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德國歷史發展進程

德國歷史發展進程

發布時間:2021-02-13 01:54:37

㈠ 1871-1945 德國歷史

1871年1月18日,俾斯麥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鏡廳(Spiegelsaal zu Versailles)宣告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誕生,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史稱俾斯麥成立的帝國為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1918)。德國的統一不是「由下而上」地通過革命,而是「自上而下」地通過王朝戰爭和侯爵條約實現的。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猶如脫韁之馬迅速發展。同時德國工人運動也日益壯大。1863年在萊比錫成立了以費迪南德•拉薩爾(Ferdinand Lassalle)為主席的「全德工人聯合會」(der Allgemeine Deutsche Arbeiterverein ADAV)。1869年,奧古斯持•倍倍爾(August Bebel)和威廉•李卜克內西(Wilhelm Liebknecht)在埃森納赫成立了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拉薩爾派和埃森納赫派在哥達合並組成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該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社會民主黨在反對俾斯麥的「非常法」斗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1903年成為國會中的第二大黨。
俾斯麥的國內政策,諸如「文化斗爭」(Kulturkampf)、「非常法」(Ausnahmegesetz)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失敗。但他力求團結所有鄰國、孤立法國確保帝國安全和歐洲均勢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別是他推行的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和縱橫捭闔的外交政策,使他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壇上的風雲人物。

(1914-1945年)
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
由於從法國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和洛林的鐵礦,採用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起統一的國內市場,德國在20世紀初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工業國之一。由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軍事發展的不平衡,後起的工業強國德國在歐洲列強中最富有侵略性。為了爭奪市場、重新瓜分世界,逐漸形成了兩個敵對的帝國主義集團,即由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Entente-Mächte)和由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的同盟國(Mittelmächte)。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太子(Thronfolger)弗朗茨•費迪南德(Franz Ferdinand)在薩拉熱窩(Sarajevo)遇刺身亡。這一事件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14年8月1日,德國向法、俄宣戰,戰爭正式開始。戰爭初期,德國採用了施利芬(Schlieffen)將軍制訂的閃電戰計劃,在西線取得了勝利,但很快陷入了曠日持久的陣地戰。1917年,美國參戰對加速戰爭的進程起了決定性作用。同年俄國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Oktoberrevolution),新生的蘇維埃國家退出戰爭,東線停戰。1918年11月,德國被迫向協約國投降。戰後,戰勝國在凡爾賽舉行會議,重組歐洲政治新格局,並於1919年6月簽訂了「凡爾賽和約」(Friedenvertrag von Versailles)。德國失去了原有領土的1/8(6.7萬平方公里)和原有居民的1/10,並且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德國還必須支付巨額戰爭賠款和限制軍備。凡爾賽和約對戰敗國,特別對德國的苛刻條文給戰後危機埋下了禍根。

2.十一月革命和魏瑪共和國
20世紀初,德國社會民主黨分裂成左、中、右三派。以羅沙•盧森堡(Losa Luxemburg)和卡爾•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為首的左派堅決反對戰爭,並組成「斯巴達克團」(Spartakusbund)。1918年12月底,「斯巴達克團」改組成立德國共產黨(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KPD)。戰爭快結束時,基爾港水兵於1918年11月初舉行武裝起義,起義很快蔓延到全國各地。柏林、漢堡、不來梅、慕尼黑等地起義者組成工人、士兵蘇維埃,奪取了政權。1918年11月革命(Novemberrevolution)是德國歷史上第二次聲勢浩大的資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結束了德國千年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緊接著在德國前途問題上兩派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左派主張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下的蘇維埃共和國,而以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n)為首的右派,即多數派,主張建立議會民主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由於絕大多數德國人贊同議會民主制,右派和其他資產階級政黨在l 919年1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中取得了勝利,並於同年8月通過了魏瑪憲法(Weimarer Verfassung)。德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魏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1919—1933)正式誕生。
德國帝國主義並不甘心失敗,它利用美、英、法和蘇聯之間的矛盾以及西方國家內部爭斗從中漁利,很快克服了戰後(1919—1923)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危機。自1924年起,德國的經濟重振旗鼓,迅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居世界第二位。在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德國逐漸恢復了它在歐洲的強國地位。為了與西方強國改善關系,德國於1925年10月在瑞士簽署了「洛迦諾條約」(Vertrag von Locarno)。與此同時,它與蘇聯簽訂「拉巴洛條約」(Rapallovertrag)和「柏林條約」(Berlinvertrag),並於1926年加人國際聯盟(Völkerbund)。1924至1929年,德國在內政和外交上經歷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對此作出重要貢獻的是魏瑪共和國第一屆總統艾伯特和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萊澤曼(Gustav Stresemann)。

㈡ 二戰歷史:介紹一下納粹德國的發展歷程

納粹黨的發展

1919年希特勒成為德國工人黨黨員。1920年2月該黨公布他與德萊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點綱領,後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1923年啤酒店暴動失敗後納粹黨被取締,1925年2月重建。重建後利用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大肆煽動日耳曼民族主義情緒,黨員人數激增,1928年為10萬人,1932年達140萬人。在1930~1932年的國會選舉中,該黨議席從12席增至230席。1929~193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為納粹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愈來愈多的壟斷資本家支持納粹黨。納粹黨私自籌集武器,組建沖鋒隊.1932年11月,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聯名上書魏瑪共和國總統P·von興登堡 ,要求委任希特勒為總理,並最終於次年1月30日將希特勒推上台,納粹黨成為執政黨。希特勒當權後,宣揚泛日耳曼主義,打擊和取締其他政黨,確立法西斯一黨專政。 在國內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猶運動,實行法西斯恐怖統治。對外撕毀《凡爾賽和約》,瘋狂擴軍備戰,組織軸心國集團,實行侵略擴張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和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納粹黨的成分十分復雜,既有經歷過納粹運動早期風險的亡命之徒、種族主義空談家,也有殷實的資產階級,還有一般店主、職員、工人和農民。納粹黨成立伊始,便培植對領袖的崇拜,編造關於希特勒的神話,貫徹對獨裁者的絕對服從。納粹黨頭目除希特勒外,還有G.施特拉塞、 R·赫斯、H·戈林、P·J·戈培爾等。在州、區、鄉設地方和基層組織,統歸全國委員會領導。下轄組織有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納粹黨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團、納粹婦女聯合會等。宣傳喉舌為《民族觀察家》、《 進攻 》、《 民族社會主義通訊》。綱領性的讀物為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斗》。黨旗上有紅底白圓心、中間是一個黑色卐字的圖案。納粹黨徒聲稱紅的象徵社會主義,白的象徵民族主義。黨徽上亦有卐字圖案。

㈢ 法國和德國產生過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偉大理論以及分別取得的成功事例

法國:啟蒙思想。影響: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拉美獨立戰爭、日本明治維新。德國:馬克思主義。影響:俄國十月革命、新中國成立。

㈣ 德國的發展史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德國人是日耳曼人,以前是蠻族,受古羅馬帝國控制,日耳曼人後來大量地被羅馬帝國聘為僱傭軍。476年,日耳曼僱傭軍首領廢黜了年幼的羅馬皇帝,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開始進入到封建社會。這里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國家,靠其他軍隊是不行的,哪怕你再有錢, 只能靠自己,否則就可能亡國滅種。 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在17世紀之前是很強大的。但是經過1618-1648的30年戰爭,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迅速衰落,變得有名無實,後來甚至分裂成了許多小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上台後,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使普魯士迅速崛起。之後,普魯士通過三場戰爭,先後打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掃清障礙後,於1871年重新統一德意志。普魯士的成功經驗帶給後人的啟示是:國家強大了,才能完成統一大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另外,國家必須要有賢明的領導人物(比如俾斯麥),才能指引全國走向勝利之路。
步入20世紀,德國先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浴血奮戰後,都慘烈地失敗了。兩次戰敗帶給世人的啟示是:國家要獲得發展,必須走和平的道路,靠對外發動侵略戰爭最多能得一時但不能得一世,要珍惜和平,同其它國家要友好相處。此外,民眾必須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讓暴徒(希特勒之類的人物)和法西斯主義來統治國家,否則會給整個國家和民族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一戰結束直到二戰爆發間的時間內,德國的經濟迅速復甦,其經濟總量於1929年超過英、法而再次躍居世界第二(當然後來德國爆發了經濟大蕭條)。二戰結束後,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聯邦德國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達10%,經濟突飛猛進,得到迅猛發展,再次成為歐洲第一,其輝煌時期被稱為「經濟奇跡」。這里的啟示是:必須學習德意志民族高度的嚴謹、敬業精神和對祖國的強烈責任感,國家的一切以經濟增長為中心,實行非法西斯化,將國家領導到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學習和借鑒德國經濟起飛時的先進經驗。
縱觀德國發展史,帶給我們的啟示,大概就是這些吧。

㈤ 德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歷史啟示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是一個鐵與血的歷程。那是以武力為後盾,以戰爭為武器,藉助鐵腕手段,自上而下實行強制統一的過程。但是,任何民族的統一歷程,戰爭不是其唯一的有效的手段。如果說,普魯士德國依靠戰爭,實現了德國的統一,那麼它的崛起和強大,絕不單單是依靠戰爭,依靠槍桿子。更有其豐富復雜的內涵,並給後人以啟迪。

第一:審時度勢,把握時機,縱橫捭闔,游刃有餘,以合縱連橫之術,遠交近攻,孤立敵人,實施各個擊破。首先在外交上立於不敗之地。

俾斯麥明白,妨礙德意志統一的不僅是各邦國的領主勢力,封建貴族。還有從國家利益出發,不希望一個統一強大的德意志出現的法國、丹麥、奧地利和俄國等。而事實上,只有戰勝這些列強,取得軍事上的優勢,才可以消除與資產階級進步黨的「憲法糾紛」,使其建立議會制,內閣對議會負責的共和民主期望落空,並藉此強化王權,以無比的權威,贏得容克地主和百姓的支持擁護。歷史賦予了俾斯麥這樣的時機。因為1860年前後,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土耳其背後的英法削弱,一向由俄國扶持,對抗普魯士的奧地利在戰爭中沒有支持俄國,轉而支持英法,雙方關系惡化。英國深恐路易·波拿巴獨霸歐洲,於是支持普魯士。波拿巴則坐等普奧之戰,以坐收漁翁之利。俾斯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各國之間這樣的矛盾,分化瓦解敵人,予以各個擊破,先後對丹麥、奧地利、法國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從而樹立了空前威望,促成了國內反對派的噤聲和內部空前的團結統一。

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建立在共有的利害關系,統一的經濟物質基礎上的政治聯合體,才有可能成為穩固的,相互不可或缺的統一國家。

這一改革的關鍵是以普魯士為領導的關稅同盟的建立。德國各邦權衡切身利益,不得已做出這一決定。首先是各邦的財政需要,國庫空虛和財政赤字造成大多數邦國嚴峻的維系難題。為了消除關稅壁壘,實行稅制改革,增加稅收,促進商品流通和工業發展,德意志各邦國意識到,必須有這樣一個統一的機構,在邦國內實行統一的稅制、稅率,以協作互惠,互利互贏。於是,以最早實行關稅改革的普魯士1818年的稅法為藍本,開始制定統一的關稅政策。參加同盟的各邦國之間從1834年起廢除全部關稅。在對外貿易方面,傾向自由貿易,但對從英國進口的棉織品和呢絨等則課征保護性關稅。關稅同盟還致力於統一貨幣、度量衡制度和商業法規。於1838年和1857年簽訂一些專門協定,開始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票據,實施共同商業章程。其後關稅同盟先後與荷蘭、希臘、土耳其、英國和比利時簽訂了商業協定,得到國際承認,國際地位很快得到鞏固。

德意志關稅同盟把德國境內大部分邦國結成了一個緊密的貿易和經濟體。關稅同盟的建立是德國走向經濟和政治統一的重要步驟,它也促進了19世紀德國產業革命的發展。

關稅同盟的建立是各邦基於經濟政治諸多方面考慮,某種程度上抑制分立主義思想的結果。它的產生既不具備向現代社會發展的明確思路,也不單純是傳統的封建復辟。它不是德國未來民族統一體的大膽設想,但客觀上卻促進了德國經濟統一的形成,逐漸打破了德國分立主義力量,並最終為德國的政治統一創造了物質前提。

俾斯麥的作用則在於對關稅同盟的靈活利用和掌握,使其構成德國民族統一不可忽略的因素。俾斯麥非常重視關稅同盟對普魯士的政治價值,也明確表示要通過普魯士領導下的關稅同盟建立政治統一的物質基礎的思想。但他從來不把關稅政策看成是孤立的問題,而是把它置於普魯士全局政治的考慮之中。應該說,單純的關稅同盟並沒有決定意義,它只有通過政治家理智而謹慎的判斷,靈活而巧妙的運用才具有政治價值。俾斯麥和威廉一世恰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以柏林為中心,把鐵路網由此通向各個邦國,構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的緊密聯系,實際上用一張蜘蛛網般的交通網路緊緊把德意志南北聯系在一起,成為了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第三,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上帝賜予德意志民族的福祉。早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完成德意志統一以前,德國的思想文化界就升華了啟蒙主義。使充滿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德國古典哲學和狂飆突進運動成為那個時代哲學文化的頂峰和終結。177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不久,處在分裂狀態和封建領主統治下落後愚昧的德國就開始了自己真正的思想啟蒙,到1832年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狂飆突進運動的旗手歌德辭世,德意志基本完成了啟蒙的第一階段。德國哲學的先哲康德、戲劇家萊辛、音樂大師貝多芬、哲學大師黑格爾、費爾巴哈、詩人荷爾德林、席勒和許多世界級的重量級思想文化人物都出身和活動在這個時期。也是這個時代玉成了他們,因為他們活動的時代正是世界歷史發生著波瀾壯闊的激烈變革的時代。正如哥德曾經在一次談話中所說的那樣:「我所以得天獨厚,是因為我出生在世界大事紛至杳來、方興未艾的年代。」這個年代就是1776年北美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席捲歐洲以及他的失敗等等世界大事。他們親歷了這些歷史事件,成為了世界歷史進程的見證人。而德國哲學正如黑格爾所言:「哲學的任務在於理解存在的東西,因為存在的東西就是理性。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他那時代的產兒。哲學也是一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德國哲學家們作為時代的產兒,用他們的思辨語言把握並表現了那個偉大時代的精神。而德國哲學具有思辨性、辯證性和體系性等顯著的特徵。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叔本華、尼採的超人思想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作為德國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它從理論上論證了變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為俾斯麥自上而下的的統一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它的不徹底性體現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實際斗爭,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勢力妥協,也促使了德國政治的變革並非是一場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實現民主和共和。由於改型中的封建王朝以其鐵腕人物領導了這場變革,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德國成為軍事貴族佔主導成分的,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的聯合專制,為軍國主義產生,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的誕生開啟了潘多拉的匣子。

第四,從16世紀以來,由於分裂,德意志民族在歐洲人眼裡不是一個政治實體,而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民族。正是這種長期受屈辱、受輕視的狀況激發了這個勤勞、守紀律、注重效率的日耳曼民族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並使之內化為普魯士崛起的力量源泉。這種精神,促使他們向外國學習先進的事物,大力興辦教育。邦國中最大的王國普魯士樹立了這方面的楷模。為貫徹民族主義教育, 1717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1763年,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頒布《學校法規》,強制5-14歲的兒童必須上學,否則要面臨刑罰處罰,並任命老兵為校長,對學生進行准軍事訓練。這一切都為日後普魯士組建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軍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1809年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推行教育制度改革,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文化、基數發展的基石。1810年,威廉二世以僅有的家財成立柏林大學,羅致人才,建立實驗室、圖書館,作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學,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柏林大學將科學研究確立為大學的職能,吉森以及其他大學又將這一職能給予強化和拓展,極大地促進了德國大學的科學研究,最終把德國科學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在普魯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據統計,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國人無論在讀、寫、計算能力上,還是科學理論的實際運用方面都要領先於歐洲各國。這樣高素質的國民不僅推動了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發展,涌現出無數傑出的大師級人物,而且使德國的科學技術後來居上。由於德國各大學進行改革,德國人很樂意從大陸近鄰法國人那裡接受新科學、特別是化學,科學事業迅速發展起來。所以,到十九世紀中葉,德國科學事業顯然已經至少在數量上名列前茅,赫爾姆霍茨從數學和力學角度出發,獨立發現能的轉化與量上的守恆。1833年,數學家高斯和物理學家韋伯發明了電磁指針電報機。1861年,德國物理學家賴斯製成了第一台電話機。1867年,德國西門子製成自激式直流發電機。1876年,德國奧托研製成功第一台實用的煤氣四沖程往復活塞式內燃機,1892年,狄塞爾發明了結構更簡單、燃料更經濟的柴油內燃機。1895年德國倫琴利用改進的真空管發現了X射線。德國製造業似乎也比英國製造業更善於吸收科學資源,能夠同時交叉完成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美國一樣,德國以電力技術和營運高速發展經濟,到十九世紀晚期,國民總產值已趨於世界第二、歐洲第一,超過了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第五,威廉一世的父親腓特烈大帝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繼承了乃祖條頓騎士團(中世紀東征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騎士的軍事組織)的軍事專制傳統,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嚴以治軍,全民皆兵,使普魯士成為了一個完全軍事化的國家。他虛心學習,勇於接受新生事物,從啟蒙運動主將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致力於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幾代普魯士國王勵精圖治,以朴實、節儉、勤奮作風率先垂範。使德意志官吏嚴於自律,廉潔奉公,以恪守職責,講求效率、服從命令為道德准則和軍人天職。在十九世紀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造就了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權威、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王國。才得以鐵與血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成為世界軍事政治經濟格局中歷經波折而不可摧毀與衰落的大國強國。

第六,叢表面上看,統一的德意志是一個容克地主和新興資產階級聯合執政的軍事帝國主義國家,其階級壓迫和階級矛盾必然異常嚴酷。但事實不盡其然。由於帝國是一個高效率的廉潔執政的國家,為了使全民族牢固地統一在德意志的旗幟下日趨強大,同時化解社會問題,淡化階級矛盾,平衡社會各階層人們之間的關系。德國率先實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社會福利政策。該政策為了促進個人的功能發揮和使之獲得最低的生活水平,避免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嚴重分化而動亂不安,由政府和社會慈善團體提供一系列項目、好處和服務。通常包括四個因素:收入補貼計劃、健康、教育和福利服務。俾斯麥執政以後,強化了這一措施。通過1883年、1884年和1889年的法律,建立了直至今日對德國的社會福利保險業產生影響的3項除了工人也包括部分職員在內的義務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險以及當時被稱為傷殘保險的老年保險。1911年,上述各項保險一並歸入除此之外還實施供養死難者家屬的孤寡撫恤金的帝國保險法。迄今為止,德國是世界上福利制度最慷慨的國家之一,一個四口之家的補貼每月可以達到1600歐元,但同時該國卻面臨著高失業率。政府為了社會安寧,寧可冒部分懶惰者安享高福利不事生產的風險,仍然堅守著這一制度。這也是德國社會除戰爭因素始終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歷史事件,差不多經過千年的努力,這個一度分裂、經濟落後、人民愚昧,由封建領主分而治之的民族,在外患重重、飽受凌辱,經濟落後、民生凋敝中逐漸自省、自強,從腓特烈大帝開始勵精圖治,探求富國強兵之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以其精華——普魯士人為當仁不讓的中堅,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手中,自上而下實行了統一。雖然,槍桿子里出政權,但是,如果槍桿子始終維持一個以暴力屠戮天下的政權,那他不過是歷史上無數曇花一現的帝國,如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王國、波斯帝國、蒙古帝國,甚至後來的希特勒納粹帝國一樣,只是流星一瞬間,即化為烏有。歷經兩世界大戰的損耗和摧殘,德國今天仍然強大。國民總產值位列世界第三,不能不歸功於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盡管歷史因為他們是軍國主義的鼻祖而曾經非議他們,但是歷史卻掩蓋不了他們璀璨的光輝。他們以哲學為先導,以現實為基礎,以思想的魅力開啟民智、拋棄封建糟粕,接受啟蒙思想,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非凡的能力為德意志創造了未來。他們建立了德國統一的經濟基礎;以馬丁·路德、加爾文新教作為統一的信仰,廉潔奉公精神的原動力;以靈活機智、游刃有餘的外交周旋於各種勢力和危險之間,為德意志民族爭取了最大的生存空間;他們以教育為百年大計,從兒童抓起,以開拓創新,研究進取的高等教育全面升華提高,全方位地培訓了高素質的國民,在科學技術上後來居上,不但在學術界出現了許多世界級的大師,在自然科學領域和學以致用方面,也別具一格,領先世界;他們真正體恤民眾,注重民生,並沒有以權貴攫取天下財富以為己有,而是率先實行社會福利,緩解階級矛盾和縮小貧富差異,並且保證每個德意志公民幼有所養、長有所用、老有所依,避免凍餒和赤貧,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他們以法律為准繩、致力於建設一個高效率的廉潔的政府,並取信於民。由於這種穩定持續、行之有效、為國民擁戴服膺的治國方略,百餘年來貫徹如一,不論政黨如何輪替,政府如何走馬燈似地換屆,甚至遭遇戰爭重創,德國仍然是一個巨人,不曾倒下去,不曾萎靡不振。不消幾年,又煥發了活力,重新站立了起來。這一切正是在改革開放中謀求民族長遠出路和持續發展未來的中國需要借鑒和效法的地方。

㈥ 德國的歷史概況

古代歷史
德意志民族的產生是一個延續了許多世紀的過程。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鄂圖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隨著地方封建勢力日益強大,皇帝的權力便不斷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國。在這四分五裂的帝國中,最大的兩個邦國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近代歷史
在17-18世紀時,它們都發展成為當時歐洲大陸的強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第二帝國」。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歐洲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

現代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戰敗,根據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蘇四國的協議,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四個戰勝國佔領,並且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盟國管制理事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來治理德國事務。但由於理念上的差異,在戰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陣營逐漸疏遠,1948年3月時,美、英、法三國在倫敦舉行會議,初步決議要將三國所分別管理的德國領土合並,組成一個德國西部的政權,針對這點蘇聯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並進而宣布著手設立一個東德政權的計劃。

但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進行了整合的動作,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所謂的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共和政體。

相對於英美法佔領區所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NATO),東德則是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組織--華約組織。1989年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聯邦德國。10月初,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間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牆」開放。11月28日,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國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聯邦德國。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為存續單位,東德遂成為一個不再存在的國家。
東西柏林問題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為蘇聯佔領,西柏林為美英法共同佔領。1948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1961年,為阻隔東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東柏林自己的一側修建了聞名的柏林牆,直至柏林牆倒塌,東德合並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見證了國家命運,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這一天,被確定為德國的國慶日。

㈦ 探究德國歷史發展,我我們可以借鑒德國歷史發展的哪些經驗

太牛,德國歷史發展,我們可以借鑒德國的歷史發展經驗。

㈧ 德國詳細歷史

這個嘛,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幫你理一下線索吧。
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
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之後多次侵擾羅馬帝國。
1、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日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
也就是說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這里,但是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則是我之前講的,那是公元前幾世紀的事情了。
2、東法蘭克王國之後,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建立了後來大家稱呼的既非神聖,也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一直統治到1806年。
3、德國1806年之後,就是一個分散的狀態,而此時普魯士是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勢。
4、1871年,在通過幾次王朝戰爭之後,德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德國,就以不可遏制之勢發展起來,但是由於保留來了一些軍國主義的傳統,最終導致了其成為一戰與二戰的主要發動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以及自身人員從業素質較高、重視科技與教育、推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經濟,使其在20世紀60年代末,先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民主德國發展不如聯邦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歐共體中,聯邦德國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歐共體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5、今日的德國,在世界上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鑒之處。
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寫的,可能不盡如你意,因為現在研究的范圍越來越窄了,要是世界古代史,我可能會懂的更多一些。

㈨ 德國近代化工業發展史

德國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業發展的優勢,在其他產業部門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等最早起步的工業國家。其具體的一些指標為:1,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鐵路系統,其鐵路長度從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貿易艦隊,其蒸汽動力的船隻從1871年的81994萬噸增至1913年的4380348萬噸,3,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機械製造工業,使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輸出國之一,而軍事工業在機械工業中所佔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魯伯公司在埃森就僱傭了68300工人。在同一時期,德國的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僱傭的人口看,這兩個行業的工人總數並不是很多,但由於其擁有的先進技術和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使其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它們在工業中所佔的比例。

事實上,早在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前,德國的一些重要企業就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1816年,德國最早的鑄鋼廠之一的克魯伯工廠因為負債而停產,1818年其創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魯伯使它恢復生產後,在1826年被迫將工廠轉交給他的兒子,但情況仍然沒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後,德意志的經濟開始起步,1834年,由於鐵路的修建,克魯伯接受第一批鑄鋼車輪的訂貨,於是,工廠的轉機出現並開始了真正的發展。1831年,其工廠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經增加到683人,至19世紀中葉已經超過了1700人。而這時克魯伯已經不但供應車輪,而且還生產火炮,並且有半數以上是供應外國的。

電氣工業的發展是與威納爾·馮·西門子和埃米爾·拉特瑙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西門子是一個靈巧的發明家,他在1867年設計並製造了發電機並將其用於電氣化鐵路上。在與西門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國愛迪生電氣公司,後來逐漸脫離了西門子而成為獨立的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這兩個公司推動了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並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化學工業的起步不同於電氣工業,這是因為德國早已形成了化學實驗的傳統。不過,化學工業的決定性發展是在德意志帝國時期內完成的,很多化學工業後來合並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並一直保持到現在。這個染料公司在德國的化學工業中一直處於十分領先的地位,德國的染料、化學制葯以及其他的化工產品在此期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加上德國在基礎科研方面的實力,使德國的化工產品享有了國際性的聲譽。
正是由於這些大公司的規模性發展,使德國的工業能夠後來居上,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國

㈩ 德國的歷史的怎樣的順序如何

德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公元4世紀,匈奴人入侵哥特王國。東日耳曼人中的汪達爾人、勃垠第人和哥特人於是背井離鄉向西、向南遷移;而西日耳曼人則在北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給自己開辟了生存領域。其間生活著6個大的部落群,即佛里斯人、薩克森人、法蘭克人、圖林根人阿雷曼人和巴伐利亞人。法蘭克墨洛溫王朝的軍事首領克洛維及其繼任者於公元500左右統一了法蘭克人居住的地區,打敗了羅馬駐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政府勒阿雷曼人並把西日耳曼其餘各族的大部分統一在一個王國中。由於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變得以在整個法蘭克王國傳布。法蘭克國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是查理大帝。公元800年,他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的皇帝」。從此他就成了古羅馬世界的皇帝和基督教會的保護人。

查理帝國幾乎包括了現今的整個法國、義大利和以艾德爾河、易北河、薩勒河、多瑙河及德拉瓦河為界的歐洲中部地區。這個強大的帝國在它的繼任者統治時期多次分裂,分裂後的每個國家有各自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樣,在一個世紀內,加洛林王朝達帝國便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勃垠第——普羅旺斯——義大利中部王國,從而在政治上完成了歐洲的重新劃分。這一新秩序為中世紀和近代諸國分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於公元911年去世。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們推選康德拉為國王。康德拉一世的當選意味著完整的法蘭克王國的分裂和德意志歷史的開始。東法蘭克居民使用的語言是「德語」(這個詞源於古高地德語的diot,意即人民),從10世紀中葉起,人們便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所在的國家稱為「德意志帝國」。

康德拉一世並沒有建立起實際上的王權來對付其他部落的公爵。年輕的德意志帝國的統一與鞏固是在由他推薦並經公爵們推選的繼任者、薩克森公爵亨利和他的兒子奧托手中完成的。因此也有人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橫利益是取得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德意志王國的919年。公元926年,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作為所有基督教徒的世俗首腦和西方教會的保護人,奧托一世統治者原查理帝國的東部和義大利的絕大部分地區。這個地區後來取名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持續存在了8個世紀之久。

中世紀的德意志皇權崩潰之後,在義大利,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價值被重新發現。通過對古代世界古典作品的研究,人與上帝、自然界和藝術之間建立了新的關系。文藝復信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和教會神權的基礎,使新思想文化大為發展並廣泛傳播。在這思想、政治、社會和宗教的動盪時期,具有批判和理性主義思想的人文主義者率先起來反對日益暴露出來的腐敗現象。也正是在這時,馬丁·路德懷著對宗教的一片虔誠向教會發起了進攻。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指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得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馬丁·路德正是這樣一位巨人,是一位為德國的獨立自由而戰的英勇鬥士。1534年,路德把全部《聖經》譯成了德文,「是它成了人民大眾的書,成為真正的、有生活意義的書,普及整個社會的書。」(戚美爾曼語)從而給廣大民眾提供了一件反對剝削壓迫的有用武器。

德國文化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當是古典人文主義時期,即從萊辛誕生(1729)到歌德逝世(1832)的一百年間。緣起於法國的啟蒙運動,用理性反對信仰,用科學反對宗教,成了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先導,最終把歐洲各民族的所有學者都卷了進來。18世紀下半葉,啟蒙運動也在德國興起,只是由於當時沒有一個全體德意志人民共同為之奮斗的政治和經濟目標,這一運動的思想也便沒能變為政治現實。暴君當道,林立的小邦把德國弄得支離破碎,德國的思想和政治生活中的深刻矛盾依然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正是在這種情勢下,德國古典人文主義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傳統。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主要思想家是萊辛。他為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現實主義文學和戲劇,為清除宮廷貴族的影響和盲目崇拜法國古典主義傾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他的美學論著《拉奧孔》和《漢堡劇評》奠定了德國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基礎。它的理論和創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對德意志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8世紀60年代,作為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德國文學界興起狂飆突進運動。詩人歌德是這場運動的旗手,哲學家赫爾德則是這場運動的精神領袖。狂飆突進運動的主要特點是:一、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的解放;二、崇尚「天才」,認為「天才」體現了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的、完美的人的形象;三、提倡「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一起生活。所有這些,無疑都是具有反封建的進步傾向。這一時期,青年格的創作了使他蜚聲世界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青年席勒創作了將狂飆突進運動的戲劇推到一個新階段的劇本《強盜》、《陰謀與愛情》。這兩位天才當時及後來創作的偉大作品,成了德國各點文學的主體和靈魂。

緊跟在狂飆突進之後,德國古典哲學也誕生了。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康德把自己的哲學定義為「批判哲學」。在某種程度上,他的哲學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積極成果,從根本上推翻了統治歐洲達三百年之久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為德國古典哲學發展認識的辯證法開辟了道路。費希特從康德哲學出發,清洗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成分,即「自在之物」,抓住了康德哲學中的「自我意識」或「自我」(即「我思」),把它發展成「知識學」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因此黑格爾說「費希特的哲學是康德哲學的完成。」合格二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集大成者。其哲學是直接從康德、費希特、謝林等人的哲學出發,並在對他們哲學的批判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他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辯證發展的思想,是他的「絕對唯心主義」體系的合理內核。恩格斯因此評價說「黑格爾第一次——這是它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過程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之一。馬克斯、恩格斯批判的改造了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核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思想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他們把自己歷史哲學的、社會分析性的和政治方面的思想,先後寫進了《共產黨宣言》和《僱傭勞動與資本》,進而在《資本論》中大大充實並發展了這些思想。

德國古典人文主義還創造了德意志音樂這一及其寶貴的世界財富。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赫、韓德爾,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格魯克、貝多芬等都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從1970年起,浪漫主義開始滲入德國的精神生活。在文學和藝術方面,浪漫主義使對古典主義人文主義的反叛。當然,德國浪漫主義上級上遠遠超越了文學和美學領域的范疇,波及科學、語言、經濟乃至政治等幾乎所有領域,對後來的德意志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德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萊格爾兄弟、蒂克、諾瓦立斯、霍夫曼、克萊斯特、艾興多夫以及格林兄弟等等,當然還有詩人海涅。1833年,海涅出版了他的美學巨著《論浪漫派》,為其實已經走向衰微德浪漫主義做了總結。

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於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傑作,也是19世紀下半葉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史實。帝國創建之時,德意志的絕大部分居民還在農村及中、小城市中生活和工作。隨著工農業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的職業結構和社會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生產方面已經趕上了英國的領先地位,工農業生產總量已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俾斯麥的專橫終於導致了他1890年被年輕的皇帝解職。他執政的最後幾年,德國國內的政治生活陷於僵化;科學和工業的日益發達也要求社會走民主主義和議會主義道路。1896年,年逾八旬的俾斯麥參觀了漢堡港,那裡桅牆林立,數不清的其中機的巨筆在盡情揮舞,面對眼前的一派繁忙景象,老人驚嘆:「這是一個新的、改變了的世界,是一個新的時代!」

從19世紀後半葉起的這一百多年間,德意志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引人注目的角色。繼承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和傳統,在德意志那塊豐饒的土地上,又產生了許多令人仰慕的哲學家、政治家、工業家、科學家和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奮斗和不凡成就,為整個人類歷史的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

閱讀全文

與德國歷史發展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