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福建傳統文化有哪些
1、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閩劇風格高雅、瀟灑,道白清晰,唱腔優美,婉轉流暢,演員在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現優美的身段,通過外形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閩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45。
2、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范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
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綉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出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
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8。
4、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穿插吟唱獨特的傳統說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福州十番
又稱"十歡"、"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樂。清乾隆初年,侯官鄭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詞》雲:"閩山廟里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
檳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其樂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丈、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
流行於福州、閩侯、福清、長樂、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榮、福鼎、寧德、古田以及南平等縣市,還曾巡迴演奏於上海、香港、南洋群島等地,深受群眾喜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甲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梨園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評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福州十番
㈡ 福建為什麼叫福建以前古代叫什麼
福建地名由來:因境內有福州、建州兩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代以後,這方水土的名稱歷經變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才開始出現福建。福建自古稱「閩」。
福建自古稱「閩」,「閩」的意義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並不把它歸為「門」部,卻歸之「蟲」部,釋義是「閩,東南越,蛇種」。
古代百越的越族一個主要分支——閩越族生活在閩江流域和東南丘陵和沿海多蛇地區,以蛇為本氏族的象徵,或以蛇為圖騰,認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頂禮膜拜,因此閩越族在很長一段時間保留著崇蛇風俗,「披發文身,以像鱗蟲」,有斷發文身習慣,把蛇形刻畫於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兇猛動物的侵害。
除「閩」之外,福建還有過「七閩」、「八閩」之別稱,現習慣稱「八閩」。「七閩」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如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
所謂「八閩」,是因為宋朝時稱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
(2)福建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福建的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島嶼眾多,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為全省第一大島。
而且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地區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依山傍海的特點也造就了福建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除了海壇島、鼓浪嶼、武夷山、泰寧、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風光外,還有土樓、安平橋、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觀。
㈢ 福州的歷史文化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內更名「福州」。容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7]、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6]、國家環保模範城[8]、全國雙擁模範城市[9]、全國文明城市[10]等稱號。
㈣ 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有幾個
泉州: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福州,漳州:國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
㈤ 福建的歷史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因古時為閩越族居地,簡稱閩。
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
《辭源》的說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關於八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另一種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建、延、邵、汀,為上四府":福、興、漳、泉,為下四府。共八府,號稱"八閩"。
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伊斯蘭教等重要文化發源地和商貿集散地,福州、廈門曾被辟為全國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閩江口的馬尾港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和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
福建:以福州、建州(今建甌)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福建簡稱閩。
㈥ 福建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
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 客家文化---土樓
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福建歷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5000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了可與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曇石山文化。三國時因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從福建揚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間,在馬尾創辦福州船政局和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工業的搖籃。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涌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上福建人民為反壓迫、反侵略進行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福建人民貢獻出萬千優秀兒女,作出了卓越貢獻。福建是全國重點老區省份之一,老區分布遍及的62個縣(市);其中有46個老區縣(市)、518個老區鄉(鎮)、7772個老區行政村、2919個革命老區基點村。
戰國晚期,無諸在福建境內稱王。之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削去無諸王號,降為君長,在閩越故地設閩中郡,但未委派職官,仍由無諸統轄。劉邦起兵後,無諸率兵相隨。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復立閩越國,封無諸為閩越王。漢武帝時,閩越王余善反漢,被漢軍討平,閩越國亡。漢廷即設東部候官,派兵駐守,隸屬會稽郡東部都尉。東漢末,改屬南部都尉,並置候官長。三國時,福建隸屬吳國,先後統屬於會稽郡和建安郡,時置候官縣。
晉朝時,福建始屬揚州,後屬江州,境內置建安郡和晉安郡,委派太守管轄。南朝宋時,增設晉平郡,置太守;南朝齊時,撤晉平郡;南朝陳時,曾設閩州刺史,不久裁撤,福建先後隸於東揚州和豐州刺史管轄。後仍設建安郡和晉安郡,由太守管轄。
隋朝時,撤晉安郡,改為泉州,後改為閩州,置刺史管轄。後改建安郡,由太守管轄。
唐初,福建仍由各州、郡長官分治。因福建屬邊遠地區,所以設中都督府,委派都督監管。唐中期設福建道,道的軍政長官有:福建經略史、福建都防禦史、福建觀察使。福建觀察使實際上成為統領福建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的行政長官。唐末,藩鎮割據,節度使權力膨脹,成為實際軍政長官。王潮占據福建後,唐廷升福建路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五代時,仍由節度使統轄;後唐時,王延翰建閩國。
宋初,福建軍政長官仍是節度使。宋太宗時設福建路,最高軍政長官為福建安撫使。另有福建轉運使,掌管財賦;福建提刑,掌管司法;福建提舉,管賑荒救濟事宜。此外,由中央政府派任福建及所屬州、軍的官員有節度使、承宣使、觀察使、制置使、宣撫使、巡撫、招捕使、撫諭使、發運使等,多是臨時性官員,或是有官無職的虛銜官員。宋代軍、政分設,福建軍事長官有都總管、都鈐轄、都統制等。
元代,福建行政區劃變更頻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行中書省;次年,改置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復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為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改宣慰使司,並入江西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大德元年(1297年),改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治所從福州遷至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改為宣慰使司,治所遷回福州。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福建行省長官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參知政事、提刑按察使;改置宣慰使司時,最高長官為宣慰使。還有管監察的肅政廉訪使。軍事最高長官為都元帥。
明初,福建仍為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在福建設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布政使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司主要官員有:左、右布政使,左、右參政。另置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獄。軍事方面置都指揮使司,主要官員有: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與之並行的還設有鎮守和鎮守總兵官。明朝中央政權為加強對地方監管,經常派官員到地方辦事並視察監督。由中央派出的主要職官有:巡撫都御史、鎮守太監、巡撫、刷卷監察御史、清理軍政監察御史、督銀課御史等。
清初,福建最高軍政長官為鎮守和總督。「三藩之亂」後,廢鎮守耿精忠,以後不復設。福建和浙江為一大區,設閩浙總督統管兩省軍政。巡撫為全省最高軍政長官,下設布政使,具體負責行政事務。布政使品級與巡撫相同,為從二品官,但職權僅限於掌管民政和財政。還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司法。因旗兵駐扎福建,清時設駐防福州大臣(福建將軍)統管,為從一品,與總督品位相同,但職權遠不如總督。漢族兵為綠營,其全省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福建省先設提督,後分設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分管陸軍和水師。光緒三十年(1904年)撤水師提督,設提督總管全軍。
㈦ 福建地名的來歷歷史文化典故在50字到500字 福建的地名來歷,包含的歷史文化典故等。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專福建。明朝設福建屬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故事一:「三山」由來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於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
「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故事二:五次定都---無諸定冶城、閩國定都福州、南宋趙昰定行都、南明朱聿健定臨時王都、中華共和國臨時首都。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2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宋末北方動亂,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鍵,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興府,又稱福京,使福州先後兩度成為臨時京都。明清兩代福建省為福州府府治。從民國年間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福州均為福建省省會,其中1933年,福建事變時期,曾一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的「國都」。
故事三:六次建城---無諸建冶城、嚴高建子城、唐建羅城、梁建夾城、宋拓外城、明建府城
㈧ 盤點:福建歷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1.柳永(約971-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
2.蔡襄(1012-1067),福建莆田市仙游縣人,十九歲始踏上仕途,官至三司使,剛直正派,清明廉潔,愛國惠民,是中國古代一位主張改革的政治家,一位著有傳世之作的文學家、農藝家和書法家。
3.鄭成功(1624-1662),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號大木,福建南安縣石井村人.
4.嚴復(1853—1921),乳名體干,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名復,字幾道,晚號愈野老人,福建侯官(後並入閩縣,稱為閩侯,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
5.辜鴻銘,字湯生,祖籍福建。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6.施琅,字尊候,號琢公,福建晉江龍湖鎮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方集鎮。清初著名將領.
7.薩鎮冰(1859-1952),字鼎銘,福建福州人。著名海軍將領。
8.陳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著名華僑企業家,福建同安縣集美社人(現廈門市集美鎮),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地區著名華人企業家,生前曾為全球華僑領袖,愛國人士。
9.林語堂(1895—1976),福建省龍溪(現為漳州市平和)縣坂仔村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10.陳景潤(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66年發表《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數論》等。
11.林覺民(1887年—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為黃花福州十傑之一。
12.鄭振鐸(1898年 - 1958年),生於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作家,文學史家,著名學者,字西諦,有郭源新、賓芬等多個筆名,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
13.冰心,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晚年被尊稱為「文壇祖母冰心的父親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
14.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畏廬居士,別署冷紅生。晚稱蠡叟、踐卓翁、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福建閩縣(今福州)人,我國近代著名文學家。還有林則徐,王審知,蔡京,黃道周,陳化成,秋瑾,宋慈,洪承疇,李贄,林默娘等等很多~
㈨ 福建有哪些歷史古跡
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福建歷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5000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了可與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曇石山文化。三國時因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從福建揚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間,在馬尾創辦福州船政局和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工業的搖籃。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涌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上福建人民為反壓迫、反侵略進行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福建人民貢獻出萬千優秀兒女,作出了卓越貢獻。福建是全國重點老區省份之一,老區分布遍及的62個縣(市);其中有46個老區縣(市)、518個老區鄉(鎮)、7772個老區行政村、2919個革命老區基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