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大理的歷史文化

大理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3 02:12:39

⑴ 大理有那些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2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2郡,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代屬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8世紀30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500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代,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縣。40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⑵ 大理有怎樣的歷史與發展

大理東臨洱海,西至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地通往身毒(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時期,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從公元8世紀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大理境內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漢等民族。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城外另一個顯著的標志。走在蒼山洱海之間,不經意地抬頭就會看見挺立在山腳下的三座白塔。走近三塔,這古舊而略略傾斜的塔體傳遞出濃濃的歷史滄桑感,散發出震撼人心的神奇魅力。

⑶ 大理歷史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南中地區的永昌郡。

大理地區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大部。

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歷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變,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並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3)大理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大理地勢西高東低,全市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056毫米。農業主產稻穀、小麥、玉米、豬、牛、禽蛋等,特產有雲南山茶花、蒼山杜鵑花、大理雪梨、下關沱茶等。目前工業主要集中於洱海南岸的下關鎮附近,有煙草、茶葉、食品、紡織等門類,盛產大理石。

位於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的"太和村"是古南詔國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遺址,規模較大,是國家級文物。位於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鎮則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當地的民族風情濃郁,民居頗具特色。

位於洱海北岸的上關鎮古代為大理古城的軍事屏障,境內遍植朝珠花,以「上關花」而聞名。此外,附近還有雞足山和巍山等景區。

⑷ 大理的文化是什麼

大理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包容性。但這種開放和包容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要追溯文明的源頭和文化演進的歷程了。但是,歷史的迷霧太深太濃了,你一頭扎進去,碰滿頭的霧水,未必就可看清真相。單就白族的起源來說,就是一個千古之謎。早先有阿育王之後說,有庄嬌之後說,有氏羌南遷說,近年隨著考古學上的一些重大發現,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白族先民的主體,其實是蒼蜂洱水所孕育的土著居民。大理城西南馬龍峰山麓的馬龍遺址和賓川白羊村遺址出土的眾多文物告訴人們,在這塊人間仙境般的土地上,大約距今4000年前,己有人類繁衍生息,其文明的程度是從新石器時代向銅石並用的時代邁進。而劍川海門口和祥雲大波那青銅文化的發掘,更是讓人們眼界大開。特別是大波那銅棺的出土,使人們依稀看到早在春秋之際,洱海地區就已經有了怎樣燦爛的文明。人們驚詫於其時冶銅工藝的高超,更驚詫於墓葬主人的奢侈。他隨身攜帶至死也不願放棄的那根銅杖,又引起人們種種揣測: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還是僅僅表達著一種尊貴和奢華?

無論歷史的迷霧中還有多少疑團,我們似乎可以確信一點,大理文化(或曰洱海文明)的起源已相當久遠,在其文明演進的過程中,土著文化在與周邊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之中相互消解也相互吸納,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元文化並存的格局。而這一切,似乎又與大理極特殊的地理位置悠悠相關。

大理一向被稱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所謂十字路口,是說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在此地相交,大理於是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時下有一個頗為流行的說法:「若要富,先修路」,說的是一個地方的道路交通對於經濟發展來說實在是至關重要。其實,豈止經濟如此,交通狀況往往是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志,而一種文明的形成也往往與道路交通密不可分。洱海獨特的區域文化的形成,在某種意義上說其實正是兩條古道衍生的結果。

⑸ 大理國的歷史文化

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地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可說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多位國王都曾先後禪位為僧。
當地民俗講究「家無貧富皆有佛堂,少長手不釋念珠。」大理國與南詔被稱為「妙香古國」不僅是因為這時期佛教僧徒眾多,更重要的是佛教的三大體系在這里都存在,這里還是雲南境內的佛教支系阿吒力教主要流傳地 。
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由白族在中國西南邊陲一帶建立的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帝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雲南等地置大理路、建行中書省,加強了統一政權對西南邊陲的統治。

⑹ 大理的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2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2郡,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代屬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8世紀30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500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代,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縣。40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⑺ 大理古城簡介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古城內文物古跡眾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遺址可辯,截至2013年,古城內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大理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景點介紹:

1、大理崇聖寺三塔

距離下關14千米,位於大理以北1.5千米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雄渾壯麗,是蒼洱勝景之一。崇聖寺三塔的基座為方形,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其東面正中有塊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頗有氣魄。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底寬9.9米,高69.13米,塔頂有銅制覆缽,上置塔剎,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三塔相傳建於南詔保和時期,近年來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餘件。

南、北二小塔,位於主塔之後,兩塔間距97.5米,與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勢,兩塔均為八斛形檐式空心磚,共10級,各高43米。崇聖寺三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大理古城

東臨碧波盪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

現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牆外層是磚砌的;城內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

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3、水目山

離祥雲縣志25公里。這里屬於馬街鄉,海拔2070米。水目山是雲南開創最早的佛教聖地之一,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詔諸大臣請建此剎。普濟慶光禪師用禪杖鑿地,「而有清泉湧出,因名水目」。開堂之日,六詔的首領都來祝賀。

香火最旺時,號稱「和尚千人,尼姑八百」。歷代都有高僧住水目山,如唐代的開山祖普濟慶光禪師,宋代的凈妙澄禪師,晚清時期的無往如禪師、非相行禪師街頭在理國時曾有不少王族中人在此出家為僧。清初有名的擔當和尚,也曾在此長住。

從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經過多次修理工建,逐漸形成了一個建築群落,有水目、賢填充、地藏寺、靈光寺、塔院、三教閣、毗盧閣、彌陀庵等寺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理

⑻ 大理地方是什麼文化,都有什麼民族

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漢代,大理同中原有往來,與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蜀身毒道)中轉站,漢武帝在這里設葉榆縣。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區域的原始居民從事狩獵、捕魚,以及種植水稻和飼養家畜,有較高的農業生產水平。並在洱海西面建築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橋等城。一度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之際,大理與內地的交往由於蜀身毒古道而極為密切。博望候張騫西域歸來後關於這條通道的報告,引發了漢武帝經營西南邊疆的雄心。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隸屬益州郡的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巂唐、不韋等縣。

唐初,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較大的部落,史稱「六詔」,即蒙舍詔(今巍山東南部、因在六詔之南,又稱南詔)、蒙巂詔(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帶)、鄧賧詔(今洱源鄧川)、浪穹詔(今洱源劍川一帶)、施浪詔(在浪穹詔東北)。越析詔(今賓川)。。公元737年,蒙舍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六詔,統一了洱海地區,遷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建立「南詔國」。公元779年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詔國共傳13代王,歷史165年。

公元902年,南詔權 臣鄭買嗣奪去了政權,建立「大長和國」。

公元927年,劍南節度使楊干貞滅「大長和國」,扶持清平官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10個月後楊善干貞又廢趙善政,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推翻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仍建都羊苴咩城。大理國共傳22代主,歷時316年。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帥大軍滅大理國,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見了雲南行中書省,把行政中心由大理遷到押赤城(今昆明)大理地區設大理路、鶴慶路、雲龍甸軍民府和威楚路。
公元1381年,明軍攻佔大理,改路為府,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鶴慶、蒙化三府。現今的永平縣、南澗縣則分屬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仍沿襲明朝建制,大理 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屬廳。大理府為迤西道治所,雲南提督駐地。清咸豐六年(1856年)爆發了以回族杜文秀為首的滇西各民族大起義,在大理設政權公元1911年,昆明「重久起義」後,雲南成立軍政府,1913年改迤西道為滇西道,後為騰越道。1929年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置祥雲、彌度、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個縣。

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成立,大理專區轄大理、下關、鄧川、洱源、雲龍、漾濞、蒙化、鳳儀、彌度、祥雲、賓川、及現屬臨滄地區的雲縣、緬寧(今臨滄),順寧(今鳳慶)共十五個縣市。

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區成立。區劃幾經調整現轄大理市、鶴慶縣、劍川、洱源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永平縣、雲龍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共12個縣市。

198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大理被定為全國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同年11月,國務院又將大理列為全國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

大理是雲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西漢武帝曾在大理設置郡縣,歷史上著名的南詔(公元738--902年),

大理國(公元937--1253年)曾在這里建都,是當時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理有馳名中外的大理崇聖寺

三塔、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劍川石鍾山石窟、彌渡南詔鐵柱等重要的文化古跡,被譽為"西南的敦煌"。

"玉洱"、"銀蒼"是蒼洱風景區的重要景觀。風、花、雪、月為大理的四大名景。

大理的著名景點有:崇聖寺三塔,蝴蝶泉,洱海遊船,喜州民居,白族民俗三道茶歌舞表演等。

⑼ 大理國的歷史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專定都羊苴屬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

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1254年,忽必烈北歸,留兀良合台繼續進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興智。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見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懷柔,賜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



(9)大理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大理國的疆域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西南部,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政區與南詔相當,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大理國後期廢除了節度和都督的軍事轄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設置八府、四郡、四鎮。


閱讀全文

與大理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