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滿族歷史文化

滿族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3 04:28:50

⑴ 滿族的文化。特點。之類的介紹。 不要滿族的歷史。

【滿文】
滿族作為曾經建立過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民族,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文字——滿文,而且將滿文作為清朝的法定文字來推廣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滿文古籍文獻,包括圖書、檔案、碑刻、譜牒、輿圖等等。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中,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滿文古籍文獻都屬於最多的一種。它在中國文字史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領域,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滿文的創制主要借鑒了回鶻式字體的胡都木蒙古文,後來又在此基礎上加上圈點,形成了符合本民族語言表達要求的新滿文。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制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將自己的軍隊分編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識別,成為「正黃旗」等。隨軍隊壯大,又將四旗加上邊框,成為「鑲黃旗」等,形成八旗。滿人靠著這軍事組織制度,於1636年建立清國。
【旗頭】
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女在一般禮儀或婚禮場合佩帶的頭飾。具體做法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的長約三十多厘米、寬約十多厘米的扇形頭飾。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之上即可。上面還常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此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節日、或祭祀祖先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裝飾品,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分外穩重、文雅。

【花盆底鞋】
清代花盆底鞋這種綉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在中間,三寸多高,整個木跟用白細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旗鞋的面料為綢緞,上綉五彩圖案。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現在都已不穿了。

⑵ 滿族有什麼文化特色

滿族,舊稱滿洲族,族人舊稱旗人。1635年,皇太極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各個民族納入八旗之下,滿族雛形自此形成。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滿族是一個悠久的漁獵民族,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滿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

早期文明: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

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據一些專家推測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2)滿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民族發飾: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但從電影、電視和博物館里,我們還常常可以欣賞到往日旗裝的風采。

其中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漢語稱為「旗頭」、滿語稱為「答拉赤」這種頭飾全世界為滿族婦女所獨有,從而成為典型的民族服飾特徵,十分引人注目。

滿族男性的傳統發型是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朝鮮使臣申忠一路過赫圖阿拉,在《建州紀程圖記》一書中詳載:「女真習俗都剃發,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

除上唇胡須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清初時發型普遍為金錢鼠尾式,清中葉後,出現了留發越來越多的趨勢,但仍然遠少於清末及清裝劇留半頭的發型。

過去,滿族婦女幼年時要同男孩一樣學習騎射,發飾與男孩也類似多剃去頭頂四周頭發,只留部分頭發編成兩條丫頭辮子,垂於兩鬢,一直到16歲成年時方可蓄發。

婚後則開始綰大盆頭、架子頭、兩把頭等式發髻,其中以兩把頭較為典型。兩把頭就是把頭發束在頭頂,分成兩綹,各綰成一個發髻,然後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平時,發髻上橫插長二三十厘米、寬二三厘米的被稱為「大扁方」的頭簪,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時便要戴上答拉赤。

⑶ 誰能給我一下比較全面的滿族歷史和文化

歷史源流
新疆的滿族人口約13936人(1995年),集中於烏魯木齊、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與漢族混居。滿族本稱滿洲,屬東胡的一支,發祥於白山黑水之間,其族源可上溯至周代的肅慎,漢代為挹婁,地北朝埋藏為勿吉,隋、唐時期為革未革曷,五代、宋、遼、金、元朝時期為女真。明代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諸部,建國號為後金,明崇禎八年(1635)皇太極廢除諸申(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洲,辛亥革命後稱為滿族,這就是滿族之名的由來。因滿族皆入旗籍,因此又通稱之為旗人。
服飾飲食
滿族的服飾發式,直接承襲了其先世女真人的特點,辮發左衽乃其古老的歷史傳統。滿族入關後,生活習俗有許多改變,逐漸漢化。滿族無論男女,常服皆穿袍服,滿語謂之「依介」,俗稱旗袍,喜用綢緞製作。分單、夾、棉、皮四種。這是一種直身窄袖、左衽、圓領口、釘紐絆,長至膝下的袍服。由皮裝演變而來,適宜於騎馬。女式旗袍更為講究,一般領口、衣袖、衣襟緣都有綉花裝飾。老年男子還喜穿一種有褲銅無襠的套褲,既保暖又靈便;滿族男子著靴;女子盛裝時著旗鞋,木質高閽,前方後圓,稱為「馬蹄底」或「花盆底」、「寸子」鞋。平時則穿綉花布鞋,以素麵為忌。另外滿族不分男女都喜歡佩戴荷包,這是由古代女真人出獵時所攜飯袋演變而來,男女側重戴不同,男子戴於腰帶兩側、女子掛於大襟之上。
滿族本為狩獵、游牧民族,早期每餐必有野味,人主中原後,改以粟麥為主。主食為麥面,兼以雜糧。傳統食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種是類似糕點的「餑餑」。品種有豆面餑餑、薩其瑪等,製作精美、風味獨特、品種繁多。其粥飯有小米飯、黃米飯、豆粥、八寶粥。其面條吃法有別於漢族,澆面的鹵不勾汁,而是清湯羊肉面。另有一種「酸湯子」的傳統食品,是以各種葉菜在面湯中發酵製成,作湯食食用。在主食上的特色的食品,如油瓤凶子、雙合餅子、葫蘆油果等。肉食以豬、羊肉為玉,尤喜食豬肉。「火鍋」是滿族傳統主菜,多於喜慶這日食用,品種很多,視原料不同,名目也不同,如白內火鍋、三鮮鍋、什錦鍋等。純以羊肉為原料的火鍋,就是全國聞名的涮羊肉。滿族還喜野味,野豬肉、野兔肉被為待客佳餚。滿族人民不重飲茶,但喜喝酒,且吸煙成風。
婚姻家庭
滿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嫁儀式繁多,須經過訂婚、迎娶、合巹幾個程序。
滿族稱孩子降生為「落草」,孩子一生下來,是男孩則在門右上首掛小弓,是女孩掛紅布條。三天後用艾葉灸孩子頭頂、肚臍、腰、背,祝願孩子免生災病。有艾葉煮水洗浴,叫「洗三」。滿族有給孩子戴「迷魂鎖」的特殊習俗。男孩生下來將一布制小袋戴於小孩腿上,三天後行祭宜開鎖禮取下,由老人祝福後掛於祖宗板的鎖繩上,實即滿族所供奉之「媽媽口袋」。女孩則戴於脖頸上,直到婚前才行開鎖禮取下,掛於鎖繩上。生子百天,俗犯法「過百祿」,親屬要給孩子送禮物,舅母、姑母、姨母每家送一個環形饃饃圈,叫「護練」,由幾位老人將「護練」抬起套在小孩脖子上,然後取下、掰成小塊、荼給過路行人,祝願孩子長命百歲。滿族習俗常特製一裝糧食的的小枕給嬰孩枕,以使腦後扁平、以此為美。
宗教信仰
古代新疆滿族信仰薩滿教。薩滿教主張萬物有靈,以薩滿作為人靈交通的倒霉。崇拜的神靈包括自然神(如山神)、動物神(如馬王)、祖先神以及人間神(如關帝)。宗教信仰主要通過家祭的形式體現。這種家祭是家庭祭祀以祖先神為主的各種神的薩滿祭祀活動。滿族還信仰佛教。由於歷史的原因,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且滿蒙允許通婚。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且滿蒙允許通婚。故而,蒙古族信仰之藏傳佛教(喇嘛教)很快傳入滿族中。另外,漢傳佛教對滿族也發生了影響。
文化藝術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系滿-通古斯語族語支。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命令額爾德尼、噶蓋二人在蒙古文基礎上創造了滿文。這種文字豎書連寫,無圈點,語音區分不清,稱之為「無圈點滿文」或「老滿文」。1632年(崇禎五年)皇太極又命達海加以改進,加了圈點,規范了字母,區分了原來不能區分的語音,稱為「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滿文原著和譯著多達幾千部,著名的有《尼山薩滿》、《御制五體清文鑒》、《通鑒》、《大藏經》、《水滸傳》、《三國志演義》、《長白山志》、《四書》等著作。清軍入關後,滿族大多已改用漢語。
滿族人精於經學、詩文、書畫者,代不乏人,如雍正朝詩人阿克敦、乾隆重皇帝等。
滿族民間文學也很豐富。其中有像「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這樣的創世神話;也有通俗的民間婚嫁、喪葬時唱的歌謠,還有寓意深刻的諺語。滿族能歌善舞。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歌舞是「莽勢舞」。
風俗習慣
滿族尊老敬上,居家對父母三天請一小安,五天請一大安。請安禮 ,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女子行叩頭禮如男子,也有三、六、九之數,唯不挺身垂手。平時交往,男行「抱見禮」、「擦肩禮」;女行「拉手禮」、「舉手禮」。滿族人忌害烏鴉、喜鵲、狗,有尊崇鴉、鵲、狗的習俗。滿族先世實行火葬。至乾隆時由於戰事漸熄,加之受漢族影響,遂由火葬過渡到土葬。
娛樂活動
滿族節日最具民族傳統的是頒金節,即農歷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頒詔廢除女真舊名,定滿洲為族名,現在這一天就成了滿族命名紀念日,「頒金」系滿語,有「誕生」和「生機勃勃」之意。其它節日多同於漢族,具體形式有所不同。
新疆滿族承襲了其先世游獵的傳統,每逢秋冬之際駐防八旗官兵多舉行圍獵的傳統,每逢秋冬之際駐防八旗官兵多舉行圍獵,名曰「打圍」。它既是生產活動、又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軍事訓練項目。其它娛樂活動有踢形頭、抽陀羅、改綳綳、跑滿城、老鷹抓小雞等。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漢代稱「(扌邑)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 革末)、(左革歇左)」,遼、宋、元、明幾個朝代則稱 「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6 世紀末參照蒙古文字母創制的。後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點」 ,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由於清代以來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慣用漢語文。
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在歷史長期發展進程中,滿族同胞對祖國的締造和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莽勢歌舞
滿族在歷史上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 「高祖(文帝)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斗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後裔女真人有這樣的習俗:女子成年後,行歌於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尋找伴侶。到努爾哈赤興起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 婚嫁筵、出征、凱旋、祝壽、祭祀等都要歌舞盡興,其 中「莽勢舞」最具代表性。這種民間舞多在新歲和喜慶之日跳,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成雙對舞,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莽勢舞進入宮廷後,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場面壯觀、規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箏等 樂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 服飾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這種舞多由滿族狩獵和戎馬生涯演變而來。此外民間還有「野人舞」、「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薩滿舞」等。
滿族民歌也豐富多彩,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兒童游戲歌和愛情歌。滿族人從小就在母親唱的「悠車曲」中長大,「巴補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 補哇……」這首歌世代相傳,家喻戶嘵。滿族風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親路上的「官吹」,鬧洞房時唱的喜歌「拉空齊」以及喪葬儀式中的哭喪調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動聽。滿族民歌在大部是五聲音階,結構簡明、旋律流暢、感情真摯。
至今在邊遠的滿族聚居區愛琿等地,仍保留著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歌舞。同時,這一燦爛的文化遺產也受到重視,經過挖掘整理後的莽式空齊舞,又登上舞台,開創了滿族舞蹈藝術的新時代。
漫話旗袍
旗袍是現代流行服裝之一,在國際服飾櫥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譽。旗袍是從滿族古老的服裝演變而來的。旗袍,滿語稱「衣介」。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塊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禦寒。四開衩,即袍下擺前後左右、開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緊身保暖,腰帶一束,行豬時,可將干糧、用具裝進前襟。男子的長袍多是藍、灰、青色;女子的旗裝多為白色。滿族旗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對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騎馬馳聘顯得十分精幹利落。
在滿族南遷遼沈,入中原後,與漢族同田共耦,受漢族「大領大袖」服飾的影響,由箭袖變成了喇叭袖,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衩。至本世紀3 0 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0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由於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女的體形和賢淑的個性、民族的氣質,後來這一源於滿族的傳統服裝漸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國內外婦女的青睞和贊賞。
風味餑餑
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豆面餑餑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成細面,再加進豆面蒸制而成。這種餑餑顏色金黃,有粘性,味香可口。蘇葉餑餑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外面用蘇葉包起來蒸熟的,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別具風味。粘糕餑餑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後磨成面,在黃米面中間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後則成。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或蘸著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酸湯子也是滿族的傳統餑餑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經過發酵後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開,磨成水面,再用布袋過掉渣滓,水面置桶里發酵,待到有酸味時,用漏斗或機器擠成面條狀,煮熟即可食用。有時發酵過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稱「臭米子」。在遼寧叫「左火右叉子」。東北城鄉,還設有「左火右叉」子館,專營 「臭米子」。
薩其瑪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其前身是滿族的一種傳統糕點——搓條餑餑。製作搓條餑餑先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復打成面團,然後蘸黃豆面搓拉成條狀,油炸後切成塊,再酒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面即成。搓條餑餑是昔日滿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稱為 「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人們又稱其為糖蓉糕。這種 餑餑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滿族餑餑品種繁多,各有特色。金黃的小窩頭,酥脆的炸饊子,松軟的淋漿糕、細膩的大盆糕。此外,還有金絲糕、太陽糕、涼糕、酒糕、春餅等等,數不勝舉,各領風騷,都是滿族的傳統風味。
「落草」之俗
滿族稱嬰兒降生為「落草」。婦女臨產時,將炕席捲起,放塊石頭壓在席捲上,拿一些穀草鋪墊在炕上,將孩子生在草上,故稱「落草」。這種習俗帶有濃郁的狩獵民族古樸、粗獷的遺風。乾草既可防濕、又可以禦寒。
如果生個男孩,就在家大門邊懸掛木製弓箭,俗稱 「公子箭」。這並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樹枝煨成弓,用紅布纏三支箭,預祝孩子長大成名以後成為一名精騎著射的男士。如果生個女孩,則在大門右邊掛一塊紅布條,象徵吉祥。掛紅布條逐漸演變為產房的標志。產房不許人闖入,因為生人會把奶水帶走,謂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闖入,還得做一碗湯送來,稱為「還奶」。小孩落生,要請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長得好的人第一個到產房,謂之「踩生」。據說誰踩的生,孩子長大後就象誰。
孩子生下第三天,請一位兒女雙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給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銅盆進行,內置槐樹枝、艾蒿、熱水等。老太太一手托著孩子,一手給孩子洗浴。邊洗邊唱:「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要比一輩高; 洗臉蛋,做知縣,洗腚溝,做知州」。最後,老太太用一根大蔥連打三下嬰兒,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 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後,孩子的父親將蔥扔 到房上,親友們一起賀喜。
孩子滿月後,將懸於門上的「公子箭」和紅布條收 回栓在子孫繩上,放在西牆正中北側的子孫袋裡,旁邊供奉著「佛托媽媽」,是保嬰之神,滿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頭媽媽以求賜福。祭祀之時把子孫繩從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裡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婦女跪拜案前,眾人叩首。薩滿用柳枝蘸水灑向孩子頭部,又讓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驅邪,隨後取下子孫繩 上的五綵線,套在孩子的頸上。過三天把五綵線收回貯在子孫袋裡。因五綵線稱為「鎖線」,因此此俗謂之「 換鎖」。
嬰兒滿月之後睡悠車,這是滿族育嬰的一個傳統方法。悠車用薄木板製做,長2 公尺、寬1 . 5 公尺,兩頭呈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樑上,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將孩子放在悠車里。嬰兒哭則乳之、不哭則搖之,十分輕便,母親還可以干一些家務活。滿族人家生第一個男孩,悠車由姥姥家贈送。
為了避免孩子翻動從悠車上掉下來,也考慮孩子長大後射箭胳膊平直,騎馬腿的位置端正,便將孩子胳膊肘、腿膝蓋、腳脖處用帶子捆綁起來,孩子動彈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滿族少年身體多健美,很少駝背彎腰。滿族以扁平頭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裝枕頭,枕在孩子頭下,俗稱「睡扁頭」。

⑷ 滿族人的飲食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滿族人喜愛吃甜食,餑餑是其最常見的主食。餑餑是滿族人最愛的主食,期初是因為時常打仗的緣故,由於餑餑便於攜帶有能夠很好的抵禦飢餓成為了滿族人的首選,吃餑餑的喜好一直沿用至今,它們還是經常出現在滿族人的飯桌,成為接待客人的最好主食。餑餑因為季節不同,所用的具體食材也不同。比如春天常做豆面餑餑,夏季常見蘇葉餑餑,秋冬則是粘餑餑。餑餑雖然外面材料不同,但內陷多為紅豆打成的糊狀,配以甜味糖調味。滿族民間日食三餐,閑時日食二餐。主食多為小米高粱玉米等,還有部分地區喜愛吃水飯。因為滿族餑餑的歷史悠久,後續還成為了清朝宮廷糕點。

滿族人進餐的禮儀和習俗眾多,比較有民族文化特色。

⑸ 滿族的文化習俗

滿族是一個不同於原始民族的復雜民族,其文化模式是與原始民族文化模式不同的,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觀念體系,從中我們能體會和發現滿族的思維方式、行為心理、價值觀念和思想理論。《滿族文化模式》(manju uksura i ?u wen i muru)共分八章,其中包含的主要觀點如下:1)滿族家庭的住宅結構、房間配置和環境的特點,對滿族人的行為方式、心理意識、價值觀念有很大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滿族形成了重視群體的意識、內外有別意識、衛生意識、社會開放心理、公共監督意識、包容與吸納心理。滿族家庭屬於父系制家庭,在對家庭成員的資格認同上,主要強調血緣的共同性,但也不排除共同生活的「場」,在父母在世時,嫁出去的女兒的家庭成員身份沒有完全喪失。在滿族家庭中,妻子常常居於主導地位,父母重長更重少,重男不輕女,兒子或兒媳也會成為父子聯合家庭里的一家之長。滿族尊敬老人,注重孝道,但父母之愛並非對子女全程服務,子女孝行與父母之愛相掛鉤。清代滿族人將忠孝結合,忠高於孝,守法愛民即為孝,愚孝不為孝。兒子成家即分出單過,誰養老誰繼承遺產。滿族人通過婚嫁的方式解決青春期問題,滿族的政府積極幫助國人成家立業,宣布婚姻自由原則。滿族注重保護孕婦和嬰兒,對幼兒養育有強制束縛的一面。他們認為兒童不同於成人,有待於成熟,到了該管教的年齡才可管教。滿族教養兒童注重德育;強調親屬集團的重要性,但也鼓勵孩子靜處和自我控制;依據兒童的不同性格來教管兒童;採取「習得式」和「參與式」來實現兒童的社會化。滿族創世神話對人類起源的看法,不迴避性,但採取了隱喻的形式表達生育,對性的表達比較含蓄。滿族婦女有嚴重的性嫉妒心理。滿族把性限制在婚姻和夜晚之內,性行為不應影響工作,夫妻行為不能妨礙別人的行動和觀瞻。
(2)滿族的家族制度以宗親為中心,注重姻親,具有一定的雙系制親屬制度的特點,並對東北社會民間「親族」制度產生重大影響。滿族的父系家族親屬稱謂有八個親等(jalan),對母系親屬的稱謂有五個親等,直系與旁系親屬稱謂有明顯的區別,無錯位現象,沒有搶婚和贅婿婚俗的痕跡,但姑舅親、兩姨親稱謂區分不嚴。史祿國(S.M.Shirokogoroff)在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Manchus——A Study of the Manchu Clan Organization中記錄的許多滿族親屬稱謂是間接稱謂,不是直接稱謂。滿族的宗族成員的身份是明確的,但又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並非漫無邊際。滿族同宗個體家庭之間是平等的,宗族組織不發達,功能不全,人們主要祭拜近祖,因此宗族的凝聚性和團結心不強,關注組織生活超過締結宗族集團,易於入鄉隨俗,犧牲本族文化。
(3)女真-滿族歷史上最有影響的非親屬組織,是金代的猛安謀克、清代的八旗牛錄組織,對女真-滿族人的行為和心理意識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為滿族締結社會團體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礎。女真-滿族人締結「猛安謀克」及「八旗牛錄」遵循「親屬-鄰里-契約-命令」原則,這種非親屬組織能融親屬集團與非親屬集團於一體。在發展社會經濟過程中,滿族人應充分利用傳統的組織文化資源。
(4)滿族的民族認同意識體現為對滿族的歷史、傳說、神話、民族始祖、民族習俗、八旗歷史、民族象徵、民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認同上。這種認同意識是有層次性的,有人認同滿洲,有人認同旗人,有人認同女真。在乾隆皇帝整頓旗務以後,將旗人等同於滿洲人的新的滿洲觀開始形成。講北京話、東北話成為滿族新的民族特徵。滿族人心直口快,性情剛烈,具有組織本位意識、級別意識和注重功績的意識,重名聲和面子,有尚武精神,喜好引進外族文化,長於民族聯合和統一戰線。在長期政治實踐中,形成了大國意識和大中國觀。
(5)女真人的生計方式從漁獵轉向農耕以後,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增加了,但食物中脂肪、動物性蛋白質減少了。女真-滿族人的食物觀和政府的政策影響了女真-滿族人攝入的動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數量。通過引進和學習,他們發展了農業和生產技術,完善了紡織業和鐵業;他們有官營企業和商業的傳統,清末恢復了經濟自由的原則。在工作和勞動觀上,女真-滿族人重視農業生產,但仍喜歡漁獵活動。明代女真人重視貿易,積極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發展直接和間接的國際貿易。滿族社會中以行商為主,以自由貿易為主要交易原則。清政府限制和取消滿族行商和禁止滿族經商,是造成八旗生計困難的重要原因。擁有多種生計方式和包容十幾個族群的八旗共同體,是女真-滿族人能夠理解和團結處於不同經濟文化類型下的各個民族、建立持續近300年的多民族的大中國的重要經濟和文化根源。
(6)滿族關於教育目的、課程、教學、教育管理的思想比較豐富,認為「對教育的需要性」是人性之一,並據此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制定國家教育政策,以推動滿族社會成員和大清國民的發展。他們認為教育在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工具、生活工具、社會化教育工具、塑造國家主人的工具。滿族教育的目的是促使成員成熟、幫助人們形成政治認同和群體認同意識、為了強國智民、為了訓練生活技能。滿族人通過翻譯漢書和西書學習中西方科技和思想,通過去西方留學學習西學。在教師管理上,推行教師承包制和導師制,引進外族外國人任學校教師,傳授外語和外國科技文化知識。
(7)滿族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是以「經濟人」和「社會人」為其人性假設的,管理者的角色是導師、法官、父母官、朋友、榜樣,運用集思廣益法、談判中的集體磋商法、教育交流法、邊際分析法、漸進式決策方式進行各種決策,八旗、國家組織管理的層次分為三到四個,是一種扁平結構。他們實行時間較長的政體有酋長制、酋邦制、君主專制制,貴族君主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制實行的時間較短,民主共和制僅是清末滿族革命派倡導的一種理想形式。他們設計的組織類型以直線職能型組織、矩陣組織、事業部制組織居多。在人事管理上,提出和實行了不求完備、量才使用、德才兼備、用本族人管理本族人、民族平衡的原則。在領導方式上,主要有民主型領導和專權型領導,後者發揮作用的時間較長。
(8)從神與人、聖與俗、各氏族薩滿的關系、薩滿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滿族人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等方面來看,滿族人的宗教信仰不是為了尋求超越現實的極樂世界,而是解決人與超自然的神明的沖突問題,是為了今生今世的人。他們認為神職人員也是常人,他們的信仰呈多元趨向,並有實用主義傾向,注重引進有益於人類的善良神靈。在治國安邦上,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既造成了滿族文化要素的流失,也形成了滿族善於引進外來文化的品格。女真族的薩滿教、滿族的祭祖文化注重口頭合同、誠信原則,有利於發展市場經濟。

⑹ 滿族有什麼歷史文化

滿洲族先世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有考古實據的歷史就有6800年以上。年中國考古隊在毗鄰俄羅斯的興凱湖地區考古發現,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肅慎人就生活在這里。他們以漁獵為生,建立了規模較大的漁村,形成了父系群體,已創制了石斧、石鑿、骨制漁具等勞動工具。考古中發現了骨雕鷹頭「海東青」、馬鹿角雕制的圖騰「魚神」、夾砂陶器等文物。 漢代至三國,滿洲族先世肅慎人又稱挹婁人。南北朝時,稱勿吉人。勿吉,為女真語「窩集」之音轉,乃是「森林」之意。隋唐時期,滿洲族先世又稱靺鞨。至宋遼時期稱女真,遼朝將女真分為兩部,開原(今遼寧開原)以南稱「熟女真」,開原以北稱「生女真」。12世紀初,生女真的完顏部崛起,其首領阿骨打統一女真一些部落後,於1115年稱帝,國號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12世紀中國北方蒙古族興起,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元朝,統一了中國。女真人從此置於元朝統治之下。 元亡明興,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的祖先就屬建州女真。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殘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各部紛爭,仇殺無止。因此,統一女真各部不僅僅是女真社會經濟發展強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發展的強烈要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始了民族統一大業,並吸收大量漢族,蒙古族,組成了滿族共同體,完成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建設。 民族起源的傳說 滿洲原起於長白山之東北,布庫哩山下一 泊,名布勒瑚里。初天降三弦女,浴於泊,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三名佛庫倫。浴畢上岸,有神鵲銜一朱果置佛庫侖衣上,色甚鮮艷,佛庫侖愛之不忍釋手,遂含口中,甫著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姐曰:「吾覺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姐曰:吾等曾服丹葯,諒無死理,此乃天意,俟爾身輕上升未晚,遂別去。佛庫侖夠生一男,生而能言,倏爾長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實令汝以定亂國,可往彼處。將所生緣由一一詳說,乃與一 舟,順水去,即其地也。言訖,忽不見。其子乘舟順流而下,至於人居之處,登岸折柳條為坐具,似椅形,獨踞其上,彼時,長白山東南鄂謨輝(地名)鄂多理(地名)內有三姓,爭為雄長,終日互相殺傷。適一人來取水,見其子舉止奇異,相貌非常,回至斗爭之處,告眾曰:汝等無爭,我於取水處見一 奇男子,非凡人也,想天不虛生此人,盍往觀之。三姓人聞言,罷戰,同眾往觀,及見,果非常人。異而詰之。答曰:我內天女佛庫侖所生,姓愛新覺羅,名布庫里雍順。天降我定汝等之亂。因將母囑之言詳告之。眾皆驚異月:此人不可使之徒行,遂相插手為輿,互捧而回,三姓人息爭,共奉布庫哩雍順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國定號曰滿洲,乃其始祖也。

⑺ 如何正確認識滿族歷史文化的發展演變

滿族原是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長白山系、黑龍江流域,以漁獵為主,兼畜牧與農耕的民族。滿族的先祖歷史悠久,可上溯至先秦時期的肅慎、兩漢南北朝時期的挹婁與勿吉,隋唐的靺鞨和宋代的女真。明朝初期

⑻ 滿族的文化

http://manchu.yezaifei.net/
這里非常的全,你想要的都有專了。屬

⑼ 誰能給我一下比較全面的滿族歷史和文化

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滿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
肅慎人是東北地區最早見於記載的居民之一,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東濱大海以及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肅慎人以狩獵游牧為主業,擅騎射,性勇猛。早在舜、禹時代,肅慎人就與中原地區建立了聯系。西周初(公元前11世紀初)肅慎部曾向周朝進獻「楛矢石砮」。《左傳》記載:「肅慎、燕、亳」為周代的「北土」。
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有時仍沿用舊稱。挹婁人也用「楛矢石砮」狩獵,種五穀並長於養豬,能織麻布,會造小船。三國以後,挹婁人屢次向中原王朝進貢,直接臣屬於中原王朝。「挹婁貂」在三國時是當時社會上的珍品。
南北朝、隋、唐時期,肅慎、挹婁的後裔,相繼以勿吉、靺鞨的名稱出現,人口發展多達數十個部落。靺鞨後來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七部。
唐代,大祚榮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在松花江上游、長白山北麓一帶,建立地方政權「振國」。唐開元元年(713年),大祚榮被唐朝冊封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便以渤海為號。渤海國的政治、軍事制度,均按唐制建立,使用漢字。國王的更替,皆受唐王朝的冊封。唐玄宗時,渤海與唐保持了密切關系,入唐的貢使幾乎每年都有,多次派遣學生到唐都長安的太學學習。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先進的科技、文化的影響,促進了渤海的農業和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和織綢更為有名。
渤海建國前後,黑水靺鞨經常向唐朝進貢。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區設黑水軍,隨後設黑水府,分別授黑水靺鞨各部首領都督、刺史等官,並置長史監之,賜姓李氏。以雲麾將軍領黑水經略使,隸幽州都督,成為唐朝在黑龍江流域設置的直屬地方機構。當渤海強盛時,部分黑水靺鞨人為其部屬。遼亡渤海後,南遷渤海部民,而黑水靺鞨隨之向南遷徙渤海故地,逐漸取代渤海而興。五代時黑水靺鞨稱為「女真」,遼時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改稱女直。此後,女真這一稱呼代替了靺鞨,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
遼代女真人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居住在遼東地區的女真人,被稱為熟女真或系遼籍女真;居住在松花江以北廣大地區的女真人,被稱為生女真,或不系遼籍女真;居住在兩者之間的被稱為回霸(一作回紇)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顏部,由於鐵的傳入和使用,生產發展較快。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起兵反遼並建立金朝。金朝建立以後,與北宋聯合滅遼,不久又南進,取代北宋王朝,形成與南宋並立的局面。
金朝佔領中原地區以後,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於燕京,實行「南遷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遷徒到燕山一帶.以後定居在華北地區,而漢人逐漸向北遷移。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漢族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逐漸與漢族融合。蒙古滅金以後.他們被列在「漢人」等級中,說明與漢族已無明顯的差別。留用在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相對來說仍然比較落後。
元代女真人,一部分居住在遼陽等路的轄區內,與漢族雜居共處,逐漸與漢族融合;一部分散處在合蘭府水達達等路,即以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為中心,分布於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中、下游,東達海岸的廣大地區。元「設官牧民」,在這一帶地區先後設立五個萬戶府和東征元帥府,在烏蘇里江流域設立兩個千戶所,在黑龍江下游設立萬戶府,通過當地民族上層「因俗而治」。
明代女真人按其地理位置和社會發展程度,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明稱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分布在撫順以東,以渾河流域為中心,東達長白山東麓和北麓,南抵鴨綠江邊。海西女真分布於開原邊外,輝發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轉彎處。東海女真分布於建州、海西女真以東和以北地區,大體從松花江中游以下,迄黑龍江流域,東達海岸。在社會經濟長足發展的情況下,女真人從狩獵和游牧走向了定居,其經濟也從過去的狩獵經濟,轉為主要從事農業,輔之以狩獵和採集。從社會形態和階級關繫上看,已經出現了奴隸主和奴隸階級,清人福格在《聽雨叢談》中說:「滿洲有稼穡,有城堡世居之民」,「數十巨族,則各踞城寨,小族亦自主屯堡,互相雄長,各臣其民,均有城廓。土著習射獵,知稼穡」。明王朝在廣大的女真地區設立了380多個羈縻衛、所,又在黑龍江與恆滾河匯合口對岸的特林地方,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封女真各部首領為都督、都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職,給予敕書、印信、衣冠和鈔幣,並規定了朝貢與馬市的時間與待遇,加強了明朝對東北地區的直接統治。明初以降,以奴兒干都司為中心,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六條交通干線,設驛站40多座,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進一步促進了女真與漢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明中葉以後,女真各部互爭雄長,經常征戰,形成互相殘殺的混亂局面,女真人民遭受了極大的痛苦。清太祖努爾哈赤是建州左衛猛哥帖木兒的六世孫,具有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他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努爾哈赤十歲喪母,十五六歲時在阿台家被俘,遼東總兵李成梁見其伶俐,置於部下,在軍中屢立戰功。十九歲時乘機從李成梁處「颺去」。後來入山採集山貨,往來於撫順馬市等處,熟悉漢人地區的情況,受漢文化影響較深。他起兵後,先後被明朝封為指揮使、都指揮使、都督簽事和龍虎將軍等。從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起,努爾哈赤先後用11年時間,統一了建州女真,並挫敗葉赫等9部聯軍三萬人的進攻。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又兼並了海西女真中的哈達、輝發和烏拉三部。與此同時,在對東海諸部的用兵中,也不斷地取得勝利。在30多年時間中,努爾哈赤將東至海濱、西達開原、北抵嫩江流域、南至鴨綠江廣大地區分散的女真各部全部統一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清朝野豬皮找出來的,他們不過是西伯利亞通古斯野人的後裔罷了。
據說女真什麼的早都被蒙古滅掉了。

閱讀全文

與滿族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