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現實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現實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3 01:35:28

Ⅰ 唯物史觀創立的偉大意義

首先,它結束了唯心史觀在社會歷史理論的長期統治,使歷史破天荒地第一次內被安置在它真正基容礎之上。

其次,它作為人類的認識工具,是我們觀察和研究社會歷史問題的一般方法,是我們解決社會歷史問題的指南。

最後,它使得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得到統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在人類歷史上完成了對社會歷史的科學認識,捍衛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使唯心主義在最後一個領域得到徹底的摧毀。它成為馬克思對人類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Ⅱ 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是社會成員的大多數。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從事物質財富生 產的體力勞動者和從事精神財富生產的腦力勞動者(知識分子)都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決定力量。
(一)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唯物主義歷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出發,堅持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心主義歷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出發,堅持英雄史觀,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二)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現實的人是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於一定社會廣泛系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現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系。
人的現實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三)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系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時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唯物史觀立足於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
第二,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第三,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
(四)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也是受社會歷史條件制約的。
(五)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
群眾觀點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相信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二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三是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四是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群眾路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以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認識方法和領導方法。
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一)社會歷史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
每個人盡管在歷史上發揮作用的性質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離開了每一個個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眾的作用。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提出:每個歷史階段和歷史事變中的主要人物,既是歷史劇的「劇作者」,又是歷史劇的「劇中人」。可以說,「劇作者」與「劇中人」的比喻是對所有歷史人物和政治領袖歷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動的揭示。
(二)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他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明顯地打上了其個人印記,他們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倡導者、發起人、組織者和領導者。
歷史人物分為傑出人物和反面人物。傑出人物,特別是傑出的政治家,由於他們在知識、才能、品質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素質,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能夠比較深刻地認識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時代潮流,集中群眾智慧,提出新的理論,並組織和領導廣大群眾為實現特定的歷史任務而斗爭。因而對歷史的發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但不管什麼樣的歷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
(三)從必然和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
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傑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
「時勢造英雄」的歷史規律告訴人們: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要受社會種種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約。
(四)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
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應堅持兩個基本原則,即歷史主義的科學態度和階級分析方法。
所謂歷史主義的科學態度是指要把歷史人物置於他所處的歷史時代去認識和評價,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標准去苛求古人。
所謂階級分析方法就是要把歷史人物放到他所屬的階級中去考察,即要對歷史人物的階級歸屬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過特定歷史階段的階級關系對歷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現做出具體的說明

Ⅲ 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存在的本質和意義在於空間形式宇宙在總體時間向度上不是辨證地發展的,而在它的每一個從混沌轉向有序的上升波段上也同樣不是發展邏輯在起作用。第一:這里仍然沒有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用武之地,充其量不過是兩次對等的否定過程之一——有序對於混沌暫時佔主要地位。兩個相反方向(即上升與下降)運動的機會是均等的,哪一方也不佔有絕對的優勢。第二:有序實體並不是藉助於對自身的否定的邏輯環節來實現自身的建構的,而是由參與這一有序過程的所有要素的運動方式和結合方式所決定的,有著確定方向的建構。不同的組成要素只能按照自身所特有的結合方式向系統所允許的最大有序度運動而到達自己的終點。正是沿著這種模式化過程,星雲中的物質微粒的引力作用的結合所能達到的最大有序度是星體、元素的電磁力作用的結合所能達到的最大有序度是分子、氨基酸的結合所能達到的最大有序度是蛋白質,蛋白質與核酸的結合所能達到的最大有序度是細胞,細胞的的結合所能達到的最大有序度是有機體。可見這是一種個體的形態和行為方式決定了整體的未來結構的既形式固定又有始有終的有序的運動過程,而不是什麼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的無限發展過程。辨證歷史唯物主義把從混沌到有序的過程(如生物進化)理解為辨證的發展過程並把這種過程看作普遍存在的無限發展過程完全不符合客觀實際。究其根本,辨證的無限的發展觀的要害就在於把存在當作了承載變化的時間向量來看待,時間是存在的唯一屬性,存在就是變化的事物的流,只能建立在永不停息的抽象的時間流程上,唯一常住的只有規律。其結果,存在的空間形式被抽掉了。空間形式只是被當作時間進程中的載體和道具,按此邏輯,認識存在不必著意於任何一種空間形式。因為一切現實的空間存在形式都將消亡,都只是手段,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都是應該為未來而犧牲掉的,一切合理、完美的東西屬於永遠的未來。難怪用這種理論解釋人會得出人沒有其決定於自然的普遍本性而只有隨其社會存在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屬性的結論。但事實上,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本質上是空間形式而非時間形式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宇宙並沒有絕對的時間,時間是相對於空間而存在的。而空間同樣是沒有絕對只有相對的。相對空間實質上就是相對獨立的空間物質結構實體,即自然界在從混沌向有序運動過程中形成的宏觀存在物,如星系、恆星、行星、以及生物有機體。正是這些相對的空間存在形式才使得物質世界顯現為我們所見的存在,單純的虛空即絕對的混沌是存在的無。也正是這些有序空間形式的存在才使得時間成為現實。因為時間就是這些宏觀存在物體的運動頻率。對人類而言,時間就是地球的運動頻率,正是有了它們才有了年、月、日、時。恆星的壽命決定於其內部氫核聚變反應的頻率、動物的壽命決定於細胞分裂和心臟跳動的頻率。因此,時間存在的前提是作為從混沌到有序自然過程結果的宏觀物體的存在。一旦這種宏觀自然物終止了其有序的空間存在,時間也便被劃上句號。換句話說,空間存在形式是時間的限度,是空間存在形式派生了時間,而不是空間存在形式在時間中運動。時間只能隨空間存在形式的波動或振盪而誕生和存在。另一方面,過程所顯現的時間性效應只是作為空間形式的運動的軌跡的累加,一種統計效應,如人類社會中的史書、文物,自然界的樹的年輪、地質層等等。一個質子的衰變期既沒有時間性也沒有歷史感,它也許永遠不衰變。而一大堆質子的半衰期的度量事實上只是統計的而不是時間的。而具體的時間流逝如地球的轉動頻率並不具有決定具體的存在物的空間結構的作用,即空間結構並不是時間變數的函數。一天的時間在一個懶漢的眼裡和一個勤奮的科學家的眼裡決不是一個同等的量度。所謂空間存在形式就是物質的相互關聯形式,在形態上是不同物質層次與結構自身的和與外部事物的三維空間聯系,這種三維空間聯系是一切組織、結構、系統的最一般、最本質的特徵。任何存在物除了自身具有的特定空間形式之外,又存在於將其包括在其中的上一級三維聯系中;每一個生物物種本身作為一種空間形式,它又同時存在於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中。它們之間是一環套一環的,每一低一級的空間存在形式都是高一級空間形式的組成部分。遵循著宏觀涵概微觀,較小的宏觀又被較大的宏觀所涵概的結構規則。組成不同物質的最基本單元的質子是禁閉在其中的誇克的空間結構,而由它們所組成的物體從原子到分子、晶體、細胞、生物有機體、星球、星系乃至宇宙無一不是空間聯系形式。這種空間的聯系是包括靜態關聯和動態聯系兩個方面的,靜態的聯系構成組織、機體的結構,動態的聯系構成組織和系統間的相互聯系,即動態的相互作用空間結構。兩者是物質相互作用的不同形式。它說明空間存在形式不僅需要組織上的靜態的相互作用聯系,同樣需要動態的相互作用聯系,運動只不過是自由度較大的相互作用而已。因此運動也當然地屬於存在的空間形式而非時間形式。存在物的結構和運動的多樣性正是通過靜態和動態的空間形式表現出來的。就人而言,人的機體是一種空間結構,人的大腦中的思維、意識運動也是空間結構的,人的創造性活動——實踐也是空間結構的,人與自然界在生理、心理上的密切關系等等也都是空間結構的。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根本性的背謬就是將運動普遍化和抽象化,並由此臆造出所謂歷史的運動及其規律。事實上客觀世界只有具體的運動而不存在抽象的運動和歷史運動。而且一切運動只能依靠具體的空間形式而存在。沒有原子就不會有化學運動,沒有細胞就不會有生命運動,沒有大腦神經系統就不會有意識運動。一定的空間形式產生一定的運動形式。運動的多樣性來自於有序存在物的空間形式的多樣性。

Ⅳ 什麼是群眾史觀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如何

唯物史觀包括群眾史觀,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都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人民才是歷史進步的唯一動力。群眾史觀是在唯物史觀基礎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於唯物史觀,唯物史觀還包括社會構成和社會發展規律等。
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
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認為人類社會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徵,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把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從而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領導群眾奪取勝利。《共產黨宣言》這部馬克思主義的不朽著作就曾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總是不懈地為人民利益而奮斗。它為無產階級的階級目標服務,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絲毫沒有自己的一己私利。

Ⅳ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意義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里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周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震盪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盡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盡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並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准。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里,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系,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系。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里,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了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並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系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准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還需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盡管沒能把唯物史觀的所有內容都概述出來,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疇也未作詳盡的解釋,但它仍不失為「經典」。列寧曾指出:「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系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3 〕從前面本文對《形態》中的唯物史觀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個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只停留在思想動機上而沒能從物質生活方面去考察歷史發展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在這里已完全被消除。馬、恩從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歷史的現實基礎、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等方面,徹底發揮了唯物主義,揭示出產生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指出了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物質根源,說明了人民群眾的推動歷史發展、進行社會革命的決定作用。這一切,足以標示唯物史觀的形成。

Ⅵ 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原理有何現實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是唯物史觀重要的社會歷史范疇。它有量的規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數;同時又有質的規定性,它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不管歷史的情況如何變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和穩定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人民群眾對於歷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它全面地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 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創造活動本身要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社會歷史條件,是指一切現存社會要素的總和,大體上分為經濟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種類別。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其中生產力對人們創造歷史的作用具有決定的意義。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條件中,科學文化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個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特別是廣大群眾掌握科學文化的程度,對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的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人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戰略任務。 歷史唯物主義反對英雄史觀,堅持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並不否認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歷史人物往往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策劃者和指揮者,因而他們總要在歷史事件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歷史人物是歷史任務的發起者,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他解決歷史任務的願望比別人強烈,給歷史進程的發展指明方向。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他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歷史事件,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但是,唯物史觀也不誇大歷史人物的作用,而且認為歷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因為,歷史人物的出現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即時勢造英雄。一定的時勢造就的英雄必然帶有時代的特徵。也就是說,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在階級社會中,歷史人物都具有階級的制約性。因此,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兩條基本原則:即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唯物史觀不僅揭示了群眾、個人的歷史作用及其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而且揭示了個人和集體、領袖和群眾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繫上,互相依賴、互相作用。一方面,個人依賴於集體,無集體即無個人。另一方面,個人影響集體,集體也依賴於個人。集體、社會對個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因此,馬克思主義者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矛盾時,把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的利益之上。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只有集體事業發展了,國家繁榮富強了,個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滿足,並且社會主義集體為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要發揚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克服個人主義和消極無為的思想。 唯物史觀還科學地揭示了領袖和群眾的關系問題。工人階級的階級本性和歷史使命,培育了自己的領袖優於其他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賦予他們以其他一切歷史人物不可比擬的偉大作用。工人階級領袖對群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預見作用,教育作用,團結作用,指揮作用。在理論方面,工人階級領袖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師,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實踐方面,工人階級領袖對推動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有不朽的功勛。沒有領袖,工人階級的斗爭就會陷於自發、摸索和渙散的狀態之中。 與此同時,工人階級領袖離不開群眾,必須依靠群眾。這主要表現為:從根源上看,領袖是從群眾和群眾運動中產生的。從政治上看,領袖要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從作風上看,領袖要時刻密切聯系群眾。群眾需要領袖和領袖必須依靠群眾這兩個方面,後者更為根本。因此,工人階級的領袖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群眾觀點是工人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其主要內容有: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一切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群眾觀點,需要有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工人階級政黨一條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也是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其要旨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凝結在一起,這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科學地概括和提出工人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大貢獻。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堅持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不僅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工人階級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科學的歷史觀。它在理論上再現社會有機體,是為了在實踐中促使工人階級帶領人民群眾自覺地投身於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的偉大斗爭。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是由低級到高級的合乎規律的具體歷史過程。社會進步,首先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同時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內部發展中。當然,社會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發展的。 社會進步表現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它包括生產力的狀況、生產的規模、社會物質財富積累的程度、人們日常物質生活條件的狀況等等。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精神生產的發展水平及其積極成果的體現。精神文明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智力、文化的方面;另一方面,是指思想、道德的方面。社會政治思想和人們的道德風尚,是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物質文明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根本標志。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必要保證和發展條件,對物質文明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由於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人民群眾成為社會的主人,這為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 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目的是為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解決人的解放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總是社會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和人的本質是社會的,同時也是具體的、歷史的。由於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說明了人的本質,因而指明了全人類達到最後解放的正確道路。人的解放和社會關系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緊密聯系的,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一方面,人的解放程度受著社會關系、社會進步程度的制約;反過來,人的解放程度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並影響著社會進步的性質和水平。歷史的每一重大進步,人都從自然力、社會關系中爭得了一定的自由,或多或少地逼近著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門檻。所謂必然王國是指人們受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別是受著自己所創造的社會關系的奴役這樣一種社會狀態;自由王國是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這樣一種社會狀態。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勞動者是在受剝削、受壓迫、受奴役的狀態下創造歷史的。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徹底消滅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相聯系的一切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同時繼承和極大發展以往社會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才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共產主義的自由王國,既是社會進步之理想目標,也是人類解放之必然歸宿。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最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而且是一種偉大的實際運動。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艱苦努力和奮斗。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既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腳踏實地地工作。

Ⅶ 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內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容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規律的科學依據,從而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僅從抽象的理想原則出發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寄希望於統治者發善心,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變革藍圖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把無產階級僅僅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把歷史進步和社會更替的希望寄託於少數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是管事使社會主義有空想變為科學的基石。

Ⅷ 運用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原理,說明貫徹和實踐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是唯物史觀重要的社會歷史范疇。它有量的規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數;同時又有質的規定性,它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不管歷史的情況如何變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和穩定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人民群眾對於歷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它全面地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還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

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創造活動本身要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社會歷史條件,是指一切現存社會要素的總和,大體上分為經濟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種類別。經濟條件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其中生產力對人們創造歷史的作用具有決定的意義。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條件中,科學文化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個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特別是廣大群眾掌握科學文化的程度,對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的作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人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戰略任務。

歷史唯物主義反對英雄史觀,堅持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並不否認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歷史人物往往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策劃者和指揮者,因而他們總要在歷史事件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歷史人物是歷史任務的發起者,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他解決歷史任務的願望比別人強烈,給歷史進程的發展指明方向。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他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歷史事件,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但是,唯物史觀也不誇大歷史人物的作用,而且認為歷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因為,歷史人物的出現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即時勢造英雄。一定的時勢造就的英雄必然帶有時代的特徵。也就是說,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在階級社會中,歷史人物都具有階級的制約性。因此,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兩條基本原則:即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唯物史觀不僅揭示了群眾、個人的歷史作用及其與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而且揭示了個人和集體、領袖和群眾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繫上,互相依賴、互相作用。一方面,個人依賴於集體,無集體即無個人。另一方面,個人影響集體,集體也依賴於個人。集體、社會對個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因此,馬克思主義者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矛盾時,把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的利益之上。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只有集體事業發展了,國家繁榮富強了,個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滿足,並且社會主義集體為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所以,在社會主義社會要發揚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克服個人主義和消極無為的思想。

唯物史觀還科學地揭示了領袖和群眾的關系問題。工人階級的階級本性和歷史使命,培育了自己的領袖優於其他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賦予他們以其他一切歷史人物不可比擬的偉大作用。工人階級領袖對群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預見作用,教育作用,團結作用,指揮作用。在理論方面,工人階級領袖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師,他們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實踐方面,工人階級領袖對推動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有不朽的功勛。沒有領袖,工人階級的斗爭就會陷於自發、摸索和渙散的狀態之中。

與此同時,工人階級領袖離不開群眾,必須依靠群眾。這主要表現為:從根源上看,領袖是從群眾和群眾運動中產生的。從政治上看,領袖要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從作風上看,領袖要時刻密切聯系群眾。群眾需要領袖和領袖必須依靠群眾這兩個方面,後者更為根本。因此,工人階級的領袖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群眾觀點是工人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其主要內容有: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一切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群眾觀點,需要有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工人階級政黨一條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也是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其要旨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凝結在一起,這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科學地概括和提出工人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大貢獻。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堅持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不僅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徑。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工人階級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科學的歷史觀。它在理論上再現社會有機體,是為了在實踐中促使工人階級帶領人民群眾自覺地投身於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的偉大斗爭。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是由低級到高級的合乎規律的具體歷史過程。社會進步,首先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同時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的內部發展中。當然,社會的前進運動並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曲折發展的。

社會進步表現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它包括生產力的狀況、生產的規模、社會物質財富積累的程度、人們日常物質生活條件的狀況等等。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精神生產的發展水平及其積極成果的體現。精神文明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智力、文化的方面;另一方面,是指思想、道德的方面。社會政治思想和人們的道德風尚,是精神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因素。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物質文明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根本標志。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必要保證和發展條件,對物質文明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由於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人民群眾成為社會的主人,這為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

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部目的是為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解決人的解放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總是社會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和人的本質是社會的,同時也是具體的、歷史的。由於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說明了人的本質,因而指明了全人類達到最後解放的正確道路。人的解放和社會關系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緊密聯系的,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一方面,人的解放程度受著社會關系、社會進步程度的制約;反過來,人的解放程度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並影響著社會進步的性質和水平。歷史的每一重大進步,人都從自然力、社會關系中爭得了一定的自由,或多或少地逼近著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門檻。所謂必然王國是指人們受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別是受著自己所創造的社會關系的奴役這樣一種社會狀態;自由王國是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這樣一種社會狀態。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勞動者是在受剝削、受壓迫、受奴役的狀態下創造歷史的。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徹底消滅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相聯系的一切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同時繼承和極大發展以往社會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才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共產主義的自由王國,既是社會進步之理想目標,也是人類解放之必然歸宿。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最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而且是一種偉大的實際運動。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艱苦努力和奮斗。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既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腳踏實地地工作

閱讀全文

與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現實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