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2 09:00:12

⑴ 德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歷史啟示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是一個鐵與血的歷程。那是以武力為後盾,以戰爭為武器,藉助鐵腕手段,自上而下實行強制統一的過程。但是,任何民族的統一歷程,戰爭不是其唯一的有效的手段。如果說,普魯士德國依靠戰爭,實現了德國的統一,那麼它的崛起和強大,絕不單單是依靠戰爭,依靠槍桿子。更有其豐富復雜的內涵,並給後人以啟迪。

第一:審時度勢,把握時機,縱橫捭闔,游刃有餘,以合縱連橫之術,遠交近攻,孤立敵人,實施各個擊破。首先在外交上立於不敗之地。

俾斯麥明白,妨礙德意志統一的不僅是各邦國的領主勢力,封建貴族。還有從國家利益出發,不希望一個統一強大的德意志出現的法國、丹麥、奧地利和俄國等。而事實上,只有戰勝這些列強,取得軍事上的優勢,才可以消除與資產階級進步黨的「憲法糾紛」,使其建立議會制,內閣對議會負責的共和民主期望落空,並藉此強化王權,以無比的權威,贏得容克地主和百姓的支持擁護。歷史賦予了俾斯麥這樣的時機。因為1860年前後,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土耳其背後的英法削弱,一向由俄國扶持,對抗普魯士的奧地利在戰爭中沒有支持俄國,轉而支持英法,雙方關系惡化。英國深恐路易·波拿巴獨霸歐洲,於是支持普魯士。波拿巴則坐等普奧之戰,以坐收漁翁之利。俾斯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各國之間這樣的矛盾,分化瓦解敵人,予以各個擊破,先後對丹麥、奧地利、法國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從而樹立了空前威望,促成了國內反對派的噤聲和內部空前的團結統一。

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建立在共有的利害關系,統一的經濟物質基礎上的政治聯合體,才有可能成為穩固的,相互不可或缺的統一國家。

這一改革的關鍵是以普魯士為領導的關稅同盟的建立。德國各邦權衡切身利益,不得已做出這一決定。首先是各邦的財政需要,國庫空虛和財政赤字造成大多數邦國嚴峻的維系難題。為了消除關稅壁壘,實行稅制改革,增加稅收,促進商品流通和工業發展,德意志各邦國意識到,必須有這樣一個統一的機構,在邦國內實行統一的稅制、稅率,以協作互惠,互利互贏。於是,以最早實行關稅改革的普魯士1818年的稅法為藍本,開始制定統一的關稅政策。參加同盟的各邦國之間從1834年起廢除全部關稅。在對外貿易方面,傾向自由貿易,但對從英國進口的棉織品和呢絨等則課征保護性關稅。關稅同盟還致力於統一貨幣、度量衡制度和商業法規。於1838年和1857年簽訂一些專門協定,開始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票據,實施共同商業章程。其後關稅同盟先後與荷蘭、希臘、土耳其、英國和比利時簽訂了商業協定,得到國際承認,國際地位很快得到鞏固。

德意志關稅同盟把德國境內大部分邦國結成了一個緊密的貿易和經濟體。關稅同盟的建立是德國走向經濟和政治統一的重要步驟,它也促進了19世紀德國產業革命的發展。

關稅同盟的建立是各邦基於經濟政治諸多方面考慮,某種程度上抑制分立主義思想的結果。它的產生既不具備向現代社會發展的明確思路,也不單純是傳統的封建復辟。它不是德國未來民族統一體的大膽設想,但客觀上卻促進了德國經濟統一的形成,逐漸打破了德國分立主義力量,並最終為德國的政治統一創造了物質前提。

俾斯麥的作用則在於對關稅同盟的靈活利用和掌握,使其構成德國民族統一不可忽略的因素。俾斯麥非常重視關稅同盟對普魯士的政治價值,也明確表示要通過普魯士領導下的關稅同盟建立政治統一的物質基礎的思想。但他從來不把關稅政策看成是孤立的問題,而是把它置於普魯士全局政治的考慮之中。應該說,單純的關稅同盟並沒有決定意義,它只有通過政治家理智而謹慎的判斷,靈活而巧妙的運用才具有政治價值。俾斯麥和威廉一世恰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以柏林為中心,把鐵路網由此通向各個邦國,構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的緊密聯系,實際上用一張蜘蛛網般的交通網路緊緊把德意志南北聯系在一起,成為了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第三,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上帝賜予德意志民族的福祉。早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完成德意志統一以前,德國的思想文化界就升華了啟蒙主義。使充滿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德國古典哲學和狂飆突進運動成為那個時代哲學文化的頂峰和終結。177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不久,處在分裂狀態和封建領主統治下落後愚昧的德國就開始了自己真正的思想啟蒙,到1832年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狂飆突進運動的旗手歌德辭世,德意志基本完成了啟蒙的第一階段。德國哲學的先哲康德、戲劇家萊辛、音樂大師貝多芬、哲學大師黑格爾、費爾巴哈、詩人荷爾德林、席勒和許多世界級的重量級思想文化人物都出身和活動在這個時期。也是這個時代玉成了他們,因為他們活動的時代正是世界歷史發生著波瀾壯闊的激烈變革的時代。正如哥德曾經在一次談話中所說的那樣:「我所以得天獨厚,是因為我出生在世界大事紛至杳來、方興未艾的年代。」這個年代就是1776年北美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席捲歐洲以及他的失敗等等世界大事。他們親歷了這些歷史事件,成為了世界歷史進程的見證人。而德國哲學正如黑格爾所言:「哲學的任務在於理解存在的東西,因為存在的東西就是理性。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他那時代的產兒。哲學也是一樣,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德國哲學家們作為時代的產兒,用他們的思辨語言把握並表現了那個偉大時代的精神。而德國哲學具有思辨性、辯證性和體系性等顯著的特徵。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叔本華、尼採的超人思想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作為德國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它從理論上論證了變革封建制度的必要性。為俾斯麥自上而下的的統一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它的不徹底性體現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實際斗爭,既反封建又向封建勢力妥協,也促使了德國政治的變革並非是一場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實現民主和共和。由於改型中的封建王朝以其鐵腕人物領導了這場變革,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德國成為軍事貴族佔主導成分的,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的聯合專制,為軍國主義產生,世界戰爭的策源地的誕生開啟了潘多拉的匣子。

第四,從16世紀以來,由於分裂,德意志民族在歐洲人眼裡不是一個政治實體,而被認為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民族。正是這種長期受屈辱、受輕視的狀況激發了這個勤勞、守紀律、注重效率的日耳曼民族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並使之內化為普魯士崛起的力量源泉。這種精神,促使他們向外國學習先進的事物,大力興辦教育。邦國中最大的王國普魯士樹立了這方面的楷模。為貫徹民族主義教育, 1717年,普魯士就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1763年,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頒布《學校法規》,強制5-14歲的兒童必須上學,否則要面臨刑罰處罰,並任命老兵為校長,對學生進行准軍事訓練。這一切都為日後普魯士組建紀律嚴明的高素質軍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1809年洪堡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推行教育制度改革,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文化、基數發展的基石。1810年,威廉二世以僅有的家財成立柏林大學,羅致人才,建立實驗室、圖書館,作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學,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各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柏林大學將科學研究確立為大學的職能,吉森以及其他大學又將這一職能給予強化和拓展,極大地促進了德國大學的科學研究,最終把德國科學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在普魯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視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據統計,在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國人無論在讀、寫、計算能力上,還是科學理論的實際運用方面都要領先於歐洲各國。這樣高素質的國民不僅推動了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發展,涌現出無數傑出的大師級人物,而且使德國的科學技術後來居上。由於德國各大學進行改革,德國人很樂意從大陸近鄰法國人那裡接受新科學、特別是化學,科學事業迅速發展起來。所以,到十九世紀中葉,德國科學事業顯然已經至少在數量上名列前茅,赫爾姆霍茨從數學和力學角度出發,獨立發現能的轉化與量上的守恆。1833年,數學家高斯和物理學家韋伯發明了電磁指針電報機。1861年,德國物理學家賴斯製成了第一台電話機。1867年,德國西門子製成自激式直流發電機。1876年,德國奧托研製成功第一台實用的煤氣四沖程往復活塞式內燃機,1892年,狄塞爾發明了結構更簡單、燃料更經濟的柴油內燃機。1895年德國倫琴利用改進的真空管發現了X射線。德國製造業似乎也比英國製造業更善於吸收科學資源,能夠同時交叉完成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美國一樣,德國以電力技術和營運高速發展經濟,到十九世紀晚期,國民總產值已趨於世界第二、歐洲第一,超過了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第五,威廉一世的父親腓特烈大帝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繼承了乃祖條頓騎士團(中世紀東征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騎士的軍事組織)的軍事專制傳統,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嚴以治軍,全民皆兵,使普魯士成為了一個完全軍事化的國家。他虛心學習,勇於接受新生事物,從啟蒙運動主將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致力於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幾代普魯士國王勵精圖治,以朴實、節儉、勤奮作風率先垂範。使德意志官吏嚴於自律,廉潔奉公,以恪守職責,講求效率、服從命令為道德准則和軍人天職。在十九世紀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造就了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權威、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王國。才得以鐵與血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成為世界軍事政治經濟格局中歷經波折而不可摧毀與衰落的大國強國。

第六,叢表面上看,統一的德意志是一個容克地主和新興資產階級聯合執政的軍事帝國主義國家,其階級壓迫和階級矛盾必然異常嚴酷。但事實不盡其然。由於帝國是一個高效率的廉潔執政的國家,為了使全民族牢固地統一在德意志的旗幟下日趨強大,同時化解社會問題,淡化階級矛盾,平衡社會各階層人們之間的關系。德國率先實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社會福利政策。該政策為了促進個人的功能發揮和使之獲得最低的生活水平,避免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嚴重分化而動亂不安,由政府和社會慈善團體提供一系列項目、好處和服務。通常包括四個因素:收入補貼計劃、健康、教育和福利服務。俾斯麥執政以後,強化了這一措施。通過1883年、1884年和1889年的法律,建立了直至今日對德國的社會福利保險業產生影響的3項除了工人也包括部分職員在內的義務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險以及當時被稱為傷殘保險的老年保險。1911年,上述各項保險一並歸入除此之外還實施供養死難者家屬的孤寡撫恤金的帝國保險法。迄今為止,德國是世界上福利制度最慷慨的國家之一,一個四口之家的補貼每月可以達到1600歐元,但同時該國卻面臨著高失業率。政府為了社會安寧,寧可冒部分懶惰者安享高福利不事生產的風險,仍然堅守著這一制度。這也是德國社會除戰爭因素始終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

德意志帝國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歷史事件,差不多經過千年的努力,這個一度分裂、經濟落後、人民愚昧,由封建領主分而治之的民族,在外患重重、飽受凌辱,經濟落後、民生凋敝中逐漸自省、自強,從腓特烈大帝開始勵精圖治,探求富國強兵之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以其精華——普魯士人為當仁不讓的中堅,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手中,自上而下實行了統一。雖然,槍桿子里出政權,但是,如果槍桿子始終維持一個以暴力屠戮天下的政權,那他不過是歷史上無數曇花一現的帝國,如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王國、波斯帝國、蒙古帝國,甚至後來的希特勒納粹帝國一樣,只是流星一瞬間,即化為烏有。歷經兩世界大戰的損耗和摧殘,德國今天仍然強大。國民總產值位列世界第三,不能不歸功於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盡管歷史因為他們是軍國主義的鼻祖而曾經非議他們,但是歷史卻掩蓋不了他們璀璨的光輝。他們以哲學為先導,以現實為基礎,以思想的魅力開啟民智、拋棄封建糟粕,接受啟蒙思想,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非凡的能力為德意志創造了未來。他們建立了德國統一的經濟基礎;以馬丁·路德、加爾文新教作為統一的信仰,廉潔奉公精神的原動力;以靈活機智、游刃有餘的外交周旋於各種勢力和危險之間,為德意志民族爭取了最大的生存空間;他們以教育為百年大計,從兒童抓起,以開拓創新,研究進取的高等教育全面升華提高,全方位地培訓了高素質的國民,在科學技術上後來居上,不但在學術界出現了許多世界級的大師,在自然科學領域和學以致用方面,也別具一格,領先世界;他們真正體恤民眾,注重民生,並沒有以權貴攫取天下財富以為己有,而是率先實行社會福利,緩解階級矛盾和縮小貧富差異,並且保證每個德意志公民幼有所養、長有所用、老有所依,避免凍餒和赤貧,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他們以法律為准繩、致力於建設一個高效率的廉潔的政府,並取信於民。由於這種穩定持續、行之有效、為國民擁戴服膺的治國方略,百餘年來貫徹如一,不論政黨如何輪替,政府如何走馬燈似地換屆,甚至遭遇戰爭重創,德國仍然是一個巨人,不曾倒下去,不曾萎靡不振。不消幾年,又煥發了活力,重新站立了起來。這一切正是在改革開放中謀求民族長遠出路和持續發展未來的中國需要借鑒和效法的地方。

⑵ 介紹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及對帝國未來歷史影響

簡介:《德意志帝國憲法》是德國歷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憲法,標志著德專國走上資本主義屬發展道路。《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於1871年4月,到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時為止。《德意志帝國憲法》保存了很多封建殘余,但是它的頒布是德國社會的一大進步,對德國及其它亞洲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史影響:1、積極性:①憲法的頒布鞏固了國家統一,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②憲法的頒布使德意志帝國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標志著德國邁入資本主義時期,是德國社會的一大進步。③在帝國政府的保護下,有利於德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並使德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④憲法的頒布對歐亞一些國家的憲法,特別是日本帝國憲法和中國清末的《欽定憲法大綱》有很大影響。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專制主義殘余,皇帝擁有極大的權力,議會無實權,廣大民眾並未獲得多少實際的政治權利。②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最終導致德國引起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③阻礙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徹底完成。

⑶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帶來了什麼影響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各侯國的居民一體化,培養了德意志國民意識。但是,這個理論旗幟並沒有馬上被德意志帝國的所有部分接受。現實當中,德國的統一步伐首先遵循經濟一體化的路線,以結成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形式踏出第一步。

1862年就任普魯士宰相的俾斯麥大力推行增產興業、富國強兵的政策,在實現普魯士強國化目標的同時,也希望通過以普魯士為盟主的北德意志聯邦的形式,實現以關稅政策為基礎的政治一體化。但是,在同一個德意志,敵視普魯士集權趨向的南部各侯國並不贊成,並開始叛離。結果,德國的國家統一以與宿敵法國間的戰爭為契機才得以實現。1871年,普魯士主導下的德意志各國獲得軍事勝利,趁著勝利,各地區擁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皇帝,在宿敵法國的凡爾賽宮,宣告了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帝國建立後的第一任首相俾斯麥,促進原本分屬各侯國的居民的一體化,為了培養作為帝國一員的德意志國民意識,他將國內的波蘭裔居民和南德意志地區的天主教徒居民等國內少數派視為“帝國的敵人”。這就是19世紀70年代俾斯麥開展的文化斗爭的政治。

標榜為“帝國”的德國並沒有像法國那樣徹底實行中央集權制,也沒能導入單一國民教育教學計劃,但是在公共教育的所有方面,仍然強調愛國教育這一新的內容。

德意志帝國的第一任宰相。為了培育民族意識,敵視波蘭裔居民等少數派希望推動民族形成的理念,在強調組成國家的國民是由獨有特徵集合在一起,即正當地擁有可以統一成國家的歷史性根源這一點上是共通的。結合了浪漫主義神秘性的勇敢的日耳曼精神,以及以之為基礎的高貴的德國精神就是其代表。前文已經幾次提到過的費希特也是推波助瀾的典範。

他甚至斷言單獨的國家最終必然被歐洲聯盟所取代。國家並不是不朽的先驗性的存在,簡要而言,它是在歷史中形成的事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作為“想像的政治共同體”的國家說法,給20世紀末民族國家論以極大的影響,風靡一時。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認為民族主義所宣揚的民族歷史傳統多數與事實不符,實際上諸多事例明確證明,那些不外乎在19世紀民族形成過程當中被創造或者捏造出的東西。

而完成民族主義研究基礎工作的厄內斯特·蓋爾納則認為,以語言為基礎的同質性高度文化構成民族主義的必要條件,而且正是在必須高效行動的產業社會才會產生民族主義的必要性。盡管上述觀點存在差異,但是在認為民族、民族主義是近代之物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在此,我個人的立場是試著在與本書課題—近代歐洲的霸權—相關的問題范圍內理解國家和民族主義。

本書的目的是進行歷史過程的考察,並不打算進行理論的討論和評價。不管是將民族主義看作有關國家正統性的歷史主義的意識形態,還是看成政治領袖為統合國民而進行的意識形態的操控,還是為了追求作為國家的自立、行使政治決定權的運動,還是產業化進展中的社會的文化性整合的理念,但確定無疑的是,從19世紀到20世紀,民族主義順應各個時期的歷史脈絡,帶有多樣的含義,給現實政治和社會的狀況帶來重大的影響。通過本書此前的闡述,各位應該明白了nation這一理念和民族主義的產生,與法國大革命間有著極大的關系。

但是這種關系絕不是單調的,反而可以說是一種稍微扭曲的政治和思想之間的復雜關系。正如前面幾次提到的,在法國大革命當中,人們明確提出了唯有國民才是國家的主權者、唯有國民才是正統權威的唯一源泉的思想。但是,國民位於政治核心的位置、擔負國家和社會的重任的想法並沒有馬上作為一種實態反映到政治當中,並在政策和制度層面收到效果。可以說,到19世紀末,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大約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才將主權在民這一思想在制度層面上變為了現實。

但是,19世紀前半期,在明確採取保守立場的維也納體制下,這樣的想法逐漸與批判當時體制的自由主義思想和運動結合在一起。國家和地區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同,所以自由主義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其中有要求政治發言權和擴大選舉權的,也有為改善現狀而要求實行某種政策的,涉及方面廣泛。運動主體也包括從實業家到工人、學生等各個階層。與當時的自由主義聯動的民族主義認為,在國家政治方面必須以國民為中心,作為國民、國家的nation的權益和價值應該最優先考慮,表達這種思想的詞彙逐漸被翻譯為“國民主義”。

⑷ 德意志憲法的特點及其意義

《德意志帝國憲法》是德國歷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憲法,標志著德國走上資本內主義發展道路。《德意志帝國憲法容》頒布於1871年4月,到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帝制被推翻時為止。《德意志帝國憲法》保存了很多封建殘余,但是它的頒布是德國社會的一大進步,對德國及其它亞洲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積極性:①憲法的頒布鞏固了國家統一,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②憲法的頒布使德意志帝國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標志著德國邁入資本主義時期,是德國社會的一大進步。③在帝國政府的保護下,有利於德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並使德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④憲法的頒布對歐亞一些國家的憲法,特別是日本帝國憲法和中國清末的《欽定憲法大綱》有很大影響。

2、局限性:①保留了很多封建專制主義殘余,皇帝擁有極大的權力,議會無實權,廣大民眾並未獲得多少實際的政治權利。②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最終導致德國引起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③阻礙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徹底完成。

⑸ 德國詳細歷史

這個嘛,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幫你理一下線索吧。
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
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之後多次侵擾羅馬帝國。
1、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日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
也就是說德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這里,但是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則是我之前講的,那是公元前幾世紀的事情了。
2、東法蘭克王國之後,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建立了後來大家稱呼的既非神聖,也非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一直統治到1806年。
3、德國1806年之後,就是一個分散的狀態,而此時普魯士是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勢。
4、1871年,在通過幾次王朝戰爭之後,德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德國,就以不可遏制之勢發展起來,但是由於保留來了一些軍國主義的傳統,最終導致了其成為一戰與二戰的主要發動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由於得到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以及自身人員從業素質較高、重視科技與教育、推行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大大激發了經濟,使其在20世紀60年代末,先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民主德國發展不如聯邦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立的歐共體中,聯邦德國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歐共體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5、今日的德國,在世界上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在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學習與借鑒之處。
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寫的,可能不盡如你意,因為現在研究的范圍越來越窄了,要是世界古代史,我可能會懂的更多一些。

⑹ 德國歷史簡介

德國歷史: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於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
該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實行獨裁統治。 德國於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並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110萬人 ,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⑺ 德意志帝國統一的意義是什麼

1871年,長期處於四分五裂與封建割據狀態的德國實現了統一,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在政治上實施官僚與警察的嚴酷統治,在思想領域確立沙文主義、軍國主義和服從忠順價值觀念,同時在教育上也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為盡快將教育納入服務帝國利益的發展軌道,1872年帝國政府按照《普通學校法》的規定,確定6—14歲的八年初等教育為強迫義務教育,並向已經就業且年齡不超過18歲的青年提供必要的職業補習教育;國民學校實施分段教育,前四年為「基礎國民學校」,後四年為「高等國民學校」。在學校教育體系的建設上,自1872年起,在基礎學校之上增設六年制的「中間學校」,其程度稍高於高等國民學校,但又不及九年制各類中學的教育水平。中間學校的教育職責在於向學生提供一般普通教育及初等職業教育。進入中間學校學習的學生需繳納一定費用,但數額不及中學收費標准。

中學主要有文科中學、實科中學和文實中學三類。隨著德國社會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社會地位有了明顯改善,這一改善在中等教育領域中表現為實科中學地位的提高。1901年,三類中學的畢業生均擁有報考大學和其他類型高等學校的權利。

1889年和1890年國王威廉二世先後發布敕令,就教育發展提出要求:加強宗教教育、主張一切教育發展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服務於國家的精神,要求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意志的民族主義者。

⑻ 簡述德意志帝國的成立背景

德意志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系一個徒具虛名的鬆散諸侯聯盟,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斗,德意志終於在1871年由普魯士實現了首次民族大統一,然而卻又因兩次大戰的失敗,國家再度分裂,直至近年才重新實現統一。可以說,一部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問題(或曰謀求國家統一)就成為了貫穿整個德意志近現代史的一條主線。為什麼我們講普魯士王國的興起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就因為德國的統一大業最終是由普魯士完成的。那麼,身處在一個列強環伺的歐洲和一個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間,人口和領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魯士,又究竟是憑借何種「神奇的力量」逐漸由弱變強,一步步壯大發展起來的呢? 從1618-1648年,歐洲大陸的封建君主們在德意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使英國資產階級逃脫了歐洲封建君主們的干預而獲得了勝利,卻使德意志徹底衰落。作為這場殘酷戰爭的主戰場,德意志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農民變得一無所有,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戰爭結束後,德意志仍然只是一個四分五裂、殘破不堪、諸侯林立的名義上的「國家」。根據威斯特法里亞和約,三十年戰爭的勝利者法國和瑞典有權保證德意志各邦內政和外交上的獨立,各邦有充分權利同歐洲任何國家簽定條約。這樣,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最後確定下來。三十年戰爭後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種程度,有這樣一組數據很能夠說明問題:當時在德意志境內,共有360個獨立的邦國和1500個半獨立的領地。絕大部分的邦國版圖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亞地區,每個邦國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這些邦國的君主卻都很自負,無論其邦土大小都一樣建立起自己整套的專制制度,國家機構健全,也擁有軍隊。一支軍隊有時只有12個士兵組成。 在這種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個社會有秩序、中央有權威、政府有效率、軍隊有戰力的普魯士顯得十分與眾不同。須知近代歐洲,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曼妙之旅,在那個弱肉強食血雨腥風的動盪年代,普魯士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火與劍來鋪就它的王者之路。

⑼ 德意志介紹歷史

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古羅馬人稱之為日耳曼人。大約在公元前半個世紀,大部分日耳曼人開始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稱為「日耳曼尼亞」。

「德意志」一詞來源於古德語「diot」一詞,意為「人民」,最早史見於公元8世紀,是指生活在法蘭克王國東部的日爾曼部落所講的方言。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在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法蘭克大帝國。大帝國中有許多講德語的日爾曼部落,這些日爾曼部落人所講的方言被稱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蘭克帝國隨即分崩離析,在瓜分各種遺產的過程中,形成了東、西兩個王國。這兩個王國的政治分界線大致就與德語和法語之間的語言界限相當。講法語的西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今天的法國,而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的居民在此後的長期生活中也逐漸產生了一種「同屬一國」的感覺,這時,「德意志」一詞也就從一種語言的代名詞發展為代指講這一語言的人。當這些講「德意志」語的部落後來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時,他們不但用「德意志」來稱呼自己的語言和人民,還用它來命名自己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第二帝國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國的壽命很短,僅存在了47年。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第二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由於共和國憲法是在魏瑪城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因此這個共和國又稱為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上台執政,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

第三帝國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英、法、蘇四國分區佔領。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並的西佔區通過《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到了2O世紀8O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系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1990年7月實行了貨幣統一,1990年10月3日實現了政治統一。

⑽ 德意志帝國統一的意義

答:《1》結束了封建割據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德意志長期以來一直四分五裂,邦國林立,在17世紀中期,全境分布著360個小邦國和1000多個騎士領地,盛行「諸侯君主專制」。直到維也納會議以後,德意志還仍然只是一個地理名詞。19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的三次王朝戰爭使德意志結束了幾個世紀封建割據局面,成為一個現實存在的名副其實的國家。

《2》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的進行,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可是德國的分裂狀態卻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嚴重阻礙。一批商品從柏林到瑞士,中途要經過10個國家,兌換10次貨幣,繳納10次關稅,單單關稅的數額就已經超過了貨物本身的價值。沒有統一的國內市場,商品難以流通,另外,經濟的發展也需要強大的國家作後盾,開拓海外殖民地,為本國提供廉價的原料產地和廣闊的世界市場,提高本國產品的競爭力。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德國統一以後,頒布了1871年憲法,建立起了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使德國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為近代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德意志帝國統一也是一場推動社會轉型的政治革命,有利於德國社會的進步。

《4》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本來法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曾多次試圖稱霸歐洲大陸。德國統一以後,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歐洲強國,打破了法國獨霸的局面,出現了兩強並立,歐洲的政治格局被改變。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德國也很快步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實力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極大的影響了世界格局的變化。

《5》保留了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普魯士原來就是封建專制國家,統一後的帝國憲法又賦予皇帝最高的權力,體現出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日爾曼民族崇尚武力。而德意志的統一又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的,這使其軍國主義色彩進一步增強。正是這種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加上其實力的不斷增長,使它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給世界人們帶來保留巨大災難。

閱讀全文

與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