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茶文化的歷史演變
最早的時抄候應該也就是把茶當做一襲種飲料,這個不過是使用的方法不一樣,早期的時候應該就是把茶磨成粉,到後面的話就是用茶泡水喝,這就能夠看得出來一個演變的方法,也就是說指著時間的變化,對於茶的一個了解,或者說是茶文化的一個轉變,應該還是很明顯的。
『貳』 請問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
中 國 茶 文 化 的 形 成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叄』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是對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貢獻。中國茶茶祖是神農,神農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增進健康,增進快樂,增進身心和諧,為健康理念和禪茶文化增添了無限魅力。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
《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
《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人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①。尚未見飲茶。 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 《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雲:「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飲茶蓋起於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北人飲之,殆在其後,外蕃有此物,尤為晚焉。前引《封氏聞見記》謂「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可為南北嗜好先後不同之證,因而外蕃飲茶,必在北人之後。同書又謂:「(飲茶)……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可知以茶與外蕃易馬,不始於宋,實始於唐,亦可見中國茶葉輸人外蕃,開始於唐。外蕃嗜好中國之茶蓋亦有故。 《宋史·職官志》雲:「(宋哲宗)元符末,程元邵言,戎俗食肉飲酪,故茶而病於難得,專以蜀易上乘。」 《明史·食貨志》謂:「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法,用制羌、戎。」與此正同。而陸游《南唐書》提及:契丹雖通商南唐,徒持虛辭,利南方茶葉珠貝而已。確系實情。北蕃好食肉,必飲茶,因茶可清肉之濃味。今蒙古人好飲茶,可為例證,不飲茶,多困於病,無怪其常以名馬與漢人易茶也。唐宋者名之團茶,蕃人尤嗜之,常以重價買之,宋張舜民《畫漫錄》雲:「熙寧中蘇子容使遼姚鱗為副,曰:『蓋載些小團茶乎。』子容曰:『此乃上供之物。』儔敢與北人,未幾有貴公子使遼,廣貯團茶,自爾北人非團茶不納也,非小團不貴也,彼以二團易蕃羅一匹。」 似此唐代之回鵲,宋代之契丹,以至夏金國之藏古,食肉飲酪之民,亦莫不好茶。故至明代,對於挑河西寧一帶之西蕃,皆以茶馬為羈摩。 明代對於茶之貿易,雖不行專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斬,並立茶馬司,以便與西蕃交茶易馬。同時,又於產茶之地,十株取一,無主茶樹,十分取八,其對於茶之需要,可為盡心而為之,而要不外為「制服西戎之術」。由此可知,中國茶葉傳於外蕃,一方面因由於外蕃生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於中國無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馬,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與之交易或為之羈摩。故茶自唐課稅之後,對內既為國庫所關,對外復為安危所系。
茶為中國特產,或即原產地,後始傳播於東西洋,先述東洋日本飲茶風俗之起源。中國茶未入日本之前,傳說日本之高千穗椎葉七山,肥前,玖磨八代山鹿,築波之生葉上妻,豐前之上毛由川,豐後之大野直人諸郡,皆有野生之茶。唯日本人取為飲料與否及種植之與否?寂然無聞。日本之有茶種系自中國傳人,當平安朝初期,桓武平城嵯峨諸帝之間,傳教弘道之請益僧留學僧不斷來唐,乃傳人茶種。前引當時來唐之最澄上人,歸國時,台州司馬口口曾煮茶為之餞別,即攜茶種至日,栽於江州阪本。或謂在奈良朝之聖武天皇治下,僧行某曾攜茶於參州葯王府內,顧其種得自中國與否,則不敢斷定。當茶種輸人之始,日人種之固少,飲之尤少。當時,營公作詩雖有「東方明未睡,悶飲一杯茶」之句,但自平安朝至倉時代約百八十年間,飲茶風氣乃未開,它僅為貴族僧侶中之消費品。及仁安文治間,前後兩次入宋,榮西禪師回國,茶樹之栽植與飲茶之風氣,始遍及全國。禪師入宋,第一次在仁安夏季,當其上浙江台州之天台山,深感茶之靈液,及秋歸國。攜茶以隨,種於肥前之福岡佐賀縣境雷振山坊前庭,稱為岩上茶,同縣三井郡山本材豐田之千光寺,亦有茶園種植。第二次在文治建久之時,歸國之船,先到長崎之平戶葦浦,民部大輔清貫迎之建小庵,開道場,禪師即於庵之附近種茶, 今日日本之九州嬉野,茶乃產於長崎縣之彼桿與佐賀縣之東西嬉野。飲水思源,皆系榮西禪師之賜。禪師曾著《吃茶養生記》,並以茶醫好當時詩人將軍宮朝宿醉,有名於世。其後明惠上人,亦栽茶於山城大和,人工種植既多,飲茶之風乃盛,上人曾說:「茶道之幽玄,復授北條泰時以治道儉素之要義。」間接上予日本政治,莫大影響。自此而後,至德川八代吉宗將軍時代,日本飲茶之風更盛,茶店林立,時人作詩曰:「隨處開茶店,一鍾是一錢,生涯唯簡里,飢飽委天然。」足見當時風氣矣。 次述西洋飲茶之始。歐人知道茶葉,始於十六世紀葡萄牙東來,而傳人歐洲,約在十七世紀初期,歐洲之東洋貿易,著先鞭者,為葡萄牙人,根據地在廣東澳門。澳門人,為歐人最初見到之飲茶之人。唯廣東非產茶之地,其於茶之傳播,殆無若何影響。後荷蘭人繼之東渡,達到中國南方之福州,親見中國產茶之地,時為西歷一六00年之事。歐人最初用茶,當作葯品,斯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輸極少之茶葉入歐洲,為西洋有茶葉之始,歐洲醫學,深信茶之功能,一如中國人最初之飲茶。法國貴族,對中國之茶視作一寶,極珍貴之,且當時茶價昂貴,有以磚茶納入黃金之箱,以作贈品之傳說。英國之輸入茶葉,約在西歷一六六0年,喝茶店建於倫敦,大約亦於此時,一六六二年英王查理十三世迎娶葡萄牙皇女為內親王皇後時,皇後之禮物中,即有茶葉。此為英國皇室與茶發生首次因緣。及後,飲茶之風次第及於民眾。時有英人彼皮,受人贈予茶葉,且作日記雲:「為中國人所飲之飲料,余未嘗見之,此恐系葯物學家巴苓帖嘗謂有治感冒或腦充血症功效之葯用飲料乎?」茶初作葯用,中國日本四洋,前後如出一轍。其後,一六六四年,東印度公司進獻茶於英王。當時茶價,一磅值六十先令,極為昂貴。咖啡之輸人歐洲約在西歷一五八0年,比茶早二十年,初由阿拉伯商人輸入。雖是先人為主,但在英國,後進之茶實有凌駕之勢。至一七00年,輸人之茶每年平均兩千磅,自後十年,平均約在十四萬磅。至一七八0年全歐輸入五百五十萬磅,而英一國突進至一千二百二十萬磅,咖啡之輸入瞠乎其後。繼而英領印度,相競植茶,與中國頡頏,以輸入稅之關系,印度紅茶種植迅猛發展,一八八八年輸出到英國的數量遂超中國茶之上。英人有朝茶、午後茶。家居外出,默思會談,皆不離茶。每人每年平均消費茶九磅,可謂「嗜茶之國民」也。 在俄羅斯,在喬治亞,茶葉名字就叫「中國茶」或「劉茶」。連發音也和中文「茶」字相同。這是因為1893年漢家劉氏茶坊29代傳人劉峻周,將中國茶成功種植到喬治亞黑海沿岸。
『肆』 1,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歷史時期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萌芽時期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國以前,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開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萌芽階段。
形成時期
唐代,物質基礎豐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們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中國茶文化在唐朝開始形成,標志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以後唐代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興盛時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礎,中國茶文化在宋代就開始了興盛發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階層,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普及時期
在經歷了唐宋的發展,中國茶文化在明清時期開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中國茶文化茶的淵源
(一)茶樹原產於中國的西南部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來就陸續發現過不少野生大茶樹。早在三國時,《吳普·本草》引《桐君錄》中就有「南方有瓜蘆木(大茶樹)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之說,唐代陸羽《茶經》中就稱:「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雲南《大理府志》載:「點蒼山(下關)……產茶樹高一丈」。近幾年來通過考察和調查,已在全國10個省區近二百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有的地區甚至成片分布,如雲南思茅地區鎮源縣九甲區和平鄉千家寨就發現野生大茶樹群落數千畝。1961年在雲南勐海縣巴達大黑山密林中,發現在株樹高32.12米,胸圍2.9米的高大野生茶樹,估計樹齡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樹王」。還有勐海縣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樹王」,樹齡約800多年,最近在瀾滄縣發現的邦威過渡型「茶樹王」,樹齡1000年左右。這三種類型的「茶樹王」都發現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這結古代大茶樹已列為重點保護古樹,供國內外學者參觀,這是茶樹發源地的歷史見證。另外,從古茶樹的分布地域來看,絕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的南部與西南部以及廣西、貴州、四川的部分地區,當然也有少數散見於福建、台灣、海南等地。因此科學家普遍認為,從古茶樹的分布區域情況來判斷,茶樹的原產地應該是在中國的西南部,其起源中心可能就在雲南的西雙版納一帶。
(二)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談茶的發現與利用
戰國時期《神農本草》書中記述了「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傳說。民間傳說5000年前有位最早發明農業、醫葯的人叫神農,他為民解除病痛,嘗遍百草,企圖尋找出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神農前後嘗到了七十二種毒草,毒氣聚到腹中,使神農口舌麻木,五內若焚,不能自製,於是他躺在一株樹下休息,一陣涼風吹來,從樹上掉下一片樹葉落入神農口中,清香甜醇,使神農為之一振,便將樹下嫩枝葉放在口中咀嚼,頓時毒氣退去,全身舒適,於是他認定此種樹葉為治病良葯,並稱它為「荼」。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傳說,是說神農有個透明的的水晶肚,吃下去的食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神農為了探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總是嘗遍百草,看看在肚中的變化以作判定。有一天,神農吃到了一種開白花的樹葉,吃下去後,不僅口中感到苦盡甜來,而且肚子里的有毒食物被這種汁液清除的乾乾凈凈,似乎上下「查」了一遍一樣,於是他就將這種樹木叫做「荼」。從此,當他嘗草尋葯中毒時,便將隨身帶著的茶樹葉吃下,就立即能解除毒害,神農把這種茶樹葉介紹給人們,使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從瘟疫災害中解救出來。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許就是我們的祖先最早吃茶的開始,唐代茶聖陸羽可能也就是依據這種歷史記述,在其,茶經》中論及「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說明茶作飲料,開始於神農氏。陸羽在《茶經》中還認為飲茶在魯周公時已為人所知,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楊雄、司馬相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好飲茶。後來流傳廣了,便成了風俗。陸羽說,到了唐代,飲茶之風已非常盛行,在東西兩都—西安和洛陽以及湖北、四川一帶,家家戶戶都飲茶了。從神農嘗百草到飲茶成為風俗,可以說是先為葯用後發展為飲用的歷史過程。
(三)珍貴的茶葉歷史文物和遺跡
長沙馬王堆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不少,有簡文、帛書、帛畫等,其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畫,這是漢代皇帝貴族享用茶飲的寫實。在隨葬清冊中還有「木古月笥」的簡文,據考證,「木大月」就是檟的異體字,即苦荼(茶),這是至今發現最早的茶葉隨葬品。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地的唐代文物很多,這批稀世珍寶在地宮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金銀茶具多件,有琉璃茶碗和秘色瓷茶具,金銀茶具中有烘團茶用的銀籠子、貯存茶用的龜盒、碾茶用的茶碾子、篩茶的茶羅子、放調料的鹽台和銀壇子、取茶用的銀茶匙、調茶用的調達子、煮茶用的銀風爐和夾木炭用的銀火莢。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宮廷茶具。
四川省名山縣的蒙山是個古茶地,唐代就盛產多種名茶,至今還保存著不少歷史遺跡。種有仙茶的「皇茶園」就是其中之一,皇茶園位於上清側山嶴處,相傳為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前50年)邑人吳理真培植仙茶七株之地。皇茶園面積12平方米,石欄圈圍,道旁立有門樓加鎖,左邊豎立石碑兩座,記述仙茶的起源及甘露大師的功績(現碑已毀),石圍欄依存,現石門上新刻楹聯一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
另外在蒙山腰有一座「智矩寺,是漢代甘露道人吳理真創始,宋淳熙時重修,明萬曆時補修。自唐至清,每歲於此製造貢茶,是我國早期的貢茶院之一。
唐代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陸羽,出生於湖北竟陵(今天門縣仍保存有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學泉、陸子井、陸子泉、陸羽亭和陸公祠。陸羽晚年住浙江湖州吳興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遺址還存,當年陸羽考察過的顧渚紫筍貢茶產地—浙江的長興和江蘇的宜興,至今還有貢茶院的一些遺跡,如金沙泉、顧渚山(山介)等。
我國唐宋時的佛教聖地浙江天台山的國清寺和餘杭的徑山寺,是當時種茶、制茶和佛門茶道的孕育之地。唐代時日本高僧最澄在天台山學習佛教和茶道,回國時帶去茶籽。為茶葉傳日做貢獻,現天台山國清寺留有碑文。徑山寺創立了徑山茶宴,日僧南浦昭明把這一佛門飲茶方式帶回果本,以後發展成了現今的日本茶道。徑山寺至今保存著南宋孝宗皇帝御筆「徑山興聖萬壽禪寺」的御碑。
此外,宋代福建建安(今建甌)北苑貢茶產地的「御茶園」、崇安縣武夷山的「御茶園」、清代乾隆皇帝到過的浙江杭州龍井村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顆御茶」等,雖然歷經世代風雨,都還依衡地保存著,供現今茶人研究和鑒賞。
(四)「茶」字的演變和形成
據考證,古代史料中指茶的名稱很多,有荼、荈、詫、蔎、選、茗、檟、瓜蘆等。公元前2世紀秦漢間我國最早的一部字《爾雅》中記有:「檟,苦荼」。東晉郭璞在《爾雅注》中稱「早采者為荼,晚采者為茗」。唐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中首次出現「茶」字,唐代中期陸羽《茶經》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作為歷史的總結,陸羽《茶經》正式將「荼」字減去一橫稱之為「茶」。至於「荼」字的發音有兩個體系,川、湘、江、浙、華北一帶讀作chai或cha;而福建福州讀作ta,夏門和汕頭讀作te。這兩種體系傳至國外,在國際上也形成了兩個外來語讀音體系,英、美等一些歐洲、美洲國家寫作tea或thea等;而俄羅斯、日本等亞洲國家多數按漢語「茶」的發音拼寫,如俄語、日語。從茶字的讀音也可看出,茶起源於中國,傳播於世界。
(五)巴蜀是茶文化的搖籃
巴蜀是中國古代一個廣泛的地域,是指現在的四川、湖北以及雲南、貴州兩省的部分地區。《漢書·地理志》稱:「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巴蜀地區,當時居住的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還有濮、苴、共、奴等少數民族,巴族 和蜀族是其中分布較廣、人口較多的兩個大族。巴蜀在春秋、戰國時屬「南夷」的化外之區,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巴蜀才設置為一郡。巴蜀地區在史前的神農時代,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中可知那時就發現和利用茶了,以後才開始有了飲茶的歷史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考說:「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指出各地對茶的飲用,是在秦國吞並巴蜀以後才慢慢傳播開來的。因此巴蜀是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西漢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兩句。三國魏張揖《廣雅》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用蔥姜之。」西晉孫楚《出歌》中有「姜、桂、荼、出巴蜀」之句。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稱:「……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唐陸羽《茶經》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這些歷史的記載,都說明了巴蜀地區從茶的發現、利用、飲用、茶市到貢茶,發展時期之早是史無前便的,巴蜀的茶業發展對整個中華茶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伍』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被用作貢品致敬。 在原始公社的後期,茶成了貨物交換的項目。 在戰國,茶具有一定的規模。
先秦時期的「詩經」收藏有茶的記載。 與漢代一樣,茶已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 在魏晉南北朝,有一股喝茶的風。 隋朝,大眾喝茶已成普遍現象。
在唐代,茶業蓬勃發展,茶葉成了「沒有人可以沒有一天生活」。 茶館,茶會,茶會出現,邀請客人喝茶。 宋代,流行的鬥茶,貢茶。
中國飲茶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
(5)茶文化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陸』 中國茶文化歷程的簡介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葯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於中國。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干凈。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靈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荼」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葯」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葯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葯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游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葯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葯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誇豪鬥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廉」的問題。於是,出現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後喪禮要盡量節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並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裡,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喃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於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發展,以致出現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後來,清談之風漸漸發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濟條年也不允許。天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裡,飲茶已經被當作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秀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後,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於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裡,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於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於是仍懷礪節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台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總之,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柒』 茶文化的形成及演變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茶文化的形成及演變的過程是怎樣的呢?中國是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和利用茶的國家,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樹距今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但茶葉被人類發現並且加以利用卻只有四千多年。
茶文化發展的現在,在全世界都有些它的身影,不過中國依然是茶文化大國,我們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和豐富的物質基礎為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捌』 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史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
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飲茶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
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玖』 請簡述茶文化發展歷史及幾個關鍵時期轉折點
茶文化的狹義說
狹義說認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產、培植、製作、化學成分、葯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王玲《中國茶文化》)。」茶史專家朱自振認為:「茶文化是飲茶或飲茶衍生、發展起來的文化。」作家王旭烽認為:「茶文化是作為物質形態的茶進入人們的精神領域之後所體現出來的種種文化事相。」北京大學滕軍副教授認為:「茶文化屬於生活文化、書齋文化之列。」
由此,給茶文化做一定義,即是:以茶為載體,以茶的品飲活動為中心內容,表達民俗風情、審美情趣、陶冶情操道德精神和價值觀念的大眾生活文化和精英文化。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文化自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農時代起源,經歷了秦至兩漢的萌芽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的茶文化形成時期,唐代茶文化的興盛時期,兩宋的繁榮奢華時期,到元明清的變革時期,發展到今天的新時期茶文化。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茶文化也深受各界關注。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更別提研究喝茶了。
茶文化並不忽悠,她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