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分歸晉的歷史背景意義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通過混戰兼並,最後形成魏、蜀(漢)、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司馬懿是魏國最
有才能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足智多謀,通過對吳、蜀的戰爭,他逐漸掌握了魏國的軍事大權。然而遭到
曹爽的疑嫉,遷為太傅,剝奪了軍權。嘉平元年(249年)他發動政變,翦除曹氏勢力,於是魏國軍政大權
完全落入司馬氏之手。他死後,其子師、昭相繼執政。魏國在司馬懿父子的治理下,日益強大。司馬昭
為了取代曹魏,計謀先滅蜀,後滅吳,統一全國,以提高自己的聲望。因此,景元四年(263年)秋。便調
動大軍滅蜀。
蜀(漢)國小兵寡,後主劉禪又是有名的昏庸之主。自諸葛亮、蔣琬、費禕相繼死後,大權逐漸落
入宦官黃皓之手。
因此,朝政日非,內部矛盾日趨尖銳。景曜五年(262年),大將軍姜維欲誅皓而未能,為了逃避其迫
害,率軍屯駐沓中(今白龍江上游,甘肅舟曲、迭部二縣境),不敢回成都。次年,姜維聞鍾會治兵關
中,准備進攻蜀,表請派左將軍張翼、右將軍廖化督諸軍分守陽安關口(即今陝西勉縣老城)、陰平橋
頭(今甘肅文縣南門外的白龍江上),以防未然。黃皓收到表奏後,詢問鬼巫。鬼巫謂敵終不自致。皓
啟奏後主,遂寢其事。這就給了司馬昭一個滅蜀的良機。
司馬昭估計蜀國的總兵力不過九萬,其中駐守成都及其他各郡者不下四萬,姜維所領不超過五萬人。
只要採取以一路大軍絆姜維於沓水,使其不得東顧;另發一路大軍由駱谷乘虛襲取漢中,風馳電閃,交
經劍閣直取成都,蜀國就必亡。
於是這年秋,發兵十八萬,使征西將軍鄧艾統軍三萬,自狄道(今甘肅臨洮縣)絆姜維於沓中;雍
州刺史諸葛緒統軍三萬,自祁山(今甘肅禮縣二十公里祁山鎮)軍於武街橋頭(今甘肅文縣面門外白水
江上),斷維東歸之路;鎮西將軍鍾會統軍十二萬,帥前將軍李輔、征蜀護軍胡烈等進攻漢中。八月,
蜀廷聞魏軍且至,始遣廖化將兵往沓中為姜維援軍,張翼、董厥率兵向陽安關口為漢中諸城外援,敕漢
中諸圍軍不要出戰,退保漢城(即淝陽縣城,在今陝西勉縣城東)、樂城(即成固縣城,在今陝西固縣
城東)。
九月,鍾會分兵三路,由斜谷、駱谷、子午谷進入漢中。
漢中蜀軍少,很快就被鍾會大軍佔領。鄧艾亦分兵三路:使天水太守王頎直攻姜維營,隴西太守弘
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攻甘松(今迭部縣中部白龍江沿岸),邀維之後。維聞鍾會大軍已入漢中,急引軍
東還。時諸葛緒軍已佔領橋頭,不能過,姜維乃以輕軍從孔函谷入北道,佯出緒後;緒探知,率軍入北
道堵截。維迅速領軍過橋頭,緒返追之,時隔一日,已不及。維還至陰平(今甘肅文縣東部白龍江與白
水江江合流處附近),集合將士,欲赴關城(今陝西寧強縣西北陽平關),聽說已破,乃退往白水(今
四川青川縣東北白水鎮)。與廖化、張翼、董厥等相會,遂合兵守劍閣以拒鍾會大軍。
鄧艾統軍追姜維至陰平,欲與諸葛緒合軍經江油(今四川平武縣東南60公里涪江西岸的南壩),徑
取成都;緒不從,引兵經白水與鍾會軍合,會密奏緒畏懦不進,檻車歸,還軍悉屬會。姜維守劍閣,鍾
會攻之不下,糧道險遠,糧草缺乏,欲退軍。鄧艾上書說:如以奇兵由陰平、江油間道到成都,劍閣蜀
軍必然還救,鍾會大軍就會平安抵成都。他自陰平鑿山開道,攀木緣崖,經三百五十公里無人地區。至
江油。守將馬邈迎降。艾破諸葛瞻前軍於涪;贍退守緜竹,敗死;艾遂至成都。劉禪投降,別敕姜降鍾
會,蜀亡。
鍾會自以其軍未能先至成都,乃密奏鄧艾有反狀。及至檻車收艾,會復謀王蜀,後為魏軍所殺。鄧
艾為本營軍士放還,也被衛瓘襲斬於緜竹西。這次魏軍損失很大,因此沒有接著出兵滅吳。
咸熙元年(264年),司馬昭以滅蜀功進爵為晉王。次年,正准備迫使魏帝讓位,突然於八月死去。其
子司馬炎襲位,繼承父志,這年十二月,取代曹魏,是為晉武帝。
晉武帝的威望、能力不如其父,禪代以後,又有不少人反對。為了安定內部,遲遲不敢滅吳。一直
過了十四年,即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在王濬、杜預等人的催促下,他才發兵。
吳主孫皓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間(264—280年),「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
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國內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都很尖銳。只是由於晉國內部局勢不穩,
吳國名將丁奉、陸抗等尚在,才勉強地維持了十六七年。建衡三年(271年)丁奉死,鳳凰三年(274年),
陸抗卒,防禦力量衰落,朝政更加黑暗,人心渙散,已呈土崩瓦解之勢。
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在群臣的一再催促下,才下決心滅吳。這年十一月,他命令鎮軍將軍琅
邪王司馬伷統軍出塗中(今江蘇、安徽間之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今安徽)建威將軍王戎
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軍浮江東
下,東西諸軍共二十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軍將軍楊濟為副,率中軍駐襄陽,為諸軍節度。
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預向江陵,王渾出橫江,攻吳鎮戍,均所向克捷。二月,杜預克江陵,
胡奮克江安(今湖北公安縣),王濬、唐彬浮江東下,先後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南)、夷道(今宜都
縣)、巴丘(今湖南嶽陽市),復與胡奮、王戎軍共平夏口、武昌,順流而下,直向吳都建業(今南京
市)。吳人曾於江磧要之處,置鐵鎖橫攔江中;又作鐵錐,長幾米,暗置江中,逆拒晉艦。王濬作大筏
數十、方百餘步,於前開道。鐵錐遇筏,輒著筏而去。濬又作大炬,長幾米,大數十圍,灌以麻油,也
放在大艦前。遇鐵鎖,燃炬燒之;鐵鎖很快融化斷掉,王濬艦隊因此得以通行。
孫皓聞王渾軍南下,令丞相張悌督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率精兵三萬江渡拒戰。
結果大敗於版板,全軍覆沒,吳人大震。三月,王濬艦隊浩浩盪盪由武昌東下,臨近建業,皓派游擊將
軍張象率水軍萬人拒戰;象軍望旗而降。吳司徒何植、建威將軍孫晏等也紛紛投降。濬軍共八萬人,艦
隊長百里,鼓噪抵石頭城(在今南京市清涼山)。孫皓見大勢已去,只得面縛出降。吳亡。至此,中國
又重歸於一統。
在漢末長達八十四年的分裂時期,戰爭不息,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無窮無盡的苦難,比
之西漢,人口大為減少,生產出現了大倒退。西晉統一之後,社會比前安定,政府又採取一系列措施,
如移吳、蜀稠密的人口於地廣人稀的北方,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等,因此,農業生產在全國各地都得到
了很大的恢復。總之,西晉的統一,是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的。
Ⅱ 韓趙魏三家分晉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在三家分晉後滅亡了,由此,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霸權政治結束了,戰國時期群雄逐鹿的序幕揭開了。「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逐漸瓦解,新興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從而推動了封建制度的確立。
Ⅲ 三家分晉是咋回事
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1、簡介: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2、具體過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
趙桓子一年後去世,趙氏之人殺了他的兒子,迎趙浣即位,是為趙獻子。獻子之子趙籍後來繼位,即是趙烈侯。魏桓子之後由其孫魏斯繼位,韓康子之後由其子武子繼位,韓武子之後由其子韓虔繼位,是為。此即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前375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侯剩餘土地,晉國徹底滅亡。
3、歷史意義::
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同時也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推動了封建制度的確立。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產生了,由此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霸權政治結束了,七雄兼並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Ⅳ 中國歷史上的「三家分晉」是怎麼回事呢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三家分晉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趙氏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在三家分晉後,形成了戰國七雄中的格局。其中,就韓國來說,不僅成為三晉中最弱小的諸侯國,也是戰國七雄中實力墊底的一個。
比如在對外戰役上,韓國幾乎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其僅有的勝績,除了消滅鄭國之外,多是諸侯國之間的聯合行動,類似於五國伐齊、垂沙之戰等。那麼,問題來了,三家分晉後,為何韓國成了最弱的國家?是哪裡沒有分均嗎?
最後,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正因為申不害與韓昭侯用「術」有餘,定法不足,「不擅其法」,因此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問題。韓昭侯一死,韓國很快又衰落了,所以,和商鞅變法、鄒忌變法、李悝變法、胡服騎射等同時期的變法比起來,申不害變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也即申不害變法只是小修小補,缺乏不破不立的勇氣。
而且,等到韓昭侯和申不害去世後,該變法也逐漸得不到長期地執行了,這和胡服騎射在趙國得到長期執行的情況,顯然是截然相反。綜上,在三家分晉後,韓國因為疆域面積相對較小、地理位置較差、缺乏有作為的君主以及徹底的變法,所以在國力上遠遠不如魏國和趙國強盛。到了公元前230年,在秦滅六國之戰中,韓國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滅亡的諸侯國。
Ⅳ 中國歷史上的「三家分晉」是怎麼回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三家分晉」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稱霸中原的晉國煙消雲散,韓、趙、魏三國分立,自此春秋逝去,戰國爭鳴。晉國滅亡的根子可以追溯到一代傳奇霸主晉文公重耳那裡,可以說晉國霸業成也晉文公,敗也晉文公。
六卿間的平衡一旦打破,想再實現平衡就難了,特別是趙盾剛剛大權在握,唯一能制衡他的晉襄公沒幾個月就死了,只留下年幼的兒子。沒了制約的趙盾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志統領晉國,改立太子、廢立國君、重組三軍六卿、代替國君會盟諸侯、設立公族大夫等等。其中設立公族大夫可以說是趙盾對於晉國君權最沉重的打擊,由六卿家族之人擔任過去只能由國君家人擔任的職務,六卿家族開始公開侵佔晉國國君的權力。
自此君權日衰,卿權日強,直到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六卿家族之間決出勝負,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權力,晉國國君成為傀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封趙國、韓國、魏國,韓、趙、魏三家成為諸侯;晉國國君又苟延殘喘了很多年,遭到韓、趙、魏三家任意欺凌,直到公元前349年韓姬殺晉君,晉國最終滅亡。
Ⅵ 三家分晉的故事
經過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爭,許多小的諸侯國被大國並吞了。有的國家內部發生了變革,大權漸漸落在幾個大夫手裡。這些大夫原來都是王室貴族,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們積極對外征戰,就這樣,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
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到了春秋末期,國君的權力也衰落了,實權由六家大夫(韓、趙、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還包括郤、欒等大家族。他們各有各的地盤和武裝,互相攻打。後來有兩家(范、中行)被打散了,還剩下智家、趙家、韓家、魏家。這四家中以智家的勢力最大。
春秋末期,越國滅亡吳國,勾踐率軍北上舉行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智伯瑤執政後,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
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三家大夫都擔心失去土地後,自家的實力會下降,都不願獻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萬家戶口割讓給晉公;魏桓子也懼怕智伯瑤的威力,也把土地、戶口讓了。
智伯瑤又問趙襄子,趙襄子不答應,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智伯瑤回報晉出公,晉出公命令智家和韓、魏兩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率領中軍,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
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
沒有多少日子,智伯瑤率領的三家人馬已經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吩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時候,城頭上箭好像飛蝗似的落下來,使三家人馬沒法前進一步。
晉陽城憑著弓箭死守了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沒有能把它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瑤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晉水繞過晉陽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晉水引到西南邊來,晉陽城不就淹了嗎?他就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一直通到晉陽,又在上游築起壩,攔住上游的水。
這時候正趕上雨季,水壩上的水滿了。智伯瑤命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這樣,大水就直沖晉陽,灌到城裡去了。
城裡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灶頭也被淹沒在水裡,人們不得不把鍋掛起來做飯。可是,晉陽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瑤,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他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他們兩人說:「你們看,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牆一樣能攔住敵人,現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韓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順從地答應,心裡暗暗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智伯瑤的話正好提醒了他們,晉水既能淹晉陽,說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晉陽被大水淹了之後,城裡的情況越來越困難了。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門客張孟談說:「民心固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現在追隨給智伯瑤,也不是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
當天晚上,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張孟談一說,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裡,過了三更,智伯瑤正在自己的營里睡著,猛然間聽見一片喊殺的聲音。他連忙從卧榻上爬起來,發現衣裳和被子全濕了,再定睛一看,兵營里全是水。他開始還以為大概是堤壩決口,大水灌到自己營里來了,趕緊叫兵士們去搶修。
但是不一會,水勢越來越大,把兵營全淹了。智伯瑤正在驚慌不定,一霎時,四面八方響起了戰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沖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了。
韓、趙、魏為了免除後患,開始率軍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殺智伯家族二百餘口,天下震驚!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晉出公大怒,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韓、趙、魏三卿聯手攻打晉出公,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果病死在路上。
晉出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打發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有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
打那以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加上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6)三家分晉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於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Ⅶ 三家分晉的歷史是
三家分晉即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
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大作。
Ⅷ 歷史上三家分晉是怎麼一回事
三家分晉復是指中國春秋制末年, 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希望採納
Ⅸ 三家分晉標志著厲史進入了什麼時期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內「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容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