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榆林有什麼名勝古跡
榆林建城歷史已有數千載。2000年前最早的地方郡治和縣治城池,在榆林的魚河鎮和榆林的古城灘村。為重現歷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風采,對現存榆林市區古城牆的研究很有必要。現將今榆林古城的由來、古城池的沿革與古城牆的建構分述如次:
(一)榆林古城之由來榆林地處河套之南黃土高原與草原的接壤區,是農耕民族防禦蒙古鞋粗游牧部族南侵而構築工事的最佳選擇。榆林城建位置在長樂堡與保寧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鎮。其城東依駝峰山,西臨榆溪河,南帶榆陽水,北鎮紅石峽,故明代列為九邊重鎮之一—延綏鎮駐地。據《延綏鎮志》、《榆林府志》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駐守綏德延綏鎮都督王禎在偷林庄(今普惠泉處)始築榆林城堡,「城座不過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在城北(今官井灘)增築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將延綏鎮治所由延綏移駐榆林城堡,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
(二)古城池的沿革
由於軍事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榆林城池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擴建,即「三拓榆林」。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撫黃獻向北展築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廟一帶,俗稱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撫熊綉展築南城廓至凱歌樓(原名懷德門,正德末年巡撫都御史姚摸改為此名),俗稱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總制鄧璋擴築建成南關外城,推至榆陽河沿,俗稱南城。此即歷史上所稱「三拓愉陽」。從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歷代駐榆官員對榆林城垣屢加修築,除增高加厚外,並相繼完成全城牆外部的青磚包砌。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東城門兩座,即威寧門、振武門;南城門一座,即鎮遠門;西城門四座,即廣榆門、宣武門、龍德門、新樂門;北城垣無城門;中部建有鎮北樓,加上各城門樓,城牆四角樓及東城上的訊敵樓、觀遠樓,全城牆上共建有城樓14座,城周長5354步,東門、南門有瓮城,並設千斤閘,與城牆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清代,榆林城牆多次進行修築,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沒,時值關中等地回民造反,道憲常瀚令棄北城,在廣榆門東西縮築北城牆,長438丈。其後同治六年(1867年)、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十年(1884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四次較大規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國年間,榆林城牆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積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國著名作家老舍來榆,曾描寫道:「城扁街寬」,「堅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後因兵資大部分城樓塌毀。解放前夕宣威門(俗稱大西門)猶保存完好。今日城東南角之魁星樓遺跡尚在。
(三)古城牆之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牆保存較完整,時東城牆長2293米,西城牆長2184米,南城牆長1059.5米,北城牆長1125米,城垣周長6761.5米。
據有關資料稱,榆林城牆「頂寬三丈,底寬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約為12米。據報載北京明城牆牆體高11.6米。榆林為九邊重鎮之首,出於軍事之需要,城牆高度已超過北京城牆。城牆上建磚垛口1700多個,據說有邏城72個,並在此置火炮。
㈡ 榆林在漢代是什麼
榆林漢代屬上郡管轄。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回明朝九邊重鎮「答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志。[
㈢ 關於榆林的近代史
我國約有2000多座城市,國務院自1982年先後4次公布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01座。榆林於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第二批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列第54位,這足以說明榆林古城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地位及含金量。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的根魂
榆林古城,別稱榆陽,雅號駝城。依大漠,踞高原,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自商武丁北伐鬼方三年以來,一直是我國民族爭戰古戰場的前哨要地,明朝中葉,置為萬里長城沿線「九邊重鎮」之一,多有名將鎮守,各朝關於榆林邊務之疏奏論策,國史方誌典籍多有記載。據《榆陽文史資料》第七、八期,由杜相唐老先生整理的「榆林大事記」中,從夏商至清末共438條,其中涉及戰爭的有215條,占總數的49.1%。其中:夏商至元末有262條,涉及戰事的有93條。明朝267條,涉及戰事的有96條。清朝有109條,涉及戰事的有26條。因此而演育了浩繁跌盪的殘酷與悲壯的民族爭戰史詩和蒙漢民族相融互通的人文歷史。是民族爭戰選擇了榆林,是軍事戍邊開發和發展了榆林。從榆林古城歷史沉積的豐富的文物遺跡所承載的燦爛的歷史文化中,突顯了位居萬里長城中部的榆林古城所蘊涵的獨特的豐厚的古代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和蒙漢民族和睦共處的邊商文化底蘊,這就是榆林古城應該向世人展示的歷史文化根魂。
榆林文物遺跡特色
據史料記載,榆林古屬雍州,又曰朔方地。商時為鬼方,西周為獫狁所據。春秋時又為林胡、白翟地。戰國初屬魏地,置上郡,歸秦後,設上郡制所膚施縣於榆林城南米家園子沙灘山。漢因秦制,仍置上郡,並設龜茲屬國城於榆林城北古城灘。三國時為匈奴所據。宋代被西夏國占據。明洪武二年建榆林寨,成化七年升為榆林衛,築衛城。成化九年,延綏鎮由綏德遷於榆林,成為九邊重鎮之一,至清代。先後有商武丁、秦始皇、漢武帝、北魏太武帝、明武宗正德皇帝、清聖祖康熙皇帝親臨榆林征戰巡邊,其中明武宗正德皇帝在榆居住達3個月之久。榆林古城悠久的歷史,留下了一處處古老文明的遺跡,悠久的歷史記載了一樁樁邊塞要地的史實,悠久的歷史積淀了邑境深厚的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蒙漢民族相融互通的邊商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遺跡呈顯出古長城遺跡多、古城牆拓展擴建多、衙門多、衛星營堡寨子多、廟宇多、樓及牌樓多、九龍壁多、中葯鋪店多、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多為特點的歷史文態與風貌,被世人譽為大漠里的「小北京」。
據考證:榆林是全國唯一遺存魏、秦、明三個朝代修建的古長城和秦直道並存的城市。在明長城上所建的鎮北台,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腳下建有明清時代蒙漢民族貿易互市的易馬城和接待納貢議事洽談使者的款貢城及歷代名人將士提撰的紅石峽摩崖石刻寶庫。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榆林古城牆,經過三拓一縮,形如長方形古刀幣狀,周長曾達8920米,面積3.9平方公里,現為周長6322米,面積2.14平方公里,屬三里方城建制。2004年11月27日出版的《我國九大古城牆》一文中榜上有名,位列第六。城牆上城門、瓮城、城門樓最多時曾達7處,是全國少數沒有北城門的城池之一,城牆另建有文昌樓、魁星樓、文昌宮、大仙樓各一座。城內有2道山,3條街,75條蜿蜒小巷,呈棋盤井字格局,2000多個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如繁星點綴,布滿全城。市井以南北大街為抽線,街道兩旁明清風格的商賈店鋪林立,其中中葯店鋪多達40多處,累計達70多個這在全國也是少有。大街上由北到南,從明到清,先後建有古樓、凱歌樓、新明樓、萬佛樓、文昌閣、鍾樓6座,在6樓中間建有功德牌坊5座相互輝映,其中以新明樓純木結構建築精巧奇特秀麗而著稱,三樓上保存有目前全國唯一的稀世珍寶——明代大宦官魏忠賢銅像一尊。城南建有明代隱譽文筆的凌霄塔和隱譽玉硯的水上橋、橋上水的榆陽橋及清代乾隆皇帝御書賜獎的「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御碑亭,同城北的鎮北台構築出一幅「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踦街天下名」的在全國獨無僅有榆林古城景觀風貌。從名代萬曆年間始,古城內和近郊建有大型寺廟建築群近10處,共有儒、道、佛三教廟宇83座,其中關帝廟最多有6座,城隍廟次之有3座,文廟有1座。全城有各種官衙、功德、百歲、褒獎、記事、廟宇、貞節牌坊、牌樓66座。為了加強和鞏固九邊重鎮的軍事防禦體系,先後曾設置過道台署、道尹署、知府署、知縣署、巡撫署、總兵署、中營署等7個衙門。在古長城沿線設置衛星營堡寨子36個,形成了長城中部的立體防禦體系。為了保障戍邊將士人才培養和身體健康,早在明代弘治8年(1495年)在新明樓西創辦了書院,以榆林別名命為榆陽書院,於明清兩代培養出進士38人(文10人,武28人)、舉人285人(文40人,武245人)、貢生43人。明代成化年間,經上疏獲准在榆林開設了「醫學」,時至崇禎年間因破毀而停辦,共計維持辦學170年之久。清同治年間,榆林最先開設了「牛疫局」,預防天花病在戍邊將士中發生與流行。綜上所述,事實證明:是民族爭戰選擇了榆林,是軍事戍邊開發發展了榆林。
在中國革命近代史上,榆林古城具有百年校史的榆林中學,由進步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任校長,聘請共產黨革命知識分子魏野疇、李子州、王森然等仼教員,為國共兩黨培育了劉志丹、劉瀾濤、王子宜、髙崗、賈拓夫、曹力如、杜聿民等高級將領和知名人士。榆林中學內的斌丞圖書館,在陝北建黨初期發揮過重要作用。紅石峽雄山寺翠然閣,1928年、1929年是中共榆林縣委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和中共陝北特委召開第二次擴大會議的會址。在抗日戰爭期間,居住在榆林古城南郊金剛寺桃林山莊的國民黨鄧寶珊將軍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周旋於國共兩黨之間,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與發展,榆林古城為陝北革命近代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榆林歷史文化遺跡的劫難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及其遺跡就是保護歷史,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近70年來,榆林的歷史文物遺存卻遭到幾次災難性浩劫,致使一座承載中國古代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和邊商文化特色,足可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面貌全非,文物古跡逐年消失,所剩無幾,目前已經到了該向國家申報摘掉榆林歷史文化名城殊榮的地步。糾其原因:一是戰爭性破壞,二是政府領導無知的野蠻性行政破壞,三是文化大革命、「四清」運動的破「四舊」性破壞,四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無法可依性破壞,五是自然融蝕性破壞,六是城內人口密度超越城市承載能力性破壞,七是建設性破壞等。其中以戰爭性破壞、領導無知野蠻行政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最為嚴重。據有關資料記載,榆林古城在清末民初,城鄉有大小寺院、廟堂、宮觀、石窟達200多處,連同其它文物古跡加在一起達近300處,僅古城四郊有文物古跡80多處,約有民居四合院2000多。1986年普查時,文物景點僅剩170處,四合院1100處。2003年文物管理部門公布的文物保護景點有41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4處,縣級36處。其類別是古遺跡4處,古墓葬6處,古建築24處,石窟、寺廟及石刻4處,重點史跡及代表性近代建築3處。有四合院700處,其中具備基本規模的有90多處,保存較完整的僅有9處。據不完全統計:毀於1947年戰爭炮火或拆毀的文物建築約90多處,四郊原有的80多處文物建築僅剩凌霄塔、榆陽橋、御碑亭、南關閣、金剛寺五處,其餘的盪然無存。解放前後,先後被機關單位、學校佔用的有50多處。歷年被行政強行拆毀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的文物建築約80多處。古城牆上的兩處城門、4個城門樓被拆,先後在城牆上扒開5處缺口,長度在千米以上,約有上千米的城牆夯土層被機關單位、居民挖空,只剩磚牆體,有300多米城牆磚土分離,懸空塌陷。詳見附錄《榆林古城歷史文物損毀記事》、《榆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總體概括為::「空前重視、空前破壞」、「拆真古董、建假古董」和「修舊不如舊,變成四不象」。1986年12月8日,榆林古城被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至今,榆林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前,因財力所限,工作重點只能放在榆林民間習俗、飲食、建築、宗教、藝術、曲藝等的挖掘、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調查上。對鎮北台進行了修復,動員社會力量修復古長城墩台3個。1996年,成功地向國家推薦將鎮北台列入國家重點保單位,於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鎮北台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榆林撤地建市,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步入快車道。2001年,市政府拿出600萬元,向全國公開招標,在1988年編制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榆林市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制定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近、中、遠期目標,確定了「修舊如舊、風貌協調」的保護原則,提出了「保護、修繕、恢復、保留、整飭、更新」6種模式。2002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城市規格管理辦法》、《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技術規定》和《違章建設處罰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成立了由專家、有關領導、市民代表組成的榆林市規劃委員會,確定了「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管理措施。2000年以來,市政府累計投入15億元,對城市道路、橋梁、公園廣場、供熱供氣、給排水工程、河堤改造工程、綠化美化亮化、電纜線路等進行了硬化治理。用了4個多億對榆林古城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相繼完成了:古城街面巷道改造、西城牆維修、修復了南城門瓮城、凌霄塔、梅花樓、萬佛樓、鍾樓,重修了古樓、凱歌樓、文昌閣、新明樓及牌樓等。對通往紅石峽和鎮北台的道路進行擴展改造、對步行街兩側的不合理建設進行拆除,並將全部鋪店進行了恢復原貌整修。目前,榆林城區面積擴展到28平方公里,人口達27萬,自來水普及率達96%,天然氣普及率達40%,城區綠化覆蓋率達28.8%。通過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進一步優化了城市形象,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文化品位。但是,在修復文物古跡時沒有遵照「修舊如舊、風貌協調」的原則,部分古建築沒有達到歷史的記憶要求。如鎮北台殘體無首,原頂層的哨棚和旗桿至今沒有恢復,失去了當年雄威。南瓮城、西城牆的修復其寬度沒有按原有標准修建。大街上的古樓、凱歌樓、文昌閣的匾額題詞與原來不符等。特別是在2001年拓寬開發二街時,數以百計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毀於鏟土機下。2006年,大街兩旁的店鋪修復千篇一律,一個模式,一種色調,失去了原有風貌,真是「拆了真古董,建了假古董」。
平遙古城的借鑒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隸屬於晉中市,踞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第二批命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平遙古城文物眾多,內容豐富,價值極高,保存完整,為全國罕見。全縣擁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3處,市級4處,縣級77處。平遙古城是全國現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古城牆始建於西周宣武時期,現在的古城牆從明代洪武三年開始,在舊城牆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城牆周長6163米,高約10米。市井以市樓為中心,以南大街為軸線,對稱地分布著左城隍,右衙門;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院的封建禮制格局。城內街道兩旁完好地保存著220多家商賈店鋪。保存傳統民居3797處,有488處保存非常完整。古城內及近郊保存有五代、宋、金、元、明、清各個朝代的文物珍品,雙廟寺的彩塑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日升昌票號是民族銀行業的「鄉下鼻祖」;鎮國寺萬佛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古城牆在國內保存最完整,名列全國四大古城牆之首。平遙古城由古城牆、古縣衙、古寺廟、古店鋪、古街道、古民居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古建築群,是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平遙也曾是中國明清時期最繁榮的金融中心,有中國古代「華爾街」的美譽。平遙古城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變遷、城市建築、人類居住形式、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評價是: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正是祖先們留下的珍貴財富,通過堅持不懈、不遺餘力地保護,才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的殊榮。也正是由於平遙古城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才使平遙古城取得了走向世界的「名片」,最終發展為國際更具知名度,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晉商文化旅遊城市。平遙古城與榆林古城於1986年12月8日同時被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時隔11年,於1997年12月3日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因此,他們所取得的成功經驗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與學習的,現就他們的特色經驗介紹如下,以供借鑒:
一、 關鍵時刻是專家學者挽救了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有過晉商文化的輝煌,也有過衰敗,甚至險遭厄運。它曾經飽嘗過戰爭炮火的洗禮,更受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1977年汾河泛濫,水庫垮塌,一場洪水過後,人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而古城牆卻垮塌17處之多。因無人管護致使單位和個人扒下牆磚修廁所和倉庫,將象徵孔子3000弟子的城牆垛子和72賢人的敵樓拆毀,所剩無幾。改革開放初期,平古地方官員雄心勃勃,為平遙古城描繪出了一幅現代化籃圖,規劃在城牆上扒7個口子,拆掉市中心的市樓及周邊的明清民居、店鋪建築,建成環形交叉路口,拓寬街道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並付諸實施在東城牆上扒開了口子,拆毀東大街兩旁的民居和店鋪180多米。這一消息和舉措震驚了著名建築學家、文物保護專家、教授阮儀三、羅哲文、鄭孝燮等,經他們大聲疾呼,聯名上書,終於從鏟土機下搶救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倖免了一場建設性大破壞。
二、 保護古城牆量力而行、堅持不懈。
從1980年開始,平遙縣政府在專家的指導下,堅持「新舊區絕然分開,確保老城區,發展新城區,修復如舊」的方針,開始了漫長的城牆修繕工程,歷時14年,到1993年結束,除中間停頓2年外,每年少則數百米,多則上千米,終將古城牆、瓮城、城門樓、敵樓恢復了歷史原貌。
三、 保護店鋪、民居實施了「贖買」和「補貼」政策。
平遙縣政府為了掌握保護街道兩旁商賈店鋪民居的主動權,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不遺餘力地逐步將縣城內三分之二的店鋪和民居贖買在政府名下,由房產部門管理。對有保護價值的私人店鋪和民居實施掛牌保護,在維修時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要求必須保持原貌。
四、 黨、政機關帶頭搬出古城、實施降低人口密度策略。
1997年、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時,在2.25平方公裡面積的古城內有5.5萬常住人口,其人口密度高於北京和上海,據專家評估,古城內適宜人口卻僅為2萬人。為了減輕古城的人口承載能力,縣委、縣政府將黨政機關率先搬出古城,隨後將學校、醫院等90多個事企業單位遷往新城區。他們在「保護老城區、發展新城區」的思路指導下,一方面嚴格控制古城內空閑地建築,只搞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能修建住宅,並將將建國以來修建的30000多平方米不協調建築全部拆除,保存了古城原貌。另一方面在新城區實施了土地集中儲備和公開出讓政策,扶持發展房地產和旅遊相關產業。1997年以來,用於古城保護資金共計4.2億元,其中動員社會力量投資2.8億元,占總投資的67%。同時在新城區啟動了3個上億元項目工程,即:上億元學校、上億元賓館、上億元市場建設項目,拉動人口從古城區遷往新城區,以達到保護與發展同步目標。
五、 緊扣文化性主題,堅持走特色化城市之路。
文化性是一個城市永葆魅力的關鍵。平遙古城蘊涵了較為完整的漢民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濃縮。平遙古城按照「全面保護、突出重點、修復如舊、以存其真」的原則,按照封建禮儀建制特徵、格局及明清時期原貌,對歷史街區、文化遺址、傳統民居進行保護性建設。對傳統工藝、民間藝術、商業票號等傳統文化進行了挖掘與搶救,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城原有文態和晉商文化特色,將平遙古城所蘊涵的中國古代軍事、吏制、建築、經濟、宗教、民俗、飲食、藝術和晉商等諸多文化的歷史記憶,科學地、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時,充分發揮民間協會組織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依託平遙古城世界品牌開展大型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將平遙古城的特色文化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
六、 改革探索管理模式。
為了加強平遙古城保護、開發、發展的管理,於2000年在全國縣級城市首家推行了城市行政處罰相對集中制度,成立了管理行政局。組建了山西首家股份制旅遊企業,即平遙古城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實行了平遙古城游覽景點「一票制」的門票管理辦法。新組建了由26名公安幹警組建的平遙古城旅遊派出所等,探索出一條符合平遙古城管理體制的新路子。他們還在經營理念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按照「保護前提下搞開發、在開發過程中注重保護」的基本思路,實踐了「取之於世界文化遺產、用之於世界文化遺產」的投資與保護共贏的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七、 依法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如何實施科學保護、依法保護是他們著力解決的重要課題,他們從立法和編制規劃兩個層次進行了探討,取得了成功經驗。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了《平遙古城保護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針對歷史文化名城和遺產保護的省級法規,成為平遙古城保護大綱,在它的領引下,省政府出台了《平遙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定》,縣人大出台了《加強對平遙古城內房屋建築和歷史街區保護的若干規定》,縣政府頒布了《加強文物單位、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的規定》等,逐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法律體系,推進了古城保護法制化。同時,他們根據平遙古城的全面發展應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總體思路,聘請了近百名國內知名學者、設計師、策劃師、分析師等,編制了《平遙縣歷史文化古城保護規劃》、《平遙古城保護詳細規劃》、《平遙縣城總體建設規劃》、《新城區建設詳細規劃》、《平遙旅遊目的地發展及五年行動計劃》等,描繪出平遙古城未來15年的發展藍圖。在一系列規劃指導下,對歷史街區和古建築實行分區、分級保護和修繕,真正做到「修舊如舊」,基本恢復了平遙古城明清時期的小社會風貌。
平遙古城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典範,其成功的特色經驗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附 錄:
榆林古城文物遺跡毀損記事
民國時期
定慧寺、普濟寺被井岳秀開辦的惠記工廠佔用,後改為醫院。
1916年古6月19日晚,萬佛樓失火,上千尊佛像毀於一旦。
位居寬巷的排樓失火,1920年改建鍾樓。
龍泉寺、福官廟被井岳秀炮廠、兵工廠戰用,後改為毛紡廠。
上帝廟被駐軍軍營佔用,後改建為製革廠。
朝陽觀被駐軍改作營房,解放後改設二中,後改為財校。
馬王廟被駐軍改作營房,解放後改為黨校。
三教庵被駐軍改作營房,現為民宅。
壽寧寺,大龍王廟被職業學校佔用,解放後改為農校。
准提寺建為平民小學,解放後改為二完小。
三官合移作三官會小學,解放後改為三完小。
1939年,因日本飛機轟炸,為防空疏散人口,東城牆鑿一小東門。
1946年,為減輕鎮遠門(南城門)人流壓力,在新建路南端城牆打開一缺口,約50米。
1947年,攻打榆林時,南城門樓、文昌樓、魁星樓、東方境、興隆寺、東岳廟、三義廟等城外四郊80多處廟宇文物被毀。僅存凌霄塔、榆陽橋、御碑亭、南關閣、金剛寺。
五十年代
1951年,南大街清代建文昌閣拆毀,木料製作辦公用具。
大街上五座牌樓相繼拆除。
關王廟、小寺被地黨校佔用。
戴興寺、關帝廟、大庵被糧食二門市佔用。
財神廟被縣法院佔用,現為四中所佔。
天神廟、忠義詞被榆中所佔。
旗纛廟、靈官廟、新樓觀被縣公安局佔用。
報神廟被報社佔用,現為家屬院。
娘娘廟被縣廣播站佔用。
六十年代
1960年,南郊南關閣拆毀,即現氣象局處。
「四清」、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將城內外各種牌樓、匾額一掃而空。
西城門樓拆毀。
西方境被地運司佔用。
天主堂被葯材公司、工農醫院佔用。
天神廟、關帝廟門前九龍壁拆毀。
新明樓巷道署衙門被地區公安處佔用,現為家屬院。
青雲寺被化工廠佔用。
雄山寺石窟遭破壞,神像全部被毀。
大草場大仙樓拆毀。
紅石峽關王廟、葯王廟、鎮北台頂部哨棚被拆毀。
軍分軍司令員陳令學批准拆毀南城牆約500米供地運司使用。
文廟拆毀被軍分區佔用。
七十年代
1970年,北大街明代最早建築文物古樓被拆毀。
1975年,北大街明代二拓榆林城的南城門,後改為凱歌樓破拆毀。
拓展人民路西城宣威門被拆,城牆拆毀100多米。
1977年,拓展二街時數十處古色古香民居四合院拆毀。
府縣城隍廟拆毀,政府修建家院。
鎮北台下建軍營。後改為藝校。
南門瓮城被梳毛廠佔用。
八十年代
西城牆南端約280米牆體牆體下沉。
清代劉公祠被黃航拆毀改建辦公樓。
東城牆八獅巷處扒開約30米缺口一處。
鍾樓山北城牆扒開約20米缺口一處。
九十年代
南城牆東段約200米牆體懸空成為危牆。
戴興寺內建小樓一座。
新世紀
開發新建路,數以百計的民居四合院拆毀。
建世紀廣場,蓮花池公園拆毀。
建二凌霄廣場,榆林標志性建築物巨型駱駝雕塑被毀。
明代新明樓被山西大噸位貨車拖掛受重創,迫使拆毀重建。
2006年,大街兩旁明清風格的鋪店改頭換面,千篇一律,一種模式,一種色調,失去原有歷史風貌。
㈣ 為什麼說榆林歷史悠久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有「小北京」之美稱,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1]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志。[2]
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夏商時,榆林市
戰國時的陝北上郡(古榆林)
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縣等地)在雍翟族境內。
周代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戰國時為秦國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
三國時期,上郡、西河郡為匈奴占據,未設置郡縣。
東晉時期,匈奴王赫連勃勃在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建立大夏國。
公元427年,北魏滅大夏,設立統萬鎮,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設夏州。[18]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設夏(治統萬)、長(治長澤,今靖邊境內)、綏(治龍泉、今綏德縣城)、銀(治儒林,今米脂境內)四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將綏州改稱上州,三年撤銷州制,設立朔方、雕陰二郡。
如果滿意,求採納。
㈤ 榆林的特色有什麼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的交界處,是一座年代久專遠的國家級歷史屬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榆林市及其周邊地區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有大大小小的古遺址、古城堡、古廟建築 100多處:這里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址、有西北最大的道觀所在地——佳縣白雲山、高原要塞 ——鎮北台等,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神木紅鹼淖、以及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紅石峽更為這座塞外名城增色不少。
此外,榆林古城內有很多建於明清時代的衙署、廟宇、府邸、店鋪等,就連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所以榆林亦稱小北京。石子鋪就的小路,灰色磚房的院落,木製門窗上的精美銅環……無一不透出古樸厚重的明清風貌。
網路里會查的更詳細。。
㈥ 陝西榆林簡介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志。
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轄2個區、1個縣級市、9個縣,常住人口340.33萬(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385.04萬(2017年)。是陝西雜糧的主產區。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
主要特點:
一是資源優勢突出。
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潛在價值超過46萬億元人民幣,特別是煤、氣、油、鹽資源富集一地,組合配置好,國內外罕見,開發潛力巨大。煤炭預測儲量2800億噸,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氣預測儲量6萬億立方米,是迄今我國陸上探明最大整裝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佔全國已探明總量的26%。石油預測儲量10億噸,是陝甘寧油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
二是人文優勢獨特。
歷史上,榆林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為晉,戰國歸魏,秦統一六國後為上郡地,唐及五代時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均屬關內道管轄,素有「九邊重鎮」之稱。
榆林城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古跡有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大夏國都統萬城遺址,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建築群白雲山道觀,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紅石峽,李自成行宮,陝西最大的內陸湖泊紅鹼淖等。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我市8個縣30個村莊戰斗生活過。
三是區位優勢明顯。
榆林地處中西部結合地帶,位於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之處,承接東西南北。西包鐵路復線、太中銀鐵路和青銀、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車,榆陽4C級機場建成投運。
高速公路總里程居全省首位,鐵路總里程達到1021公里,開通了至北京、烏魯木齊等城市的列車和上海、昆明等20條航線26個通航點。
㈦ 楡林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陝西榆林
陝北的山來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實在美/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
一曲民謠,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別樣美麗,道出了黃土高原的無限魅力。
榆林,又稱駝城,位於陝西省最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交接地帶,地域廣闊,地貌獨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長城沿線,林草蔥綠,牛羊成群,牧歌悠揚,丘嶺溝壑,梯田層層,花果滿山,堪稱「塞上江南」。晉陝峽谷,黃河濤聲,形成了絢麗多姿的特異景觀。
榆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六千年前後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遍布無定河兩岸。萬里長城蜿蜒橫貫榆林700餘公里,高聳在榆林城北的鎮北台是長城線上最大的峰火台。神木縣楊家城是宋代楊家將鎮守過的古麟州,米脂縣的盤龍山是闖王李自成的行宮。還有統萬城、佳縣白雲山廟、神木縣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書法寶庫紅石峽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優美的神木縣紅鹼淖……。
榆林是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和劉志丹、謝子長等在這里留下了不朽功業和光輝足跡。來到榆林旅遊,你會有沉甸甸的收獲。
行政區劃:榆林地區轄1市11縣,地區行署駐榆林市。
國土面積:總面積4.4萬平方公里
最佳旅遊季節:春夏秋冬,各有其景
榆林必游:統萬城、鎮北台、李自城行宮、二郎山
注意事項:榆林夏季多雷陣雨和冰雹,如果您夏季去旅遊注意備好雨具
建西部經濟強市 楡林未來20年鎖定三大目標
市況簡介
人口面積:轄榆陽區、神木縣、府谷縣、定邊縣、靖邊縣、橫山縣、佳縣、米脂縣、吳堡縣、綏德縣、清澗縣、子洲縣共1區11縣,人口333.7萬,面積4.3578萬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位於我省最北部,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北鄰內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黃河沿東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長城橫貫東西700多公里。
財政狀況: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11.4億元,財政收入19.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8元。
歷史沿革:榆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時為晉,戰國歸魏,秦統一六國後為上郡地。東晉時匈奴人在西部統萬城建都,稱大夏國。唐及五代時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均屬關內道管轄。清朝設榆林府,民國設榆林道。建國後,榆林為地區建制,2000年7月改為地級市。1986年,榆林城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榆林是一個革命老區,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這里成為抗日戰爭的總後方。毛主席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以及歌曲《東方紅》就誕生在這里。
「我們的目標,就是利用20年的時間完成三大目標,即把榆林建設成為西部經濟強市、建設成既有時代氣息又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人居環境。同時,我們不但有信心使榆林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亮點,而且有信心使她成為具有國際標準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接受采訪時,榆林市委書記周一波堅定而又自信地對記者說。黨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時間,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省十次黨代會提出把我省建設成西部經濟強省的目標。面對當前難得的經濟發展形勢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總結過去的發展思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新一屆榆林市委領導班子明確提出了今後20年奮斗的「三大目標」。
建設「中國的科威特」
榆林地處華北、西北結合地帶,截至目前,已發現8大類40多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炭、天然氣、石油、岩鹽的儲藏量都非常豐富。煤炭預計儲量2714億噸,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氣預測儲量4.18萬億立方米,石油預測儲量6億噸,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佔全國岩鹽總量的26%。作為國內外少有的能源礦產資源富集區,榆林素有「中國的科威特」之美譽。新時期榆林經濟發展的思路,就是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以此帶動相關和其他產業,實現榆林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神華、長慶兩大集團先後進入榆林,累計投入300多億元進行資源勘探開發,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從此拉開序幕。1998年,國家計委批准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規劃,基地建設進入了實質性啟動建設階段。基地的建設依託資源優勢,堅持「高起點、大規模、新機制、抓轉化」的原則,聚集各方面力量,大力發展煤炭、油氣、電力和化工四大支柱產業,建設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輸出與轉化並舉,走集約化、集團化發展的路子,實現可持續發展。
基地開發建設以來,國家給予了巨大的關注和支持。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和亞洲最大的天然氣凈化廠;總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以上規模的火電基地正在加緊建設;包括中國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榆(林)靖(邊)高速公路在內的6條高等級公路同時在建。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的帶動下,榆林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地方經濟建設明顯加快。周一波說:「榆林又一次大開發、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已經到來,我們將把榆林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標準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市委書記罰縣領導栽樹100株
地處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是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地區。多年來,惡劣的生態環境成為制約榆林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的歷史時期,為了給榆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圍繞建設山川秀美的人居環境的目標,在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有關封山禁牧、退耕還林(草)的各項政策的同時,榆林提出並開展了「三個一百」工程。
「三個一百」工程是指從今年開始的10年之內,全市各級黨政、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每人栽樹100株,全市城鎮居民和農民每戶栽樹100株,鼓勵和支持榆林籍在外工作的各界人士每人為家鄉栽樹100株。該工程實施以來,全市已完成造林面積24萬畝,98萬人次參加了植樹,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148萬元。在樹木的栽植中,由於廣泛使用了覆膜、保水劑、生根粉和其他節水抗旱措施,樹木成活率幾近100%。
同時,「三個一百」工程也被列為幹部政績考評的一項標准。周一波說,我看一個幹部的政績,就是要看「項目引進來沒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沒有、地上綠起來沒有」。他還告訴記者,前不久,有一個縣的一位主要領導犯了一點小錯誤,他就罰其栽了100棵樹,由此可見市委對「三個一百」的重視程度。周一波說,「三個一百」工程一定會成為榆林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橋梁和載體,成為展現榆林風采,體現榆林人民精神風貌的生態精品工程。
蓋起洋樓留人才
為了給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榆林提出了建設既有時代氣息又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的發展目標。而在文化大市的建設當中,人才隊伍建設又是重中之重。周一波說,人才資源是所有資源中的第一資源,榆林就是要在加大人才培養、用好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大膽引進一批急需適用的各類人才,騰出好位子給人才坐,蓋起洋樓給人才住,拿出百萬元給人才獎,浪費人才的要重罰。今年,榆林計劃在省級機關、大專院校引進30名博士生、碩士生,充實到縣級和市直領導班子,同時制定實施優惠激勵政策,鼓勵外出人員回鄉創業,通過交流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素質領導人才隊伍。在幹部的任用選拔上要堅持「以德入圍、以德入選、以才取勝」的原則,使領導幹部成為「學習型、創新型、制度型、服務型、激勵型」氛圍下形成的「五型人才」,把最優秀的人才用到最關鍵的崗位。
與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其他各項文化建設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1986年,榆林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為了建設一個開放、文明、特色鮮明的新城市,榆林以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品牌為突破口,優化人文環境。今年,榆林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建設中心廣場、南門廣場以及榆溪河廣場等3個廣場,同時啟動紅石峽摩崖石刻的保護和開發、榆林古城牆修復和榆林古城一條街建設,屆時,榆林將再現「南塔北台、六樓騎街」的雄偉歷史風貌。
正如周一波所說,有了當前國內經濟建設和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有蘊藏豐富的資源優勢的巨大支撐,有不斷改善的投資環境的有力支持,有高素質的適應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和全市人民的努力,榆林實現又一次騰飛是有希望、有把握的!在不久的將來,榆林必將成為全國經濟建設的亮點,成為讓世界矚目的能源競爭大市場!
㈧ 榆林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能否幫我介紹下榆林的歷史和有機會來榆林的話首先要去哪些景點
您好!1.你可以去榆林的鎮北台,距市中心大約5公里。原是明長城的一處觀察哨所,也是蒙漢兩族辦理交涉的地方!2.紅鹼淖,在榆林以北140公里處,是陝西省境內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稱。湖面面積60平方公里,煙波浩淼,景觀別致。在這里你可以盡情享受陽光、沙灘和湖水,還可觀賞沙鷗、天鵝和湖中自在的魚群,十分愜意。湖西南岸有一個半島,名為紅石島,島上有許多野生的沙生植物,值得一去。3.紅石峽,在榆林市北郊3公里處,又名「雄石峽」,是一處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區。紅石峽山奇水秀,石窟古剎林立,還有陝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吸引了眾多的書法愛好者參觀游覽。因山皆為紅石,故得名為紅石峽。兩山虎峙,石峽中開,一注清流,綠洲而來。紅石峽東壁原來建有紅山寺,據《創建石佛殿碑記》記載:「為宋、元間古剎」,故紅石峽最早開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歷史。4.位於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順國後,遂命人在這里修建了行宮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來。行宮構思精巧,造型別致,主要建築有樂樓、梅花亭、捧聖樓、玉皇閣、慶祥殿和北慶宮等,是陝北別具一格的宮殿園林旅遊區。行宮內還設有米脂婦女革命史跡展。 5.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陝北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因山上建有古跡白雲觀,山下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遐邇。白雲觀始建於宋代,主建於明清。明萬曆四十六年,萬曆皇帝朱翊鈞給白雲山親頒聖旨一道,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從此聲名大震,當 地官民信士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後經歷代續建補修,白雲觀共佔地8.1萬平方米,建成以道為主,兼有佛、儒教廟宇54座,各類古建99處,並存有古建、雕塑、繪畫、書法、音樂等豐富的文化精萃,成為全國著名的道教聖地,西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陝北最具影響的道教文化旅遊勝地。白雲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和宗教活動場所。6.香爐寺.香爐寺位於佳縣城東北的黃河崖畔,因其山下有一巨石形如香爐,所以得名。寺院建於明萬曆年間,有正殿、配殿、山門、石牌坊等,站在香爐寺中,可以俯瞰黃河,其勢壯觀雄渾,尤其是每到黃昏時分,夕陽下的寺院建築倒映在黃河水中,景色迷人,,,,,至於吃的 很多,,例如,油旋 、羊雜碎、 拼三鮮、菠菜燴豆腐、炸豆奶、粉漿飯,還有很多,別的呢還要等您來了之後吃,呵呵,這些都是價格便宜而且好吃的東西,歡迎您來榆林玩!
㈨ 榆林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夏商時,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縣等地)在雍翟族境內。
周代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戰國時為秦國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
三國時期,上郡、西河郡為匈奴占據,未設置郡縣。
東晉時期,匈奴王赫連勃勃在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建立大夏國。
公元427年,北魏滅大夏,設立統萬鎮,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設夏州。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設夏(治統萬)、長(治長澤,今靖邊境內)、綏(治龍泉、今綏德縣城)、銀(治儒林,今米脂境內)四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將綏州改稱上州,三年撤銷州制,設立朔方、雕陰二郡。
隋末唐初,為地方豪族梁師都占據, 自稱梁國,僭皇帝位。貞觀二年師都被滅,唐復設銀、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東北部增設麟州(治所今神木楊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設上郡(今綏德)、銀州郡(今
黨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楊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復設綏、夏、銀、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內蒙鄂托克旗遷到今定邊境內。後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縣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時期州縣設有夏州(領朔方、德靜、寧朔三縣,均在今靖邊境內)、銀州(領真鄉、開光、儒林三縣,在今米脂、佳縣境內)、麟州(領新秦、連谷、銀城,在今神木境內)、府州(今府谷)、綏州(領綏德、龍泉、延福、城平、大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
北宋時,榆林市屬永興軍路(初名陝西路),綏州、宥州被西夏占據,未設郡縣,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收復,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後,得失無常。宋高宗南渡後,又淪為金有,屬鹿延路的一部分,設綏德州、晉寧軍(佳蘆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軍設綏德州、晉寧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綏德州、佳州屬延安路,綏德州領清澗、米脂二縣,佳州領神木、府谷二縣。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長城一帶設置榆林衛,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設立東路神木道,領佳州、府谷、神木三州縣,中路榆林道領綏德、米脂、清澗、吳堡四州縣,西路靖邊道領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長)、安塞三縣,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橫三縣。
清雍正年間,設有榆林府和綏德直隸州兩個省轄行政區。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府州制度,設榆林道。後又廢道,各縣由省直轄。中央紅軍到達陝北,1937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陽區外,各縣先後解放,在原蘇維埃政權的基礎上建立人民政府,設置綏德、三邊兩個分區,分別管轄綏德、米脂、佳縣、橫山、清澗、吳堡和靖邊、定邊、安邊(後撤銷)。1944年1月10日從綏德、米脂、清澗、橫山及延屬分區的子長五個縣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子洲縣,屬綏德分區。當時,神木、府谷之東區設神府特區,歸晉綏邊區管轄。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銷三邊分區,設榆林分區,管轄榆林、定邊、靖邊、橫山、神木、府谷六縣。1950年5月成立綏德、榆林兩個專區。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六縣並入榆林專區,子長、延川並入延安分區。
1958年將十二縣並為榆林(橫山)、神木(府谷)、靖邊、定邊、綏德(吳堡、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六縣。1961年所並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為一級政權機構。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5]209號)批復同意撤銷橫山縣,設立榆林市橫山區,以原橫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橫山區的行政區域,橫山區人民政府駐橫山街道北大街9號。
㈩ 榆林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在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南緣的交界處,也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轄榆陽區和府谷、神木、定邊、靖邊、橫山、米脂、佳縣、子洲、吳堡、綏德、清澗11個縣,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總人口360萬,耕地64.1萬公頃,為陝西雜糧的主產區。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輕工產品以皮革、紡織、毛毯最為出名。名勝古跡有紅石峽、鎮北台、李自成行宮、易馬城等。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夏商時,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縣等地)在雍翟族境內,周代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戰國時為秦國上郡地。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個。
三國時期,上郡、西河郡為匈奴占據,未設置郡縣。東晉時期,匈奴王赫連勃勃在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建立大夏國。427年,北魏滅大夏,設立統萬鎮,太和十二年(488年)改設夏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仍設夏(治統萬)、長(治長澤,今靖邊境內)、綏(治龍泉、今綏德縣城)、銀(治儒林,今橫山境內)。四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將綏州改稱上州,三年撤銷州制,設立朔方、雕陰二郡。
隨末唐初,本市為地方豪族梁師都占據, 自稱梁國,潛皇帝位。貞觀二年師都被滅,唐復設銀、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724年)在本區東北部增設麟州(治所今神木楊城)。天寶元年(742年)撒州設上郡(今綏德)、銀州郡(今黨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楊城)。乾元元年(758年)撤郡,復設綏、夏、銀、四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宥州治所由內蒙鄂托克旗遷到今定邊境內。後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縣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時期州縣設有夏州(領朔方、德靜、寧朔三縣,均在今靖邊境內)、銀州(領真鄉、開光、儒林三縣,在今米脂、佳縣境內)、麟州(領新秦、連谷、銀城,在今神木境內)、府州(今府谷)、綏州(領綏德、龍泉、延福、城平、大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
北宋時,榆林市屬永興軍路(初名陝西路),綏州、宥州被西夏占據,未設郡縣,熙寧三年(1070年)收復,元符十年(1096年)後,得失無常。宋高宗南渡後,又淪為金有,屬鹿延路的一部分,設綏德州、晉寧軍(佳蘆砦),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撤軍設綏德州、晉寧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綏德州、佳州屬延安路,綏德州領清澗、米脂二縣,佳州領神木、府谷二縣。
明代九邊之一,全民皆兵,戰力極為強橫。明成化七年(1471年),在長城一帶設置榆林衛,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設立東路神木道,領佳州、府谷、神木三州縣,中路榆林道領綏德、米脂、清澗、吳堡四州縣,西路靖邊道領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長)、安塞三縣,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橫三縣。明崇禎年間,陝西巡撫孫傳庭召集萬余榆林軍馬,屢次擊敗義軍。崇禎九年七月於子午谷重創高迎祥大軍並將其擒獲。李自成攻擊京城時,無人能敵,榆林守軍全民上陣,支撐了八日,城破後榆林城內人煙皆無。
清雍正年間,設有榆林府和綏德直隸州兩個省轄行政區。辛亥革命後,1913年廢府州制度,設榆林道。後又廢道,各縣由省直轄。中央紅軍到達陝北,1937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陽區外,各縣先後解放,在原蘇維埃政權的基礎上建立人民政府,設置綏德、三邊兩個分區,分別管轄綏德、米脂、佳縣、橫山、清澗、吳堡和靖邊、定邊、安邊(後撤銷)。1944年1月10日從綏德、米脂、清澗、橫山及延屬分區的子長五個縣各劃出一部分成立子洲縣,屬綏德分區。當時,神木、府谷之東區設神府特區,歸晉綏邊區管轄。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銷三邊分區,設榆林分區,管轄榆林、定邊、靖邊、橫山、神木、府谷六縣。1950年5月成立綏德、榆林兩個專區。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清澗、子洲六縣並入榆林專區,子長、延川並入延安分區。1958年將十二縣並為榆林(橫山)、神木(府谷)、靖邊、定邊、綏德(吳堡、清澗、子洲)、米脂(佳縣)六縣。1961年所並各縣恢復原制。1968年將榆林專員公署改為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為一級政權機構。1979年改為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88年9月2日,榆林縣改為縣級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