那個角色。
記者:創作《道士下山》還有其他因素嗎?
徐皓峰:中國人一直講家學淵源,指的是家族的口傳。在漢代,家學淵源除了有《論語》,還有《左傳》《孔子家語》之類。我對道家文化、對挖掘口傳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中國最早把口傳寫成文字的是《左傳》,在左丘明之前,都是口傳的,直到他才用文字寫出來,這就是見了眾生了。
由口傳到文字,很多時候也是有老天允許才能做成,不然會有種種障礙。《道士下山》能出版,說明老天還是想把一些事情讓年輕人知道。
都是機緣,我當時買道家的書是1992年剛從美院附中畢業,我和老先生見面是1998年。我認識老人是因為口述歷史。我喜歡做口述歷史,是因為上大學受的是紀錄片訓練。畢業後做紀錄片采訪道教的領袖人物,從陝西到北京多有道教頂尖人物。采訪這一帶的張天師的時候,我就提到當年看的書。結果張天師說我給你打個電話,然後就這么容易地就到他家去了。
記者:為什麼將故事背景放在杭州?
徐皓峰:我的師傅青年時代是杭州一個很有名的醫生,他的主要經歷和見聞發生在杭州。我大學畢業後到杭州比較多,對杭州比較熟悉。

《道士下山》,徐皓峰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6月
民國是個全民習武的時代
記者:你為什麼關注民國的武林?
徐皓峰:漢、唐只能看二手資料,看民國可以掌握一手資料。我做口述歷史,采訪的幾乎都是民國人,他們很多是從民國甚至從清朝活到現在。寫這個和我做那個紀錄片是有關系的。
民國是一個全民習武的時代,天津城區彈丸之地,武術協會就有二十家左右,更別說各種拳師的場子,北京城也是習武的人林立。
其實武俠小說和武術的關系不太大。他們寫的是飛賊和土匪系統,他們對武林人士不太感興趣。武師在武俠小說中都武功不高、個人也沒才華,你就覺得作家一寫到開武館、保鏢完全提不起精神,這恰恰說明保家護院、開武館是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寫他們滿足不了讀者的好奇心,所以一定是飛賊大於武師的。
記者:如何做到和民國的武林人物不隔膜?除了專門口述史的采訪外,有何其他方式進入他們的時代?
徐皓峰:我當時學道的時候,他們不是直接教你。比如突然有一天,師傅告訴我,「中國的回民傳承了一些道家的東西,道家自己的人都不知道。」他給你這句話,你就真的得去讀《古蘭經》,了解回民的歷史,和回民交朋友,看看他們的宗教生活是怎麼回事。這其實都是考驗,他就說一句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然後又有一天,他告訴我,「再過五十三億年,彌勒菩薩就會降生為佛,那個時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那個時代道家文化也會發達。你就得去看《彌勒五論》。」
他們那代人就是很輕易地點你一下,你就得下功夫。一旦他認為你是一個懶人,你就和好事絕緣了。他就不會和你講了。
傳統的人如魚在砧板
記者:小說中看來久遠、古樸的事情,背後可能有一個更宏大的文化世界?
徐皓峰:中國的社會結構,其實是帝制和王道並存的。王道是分而治之,儒家要恢復王道,諸侯制。最高領袖王是一個道德上的象徵。所以,清末慈禧派五大臣考察美國,他們回來以後,說天呀,美國是先王之治(哈哈哈),美國的聯邦制,他們覺得是分而治之。
秦始皇的帝制和漢唐元明清的帝制是不同的。漢代以後的文化由民間來傳承,所有的中等教育都是由民間自己完成的,然後去參加科舉,最後以士治天下。士是民間知識分子,而不是國家培養的幹部。
這就導致社會的管理是相當鬆散的,人與人之間留有很大的餘地。傳統中國人是在不撕破臉皮的情況下,把事情辦了。但我們看看現在的電視劇、電影,所有的人都撕破臉皮。現在的中國人只是地理概念上的,我們在社會結構、心理素質、人際關繫上已經失去中國人的特質。
記者:傳統中國人賴以生存的基礎(如鬆散的社會結構)已經不見了,那還有傳統的人嗎?
徐皓峰:有,但是非常零星,而且他們對社會不發生作用。這些人在傳統社會里憑著他們不撕破臉皮把事情辦好的本事,他們是能人,一定能獲得成功,在非得撕破臉皮辦事的社會,他們是無能的,還被子女嘲笑。他們是海豚,有水才能施展開,現在他們是魚,在案板上,不發生作用。
記者:造成這樣的斷裂的原因是什麼?
徐皓峰:就是中了美國人和日本人的計了。他們認為分裂中國首先要毀掉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被毀掉,人人變得自私,語言發生混亂。所以你看民國時期的論戰各種混亂呀。
清末辦音樂學校,課本前言竟然這樣說:有朝一日,家裡的孩子將二胡、琵琶、京胡,換成鋼琴、小提琴,那美好的時代就到來了。這種話一聽就是一些胸懷大志才疏學淺的年輕人說的。
價值觀亂了,以理性著稱的中國人就完蛋了。

⑵ 口述歷史一二三 讀後感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⑶ 口述家史:爺爺奶奶的故事1000字(采訪稿+後記)

我叫奚銳,世紀80年代末出生在美麗的西子湖畔,聽說過吧,就是那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人間天堂。也許我的名字談不上如雷貫耳,但大名鼎鼎還是算得上的。我很喜歡這個名字,還是挺有詩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家族成員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和海外都有。我的祖先是哪個朝代誕生的,沒有聽我的父輩提到過。我的外公是一個老革命,在抗日戰爭時期就離開家鄉,16歲就參加了八路軍,在艱難困苦歲月里,我外公信念堅定,堅決抗戰到底不動搖,他堅決貫徹游擊戰思想,同時又在敵占區展開地雷戰、地道戰等多樣化的戰爭模式,消滅了多股游盪在各個村莊的鬼子兵。老爺子的游擊隊戰績顯赫,從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軍的連長,老爺子打仗那個叫猛啊,沖鋒號剛響,就如猛虎下山沖了出去,那股氣勢令敵人膽寒。

建國後,老爺子根據組織安排轉業到地方工作,從副縣長、縣長再到市糧食局長,最後從監獄長的崗位上退了下來。老爺子戎馬一生,立下戰功無數,生了2個兒子,3個女兒,全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勤奮工作著。

當然啦,我爺爺也不甘落後,怎麼說也是一知識分子來著。他出生於上海浦東的一個貧苦人家,上世紀60年代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響應祖國的號召支援內地建設,來到安徽合肥南部的一個師范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爺爺這一輩子雖然平平淡淡,默默無聞,但是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真可謂桃李滿天下,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2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總算也是美滿幸福。
縱觀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與經歷,爺爺與外公則是我最敬佩的。家史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啊。

⑷ 口述歷史的徵集途徑

口述史學是發端於海外的一種記錄歷史的形式,其在人類社會的應用可追溯至上古時代,希臘史家希羅多德(Herodotus)、中國史家司馬遷等皆廣泛應用口述歷史,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古及近代。例如,十九世紀法國史學家米什萊(Jules Michelet)在書寫《法國革命史》時就援引了大量來自大眾的口頭證據。但是到了近現代,口述歷史的應用卻漸漸衰落。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口述歷史在海外一直是歷史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國際著名史學大家唐德剛先生多年堅持口述史,最具影響的就是《胡適口述自傳》。這種體例近些年在國內也處於方興未艾之勢。一些高校和專業研究部門先後成立口述史學的專門研究機構,一批口述史學之作也相繼問世。但是作為國家記憶工程的一個重要部門的檔案部門,對於口述檔案的採集製作以及整理鑒定都還是一個空白,這不得不說是我們檔案工作的一個缺憾。積極開展口述歷史工作和研究,不僅彌補不足,豐富內涵,也能以更具鮮活的史料形式留存記憶和開展國際之間交流。
口述歷史何以在2l世紀初的中國變得如此風行?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因為人們漸漸意識到:當一個世紀過去之後,單憑文獻研究20世紀的中國歷史,已經頗感局限。從某種意義上說.研究和搜集20世紀中國歷史的資料,難度甚至大於研究19世紀以前的中國歷史。而尋找歷史當事人進行口述采訪,便成為拓展史學空間,廓清歷史謎團的一條可行之路。此外,口述歷史也給了普通老百姓一個講述和回憶的渠道,如果沒有口述歷史.許多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難以提供他們所見所聞的重要歷史情節,一些歷史情節只能通過推理和假設來完成。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口述歷史在傳統的以文字檔案寫史的主流外,成功開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間。雖然口述記錄也有缺陷和不足,如:搜集耗時,受限於口述者記憶的好壞,多少都帶有個人觀點等等,但口述資料仍不失是一項珍貴的一手資料(其中的偏見與主觀正好反映敘述者的歷史立場)。其實,口述歷史的應用增加了敘述歷史者的數目,擴寬了歷史敘述的視線,亦直接打破了歷史敘述可能出現的一元性及壟斷性。口述歷史把歷史敘述權擴展。把歷史自上而下的敘述方法改變,轉移了歷史研究的重心,為歷史研究開拓出新的探索空間,同時也對曾被忽略的階層及群體加以重新認識。口述歷史的應用在近年來變得廣泛,也令歷史研究變得更多元化、民主化。所以,口述歷史其實不僅僅只是一門歷史技法,它還是一種理解人類歷史的新立場和態度,並可與文獻歷史互補長短,增加歷史知識的豐富度。
口述史首先是聲音的歷史,是由口述收集者提問,口述者回答而產生的對於口述者親歷親聞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回憶;其次,在現代意義的口述史中,這些聲音是藉助於錄音機或攝像機記錄下來的;第三,由口述工作者將這些聲音的資料整理成文字資料,供研究使用,對此著名史學家戴逸先生曾高度概括為:現代口述歷史「是應用錄音錄像設備,把原始資料完整保存下來,再整理成稿」。由此可見,日記、自傳和回憶錄雖然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但不屬於口述歷史的范疇。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搜集口傳記憶及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口述歷史訪談是一位準備充分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且以錄音或錄影記錄彼此的問與答。因為親身經歷者所述說的環境,所講出的細節、所體驗的感情、所刻畫的心理往往是別人不易領會到的,比從許多間接材料搜集拼湊的傳說更加真實、具體、生動。口述歷史正是沾了口述人親歷、親見、親聞、大多為第一手資料,便更加具體、細膩、生動.當事人口述所經歷的過程富有現實性鮮活性和權威性。

⑸ 口述歷史精彩合集觀後感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⑹ 鳳凰衛視口述歷史為什麼停播 啊 這么有價值有意義的節目為什麼停播啊

鳳凰衛視《口述歷史》欄目是2008年底停播的,因為采訪難度高,素材有限,涉及人物評價

⑺ 做口述歷史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作者:Eliza Xia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作為歷史的體裁與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與傳統書面文獻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記錄人的聲音來收集過去的口說歷史,采訪者透過引導,讓仍然活著的人回憶、敘說所經歷的事情,並將之記錄[1]。
很多時候,在選擇口述史受訪對象時,都會傾向選擇事件中心人物,而這件事本身對經歷者來說,可能意義非常,或者是一次創傷經歷。而創傷研究證明,經歷過創傷的人可能出現的應激症狀之一是記憶侵擾(intrusion):「(正常的記憶)……本質上是敘述一個故事的活動……不只是通過行動向外反應;也要通過對自己說的話、通過將事件有組織地對別人和對自己的陳述,和通過將此陳述置於個人生命史的適當章節,以內向反應……所以嚴格地說,一個人如果仍將發生的事停留在固著意念,並不能說他擁有『記憶』……充其量為了方便起見,姑且稱它為『創傷記憶』」[2]經歷者會反復重現創傷場景(reenactment),但無法將之敘述成前後連貫的情節故事。創傷會全面影響一個人,甚至掌控他的內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與人之間安全感[3]。他們需要經歷哀悼和重建的過程,才能夠慢慢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這個過程有些很短,有些則窮盡一生而未能完結。
如果創傷經歷者沒有得到適當的療愈,他不能夠清晰回憶當時場景,並進行邏輯清晰的敘述。這也就是很多口述記錄被證實缺乏史料價值的原因:當創傷還在,無法回憶過往,他的講述或零碎片段無法成為可利用史料,或需藉助其他知識的拼湊,以至被證實沒有參考價值。
口述歷史是從個人記憶到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常常決定性影響了口述歷史資料採集的質量,因此目前學界都已公認采訪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訓練,且需要大量經驗的累積。於此同此,采訪的過程往往也對訪談雙方產生深刻影響。在訪談過程中,受訪人常常需要將不常道予人的過往悉數說出,個中撥動的心緒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而采訪人也常常因為訪談互動而對個人生命產生反思。
在後現代語境下,從記憶到被敘述出來的語言的過程充滿了權力互動、故事與身份的重構。個人由所處的文化處境中的權力和知識塑造,通過言說及與主流話語的競逐、互動,將自己的經驗編織成「故事」,以此賦予意義並確認自己的「身份」[4]。受訪的過程對敘述者來說,也是「主體」被重構的一個過程。在口述歷史實踐中,由於常涉及對個人及家國影響重大的話題,不可忽略其衍生影響,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創傷的發生[5]。
鑒於創傷療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專業領域,這里不作詳細展開,但值得注意的是,療愈的過程與記憶的敘述直接相關。創傷治療的目標是承認經歷並促成個人或集體的重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害的個人甚至群體需要逐步找回記憶,並整理,使之成為新的生命故事當中的一部分[6]。因此,創傷的療愈與口述記錄某種程度上並不沖突,甚至可以同步進行。其關鍵在於,怎樣在安全的環境下一步步促成創傷的療愈,並與此同時找回記憶形成敘述,再整理為口述材料。

⑻ 澎湃新聞︱做口述歷史,人人都可以嗎

澎湃新聞︱做口述歷史,人人都可以嗎
2015 年1月31日上午,6名高中生在上海市靜安區王家沙花苑的一間紅磚老洋房裡接受關於口述歷史的培訓。這是公益組織「創益家」的一次歷史主題活動,這些高中 生將在寒假走向敬老院,為80-90歲的老人寫下他們的個人歷史,並用文字、圖片、照片製作老人們的「記憶盒子」,「給未來留下記憶」。
口述歷史是什麼?誰都能做口述歷史嗎?該怎麼做口述?史學工作者顧訓中在培訓中分享了他這些年來致力於從事「文革」親歷者口述歷史工作的經驗。
什麼是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是指口頭的、有聲音的歷史,它是對人們的特殊回憶和生活經歷的一種記錄。「口述歷史興起的條件是技術的發展,錄音機和攝像機的出現使得歷史記錄的音 視頻信息呈現成為可能。其價值在於留下當事人的記憶,補充傳統文字記載和器物歷史的不足,關鍵人物的口述甚至可能改變和修正文字記載的錯誤之處。更重要的 是,它讓普通人登上了歷史的舞台,讓歷史恢復為普通人的歷史。」顧訓中說。
口述史學研究者楊祥銀曾在《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介紹,口述史學這一術語正式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據美國口述歷史協會記 載:「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阿蘭•內文斯開始記錄美國生活中顯要人物的回憶,從那時起口述史學作為當代歷史文獻研究的新手段而創立起來。」
而 中國的史學界早在1950年代便以採用社會調查和口述歷史方法搜集資料,大力推動「新四史」——家史、廠史、社史、村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協都有文史資 料刊物,以及相關管理部門。近年來現代口述歷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參與者不但有史學工作者,也有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等方面的學者。一些高校和專業研 究部門先後成立了口述歷史的專門研究機構,相關著作陸續出版,例如中國社科院在2003年就推出了《口述歷史》叢刊,2004年下半年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 成立,而國內第一本口述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學術集刊《口述史研究》也於2014年10月出版了第一輯,此後將於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

近年來的口述歷史相關著作
選什麼題材做口述?
上 世紀末,英國BBC電台和英國國家圖書館聲音檔案館曾聯合主辦英國歷史上最大型的口述歷史項目——「世紀之談:BBC千年口述歷史項目」 (http://sounds.bl.uk/accents-and-dialects/millenium-memory-bank),選擇不同地區、 階層、職業、性別的人來回憶在過去這個世紀里的經歷和感受,表達對21世紀的憧憬。

「世紀之談:BBC千年口述歷史項目」
美國斯坦福大學口述歷史中心曾對從伊拉克、阿富汗前線返回的學生士兵進行口述訪談,並邀請這些士兵在紀念活動上朗讀本人在戰時與家人的往來郵件,凸顯聲音在 歷史書寫中的作用(http://news.stanford.e/news/2012/november/veterans-day- events-110812.html)。
在中國,全國政協和地方 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辦的文史整理工作曾大量搜集偽滿統治時期的口述資料,編成《偽滿統治下的長春》、《偽滿統治時期的長春大學》等。此前這段歷史的主要 資料來自官方,文獻資料、報刊雜志中充滿了混淆是非的言論,而口述則建構了另一種視角的歷史。
可見,口述歷史的選題往往忠於時代的要求,也暗示了歷史焦點的轉移。比如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歷史上有不平凡的意義,女權運動、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和反種 族隔離主義運動等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個時代,相應地隨著這一時期社會史的興起,美國的口述歷史有突破性的進展。
但口述歷史並非只適用於宏大歷史的選題,它同樣可以用於個人歷史的撰述。通過一個普通的歷史見證人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如何看待一些歷史事件。
怎麼做口述歷史?
口述史學的實踐已經發展出一定的模式,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訪談前——確定對象、背景研究、類型確定、提綱擬定;訪談中——取得信任、仔細傾聽、重視 互動、獨立空間、資料收集;訪談後——形成錄音記錄稿和文字整理稿、重要內容核准、交由受訪者求證、資料歸檔保存。
背 景研究是成功訪談的關鍵,除了資料准備以外,甚至還可以進行初步訪談,與受訪者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資料准備是你拉近與受訪者距離的一種方式,」顧訓中 說,「在正式訪談中,取得對方的信任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與對方不太熟悉的情況下。而事先了解受訪者(可能)經歷的事件,可能讓對方產生一種親切感,甚至 幫助對方回憶起相關內容。」楊祥銀則提示,「初步訪談最忌諱的是交流過於詳細,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出現。」他曾在與一位老教授初次見面時,由於話題投機,在 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聊了兩個多小時。但在正式的錄音訪談中,老教授就再也不願意重復上次的談話了。
准 備訪談提綱時,可以設置令受訪者自由發揮的問題,也可以設置那些只需得到明確答復(是、不是、具體數據、時間、地點)的問題。在正式的訪問中,可以「由近 及遠」,即從身邊的事情談起,「您的兒子現在做什麼工作?」、「您最近身體怎麼樣?」或者「由遠及近」,從對方可能印象深刻的過往談起。
但 事前准備是不可能盡善盡美的,最重要的還是在交流中仔細傾聽、注意互動、碰撞出火花,實際訪談的結果和預設甚至可能相反。顧訓中介紹,他曾經訪問一位70 多歲的菜場老職工,談及過去的工作時非常激動和自豪。「菜場職工的身份在那時並不窘迫,相反,因為是國營菜場,在家家戶戶食品供應並不充足的年代,他的工 作能夠帶來一些便利,有時還能幫助親戚朋友。」他給顧訓中展示了曾經獲得的勞動獎章,自豪感溢於言表。「這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才會出現的特別現象,今天 不會重現,也很難想像了。」顧訓中說。

1979年的崇文門菜市場一角
訪 談結束只是工作的開始,口述資料的整理和編輯無疑是巨大的工程。錄音帶和文字稿本是口述歷史的兩種載體,抄本是對錄音帶的一種文字詮釋,應盡可能地保留訪 談的質量和講話者的個性。文字的版本顯然更便於研究者使用。據楊祥銀介紹,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製作了從1948年到現在所搜集到的所有訪談的索 引,點擊即可看到內容摘要。
訪談老人需注意些什麼?
口述歷史的訪談對象常常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對於一般人而言,最容易接觸到的訪談對象可能就是家裡的長輩。面對他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要熟悉對方的背景,並表現出充分的尊重,」顧訓中說,「記者訪問政商人士,可以問題尖銳,但我們做口述歷史訪談老人,一定要表現出敬意。」
訪 談說到底是一種溝通的過程,熟悉對方的語言習慣、交流習慣才能保持對話的順暢。顧訓中還介紹了一些切入談話的小技巧:「和老人聊天,家庭是很好的談資。老 伴、子女,往往是老人願意聊的。童年、童趣也是能夠喚起溫馨回憶、讓人放鬆的話題。還有晚年生活,也是老人們關心的。」
人人都可以做口述歷史嗎?
楊祥銀這樣介紹口述史學的「大眾化」:「在研究對象上,口述史學一反過去『政治史』和『精英史』的傳統,把歷史焦點轉向普通人民群眾。」口述歷史具有很強的 操作性,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任何人也都可以是訪談對象,但它同時對操作者的史學素養提出了要求。章詒和在談著名的口述歷史學者唐德剛時曾說:「別以 為『口述歷史』就是『你說我記』,口述史的優劣與高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采訪者,取決於他的史學知識,社會積累和考證功夫。」
在 大眾性和專業性之間尋找平衡的同時,口述歷史和歷史教學已經有許多交集,這在它的發源地美國尤其明顯。美國國家社會研究理事會有一本小冊子《課堂上的口述 歷史》,提供了「怎樣從事口述歷史」的系列方法;每年有40萬名學生和2萬名教師參與美國各地區和州的口述歷史教學競賽,並有一些頗受關注和稱贊的項目, 如南金斯頓中學和布朗大學曾聯合主辦口述歷史項目——「整個世界在注視:1968年的口述歷史」和「奶奶,你在戰爭中做些什麼?」
在中國,近年來口述歷史走進課堂也是一個趨勢。以下是廣東省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的初中歷史寒假作業:
「家 族,是一個人生長的根,成長需要知道自己的起源和根系在哪,才能讓自己在漂泊中找到可依靠的地方。雖然孩子們還小,不懂得尋根問祖,但希望他們能先從身邊 的人開始找起,先學會問問祖輩,先學會跟祖輩溝通了解,知道他們的艱辛,任何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所以2015年的歷史寒假作業為《家族遷徙之尋》,內 容:1.找尋三代之內的家族成員,構建家族樹,形成家族思維概念。2.問問祖輩成長的經歷,請用400字介紹采訪過程及其內容(選擇一些有特點或時代特徵 的事例)。3.繪制家族遷徙的路線圖,參照地圖,可大范圍省市間的遷徙,也可小范圍市內的遷徙。要求:用A4紙完成,采訪內容要電腦錄入列印,家族樹和遷 徙路線可手工繪制。
因為這是一份長期的作業,以後三年會不斷延續和尋找更久遠的祖輩,所以請用透明檔案袋的形式上交,註明班級和姓名。備註:如有成長經歷不方便透露的地方,可用化名代替,請註明。」

中學生在訪問自己的外公。圖片由廣州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歷史科組提供。
和「記憶盒子」公益活動一樣,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當文字、聲音、光影都成為記錄和表達的方式,口述歷史在走向民眾、走向中學、走向家庭的同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更加豐富的表現形式。

閱讀全文

與口述歷史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