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論文:全椒的名人或名事
重遊龍山寺
--------------------------------------------------------------------------------
故鄉的小村莊離龍王山約十多公里。那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龍王山在那一帶越發顯赫。
兒時的龍王山總是魔幻一般誘惑著我。每當雨前或雨後,低低的雲層在龍王山頂上盤旋,好象那雲是從龍王山上放出來的。心裡想著,龍王山上到底有什麼呢?長大以後,一定要去上面看看。每每傳來小夥伴的喊聲,「龍王山娘娘頂放雲了」,我們就知道雨天就要變晴,晴天就會變雨。尤其是那古老的傳說讓我們更增添了對龍王山的好奇。
相傳梁武帝蕭衍年輕時,時常出入龍山。一日,他來到山麓的一個尼姑庵,見此庵景緻宜人,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於是便在這里住下來安心讀書,庵中有一位名叫慧姑的年輕尼子風姿卓絕,梁武帝一見鍾情。不久,他們產生了愛情。時常在山頂旁邊的仙人洞內幽會。由於佛門戒律森嚴,梁武帝離去時未能攜其出走。蕭衍攻克建康(南京)建梁即位後不久,再次來到龍山探望,意欲使慧姑還俗,封她為娘娘。然而,時過境遷,庵塌人亡。梁武帝異常悲痛,旨令寶公和尚重建此庵,並在龍王山主峰修建了一座「娘娘廟」(此廟抗戰期間被毀)。此後,龍王山頂便叫娘娘頂了。
我讀初中的母校在龍王山腳下幾里路外的一個鎮上。中學幾年,每逢清明時日,學校都要組織我們去龍山踏青遊玩。依稀記得,龍王山古樹參天,泉水繞山叮咚,豐茂的植被、幽靜的山巒使我第一次有了對「山」的認識和感悟。兒時心中的龍王山是那樣巍然,看到那些古樹以各種神態象魔鬼一樣戳在那裡,幾分猙獰!進山有種恐懼的感覺。同行的小夥伴說,他7歲時曾和幾個孩子玩耍到過山中的一個寺廟,他看到過好多和尚,還有敲鼓的聲音。於是,那天,我們便開始尋找那個寺廟。我們幾個在叢林中穿行,好久好久才找到同學說的那個寺廟。可是, 我們沒有看見和尚,也沒有聽見鼓聲,那裡已經變成縣醫院一個生產蒸餾水的小工廠。當時已經幾乎停產,破舊的房子象要鬧鬼,我們溜達了一圈匆忙逃離,去了山上的仙人洞。在洞口的碎石堆里,我們發現了幾尊佛像的頭,同學說,「文革」開始的時候,僧人把數十尊佛像掩藏在仙人洞內,後被紅衛兵發現掃盪一空,因言傳洞里藏過「特務」,洞被炸塌堵塞。沒有看見和尚廟,也沒有見到仙人洞,我們喝了幾口山泉,餓著肚子沮喪地蹣跚而下。那是1975年。
重遊龍山寺是在時隔二十七年以後。
這次重返母校,我得知當地政府已經對龍山寺進行了重修,便對陪伴我的同學們說想去看看龍山寺,問他們是否願意陪同我爬山。他們笑了,說不用爬,車能開到寺廟的門前。二十分鍾時間,我們果真就來到了龍山寺大門前。也許是我見的山多了的緣故,走進龍王山已沒有兒時的神奇、魔幻和恐懼了,環視整個山脈好象比以前小了,但是,龍山在我的面前依然以其應有的尊嚴和生機昭示著我這顆遊子的心。彷彿走了很遠的路,一下回到熟悉的故土,疲憊和勞累也隨著秀麗的山韻化為烏有了呢。陪同的鎮長和其他幾個男女同學,都是兒時的夥伴,看看身邊熟悉的山、熟悉的人,好象這些年哪裡也沒有去過似的,幾十年經風歷雨的時間和空間此刻在腦子里居然成了一片空白,惟有眼前的層層山巒和參天的古樹鉤著我的魂靈。
龍山寺的面貌已今非昔比了,它沒有其他佛教勝地寺廟那樣宏偉浩大,小巧玲瓏的青瓦黃牆寺院坐落在蒼翠的山凹中,在整個山巒的映寸下,著實給人以秀麗的感覺,那種濃濃的「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填塞在胸臆間。走進「大千世界,不貳法門」的龍山寺大門內,徜徉在幽靜的院落,明人王作霖吟唱龍山寺的詩句即刻在心頭隨著山泉一起流淌:「千山緣石入,一塌借雲籠。茶灶分秋水,香煙動暮鍾。」仔細端詳著院內的石碑,才知道,故鄉的龍山寺原來是這樣的古樸,有「江淮勝剎」的美譽。眉宇見頓刻有種豪邁的情懷盪漾開來。
《安徽通志》記載:龍山寺,原名寶公庵,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藍年間(502-519),
迄今已有1400多年。原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鍾鼓樓等,龍山寺後「崗巒起伏,四周多大樹,黛色參天,最稱勝剎」,可見當時的規模。後於原至正四年(1344年)和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續修,清代又多次修復。千百年來。歷經滄桑,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徹底被毀。
梁武帝兄曾任滁洲南譙太守,梁武帝年輕時常來龍山寺讀書,著名的《梁王懺》就作於該寺。這樣一座久富盛名的寺廟竟然在一片瓦礫和廢墟中靜靜地呻吟了幾個世紀。
我們漫步在寶公亭內,抬頭望著被堵得嚴嚴實實的仙人洞,心裡也彷彿被無名的難言之隱堵塞得透不過氣來,從洞內流出的山泉隱隱地喘息著,滴滴答答、斷斷續續,彷彿訴說著什麼,欲語還休。我們沉默著,山林沉默著,惟有泉水叮咚著幾許悠悠的殘喘,苟延著,踉蹌著,順山而下。
「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暴灑千峰雪,岩開一線天。轉梯扳殿月,破竹飲山泉.....」吟頌著清人的詩句,我們離開了龍山寺。心中喜憂參半。明了歷史,我們就會明了所造的罪孽,就會拯救靈魂。龍山寺終於還是點燃了旺盛的香火,每年都有來自四方八里的數以萬計的遊人雲集這里觀光攬勝。想必梁武帝的在天之靈也化作娘娘頂的朵朵雲彩,為龍山寺增添一份魅人的色彩。望著身後的這條沙石路猶如飄搖的裙帶從山間搖曳著、盤旋著,山腰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農舍,那是我父老鄉親的棲息地,他們祖祖輩輩與龍山相守,有了他們,龍山寺不會寂寞,不會孤獨,永遠不會。回首的瞬間,突然有種不可名狀的欣喜在心間泛濫,想像下次再登臨龍山寺的時候,「天峰赫赫捫蘿登,僧卧蒼雲第幾層。白鶴飛來人亦到,坐看紅日繞岩升」的景象會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
龍王山,是我故鄉的山,我行萬里,你依然和我相約有期!
㈡ 安徽全椒也什麼特產,方便攜帶
滁菊、全椒小磨麻油、周崗雪棗、馬廠羊肉面、管壩牛肉等。
1、滁菊
滁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內滁菊主要產於滁州容,是菊花中花瓣最為緊密的一種。2002年11月8日,安徽省滁州市滁菊特產獲得中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2、全椒小磨麻油
以馬廠所產最為出名。馬廠生產小磨麻油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獨特,色澤金黃光亮,香味馥郁沁人,用以作調味品,既增食慾又富營養,有「一滴香」之美稱。
3、周崗雪棗
周崗雪棗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傳統名點,尤以周崗出產者為佳。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4、馬廠羊肉面
隆冬季節,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圍桌而坐,把酒談心,品嘗辣味芳香的羊肉面,也是馬廠鎮的一大特色。
5、管壩牛肉
管壩牛肉,全椒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㈢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的簡介
我就是全椒的,全椒還不錯,被南京輻射帶動發展,以後應該能發展的更好的!地理位置
北緯°51´——32°15´,東經117°49´——118°25´。東依南京48公里,距上海360公里,北鄰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馬鞍山70公里。
面 積
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東西長58公里,南北長44公里。耕地面積4萬公頃。
人 口
全縣總人口46萬人,縣城(襄河鎮)人口11多萬人。
氣 候
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春季溫和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天天高氣爽,冬天寒冷乾燥,常年風向多為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無霜期大於210天。
水文地質
總蓄水量:3.3億方,水庫87座,可養水面19.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8萬畝。地質構造處於滁河斷褶帶。土壤有85個土種,水稻土70萬畝,佔52%。
土壤養分:缺磷,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鉀含量偏上,PH值為中性。礦產有金、銀、銅、鐵、重晶石、大理石、絹雲母、石灰岩等。
歷史文化
全椒建制於西漢,歷史文化深厚,境內古跡眾多,民風淳樸。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和開諷刺小說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都出生在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
經濟資源
1、產業基礎厚實。機械製造業已初具規模,產業態勢已基本形成,擁有機械製造業熟練工人近4萬人;服裝玩具業是傳統產業,鄉鄉有廠,戶戶適應,有熟練工人3萬多人。
2、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神山國家森林公園、吳敬梓紀念館、岱山湖旅遊度假區、碧雲湖、三塔寺、龍山寺、大王廟等景點。距國家AAAA級風景區琅琊山風景區僅20公里。
3、農業資源豐富。全椒是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綠化先進縣、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縣、油料生產百強縣和棉花大縣,全國十大綠色農業示範縣試點縣之一,還是南京無公害農產品配送基地。已創出「高龍」牌大米、「同興」牌麵粉、「小康」牌系列烹調油、「百年」辣醬等12個國家綠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鱖魚等四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
㈣ 安徽滁州的歷史
春秋,楚靈王(公元前540~529年)時,今滁地屬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吳楚攻伐,楚敗,境域屬吳。
戰國時期,吳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滁屬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擴地至泗水之上,復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屬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滁為九江郡東城縣所領。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滁為建陽、全椒、東城三縣分領。元狩元年(前122年),廢淮南國,復屬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隸揚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間(公元9~13年),改九江為延平,東城為武城。
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為表彰馬成平定江淮的戰功,封全椒為其侯國,省建陽入全椒,屬揚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隨全椒劃屬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廢下邳國,仍復舊治。
三國時,吳魏相爭,江淮為爭戰之地。吳廢全椒縣置屯田都尉,在境內屯田練兵。吳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遣兵十萬,作棠邑塗塘以淹北道」。塗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平吳,遣琅琊王司馬怞出「塗中」,翌年二月,吳主孫皓獻璽即此地。滁始見「塗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屬揚州淮南郡,為全椒、東城縣分領。
東晉,塗中為江淮軍事重地。因戰亂,移民南渡。王導行「僑寄法」,於今來安縣東1公里處僑置頓丘郡,隸北徐州。隆安年間(397~401年),改頓丘郡為頓丘縣,隸雍州秦郡。
南北朝,劉宋永初元年(420年),頓丘縣改隸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縣並入頓丘縣,改隸南兗州。
【二】建城時期(南北朝:新昌郡、譙州、南譙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頓丘、梁郡之谷熟、歷陽之贊立新昌郡,移郡、縣(頓丘)治於新昌城(今滁城),隸徐州。南齊永明元年(483年),為新昌郡頓丘縣治,改屬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梁太清三年(549年)入東魏,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別設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鋪)、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鎮白米村鄭郢南)、薄陽(州南10公里,治今薄陽壩)三縣,旋廢。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齊,改頓丘為新昌縣,屬譙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陳,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譙州鎮於新昌城,始以此稱為南譙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復置頓丘縣仍屬南譙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新昌郡,省高塘、樂鉅入頓丘,改名新昌縣,改南譙州為滁州。開皇十八年,改新昌縣為清流縣。大業三年(607年),廢滁州,仍置清流縣,改屬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滁州,治清流縣,又以全椒縣來屬。貞觀元年(627年),隸淮南道。景龍三年(709年),析清流縣東之地置永陽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治清流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滁州,領清流、全椒、永陽3縣。
五代十國時期,歷吳、南唐、後周,仍置滁州清流縣。
北宋初,滁州(永陽郡軍)直隸京師,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東路。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置滁濠鎮撫使,尋廢。紹興五年,省來安入清流縣。紹興十八年復析置來安縣;乾道九年(1173年),廢來安縣為鎮,淳熙二年(1175年)復置。嘉熙年間(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復治清流縣。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為路,清流縣屬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復置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屬江淮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屬江浙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屬河南江北行省揚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來安3縣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全椒、來安縣。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隸京師。永樂年間(1403~1424年),改隸南京。景泰年間(1450~1456年),屬廬鳳淮揚巡撫。
清順治二年(1645年),滁州屬江南省安廬滁和道;順治六年,直屬江南省;順治十八年隸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屬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隸安徽省安廬滁和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廢道。
【四】滁縣(1912年-1983年)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為滁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屬安慶道,10月劃屬安徽淮泗道。民國17年8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0月,劃屬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縣政府駐地滁城。民國26年12月,滁縣政府駐地先後流駐含山縣仙蹤鎮、全椒縣古河及境內施家集等地。民國27年11月,屬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滁城,成立維持會,民國29年,於滁城建立偽滁縣政府。
民國2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境內津浦路西地區建立滁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施家集;8月,屬皖東津浦路西各縣抗敵聯防委員會辦事處。民國32年2月,改稱滁全(椒)縣,11月改為滁縣。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全椒縣西北部部分區、鄉與滁縣津浦路西區域合並(滁城及境內津浦路東地區為滁縣政府佔領),復置滁全縣,縣政府駐施家集,屬淮南津浦路西專員公署。民國34年11月,定遠縣東南部與滁全縣合並,改稱定滁全縣,縣政府駐常山嶺,屬華中蘇皖邊區第四行政區;民國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權北撤山東。民國37年4月,重建定滁縣,屬淮南蘇皖邊區津浦路西行政區,6月屬江淮第四行政區。
民國38年1月24日,滁縣解放,在境內東部置滁縣,縣政府駐滁城,屬江淮第一行政區;2月,在境內西部及定遠縣藕塘區域建立定滁縣,駐地施家集,屬江淮第四行政區;6月,撤銷定滁縣,原滁縣之轄區仍歸滁縣建制,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行政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滁縣屬皖北人民行署滁縣行政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56年1月撤銷滁縣專區,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3月,復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71年3月,屬安徽省滁縣地區。
【五】滁州市(縣級: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以原滁縣行政區域改設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級: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地區、滁州市,設立滁州市(地級)和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市人民政府駐琅琊區育新路(今遷至琅琊區琅琊東路)。琅琊區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琅琊、清流、揚子7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豐樂路;南譙區轄南譙街道辦事處和烏衣、沙河、章廠、珠龍、大柳、黃泥崗、汪郢、腰鋪、黃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東大街。
將原滁縣地區的來安、全椒、天長、定遠、鳳陽、嘉山(今明光)6個縣劃歸滁州市管轄。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級)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譙2個區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長縣更名天長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縣更名明光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㈤ 全椒縣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全椒縣,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介於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間,緊鄰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全椒是國家級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員城市。
全椒縣始建於西漢,有「江淮背腹」、 「吳楚沖衢」之稱。全椒歷史文化深厚,境內古跡眾多,並且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和安徽第一大文豪《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境內擁有「三山、兩河、三湖」(神山、龍山、牧龍山、滁河、襄河、碧雲湖、岱山湖、卧龍湖)等原生態旅遊資源。
㈥ 安徽滁州全椒縣在哪個朝代就存在了當了多少年的縣了
全椒縣初建於西漢,縣名由古國演變而來。相傳古代高陽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內)建立古椒國。春秋時為楚椒邑(楚靈王時分封給大夫伍舉作采邑,古以邑為氏,故伍舉又名椒舉,其子伍鳴又名椒鳴),後為全氏居住,漢在故椒邑置縣設治,故名「全椒縣」。
全椒,春秋初期屬楚,後因兼並戰爭頻繁,椒邑幾易其屬。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吳國攻伐楚國,楚敗,椒邑屬吳。吳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椒邑屬越。 戰國時,越國衰弱,楚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滅越,椒邑復屬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皇統一全國,建立郡縣制,劃分全國為36郡,全椒為九江郡東城(故城在今定遠縣西南),歷陽(故城在今和縣)兩縣地。
西漢始置全椒縣,又置阜陵縣,初屬淮南國。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厲王劉長謀反廢亡。文帝八年,貶謫厲王長子劉安為阜陵候,阜陵改為後國。文帝十六年,劉安徒封淮南王,阜陵復為縣。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復設九江郡,全椒,阜陵兩縣改屬九江郡,轄於揚州刺史部。
新莽時期,改阜陵為阜陸(或富陸)。
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因將軍馬成有戰功,封其為全椒候,全椒為侯國,同時將建陽(今滁州市,、來安縣境地)並入侯國,屬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國改屬下邳國(下邳國治在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國除,復為全椒縣。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淮陰王劉延謀反失敗,被降為阜陵王,阜陵成為王國。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更降為阜陵候,阜陵有成為侯國。
章和元年(公元87年),恢復阜陵王國。傳七世至劉赦,國除復為縣
三國時,全椒、阜陵屬吳、魏爭奪地區,縣因之廢置。地域先屬吳,設置屯田都尉,在境內屯田練兵;後屬魏,稱塗中(塗讀滁)。魏改秦漢之九江郡名為淮南郡,原全椒、阜陵兩縣地屬其轄區。
西晉復置全椒、阜陵縣,屬淮南郡。東晉王導行僑寄法,僑置南譙州,廢全椒縣,僑置山桑縣。孝武帝太和年間(公元376年——396年),僑置南譙郡,領山桑縣,又廢阜陵縣,僑置酇縣。
南北朝時期,宋仍置南譙郡。永初年間(公元420——422年),武帝劉裕封其子劉義宣為南譙王,全椒仍為山桑縣、酇縣地,統屬南豫州。元嘉八年(公元431年),酇縣劃屬歷陽郡,後廢帝劉昱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又劃屬新昌郡。山桑縣如故。
南齊,置嘉平縣,屬南譙郡,嘉平縣又名北譙縣,又置豐樂縣,同屬北譙郡,後廢。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置譙州,山桑縣廢。後魏,移譙州治新昌,原譙郡地域並入臨滁郡,酇縣屬之,後廢。
北齊,臨滁郡遷治北譙郡廢郡治,北譙縣依舊。
陳,太建七年(公元581年——600年)初廢北譙郡,置滁州,改北譙縣為滁水縣。大業(公元605——618年)初,州廢,改為全椒縣,屬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滁州,全椒縣屬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領全椒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屬滁州(自貞觀元年後,滁州屬淮南道)。
五代十國期間,全椒縣仍屬滁州,曾前後受治於吳、南唐和後周。
宋,屬滁州,隸屬淮南路,後屬淮南東路。
元,屬滁州,初隸滁州路,後隸河南行省揚州路。
明初,廢全椒縣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以滁州隸鳳陽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復為全椒縣,屬滁州,仍隸鳳陽府;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滁州為直隸州,全椒縣屬之。
清初,全椒縣屬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設安徽省,全椒縣屬之,後分屬安徽省安廬滁和道滁州。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4月,全椒縣直屬安徽省,滁州改為縣。民國三年至十七年,屬淮泗道。民國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屬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以後,屬安徽省第五專區。
1949年元月25日,全椒縣解放,4月21日改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
建國後,初仍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0年4月13日蚌埠專區仍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全椒縣屬滁縣專區。1971年3月29日,滁縣專區改名為滁縣地區,全椒縣隸屬不變。
1992年12月20日,撤銷滁縣地區,原滁州市為地級滁州市,全椒縣屬之。
㈦ 滁州的歷史沿革
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採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發現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遺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證著歷史年輪。夏商周時期,這里分布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中原華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滁地曾是諸侯爭霸的分野。吳楚相爭,攻戰頻繁,這里先屬吳、越,後屬楚,故有「吳頭楚尾」之稱。公元前559年,楚國令尹子囊率舟師沿滁河打到吳國的棠(今南京六合),當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譙區汪郢與全椒縣陳淺之間),被埋伏的吳人打得大敗。
秦漢一統天下分封郡國,江淮地屬九江郡(又曾為淮南國)。在這片歷經滄桑的土地上,發現多處秦漢時期的古遺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證著當年車轔轔,馬蕭蕭,旌旗獵獵的鐵血場面,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楚漢相爭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遠有虞姬墓遺址,其博物館內存放的漢畫像石在淮河以南絕無僅有。 三國兩晉時期,滁河稱為「塗(chu)水」,今滁州市區一帶稱為「塗中」。三國時,江淮為魏吳爭戰之地,境內置縣多因戰亂而廢弛。曹魏在江淮地區的爭奪,構成對孫吳都城建鄴(今南京)的直接威脅。吳軍截塗水(滁河)築「塗塘」,以水代兵,阻擋魏軍。史載東吳與魏交兵,吳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吳王孫權遣兵10萬,作堂邑(滁河下游今南京六合)塗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謂「塗塘」就是堰滁河水為塘。
兩晉之時,「塗中」為江淮軍事重地。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發六路大軍攻吳,派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伷出擊「塗中」。翌年2月,吳主孫皓遣使獻璽於塗中,「一片降幡出石頭」宣告投降。石頭城即東吳都城建業(今南京),那時的「塗中」之城鎮就是南京的橋頭堡了。
西晉「八王之亂」時,東晉元帝司馬睿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鎮東將軍督都揚江明交廣五州諸軍事時,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難,運籌帷幄蓄勢渡江,在南京建立了東晉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晉元帝司馬睿曾「駐蹕於此」而命山名。
東晉南朝270多年間,南方的政治形勢很不穩定,戰爭較多,政權更迭。北方民族不斷南侵,南北割據對峙,大體沿淮河為界,江淮之間首當其沖成為戰亂的前沿。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馬桓溫破前秦王鑒、張蚝軍於全椒城內積玉橋。太元四年(379年),兗州刺史謝玄率三萬精兵進駐白馬塘(天長東北)打敗前秦軍隊,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塗中鎮(滁州市區)。大同二年(536年)置譙州。陳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譙州於塗中鎮,改稱南譙州。在東晉建立前後的數十年間,中原地區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勞動力,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技術也隨之而來,這對於推進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而與南朝統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塗中」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地位重要,演變加劇。東晉統治者在南渡僑人比較集中的地區設置了與僑人籍貫同名的州、郡、縣以及行政機構,叫做僑置,在當時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圖的混亂。塗水流域在這一段時期內,建置迭更頻繁,撤並立州郡縣不斷,曾先後僑置過頓丘、南譙郡等。公元473年,劉宋元徽元年設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為郡治所在。其後100餘年間,又先後設過譙州、南譙州等。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設立滁州建置,州治在今滁州市區,隸屬於揚州江都郡。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雖代有變遷,興廢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統朝代卻少有更改,滁州轄境相當今市區和來安、全椒兩縣及南京市浦口區部分地區;濠州轄境相當今鳳陽、定遠和明光;天長屬泗州。 唐朝時,全國分為十道,市境屬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滁州,置三縣,即清流、全椒、永陽(三縣隸滁州,治今滁州市區)。鍾離、定遠、招義(三縣隸濠州,治今鳳陽縣)、天長(隸泗州)。其中永陽縣建置於景龍三年(709年),五代十國時期改永陽縣為來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屬淮南道揚州。天寶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誕日「千秋節」為「天長地久節」,千秋縣亦更名為「天長縣」。
唐中後期,出現藩鎮割據,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社會矛盾加劇。天寶元年11月,淮西節度使劉展反唐,攻佔滁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龐勛率農民出身的戍卒起義,義軍將領丁從實率數千人攻破滁州,殺死刺史高錫望。到了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農民軍掃盪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滅亡後,經歷了50年南北割據的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滁州先置於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吳國統治,後為南方「十國」的南唐政權所轄。(937年)楊行密部將徐溫養子徐知誥(原名李升),奪取吳政權,都金陵,建國南唐。滁州成為拱衛金陵的江北重鎮,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關隘處建清流關,雄偉險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領導的後周與南唐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率軍破清流關,大破南唐兵馬,攻佔滁州城。世宗率軍親征,奪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幾個州縣,南唐求和,後周與南唐隔長江形成南北對峙局面,滁州成為前沿。柴世宗和後來成為宋太祖的趙匡胤在滁留下很多傳說。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北宋統一後,改道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軍、監之設。監設於礦冶、牧馬、鑄錢、產鹽地區,軍設於要沖之處。監、軍多與府、州同級,府多設於較大而重要的州,各級長官稱為知某府事、知某軍州事、知某縣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屬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三縣,屬淮南東路(淮東);濠州領鍾離、定遠、招義三縣,屬淮南西路(淮西)。
北宋統一後近百年之間,江淮地區不見干戈,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一批賢臣先後任職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貶守滁州,善政愛民,深得後來的歐陽修景仰。王歐兩人被滁州人稱為「二賢」。包拯也曾任過定遠和天長知縣。慶歷五年(1045年)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歐陽修任滁州知州,寬簡施政,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寺僧智仙為其建醉翁亭,歐陽修為此寫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他又在豐山之側建立了豐樂亭、醒心亭,並撰《豐樂亭記》、《菱溪石記》。
歐陽修知滁是滁州歷史上輝煌的一頁。《醉翁亭記》使滁之山水天下揚名,歐陽修在滁期間,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對滁州的關注,或來游、訪歐,或詩文唱和,如梅堯臣,蘇舜欽、韓琦、富弼、范仲淹以及政見不同的王安石,還有後學門生如曾鞏、蘇軾等人。歐陽修逝世後,蘇軾應滁州知州王詔之請,將「兩記」寫成碑帖,鐫刻於石碑上,「歐文蘇字」珠聯璧合,成為世代瑰寶。
南宋時,江淮一帶又成為宋金對壘的前沿,滁州城先後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殘破,生產力受到破壞。滁州大地同時成為抗金的戰場。主戰派將領岳飛、韓世忠、張俊、李綱、楊沂中等,曾在江淮間給金兵以重創,滁州、天長、定遠、全椒等地都發生過激戰。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出任滁州知州,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組織民眾訓練軍事,抗禦金兵,並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復中原。辛棄疾還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館」和一座「奠忱樓」,寫下了充滿收復失地之情的《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等詞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舉南侵,南宋叛將李成領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面臨大軍壓境,誓不投降,率滁軍民在琅琊山摩陀嶺一帶壘石築寨,抵抗強敵,最終壯烈陣亡。
唐宋時期600年間,滁州經濟社會發展與遭受破壞交替出現。
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於統治新政和社會相對安定,江淮地區農業、水利、手工業在前代基礎上有所發展,田畝擴大、戶口增加,城鎮形成規制。滁州城池格局形成於唐初。據《兵要地誌》記載,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築有子城、羅城、月城;永徽年間(650—655年),向東北擴展,城周達7里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門均設城樓。北宋時期,城池又幾經修葺擴建。自歐陽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應和山水景觀而成為北宋中後期的一座文化名城。《新唐書.地理志》記載「滁州有銅坑」。琅琊山銅礦古采坑中曾發現隋唐時期瓷片等遺跡。
唐宋時期,南北方經濟文化進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難」,以及其後一段時間,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兩晉時期)。經濟、政治、文化重心不斷南移。滁州因地處江淮間,滁河水路連通長江,陸路交通驛道扼守南北,護衛金陵,成為渡江涉淮的跳板。
地理區域的特點,常常使滁州成為割據和爭奪的戰場,「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南宋以後宋金南北對峙,滁州一帶兵禍頻仍,經濟、民生每每遭受嚴重破壞。
元朝創立行省制,市境先後屬江浙行省之揚州路滁州,河南江北行省之揚州路滁州(轄今市區和全椒、來安二縣)、安豐路濠州(轄今鳳陽、定遠二縣)、淮安路泗州(轄今明光、天長二縣)。 朱元璋起兵後在濠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基礎,後璋率兵南下攻佔江淮重鎮滁州,威脅金陵。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設伏兵打敗元朝丞相脫脫,次年,在滁州建太陽翊元帥府,率軍渡江攻打元軍,此後,又迎小明王韓林兒入駐滁州。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定鳳陽為中都。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興為滁陽王,在滁州建滁陽王廟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設立管理放牧繁殖軍馬的機構—太僕寺。令滁州軍民養殖馬牛。
明朝一些要員往來於中都(今鳳陽)、南都(今南京)之間,如宋濂扈從太子經滁州游琅琊山,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曾在滁州講學,收羅戚賢等一批弟子,影響很大,王陽明離滁州後,滁州人在其講學處建「陽明祠」以記之。江南才子文徵明父子都與滁州結下了諸多緣分,在滁州留下詩文碑刻。陳璉、胡松為一代名宦。南太僕寺少卿馮若愚在醉翁亭內建「寶宋齋」,保護「歐文蘇字」。
明朝時期,滁州為南京直隸州,直隸於南京(治應天府,今南京市),領來安、全椒二縣。其他州縣仍為鳳陽府管轄。
明朝後期,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農民軍一部進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僕寺卿李覺斯知州劉大鞏等率眾守城,明總督盧象升率部駛援滁州,在城東至珠龍橋一帶大戰,打敗農民軍。
清朝實行省、道、府、散州四級行政體制,市境初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後,改屬安徽省,至清末,鳳陽、定遠屬鳳陽府;明光、天長屬泗州直隸州(治今泗縣縣城);來安、全椒及市區屬滁州直隸州。 辛亥革命前後,皖東革命志士方紹舟等追隨孫中山先生,反清、討袁,光復起義,革命黨人活動頻繁。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皖東青年學生積極響應,新思潮在皖東傳播很快。1926年,滁州各地先後成立中共黨組織。民國16年(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滁州活動。5月28日下午,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乘鐵甲專車北上停靠今滁州火車站,乘轎去琅琊山游覽醉翁亭。民國26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佔領滁州城,皖東各地先後淪陷。日軍在皖東暴行累累。在抗日戰場上,國民黨軍隊(李宗仁指揮的第五戰區)在津浦鐵路南段和淮河一線進行了激烈的阻擊戰。皖東民眾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涌,人們用大刀、長矛、紅纓槍、土槍土炮同侵略者進行殊死搏鬥。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游擊隊,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東、路西抗日根據地(後統稱淮南抗日根據地)。劉少奇、羅炳輝、方毅、張雲逸、張勁夫、鄭位三、劉順元等人曾在這里戰斗。藕塘烈士陵園和半塔紀念碑昭示著先烈們的英雄業績。1945年8月,抗戰勝利。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新四軍主力北撤,堅持深入敵後游擊戰,反「清剿」恢復淮南解放區,支援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迎接全國解放。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
民國元年(1912年),安徽省廢道、府、州、廳,各府州縣直屬省府,滁州改為滁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7年,北洋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行政體制,市境各縣均屬安徽省淮泗道,民國21年,析盱眙、滁縣、定遠、來安等縣地置嘉山縣。同年安徽省劃分為10個行政專員督察區,其中鳳陽、定遠屬第四專區,其餘各縣屬第五專區(專署駐滁縣)。
㈧ 全椒縣的介紹
全椒縣,隸屬安徽省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介於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間,緊鄰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全椒是國家級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經濟圈成員城市。全縣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人口48萬。全椒縣始建於西漢,有「江淮背腹」、 「吳楚沖衢」之稱。全椒歷史文化深厚,境內古跡眾多,民風淳樸。明代高僧之憨山大師和開諷刺小說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都出生在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全椒先後被評為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全國十大綠色農業示範縣試點縣之一、全國十大環保城市之一。
㈨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是長江南還是長江北
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全椒縣,隸屬安徽省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是回在長江北面,具答體地理位置如圖所示:
全椒縣,隸屬安徽省滁州市,地處安徽省東部,介於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間,緊鄰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全椒是國家級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經濟圈成員城市。全縣總面積1568平方公里,人口48萬。
全椒縣始建於西漢,有「江淮背腹」、 「吳楚沖衢」之稱。全椒歷史文化深厚,境內古跡眾多,民風淳樸。明代高僧之憨山大師和開諷刺小說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都出生在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
全椒先後被評為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全國十大綠色農業示範縣試點縣之一、全國十大環保城市之一。
㈩ 安徽滁州全椒縣有沒有發展潛力
縣城核心地段,前景無限。全椒縣的新華路是萬里長城永不倒! 閣下,我是土生土長的全椒縣人,你的這一小鋪將滋養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