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dna發展歷史

dna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2 19:54:11

1. 基因技術的歷史沿革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開啟了分子生物學的大門,奠定了基因技術的基礎。
人們對基因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19世紀60年代,遺傳學家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觀點,但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的產物。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通過果蠅的遺傳實驗,認識到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並且在染色體上是呈線性排列,從而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雙螺旋結構以後,人們才真正認識了基因的本質,即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
研究結果還表明,每條染色體只含有1~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每個基因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
早在20世紀上半葉,遺傳學家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基礎。特別是50年代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創立後, 進一步從本質上證實基因是決定人類生、長、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至70年代, DNA 重組技術(也稱基因工程或遺傳工程技術)終獲成功並付之應用,分離、克隆基因變為現實。不少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相關基因和病毒致病基因陸續被確定。
1994年中科院曾邦哲提出系統遺傳學概念與原理,探討貓之為貓、虎之為虎的基因邏輯與語言,提出基因之間相互關系與基因組邏輯結構及其程序化表達的發生研究。

2. 人類研究生物學的發展歷史上,首次發現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科學家是

答案AC
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質的x射線衍射.1951年克里克與沃森相遇,他們版共同完成了一個偉大的成就,那權就是揭開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之謎.他們倆人利用獲得的x射線衍射實驗的結果建構了DNA的精確模型。
故選AC.

3. 試述分子遺傳學的發展歷史

分子遺傳學發展簡史

1944年,美國學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雙球菌中證實了轉化因子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從而闡明了遺傳的物質基礎。1953年,美國分子遺傳學家沃森和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結構的雙螺旋模型,這一發現常被認為是分子遺傳學的真正開端。

1955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本澤用基因重組分析方法,研究大腸桿菌的T4噬菌體中的基因精細結構,其剖析重組的精細程度達到DNA多核苷酸鏈上相隔僅三個核苷酸的水平。這一工作在概念上溝通了分子遺傳學和經典遺傳學。

關於基因突變方面,早在1927年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 X射線等誘發了果蠅和玉米的基因突變,但是在此後一段時間中對基因突變機制的研究進展很慢,直到以微生物為材料廣泛開展突變機制研究和提出DNA分子雙螺旋模型以後才取得顯著成果。例如鹼基置換理論便是在T4噬菌體的誘變研究中提出的,它的根據便是DNA復制中的鹼基配對原理。

美國遺傳學家比德爾和美國生物化學家塔特姆根據對粗糙脈孢菌的營養缺陷型的研究,在40年代初提出了一個基因一種酶假設,它溝通了遺傳學中對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學中對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研究。

按照一個基因一種酶假設,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中心問題是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順序的信息究竟以什麼形式儲存在DNA分子結構中,這些信息又通過什麼過程從DNA向蛋白質分子轉移。前一問題是遺傳密碼問題,後—問題是蛋白質生物合成問題,這又涉及轉錄和翻譯、信使核糖核酸(mRNA)、轉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糖體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這些分子遺傳學的基本概念都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前期形成的。

分子遺傳學的另一重要概念——基因調控在1960~1961年由法國遺傳學家莫諾和雅各布提出。他們根據在大腸桿菌和噬菌體中的研究結果提出乳糖操縱子模型。接著在1964年,又由美國微生物和分子遺傳學家亞諾夫斯基和英國分子遺傳學家布倫納等,分別證實了基因的核苷酸順序和它所編碼的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順序之間存在著排列上的線性對應關系,從而充分證實了一個基因一種酶假設。此後真核生物的分子遺傳學研究逐漸開展起來。

4. DNA親子鑒定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DNA親子鑒定是str分型檢測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STR分型檢測即dna檢測,回str分型檢測從最初的9個基因座位點,答再到16個基因座位點,以及現在的20和40個基因座位點。是人類遺傳標記開發越來越多,其精準度也越來越精確。
DNA親子鑒定的標准有一樣,隨著標記的人類基因座位點越來越多,其親權概率也越來越接近100%。 縱觀親子鑒定技術的發展,親子關系的控制指標也是越來越高。1983年為累積父權指數大於等於400,親權概率大於99.75%;1998年更新為累積父權指數大於等於2000,親權概率大於99.95%;2010年更新為累積父權指數大於等於10000,親權概率大於99.99%。

5. DNA 的發現史

您是要完整版本的嗎?——那我就復制下好了。
自從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被重新發現以後,人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遺傳因子是不是一種物質實體?為了解決基因是什麼的問題,人們開始了對核酸和蛋白質的研究。
早在1868年,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核酸。在德國化學家霍佩·賽勒的實驗室里,有一個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爾(1844--1895),他對實驗室附近的一家醫院扔出的帶膿血的綳帶很感興趣,因為他知道膿血是那些為了保衛人體健康,與病菌"'作戰"而戰死的白細胞和被殺死的人體細胞的"遺體"。於是他細心地把綳帶上的膿血收集起來,並用胃蛋白酶進行分解,結果發現細胞遺體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對細胞核不起作用。他進一步對細胞核內物質進行分析,發現細胞核中含有一種富含磷和氮的物質。霍佩·賽勒用酵母做實驗,證明米歇爾對細胞核內物質的發現是正確的。於是他便給這種從細胞核中分離出來的物質取名為 "核素",後來人們發現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從此人們對核酸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
20世紀初,德國科賽爾(1853--1927)和他的兩個學生瓊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學結構,認為它是由許多核苷酸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鹼基、核糖和磷酸構成的。其中鹼基有4種(腺瞟吟、鳥嘌吟、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兩種(核糖、脫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
列文急於發表他的研究成果,錯誤地認為4種鹼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從而推導出核酸的基本結構是由4個含不同鹼基的核苷酸連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為基礎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說"。這個錯誤的假說,對認識復雜的核酸結構起了相當大的阻礙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核酸功能的認識。人們認為,雖然核酸存在於重要的結構--細胞核中,但它的結構太簡單,很難設想它能在遺傳過程中起什麼作用。
蛋白質的發現比核酸早30年,發展迅速。進入20世紀時,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中已有12種被發現,到1940年則全部被發現。
1902年,德國化學家費歇爾提出氨基酸之間以肽鏈相連接而形成蛋白質的理論,1917年他合成了由15個甘氨酸和3個亮氨酸組成的18個肽的長鏈。於是,有的科學家設想,很可能是蛋白質在遺傳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參與遺傳作用,也必然是與蛋白質連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時生物界普遍傾向於認為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1928年,美國科學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種有莢膜、毒性強的和一種無莢膜、毒性弱的肺炎雙球菌對老鼠做實驗。他把有莢病菌用高溫殺死後與無莢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體內,結果他發現老鼠很快發病死亡,同時他從老鼠的血液中分離出了活的有莢病菌。這說明無莢菌竟從死的有莢菌中獲得了什麼物質,使無莢菌轉化為有莢菌。這種假設是否正確呢?格里菲斯又在試管中做實驗,發現把死了的有莢菌與活的無莢菌同時放在試管中培養,無莢菌全部變成了有莢菌,並發現使無莢菌長出蛋白質莢的就是已死的有莢菌殼中遺留的核酸(因為在加熱中,莢中的核酸並沒有被破壞)。格里菲斯稱該核酸為"轉化因子"。
1944年,美國細菌學家艾弗里(1877--1955)從有美菌中分離得到活性的"轉化因子",並對這種物質做了檢驗蛋白質是否存在的試驗,結果為陰性,並證明"轉化因子"是DNA。但這個發現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人們懷疑當時的技術不能除凈蛋白質,殘留的蛋白質起到轉化的作用。 美籍德國科學家德爾布呂克(1906--1981)的噬菌體小組對艾弗里的發現堅信不移。因為他們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噬菌體的形態和進入大腸桿菌的生長過程。噬菌體是以細菌細胞為寄主的一種病毒,個體微小,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它像一個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頭膜和尾鞘,頭的內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絲、基片和小鉤。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細菌的細胞膜上,然後將它體內的DNA全部注人到細菌細胞中去,蛋白質空殼仍留在細菌細胞外面,再沒有起什麼作用了。進入細菌細胞後的噬菌體DNA,就利用細菌內的物質迅速合成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從而復制出許多與原噬菌體大小形狀一模一樣的新噬菌體,直到細菌被徹底解體,這些噬菌體才離開死了的細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細菌。
1952年,噬菌體小組主要成員赫爾希(1908一)和他的學生蔡斯用先進的同位素標記技術,做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他把大腸桿菌T2噬菌體的核酸標記上32P,蛋白質外殼標記上35S。先用標記了的T2噬菌體感染大腸桿菌,然後加以分離,結果噬菌體將帶35S標記的空殼留在大腸桿菌外面,只有噬菌體內部帶有32P標記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腸桿菌,並在大腸桿菌內成功地進行噬菌體的繁殖。這個實驗證明DNA有傳遞遺傳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質則是由 DNA的指令合成的。這一結果立即為學術界所接受。
幾乎與此同時,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查加夫(1905--)對核酸中的4種鹼基的含量的重新測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響下,他認為如果不同的生物種是由於DNA的不同,則DNA的結構必定十分復雜,否則難以適應生物界的多樣性。因此,他對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說"產生了懷疑。在1948- 1952年4年時間內,他利用了比列文時代更精確的紙層析法分離4種鹼基,用紫外線吸收光譜做定量分析,經過多次反復實驗,終於得出了不同於列文的結果。實驗結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總分子數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與胸腺嘧啶T數量相等,鳥嘌吟G與胞嘧啶C數量相等。說明DNA分子中的鹼基A 與T、G與C是配對存在的,從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說",並為探索DNA分子結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依據。
1953年4月25日,英國的《自然》雜志刊登了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里克在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成果: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果後來被譽為20世紀以來生物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標志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
沃森(1928一)在中學時代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孩子,15歲時便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當時,由於一個允許較早人學的實驗性教育計劃,使沃森有機會從各個方面完整地攻讀生物科學課程。在大學期間,沃森在遺傳學方面雖然很少有正規的訓練,但自從閱讀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面貌》一書,促使他去"發現基因的秘密"。他善於集思廣益,博取眾長,善於用他人的思想來充實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條件,不必強迫自己學習整個新領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識。沃森22歲取得博士學位,然後被送往歐洲攻讀博士後研究員。為了完全搞清楚一個病毒基因的化學結構,他到丹麥哥本哈根實驗室學習化學。有一次他與導師一起到義大利那不勒斯參加一次生物大分子會議,有機會聽英國物理生物學家威爾金斯(1916--)的演講,看到了威爾金斯的DNAX射線衍射照片。從此,尋找解開DNA結構的鑰匙的念頭在沃森的頭腦中索回。什麼地方可以學習分析X射線衍射圖呢?於是他又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學習,在此期間沃森認識了克里克
。 克里克(1916)上中學時對科學充滿熱情,1937年畢業於倫敦大學。1946年,他閱讀了《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面貌》一書,決心把物理學知識用於生物學的研究,從此對生物學產生了興趣。1947年他重新開始了研究生的學習,1949年他同佩魯茲一起使用X射線技術研究蛋白質分子結構,於是在此與沃森相遇了。當時克里克比沃森大12歲,還沒有取得博士學位。但他們談得很投機,沃森感到在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質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時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觸的人當中,克里克是最聰明的一個。他們每天交談至少幾個小時,討論學術問題。兩個人互相補充,互相批評以及相互激發出對方的靈感。他們認為解決DNA分子結構是打開遺傳之謎的關鍵。只有藉助於精確的X射線衍射資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結構。為了搞到DNAX射線衍射資料,克里克請威爾金斯到劍橋來度周末。在交談中威爾金斯接受了DNA結構是螺旋型的觀點,還談到他的合作者富蘭克林(1920--1958,女)以及實驗室的科學家們,也在苦苦思索著DNA結構模型的問題。從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個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爾金斯、富蘭克林之間有過幾次重要的學術交往。
1951年11月,沃森聽了富蘭克林關於DNA結構的較詳細的報告後,深受啟發,具有一定晶體結構分析知識的沃森和克里克認識到,要想很快建立 DNA結構模型,只能利用別人的分析數據。他們很快就提出了一個三股螺旋的DNA結構的設想。1951年底,他們請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來討論這個模型時,富蘭克林指出他們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於是第一次設立的模型宣告失敗。 有一天,沃森又到國王學院威爾金斯實驗室,威爾金斯拿出一張富蘭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線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興奮起來、心跳也加快了,因為這種圖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簡單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線衍射照片,再經簡單計算,就能確定DNA分子內多核苷酸鏈的數目了。
克里克請數學家幫助計算,結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趨勢。他們根據這一結果和從查加夫處得到的核酸的兩個嘌吟和兩個嘧啶兩兩相等的結果,形成了鹼基配對的概念。
他們苦苦地思索4種鹼基的排列順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紙上畫鹼基結構式,擺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設,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設。
有一次,沃森又在按著自己的設想擺弄模型,他把鹼基移來移去尋找各種配對的可能性。突然,他發現由兩個氫鍵連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對竟然和由3個氫鍵連接的鳥嘌嶺一胞嘧啶對有著相同的形狀,於是精神為之大振。因為嘌吟的數目為什麼和嘧啶數目完全相同這個謎就要被解開了。查加夫規律也就一下子成了 DNA雙螺旋結構的必然結果。因此,一條鏈如何作為模板合成另一條互補鹼基順序的鏈也就不難想像了。那麼,兩條鏈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
經過沃森和克里克緊張連續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屬模型的組裝。從這模型中看到,DNA由兩條核苷酸鏈組成,它們沿著中心軸以相反方向相互纏繞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樓梯,兩側扶手是兩條多核苷酸鏈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結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鹼基對。由於缺乏准確的X射線資料,他們還不敢斷定模型是完全正確的。
下一步的科學方法就是把根據這個模型預測出的衍射圖與X射線的實驗數據作一番認真的比較。他們又一次打電話請來了威爾金斯。不到兩天工夫,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就用X射線數據分析證實了雙螺旋結構模型是正確的,並寫了兩篇實驗報告同時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而富蘭克林因患癌症於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該獎。
20世紀30年代後期,瑞典的科學家們就證明DNA是不對稱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用電子顯微鏡測定出DNA分子的直徑約為2nm。
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後,極大地震動了學術界,啟發了人們的思想。從此,人們立即以遺傳學為中心開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首先是圍繞著4 種鹼基怎樣排列組合進行編碼才能表達出20種氨基酸為中心開展實驗研究。1967年,遺傳密碼全部被破解,基因從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實際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個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在這個單位片段上的許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碼順序排列的。一定結構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應結構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生物體的性狀主要是通過蛋白質來體現的。因此,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在此基礎上相繼產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等,這些生物技術的發展必將使人們利用生物規律造福於人類。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愈來愈顯示出它將要上升為帶頭學科的趨勢。

6. 基因發展史

公歷2000年標志著人類歷史上一個轉折點――隨著基因技術革命的進行,它已動搖了人類自身生存的基礎。這一變革的目標是一個被克隆的植物、動物和
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現實的克隆人的世界,一個人工繁殖的世界。那時,帶有可控制的和可操縱的遺傳本質的完美和理想的孩子降生已不再屬於偶然。
回顧本世紀基因技術的發展過程,我們會發現,20世紀的研究者們彷彿與魔鬼立了約以達到最終佔有創造力,人類在科研領域里那種浮士德式的探索精神還從未像現在這樣顯露無遺棗例如,將整個人類遺傳特徵解密的人類基因組項目這一全球科研的馬拉松始終吸引著人們的極大關注。

美國生物學家瓦爾特-吉爾伯特曾把人類基因的染色體組稱為自然科學的「聖杯」。現在,有人要碰這座「聖杯」,也反映出現代生物學進退兩難的境地
和兩面性的特徵:一方面它許諾讓人們了解到人與自然在內心深處的結合,預言人類能戰勝某些疾病甚至戰勝死亡;而另一方面又以此威脅人的自由將結束和自然界
將死亡就像自然界在幾十億年過程中幾番毀滅和再生那樣。人類正處在一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今天,在基因組項目的高技術殿堂,人們能看到許多吸引人的又令人震驚的專業成果,例如;人作為機器的僕人看著機器人和分析器怎樣將人的遺傳特徵
解密少數幾位在基因研究的最前沿從事科學奴隸勞動的專家每天讀著成千上萬個遺傳物質的「字母」。用鋼做的機械臂去抓做實驗用的薄片或黴菌培養箱里的細菌和
病毒提供培養基;用微型吸管滴出微量帶有人體不可見的遺傳物質碎片的溶液;特殊的凝膠在電場里將染色體組分離;掃描器和電腦每天不斷地、夜以繼日地分析利
用已獲得的數據。

這些基因組織的化學組成部分用一大串字母來表示,也可以用一個字母簡稱。人類染色體組的排列順序填滿了大約一萬冊(每冊都有300頁)書。因此人的秘密也就不存在了。

7. 基因的基因歷史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
19世紀60年代,遺傳學家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版是由權遺傳因子控制的觀點,但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通過果蠅的遺傳實驗,認識到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並且在染色體上是呈線性排列,從而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W. Johansen 1859~1927)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正式提出「基因」概念。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以後,人們進一步認識了基因的本質,即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研究結果還表明,每條染色體只含有1~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每個基因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自從RNA病毒發現之後,基因的存在方式不僅僅只存在於DNA上,還存在於RNA上。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1994年中科院曾邦哲提出系統遺傳學概念與原理,探討貓之為貓、虎之為虎的基因邏輯與語言,提出基因之間相互關系與基因組邏輯結構及其程序化表達的發生研究。

8. DNA發展史,我國的

1953年,《自然》雜志刊登了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後,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DNA這個小小的分子上。但是,我國的DNA發展可不是一般的緩慢,就像我國計算機的發展,到現在連自己的一點點技術核心都沒有。
而我國法醫DNA技術的發展就更落後了,不過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偵查破案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七五」後期,從1987年起,我國正式立項對DNA指紋技術進行研究,經過兩年的努力,至1989年我國首次把DNA指紋技術應用於辦案,開始了我國 法醫DNA檢驗的新時代。隨著DNA指紋技術的不斷應用,技術人員越來越感到其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八五」期間,我國把解決法醫DNA檢驗存在的疑難問題的研究列入重點攻關計劃。在DNA指紋技術的研究中裝備了國產化的多位點探針,建立了用非同位素標 記探針的方法檢測DNA指紋技術;在利用PCR技術進行DNA檢驗的研究中建立了檢測DNA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的方法,用於一系列多態性位點的分析;在解 決毛發、指甲等特殊檢材的檢驗上,建立了測定人類線粒體DNA序列多態性的方法。所有這些成果,擴大了DNA技術檢驗各種檢材的能力,更加適合於實際檢材 的需要,尤其是PCR檢驗方法的建立,使得DNA技術更有生命力,適合於推廣應用。進入
「九五」期間,我國法醫DNA檢驗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除了對一些疑難檢材如骨骼等的檢驗進行研究外,商品化DNA檢驗試劑盒的出現,使DNA檢驗技 術更加規范和標准化,尤其是STR復合擴增技術的應用使DNA檢驗技術步入了新的階段。在檢測方法上,也從銀染法人工染色、肉眼觀察分析結果發展到熒光法 自動電泳收集、計算機分析結果,一次檢驗分析的STR多態性位點顯著增多,最多的一次檢驗可達16個位點,大大提高了個體識別率,達到了同一認定的水平。經過十餘年的刻苦攻關,法醫DNA檢驗技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DNA指紋技術正日趨被淘汰。目前,隨著PCR多態性系統的大量增多,基於PCR方法進行的檢驗在個體識別率上顯著提高,在我國使用DNA指紋進行辦案的實驗室也大大減少,該方法在案件鑒定中已基本被淘汰。
STR是存在於人類基因組DNA中的一類具有長度多態性的DNA序列,其核心序列一般由2~6個鹼基構成,不同數目的核心序列呈串聯重復排列,而呈現出長 度多態性。一般認為,人類基因組DNA中平均每6~10kb就有一個STR位點,其多態性成為法醫物證檢驗個人識別和親子鑒定的豐富來源。與DNA指紋技 術相比,基於PCR技術的STR多態性分型在操作上要簡便得多,在靈敏度上要高得多,在檢驗降解DNA的能力上要強得多,在結果分析上要標准得多。同時, 由於STR的擴增片段較短、擴增條件類似,能夠在同一體系中進行復合擴增,一次檢驗就獲得較多的多態性信息。分析STR位點的多態性是法醫DNA檢驗技術 的新突破,目前己成為法醫學上個體識別和親子鑒定主要技術方法。
在檢測方法上,目前國內根據各自實驗室情況的不同,分別採用銀染法和熒光法進行STR的分型。近兩年來,熒光法檢測技術以其快速(一次檢驗僅需數小時)、 靈敏度高(適合現場提取的微量樣品的檢驗)、檢驗結果更加准確(每個泳道內都加入內標)、易於標准化和建立資料庫等優點逐漸代替了銀染法檢測技術,但是使 用熒光自動分析方法對STR位點分型又有所需儀器設備以及所用消耗試劑昂貴的缺陷。

謝謝!

9. 基因的歷史

http://..com/question/1342091.html?fr=qrl3

10. DNA測序的發展歷史

70年代末,抄WalterGilbert發明化學法、FrederickSanger發明雙脫氧終止法手動測序,同位素標記
80年代中期,出現自動測序儀(應用雙脫氧終止法原理)、熒光代替同位素,計算機圖象識別
90年代中期,測序儀重大改進、集束化的毛細管電泳代替凝膠電泳
2001年完成人類基因組框架圖

閱讀全文

與dna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