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的發展史
公元1638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兩種新科學》一書出版,書內載有斜面實驗的詳細描述。伽利略的動力學研究與1609~1618年間德國科學家開普勒根據天文觀測總結所得開普勒三定律,同為牛頓力學的基礎。
公元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托利拆利作大氣壓實驗,發明水銀氣壓計。
公元1646年,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公元1654年,德國科學家格里開發明抽氣泵,獲得真空。
公元1662年,英國科學家波義耳實驗發現波義耳定律。十四年後,法國科學家馬里奧特也獨立的發現此定律。
公元1663年,格里開作馬德堡半球實驗。
公元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用三棱鏡作色散實驗。
公元1669年,巴塞林那斯發現光經過方解石有雙折射的現象。
公元1675年,牛頓作牛頓環實驗,這是一種光的干涉現象,但牛頓仍用光的微粒說解釋。
公元1752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作風箏實驗,引雷電到地面。
公元1767年,美國科學家普列斯特勒根據富蘭克林導體內不存在靜電荷的實驗,推得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0年,義大利科學家加伐尼發現蛙腿筋肉收縮現象,認為是動物電所致。不過直到1791年他才發表這方面的論文。
公元1785年,法國科學家庫侖用他自己發明的扭秤,從實驗得靜電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在這以前,英國科學家米切爾已有過類似設計,並於1750年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7年,法國科學家查理發現了氣體膨脹的查理-蓋·呂薩克定律。蓋·呂薩克的研究發表於1802年。
公元1914年,英國科學家莫塞萊發現原子序數與元素輻射特徵線之間的關系,奠定了X射線光譜學的基礎。
公元1914年,德國科學家弗朗克與赫茲測量汞的激發電位。
1915年,丹麥科學家玻爾判定他們測的結果實際上是第一激發電位,這正是玻爾1913年定態躍遷原子模型理論的極好證據。
公元1914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發現β能譜。
公元1915年,在愛因斯坦的倡議下,荷蘭科學家德哈斯首次測量回轉磁效應。
公元1916年,荷蘭科學家德拜提出X射線粉末衍射法。
公元1919年,英國科學家阿斯頓發明質譜儀,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公元1919年,盧瑟福首次實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19年,德國科學家巴克家森發現磁疇。
公元1922年,德國科學家斯特恩與蓋拉赫使銀原子束穿過非均勻磁場,觀測到分立的磁矩,從而證實空間量子化理論。
公元1923年,美國科學家康普頓用光子和電子相互碰撞解釋X射線散射中波長變長的實驗結果,稱康普頓效應。
公元1927年,美國科學家戴維森與革末用低速電子進行電子散射實驗,證實了電子衍射。同年,英國科學家G.P.湯姆遜用高速電子獲電子衍射花樣,他們的工作為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提供了實驗證據。
公元1928年,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印度科學家喇曼等人發現散射光的頻率變化,即喇曼效應。
公元1931年,美國科學家勞倫斯等人建成第一台迴旋加速器。
公元1932年,英國科學家考克拉夫特與愛爾蘭科學家瓦爾頓共同發明高電壓倍加器,用以加速質子,實現人工核蛻變。
公元1932年,美國科學家尤里將天然液態氫蒸發濃縮後,發現氫的同位素—氘的存在。
公元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在這以前,盧瑟福於1920年曾設想原子核中還有一種中性粒子,質量大體與質子相等。據此曾安排實驗,但末獲成果。1930年,德國科學家玻特等人在α射線轟擊鈹的實驗中,發現過一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誤認為γ射線;1931年,法國科學家約里奧與伊侖·居里讓這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通過石蠟,打出高速質子。查德威克接著做了大量實驗,並利用威爾遜雲室拍照,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這一射線即是盧瑟福預言的中子。
公元1932年,美國科學家安德森從宇宙線中發現正電子,證實狄拉克的預言。
公元1933年,美國科學家圖夫建立第一台靜電加速器。
公元1933年,英國科學家布拉凱特等人從雲室照片中發現正負電子對。
公元1934年,前蘇聯科學家切侖柯夫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的一種現象,稱切侖柯夫輻射。
公元1934年,法國科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發現人工放射性。
公元1936年,安德森等人發現μ介子。
公元1938年,德國科學家哈恩與史特拉斯曼發現鈾裂變。
公元1938年,前蘇聯科學家卡皮查用實驗證實液氦的超流動性。
公元1939年,奧地利裔美國科學家拉比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測核磁矩。
公元1940年,美國科學家開爾斯特等人用分子建造第一台電子感應加速器。
公元1946年,美國科學家珀塞爾用共振吸收法測核磁矩,布拉赫用核感應法測核磁矩,兩人從不同的角度實現了核磁共振。這種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場的測量精度大大提高。
公元1947年,德裔美國科學家庫什精確測量電子磁矩,發現實驗結果與理論預計有微小偏差。
公元1947年,美國科學家蘭姆與雷瑟福用微波方法精確測出氫原子能級的差值,發現英國科學家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仍與實際有不符之處。這一實驗為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提供了實驗依據。
公元1948年,美國科學家肖克利、巴丁與布拉頓共同發明晶體三級管。
公元1952年,美國科學家格拉塞發明氣泡室,比威爾遜雲室更為靈敏。
公元1954年,美國科學家湯斯等人製成受激輻射的微波放大器——曼塞。
公元1955年,美國科學家張伯倫與希格里等人發現反質子。1957年,希格里等人又發現反中子。
公元1956年,華裔美國科學家吳健雄等人實驗驗證了華裔美國科學家李政道、楊振寧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理論(1956年)。實驗方法是將鈷-60置於極低溫(0.01K)的環境中測量β蛻變。
公元1958年,德國科學家穆斯堡爾實現γ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穆斯堡爾效應)。
公元1960年,美國科學家梅曼製成紅寶石激光器,實現了肖洛和湯斯1958年的預言。
公元1962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森發現約瑟夫森效應。
另附
1900--1909
1900年,瑞利發表適用於長波范圍的黑體輻射公式。
1900年,普朗克(M.Plank,1858—1947)提出了符合整個波長范圍的黑體輻射公式,開
用能量量子化假設從理論上導出了這個公式。
1900年,維拉爾德(P.Willard,1860一1934)發現γ射線。
1901年,考夫曼(W.Kaufmann,1871—1947)從鐳輻射測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從
而發現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
1901年,理查森(O.W.Richardson,1879—1959)發現灼熱金屬表面的電子發射規律。
後經多年實驗和理論研究,又對這一定律作進一步修正。
1902年,勒納德從光電效應實驗得到光電效應的基本規律:電子的最大速度與光強無關,
為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說提供實驗基礎。
1902年,吉布斯出版《統計力學的基本原理》,創立統計系綜理論。
1903年,盧瑟福和索迪(F.Soddy,1877一1956)發表元素的嬗變理論。
1905年,愛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發表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並發表光量子
假說,解釋了光電效應等現象。
1905年,朗之萬(P.Langevin,1872—1946)發表順磁性的經典理論。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關於運動媒質的電動力學》一文,首次提出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
理,發現質能之間的相當性。
1906年,愛因斯坦發表關於固體熱容的量子理論。
1907年,外斯(P.E.Weiss,1865—1940)發表鐵磁性的分子場理論,提出磁疇假設。
1908年,昂納斯(H.Kammerlingh—Onnes,1853—1926)液化了最後一種「永久氣體」氦。
1908年,佩蘭(J.B.Perrin,1870—1942)實驗證實布朗運動方程,求得阿佛伽
德羅常數。
1908—1910年,布雪勒(A.H.Bucherer,1863—1927)等人,分別精確測量出電子質量
隨速度的變化,證實了洛侖茲-愛因斯坦的質量變化公式。
1908年,蓋革(H.Geiger,1882—1945)發明計數管。盧瑟福等人從粒子測定電子電荷e
值。
1906—1917年,密立根(R.A.Millikan,1868—1953)測單個電子電荷值,前後歷經11
年,實驗方法做過三次改革,做了上千次數據。
1909年,蓋革與馬斯登(E.Marsden)在盧瑟福的指導下,從實驗發現粒子碰撞金屬箔產
生大角度散射,導致1911年盧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理論。這一理論於1913年為蓋
革和馬斯登的實驗所證實。
1910--1919
1911年,昂納斯發現汞、鉛。錫等金屬在低溫下的超導電性。
1911年,威爾遜(C.T.R.Wilson,i869—1959)發明威爾遜雲室,為核物理的研究提供
了重要實驗手段。
1911年,赫斯(V.F.Hess,1883—1964)發現宇宙射線。
1912年,勞厄(M.V.Laue,1879—1960)提出方案,弗里德里希(W. Friedrich),尼平
(P.KniPning,1883—1935)進行X射線衍射實驗,從而證實了X射線的波動性。
1912年,能斯特(W. Nernst,1864—1941)提出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定律(即熱力學第三定
律)。
1913年,斯塔克(J.Stark,1874—1957)發現原子光譜在電場作用下的分裂象(斯塔克效應)。
1913年,玻爾(N.Bohr,1885—1962)發表氫原子結構理論,解釋了氫原子光譜。
1913年,布拉格父子(W.H.Bragg,1862—l942;W.L.Bragg,1890—1971)研究X射
線衍射,用X射線晶體分光儀,測定X射線衍射角,根據布拉格公式:Zdsin6=算出晶
格常數d。
1914年,莫塞萊(H.G.J.Moseley,1887—1915)發現原子序數與元素輻射特徵線之間
的關系,奠定了X射線光譜學的基礎。
1914年,弗朗克(J. Franck,1882——1964)與 G.赫茲(G.Hertz,1887—1975)測
汞的激發電位。
1914年,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發現能譜。
1914年,西格班(K.M.G.Siegbahn,1886—1978)開始研究 X射線光譜學。
1915年,在愛因斯坦的倡儀下,德哈斯(W.J.de Hass,1878—1960)首次測量回轉磁效
應。
1915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
1916年,密立根用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光電方程。
1916年,愛因斯坦根據量子躍遷概念推出普朗克輻射公式,同時提出了受激輻射理論,後
發展為激光技術的理論基礎。
1916年,德拜(P.J.W.Debye,1884—1966)提出 X射線粉末衍射法。
1919年,愛丁頓(A.S.Eddington,1882—1944)等人在日食觀測中證實了愛因斯坦關於
引力使光線彎曲的預言。
1919年,阿斯頓(F.W.Aston,1877—1945)發明質譜儀,為同位素的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1919年,盧瑟福首次實現人工核反應。
1919年,巴克豪森(H.G.Barkhausen)發現磁疇。
1920--1929
1921年,瓦拉塞克發現鐵電性。
1922年,斯特恩(O.Stern,1888—1969)與蓋拉赫(W.Gerlach,1889—1979)
使銀原子束穿過非均勻磁場,觀測到分立的磁矩,從而證實空間量子化理論。
1923年,康普頓(A.H.Compton,1892—1962)用光子和電子相互碰撞解釋X射線散射中
波長變長的實驗結果,稱康普頓效應。
1924年,德布羅意(L.de Broglie,1892—1987)提出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設。
1924年,玻色(S.Bose,1894—1974)發表光子所服從的統計規律,後經愛因斯坦補充建立了玻色一愛因斯坦 統計。
1925年,泡利(W.Pauli,1900—1958)發表不相容原理。
1925年,海森伯(W.K.Heisenberg,1901—1976)創立矩陣力學。
1925年,烏倫貝克(G.E.Uhlenbeck,1900--)和高斯密特(S.A.Goudsmit,1902—1979)提出電子自旋假設。
1926年,薛定愕(E.Schrodinger,1887—1961)發表波動力學,證明矩陣力學和波動力
學的等價性。
1926年,費米(E.Fermi,1901—1954)與狄拉克(P.A.M.Dirac,1902—1984)獨立
提出費米-狄拉克統計。
1926年,玻恩(M.Born,1882—1970)發表波函數的統計詮釋。
1927年,海森伯發表不確定原理。
1927年,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互補原理。
1927年,戴維森(C.J.Davisson,1881—1958)與革末(L.H.Germer,1896--
1971)用低速電子進行電子散射實驗,證實了電子衍射。同年,G.P.湯姆生
(G.P.Thomson,1892—1975)用高速電子獲電子衍射花樣。
1928年,拉曼(C.V.Raman,1888--1970)等人發現散射光的頻率變化,即拉曼效應。
1928年,狄拉克發表相對論電子波動方程,把電子的相對論性運動和自旋、磁矩聯系了起
來。
1928—1930年,布洛赫(F.BIoch,1905—1983)等人為固體的能帶理論奠定了基礎。
1930--1939
1930—1931年,狄拉克提出正電子的空穴理論和磁單極子理論。
1931年,A.H.威爾遜(A.H.Wilson)提出金屬和絕緣體相區別的能帶模型,並預言介
於兩者之間存在半導體,為半導體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1931年,勞倫斯(E.O.Lawrence,1901—1958)等人建成第一台迴旋加速器。
1932年,考克拉夫特(J.D.Cockcroft,1897—1967)與沃爾頓(E.T.Walton)發明高
電壓倍加器,用以加速質子,實現人工核蛻變。
1932年,尤里(H.C.Urey,1893—1981)將天然液態氫蒸發濃縮後,發現氫的同位素
——氘的存在。
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在這以前,盧瑟福於1920年曾設想原子核中還有一種中性粒
子,質量大體與質予相等。據此曾安排實驗,但未獲成果。
193O年,玻特(w.B大成,18盯一1的7)等人在。射線轟擊被的實驗中,發現過一種穿
透力極強的射線,一誤認為、射線,1931年約里奧(F.Joliot,1900—1958)與伊
倫·居里(1.Curie,1897—1956)讓這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通過石蠟,打出高速
質子。查德威克接著做了大量實驗,並用威爾遜雲室拍照,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這
一射線即是盧瑟福預言的中子。
1932年,安德森(C.D.Anderson,1905一)從宇宙線中發現正電子,證實狄拉克的預言。
1932年,諾爾(M.Knoll)和魯斯卡(E.Ruska)發明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2年,海森伯、伊萬年科(Д.Д.Иваненко)獨立發表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
組成的假說。
1933年,泡利在索爾威會議上詳細論證中微於假說,提出β衰變。
1933年,蓋奧克(W.F.Giauque)完成了順磁體的絕熱去磁降溫實驗,獲得千分之幾開的
低溫。
1933年,邁斯納(W.Meissner,1882—1974)和奧克森菲爾德(R.Ochsenfeld)發現超
導體具有完全的抗磁性。
1933年,費米發表p衰變的中微子理論。
1933年,圖夫(M.A.Tuve)建立第一台靜電加速器。
1933年,布拉開特(P.M.S.Blackett,1897—1974)等人從雲室照片中發現正負電子對。
1934年,切侖柯夫(Π.A.Черенков)發現液體在β射線照射下發光的一種現象,
稱切侖柯夫輻射。
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發現人工放射性。
1935年,湯川秀村發表了核力的介於場論,預言了介子的存在。
1935年,F.倫敦和H.倫敦發表超導現象的宏觀電動力學理論。
1935年,N.玻爾提出原子核反應的液搞核模型。
1938年,哈恩(O.Hahn,1879—1968)與斯特拉斯曼(F.Strassmann)發現鈾裂變。
1938年,卡皮查(П.Л.Капича,1894--)實驗證實氦的超流動性。
1998年,F.倫敦提出解釋超流動性的統計理論。
1939年,邁特納(L.Meitner,1878—1968)和弗利行(O.Frisch)根據獲滴核模型指出,
哈恩-斯特拉斯曼的實驗結果是一種原子核的裂變現象。
1939年,奧本海默(J.R.Oppenheimer,1904—1967)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1939年,拉比(I.I.Rabi,1898—1987)等人用分子束磁共振法測核磁矩。
1940--1949
1940年,開爾斯特(D.W.Kerst)建造第一台電子感應加速器。
1940—1941年,朗道(Л.И.Ландау,1908—1968)提出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論。
1941年,布里奇曼(P.W.Bridgeman,1882—1961)發明能產生 10萬巴高壓的裝置。
1942年,在費米主持下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裂變反應堆。
1944—1945年,韋克斯勒(ВИВеклер.1907--1966)和麥克米倫(E.M.McMillan,
1907—)各自獨立提出自動穩相原理,為高能加速器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1946年,阿爾瓦雷茲(L.W.Alvarez,1911--)製成第一台質子直線加速器。
1946年,柏塞爾(E.M.Purcell)用共振吸收法測核磁矩,布洛赫(F.Bloch,1905—1983)用核感應法測核磁矩,兩人從不同的角度實現核磁共振。這種方法可以使核磁矩和磁場的測量精度大大提高。
1947年,庫什(P.Kusch)精確測量電子磁矩,發現實驗結果與理論預計有微小偏差。
1947年,蘭姆(W.E.Lamb,Jr.)與雷瑟福(R.C.Retherford)用微波方法精確測出氫原子能級的差值,發現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仍與實際有不符之處。這一實驗為量子電動力學的
發展提供了實驗依據。
1947年,鮑威爾(C.F.Powell,1903—1969)等用核乳膠的方法在宇宙線中發現π介子。
1947年,羅徹斯特和巴特勒(C.Butler,1922--)在宇宙線中發現奇異粒子。
1947年,H,P.卡爾曼和J.W.科爾特曼等發明閃爍計數器。
1947年,普里高金(I.Prigogine,1917--)提出最小熵產生原理。
1948年,奈耳(L.E.F.Neel,1904--)建立和發展了亞鐵磁性的分子場理論。
1948年,張文裕發現μ子系弱作用粒子,並發現了μˉ子原子。
1948年,肖克利(w.Shockley),巴丁(J.Bardeen)與布拉頓(W.H.Brattain)
發明晶體三極體。
1948年,伽柏(D.Gabor,1900—1979)提出現代全息照相術前身的波陣面再現原理。
1948年,朝永振一郎、施溫格(1.Schwinger)費因曼(R.P.Feynman,1918--
1988)等分別發表相對論協變的重正化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逐步形成消除發散困難的重
正化方法。
1949年,邁耶(M.G.Mayer)和簡森(J.H.D.Jensen)等分別提出核殼層模型理論。
1950-1959
????
1960--現在
1960年,梅曼(T.H.Maiman)製成紅寶石激光器,實現了肖洛(A.L.Schawlow)和
湯斯1958年的預言。
1962年,約瑟夫森(B.D.Josephson)發現約瑟夫森效應。
1964年,蓋耳曼(M.Gell-Mann)等提出強子結構的誇克模型。
1964年,克洛寧(J.W.Cronin)等實驗證實在弱相互作用中CP聯合變換守
恆被破壞。
1967—1968年,溫伯格(S.Weinberg)、薩拉姆(A.salam)分別提出電弱統一理論標准模型。
1969年,普里高金首次明確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1973年,哈塞爾特(F.J.Hasert)等發現弱中性流,支持了電弱統一理論。
1974年,丁肇中(1936--)與里希特(B.Richter,1931--)分別發現J/ψ粒子。
1980年,克利青(V.Klitzing,1943--)發現量子霍爾效應。
1983年,魯比亞(C.Rubbia,1934--)和范德梅爾(S.V.d.Meer,1925--)等人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W±和Z0粒子。
公元1792年,伏打研究加伐尼現象,認為是兩種金屬接觸所致。
公元1798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用扭秤實驗測定萬有引力常數G。
公元1798年,美國科學家倫福德發表他的摩擦生熱的實驗,這些實驗事實是反對熱質說的重要依據。
公元1799年,英國科學家戴維做真空中的摩擦實驗,以證明熱是物體微粒的振動所致。
公元1800年,英國科學家赫休爾從太陽光譜的輻射熱效應發現紅外線。
公元1801年,德國科學家裡特爾從太陽光譜的化學作用,發現紫外線。
公元1801年,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楊用干涉法測光波波長。
公元1802年,英國科學家沃拉斯頓發現太陽光譜中有暗線。
公元1808年,法國科學家馬呂斯發現光的偏振現象。
公元1811年,英國科學家布儒斯特發現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律。
公元1815年,德國科學家夫琅和費開始用分光鏡研究太陽光語中的暗線。
公元1819年,法國科學家杜隆與珀替發現克原子固體比熱是一常數,約為6卡/度·克原子,稱杜隆·珀替定律。
公元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現導線通電產生磁效應。
公元1820年,法國科學家畢奧和沙伐由實驗歸納出電流元的磁場定律。
公元1820年,法國科學家安培由實驗發現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1822年進一步研究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安培作用力定律。
公元1821年,愛沙尼亞科學家塞貝克發現溫差電效應(塞貝克效應)。
公元1827年,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懸浮在液體中的細微顆粒作不斷地雜亂無章運動,是分子運動論的有力證據。
公元1830年,諾比利發明溫差電堆。
公元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公元1834年,法國科學家珀耳帖發現電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應。
② 物理學的發展史
歷史我不認為有太大用處,其實物理學發展史很簡單。人類開始思考了,明白了一版些最簡單的物理知識,權然後產生了其他疑問,然後再用現有的知識再次發現其他知識,然後後來很久發現有了一些錯誤,然後改正,然後再錯在改正,直到今天。
③ 物流發展的歷程
第一階段 20世紀初~50年代
工業化時期,大多數歐美國家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 製造業發展迅速,社會分工不斷細化 物流發展規模小,渠道不暢,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應用的重視 從經濟學角度建立了物流學科(PD);「二戰」時期,從技術角度確立了物流學科的地位
第二階段 20世紀60~90年代
世界各國大都採用了「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社會發展模式 製造業的大規模化與零售業的大規模化並舉 物流產業逐步形成和壯大,多品種、少批量的配送成為這一階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國對物流的認識開始由PD轉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論的出現確立了物流產業
第三階段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網路化時代到來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知識經濟初露端倪 發展到供應鏈管理階段 支撐物流學科發展的物流經濟學科、物流管理學科、物流技術學科初步形成理論體系,綜合性的物流學科正在發展從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學科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
各個階段物流的發展特點是與同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適應的。因此,政府或者企業在進行物流規劃、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時,決不能脫離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物流科學研究中,應該注意分析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發展的影響及物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得物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物流快遞運單量年均400億以上,生產總值萬億以上,隨著高鐵加入貨運競爭,傳統公路運輸的速度逐漸呈現劣勢。
速度永遠是物流行業的核心優勢。隨著Swift.Express加入物流業,將會改變目前高鐵的窘境和物流業的格局。企業運用高鐵的速度結合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運營直接降低物流資費。以每公斤10-20元的價格服務於廣大用戶。
這種創新經營的模式,通過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新,實現閑置資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外,共享經濟的另一大特點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受益,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Swift.Express是通過高鐵+共享經濟進入物流業,實現了真正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模式,未來也將會主導物流業發展。
運營優點:
1、高鐵時速350公里,實現快遞包裹全國內一日達。
2.共享經濟從民生角度進行考慮的話,不僅能夠降低人們的日常出行費用,同時也促使高鐵客流量增大。
3.企業的運營模式是以人為本,通過乘客出行的條件實現貨物運輸,讓乘客出行既獲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過這樣的運營模式創新物流行業,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鐵快運的發展,以及受惠於廣大人群。
④ 物理發展史
(一)萌芽階段
在古代,由於生產水平的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觀察,和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直覺的、思辨性猜測,來把握自然現象的一般性質,因而自然科學的知識基本上是屬於現象的描述、經驗的總結和思辨的猜測。那時,物理學知識是包括在統一的自然哲學之中的。在這個時期,首先得到較大發展的是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力學,如靜力學中的簡單機械、杠桿原理、浮力定律等。在《墨經》中,有力的概念(「力,形之所以奮也」)的記述;光學方面,積累了關於光的直進、折射、反射、小孔成像、凹凸面鏡等的知識。《墨經》上關於光學知識的記載就有八條。在古希臘的歐幾里德(公元前450-380)等的著作中也有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定律的論述,並且對光的折射現象也作了一定的研究。電磁學方面,發現了摩擦起電、磁石吸鐵等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指南針。聲學方面,由於音樂的發展和樂器的創造,積累了不少樂律、共鳴方面的知識。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原子論、元氣論、陰陽五行說、以太等假設。 在這個時期,觀察和思辨雖然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也出現了一些類似於用實驗來研究物理現象的方法。例如,我國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聲共振實驗和利用天然磁石進行人工磁化的實驗,以及趙友欽在《革象新書》中的大型光學實驗等就是典型的事例。 總之,從遠古直到中世紀歐洲通常把五世紀到十五世紀叫做中世紀末,由於生產的發展,雖然積累了不少物理知識,也為實驗科學的產生准備了一些條件並做了一些實驗,但是這些都還稱不上系統的自然科學研究。在這個時期,物理學尚處在萌芽階段。
(二)經典物理學時期
十五世紀末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促進了生產和技術的大發展;席捲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激發起人們的探索精神。近代自然科學就在這種物質的和思想的歷史條件下誕生了。系統的觀察實驗和嚴密的數學演繹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被引進物理學中,導致了十七世紀主要在天文學和力學領域中的「科學革命」。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物理學的誕生。整個十八世紀,物理學處在消化、積累、准備的漸進階段。新的科學思想、方法和理論,得到了傳播、完善和擴展。牛頓力學完成了解析化工作,建立了分析力學;光學、熱學和靜電學也完成了奠基性工作,成為物理學的幾門基礎學科。人們以力學的模型去認識各種物理現象,使機械論的自然觀成為十八世紀物理學的統治思想。到了十九世紀,物理學獲得了迅速和重要的發展,各個自然領域之間的聯系和轉化被普遍發現,新數學方法被廣泛引進物理學,相繼建立了波動光學、熱力學和分子運動論、經典電磁場理論等完整的、解析式的理論體系,使經典物理學臻於完善。由物理學的巨大成就所深刻揭示的自然界的統一性,為辨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三)現代物理學時期
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由於生產技術的發展,精密、大型儀器的創制以及物理學思想的變革,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理論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況。研究對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觀到微觀,深入到廣垠的宇宙深處和物質結構的內部,對宏觀世界的結構、運動規律和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的認識,產生了重大的變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克服了經典物理學的危機,完成了從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物理學的轉變,使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發生了質的飛躍,改變了人們的物理世界圖景。1927年以後,量子場論、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現代宇宙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物理學向其它學科領域的推進,產生了一系列物理學的新部門和邊緣學科,並為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引起了人們對物質、運動、空間、時間、因果律乃至生命現象的認識的重大變化,對物理學理論的性質的認識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物理學在揭開微觀和宏觀深處的奧秘方面,正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成果應用於實踐,出現了象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激光、宇航等許多新技術科學。這些新興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促進生產的發展。而隨著生產和新技術的發展,又反過來有力地促進物理學的發展。這就是物理學的發展與生產發展的辨證關系。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由於生產技術的發展,精密、大型儀器的創制以及物理學思想的變革,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理論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況。研究對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觀到微觀,深入到廣垠的宇宙深處和物質結構的內部,對宏觀世界的結構、運動規律和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的認識,產生了重大的變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克服了經典物理學的危機,完成了從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物理學的轉變,使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發生了質的飛躍,改變了人們的物理世界圖景。1927年以後,量子場論、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現代宇宙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物理學向其它學科領域的推進,產生了一系列物理學的新部門和邊緣學科,並為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引起了人們對物質、運動、空間、時間、因果律乃至生命現象的認識的重大變化,對物理學理論的性質的認識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物理學在揭開微觀和宏觀深處的奧秘方面,正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成果應用於實踐,出現了象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激光、宇航等許多新技術科學。這些新興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促進生產的發展。而隨著生產和新技術的發展,又反過來有力地促進物理學的發展。這就是物理學的發展與生產發展的辨證關系。
⑤ 近代西方物理學發展史
1、 近代物理學時期又稱經典物理學時期,這一時期是從16世紀至19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發展和完善時期。
近代物理學是從天文學的突破開始的。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說」,即認為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發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學大成》,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系統地確立了地心說。
這一學說從表觀上解釋了日月星辰每天東升西落、周而復始的現象,又符合上帝創造人類、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宗教教義,因而流傳時間長達1300餘年。
公元15世紀,哥白尼經過多年關於天文學的研究,創立了科學的日心說,寫出「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天體運行論》,對地心說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16世紀初,開普勒通過從第谷處獲得的大量精確的天文學數據進行分析,先後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開普勒的理論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礎。從開普勒起,天文學真正成為一門精確科學,成為近代科學的開路先鋒。
近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測天文現象,使日心說的觀念深入人心。他提出落體定律和慣性運動概念,並用理想實驗和斜面實驗駁斥了亞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錯誤觀點,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16世紀,牛頓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統的提出了力學三大運動定律,完成了經典力學的大一統。16世紀後期創立萬有引力定律,樹立起了物理學發展史上一座偉大的里程碑。
之後兩個世紀,是電學的大發展時期,法拉第用實驗的方法,完成了電與磁的相互轉化,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場的概念。19世紀,麥克斯韋在法拉第研究的基礎上,憑借其高超的數學功底,創立了了電磁場方程組,在數學形式上完成了電與磁的完美統一,完成了電磁學的大一統。
與此同時,熱力學與光學也得到迅速發展,經典物理學逐漸趨於完善。
(5)得物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近代物理學發展越發緩慢,主要是因為數學模型的復雜度和詮釋的難度的提高造成的吧,或者換句話說,並不是物理學的發展變慢了,只是想把它簡單的表述給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人們無從了解,自然就覺得是學科不發展。
早在經典物理比如經典力學和熱力學,雖然數學模型也不簡單但是詮釋是很直觀的。就是說數學符號對應的物理實際是很顯而易見的。
而現代的,比如量子場論和弦論,甚至廣義相對論的數學模型比經典物理要復雜的多。而且很多數學模型還不完備,這些其實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如何詮釋,如何理解量子場論中的量子場的物理實際,甚至更低級別一些,量子力學中的波函數是什麼,目前雖有一些公認的解釋但是很不令人滿意。
而且對於物理過程的概率詮釋從一方面直接從理論層面阻礙了對更基礎的物理結構的研究,這也跟我們的實驗觀察能力的限制有關。我們不能建立超越我們觀察能力的理論,或者我們可以建立任何理論但是對於超越觀察能力的部分我們不能做任何研究。
綜上所述,其實物理學現在的發展並不慢,只是人們的認知問題而已。
⑥ 關於唯物主義的歷史發展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客觀的和有其特定規律的,其最基本的規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可能促進或阻礙)。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主流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人類已經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目前正處於向第四階段過渡的時代(越南、古巴、朝鮮等自稱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87年的中國共產黨十三大上,中國自稱自己在1950年代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德國猶太裔哲學家卡爾·洛維特在其著作《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1] 中就歷史唯物主義的神學前提展開了論述。洛維特指出:正如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的歷史在經濟條件中有與其自我表白不一致的「隱秘歷史」,歷史唯物主義的真正內涵也無法從馬克思的自我表白中獲得。實際上,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質乃是先知主義的精神——根植於馬克思自己的存在及其種族之中的彌賽亞主義。在洛維特看來,歷史唯物主義對歷史進程的闡釋反映了猶太教—基督教解釋歷史的普遍圖式,因而歷史唯物主義不過是用經濟學語言包裝的朝向終極目標前進的救贖史。
中國學者吳思在一次演講[2]中指出:馬克思在進行歷史考量的時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資本論》的邏輯起點本身不應該是「等價交換」,而是「暴力均衡」只有當人與人之間或者團體和團體之間的暴力達到了均衡,「等價交換」的邏輯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若暴力水平間相差懸殊,則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都不能達成,因為強者會無條件的吞並弱者。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動的成為歷史發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團的行為方式和生存邏輯,那麼唯物史觀的定然是有缺陷的。
⑦ 大家都來幫下啊!!幫忙簡述一下現代得生物學的發展歷程!!!
生物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科學體系,進入了模擬和試驗技術階段,幫助我們理解最基本的生命過程。
西方生物學在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後得到較快發展。16世紀中期,比利時醫生維薩留斯奠定了人體解剖學的基礎;17世紀上半葉,英國醫生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荷蘭的列文虎克在17世紀後期發現了微生物世界;18世紀時瑞典的林奈建立了生物的科學分類法,創立了雙名命名法。19世紀後,生物學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有施萊登和施旺,建立的細胞學說;微爾和提出了細胞病理學說;達爾文1859年發表了不朽名著《物種起源》,奠定了科學進化論的基礎,1900年孟德爾遺傳定律的重新發現,等等。由於這些重大進展,使生物學從原來的描述性學科發展成一門實驗性的學科。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自然科學新成就在生物學研究中的廣泛應用,更使生物學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分子結構與功能水平,從靜態觀察發展到對生命活動過程的分析和測定。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兩人提出了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從此,把整個生物學研究推進到分子生物學的新階段。到了70年代,一門由分子生物學與實踐密切聯系的新學科——生物過程學脫穎而出,它標志著生物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新成果,為人類更有效地利用和能動地改造生物界提供了銳利武器。
⑧ 中國物理發展史
物理學發展史(一)什麼是物理學史?
物理學史是研究物理學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它也是研究物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的發生與發展規律的歷史科學.
一、學習物理學史的目的和意義1. 加深對概念和理論的理解,啟迪科學新思想的萌發和產生。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理學研究的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和深化。在古代,物理學只是自然哲學的一部分,16世紀以後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以後又逐步建立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粒子物理等分支學科。
2. 物理學史可以使我們認識到「科學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它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物理學史是科學發展史,而科學是人類發展的核心部分。每次物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都會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產生震撼人心的沖擊和重大技術革命。特別是近代以來,歷次物理學重大進展通過技術革命為中心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從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並最終引發社會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力時代、電子和原子能時代以至現今的信息時代。
3. 研究和學習物理學史有助於學生了解與概括物理學基礎知識發展的全貌及其總體規律,研究與掌握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發展過程,有利於鞏固和加深理解已學的物理知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提高學習興趣.
在物理學的長期發展中創立了許多很成功的、成熟的方法。
物理學研究中建立了許多理想模型、思想過程、理想實驗,這些近似抽象方法促成了許多定律的發現。
4. 可以使我們認識到思想觀念轉變的重要性
物理學中復雜的數學公式和定義等,都不過是基本觀念的表達形式和演繹工具,基本觀念才是先導的、本質的東西。所以,每當學習一個新理論,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
5. 物理學史可以培養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正確認識中國古代文明,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中國和希臘成為東方和西方兩個古代文明中心,我們要為我國的古代文明而驕傲。
6.可以培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以造就同學們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崇高思想境界
對科學研究要有一個正確認識。
科學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學家成功之路是艱險的,要准備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必須有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要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⑨ 唯物主義發展歷程
唯物主義(materialism) 【名稱】唯物主義 【拼音】éi wù zhǔ yì 【解釋】以為物質決定意識,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近義詞】唯物論 【反義詞】唯心主義 哲學中兩大派別之一,認為世界按它的本質來說是非物質的,是在人的意識之中,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思維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世界上是由思維決定存在的,即意識決定物質。
[編輯本段]二、基本涵義
唯物主義有機械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同各種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大機器,不會變化;辨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於運動與變化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是費爾巴哈,辨證唯物論的代表是馬克思、恩格斯等。 唯物辯證法包含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等范疇。在部分國家的宣傳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學課程中對於唯物辯證法有如下的描述:「由於唯物辯證法的規律和范疇,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本身抽象出來的,因而它們既是客觀事物本身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是認識的普遍規律,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唯物辯證法不是一種僵死的體系,它隨人類的實踐運動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含義、新的范疇、規律產生出來。」 世界范圍內,並非所有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哲學研究人員都認同辯證唯物論這一哲學流派。愛因斯坦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手稿閱讀完畢後曾做出這樣的評價:「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託付我發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並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麼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瘋人之作。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於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勉強出版的。」(《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202頁) 注意:愛因斯坦的這段話,並非對「唯物主義」的否定,而是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這本書「根本違背唯物論」的否定。例如,本書中以毫無根據的「想當然」,或與達爾文演化論相悖、或用拉馬克「獲得性遺傳」否定達爾文理論。比如,認為人的喉頭等發音器官(不是性狀變異自然選擇而)是因為人的主觀「需要」而產生的:「需要產生了自己的器官」(p511),猿變成人的原因是因為人的「食物愈來愈復雜,因而輸入身體內的材料也愈來愈復雜,而這些材料就是這種猿轉變成人的化學條件」(p513),「至於觸覺,只是由於勞動才隨著人手本身的形成而形成」(p512),「勞動創造了人本身」(p508)、甚至批判達爾文學者的唯心主義「甚至達爾文學派的最富有唯物精神的自然科學家們還弄不清人類是怎樣產生的,因為他們在唯心主義的影響下,沒有認識到勞動在這中間所起的作用」(p515)。[張天海]
[編輯本段]三、歷史形態
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中國古代「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把復雜的事物復雜化。古希臘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火」是萬物的本原,世界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律燃燒著、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恆的活火。「這個世界不是任何神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恆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在一定分寸上熄滅。」 ②機械唯物主義,與近代自然科學相結合,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直觀性、猜測性,但又存在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歷史觀是唯心主義)這三個根本缺陷。 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論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編輯本段]四、主要內容
1、對立統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對立的部分組合而成的。 例如, 電現象中包含有正電荷和負電荷;原子是一個整體但也是由相反電荷的氫核和電子所組成。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對立統一思想來自黑格爾。 毛澤東所著《矛盾論》對對立統一有詳細論述。
2、質量互變
物質的屬性具有質和量兩個屬性。質是指物質的性質,而不是質量;量是指衡量物質處在的某種狀態的數量。從量變到質變,就是說物質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種性質變化到另一種性質的過程中,總是由微小的變化(稱作量變)慢慢積累,微小的變化的積累最終導致物質由一個性質變化到另一個性質。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原理來自黑格爾的正-反-合三階段論:「正」態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發展,會過渡到反面,成為「反」階段,這是第一個否定;由反階段再過渡到它的反面,是為否定之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後,事物雖然回到「正」態,但已不是原來的狀態,而是更上一層樓。 中國民間諺語「物極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極泰來」則是否定之否定。
4、物質與意識
①思維和存在哪個是第一性的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哲學可以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②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兩個派別; ③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就是看它們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識理解: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同於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通常說的「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命題,它是指,一方面物質決定意識,另一方面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物質世界,意識能動地反作用於客觀物質世界)。這是對實際存在的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正確揭示。哲學基本問題所說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哪個決定哪個;二是,意識能不能正確地反映物質,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客觀存在。對這兩方面的正確回答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可見,這里所回答的第二個內容,與前面說的第二個內容不是一回事,兩處說的「關系」是有不同之處的。 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哲學史的總結,歷史上的哲學,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在新的高度上正確地回答了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且進一步科學地指明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編輯本段]五、與唯心論根本分歧
唯物主義: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戰國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東漢王充:「天地合氣,萬物自生。」 南朝范縝:「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明朝王夫之:「氣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無其器則無其道」。 唯心主義: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①主觀唯心主義:世界由人的意識創造、決定。宋朝哲學家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心外無物。」 英國哲學家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覺的組合」、「觀念的集合」。 「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②客觀唯心主義:世界由某種神靈或不可捉摸的絕對觀念創造、決定宋朝哲學家朱熹:「理在氣先。」 柏拉圖: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爾: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創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義兩種形式,雖有某些差別,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認為,思維、意識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質是第二性的,顛倒了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真實關系,背離了自然科學和人們的實踐經驗。
[編輯本段]六、相關資料
什麼是唯物主義——彭哲也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思想就在於承認物質與意識相區分,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存在著一個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先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物質決定意識,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簡單地說,只要承認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這就是唯物主義。 曾經有一個笑話,說的是上帝讓一個神去統計這個世界上好人和壞人各為多少。這個神先去統計這個世界上的壞人有多少,結果卻深感工作量之大。於是他改變方法,轉而專去統計好人有多少。結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務。 既然這個世界上的唯心主義的各種表現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個。所以我們簡單地定義一切反唯物主義的都是唯心主義,這樣就簡單地明白地定義了唯心主義。 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這個世界上意識與物質沒有區分,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只有意識而沒有物質。既如此,物質對意識的終極決定作用當然就不存在。主觀有神論認為,人的意識是不滅的。這樣就直接或者變相地承認了人死後人的意識化為靈魂。既然意識是不滅的,那麼物質對意識的終極的決定作用也就不復存在。徹底的客觀有神論認為,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而神是自造的。徹底的客觀有神論所謂的神必是人格化的。所以這種神可以歸入我們所說的廣義的意識的范疇。由於客觀有神論認為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那麼對這個世界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當然就是神了,那麼對人的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當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質世界了。徹底的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客觀唯心主義和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認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東西是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更有一種二元論哲學,這種哲學否認物質決定意識,也否認意識決定物質。但它既否認了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那麼它同樣的是屬於我們所說的唯心主義的范疇。還有一種泛神論。這種泛神論所謂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這種神是所謂的超自然力量。如果這種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話,那麼對這個世界起終極決定作用的無疑的也是這種超自然力量。所以同樣的是,泛神論也否認了物質世界對意識的終極的決定作用。 從上面我們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定義來看,我們可以非常明白地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所以這個定義是站得住腳的! 重要補充——彭哲也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物質.過度誇大意識對物質的作用,這就是主觀唯心主義.過度地誇大物質對意識的作用,這就是客觀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方法論就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它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在實踐中,在主觀與客觀相結合中才能夠終極地檢驗真理.而無論是客觀唯心主義還是主觀唯心主義,它們基本的方法論都是主觀與客觀相割裂,它們對真理的證明,總是妄想在意識內證明一切,反對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由於客觀唯心主義與主觀唯心主義最基本的方法論都是主觀與客觀相割裂,所以把二者同稱為唯心主義.這個方法論才是二者最本質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