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大學的文史專業怎麼樣
你好,
山西大學,地處山西省省會,千年古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前身是1902年5月8日開辦的山西大學堂,2005年5月山西大學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學校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全部學科門類
文史類的話,
文學院:
文學院是山西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學堂的中學專齋。2001年中文系與古代文學研究所合並,組建了文學院。經過百年建設,文學院現已成為山西省語言文學類基礎研究型人才和應用人才的培養基地。現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對外漢語、戲劇影視文學和廣告學五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來,我院共培養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近7000人,為國家和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學科設置完善,下設古代文學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新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古代文獻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全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職教師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7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實現了碩士化。 文學院辦學條件優越,建有傳媒實驗室、影視觀摩室、報紙編排系統實驗室等實驗教學場所,總面積500平方米,有價值260萬元的各種實驗設備。其配置可滿足本院學生和教師進行攝像、攝影、編輯、觀摩等教學、實驗使用。資料室使用面積為130平方米,現有圖書25963冊,專業雜志350種,價值58萬元;影像資料350餘種;並有全省唯一的學生書庫,有圖書1671冊,同時每年增補300餘冊。古代文學研究所有專業資料室,藏書二萬余種。 近十年來,本院教師承擔了28部教材的編寫任務,出版專著35部,多項研究在全國獨樹一幟。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2004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成為山西大學校一級研究單位。首任中心主任為已故著名社會史學家喬志強教授,現任中心主任行龍教授,執行主任郝平副教授。中心是以中國近現代史博士點、歷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為依託,積極開展以歷史學為本位的多學科交流與對話的研究機構。 中心主要是以歷史學為本位,並充分借鑒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政治學等相鄰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理念,對自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遷進行長時段的社會史研究,尤其注重在本土化社會的基礎上凸顯出歷史研究的區域性特徵;在追求總體史目標的同時積極進行區域間的比較研究,從而增進對整個中國歷史的理解和把握。另外,中心將在進行區域社會史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建構具有地域性特質的研究範式和闡釋架構,不斷增強與外界的學術交流和溝通,實現持續性的創新和進步,提升中心研究的學術價值和現實關懷,努力建設成為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資料中心、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 十多年來,中心已形成了穩定而富有學術潛力的四個研究方向:一、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變遷;二、集體化時代中國農村社會研究;三、抗日根據地社會史研究;四、三晉文化與地方社會研究。並在中國社會史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較有影響的學術成果,被學界同仁譽為中國社會史研究的重鎮之一。代表性著作有《中國近代社會史》、《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近代華北農村社會變遷》、《近代山西社會研究——走向田野與社會》、《多學科視野中的山西區域社會史研究》、《區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以水為中心的晉水流域》、《走向田野與社會》、《社會史研究》等。中心研究人員迄今共發表學術論文五百餘篇,承擔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類項目四十餘項。中心在致力於學術研究的同時,注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充分實現兩者之間的互動。2007年至2008年,中心先後獲得了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兩項殊榮。2008年10月,中心在近年來收藏的數千萬件集體化時代山西農村社會基層檔案資料的基礎上,創辦了「集體化時代的農村社會」綜合展,不僅在資料建設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將集體化時代的中國農村社會研究推向了學術前沿。 中心位於山西大學鑒知樓1-2層。其中「集體化時代的農村社會」綜合展、中心會議室、專家室位於2層;中心研究辦公室、博士生、碩士生工作室、資料室和檔案室位於1層。
中心現有研究人員:行龍、郝平、張俊峰、胡英澤、韓曉莉、馬維強、常利兵、李嘎
近年山西大學錄取分數: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檔 錄取人數 錄取批次
2009 501 521 507 -- 5 本科二批
2008 472 540 493 -- 7 本科二批
2007 503 526 514 -- 9 本科二批
2006 480 498 489 -- 6 本科二批
2006 480 498 489 -- 6 本科二、三批
2005 445 463 454 -- 6 本科二批
2002 413 -- -- -- -- 不詳
B. 關於山西大學歷史的問題
李提摩太與山西大學堂
在近代山西發生的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中,由於義和團成員對外國傳教士和教民的的極端仇視,加上當時山西巡撫毓賢執行了慈禧太後殺絕洋人的密電,故山西教案特別嚴重,1901年7月9日,毓賢將以保護教徒為名而集中起來的41名傳教士、17名中國教徒和英國教師畢翰道一家七人,押至巡撫衙門署西轅門前處死,此後,全省多處發生了焚燒教堂、殺戮傳教士和教徒的事件,毓賢後來被清政府處死。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後,即兵分四路,殺氣騰騰進逼山西。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春,先後攻陷山西龍泉關、平型關、娘子關、固關等地,威脅太原,形成了「聯軍壓境,全省岌岌」的嚴重局面。
此時,在太原的天主教會向新任山西巡撫岑春值提出許多賠償要求,並搶佔了令德堂書院作為教堂和住宅。岑春煊迫於無奈,接受山西洋務局督辦沈敦和的建議,電請英國耶穌教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來太原協商解決山西教案問題。
英人李提摩太,在中國山東、山西、上海等地傳教達20餘年,是有名的「中國通」。英帝國主義以所謂「庚子賠款」,勒索山西人民白銀50萬兩,李提摩太做為英方接受賠款的代表,於光緒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由上海赴京,經與英美等國公使協商,並和耶穌教各會代表葉守真、文阿德共同擬定《上李傅相辦理山西教案章程七條》面交李鴻章。其中第三條提出:「共罰山西全省白銀五十萬兩,每年交銀五萬兩,以十年為期。但此款不歸西人,亦不歸教民,專門開導晉省人民知識,設立學堂,教育有用之學,使官紳庶子學習,不再受惑。選中西有學問者各一人總管其事。」李鴻章照準後電令山西巡撫岑春煊迅速辦理。
耶穌教會推選出郭崇禮、史密斯、文阿德、葉守真等八位代表,於七月九日到達太原,與岑春煊商談實施辦法。因岑春煊對「罰款」、校內傳教等持有異議,故未議妥。李提摩太幾次從上海發電催促,岑春煊派洋務局提調周之驤赴滬與李面談,但仍堅持不稱「罰款」,不許在校內傳教,學校與教堂不發生關系,外籍教師不得干預學校行政等條件。
經過反復的談判,終於在當年十月議定了創辦中西大學堂合同八條。岑春煊作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在創辦學堂過程中,堅持民族利益,不向洋人妥協的精神,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在與李提摩太商談設立中西大學堂的同時,山西遵照清政府各省設大學堂的上諭,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初,奏准在原令德堂的基礎上創辦了山西大學堂。委派山西候補道姚文棟為山西大學堂首任督辦,高燮曾為總教習,谷如墉為副教習,選文瀛湖南貢院為臨時校址,接收令德堂和晉陽書院的師生,籌備開學。
同年的四月三日,當李提摩太偕同他聘請的山西中西大學堂總教習敦崇禮、分教習新常富等抵達太原後,發現山西大學堂業已創辦,便多次建議將山西大學堂與中西大學堂合並辦理。若合並後可分兩部:一部專教中學,由中方負責;另一部教西學,由李提摩太負責。並把上述建議擬好報岑春煊考慮。岑春煊權衡再三,不敢擅定,後奏請清政府批准,方達成關於中西大學堂並入山西大學堂的協議,並於五月二十五日在《京報》發布學堂成立的消息,以便擴大對外影響。
中西大學堂並入山西大學堂後,原山西大學堂改為中學專齋,其經費與西學專齋相當,每年從省庫學堂白銀五萬兩中支付。此時,原任督辦姚文棟辭職,委任沈效和接替。兩齋各設總理一人,中學專齋為谷如墉,西學專齋為李提摩太。兩齋總理以下,設總教習、副總教習和分教習,中學專齋另設提調和堂舍監督,總管兩齋後勤事務。山西大學堂的校址,校本部、中學專齋及兩齋學生食宿均在貢院;西學專齋另借皇華館學台衙門西院的皇華別墅作為臨時校址。
光緒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西學專齋正式開學上課,巡撫岑春煊和省城重要官紳出席了開學典禮,至此山西大學堂正式成立。直到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學堂與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為全國僅有的三所大學。辛亥革命以後,山西大學堂改為山西大學校,列入國立範圍,後稱國立第三大學。
1903年,山西大學堂在侯家巷購置地皮 200畝。翌年秋,校舍落成,山西大學堂全部遷入(今太原師范專科學校校址)。
山西大學堂創始人岑春煊先生 山西大學堂創始人李提摩太先生
--------------------------------------------------------------------------------
期初學制和辦學特色
山西大學堂的學科設置,基本上是根據《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新的規定逐步完善和建立起來的。初辦時,中、西兩齋招收學生各200名,每人每月發給白銀四兩,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卻有較大差別,充分體現了中學和西學的不同。中學專齋所上課程有經、史、政、藝四科。谷如墉講《戰國策》,高燮曾講《近思錄》,賈耕講《禹貢》,田應璜講《明史》,成年增講算學。1904年,中齋又增設了英文,日文、法文、俄文、代數、幾何、物理、化學、博物、歷史、地理、國文、圖畫、音樂和體操。西學專齋所上課程有:文學、物理、工學、礦學、格致、法律、西洋史、世界史、體操、數學、英文、圖畫。中齋教習張友桐編寫的《中國通史》,內容充實;傅岳芬編寫的《西洋史講義》簡明扼要;西齋格致博士和化學教習新常富編寫的《無機化學講義》譯成中文後,頗受歡迎。這些書風行一時,銷路很廣,對開展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傳播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都有較大的作用。畢業考試仍然沿用科舉形式,分別給以貢生、舉人、進士等出身資格的獎勵,這些都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實質。山西大學堂先後畢業學生500人,派遣學生10人出國留學。
山西大學堂的教育方法,對比孔孟儒學和封建科舉制度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它在中國教育史上首立中西兩齋,建立了完整配套的教育體系,在辦學中注意向外國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制定新式學堂章程,延聘中西教習。開設中西課程,為青年們探索西方先進科技知識和民主思想創造了條件。早期就學於山西大學堂的學生,不少人追隨孫中山先生走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其中知名的有谷思慎、榮炳、南桂馨、溫壽泉、續桐溪、景定成,他們在留日回國以後,對山西辛亥革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光復全省作出了重要貢獻。
山西大學堂期初畢業生合影局部
--------------------------------------------------------------------------------
幾經改組山西大學誕生
1902年至1931年,山西大學堂幾易校名和隸屬關系,經歷了山西大學堂、山西大學校等幾個階段。1931年 7月,遵照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頒的章程,山西大學校改稱山西大學,校長仍為山西大學校校長王錄勛。
王錄勛是西學專齋留英倫敦皇家學院土木工程科畢業生,從1918年到1937年,連任山西大學校長20年之久。但是,由於他沒有認真負責的辦學態度,致使學校二十多年死氣沉沉,無所建樹。他把學校的一切許可權都下放,很少親自過問。而他卻和十幾個留英同學,在新南門街開設了一個股份有限永和紙煙公司,專門經銷英美紙煙,每年盈利十幾萬元。
從1931年起,在教育部督學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王錄勛開始整頓學校,學習空氣逐漸濃厚。開始實行嚴格考試,開場聚賭、吸食鴉片之風逐漸消失。然而。就在校風剛剛有所好轉,人們正在注目相望之時,1937年10月,日軍侵佔了太原,省府下令各大中學校停課解散,一切圖書儀器檔案等物均移交當地縣政府保管。1938年春,日軍南進,所有的校產均遺失,盪然無存。
1939年12月,山西大學在陝西三原復校。條件十分艱苦,師生只有百餘人,借到三原女中全部校舍作為校部辦公、學生上課與文法學院學生食宿的地方。又租到山西街一個大貨棧作為工學院學生食宿的地方。
長期以來,閻錫山同國民黨之間爭奪權力的斗爭,即使在抗日戰爭時期,也從未停息。其中,山西大學也是他們爭奪的一個重要陣地。1943年 4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陳立夫,為了把山大直接置於他的控制之下,教育部通知山西省政府將省立山西大學改為國立山西大學。經費全由部發。但校長之權不肯相讓,閻錫山、王懷明先後兼任了校長,並由教務長徐士瑚代校長。
--------------------------------------------------------------------------------
徐士瑚治校三年
1946年三月,山西大學全體師生奉令從陝西韓城陸續回到太原。 四月開學上課。抗戰八年的動盪生活暫時安定了。六月,省參議會成立,王懷明擔任了省參議會議長,辭去了校長一職,改由徐士瑚任校長主持校政。當月,徐飛往南京向教育部交涉以下幾點:增加經常費、設備費、修建費,改醫學專修科為醫學院,撥給外匯美金一萬元,分配出國考察研究教授名額一、二名。上述要求都得到了批准。
在徐任職期間,經常邀請學者、專家、教授講演報告,開展各種學術活動。當時在學生中成立的各種學術研究和文藝社團20餘個。1947年五月創刊了《山大學報》。學校對學生十分嚴格,重視平時成績,經常進行考試,但也嚴格限制學生參與各種進步組織和活動。
1948年七月,由於戰事影響,全校召開大會,成立遷校委員會,舉出主任委員馬華,副主任委員高波、黃志倫等人,當月分批陸續飛往北平。九月,徐立瑚離並飛往北平。值得稱道的是1949年一月,當蔣介石要求在平的國立大專院校校長和教授離平南下時,竟無一教授報名南下。當時在平的14所國立大專院校校長,只有北平美專校長徐悲鴻和山西大學校長徐立瑚二人沒有離平南下隨蔣。
1949年初,徐世瑚辭職。1949年四月,太原解放,同年五月,鄧初民被任命為山西大學校長,在平師生回到太原,很快復課。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山西大學的法律、文科並入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醫學、工學、農學獨立成立學院,師范學院遷至晉南的臨汾。自此,山西大學開始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今日山大
山西大學,是山西省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水平很高的綜合性大學。目前設有8個學院、19個系、54個本科專業,師生員工一萬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餘人,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博士點,39個碩士點,9個省級重點學科,23個研究所,聘請了8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與歐、美、亞17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形成了教學、科研與高新技術開發三位一體的辦學格局,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經山西省政府批准,「211工程」正式立項,給予重點支持。
參考資料:http://garden.2118.com.cn/taiyuan/zhsx/gaoxiao/gaoxiao.htm
C. 山西大學2019年二本A為啥是兩個代號
這個我建議你打電話給學校問清楚,在網路里問容易誤導你的。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回5月,山西大學設有答31個學院(系),開設86個本科專業以及9個本科雙學位招生專業。
院系設置
山西大學初民學院
山西大學文學院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
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山西大學法學院
山西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山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大學音樂學院
山西大學美術學院
山西大學軟體學院
山西大學大數據學院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山西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
山西大學自動化系 山西大學工程管理系
山西大學電力工程系 山西大學動力工程系
山西大學土木工程系 山西大學環境工程系
山西大學新聞學院 山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D. 山西大學的歷史學專業實力強嗎
嗯,我也是山大歷史來學院的自。山大的歷史學在山西省范圍內是最強,放之全國,三四十名而已,走了很多名師,學院內部的官僚作風,浮誇風,靠關系,應屆生就業率做假的問題依然存在,當然這不光是歷史文化學院存在這個問題,王先民被氣走,現在在南開大學歷史系任系主任,當然好多年前的事了,流失了很多優秀教授,這兩屆的歷史學班,各保送了一名學生去北大讀研,另外讀歷史學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至於找的到找不到工作,全憑個人本事,有關系的除外。但歷史學有水平的老師相對來說還是較多的,如王榮聲(世界史),宋曉芹(世界史),行龍(帶研究生和博士),衛廣來,楊國勇(退休三年,主攻古代史的先秦部分,我系的教材他曾參與編寫),岳謙厚(主攻近現代外交史,作學嚴謹,以事實為依據,曾任山西師大的歷史學院院長).你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問我。
E. 張文俊的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山西大學歷史系就讀本科,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在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學位論文為《晉西北中農經濟研究——以張聞天興縣14村調查資料為中心的考察》。2008年9月考取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2011年6月獲博士學位,學位論文為《山西模式——政制轉型中地方政治的實態考察(1911-1928)》。其間,2011年1月3日至15日赴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11年7月博士畢業後在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從事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方向為中華民國史、區域社會史,主要研究領域為閻錫山與民國政治、華北抗日根據地史 。 1、《抗日根據地鄉村社會階層之流動——以1942年張聞天興縣9村調查資料為分析對象》,《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3期。
2、《革命鄉村階級結構與土地關系之嬗變——以晉綏邊區西坪村為例》,《蘭州學刊》2009年第10期。
3、《北齊別都晉陽城初探》,《山西師大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4期。
4、《近五十年來閻錫山研究述評》,《民國研究》2010年總第17輯。
5、《走進歷史現場發現真實》,《學術論叢》2011年第3期。
6、《辛亥革命與山西軍紳秩序構建》,《民國研究》2011年總第20輯。
7、《民國北京政府時期職業外交官提升中國國際地位之努力》,《廣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8、《論張作霖與日本關系的雙重面相》,《歷史教學》2009年第4期。
9、《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中農經濟」:以1942年張聞天興縣14村調查為中心的研究》,《晉陽學刊》2010年第6期。
10、《共和締造與閻錫山出任山西都督》,《南方都市報》2012年12月25日歷史版。 1、參著《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晉陝農村社會:以張聞天晉陝農村調查資料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的中篇部分。
2、參著《閱讀革命:中共在晉西北鄉村社會的經歷》(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 1、作為第2負責人主持2012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人文科學研究生創新教育與綜合素質培養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22006)。
2、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政制轉型與山西政治秩序重構研究(1911-1928)》(項目編號12YJC770072)。
3、參與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回到「集體化」:太原城中村郝庄經濟社會變革的道路選擇》(項目編號11YJA770064)。 1、論文《辛亥革命與山西軍紳秩序構建》獲2011年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獎。
F.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怎麼樣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下設 歷史學、考古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專國屬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旅遊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中國史、考古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是山西大學比較有歷史積淀的學院、實力還是很強的,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也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比如第一,學科發展不均衡,中國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區域社會史的老師比較多也比較強,魏晉南北朝史也有幾個老師,中國古代史其他方面、世紀史的老師就比較少了;第二,師資流失也不少,比如王三義教授調到了上海大學、范兆飛教授就調到了上海師范大學;第三,一些學科青黃不接,主要是考古學,老教授退休之後現在就只有李君老師一個教授了。當然,隨著學校的發展,相信這些問題也是會解決的,歷史文化學院也會越來越好。
G. 山西大學的歷史學和曲阜師大比 哪個更好
肯定是曲阜師范大學,曲師大是孔子的故鄉,文化底蘊濃厚,氣候也比山西好多了專,沙塵暴影響不到屬這。師資力量的話絕對還是曲師大的好啊!
曲師大的歷史學到全國排名前幾年是42名,現在應該是50多名了吧!
看去年武書連的大學排行榜,還是曲師大比山西大學好多。考研率方面也是最好的,我聽很多人說曲師大的考研率是山東省最牛的,你看山東這文化大省都是最牛的了,總比山西的好多吧!還有,曲師大近幾年的歷史學考研率是百分之四十七,已經很高了。歡迎您來曲師大哈!因為我也是曲師人學位,而且還是歷史學專業的。對了,曲師大歷史學還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還有博士後科學流動站。
H.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哪個校區
歷史文化學院在山西大學的塢城校區(校本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路92號。學院目前有歷史專業、旅遊管理專業、考古與博物館專業三個本科專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考古學;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世界史;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旅遊管理。1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近現代史;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旅遊管理。2個博士科研流動站:中國史、考古學。
I. 2013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新生,住哪種宿舍
一般是文灜這邊,80年代建築,有六人間,四人間,六人間(600一年,上下鋪),四人間(1000一年,條件不錯,一人一床),我覺得新生一般住四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