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禹的資料
大禹,姓姒,亦稱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堙」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
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
當時的紹興地區也受到洪水的禍害,被稱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這塊荒蠻之地,鑿山疏流,將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大禹曾在紹興娶塗山氏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離家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十三年,曾經三次路過家門而不進去。「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禹治水--漢魂故事
大禹治水是發生在幾千年前我國古代國家剛剛形成時的影響極其深遠的一件事。
據古文記載,大約在四五千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當時正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極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難。面對到處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推舉了鯀去完成這個任務。由於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圍截的方法,治水9年,勞民傷財,不但沒有治住,反而越來越大。堯死後,大家推舉舜當了部落聯盟的首領。舜巡視治水情況,看到解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將鯀治罪,處死在羽山。部落聯盟又推舉鯀的兒子禹。禹是個精明能幹、大公無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意志堅強的大禹,看到群眾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負的重大任務,便毅然決然地告別妻子,來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請來了過去治水的長者和曾同他父親鯀一道治過水害的人,總結過去失敗的原因,尋找根治洪水的辦法。有人認為:「洪水泛濫是因為來勢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議:「看樣子,水是往低處流的。只要我們弄清楚地勢的高低,順著水流的方向,開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辦了。」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啟發,他經過實地考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繼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改鯀過去「堵塞」的辦法為「疏導」來根治水患。 為了便於治水,大禹還把整個地域劃分為九個大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州。從此,一場規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開了。
大禹親自率領20多萬治水群眾,浩浩盪盪地全面展開了疏導洪水的艱苦卓絕勞動。大禹除了指揮外,還親自參加勞動,為群眾做出了榜樣。他手握木鍤(形狀近似於今天的鐵杴),櫛風沐雨,廢寢忘餐,夜以繼日,不辭勞苦。由於辛勤工作,他手上長滿老繭,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長期泡在水中,腳指甲也脫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這時他的妻子剛剛生下兒子沒幾天,恰好從家裡傳來嬰兒哇哇的哭聲,他怕延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路過家門,抱在妻子懷里的兒子已經會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緊張的時候,他還是沒有進去;第三次過家門,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治水工作還是很忙,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在大禹領導下,廣大群眾經過10多年的艱苦勞動,終於疏通了9條大河,使洪水沿著新開的河道,服服貼貼地流入大海。他們又回過頭來,繼續疏通各地的支流溝洫,排除原野上的積水深潭,讓它流入支流。從而制服了災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在治水的同時,大禹和治水大軍還大力幫助老百姓重建家園,修整土地,恢復生產,使大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對於大禹的功績,廣大人民歌頌他,感謝他,懷念他,當時人們把整個中國叫「禹域」(意為大禹治理過的地方)。
相傳黃河上游的龍門山上的禹門口(今陝西韓城與西河津之間),為大禹所鑿。龍門山口,口寬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騰咆嘯,聲如巨雷。集中在龍門水下的大鯉魚為急流所迫,隨之而下,向下不斷跳躍,即民間流傳的吉祥之兆——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東南5公里的黃河岸邊的神柏峪,相傳是大禹勘察水情、並在河邊的柏樹上拴馬歇腳的地方。後人在此處河邊修建了一座禹王廟,以示紀念。
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下,人們還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
大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夏朝。我國的歷史從此時起,進入了階級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21世紀。
B. 大禹是什麼時期的人
禹,遠古時抄期中國神話人物,姒姓,夏後氏,傳說名文命,後世尊稱為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廣為人知。生於公元前2123年,卒於前2055年。
傳說中,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的開創者,定都於安邑(今山西夏縣)。禹在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史書又稱伯禹、夏禹。禹在位的第十五年,其子啟王繼位夏朝的天子,享年六十八歲。
(2)大禹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夏禹王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他的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
夏禹王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社會代替野蠻時代社會,推動中國帝王室歷史沿革發展。
道教中,禹被尊為三官大帝中的水官大帝,誕日為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另有人尊其為水仙大王。
C. 關於大禹的故事有哪些
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一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線。
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里,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塗山之會
夏建立後,大禹在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准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
後九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
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D. 中國夏朝之前的歷史(大禹之前)
黃帝和炎帝都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國原始社會後期,是兩個部落的首領。當時,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都居住在現在陝西省境內的黃河邊上。後來,又先後沿黃河兩岸向東部遷移。為了爭奪一塊土地,炎帝族同住在中國東部的九黎族發生了戰爭。九黎族的首領蚩尤打敗了炎帝族。炎帝族向黃帝求援,他們聯合起來打敗了蚩尤。九黎族失敗後,一部分逃到了南方,另一部分加入了炎黃二族。後來,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炎帝族失敗後,加入了黃帝部落,黃帝族的力量就更大了。從此,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黃河流域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他們共同開發了黃河中下游地區,使這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從此,這些原來不同部落的居民,都認為自己是黃帝和炎帝的後代,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現在,在陝西省黃陵縣松柏常青的橋山上,還保留著黃帝陵和黃帝廟;湖南省炎陵縣也保留著炎帝陵。黃帝和炎帝的子孫們,世世代代緬懷這兩位中華始祖的豐功偉績。
E. 歷史人物 大禹的資料
大禹,姓姒,亦稱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版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權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堙」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
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
當時的紹興地區也受到洪水的禍害,被稱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這塊荒蠻之地,鑿山疏流,將水引入東海,使這片淺海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大禹曾在紹興娶塗山氏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離家治水去了。他婚後離家十三年,曾經三次路過家門而不進去。「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F. 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如何導致了大禹時代結束呢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原始社會是大禹時期的原始部落。大禹治水被人們津津樂道,大禹的統治和治理之道也被人們所稱贊。然而,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卻導致了大禹時代的結束,他的兒子啟開創了奴隸社會。
縱觀歷史,統治者們為了爭奪權勢和利益經歷了無數的斗爭。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建立,其中除了歷史的必然性也存在著很大的人為因素,而奴隸社會以後,王朝的更替就變得更加頻繁,奴隸社會的壓迫和剝削慢慢地超出了人們的承載力,社會制度再次發生變化。在王朝的更替中,人們期盼著有個優秀的統治者出現,以帶領他們走上一條安穩的道路。然而,奴隸社會卻是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期之一。君主的替換、王朝的更替導致暴政和壓迫的出現,而奴隸社會時期的王朝頻繁更替運動和斗爭也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在原始部落時期,繼承人的選拔方式是禪讓制,這被認為是一種十分公平的選拔制度,也就是說在原始社會,只要誰有能力就可以成為繼承人,這與動物世界中的適者生存無異,可以大大地促進了人們的生產能力和創造力。然而這只是禪讓制帶給人們的一些假象,其實原始社會終究被奴隸社會代替是歷史的進步,也是整個社會形態的進步。
因此,從禪讓制度到世襲制度的轉變,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們為爭奪統治者的地位而進行血腥和暴力的殺戮。雖然後期的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都有眾多的領導人物為了爭奪統治者的地位而殺戮,但是其性質不一樣,後期的爭奪性質是因為當時統治者的自身原因和其殘酷的暴政,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統一和治理,因此是一種進步的表現,而原始部落的這種禪讓制卻是十分落後的。
原始社會的生產力低下,而啟開創的夏王朝超越原始社會,形成了一個更高的社會生產力。眾所周知,生產力是決定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原始社會是石器時代,生產力十分落後,而在後期,由於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出現了剩餘產品,於是就產生了階級分化,而原始社會的公有制漸漸地被私有制代替,部落之間發生沖突出現的戰俘也就成為奴隸,首領就成為奴隸主。在這樣的機制下,人們的生產力也逐步提高,那時候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銅器製品,銅器的出現標志著從石器時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產時代。於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就必須要有一個更進步的社會體制和王朝來與其匹配,那就是奴隸社會和夏王朝。
在農業方面,奴隸社會較之前有了飛速的進步。原始社會時期農業的發展十分有限,而且當時是以捕魚和打獵為主,後期才出現原始的農耕製作和畜牧業的發展。然而在奴隸社會,農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耕作的農業類穀物也逐漸增多,耕種面積也逐漸擴大,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大量出現,這標志著農業生產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總之,奴隸社會的農業生產水平大大地提高,這較之原始社會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G. 大禹的歷史地位
貢獻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與治國養民結合進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時,還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面,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不僅治理水患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農業生產也取得了進步。孔子曾頌揚禹治水的功德說:我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賓士水土,開溝洫,發展農耕,鼓勵人民從事勞動。(參《論語•泰伯篇》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極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長開慶功大會,賜給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豐功偉績。當舜年老時,眾人一致推舉禹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大禹
禹接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禹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性質。他讓治水時專司刑罰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禹還有組織的對不聽教化多次叛亂的苗族進行征伐,打敗了苗軍,打死了三苗酋長,勢力范圍達到江淮流域。之後,「四方歸之,闢土以王」(太平御覽卷823引《隨巢子》)。舜死後,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的禪讓制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禹於是再即天子位。
分九州
禹為了鞏固夏王朝,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象徵統一天下九州,成為夏王朝之象徵。
威嚴
禹在鞏固夏王朝統治過程中,還特別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傳說西部有個部族叫有扈氏,好戰而不願服夏。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終於臣服於夏。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禹為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尊敬和禮遇。他沿途向當地人詢問習俗,鼓勵農耕,告其農時,播種五穀,教育部族酋長們講禮儀,知法度,不以強凌弱,和睦相處。同時又宣布,若有不聽教化者,要以兵征討,決不客氣。當時,古越部落酋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禹的命令。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禹的神聖,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
由於禹是活動在崇山一帶的夏部落的首領,故被稱為夏後氏,他所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就被稱為夏。夏王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原始社會的結束、階級社會的開始,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H. 大禹在歷史上做了什麼貢獻
過去,很多人一向認為大禹只是一個神話人物,然而,誠如楊寬先生在《中國上古史論· 序言》里所提出的:「吾人證夏以上古史傳說之出於神話,非謂古帝王盡為神而非人也。蓋古史傳說固有多出於神話,而神話之來源有純出幻想者,亦有真實歷史之背景者。」我們要了解大禹,首先要探索大禹的「真實歷史之背景」。在這方面,作家駱賓基的學術專著《金文新考》(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書法家工筆楷書,影印200冊),通過對古金文的考證整理,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觀點:「氏族之稱,在古金文中都有音標譜系可查」。他在研究中發現了「各個上古青銅彝器銘文之間的連系規律」。證明「堯、舜、禹」既不是神話中的人物,也不是傳說中的人物,而是「見之於四千年前古金文記載的歷史人物」。
對大禹的看法,歷來頗多分岐,眾說紛紜,而駱賓基則一反舊習聞與舊觀念,以古金文為實證,認為大禹是個真實的存在。因此紹興的大禹陵為其葬地也是可以足信的。
一、禹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作為上古人物的大禹,他與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終究是個什麼關系呢?據考,炎帝主父足牛氏,生母是有(蟲喬)氏;黃帝生父是熊氏,生母是有(蟲喬)氏;故《繹史》卷五引《新書》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據原始社會時婚配製度,也就是說有(蟲喬)氏這個氏族的女子可以與牛氏和熊氏兩個氏族的男子通婚。這種既按父系方面計算世系,又按母系方面計算世系的現象,正說明炎黃時代是母權制衰亡,父權制確立的轉化階段。
炎帝氏族從母氏族中分離出來後,在陝西的渭水流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為一個強大的部族,黃帝氏族從母氏族分離出來後,有一部分從渭水流域遷到黃河兩岸的中原地區,逐漸強大起來,在擴展中發展成為黃帝部落,其活動的范圍較大,表規出其勢力的強盛。
後來,由於種種無法查清的原因,炎帝部落的一部分離開了渭水流域向東遷徒到中原地區。在黃河南岸發展起來,並與早已游徒到中原的黃帝部結成了部落聯盟。可是,不久兩者發生了矛盾。據《史記·五帝本紀》:「炎帝欲侵陵諸侯」。大約是為爭奪落聯盟首領的權位。然而,」諸侯成歸軒轅「,最後卻被黃帶奪過去了。《呂氏春秋·盪兵篇》載:「兵所自來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即兩個同母異父的兄弟部落的矛盾水火之不相容,終於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最後,炎帝一敗塗地,黃帝部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五十二戰天下咸服」(《史記·五帝本紀》),從而鞏固了自己在部落聯盟中的地位。
以黃帝為首的炎黃部落聯盟與夏民族有著某種淵源關系。《國語·魯語上》說:「夏後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據〈禮記·祭義〉:「不王不禘,王者帝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可見「禘」是一種專祭禮始祖而特設的祀典,夏後氏禘祭黃帝,足見黃帝部落與夏民族有著悠久深遠的族源關系(血緣關系)。夏民族應該是炎黃部落聯盟中黃帝部落的後裔。
由此可考大禹世系。《大戴禮記·帝系》載:「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高密,是為禹也」。古本《竹書紀年》亦說:「黃帝至禹,為世三十」。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根據古代 「神不歆非類,民不祭非族」,「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的祭祀原則,把大禹的世系說得更為詳細:「禹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顓頊之孫也」。
當然,在原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口的增殖,時間的推移,逐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史記·五帝本紀》即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這些所謂新的族姓實際上應是從黃帝部落中分化出來的一些新氏族,夏後氏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說:「象這樣的姓氏變更並不打亂該氏族所依據的親屬關系」。駱賓基在《關於〈金文新考〉的報告》中亦說,由於氏族之變化,有「在命氏彝器所刊載的氏族文字上相互連系的規律可循。不會是各自孤立的、靜止的(氏族不變)」。所以,夏氏族雖然其姓氏、名稱與黃帝部落不同,但人們歷來確認大禹是黃帝的後裔。因而大禹也是我們最早的先祖之一。
二、大禹是史前時代的抗災英雄
既然大禹亦為我們民族的祖先,那麼他所處的究竟又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環境呢?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炎黃集團中的一支——夏部族活動在黃河中游的黃土地帶。這就是中國史前的堯、舜、禹時代。這時中國原始社會開始崩潰,即氏族公社制度瓦解,階級出現,國家和民族處在孕育之中。
當時的嚴峻局勢是部落聯盟正處在質變中的量變階段。本來,早期部落聯盟的成員之間是完全平等的,聯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抵禦敵對部落的侵襲和掠奪。但是,到了堯、舜、禹時代卻發生了新的變化,聯盟成員之間的平等已被聯盟首領的權威所代替,最突出的事實是堯、舜在部落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並不是真正由民主選舉而產生的,也不歷史上文人學士贊不絕口的「禪讓制」(那不過是一塊遮羞布),而是他們憑借武力爭奪來的。例如堯,據《淮南子·本紀訓》載:「堯乃使羿誅鑿齒於壽華之野,殺九嬰與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與射十日而下殺猰?,斷?於洞庭,擒封稀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這個記載告訴我們,堯的部落首領的位子是靠武力打出來的。再如舜,向來盛傳因舜賢,故 堯讓位於舜,其實當舜作堯的助手時,堯就不放心,「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史記·五帝本紀》),而舜一旦羽翼豐滿便憑借武力取代了堯的首領地位,《韓非子·說疑》稱:「舜?懇ⅰ保
I. 大禹治水的歷史時期
算是「三皇五帝」時期,也叫「遠古時期」、「神話時期」等,三皇五帝也不是真正的皇帝,特指原始社會中後期為人類社會做出過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
J. 大禹歷史背景
夏禹 大禹
夏代開國的君主。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賓士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後氏.
禹是中國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為治水三過家門不入.貴為天子,保持本色,親近百姓,為民謀利.是帝國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範.
夏禹,姒姓,也稱大禹,夏後氏部落首領,為遠古傳說中的著名治水人物。
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黃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堯命崇地伯鯀領導治水。鯀用「障水法」,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殺於羽山。舜即位後,命鯀子禹繼續負責治水。禹總結了其父治水失敗的教訓,改以疏導為主,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平息了水患。「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底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尚書·禹貢》)這段記載,就是夏禹治河活動和禹治水後黃河河道的描述。
在古籍和傳說中,夏禹的治水事跡十分動人。《尚書·益稷》稱:禹娶塗山氏女,結婚後生子啟,「啟呱呱而泣」,禹顧不得照撫幼子,徑自治水而去。《史記·夏本紀》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韓非子·五蠹》記載:「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時至今日,黃河兩岸仍廣泛流傳著夏禹治水的傳說:如寧夏的青銅峽,晉陝之間的龍門,伊水流過的伊闕,都說是禹用神斧劈開;著名的黃河三門峽砥柱石及三門——神門、鬼門、人門,也說為夏禹所鑿,甚至鬼門島上的兩個圓坑,也被說成禹從獅子頭騎馬躍過三門時,馬失前蹄所留下的印記。歷代詩人寫下了許多吟詠夏禹治水的詩篇。夏禹公而忘私、不畏艱險馴服洪水的業績,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