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珠三角發展歷史

珠三角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2 08:42:54

❶ 珠江三角洲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

南海絲路--珠江三角洲 自古以來,海上絲綢之路有多條航線。海上絲綢之路因運送其他貨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葯之路之稱,比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更為悠久。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泉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 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後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在隋唐以前,海上絲綢之路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從3世紀30年代起,廣州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 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始發港是廣州。唐宋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元代時,廣州的中國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在海上絲綢之路2000多年的歷史中,相對其他沿海港口,廣州被認為是唯一長期不衰的港口。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於「一口通商」局面。 絲路起源----探詢南越國 《漢書.地理志》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說明「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於漢武帝滅南越國之後。東漢(特別是後期)航船已使用風帆;大秦(羅馬帝國)已第一次由海路到達廣州進行貿易;中國帶有官方性質的商人也到達了羅馬。這標志著橫貫亞、非、歐三大洲的、真正意義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先秦南和越國時期嶺南地區海上交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如今,能夠記載著南越國歷史的「書本」,就是位於廣州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墓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昧的陵墓。趙昧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南越王墓劈山為陵,從象崗頂劈開石山20米,鑿出一個平面「凸」字形的豎穴,再從前端東、西側開橫洞成耳室,南面開辟斜坡墓道。墓室以紅砂岩石仿照前堂後寢的形制砌成地宮,墓頂用24塊大石覆蓋,再分層夯實而成。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築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後四共7室,寬 12.5米,長10.85米。墓主居後部中室,前廳後庫,前部東西為耳室,後部東西為側室。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僕役7人。前部前室四壁和頂上均繪有朱、墨兩色雲緞圖案;東耳室是飲宴用器,有青銅編鍾、石編鍾和提筒、鈁、錇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盤等;兩耳室是兵器、車、馬、甲胄、弓箭、五色葯石和生活用品、珍寶藏所,尤其珍貴的是來自波斯的銀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爐和深藍色玻璃片。這些文物證明南越國早期或更前年代廣州已與波斯和非洲東岸有海上貿易。後部主室居中,為墓主棺庫主室,墓主身穿絲縷玉衣,隨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為「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龜鈕「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趙昧」玉印等。東側室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西側室為廚役之所,殉葬7人,無棺木,室後置豬、牛、羊三牲。後藏室為儲藏食物庫房,有近百件大型銅、鐵、陶制炊具和容器。出土文物共千餘件(套),金印是國內首次出土的漢代帝王金印。南越王墓的金器除金印外,還有金帶鉤、金花泡和杏形金葉,均是飾物。而金花泡普遍被認為是海外輸入的「洋貨」。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白色的銀盒特別引人注目,那閃閃發光的花瓣顯得尤為突出。這個呈扁球形銀盒,通高12厘米,腹徑14.9厘米,重572.6克。出土時在主棺室,盒內有十盒葯丸。從造型、紋飾和口沿的鎏金圈套等工藝特點看,與中國傳統的器具風格迥異,但與古波斯帝國時期(公元前550~330年)遺物相似。經化學分析和專家們研究,認為是波斯產品,銀盒裡的葯丸很可能是阿拉伯葯。因此,銀盒並非南越國製造,而是海外舶來品。這些出土文物對研究南海絲路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絲綢是中華民族祖先的偉大發明之一。廣州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以開拓絲綢貿易聞名世界,西方國家認識中國是從絲綢開始的,說中國是「絲國」。嶺南地區絲綢生產的歷史悠久,《漢書》記載海南島一帶有「女子桑蠶織績」,說明南越國時期已經有養蠶和進行絲綢生產。從南越王墓出土的絲綢情況看,絲綢的隨葬品不但品種多,而且數量很大。特別是西耳室西部,在約2.8平方米的范圍內,絲織品多層疊放,整匹隨葬的有絹、綉絹、朱羅、朱絹、綉「紗』、超細絹、砑光絹等品種。可惜出土時織物已全部炭化。炭化堆積層厚達20~30厘米,陪葬絲綢估計不下100匹,折疊層達700餘層。用絲織品包裹隨葬品也很普遍,有人估計超過300件以上。包裹用絹數目十分驚人,就像現代人用包裝紙一樣普遍,說明南越王室的奢侈。墓中出土的絲織品不但有平紋組織的絹、紗,也有重經組織的素色錦、二色鏡和絨圈錦,品種十分豐富。如此之多的絲織品整匹隨葬和大批包裹器物,說明南越國的絲織產品相當豐富,而且也會有外銷,估計墓中出土的象牙、銀盒、香料等舶來品,也可能是用絲織品來交換的。 絲路連點----肇慶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上控蒼梧,下制南海,為粵西咽喉之地,有「中國硯都」之稱。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早在南越國時期,駱越酋長安陽王曾北上建都於封溪(今封開境內)。趙佗擊敗安陽王之後,在封溪一帶建立蒼梧國,作為南越國的屬國。 在中國古代思想上,只有「天下」觀念而沒有「世界」觀念。直到1583年9月,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自鳴鍾、日晷和世界地圖等代表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來到肇慶,並於1585年建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繪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從此後,逐步受影響的廣州,才於19世紀初形成「開眼看世界」的呼聲。海洋文明就這樣首先在廣州落腳,然後向其他地方輻射。 絲路走廊----珠海 今人談論珠海,多以為其不過是最近25年才逐漸發跡成特區的一個小小漁村。事實上,遙想兩千多年前的漢唐時期,在今天珠海境內、環珠海口一帶的一些島嶼恐怕早已經是海上交通的重要錨地。無數只滿載絲綢和瓷器的商船在這里補給淡水或者糧食,甚至是等風避雨。 2000多年前的漢唐時期,那些沿著廣州—波斯灣海上絲綢之路行船以求利的各國商旅,他們的海圖上,應該不會忘記標注珠海這么一個節點。 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在珠海蚊洲島、外伶仃島和荷包島及南水等地,陸續發現了數百件漢、唐甚至元代的精美陶瓷。在中國大多數朝代,絲綢、陶瓷、茶葉乃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而珠海,正身處於廣州至大食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那星羅棋布的諸多島嶼,擁有天然的避風港、淡水和食物資源。那些遠涉重洋的密集商船,怎能抵抗這個「海途錨地」的巨大誘惑? 珠海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走廊」。唐朝時,廣州取代更早些時候的徐聞、合浦等地,成為東方貿易大港。中國瓷器作為唐朝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開始沿廣州——波斯灣航線輸出。而在此航線上,從廣州出發,珠海成為航道的必經之地。黃巢起義失敗後,義軍殘部流落珠海,成為真正遷入珠海生息繁衍的移民。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設香山鎮。興建於當時的山場村城隍廟,令人吃驚地同時供奉著北帝和城隍,而不是沿海漁民傳統信仰中的媽祖等神祗。這些中原子民,來到海疆後依然虔誠地信仰著這些掌管農業和氣候的神靈。他們不僅把這種宗教文化帶到珠海,還將農耕文化和農業生產也帶了過來。唐朝時候,珠海就已經有了中原文化的精髓。 絲路古港----深圳 深圳蛇口赤灣港區早在唐宋時期已十分活躍,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港口。深圳近年出土了大量的宋代窖藏銅錢,與宋代初年建立的「市舶司」主持下的物流有關,說明赤灣已成為當時進出口貨物的重要商埠。清代嘉慶年間編撰的《新安縣志》中有一段記載也說明了赤灣是古代海外交通船舶的住泊之地。新安即如今的深圳,這部縣志上說:「新安赤灣天後廟為省會藩籬之地,扼外洋要害之沖棗占城、爪哇、真臘、三佛齊,番船來賚莫不經由於此。」 在世界的東方他西方之間,自古以來,原就有一些通路: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只是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的足跡可能被荒煙、蔓草、沙漠、以及遺忘湮沒了。在傳說的大海里,可能浮沉著破碎的事實。歷史有時是必須重新開始,重新發現的。隨著「南海Ⅰ號」----這艘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沉船的打撈,其搭載的文物將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更多秘密,對研究、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在世界的東方他西方之間,自古以來,原就有一些通路: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只是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的足跡可能被荒煙、蔓草、沙漠、以及遺忘湮沒了。在傳說的大海里,可能浮沉著破碎的事實。歷史有時是必須重新開始,重新發現的。隨著「南海Ⅰ號」----這艘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沉船的打撈,其搭載的文物將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更多秘密,對研究、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❷ 為什麼歷史很多牛人都出自珠三角地區

沒有吧,珠三角地區開發的比較晚,名人只是在比較晚的時間才逐漸多起來的,您內這問題沒法回答啊,如果真容要答案的話,我認為有這么一個:當年五胡亂華的時候,北方士族等大量南遷,這些攜帶先進文明的人把原來的荒蠻之地開發了起來,相反地,北方游牧民族進駐華北、中原等地區,造成人口急劇下降,文明退化。
其實正宗的漢人就是那個時候被趕到福建一帶的,被稱為客家人。

❸ 為什麼長三角的歷史比珠三角要久得多,而廣東開放發展卻領先呢

政策問題,
珠三角古時為百越之地,屬於落後的地方,
後來隨著對外貿易的專逐漸興起屬,廣州成為中國的重要港口之一。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只留得廣州一個港口對外貿易。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佔領了香港,香港在英國人的經營下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
另外,珠三角是著名的僑鄉,所以,改革開放時候率先開放珠三角,是因為珠三角靠近香港,開放珠三角,能吸引僑商回國投資。使得廣東的經濟發展在全國領先

❹ 珠江三角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擊沉澱而成的內一個容三角洲,面積大約一萬多平方公里。一般來說它的最西點定義在三水。它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南方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地區發展的龍頭,我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區域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稱。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共9個城市。「大珠三角」指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

❺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簡要歷史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指廣州 深圳 清遠 佛山 茂名 東莞 汕頭 中山 揭陽 珠海 汕尾 江門 肇慶 陽江 惠州 (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立經濟特區。將珠海經濟特區范圍正式擴大到全市。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 規劃范圍以廣東省的廣州 深圳 清遠 佛山 茂名 東莞 汕頭 中山 揭陽 珠海 汕尾 江門 肇慶 陽江 惠州 (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並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促進珠三角進一步發揮對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先行示範作用。珠三角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及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後,珠三角同城化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廣州 深圳 清遠 佛山 茂名 東莞 汕頭 中山 揭陽 珠海 汕尾 江門 肇慶 陽江 惠州 (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打造半小時半徑的「經濟圈」。
2015年1月前,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區廣州 深圳 清遠 佛山 茂名 東莞 汕頭 中山 揭陽 珠海 汕尾 江門 肇慶 陽江 惠州 (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之間的行動電話長途和漫遊資費,將固定電話長途通話費調整為區間通話費水平,實現珠三角通信資費一體化。2014年實現珠三角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並逐步拓展到城際軌道等交通領域。

發布關於建設珠江三角洲地區廣州 深圳 清遠 佛山 茂名 東莞 汕頭 中山 揭陽 珠海 汕尾 江門 肇慶 陽江 惠州 (新興縣,紫金縣) 共15個城市(含2縣)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的指導意見,將採取十三項具體措施,推動建設珠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

❻ 珠三角什麼時候成為世界三大都市圈之一了

時至今日,珠三角都市圈在中國乃至世界究竟處於怎樣的地位?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包括珠江三角洲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僅次於紐約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的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事實上,在這個所謂的第三大都市圈內部,整合11個城市的資源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外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賦予了這個區域先行先試的尚方寶劍,但對比長三角、環渤海,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日前省委書記汪洋談及珠三角一體化時有感而發,要求廣州要有大哥意識。所謂的都市圈,必須有更緊密的經濟聯系與資源整合。
光榮與夢想: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經過了長達30年的高速發展,金融海嘯之後大珠三角「前店後廠」的經濟增長模式日漸式微。
歷史上,對於這個都市圈有過不同的概括,狹義的珠三角指廣州、深圳等廣東9個主要城市;大珠三角則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香港、澳門;泛珠三角則是廣東與周邊8個省份加上香港、澳門,俗稱「9+2」。
將大珠三角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大珠三角的確有其光榮與夢想。日前《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公布,將珠三角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在介紹規劃綱要情況時表示,如果把粵港澳三地作為一個經濟體,它的經濟總量在亞洲地區排在日本、韓國和印度之後,是第四大經濟體。
這也是中央高層明確用區域經濟體概念觀察大珠三角,預示未來該區域將加快融合。農歷新年剛過,杜鷹就貫徹落實《綱要》,在廣州向珠三角地區幹部作專題報告時表示,珠江三角洲9個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門,其規模超過了倫敦都市圈,在世界上僅次於紐約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
與紐約、東京、倫敦都市圈相比,大珠三角在經濟總量、經濟功能和經濟效率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和內部的不平衡,但是在地域面積、人口總量和人口密度等硬指針方面,大珠三角與三大國際都會區已經不相上下。
紐約都市圈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排列,包括波士頓、紐約、費城和華盛頓四大城市群,圈內包括40個城市,總面積約13.8萬平方公里,佔美國面積的1.5%,人口約650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達到90%以上。
東京都市圈主要指日本東海岸太平洋沿岸城市帶,從東京灣的鹿島開始經千葉、東京、橫濱、靜岡、名古屋、大阪、神戶和長崎,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在東京都市圈內,又包括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個城市圈。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聚集體之一。
按照現匯折算,保守估計,2010珠三角GDP將突破7000億美元,經濟規模達到倫敦都市圈2006年的水平。如果按照購買力測算,2010年保守估計,珠三角都市圈GDP將達到1.3萬億美元,經濟規模與紐約都市圈1997年的水平相當,遠遠超過目前都倫敦都市圈。
保守估計,到2038年,按照現匯折算,珠三角GDP將超過2.7萬億美元,與紐約都市圈的經濟規模相當。
江湖與大哥:「9+2」的融合挑戰
「歐盟各國之間的利益涉及貨幣等復雜因素,都能協調好,作為一個省的若干個市,不可能協調不好!」近日省委書記汪洋在談及珠三角一體化時有感而發。
汪洋表示,廣州作為省會城市,是珠三角城市中的「大哥」。「大哥」意識不是以老大自居。大哥對弟弟、妹妹就是要禮讓、憨厚,不能斤斤計較。
但龍頭之爭暗流潛伏。珠三角有9個城市,加上不同政治體制的香港、澳門,內部怎樣融合是個大問題。在區域內和各主要城市之間,競爭和利益沖突是永遠存在的。這些競爭和利益沖突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問題、產業的銜接和協作問題、港口和機場的分工配合問題、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問題。
紐約、東京、倫敦都市圈的發展和形成,均是以單一核心城市為主的自然有機發展。而大珠三角都市圈則以香港和廣州為「雙核心」。更為困難的是,紐約、東京、倫敦都市圈的發展和形成盡管存在行政管轄區域的不同,但是市場力量是都市圈發展和形成的主導力量。而在大珠三角內部,有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有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的廣州,有深圳和珠海兩個經濟特區。錯綜復雜的利益考慮增加了區域協作的復雜性,加大了協作的成本。
協同與收益:合作紅利270億美元
對此《綱要》指出,珠三角9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遵循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創新合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
提出以廣州佛山同城化為示範,以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切入點,積極穩妥地構建城市規劃統籌協調、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合作共贏、公共事務協作管理的一體化發展格局,提升整體競爭力。到2012年,基本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初步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到2020年,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知易行難,區域內部的競爭有時甚於合作。
如果真的做到協同發展,對大珠三角的11個城市有多大的好處呢?大珠三角都市圈的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區域一體化啟動之後,人才、資金、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都市圈內部融合開始多方位展開。
智經研究中心測算,到2038年,大珠三角都市圈的構建給港澳地區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預計可以超過300億港元;對珠三角經濟增長的好處更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兩者共計約合270億美元,拉動大珠三角都市圈的GDP增長超過0.6%.
地理縱深
珠三角的下一步
珠三角內部有9個城市,廣州、深圳誰是老大?區域內不少城市產業結構同質化嚴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究其原因,與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以國際垂直分工為主導的港澳與珠三角「前店後廠」合作模式有一定的關系。目前看來,要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使珠三角各個城市與港澳由垂直分工向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相結合,從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為主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形成錯位發展和優勢互補。
1990年代中國開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開始全面建設,這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被稱為未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表明亞洲尤其是東亞將出現經濟新格局。智經研究中心認為,大珠三角都市圈在東亞經濟新格局的形成過程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一是大珠三角與東南亞各國和地區有著密切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系,二是大珠三角是連接東南亞和東北亞地理上和經濟上的重要節點。大珠三角處於CAFTA的中心區位,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實力最強勁的橋頭堡,將在推動CAFTA合作中發揮重要功能。通過發展重化工業,可以增加大珠三角都市圈的產業分量,向東著眼於台灣海峽和東北亞,向西著眼於北部灣和東南亞,從而在確保國家和區域經濟、政治和國家安全中發揮關鍵作用。
從更大的范圍看,以中國目前高速增長的經濟總量,對全球要素市場的依賴將更強,需要一個在全球資本市場、要素市場、商品市場擁有重要的地位,能代表中國的利益參與全球資源的調配營運,並能夠吸引各種國際資源的世界級都市圈,而大珠三角最有條件成為這樣的世界級都市圈。
針對「2008年人均年薪百萬」的爭議,國泰君安證券新聞發言人正式表示,2008年公司工資薪酬實際發放額為8億元,同比下降44%。 公司總裁助理以上高管2008年度平均崗位工資57萬元,董事長薪酬實發83萬元。
該位發言人表示,2008年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在冊正式員工3554人,外包服務及經紀人近2000人,這些人的工資薪酬都要從公司薪酬總額中支出。去年公司工資薪酬計劃發放10.5億元,實際發放額為8億元,同比下降44%。
發言人還稱,國泰君安公司總裁助理以上高管2008年度只發放了崗位工資,平均崗位工資額為人民幣57萬元,其中公司董事長薪酬實發83萬元,總裁實發80萬元。公司董事長、總裁在近期召開的董事會薪酬委員會上表示,2008年度他們個人薪酬發放總收入將各不超過100萬元。
國泰君安新聞發言人還表示,公司2008年薪酬總額為32億元,其中含補提2007年6億元及其他福利費用。32億元中並非全部當年發放,其中計提總額的65%用於當年的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和績效獎金;30%為以豐補歉和長期激勵;5%為住房補貼。並且,32億元這一未經審計的數字屬於「內部預安排」,仍然存在變數。按董事會既定的規則要經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年度審計,經公司董事會薪酬委員會討論通過,提交公司年度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才能執行。
國務院擬管控金融國企高管薪酬
相關文件有望在兩個月內出台
一直備受關注且缺乏監管的國有金融企業高管天價薪酬問題將受到進一步管控。
記者2月6日獲悉,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一項旨在進一步規范所有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問題的政策文件已基本完成,現處於徵求相關部委意見階段。
該文件特別將國有金融企業納入管理范圍,近日財政部下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即是該文件的一個重要部分。
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文件最終可能以國務院名義下發,如果進展順利,有望在兩個月內出台。
-高於央企均值27倍!金融高管限薪呼聲再起
記者獲知,這份文件的全稱是《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相關制定工作始於2008年5月。該文件出台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和國資委將各司其職,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也將參與管理。
國企高管薪酬問題向來是敏感話題。2004年6月,國資委出台《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規范高管薪酬,而對於在此之外的國有金融企業的監管辦法則處於相對空白狀態,相關管理很不到位。近年來,接連爆出國企負責人薪酬過高的情況,大部分都屬於銀行、證券、保險等國有金融企業。據2007年的公開數據測算,金融國企高管年薪高出央企同行均值27倍。因此,不少專家表示,管控金融國企負責人的薪酬勢在必行。
據了解,2008年3月份平安高管馬明哲被爆出年薪6600萬的天價薪酬,雖然平安不屬於國企,但平安作為國有參股企業使得社會對於國企高管薪酬的熱議進一步激化。中央領導再次指示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規范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
-財政部發文征意見,基本年薪取決於兩個因素
財政部下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是《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徵求意見稿建議金融國企負責人年薪由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組成。
這份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負責人基本年薪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公司的職位等級(企業資產、業務范圍、業務領域廣度等決定);第二,所在企業、所在行業、所在地區的在職職工工資水平加權平均後乘以5。
此外,徵求意見稿中建議,份額更大的績效年薪主要取決於財政部對企業考核的結果,還有凈利潤的變動情況。其中三分之二的績效年薪以現金的形式發,三分之一是中長期股權激勵,而股權激勵的細則將另行制定。
對於國有企業當中的非金融企業,即由國資委管控的央企,參與制定《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的官員表示:「變動不是很大。」
-危機當頭重塑形象,修補薪酬制度很有必要
對於辦法實施的效果,有業內專家表示:「文件只是提供了一項政策依據,具體的實施效果還要看各部門執行的情況。」
2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教研室主任文躍然向記者表示:「由於金融國企的特殊性,管理金融高管『烏紗帽』的一方與管理其收入的不是同一方,如果相關部門權力分散,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文躍然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能夠通過立法將管控辦法固定下來。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則表示:「金融國企高管的平均工資比非金融國企的高管工資要高,這一現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為從整體效益方面來看,金融國企的效益確實比非金融國企要好。」郭田勇同樣認為,《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實施的效果可能不大好,因為高管薪酬始終得與公司的績效掛鉤。
另一不願具名的專家則表示,國有金融企業確實具有特殊性,但問題的關鍵還在於「身份」,即企業負責人是選擇公務員的身份,還是選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不能既享受高薪,又不對企業的盈虧負責,在這個前提下來探討高管薪酬和業績增長才具有合理性。
上述專家還提出,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對現有薪酬制度進行修補極為必要,薪酬過高的金融國企高管們出於社會責任,主動降薪會成為樹立形象、提升社會影響的好機會。

❼ 珠三角經濟區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位於廣東省抄中南部,毗鄰香襲港、澳門。瀕臨南海,為珠江出口

1發展歷史長 毗鄰香港、澳門近東南亞 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南大門
2交通條件
珠江水運發達 廣州 黃埔香港多個大型海港
廣州 香港、澳門多個大型航空港
京廣鐵路 京九鐵路 京港澳高速和沿海高速
4地形特徵廣闊平坦利於工業布局城市建設
5多華僑投資家鄉

❽ 珠江三角洲的簡介

1.自然資源: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並且由於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三角洲地勢平坦,雨量較四周山丘為少,平均約在1600毫米,而外圍地方可達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熱帶氣候特色,和赤道帶長年高溫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種赤道性作物如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胡椒、榴槤等作物,只能引種熱帶性作物如劍麻、杧果、菠蘿、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
2.交通運輸:交通發達,京廣鐵路的終點,海洋運輸發達
3.旅遊資源:圓明新園位於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佔地面積約為1.39平方公里,它是以北京圓明園為原稿,按1:1比例精選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容中西文化、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商業文化、飲食文化於一體的仿古旅遊景觀,被譽為南中國唯一的皇家園林。

圓明新園融古典皇家建築群、江南古典園林建築群和西洋建築群為一體,為遊客再現了清朝盛世風華。園內西部,是西洋建築群,白色的大理石牆身,精緻的殿內裝飾,讓遊客彷彿置身於古老的歐洲宮殿。

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景區等布局庄嚴、方正,或體現皇族氣派、或展現後宮佳麗的脫俗氣質,黃色的琉璃器宇軒昂,綠色的琉璃充滿生機,紫色的琉璃驅鬼辟邪。

珠三角各城市均有直達珠海的班車,廣州錦漢車站還有旅遊穿梭巴士直達圓明新園,交通十分方便。該園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

海泉灣度假城位於珠海西部,背山面海,天地豁然。投資逾20億的度假城首期坐擁約1平方公里無憂樂土,以罕有海洋溫泉為核心,由兩座五星級度假酒店、集美食娛樂大型演藝於一體的漁人碼頭、高科技的現代劇院、刺激動感的神秘島主題樂園、星級服務的康體中心、為健康加油的健身俱樂部等七大項目構成。海泉灣度假城打破傳統單一度假模式,開創多元化綜合旅遊度假新體驗。

珠海海洋溫泉源自大海深處,源源流淌,經年不息,泉井自噴高度達11米,是罕見的優質海底溫泉。清澈透明,水溫高達80攝氏度以上。據權威機構監測鑒定:含有30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有纖體、美膚、活血、保健等功效。

2.7公里綿長的海岸情侶路,20多萬平方米的湖面水系,30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令海泉灣度假城保持和諧完美的生態環境。

珠海市風景秀麗的香爐灣畔,矗立著一尊巨型石雕——珠海漁女,她領戴項珠,身掮魚網,褲腳輕挽,雙手高高擎舉一顆晶瑩再現璀璨的珍珠,帶著喜悅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昭示著光明,向人類奉獻珍寶。這座石雕,身高8.7米,重量10噸,用花崗岩石分70件組合而成, 是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傑作。而今,這座雕像已成為珠海市的象徵,漁女優美的傳說,伴隨著珠海市在國內的知名度,流傳越來越廣、越遠。

九洲城座落在石景山旅遊中心和珠海賓館之間,建築面積近二萬平方米, 以城樓、殿堂、迥廊、涼亭、 水榭構成一座外表古樸幽雅,而裝修現代化的建築群。九洲城仿北京大前門設計,高十二米,寬五十米,巨蓋峨牆,檐牙高啄,十分壯觀。全城有三十多個商場,貨物品種從高檔家電、珠寶玉石、古書畫到食品、服裝、文具、葯品、日用品,應有盡有。
4.產業特點: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84.6億美元,佔全省當年出口貿易總額的76.6%;實際利用外資87.98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8%和24%。
產業結構優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完成了從傳統的農業經濟向重要的製造業中心的轉變,並成功實現了第二、第三產業雙重主導的經濟社會全面聯動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80年的25.8:45.5:28.9發展為1994年的8.8:51.2:40。總體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結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再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轉變。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該地區農業的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格局很快形成。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了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種養業為支柱,農工技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5.特色文化:詳見http://..com/question/11238494.html?fr=qrl

累死我了,不加分你可是真的對不起我了

❾ 珠三角經濟發展的軌跡

首屆珠三角經濟論壇,於2002年10月17-19日在東莞舉行。會議圍繞地區發展戰略、珠三角的競爭優勢、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比較研究等議題進行互動式的探討,蕭灼基、童大林等著名專家學者登壇論道,讓與會者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動向及區域戰略,把握投資與合作的機會及方向。
在太平洋東岸的經濟版圖上,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汕頭、惠州、江門、中山等地,正形成一個令人驚嘆的城市群與產業群,珠三角產業鏈正逐步配套完善,成為包括全球信息產業、家電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製造基地和戰略基地。
但在加入WTO之後,中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落開始了各自新一輪的賽跑。目前珠三角經濟發展模式,如生產成本、政府效率、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等因素和應對競爭的優劣等等方面,成為本屆論壇與會人士關注爭鳴的熱點。
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提出,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經濟全球化對珠三角的沖擊比內地還要大。一是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佔有重要比重,國際市場波動對珠三角的影響比較大;二是珠三角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業所佔比例較重,而高新技術又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三是珠三角的金融發達,而金融市場受國際影響的波動較大,如何防止金融風險,這也是珠三角必須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目前珠三角的產品主要集中於非科技創新類產品,科技創新含量不高,許多核心部件依然依賴進口,參與國際競爭靠廉價勞動力決定的低生產成本,產品市場開拓具有依賴性。
德勤國際總監吳群女士接受記者專訪提出,長江三角洲擁有在市場、土地、人口以及 G DP等方面的優勢,此外,人才儲備也是珠三角要重視的環節。在與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個省市相比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分別佔全國的13.9%和12.7%,而廣東只佔4.7%和5.2%,因此,對珠三角更大挑戰的將是人才的挑戰。

對策一:打造大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認為,珠三角的發展一直與香港和澳門密切相關,他提出了經濟意義上的大珠三角概念,廣州和香港、澳門構成三角,在這個區域中,廣州是幾何中心,香港是為亞洲服務中心。
科龍總裁劉從夢先生認為這個大的珠三角的優勢非常突出,依託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加強港商、台商與珠三角經濟的融合,將大大提高大珠三角經濟的整體活力。
國家經貿委秘書長甘智和先生認為: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橋頭堡,應加速加強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珠三角的航道、港口、道路要加強統一規劃,城市之間加強信息資源和信用評估等資源的共享,在發展一體化的過程中,要十分重視與深、港、澳的銜接,應該加強經濟布局的分工與合作,做強一批產業。

對策二:建設世界工廠
王廉談到,如何把珠三角建成「世界工廠」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大珠三角外貿依存度為80%,有三種工商語系和三種貨幣,有5大產業全國領先,產業發展已經為走向「世界工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國、美國、日本三個歷史上的「世界工廠」演變規律告訴我們,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最需要做的是大力提高政府與企業的創新政策與科研水平,建立適合的 W TO政策機制,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創新技術,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競爭於國際市場。
王廉指出,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成為一個擁有自我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能獨立自主進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新技術的「世界工廠」,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日後在競爭中保持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對策三:物流打通粵澳板塊
據王廉介紹,廣東省現有對外開放口岸達150個,一類口岸51個、進出口裝卸和起運點99個;廣東的公路通車里程、高速公路、鐵路專用線長、港口吞吐量等均在全國排名第一或居前列,每年進出港澳的人數也是全國第一,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人流資源充裕。而珠三角更擁有優越的交通物流中心優勢,珠三角都市區現有5大機場,每周國際航班1600個以上,是上海的40倍,是北京的20倍左右,珠三角地區的高速公路網建設是全國最好的區域之一,而珠三角的集裝箱生成量是全國的1/3以上,珠三角已具備良好的物流產業發展基礎,物流運輸應該是珠三角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同時,在珠三角都市圈內,至少可發展20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工業城市,10萬人口以上的中小城市300~500個以上,正在相互滲透形成城市鏈條,並形成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都市區,而且這些都市區與香港經濟合作血脈相連,也為珠三角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最重要的互補因素。
因此,王廉提出了「物流打通粵港板塊」的論點,粵港兩地正研究推進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布局,將運輸、倉儲、配送和信息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建設粵港區域型的現代物流體系,逐步形成面向國際的亞洲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並推進專業性服務領域的合作,推進粵港在管理咨詢、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為製造業提供高效服務。

對策四:培育投融軟環境
國家計委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杜平認為,現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從軟環境的角度看已經由優惠政策推動為主,逐步向制度設計結合人文關懷打動為主的方向過渡。因此迫切要求各個地區加快創新和培育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機制和投融資軟環境。
有鑒於此,珠三角政府要加強執政能力,加快對公有資源的整合,這其中包括土地、國有資產、市政設施、政府信息等整合,建立地方政府的服務平台和有利人才的就業環境。現在已經不是那種靠「放開」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期了,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機制等軟環境的建設尤其重要,例如物流,像快速通關、區域道路航線等建設的規劃協調等問題;像加速珠三角一體化進程,與香港的協商談判等,這些離開了政府是不可想像的。
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提出,隨著 W TO的加入,珠三角政府要在二次創業中發揮應有的、有異於以往的職能作用,從市場經濟「小政府」的誤差中轉變過來,在共同分享利潤、機會和成本的基礎上,達到政府、企業、社會的聯動和分工。

對策五:做好城鎮環保

杜平認為,珠三角在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中,更必須注重城鎮環境,尤其是人居環境的維持和建設。從區域經濟來講,這體現了一個城市化的水平,也是城鎮化發展的方向。
王廉指出,在珠三角目前經濟發展、產業變更過程中,只要污染治理得好,完全可以有多種發展可能和空間。珠三角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到開發廣東山區的旅遊,這既是粵西、粵北山區土地變成財富的機會,也將是珠三角民營經濟新增長點,開發山區旅遊有望成為珠三角下一階段投資的新增點,也可讓珠三角帶動粵北山區的發展。

❿ 珠三角是我國較早發展的地域,為什麼歷史卻很少呢好像深圳和東莞這些地方的詩人好像都沒幾個似的!

以前海上交通不發達,廣東這些沿海城市不像中原地區擁有那麼好的地理條件。首先,廣東地區悶熱潮濕,流行病之類的比較多,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和生存,當然這是相比於長江和黃河流域而言。其次,珠三角地區以前(千年前)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對外交流和貿易,物質基礎不如長江和黃河流域殷實,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珠三角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