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肅省平涼市的由來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回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答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Ⅱ 平涼歷史上的文化名人都有哪些緊急求助
平涼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
Ⅲ 誰知道甘肅省平涼市的歷史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沖;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建制變革較大。 秦時期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平涼入秦的版圖,屬北地郡。
兩漢時期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境),平涼全境改屬安定郡;東漢並涇陽入朝那,平涼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烏氏二縣。
三國時期 曹魏於郡上設州,此地屬雍州安定郡,恢復了涇陽縣。西晉又廢涇陽縣,新置都盧縣,平涼市境東部屬朝那縣,西部屬都盧縣。
南北朝時期 平涼全境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領有,建制變化很大。前秦永興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堅欲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初治高平鎮,後治鶉陰),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以後,前秦苻堅曾以平涼為根本,向後秦反攻:夏赫連定曾即皇帝位於平涼。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於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涼縣,屬長城郡。是平涼市建制的開始,距現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時期 開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廢郡置州,平涼市屬原州。大業初又廢州置郡,平涼市屬平涼郡。
唐時期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復置原州,治平高。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涼郡,旋復為原州,平涼市屬原州。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扼彈箏峽口,奠定今平涼市城址,距現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憲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於平涼,平涼市廢。廣明初復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復為渭州治。唐末,李茂貞據鳳翔稱岐王。
五代時期 渭州屬於岐,歷後梁。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滅岐,渭州屬後唐。後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涼市的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市,屬涇州;後晉天福五年(公元九四零年)改屬渭州。
宋時期 仍為渭州治所,屬涇原路,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駐地,與西夏接壤,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至大觀二年,共領涇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會州、德順軍、鎮戎軍、懷德軍等五州三軍,遂代涇州、原州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涼軍,設節度使。
金時期 金代開六盤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涼府,轄五縣,屬鳳翔路。平涼市為府治所。
元時期 仍以平涼為府,轄三縣,屬鞏昌總帥府,並潘原縣入平涼市,平涼市仍為府治所。自此,平涼市的轄境再未有大的變動。
明時期 明代的平涼府轄三州七縣,屬陝西布政使司關內道;平涼市仍為府治所。明朝有平涼通判——油恭。
清時期 清初沿明制,屬陝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平涼仍為府,府上設道:初為平慶涇固化道,同治末改為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平涼縣為道、府治所。
民國時期 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廢府,仍設道。一九一三年改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設觀察使;後改為涇原道,設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設涇原區行政長,一九三五年改為甘肅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平涼縣為道、署駐地。
建國後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涼解放,成立了平涼市人民政府。一九五零年由縣城內劃出城關和郊區另設平涼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銷平涼、華亭兩縣並入平涼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復華亭縣。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銷平涼市,恢復平涼縣。
2002年 平涼地區撤地建市。2002年6月2日國務院(國函[2002]46號)批復:
1.同意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立地級平涼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崆峒區西大街。
2.平涼市設立崆峒區,以原縣級平涼市的行政區域為崆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西大街。
3.平涼市轄原平涼地區的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庄浪縣、靜寧縣和新設立的崆峒區。
Ⅳ 平涼的歷史文化有多悠久
平涼,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華之地。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涇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創造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耕文化,出現了「沃野千里,水草豐美,牛羊銜尾,群畜塞道」的田園畫卷,從而也開啟了華夏農業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證明,平涼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遊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秦漢以降,由於這里一直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且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曾經在傳遞民族文化傳統、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過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滄桑歲月的積淀和一代代人的創造與積累,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兼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領異標新、相映生輝,啟迪著民族的心智,推動著歷史的進程,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撩去歷史的煙雲,不難發現,漫長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蘊藏並傳承於人的血脈精神而外,總會以一定數量的物質的形式留存在其演進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跡。僅以文物而言,在平涼境內就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其中涇川縣大嶺上距今約20萬年的早期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考古學界確認為甘肅之最早;出土於涇川涇明牛角溝距今5萬年前的「涇川人」,比北京「山頂洞人」還早;靜寧治平古成紀遺址,是早於黃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別是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玉質人佣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華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文明高度,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
Ⅳ 崆峒山的歷史文化
崆峒山,道教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台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鍾,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群。
其以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要說崆峒山名由來,先得說崆峒一詞來源,「崆峒」一詞,當你翻開字典查找時,一般注釋為「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後代分封於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現有多數材料解釋大致有三:
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
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
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三種說法,不無道理。
據《爾雅》記載:「北戴斗極為空桐。」意思是說,崆峒山應當是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個區域,這就難怪歷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注意的是,六盤山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崆峒。崆峒山為六盤山之餘脈,而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伏羲,是漁獵社會時代的領導者。而漁獵社會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黃河上游流域漸次發展的。
秦漢時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雞頭道的必經之地,東連關中,西接隴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許多歷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經過雞頭道,登臨崆峒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說: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雞頭山、千頭山、笄頭山為崆峒山之別稱)。
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來隴山視察馬政。《新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丙戎,隴山頭,次瓦亭,觀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賜明慧禪院田宅,這是崆峒山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需要強調的是,崆峒山東至西安不過300多公里。作為13個朝代王都的古長安,前後一千多年,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帶無疑是一塊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宋人鄭文寶在《蕭關議》中指出「高嶺崆峒,山川險阻,雄視三關,控扼五原。」這也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頻頻光臨崆峒山的另一個原因。
關於黃帝和司馬遷登臨崆峒輿地考: 清張元方《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崆峒山在州西南,漢司馬遷嘗西遊至此。相傳崆峒山有三:一在安定,一在臨洮。莊周述黃帝問道崆峒山,遂游襄城,登新鄭之具茨而訪大隗諸山,皆於此山相接壤,禹州之崆峒當為近。」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崆峒山在汝、禹二州境,上有大仙觀,盤旋以上,懸崖有瀑布,水正下石澗,淙淙振林木。崖巔有石洞,中有白犬,常游洞外,因號其冢為玉狗。峰上有廣成子廟及崆峒觀,下有廣成墓及城,即黃帝問道處。平涼、臨洮各有崆峒山,各雲廣成子隱地。莊子言黃帝問道崆峒,遂言見大隗,迷於襄城之野,其為此山無疑。民國錢穆 童書業 等關於崆峒問道亦有定論,黃帝登臨之崆峒在河南禹州境內,非甘肅平涼之崆峒,黃帝氏族行動非能超神,所到洞庭等地名河南古代亦有同名者,非今之洞庭。
Ⅵ 你眼中的甘肅平涼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雖然我是平涼人,但是對平涼市感覺很陌生,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小就去過平涼市兩三次,還是因為考試才去的,印象最深的是柳湖公園。
Ⅶ 我是平涼人,想知道一下,平涼的歷史,及平涼的來歷,有哪位能告訴我僅僅想知道而已,
平涼市情概況
平涼市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甘肅天水,北倚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是甘肅東部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東部省區產業轉移與開放開發的「東大門」。全市轄涇川、靈台、崇信、華亭、庄浪、靜寧6縣和崆峒區,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4萬人,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3%。
區位優勢明顯。平涼位於西安、蘭州、銀川三大省會城市幾何中心,是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不僅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公路樞紐,也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312國道橫穿全境,寶中鐵路縱貫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主幹,縣鄉道路為支線的公路網路。隨著平定高速、銀武高速、西平鐵路、天平鐵路的陸續建設,平涼將成為貫通西蘭銀三條高速、三條鐵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秦皇祭天第一壇——蓮花台等聞名於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自然生態良好。平涼地處東經105°20′——107°51′,北緯34°54′——35°46′之間,屬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年均氣溫7.4——10.1℃,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間,平均日照總時數2144——2380小時,無霜期156——188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生物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及省級森林公園5處,森林覆蓋率達到22.3%。平涼是甘肅最大的煤電產業基地、甘肅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中葯材產地,被農業部劃定為全國蘋果優勢產區。盛產小麥、玉米、洋芋、谷類,有「隴東糧倉」之美譽,黨參、黃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種中葯材和山葯、百合、蕨菜、甲魚等特色農產品聞名遐邇,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廣闊前景。
資源相對富集。平涼土地廣闊,地形地貌復雜,土壤類型多樣,現有農業用地101萬公頃,其中耕地38萬公頃、林地32萬公頃、牧草地14.7萬公頃。礦產資源優勢明顯,煤炭、石灰岩儲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煤炭探明總儲量37億噸,佔全省探明儲量的41%,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國最好的氣化用煤。市內的華亭煤田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岩探明總儲量2.4億噸,全市水泥生產能力達到200多萬噸,成為隴東最大的建材基地。油頁岩、鉛鋅礦、硫鐵礦、陶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巨大。全市水資源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 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全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能夠較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勞動力資源豐富,共有勞動力135.8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03.6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49萬人,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勞務經濟的明顯優勢。旅遊資源遍布全市,境內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觀100多處,特別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4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道教名山崆峒山,被評為「中國顧客十大滿意風景區」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崆峒道源勝地旅遊區、涇川西王母朝覲旅遊區、古靈台商周文化和皇甫謐針灸文化旅遊區、靜寧成紀文化及農業觀光旅遊區、庄浪雲崖寺人文自然及梯田建設生態旅遊區、華亭蓮花台人文自然及關山森林生態旅遊區、崇信五龍山人文自然民俗旅遊區風景綺麗、獨具特色。
投資環境優越。經過多年的努力,平涼投資發展的硬體環境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以優化環境、集聚人氣、提升形象、實現雙贏為目標,從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服務環境、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入手,著力創建融資平台,激活民間資本,狠抓環境優化,堅持以誠信招商、以環境留商、以感情融商,營造了親商、富商、安商的社會氛圍。平涼被評為「浙商(省外)投資最佳城市」。建成了崆峒區二十里鋪、華亭縣石堡子、靜寧縣八里等一批具有較強聚集力、輻射力的工業集中區,促進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新興產業向園區聚集,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向園區流動,民營經濟已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40%。先後成功舉辦了第八屆和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第五屆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第七屆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等全國知名節會和國家級賽事,連續多年舉辦中國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平涼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外向型經濟初見端倪,目前,平涼人氣聚集、商貿發達,開放、合作、共贏、和諧的投資發展環境已經形成,成為投資興業和創造財富的熱土。 發展步伐加快。全市經濟步入了總量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階段,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3億元,較上年增長12.1%;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3.23億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40元,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50元,增長10%。特別是圍繞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產業開發,做大做強了能源煤化工、綠色畜牧、優質果品、人文生態旅遊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涼煤電」、「平涼金果」、「平涼紅牛」、「平涼旅遊」四大特色品牌。2006年全市原煤產量達到1880萬噸,佔全省產量的近50%,發電量84億千瓦時,佔全省的近20%,以煤電產業為支撐的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平涼金果」榮獲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並成為國家商標局注冊的全國市級第一個蘋果類證明商標,實現了直接出口。靜寧、涇川兩縣分別被授予「中國蘋果之鄉」和「中國紅富士之鄉」稱號,全市果樹經濟林151萬畝,果品產量51.46萬噸,以紫花苜蓿為主的耕地種草面積達107萬畝。平涼紅牛品種優良,年飼養量89.76萬頭,其證明商標注冊已被國家商標局受理,牛肉製品、皮革等產品暢銷國內外。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平涼旅遊產業迅猛發展,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黃金線路和輻射周邊3省區14個市的旅遊經濟圈,道源尋根之旅、絲路遺珍之旅、人文生態觀光之旅、綠色休閑之旅、佛教藝術溯源之旅、黃土風情體驗之旅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紅色之旅等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旅遊者,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次),平涼以黃土高原人文生態旅遊的鮮明特色和嶄新形象,成為甘肅東部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熱點城市。2006年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開發前景廣闊。未來五年,是平涼發展史上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和加速發展期。全市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方向,以強市富民為根本,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主攻三大目標(小康平涼、和諧平涼、魅力平涼),建設四大基地(全省煤電化運基地、綠色畜牧基地、優質果品基地、西部人文生態旅遊基地),推進六個跨越(在統籌城鄉發展、做強地方工業、提升城市品位、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和諧社會上推進新跨越),全面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實現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平涼,這顆美麗的隴東明珠,必將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開放的平涼熱誠歡迎國內外朋友觀光旅遊、投資興業、謀求合作,共同創造美好燦爛的明天!
Ⅷ 平涼歷史上叫什麼
平涼先後用過烏氏、安定、月支、都盧、渭州等名稱,但沿用時間最久的,還是平涼之名。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沖,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
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歷史沿革
夏朝,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
西周,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春秋,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三國,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
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
Ⅸ 崆峒的歷史人文
崆峒山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登山問道的聖地——道教的發源地。
據學者研究,甘肅東部的平涼、天水是上古三皇誕生之地,又是女媧、誇父的誕生地,文化極為久遠深厚。因此,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在其功業成就之後西巡疆界,親自登臨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隱居的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這在《莊子·在宥》篇中有詳細記載,治學嚴謹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記載了這件事,司馬遷本人曾親自登臨崆峒山。他在太史公自敘中說:「吾嘗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他的記載應當是在博採眾說的基礎上謹慎作出的,當代台灣學者南懷瑾在著作中說:「黃帝遍學各種學問,最後西上甘肅的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又說:「黃帝的功業,主要是起於黃河平原的東方與北方,而他的文化學術思想主要是得之於西北高原系統。」還論述廣成子說,所謂廣成子,究竟有無其人,往往名號是代表一種內容,廣成子是集中國文化之大成的意思。如今崆峒山前的望駕山,山下的問道宮,上天梯旁的摩崖石刻「黃帝問道處」就是對這一千古盛事的紀念。 崆峒山是古代北方民族團結融合的象徵。
崆峒一詞在古代本無山字偏旁。 它本是一個氏族部落民族語言的音釋。它所表達的是一個方位或這一區域所有部落的總概念。中國第一部辭書《爾雅》中記載「北戴斗極為空桐。」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為空同。另一部典籍《汲冢周書》中更進一步解釋:「正北的大夏、莎車、戎翟、月氏、空同、姑藏」等十部族統歸空同。部族融合發展並消亡後,中心區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專用指山。其實古人對這一地域概念相當清楚,從唐代李白、杜甫,至明代呂大器,至清代林則徐詩中所提到的崆峒大體指一個大的區域,這一區域的大致范圍是東起河南汝陽,西至甘肅河西。中心區平涼可能就是商周時期十大部族中空同族的居息地。 崆峒是古代著名君王巡幸出遊的西極。
由於軒轅黃帝西巡疆界,登崆峒訪名師而萬古留名。所以後世的周穆王乘八駿訪西王母於涇川瑤池,後又西登崆峒。秦始皇平定六國之後也西登崆峒,漢武帝處處效法黃帝,黃帝敗炎帝戰蚩尤,武帝也大肆征伐,同時西登崆峒。因武帝的登臨有司馬遷陪同,所以在《史記》中記載非常詳細。漢武帝並在平涼設立了中央的牧馬機構——軍馬場。這個機構一直沿續到明代,唐太宗也親自登臨。 崆峒是三教合一共尊共榮的宗教搖籃。
道教作為一種宗教起源於東漢。而它的思想理論基礎卻是盛行於春秋以來的黃老之學,應當說黃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師。另據道教典籍說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煉的廣成子,而廣成子又是黃帝的老師,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譽為「天下道教第一山」當不為過。據說秦漢時崆峒便有方士隱居,魏晉時便有道教宮觀。到明代著名道士張三豐最後歸隱崆峒,崆峒山現存避詔碑一塊,上有皇帝兩次召見張三豐的詔書和張三豐避而不去的答詞。明朝嘉靖初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後裔被封為韓王駐藩平涼,韓王妃崇尚道教,在崆峒山大規模修建了太和宮等道教宮觀,把崆峒列為全國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聘全真龍門派第十代掌門苗清陽為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山上代代相傳,到建國前全山道教宮觀達40多處,道士百餘人,現已傳至第三十代。 佛教在崆峒山也歷史悠久。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在唐代時,山上佛教活動已具相當規模。據鑄造於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鐵鍾上的銘文記載,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階就是仁智禪師在唐貞觀年間開鑿的,還有唐太宗為山上明慧禪院御賜田地的記載。元朝,皇子忙哥剌被元世祖封為安西王,管轄陝、甘、川等地。安西王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東台寶慶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為寶慶寺主持,並授銀質三品印,統管陝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務。明代萬曆年間修建了中台凌空塔,明神宗皇帝還給崆峒山真乘寺藏經樓賜了匾額,皇太後給崆峒山佛教賜送經書三萬多冊。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達19處,崆峒山道佛並存,互讓互尊,有一種包納一切、雍榮大度的和諧氣氛,這成了崆峒山有別於其他名山的獨特現象。
崆峒山還培育了一批儒家學者,最著名的有漢代的王符,他是和王充齊名的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著有《潛夫論》。皇甫謐,朝那人,除大多數人熟知他是醫學針灸鼻祖之外,他還是博學多才的學者,《甲乙經》是我國針灸術最早著作。明代前七子李夢陽號崆峒子,還有「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趙時春,以上四人早年都曾在崆峒山潛心讀書,是崆峒山的鍾靈毓秀造就了這一批學者文人的曠世才華。 崆峒山是文人墨客登臨賞景抒發情懷的人間勝境。
由於崆峒山悠久光輝的歷史,加之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因而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士、騷人、遷客。司馬遷曾慕名登臨;東漢大哲學家王符曾流連忘返;晉代大醫學家皇甫謐曾隱居山中采葯著述,研習針灸、著成《針灸甲乙經》。此後歷代文人名士有的雖沒有到過崆峒山,但題詠盛贊崆峒的佳篇妙筆,雲集霞蔚,洋洋大觀。如南北朝王褒,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岑參、元稹;宋朝李清照、游師雄、張亢;明朝李攀龍、趙時春;清朝王士禎、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民國於右任、傅作義、鄧寶珊。這些佳篇妙章,畫幅墨寶已成為崆峒山豐富的文化寶藏。 崆峒山是中國五大武術流派崆峒派的發祥之地。
崆峒山也是中國武術發祥地之一。中國第一部辭書《爾雅》中就記載說:「空同之人武」,李白在詩中贊道:「世傳崆峒勇」,杜甫也盛贊「崆峒足凱歌」。崆峒派武術是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齊名的五大武術流派之一。當代傳人燕飛霞曾於1956年在全國武術觀摩賽時獲冠軍。1957年隨中國武術團赴緬甸表演,獲劍、槍、拳、掌、拂塵五項冠軍。崆峒武術與道教文化緊密相連,神秘奇詭,特點獨特,實為我國武術奇葩,2001年5月第一屆崆峒武術節在崆峒山隆重舉行,著名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欣然題詞「崆峒武術,威峙西陲」以表示祝賀。 崆峒山是古代關隴鎖鑰三秦咽喉的兵家必爭之地。
古代交通不便,六盤道未通之前隴山南北橫阻,而崆峒地處隴山中段,扼七關之首,控制六原,是保中原守關中的重要通道,北宋韓琦、范仲淹;南宋吳玠、吳璘等名將都曾在此督軍作戰。晉代符登,十六國時期的赫連定曾在此扼守。唐代劉昌、段秀實抵禦吐蕃,都藉助「高嶺崆峒,山川險阻」而克敵制勝,所以在歷史上崆峒山在對外貿易、文化交流和抵抗強敵、保衛中原方面曾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因此崆峒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遠古到清代,金戈鐵馬,有過數不清的故事。 崆峒山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主要通道。
崆峒山在中古前又稱為「笄頭山」。漢時,笄頭道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北路第二站。從漢至唐這里曾有過一段駝鈴叮咚,商賈不絕的勝況。
Ⅹ 誰知道甘肅省平涼的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4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6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等聞名於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里」,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豐訪道修煉,歷時五年。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於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針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