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信息系統發展歷史

信息系統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2 16:02:20

㈠ 信息系統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的

信息系統大致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電子數據處理階段、事務處理階段、管理信息系統階段和決策支持系統階段。

從信息系統的發展和系統特點來看,可分為數據處理系統(Data Processing System,簡稱DP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MIS)、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stainment System,簡稱DSS)、專家系統(人工智慧(AI)的一個子集)和虛擬辦公室(Office Automation,簡稱OA)五種類型。

拓展資料

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計算機硬體、網路和通訊設備、計算機軟體、信息資源、信息用戶和規章制度組成的以處理信息流為目的的人機一體化系統。

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路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㈡ 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

從計算機投入商業使用到現在,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面向事務處理階段

面向事務處理階段也是部門內的信息集成的階段,它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開始階段和擴展階段。在開始階段,信息系統的目標是提高業務處理的工作效率,使員工從機械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處於開始階段的信息系統的典型例子是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到了擴展階段,信息系統的目標是在業務處理自動化的基礎上,對業務數據進行事後分析,向個別的部門提供一些管理和決策的信息。1996年,我國所提出的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財務軟體就屬於擴展階段的信息系統產品。

2. 面向系統階段

面向系統階段也是企業內過程集成的階段,此時信息系統的目標是提高信息處理的實時程度,為企業提供戰術決策的相關信息。MRPⅡ、ERP等管理軟體屬於面向系統階段的信息系統產品。

3. 面向決策階段

面向決策階段也是企業間的過程集成階段,這個階段的信息系統的目標是為企業提供戰略決策的相關信息。各種各樣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CRM系統和電子政務系統等都是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外部實體實現集成的途徑。

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在歷經20多年後,已經進入面向事務處理階段的後期,即擴展階段。該階段的主要矛盾在於充分發揮IT技術以滿足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的需要,是以如何充分利用IT技術作為關鍵點。但出於各種原因,我國多數企業尚難以步入更高的發展階段。

㈢ 信息技術的發展史

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出現於20世紀二十年代。1929年10月,中國民黨政府軍政部在南京建立「電信機械修造總廠」,主要生產軍用無線電收發報機,以後又組建了「中央無線電器材有限公司」,「南京雷達研究所」等研究生產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十分重視電子工業的發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電訊總局,接管了官僚資本遺留下來的11個無線電企業,並與原革命根據地的無線電器材修配廠合並,恢復了生產。1950年10月,中國政務院決定在重工業部設立電信工業局。1963年,中國國家決定成立第四機械工業部,專屬中國國防工業序列。這標志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成了獨立的工業部門。
1983年,第四機械工業部改稱電子工業部。中國的電子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軍民結合、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部門。到90年代初,中國電子工業已經能夠主要依靠國產電子元器件生產20多類、數千種整機設備以及各種元器件,許多精密復雜的產品達到了較高水平,並形成了雷達、通信導航、廣播電視、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與電子專用設備等六大產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已具有門類齊全的軍用電子元器件科研開發與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統工程科技攻關能力;基本能滿足戰略武器、航天技術、飛機與艦船、火炮控制和各種電子化指揮系統的需要;到2008年,電子信息產業所提供的產品都達到了較高技術水平,其中不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㈣ 信息系統的發展主要經歷的哪幾個階段

1、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單項數據處理階段、綜合數據處理階段
2、管理信息系統
3、決策支持系統
4、信息系統的發展經理信息系統、戰略信息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㈤ 信息化發展歷程

徒步化——走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徒步化」是其主要標志之一:步兵機動、作戰、運輸武器裝備,完全靠人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中國工農紅軍發展的鼎盛時期共有43個軍,全部都是陸軍,步兵佔95%以上。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行程2萬5千里,靠的全是「鐵腳板」。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仍然是步兵打天下。此時,部隊的裝備和待遇有了很大改觀,「小米可以加步槍」了,但「汽車始終沒能加大炮」,「飛機加大炮」就更是奢望。

解放軍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還是「徒步化」,但已經開始向「騾馬化」過渡。繳獲日軍和國民黨的山炮、野炮、戰防炮等大口徑火炮陸續裝備部隊,但那時還很少有汽車牽引,騾馬成為牽引重裝備的主要運力。解放戰爭後期,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軍區成立坦克大隊,但坦克出了毛病還要靠牲口拉。

騾馬化——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跨越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軍才真正由昔日的「鐵腳板」實現了「騾馬化」,歷程30年。

「騾馬化」的標志是:步兵仍靠步行作戰,指揮員靠乘馬,重武器裝備靠畜力運載,並擁有相當數量的騎兵部隊。

1985年之前,人民解放軍的師、團、營、連都有軍馬和馬廄,並編制有專門的馭手班,當兵趕馬車在當時司空見慣。高高的草垛是軍營的象徵,重武器裝備和給養靠軍馬運輸,營指揮員沒有指揮車,配備乘馬,團里還有專門為軍馬看病的軍馬所,大軍區後勤部編有軍馬部,總後有培養軍馬醫生的獸醫大學,人民解放軍還建有騎兵學校,全軍在新疆和內蒙古還建有許多繁殖馬匹的軍馬場。

1985年人民解放軍裁軍100萬,走上了精兵之路,以步兵軍改建諸兵種合成的集團軍的同時,取消了「騾馬化」,全部實現「摩托化」。

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從此消失。目前只是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擔負影視片的拍攝等任務。

摩托化——步兵終於告別了「鐵腳板」

人民解放軍實現「騾馬化」,只是重機槍、火炮、指揮員和騎兵享受了騾馬待遇,步兵仍然靠「鐵腳板」。

1969年2月,人民解放軍開始組建「摩托化」步兵師和「摩托化」步兵軍。1985年,人民解放軍全部實現「摩托化」。從「騾馬化」到「摩托化」的歷程也大約是30年。

「摩托化」的標志是:步兵以車代行,運力為汽油發動機、膠輪車,裝備全部由車載。「摩托化」步兵師編有摩托化步兵團、坦克團、炮兵團和工兵、通信兵等兵種分隊。摩托化步兵團徹底告別了「鐵腳板」,步兵機動全部乘坐車輛。

「摩托化」使人民解放軍戰場的快速機動能力發生歷史性巨變,人民解放軍靠「鐵腳板」追趕敵人汽車輪子的作戰方式和千軍萬馬沙場奔騰的場面永遠成為歷史。

機械化——鐵甲步兵登上了歷史舞台

在實現「摩托化」的同時,人民解放軍開始嘗試「機械化」。「機械化」部隊是指陸軍的主要裝備以內燃機和渦輪機為動力,以履帶為機動式樣,以容納多種先進技術為特徵的高度合成的部隊。

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副軍長劉雲海說,「機械化」部隊的鮮明特點是機動能力強,由於裝甲車輛和火炮都採用履帶而不是膠輪,因此,不僅能在城市公路上機動,而且能在山地、草原、荒野等復雜地形上機動;另一個鮮明特點是防護能力強。「機械化」部隊的車載裝備都有裝甲防護,並且有較強的火控系統,能夠做到攻防兼備;第三個特點是把諸軍兵種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軍兵種合成的威力。

「這種把『矛』和『盾』合二為一的裝備,以及把諸軍兵種合成的部隊編程,成為現代戰爭的最佳組合。」劉雲海說。

「機械化」時代,輪式車輛大量減少,坦克、裝甲車、步戰車和履帶式自行火炮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裝甲兵成為人民解放軍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步兵乘坐輪式運輸車作戰。

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於1955年4月成立。1984年4月,人民解放軍誕生了「機械化」集團軍。

2003年,黨中央再次宣布人民解放軍裁軍20萬的同時,加快了機械化的步伐,一大批「機械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旅紛紛從摩托化部隊中脫穎而出,「機械化」步兵學院也誕生了。

目前,人民解放軍已建立若干機械化集團軍、機械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旅,就全軍來說已達到半機械化的程度,「機械化」部隊數量開始超過「摩托化」部隊。從人民解放軍實現「摩托化」到如今的半機械化,用了20年時間。

信息化——快步追趕世界新軍事潮流

2002年,中共十六大為人民解放軍提出「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實現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

「信息化」部隊的主要標志是:以數字化電子信息裝備和機械化主戰武器為主導裝備,實現指揮控制、情報偵察、預警探測、通信、電子對抗一體化和主戰武器智能化,適應未來信息戰要求的新一代作戰部隊。

「數字化」部隊的實質是以計算機為支撐,以數字技術聯網,使從單兵到各級指揮員,從各種戰斗、戰斗支援到戰斗保障系統都具備戰場信息的獲取、傳輸及處理功能。它能夠達到戰場信息的最快獲取、信息資源的共享、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指揮員對士兵的最佳指揮效益。「數字化」是信息時代軍隊現代化的主要標志。

人民解放軍把計算機運用於作戰指揮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80年代初,大軍區以下單位沒有計算機。目前全軍軍、師、旅、團全部配備了計算機。全軍旅以上建制部隊訓練中心,設有計算機模擬訓練室。

人民解放軍指揮自動化系統也逐步完善。目前已由創業初期的單機開發應用進入成片、成系統建設階段,開設了以計算機網路、軍事資料庫為主要內容的建設領域,實現了在相當一級作戰部隊的聯網。指揮自動化系統在部隊完成戰備值班、訓練演習、搶險救災、應付突發事件等重大任務和工作中,已成為不可缺少的指揮和管理手段。

計算機的普及、聯網和指揮自動化系統的發展,為人民解放軍發展「數字化」部隊奠定了基礎。7年前,人民解放軍開始嘗試「數字化」部隊建設,建立了若干數字化兵種試驗部隊。據悉,在朝鮮戰爭的雲山戰斗中大敗美軍「開國元勛」師——美軍騎兵第一師的志願軍某部炮兵部隊,就是「數字化」炮兵建設的試點單位。目前,這支部隊「數字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在南中國海沿岸舉行的軍事演習中,初露鋒芒。​

㈥ 管理信息系統《MIS》發展史

1、信息系統的歷史與發展
(1)人基信息系統
誤區:沒有計算機就沒有信息系統。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企業通過其組織機構和機構中的人,利用口頭語言和紙介質的文件等工具傳遞信息,構成早期的信息系統。
中國的烽火台報警信息系統、皇家驛站信息傳遞系統,在這些信息系統中,人是主體,工具是烽火台和千里馬。
2)人機信息系統
這個階段的信息系統一般都採用計算機輔助,有的學者稱為基於計算機的信息系統(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3)網基信息系統
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
世界經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全球化,需求多元化,竟爭激烈化等。
對內通過企業內聯網(Intranet)進行流程重組,對外通過企業外聯網(Extranet)和國際互聯網(Internet)進行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活動。

4)光基信息系統、藍牙信息系統、基因信息系統
光技術的採用
移動技術或無線技術的採用(如藍牙技術)
生物技術的採用
管理信息系統的角色與功能

⒈ 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角色
(1) 支持企業過程和企業運營。
(2) 支持員工和管理者制定決策。
(3) 支持企業創造與競爭者之間的差異,獲取市場競爭的戰略優勢。
⒉ 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1) 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組織的計劃工作。
(2) 管理信息系統強化了企業的組織管理。
(3) 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支持企業組織的領導工作。
(4) 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加強企業的控制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統促進組織管理創新。

發展前景

管理思想現代化 開發平台標准化
系統應用網路化 數據資源海量化
應用系統集成化

㈦ 中國的信息技術發展史

1、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語言的使用,發生在距今約35 000年~50 000年前。語言的產生,信息在人腦中存儲和加工,利用聲波進行傳遞,是猿到人的標志。

2、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是文字的創造,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文字 。文字的創造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3、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是印刷的發明,約在公元1040年,我國開始使用活字印刷技術(歐洲人1451年開始使用印刷技術)。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使信息可以大量生產,擴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圍。

4、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和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實現了金屬導線上的電脈沖來傳遞信息以及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

5、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應用。1946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1946~1958年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1958~1964年第二代晶體管電子計算機。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20世紀80年代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7)信息系統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發展前景

1、信息技術革命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和橋梁,是促進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技術革命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新亮點。信息技術將使人類能夠進一步把潛藏在物質運動中的巨大信息資源挖掘出來,把世界變成一個沒有邊界的信息空間。

2、國際互聯網的普及提供了加強各國經濟聯系的新紐帶,信息的快速搜集、加工、儲存和傳遞,使各國政府、公司企業和個人能便捷地獲取信息。信息的這種透明性(公開性)和流動性,有利於各國政府和人民間的相互了解、有利於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有利於政府和企業的科學決策,從而必然有利於各國間的經濟合作。

3、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將在21世紀大大促進全球實務經濟和服務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知識將成為對世紀生產要素中的一個獨立成分。

㈧ 信息系統論的信息系統論的發展過程

本世紀20-30年代,美國會計界普遍認為,會計是一門藝術,一門具有廣泛和多種用途的藝術。既然是藝術,任何期望對會計加以規范、約束的企圖,都是不恰當的。
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追使會計職業界重新認識自身的職業形象和會計的本質特徵。從30年代中期起,美國的會計職業界開始了制訂「公認會計原則」的工作,也表現會計職業界對藝術觀的立場和態度。二次大戰前後,一些新的工具性學科在西方、主要是美國得以醞釀和誕生,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到60年代,系統論和資訊理論幾乎運用到一切領域。另一方面,電子計算機發明後,迅速地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50年代中期,電子計算機開始應用於工資的管理,此後,很快普及到會計的主要領域。信息科學帶來的新思想和新技術,打開了會計人員的思路。人們開始重新探索和認識會計的本質與作用。
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在紀念該學會成立50周年的文獻《論會計基本理論》中提出會計基本上是一個信息系統。
由於這一觀點符合了當時社會的滸性觀點,並能較好地解釋相關的會計理論和方法,同時,也可以將會計作為一門科學來看待。因此,到七八十年代,已成為美國會計理論中的主流派觀點。大量的出版物和權威性的理論文獻,都認同這一觀點。

閱讀全文

與信息系統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