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津沽文化是什麼
津沽文化即天津文化。津沽是天津和塘沽的總稱。現在很多人喜歡把天津和塘沽叫做津沽,雖然塘沽是天津的一部分,但是由於越來越受關注,所以人們經常說津沽。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曲藝之鄉,各種表演藝術門類齊全,民間工藝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魏記風箏、天津地毯等。
天津文學是「津味文學」和「衛派文學」的集合,在某一歷史階段曾間斷性地呈現出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如「津味小說」的出現,但置放到一個更為長遠的歷史視域來看,「天津文學」的地域性和傳承性都不那麼明顯。
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天津文壇是由解放區來的作家、詩人、戲劇家主導的,他們自身也成為天津文壇的主體,如孫犁的《風雲初記》和《津門小集》等,都在這時期誕生。
(1)津市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一、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二、魏記風箏
魏記風箏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之一。中國北部的天津市是中國風箏的主要產地。天津風箏之中,以「魏記」生產的風箏最為精美、著名。
「魏記」風箏發展到今天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它的創始人魏元泰(生於1872年)技藝精湛,從藝七十餘年來,他製作出數以萬計具有很高藝術性的精美風箏,譽滿中外,享有「風箏魏」的美譽。
1914年,「魏記」風箏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一舉奪得金獎,從此成為受國內外眾多博物館所青睞的珍貴藏品。
三、天津地毯
天津地毯工業起源於清朝晚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天津地毯長期以來是天津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革,並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天津地毯在國內外均獲得過獎項,使其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聲譽。
㈡ 介紹天津人文歷史的視頻,40分鍾左右的
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彎邊的華北平原東北部,位於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都市和港口城市。天津建城600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
鈴鐺閣是天津三宗寶之一,原為稽古書院中的藏經樓,代表了天津人重文重教的傳統。天津是新政時期北方廢除科舉制,提倡新式教育的推動中心。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學堂」建於此,這里曾是傳播新文化和天津歷次革命運動的陣地。
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位於天津市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遺址的建築建於1719年,原為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教寺觀,後來經多次重修,主要有山門、前殿、後殿、五仙堂等。1900年義和團反帝-爆發,5月義和團首領曹福田率領數千人進入天津,選擇呂祖堂作為義和團的活動基地,建立總壇口,抗擊八國聯軍。之後,劉呈祥、林黑兒義和團首領和獨流鎮「天下第一團」首領張德成等人,經常到此處拜壇、聚會,商議抗擊八國聯軍,指揮義和團作戰。在義和團和帝國主義侵略軍奮戰的數月期間,呂祖堂壇口成為當時天津義和團活動的中心之一。
㈢ 津市小吃的歷史背景
找了一篇文章給你
津市十大風味小吃 王瀘
地處湘西北的商業重鎮津市,曾以全省六大內河港口之一的地理條件,成為川、湘、鄂交通要塞,為中南諸省移民之地。民國元年十一月,江西籍人在津市成立同鄉會。爾後,福建、山西、陝西、江蘇、安徽、廣東等地移民也紛紛成立同鄉會。眾多的外省籍人移民津市,也帶來了異域的飲食起居,風俗習慣,因此,各派風味小吃應運而生。
江蘇揚州行會在繁華的西河街開設了《春樂園》餃餌館。此餃餌製法獨特,取精肉熬湯,摻和鹵油,肉核加金鉤海蝦,用極薄的麵皮包制而成。味道鮮美,醇香撲鼻,食客紛紛登門,一飽口福。
《春樂園》如此火紅,津市本地行會立即在《春樂園》旁邊開了一家鹵菜館,取名《五十錦》,鹵菜以豬、牛、羊小貨雜碎為主,兼鹵野味。鹵葯乃祖傳秘方,醇香四溢,鹵菜油光滑亮,清脆可口。拼盤以椒、豆蒄、肉桂、茴香、蔥姜蒜,麻油為佐料,色香味俱全,小街香飄數里,食客不斷。
長沙行會見狀,又在《春樂園》對門開了一座《企園》酒家。官筵以「燒烤席」為冠,「燒方席」次之。民筵則以「燕翅席」為首,全雞全鴨。二等筵為「海參席」,海參為頭,加蘭片雞塊,如此精緻鮮美,雅俗共賞,吸引了澧水河飄來的眾多異鄉商賈船民。
數月之後,津市本地行會又在「企園」酒家對門開了一家《津津》點心鋪。且看那一籠籠香味四溢,熱氣騰騰的小籠湯包,燒麥,色澤斑斕的八寶飯,叫人眼花繚亂,未嘗先飽。於是,吃得滿嘴油光的食客又湧向《津津》點心鋪。
西河街彈丸之地,已毗鄰四家小吃館,不能老在此地爭搶食客了。津市本地行會又在觀音橋西側開了一家《新合樓》包子館,此包子做工講究,一口咬去,鬆散可口,油水四溢,食客無不稱美。
長沙行會看得眼紅,又別出心裁,在和平路開了一家《四神園》麥面館,麥面全是手工製做。先將麵粉揉好,用擀麵杖層層擀壓,直到擀得麵皮比紙還薄,再用刀切成面條。這種麥面精絲牢固,咀嚼有聲,食客不舍放筷。
此時,津市本地行會趨之效法,又在生產街開了《多謝館》羊肉面,手工麥面加羊肉,味美湯鮮,能溫中補虛,食客趨之若騖,爭相食之。
正值緊鬧街市麵食昌盛之際,常德的劉松生聾人身懷烹制牛肉絕技,於1938年秋攜家眷來到津市,在《春樂園》隔壁又開了一家牛肉米粉店,雅號《劉聾子粉館》,他的牛肉粉有一滾、二凈、三香、四鮮、五辣的特色,食客贊不絕口,一時名貫湘鄂,獨領風騷!
津市的飲饌是楚人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從十大風味小吃的脈流和業主來探究,有長沙幫,下江(浙江)幫,常德幫、本地幫。春秋時,這些地域均屬楚國境地;楚1在創造燦爛楚文化時,也創造了精美的飲饌文化,在飲食上無不受楚文化的影響。如長沙幫在《企園》開的酒筵便有濃重的楚味。名菜「五元全雞」就是楚人烹制的宮廷名菜「濡雞」。《禮記.內則》載:「濡雞,醢醬實蓼」。濡是一種烹調方法。漢代經學家鄭玄雲:「凡濡,謂烹之以汁和也。」清同治年長沙著名曲園酒樓將濡雞加荔枝、桂圓、紅棗、蓮子、枸杞為五元,有大滋大補功用,乃正宗古楚菜。長沙幫為適應津市人的味口,菜譜還有一道津市人特別愛吃的臘肉蒸臘八豆,誰看見那香氣四溢,樂口消融,油漬漬的臘八豆,都會流下口水,食慾大增。津市的臘八豆乃古楚飲饌文化之脈流。古楚的巫祭,常常是獵獲的禽獸。受萬物有靈的支配,把猛獸奉為神靈。楚時的獵與臘為同一字,所以稱臘祭。漢明帝永平年,佛教傳入中國,臘月八日稱為「佛成道節」,佛教載佛祖釋迦牟尼此日得道成佛。在佛教文化滲透下,臘月八日楚人舉行驅鬼儀式,煮黃豆避邪,臘月八日煮制的黃豆便成了臘八豆。兩千多年來,楚俗臘八豆一直流傳下來。
再如津市幫的《津津》點心,每逢九九重陽節,都要做重陽糕。重陽糕也是楚人創造的飲饌文化。《周易》載:九為陽數,九月九日兩陽相疊,故名重陽。梁代吳均撰《續齊諧記》載:「東漢道士海南人費長房對其弟恆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令家人登高飲菊酒,禍可消。』恆景夕還,見牛、羊、雞、犬暴死,大驚,便以糕代食。汝,今為河南臨汝縣。楚文化發源地雖與湖北湖南為中心,但公元前688年楚王伐申後,一舉滅豫南的鄧、蔡、呂等小國。春秋時期,河南為楚國境地延續了四百餘年,古楚巫儺影響頗深。恆景家有大災,牛羊暴死,乃為巫術,只得以糕代之。故此,九九重陽糕的風味小吃,也一直沿襲下來。
津市的十大風味小吃,受古楚俗影響形成於民國初年,一直流傳至今,無不展現一幅幅斑斕多姿的楚文化畫卷。
㈣ 天津市歷史詳情
古代時期
天津始於隋朝(公元581-618年)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公元618-907年)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公元1206-1368年)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衛到公元2014年,天津建城已有610周年。
近代時期
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
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新中國時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天津作為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流日益廣泛,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十一五」期間是天津歷史上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時期,全市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6.1%。經濟建設跨越式發展帶來了城市地位的顯著提升。隨著濱海新區被列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天津又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性發展機遇,這顆渤海明珠必將更加璀璨。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也稱「津沽」、「津門」。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位於運河北部、兼有河海運輸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漸重要,運河與「五河尾閭」(今海河)在市區三岔河口交匯,天津便以「三會海口」名於史冊。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㈤ 關於天津市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
1.A;
2.C;
3.ABCDE;
4.共四項:津門法鼓,鑼鼓藝術,相聲,京韻大鼓。
㈥ 天津市劃定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風貌保護區有哪些
劃定的9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分別是:估衣街、一宮花園、赤峰道、中心花園、內勸業場、承德容道、解放北路、五大道、鞍山道。其中,鞍山道為新增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5片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分別為:老城廂、古文化街、解放南路、泰安道和海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其中,解放南路和泰安道為新增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㈦ 津市的風景名勝
津市集山川湖泊平原於一身,風景蔚為壯觀。坐落在大同山北麓的千年古剎佛教聖地大同寺,四周山巒起伏,古樹成片,濃蔭遮日,為避暑勝地。市區南郊的省級嘉山風景區,是理想的游覽、療養勝地。境內毛里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由99條溝汊溪河匯聚而成,湖內水域景觀、生物景觀奇特,2011年成功申報為國家濕地公園。境內葯山寺始建於唐貞元至大和年間,惟儼禪師圓寂於此,以其為宗師的曹洞宗由僧人道元在南宋時期傳承至日本,此地層巒疊嶂、古木參天,風景秀麗。 市郊的樂山寺,原名為慈雲寺,始建於唐朝,唐高僧惟儼法師圓寂於此。澹津公園、三湖公園分別著落在城東和城市中心,其植物造景頗負盛名。
嘉山
嘉山為武陵余脈,東控洞庭湖,西扼澧水,南枕綺麗田園,方圓2平方公里,山高147.07米,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嘉山南麓一里許是孟姜女的生地。
靈泉鎮鄉村旅遊景區
靈泉鎮位於津市西南,是常德市鄉村旅遊休閑產業明星鎮,有「綠色靈泉」的美譽,為湖南省著名的鄉村旅遊風景區。靈泉氣候濕潤宜人,玉蘭、銀杏、羅漢松等名貴樹種種類繁多,風景林、經濟林、生態林達30000畝,全鎮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鎮內建立了生態農業科技園,形成了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核心區。靈泉壇、同興橋、龍鳳亭、潘仙亭、丫公亭、仙女亭、百果園、農家樂大本營等人文、自然景觀星羅密布。
西毛里湖
毛里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是湖南省僅次於洞庭湖的第二大天然優質淡水湖,面積達6250公頃,其中林地和旱地達1641.7公頃,湖面縱深約20公里,遠望煙波浩渺,近觀山清水秀,美不勝收。毛里湖及其周邊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水神河伯坐船永留河底,龜將軍屍成龜山,還有南宋鍾相、楊幺起義屯兵的遺址,明末清初雲南王吳三桂造反叛亂的練兵作戰台。石龜山出土的3000餘斤古錢幣等,均見證了該地古代先人的文明與生活,歷史人物車胤和孟姜女都在這里留下過歷史遺址。
津市市博物館
津市博物館位於津市市孟姜女大道,有館藏各類歷史文物5000多件,2008年通過國家三級館評定。收藏有距今50萬年前的津市虎爪山舊石器遺址石片、石球、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20餘件。西漢變形鳳紋雙耳瓿、古印度金幣、唐代葵形盤龍紋銅鏡、晉青銅三足盤、東周寬內青銅戈、元代仙人渡海銀盞托、元八棱雙耳龍鳳紋金套杯、清青花五彩仕女圖將軍罐、明麒麟紐象牙梵文花押印及罕見梵文印面等珍貴文物。
葯山寺
葯山寺位於湖南省津市市棠華鄉葯山村,湖南省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原名慈雲寺,始建於唐,唐貞元至大和年間蔚為壯觀,俗傳騎馬觀山門。寺院東望是嘯峰,惟儼禪師靈塔矗立嘯峰西坡,與層巒疊嶂、古木參天的白雲山共脈;西眺二龍戲珠貓兒山;南展錢家大平原;北靠月亮山。
古大同森林公園
津市古大同森林公園坐落於津市城南區,北靠澧水,扼九澧入洞庭達長江,現為省級森林公園。坐落在大同山北麓的千年古剎佛教聖地大同寺,為唐咸通年間修建,有山門、前殿、大殿、後殿、大雄寶殿、鍾鼓樓,寺前立舍利塔。關山西峰的中武當道觀相傳為真武祖師飛身之地,建於唐朝,正殿楣上「廉潔」二字系朱熹手跡。殿前柱上有一楹聯「利鎖名韁,籠絡多少好漢;晨鍾暮鼓,映醒無數痴人」。內供真武祖師銅像重達150公斤,香案前置一隕石250公斤,黃質黑章。此地視野開闊,可觀澧水,澧陽平原萬頃秀色,為道教聖地,可與南北武當相比。過去道徒雲集,為九澧著名道場,如今香客如雲。
三湖公園
位於人民路北側後湖,《直隸澧州志》載:「原名白楊,與街俱遠。碧煙斷處,紅橋通焉。沿堤垂柳千株,茶樓酒肆,間露於綠陰中。而晚艇芰荷,夕陽簫鼓,覽勝者恆於斯。」1980年闢建,園中沿湖毛岩駁岸,繞湖植垂柳、碧桃、義大利楊、水杉。西區湖中央建人工島1座。園內置觀魚廓、水榭、仿古六角涼亭、濃蔭游道、六孔拱橋、九曲橋。沿湖樹影婆娑,波光掩映,遠觀湖心島若一碧青螺。1985年建成開放。1990年,36位津澧旅台(灣)人士捐資建成觀荷亭。
皇姑山森林公園
皇姑山森林公園位於澧水河南岸,因明代華陽王朱悅耀的妃子葬於山南,故得此名皇姑山。皇姑山崖原有寺廟,古木參天。園內歷史古跡,古墓葬等人文景觀奇多,彭德懷、任弼時、肖克、王震、廖漢生等革命家均在此留下光輝足跡。
八寶湖
八寶湖原來是西洞庭湖的湖角,離市區八十多里,位於渡口鎮南面。明崇貞四年,由於地殼變動、陷落,湖水把一片山岡淹沒,澧水和沅水的大潮所帶泥沙圍在四周,形成一個偌大的湖泊。湖面八景:龍船洲、接龍橋、文昌閣、虎心山、花山廟、鰱魚山、金盆山、進士堰。
澹津公園
澹津公園位於津市東城區車胤大道,1986年被省建委、省綠委聯合授予「最佳公園」稱號。園內有名貴風景樹10多個品種,簇擁成林,錯落有致,如傘如蓋,濃陰蔽日。花圃中100多種奇花珍卉,春夏秋冬四季,常年繁花似錦。
㈧ 津市有哪些風俗
天津風俗簡介
歲時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是一種內容寬泛、涵蓋面較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天津地方,特別是城市區域流行的歲時節日,絕大多數是屬於漢族近兩千年間不斷豐富而在各地普遍傳承的全國性節日,由於城市經濟活動不受農時直接制約,人們對於歲時的注意已大為淡化。天津地區流行的歲時節俗及人們活動方式大致如下:
春節
農歷新年。舊時天津習俗臘八節後便開始辦年貨。年貨以香燭紙錁、神馬、神前供品、節日食品為主。二十五日以後,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吊錢兒、准備年飯年菜。除夕和元旦是春節活動的高潮,津俗有守歲、辭歲、祭祖先、吃團圓飯等活動。晚間燃放鞭炮通宵不絕。在豐盛的節日食品中一定要蒸粘糕,取其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破五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餡包餃子,意為剁小人,捏小人嘴,以驅邪穢。
元宵節
正月初五,亦稱「燈節」。以前一天所蒸「刺蝟老鼠」供於神像前,及窗檯、門墩上,上午頭向外,下午轉向里,以求馱寶還家。晚飯間以湯元供神佛祖先,並合家食湯元。各大商號張燈結綵,燃放煙火,遊人如雲。40年代後此俗大減,近年又有於此日做「燈會」者。
二月二此日謂為「龍抬頭」
均食烙餅、煎燜子、炒雞蛋、炒綠豆菜(又稱「龍須菜」)。婦女忌做針線,恐傷龍目。
清明節
津俗為清明前後各十天祭掃祖墓,供香燭祭品於墳前,焚紙箔後,取土培墳叫「添墳「。今仍為民間祭祖節日。
端午節
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住家自初一日插蒲艾於兩旁,懸符籙於門楣。兒童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衣襟綴「老虎褡拉」。20年代前有塗雄黃於小兒頭、胸、耳及臀部者,以祛瘟避邪。應節食品為江米小棗粽子。
中秋節
八月十五,又稱「八月節」。以月餅、鮮果供神佛。晚間於庭院設幾案,供月亮馬子,月餅、瓜果等,由主婦焚香跪拜。「圓月」只限婦女,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之諺。應節食品為月餅,親友互贈。
十月初一
津俗以蠟花紙裁剪糊制衣服,與紙箔一同於家門外焚化,俗稱為已故親人「送寒衣」,至今仍有此俗。
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
以各種米豆、小料煮粥,稱「臘八粥」,供佛並食用。有的於此日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春節時食用,今仍有此俗。
臘月二十三
以糖瓜、粘糕、草料和清水供灶神,晚間由家長祭拜。之後,神馬與紙錁一同焚化,謂灶神上天,除夕換新神馬供奉之,謂灶君回宮。
民間花會
指表演民間傳統音樂舞蹈的群眾性團體。此類團體名稱一般以所在社區地名加主要表演的藝術形式命名,如「東園法鼓會」,「東園」村名,「法鼓」是它表演的藝術形式名。團體的辦公或集合地點稱為「公所」;團體的主持人稱「會頭」。團體的各種活動,如會眾扮裝後到繁華街道去表演時,邊表邊舞,謂之「行(Xing)會),民間對行會和停留一地的表演則統稱為「出會」;行會中,會頭對沿途的機關衙署、著名商號、團體、士紳富戶等投遞本會紅紙大字拜帖以示敬意,稱作「拜會」;上述各處以茶水和糕點、茶葉數十斤為禮品,約請一個會在自己門前停留作表演活動,叫做「截會」。據傳清光緒以前有獅子、中幡、跨鼓、杠箱、重閣、旱船、秧歌、花鼓、十不閑、高蹺、大樂、鶴齡、 綉球、鮮花等20餘類,每類藝術形式都有幾個表演團體,每個團體即為一道會。這類民間歌舞團體均在重大的節日或廟會上進行街頭表演活動,娛人兼自娛,或者完成酬神的信仰活動。天津的傳統音樂舞蹈形式與內容都極其豐富,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深受天津人民群眾的喜愛。
法鼓會
法鼓本系佛教音樂,傳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法鼓會樂器由鼓、鈸、鐃、鉻子、鐺子組成,以鼓為主居中央;鈸左、鈸右各七八人;鉻子、鐺子各二人都在鼓後。開始演奏稱作「開」,先擊鼓數聲,繼之頭鈸連敲四聲,之後各樂器按譜齊奏。行會時只由鉻子、鐺子打《常遠點》曲牌以整齊步伐。表演時各種手持樂器要「耍」,並要輪流「獨奏」。法鼓曲牌約十幾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搖通鼓》等。著名的法鼓會還有龍亭的井音法鼓、芥園的花音法鼓、侯家後永音法鼓等。
太平花鼓會
傳成立於清咸豐年間,由鳳陽人傳到西沽。在津僅為西沽一地獨有。行會時由8名十三四歲少年依據水滸故事扮裝表演,依次分成4對。四對樂器分別為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鑼、花鼓。表演時先打花鼓奏「八板「曲牌後,開始耍唱,4人為一班,輪流托唱,笛子伴奏,檀板指揮,唱鳳陽花鼓調或崑曲,有時也唱文人新編的曲詞。曲詞新奇動聽。行會時有頭鑼、門旗各一對,高照一對,軟、硬對各一付,花、素茶炊子各一對,點心盒兩對,設擺筲兩對,後面是二鑼、三鑼、笛師和保護少年會眾的武會眾。
五虎杠箱會
全名「北城根公議集善五虎杠箱老會」。五虎扛箱不同於各地的丑角扛箱官,而是以武技的嫻熟表演為主。五虎保護扛箱,裝扮仿京劇巴家五虎,劫杠箱者仿濮天雕等人,表演時穿衣勾臉,真刀真槍,聽鑼指揮,分對對打,精彩處十分動人。杠箱的表演全在前面的抬者。他在行進中作翻滾等高難動作,但立地後杠箱竹竿必須落在肩頭,多人輪流抬演,走耍輕快利落,箱要顫動優美,箱上燈、旗不倒。出會時用大樂開路,繼之是燈牌、旗、鑼,後面是五虎棍,最後是杠箱。
重閣老會
重閣又名「節節高」。最享名的是「陳家溝子德善重閣老會」,傳創於清道光年間,也是子孫會。初劇中旦角概由男童扮演,最後一次出會有十幾個女孩參加表演,為天津人出會之首創。節節高是下面一個成年男性角色馱一旦角,二人即算一級,共八組,每組以一出戲曲為內容。此一戲曲中的主要道具經特別處理即作為上面旦角立足之地,高據男性角色頭頂二三尺處,且須表演歌舞,十分驚險。出會時邊走邊舞,上下配合一致,由鑼、鼓、嗩吶、鈸、笛伴奏,樂聲悠揚。
跨鼓中幡
是兩種藝術形式結合表演的會,由廚行同業所辦,會名「鄉祠前遠音跨鼓中幡會」,傳建立於清康熙時,乾隆時曾因接駕表演精彩而獲賞賜龍旗兩面、鼓手8人每人一件黃馬褂之殊榮。跨鼓隊是大鼓八面,用黃繩系於頸間,鼓手人穿黃馬褂;鐺子八面,擊者每人穿黃坎肩;另有雙髻文童12人,各著鮮衣,手托花籃;武童亦12人,手持對鈸。演奏時,跨鼓聲輕重緩急不同,鐺子打點。文童輕歌,嗩吶伴奏。武童則擊耍對鈸和人體擺字,常擺的吉祥詞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變換極迅速。中幡隊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紅布里。幡頂斜插旗子兩面、燈籠兩個、傘蓋三把,並系綴銅鈴若干,每架各有長幌繩兩條(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條)。每架總重超過百斤,行會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頭。表演時則頂上額,或伸臂托塔,表演者作各種驚險動作,但幡竿不能離身,不能倒地。
高蹺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表演藝術。高蹺歷史久遠,六朝以前稱「蹺技」;宋代稱「踏橋」;清代始稱高蹺。天津方言謂高蹺表演為「踩高蹺」。表演者雙足縛於1~3尺高木棍製成的「蹺腿」上,邊行走邊表演。清代中葉高蹺盛行時,高蹺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以走唱為主,簡單的舞扭動作;武蹺則表演諸如倒立、翻筋斗、疊羅漢、跳高桌劈叉等難驚驚險動作。天津高蹺多屬武蹺,其舞扭動作,如倒立翻滾、前奔下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觀,氣氛紅火。清代以來,天津城郊高蹺會最為普遍,多以戲曲名目相標榜。表演時按戲目分項進行,演員在鑼、鼓、鐃、鈸擊打伴奏中舞蹈翻跌。本世紀30年代未以來,因戰爭和社會經濟破敗,各種社火活動消失。70年代末,社火會活動逐漸恢復,多數是高蹺老會。
秧歌
漢族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藝術,天津方言稱為「地秧歌」。在京津一帶,地秧歌有兩種區別:一是踩蹺與否,踩蹺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與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種形式中,唯不踩蹺、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者,僅配以服裝綵綢,隨鑼鼓伴奏碎步舞扭。至於「跑旱船」、「跑驢」等藝術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會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蹺會後,作為大劇目間的一種緩沖表演項目或短節目後的補充項目,在熱烈火爆之後,詼諧曼舞,使觀眾情緒為之一舒。
耍獅子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獅子有大小兩種,大獅子扮演須二人,小獅子由一人扮演。獅子頭由竹藤作胎架,外罩著色珍珠線,全身也由珍珠線織成。因行頭、道具價值昂貴,早年天津城鄉各村獅子會只三四道,以城西姜家井的「捷獸老會」為最有名。捷獸會由五個大獅、四個小獅表演,拿手節目有「大癢癢」、「小癢癢」、「一柱香」、「馬馱象」等。其中馬馱象是兩三個大小獅子站在一個大獅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這一動作純是力的顯示,總是獲得全堂彩。
訂婚的時候,娘家要給新郎買雙布鞋和一件衣服;婆家得給新娘買件小褂,一對銀鐲子。
結婚的時候娘家要買紅門簾子,意思好像是連子;紅痰筒 叫子孫筒子;台燈 不知道怎麼講;再有就是日用品,洗漱用具什麼的,這個好像沒聽說有什麼講兒頭。娘家還得給新郎從里到外買一身新衣服,結婚那天穿。
結婚頭三天,小兩口不能見面,
結婚頭天晚上,新娘子得有個沒結婚的女孩陪著睡一晚上。
結婚當天,新娘子早晨起床後到上車前,只要再脫了鞋上了床就不能再下來了,非得等到婆家把鞋拿來換了衣服才能下地。
中午吃喜面,新娘吃的這碗面不能吃完,得剩個底給娘家留下。
新娘化完妝後,頭上的花和首飾得由婆家來接親的人給帶。
換衣服的進候,嘴裡得含塊糖。
臨走的時候,媽媽給包一塊糖親手放新娘子嘴裡含著,注意這塊糖全含嘴裡,吃一半留一半給娘家,而且不能嚼,一定得含到婆家。
出門時一定得哭,這叫哭嫁,說不哭不好,為什麼,不清楚,不過一般到那會一般都會哭,不用想不想的
下了車,如果是直接到婆家,新娘子到門口,一般門是關著的,得新娘子在外面叫一聲「媽,開門!」有人把門開開,婆婆在里頭接進來,這就算進了家門了。(去飯館的話就沒這出了)
結婚第二天,小兩口一早就到婆家,結婚第一天的晚飯必須到婆家吃,還得吃餃子。
接親 送親
娘家送親人數為雙數,婆家接親的是人是單數,加上新娘一共是雙數。而且按天津的老例講,新郎是不能去接新娘的。
接親的人從婆家出來的時候,嘴裡也得含著糖。到娘家接了新娘子,臨走的時候,頭上帶的喜字花要跟娘家換一下,換成娘家的。
接親的人來的時候帶著裝衣服的紅包袱,裡面要裝上四個蘋果,一把糖,到娘家也要和娘家換一下,而且這個包袱要注意,千萬不能擠死扣,會挨罵的。
認親
親家雙方在酒店見面,娘家人一家一份點心,在酒店見了面以後交到婆婆手裡,就算認了親了。酒席散後,婆家人一家一盒拿走,或新人第二天開始串親的時候帶著都行。
酒席
新娘子在敬酒時無論賓客怎麼逗,不能急,好在一般在酒席時不會出過分的節目。酒席時娘家人一般不等結束就提前走,特別是長輩們。娘家長輩不走,婆家人不能提前走。(朋友不包括在內)。
㈨ 天津市有什麼出名的古文化歷史嗎
天津有一條古文化街,真的是歷史文化悠久,裡面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景點,很多可以遊玩的地方,有空的時候可以去體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