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陽毛尖茶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暫時還不是。
㈡ 信陽茶文化知識
信陽市是河南省主要產茶區,面積、產量、產值均佔全省的90%以上。在早些年,信陽毛尖與國內其他一些著名的產茶區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名氣不夠。與同為中國十大名茶的西湖龍井、福建鐵觀音、雲南普洱茶相比,名氣都遠不如別人。二是產量不大。2005年,全市茶葉產量為1.5萬噸,而同期雲南普洱茶產量為5.2萬噸,安溪鐵觀音產量為4.5萬噸,這些茶葉的產量都比信陽毛尖產量大得多。三是產值不高。2005年信陽市茶葉總產值為10億元,按單產28.9公斤計算,單產值為1928元,而2005年西湖龍井平均單產值達10591元,雲南普洱茶產值達到39億元。其他還有市場佔有率不高、宣傳力度不夠等。2003年4月,信陽毛尖茶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信陽毛尖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和《信陽毛尖茶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也經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從而使信陽毛尖茶的生產及市場進一步規范,這對保護信陽毛尖這一巨大的無形資產,保護信陽毛尖品牌,保護茶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信陽毛尖茶的精品名牌優勢、應對入世挑戰、做大做強信陽茶葉產業,促進茶葉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小毛尖成為地方支柱產業
信陽地處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帶,氣候兼有南北之長,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暖溫帶草類生長。境內大別山逶迤連綿,形成天然的綠色寶藏,是信陽毛尖茶葉天然的家園。信陽毛尖與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同為三大著名綠茶。信陽毛尖以其「形美、色翠、香高、味濃」譽滿海內外。信陽是中國北緯最高的產茶區,位於江淮之間,大別山和桐柏山的結合部,峰巒疊嶂,雲遮霧繞,雨量充沛,空氣濕潤。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奠定了信陽毛尖茶香濃味厚的品質基礎。近年來先後興起、並在國內外各種展評中連獲大獎的龍潭、五雲山、九華山、仰天雪綠、青峰雲霧、新林玉露、文新等茶葉知名品牌,就足以使信陽人為之振奮,引為自豪。信陽毛尖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2005年又成為國際地理標志網路組織(Origin)的新成員。信陽市十分珍惜這些榮譽,採取一系列措施,對信陽毛尖茶葉的質量和生產技術進行規模化管理,大力推進「龍頭企業+茶農+地理標志」的生產模式,使信陽毛尖茶葉的市場知名度日益提高,一方面對信陽毛尖茶葉的質量和生產技術進行規范化管理,大力推進「龍頭企業+茶農+地理標志」的生產模式。另一方面,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配合,嚴厲打擊假冒信陽毛尖地理標志的違法行為,使信陽毛尖茶葉的市場知名度日益提高,公平競爭秩序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成為信陽的一大支柱產業,形成信陽五雲茶葉集團有限公司、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信陽盧氏茶葉有限公司等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龍頭企業10餘家,年產值百萬元以上的茶葉企業百餘家。茶農20餘萬人,經營信陽毛尖的商戶遍及全國各地,信陽毛尖已成為信陽的一大支柱產業。
地理標志促進特色經濟發展
地理標志產品的地域性特點決定了它所產生的利益將惠及該地域的全體群眾,不僅增加了農民個體的收入,也有效推動了區域整體脫貧致富。目前地理標志產品已成為提高農民組織化、市場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帶動了多業聯動發展。地理標志在農產品生產與市場兩個環節中發揮了連接與紐帶作用,農民通過公司訂單參與市場競爭,商標意識逐步增強。市場通過地理標志將農民組織起來。形成了「公司+地理標志(商標)+農戶」的農業產業經營模式。目前信陽市茶園面積已達5萬多公頃,開采投產面積近5萬公頃,年產春茶干茶800多萬公斤,夏茶600多萬公斤,總產值8億多元,社會總投入(包括加工、包裝、貯藏、銷售經營增值)12億元以上。現全市茶葉生產規模較大的鄉鎮有近130個,行政村近1300個,有國營、集體、個體等各類茶場1200多個,形成了茶葉的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
品牌效應助推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產品證明商標最基本的功能在於保證其指向的商品或服務品質獨特、質量上乘,一方面能夠提醒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注重保證商品、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能使消費者立刻知道該商標指向的農產品產於何地,品質如何,產生信任感和選購慾望。這種基於對信陽毛尖這一名牌農產品質量的信任確立了信陽毛尖在市場中的地位,提高了其市場佔有率,進而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2003年信陽毛尖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信陽市出台了《信陽毛尖茶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劃定的信陽毛尖茶原產地域范圍內,嚴格實施原產地域產品質量認證制度。這些措施充分保證了茶葉品牌的高效應。截至目前,固始縣九華山茶場的九華山牌信陽毛尖、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文新牌信陽毛尖、固始縣仰天窪茶場的仰天雪綠牌茶葉、河南新林茶業有限公司的新林玉露牌蒸青綠茶、河南信陽五雲茶葉(集團)有限公司龍潭牌信陽毛尖榮獲河南省名牌農產品,信陽毛尖茶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鏈條迅速加長,經濟效益蔚為可觀。茶葉已成為信陽振興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信陽茶文化-毛尖的起源發展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期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凶,不 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戶。一個叫春姑的閨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能給鄉 親們治病,她四處奔走尋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葯老人告訴姑娘,往西南方 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便能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 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在路上走了九 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盡,並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條小溪邊。 這時,泉水中飄來一片樹葉,春姑含在嘴裡,馬上神清目爽,渾身是勁,她 順著泉水向上尋找,果然找到了生長救命樹葉的大樹,摘下一顆金燦燦的種 子。看管茶樹的神農氏老人告訴姑娘,估下的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 ,否則會前功盡棄。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也就不能搶救鄉親們,春姑難 過得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隻尖 尖嘴巴、大大眼睛、渾身長滿嫩黃色羽毛的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 ,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 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不 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群群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 茶葉,放進得了瘟病人的嘴裡,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後,種植茶樹的人 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固然,這只是個美麗的神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但信陽 毛尖確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證明,信陽種植茶葉源於戰國中後期,距今已 有兩千餘年,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 一;相傳武機時天因飲信陽茶治好了腸胃病,特賜在毛尖產地車雲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 信陽第一」;1915年,信陽毛尖漂洋過海,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奪 得金獎;1958年,「龍潭牌」特級、一級信陽毛尖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 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龍潭牌特級信陽毛尖在全國名茶評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濃」奪得總分第一名,榮獲國家金獎。全國 名茶僅兩枚金牌,「龍潭牌」信陽毛尖不僅與「西湖龍井」並駕齊驅,且在 色、香、味上更勝一籌。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 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信陽茶文化-毛尖的功能
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形狀細、圓、光、直並多白毫,茶質清香、味濃、湯色綠,因茶葉節茸毛顯露,緊直峰尖而稱之為「毛尖」,信陽毛尖具有多種功能作用。具有強身健體作用。信陽毛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糖尖、有機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礦物質。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能。具有醫療功效。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壓。茶葉內含的咖啡鹼和兒茶素能促使人體血管壁鬆弛,並能增血管有效直徑,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彈性,消除脈管痙攣。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對鬆弛血管壁的效應更顯著;臨床證實,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血壓增高受血管緊張素所控制,一旦抑制住血管緊張素活力,就能達到降壓作用;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茶葉中的兒茶素類物質,對人體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總類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常飲茶的人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比不飲茶的人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飲茶能促進脂類物質轉化吸收。由於茶葉中具有嘌呤鹼、腺嘌呤等到生物鹼,這些生物鹼可與磷酸、戊糖等物質形成核甘酸,核甘酸類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尤其對含氮化合物具有極妙的分解、轉化作用,使其分解轉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質,從而達到消脂作用。
茶葉具有凈化人體消化器官的作用。茶葉中的黃烷醇可使人體消化道鬆弛,凈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質,同時還對胃、腎、肝臟履行特殊的凈化作用,不但有助於脂肪等物質的消化,而且還能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的發生。
茶葉中抗氧化組合提取物GAT具有顯著的抗癌物質的突變作用。由於GAT有抑制黃麴黴素、苯並吡等致癌物質的突變作用,故有抑制腫瘤轉移的效應;茶葉中含有大量EGCG,它能有效地抑制人體中促瘤劑活性,可有效地防癌細胞的生成;茶葉提取物T—8750劑對胃腺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亞硝胺及亞硝基化合物,是公認的主要致癌物質,而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是阻斷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活性物質。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越多,抗癌作用也就越強。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分布概況
信陽茶葉資源極為豐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區皆有種植,榮獲國家金質獎 的龍潭牌信陽毛尖的原料則主要來自信陽縣西南區,俗稱「五雲兩潭一寨」, 即車雲山、連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白龍潭、黑龍潭、何家寨。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五雲兩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間,所產 毛尖茶質量最優。一是高山雲霧多,光照適宜,短光波的藍、紫、紅光易被 葉綠素吸收,增強光合作用,使茶葉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茶葉味香濃。二是 高山霧濃,空氣濕潤,芽葉持嫩性強,粗纖維少。三是高山日夜溫差大,茶 葉經光合作用積蓄物質,有效積累多,故高山茶葉味濃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葉多腐爛為土,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松軟,偏酸性,有利於茶樹生 長。五是空氣、水質潔凈,很少污染,茶葉質量純正,無雜味。
除信陽縣外,商城、光山、羅山、新縣、潢川、固始、信陽市等地皆產 茶葉,並且多出名茶。商城縣金剛台、大蘇山等地層巒疊翠、去霧繚繞,所 產「雀舌茶」形如鳥雀舌尖,湯鈀淡黃微綠,滋味香醇。「銀針」茶以穀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細直有毫,湯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剛碧綠」、「大別 山龍井」也各具特色。固始縣有「仰天雪綠」,光山縣有「蘇山茗芽」、「 凈居毛峰」、「賽山翠綠」、「賽山毛峰」,新縣有「香山翠峰」,地區茶 葉試驗場有「雷沼噴雲」。「靈山雲茶數千年,古今中外美名傳。清香明目 延年壽,長生何湎術仙丹」。羅山縣靈山茶也有鮮明的特色,「靈山劍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優茶評比會上被評為省級新名茶,又有「天山香」為代表 的一優質茶相繼問世。目前,信陽擁有國家級名優茶1個,省級名優茶14個, 地區級名優茶11個。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採摘製作
陽春三月,茶芽開始萌發,「清明節」過後開始採摘,「穀雨」前普 遍開采。春茶採摘時間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採的為春茶,也叫做「頭 茶」,開採的頭兩天,數量很少,稱之為「跑山尖」,多在「穀雨」前采 制也稱為「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結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為夏茶,採摘 時間為一個月左右。八、九月間,秋芽萌發,采之則稱為「秋茶」。秋季 萌芽多為養樹而不摘,於是便有「頭茶苦、二茶澀、秋茶好喝捨不得」之 說。
採茶時,不採老(葉),不採小,不採馬蹄葉(魚葉),不採茶果( 花蕾、小茶果實),對夾葉則及時采盡。製作特級毛尖,只採摘1芽1葉初 展;一級茶採摘1芽2葉初展,二級茶採摘1芽2葉至3葉初展為主,兼有2葉 對夾葉。三級茶採摘1芽2至3葉,兼有較嫩的2葉對夾葉。四、五級採摘1芽 3葉及2至3葉對夾葉。
新鮮芽葉採摘後需及時炒制。炒制的工藝規程是:青葉入生鍋—熟鍋 —初烘—攤涼—復烘—擇揀—再復烘—包裝入庫。炒制「生鍋」起殺青、 初揉作用,葉片軟綿,初步形成泡松條索,嫩莖折不斷,即全部轉入「熟 鍋」。除繼續起蒸發水份作用外,主要是進行做條、整形加工,並使之發 揮香氣。熟鍋炒制後,及時進行初烘,徹底毀滅茶葉殘余酶的活性,防止 氧化劣變,並初步發揮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狀作用。初烘後攤涼2至於小時進 行復烘,復烘之後擇揀,再熱烘一次即可密封。除人工炒制茶葉外,還有 機制。唐代時用水車帶動茶磨,將磨碎的茶葉製成團茶;50年代,用過簡 易筒形揉茶機和水利揉茶機,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別是由信陽縣茶葉總公 司、龍潭牌茶葉總廠開發研究的茶葉機械初制加工技術,結束了信陽毛尖 必須依賴手工炒制的歷史,把信陽毛尖的炒制技術提高到新的水平。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飲用保健
好茶用好水,好水沏好茶。茶聖陸羽曾有《六羨歌》曰:「不羨黃金壘, 不羨白玉杯......千羨萬羨江西水......」乾隆皇帝為求好水飲茶,特製一 銀斗,以水的輕重來品評泉水。《紅樓夢》中的妙玉則用珍藏的梅樹之上雪 水煮茶待客。宋代大政治家、大詩人王安石用三峽水飲茶的故事更是讓人津 津樂道:傳說,王安石患了痰火之症,需「瞿塘中峽水」沏「陽羨茶」方可 治癒。蘇東坡欲過三峽,王安石便托他帶一瓮瞿墉中峽水。蘇東坡等船過了 中峽才想起此事,因無法返回,便帶回一瓮下峽水交王安石。王安石喝了茶 水之後則大呼此水不是中峽水,蘇東坡大吃一驚,忙問為何,王安石說:上 峽水泡茶味濃色重,下峽水味淡色清高,只有中峽水濃淡相宜,此水泡茶半 晌方有色,故知為下峽水。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水質對沖茶確實至關 重要。信陽多山則多泉,清碧澄澈,絕無污染,以山泉沏山茶,慢斟細飲, 樂在其中。陸羽《茶經》曾有這樣描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 ,如聽松濤 ,傾瀉入杯,雲光瀲灧,此時幽趣,難與俗人言矣!可見品茶的 樂趣。
「茶貴新而善藏」。茶葉製作十分不易,要保持茶的色、香、味、形不 變則更加不易。茶山上的茶農炒制出茶葉後,用能裝幾十斤及至上百斤的白 鐵罐裝好封牢,放在避光乾燥的庫房裡能持久不變。家庭儲藏則有多種方式 ,有將新茶放進白鐵罐里,用宣紙包裹燃燒之後除去煙氣的木炭里在茶葉之 中,蓋嚴封口。不用鐵罐,用無損的暖水膽也可。忌用小罐、小瓶、小盒放 置,啟開後再存放則容易變質。可現在好啦!信陽縣茶葉總公司籠潮茶葉總 廠,引進力爭上游先進技術,採用先進設備興建的我國第一座茶葉保鮮庫, 可使茶葉保持常年三綠(條索綠、湯色綠、葉底綠)及香氣永駐、滋味醇爽 常鮮的特色。還要注意,茶葉的吸附力特別強,千萬不可與香皂、樟腦等氣 味較重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1992年5月15日至22日,第一屆中國信陽茶葉節在信陽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000多位賓客參加了茶葉節。開幕式上,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文藝表演,並請著名藝術家和歌星前來助興,茶節以茶葉搭台,經貿唱戲,成交總 額達7億多元。從1992年開始,信陽茶葉節將於每年5月舉辦一次。信陽茶葉節已成為信陽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信陽茶文化-如何選購信陽毛尖
一般說來,茶葉的品質是由色、香、味、形4個因素構成的。
一、干看評外形
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茶葉,放於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氣;二是辨別香氣的高低;三是嗅聞香氣的純正程度,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是優質茶。
其次,抓一把茶葉平攤於白紙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凡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二、濕看識內質
濕看,就是開湯審評。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後沖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後,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後評葉底。
(1)嗅香氣
茶葉經杯中沖泡後,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湯色
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鍾後,傾出杯中茶湯於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後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覺器官來區別的。一般認為,綠茶茶湯濃醇爽口,屬上等綠茶;如果平淡澀口,多為粗老綠茶。
(4)評葉底
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後留下的葉底,看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㈢ 信陽毛尖茶的歷史地位.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制茶技術逐漸精湛,制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沖、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制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熏龍井茶、未熏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到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㈣ 信陽毛尖的淵源與歷史
信陽毛尖,亦稱「豫毛峰」。產於河南大別山區的信陽市信陽縣(現為平橋區),因條索緊直鋒尖,茸毛顯露,又產於河南信陽,故取名「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外形細秀勻直,顯峰苗,色澤翠綠,白毫遍布。內質湯色嫩綠、鮮亮,香氣鮮嫩高爽,葉底嫩綠明亮、細嫩、勻齊。特級品展開呈一芽一葉初展。常飲綠茶的人,無人不知「信陽毛尖」的品牌。當綠色食品風靡全球的時候,「信陽毛尖」 以不可 抗拒的魅力,令人津津 樂道。 「信陽毛尖」系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因質佳味濃久負盛名。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把光州茶(信陽 毛尖)列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又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千古定論。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上,「信陽毛尖」在各類飲品中一枝獨秀,榮獲金獎。 1990年,全國名優綠茶評比,「信陽毛尖」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國家金獎,名揚世界。歷史上, 「信陽毛尖」茶一直作為朝庭貢品,時至今日,仍然是賢士名流的首選飲品。信陽地區優越的氣候與土地 壤條件,是綠茶生產的理想環境,千百年一脈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藝,使「信陽毛尖」的獨特風味無與倫比.利 用這一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信陽地區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加強科技投入,提高單產;保持傳統工藝,提高質量。 全區 茶園種植面積大,產量高,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 一。 靠名茶搭台,傳信陽美名。從1991年開始,信陽地區每年舉辦一 屆「中國信陽茶葉節」,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來品茗,優質「信陽 毛尖」走出深山,漂洋過海,成為信陽外貿的主要出囗產品和友好交 往的珍貴禮品。 如今,「信陽毛尖」已不單純是一種飲品,她包含著民風、民俗的深刻內涵, 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特性與精神寄託。信陽地區茶文化村、中國信陽茶葉城和遍布城 鄉的毛尖茶市,幾多風景幾多情,茶鄉的韻味盡在其中。
㈤ 信陽毛尖的茶葉文化
信陽毛尖炒制技藝已經榮列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進一步提高浉河區名優綠茶加工技能,提升名優茶產品檔次,營造良好濃郁的信陽茶文化,推進浉河區茶葉產業更好、更快、健康地發展,從2009年開始就舉辦了首次信陽手工炒茶大賽,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2009年9月23日至24日,信陽毛尖首屆手工炒茶大賽在信陽市浉河區董家河鄉如期舉行。第二屆信陽毛尖手工炒茶大賽在浉河區浉河港鎮舉行。2011年信陽手工炒茶大賽第三屆在譚家河舉行。
信陽毛尖手工炒茶大賽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賽原則,參賽選手自備炒茶把,自選燒火助手,抽簽決定比賽順序和炒鍋位置,炒制好的參評茶葉實行無記名編號封存,由評委會按「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項因子進行評分。 純芽:100%單芽。次芽:純芽中混有小一芽一葉,茶青不經過篩分製作的茶一般都是次芽。
包芽:多為一芽一葉,芽頭飽滿而葉細嫩,屬於半長開的茶芽。
一芽一葉:芽比葉長,即一旗一槍。
大一芽一葉:葉比芽長,春茶頭采後期才有這種茶。
頭采:春茶第一遍茶。
二采:春茶第一遍茶采後留下的莖葉上發芽而生長的二道茶葉。
純芽多帶有蘭花香、桂花香、回甘好
次芽多帶有板栗香、清香、有回甘
包芽多帶有茶清香,微苦
一芽一葉多清香,茶味重
嫩綠:淺綠嫩黃。
黃綠:以綠為主,綠中帶黃。
細嫩:芽頭多。葉子細小嫩軟。
陳氣:茶葉陳化的氣息。
純正:茶香不高不低,純凈正常。
顯毫:茸毛含量特別多。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制茶技術逐漸精湛,制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沖、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制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2007年11月份,日本舉辦第二屆世界綠茶大會,信陽毛尖茶在世界綠茶評比中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斯里蘭卡、美國、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官員和客商200代表帶來的數百個綠茶品種進行角逐,角逐大會設置的20個最高金獎。信陽毛尖共奪得6個最高金獎、10個金獎和5個銀獎,獲2007年「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綠茶金獎。
㈥ 關於信陽毛尖的傳說
信陽毛尖據傳,它開始種在雞公山上,叫「口唇茶」。這種茶沏上開水後,從升起的霧氣中會現九個仙女,一個接一個飄飄飛去;品嘗起來,滿口清香,渾身舒暢,能夠醫治疾病。這口唇茶原是九天仙女種的.
㈦ 信陽毛尖的歷史發展
中國茶葉生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茶樹原產於中國西南高原,隨著氣候以及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變遷,茶樹又在氣候溫和的河南南部大別山信陽生根。
唐代,茶葉生產發展開始進入興盛時期,公元760—780年間,茶聖陸羽編寫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全國盛產茶葉的13個省42個州郡,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北宋時節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於信陽市、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隨後出現了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雲)、博厚、森森(萬壽)、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發展茶園面積有400餘畝,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新中國建立以後,國家對發展茶葉生產極為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信陽中部五里店、彭家灣、遊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崗、邢集等鄉的丘陵崗地上陸續發展。1967年春天,農業局的科技人員指導茶種引過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崗,建立了紅旗茶場,朱堂、澀港、彭新、青山四個鄉,這是解放初期國家統購統銷茶葉時開始確認的。
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地區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
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信陽市8縣2區中有133個鄉鎮、1245個行政村產茶;茶園總面積已達100萬畝;年產干茶2000萬公斤,茶葉綜合產值20億元。現有茶農95萬餘人,茶業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
2007年,茶農因種茶人均收入1796元,佔全市農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葉生產專業村,種茶收入占農民收入的90%以上,茶葉已成為信陽山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是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2006年,中共信陽市委、信陽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做大做強茶產業的意見》,制定了《信陽市茶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規劃到2010年全市茶園面積發展到150萬畝;實現畝產值5000元,茶葉總產值60億元,茶農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70億元;培植1至2個銷售額達億元的國家級龍頭企業,3至5個省級龍頭企業;創建1至2個國家馳名商標,5至8個省著名商標;建設投資額超5000萬元的茶文化旅遊項目2至3個,超億元的1至2個,重點完成信陽茶博園、茶示範園、南灣盛典天下茶道旅遊項目和茗陽天下茶博館等建設工作。
㈧ 信陽毛尖茶的由來誰知道
信陽毛尖茶的起源與發展,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期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戶。一個叫春姑的閨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能給鄉親們治病,她四處奔走尋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葯老人告訴姑娘,往西南方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 便能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盡,並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條小溪邊。這時,泉水中飄來一片樹葉,春姑含在嘴裡,馬上神清目爽,渾身是勁,她順著泉水向上尋找,果然找到了生長救命樹葉的大樹,摘下一顆金燦燦的種子。看管茶樹的神農氏老人告訴姑娘,估下的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否則會前功盡棄。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也就不能搶救鄉親們,春姑難過得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隻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渾身長滿嫩黃色羽毛的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不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群群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葉,放進得了瘟病人的嘴裡,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後,種植茶樹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信陽毛尖茶的起源與發展.固然,這只是個美麗的神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但信陽毛尖確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證明,信陽種植茶葉源於戰國中後期,距今已 有兩千餘年,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 一;相傳武機時天因飲信陽茶治好了腸胃病,特賜在毛尖產地車雲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 信陽第一」;1915年,信陽毛尖漂洋過海,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奪 得金獎;1958年,「龍潭牌」特級、一級信陽毛尖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 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龍潭牌特級信陽毛尖在全國名茶評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濃」奪得總分第一名,榮獲國家金獎。全國名茶僅兩枚金牌,「龍潭牌」信陽毛尖不僅與「西湖龍井」並駕齊驅,且在 色、香、味上更勝一籌。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 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信陽毛尖茶的起源與發展,文章希望你能喜歡。謝謝。
㈨ 信陽毛尖的歷史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制茶技術逐漸精湛,制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沖、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制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熏龍井茶、未熏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到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