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鍵盤的發展歷史
復制我就不做了
http://ke..com/view/7402.htm?fr=ala0
網路裡面有你需要回的資料·答··
㈡ 鍵盤布局的歷史
我們在提到「電腦」這個詞的時候,腦中大都會形成某種概念化的印象:一台顯示器,一部機箱,一架鍵盤,以及拖著一根長線的滑鼠。鍵盤作為計算機文字輸入的標准設備之一,已經伴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走過了數十年的歷程。然而現今廣泛使用的這種鍵位排序成「QWERTY」的鍵盤,歷史還要再早幾十年。
早在18世紀早期,人們就開始研製打字機,以期獲得更清晰的文字和更快的書寫速度。目前可以查證到的最早的打字機專利,是1714年的英國人亨利·米爾申請的,當時他的打字機只能打出大寫字母。直到19世紀中後期,打字機才慢慢地流行起來。也就是在那個時期,各種各樣的打字機開始充斥市場。
鍵盤的輸入方式和我們傳統的手工輸入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人們在學習使用打字機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時間來記熟鍵位布局,從而提高打字速度,這也就是所謂的「學習成本」。對於打字機來說,對某種鍵位布局越熟悉,轉換到其他不同鍵位布局的轉換成本也就越高。對於簡單的鍵盤來說可能並不太明顯,例如手機鍵盤和計算機數字小鍵盤的數字排列順序是上下相反的,但是很少有人因為這種排列方式的不同而覺得不適應。但是對於復雜的擁有二十六個字母和接近十種符號的打字機鍵盤來說,這種轉換成本就會變得比較可觀。
這樣看來,為了使打字機的用戶在不同鍵位布局之間的轉換成本盡可能減少,無非是兩條路:使打字機的鍵位排列標准化;或者生產可以任意更改鍵盤排列順序的打字機。相對而言,後者可能會更容易些。 1868年,美國排字工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得了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了經營權。他於幾年後設計出了通用至今的鍵盤布局方案,即「QWERTY」鍵盤。這種鍵盤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按鍵驅動一根長桿,長桿上帶著一個字錘,字錘隔著色帶敲擊在紙上,從而留下深色的字母印,像是在紙上蓋章一樣。
在剛開始的時候,肖爾斯是把鍵盤字母鍵的順序按照字母表順序安裝的,也就是說,鍵盤左上角的字母順序是「ABCDEF」。但是他很快發現,當打字員打字速度稍快一些的時候,相鄰兩個字母的長桿和字錘可能會卡在一起,從而發生「卡鍵」的故障。據說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肖爾斯去請他的妹夫——一名數學家和學校教師幫忙。這位數學家建議他把鍵盤上那些英語字母中最常用的連在一起的字母分開,以此來避免故障的發生。肖爾斯很樂意地採納了他妹夫的解決辦法,將字母雜亂無章地排列,最終形成了「QWERTY」的布局。肖爾斯告訴公眾打字機鍵盤上字母順序這樣排列是最科學的,可以加快打字速度。
但是,現在英國打字機發展史方面的權威人士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欺騙活動之一」。英國打字機博物館館長、《打字機世紀》一書的作者威爾弗雷德·A·比徹聲稱,「這種所謂『科學安排』以減少手指移動距離的說法,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對字母的任何一種隨機性的安排,都會比現在這種安排合理。」
1873年,雷明頓公司購得了這項專利,並開始了打字機的商業生產。由於19世紀70年代的經濟不景氣,這種價格為125美元的辦公設備上市的時機並不好。1878年,當雷明頓公司推出這種打字機的改進II型時,企業已經處於破產的邊緣。因此,雖然銷售開始緩慢上升,1881年打字機的年產量上升到1200台,但「QWERTY」布局的打字機在其早期發展遠沒有獲得穩固的市場地位。19世紀80年代的10年間,美國的「QWERTY」布局打字機的總擁有量不超過5000台,其中還包括了一些通過更換字錘而改造成的「QWERTY」布局打字機。克蘭德爾(Lucien Stephen Crandall)在1879年發明的打字機把字錘安放在圓柱套上,從而完全避免了卡鍵問題。後來出現的Blickensderfer打字機在鍵盤的排列上更為用心,他們推出的「Ideal」鍵盤把構成70%英語單詞的字母按照「D0HIATENSOR」順序放在打字機的基準行上(就是三行字母鍵的中間行)。
19世紀80年代,打字機市場開始繁榮起來,出現了很多鍵盤與QWERTY鍵盤競爭。然而,就在「QWERTY」布局的技術原理優勢要被打字機工程學的進步所取代時,美國的打字機產業迅速倒向「QWERTY」布局,使之成為打字機的「通用鍵盤」。在這一過程中,被認為起關鍵作用的事件是1888年7月25日在美國辛辛那提舉行的一場打字比賽。比賽中,一個來自鹽湖城的法庭速記員麥古瑞(Frank McGurrin),使用「QWERTY」布局打字機和盲打方法,以絕對的優勢獲得冠軍和500美元的獎金。 麥古瑞顯然是第一個熟記這種鍵盤並盲打的人。這一事件確立了雷明頓(Remington)打字機技術上更先進的看法。麥古瑞選擇雷明頓打字機可能是隨意的,但卻為這種標準的確立作出了貢獻。
歷史的偶然性就這樣決定了鍵盤的布局。打字機的鍵盤布局被繼承到了計算機鍵盤上,成為了我們今天還在廣泛使用的標准鍵盤布局。 1936年,奧古斯特·德沃拉克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鍵盤布局,即「德沃拉克簡化鍵盤」,並申請了專利。他聲稱這種鍵位布局可縮短訓練周期並大幅提高打字速度。DSK布局原則有三項: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排在導鍵(即雙手食指放置的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隨後在二戰期間美國海軍曾做過的一個實驗證實,「對一組打字員進行再培訓的成本將被使用DSK在隨後十天的全職工作中增加的效率來彌補。」盡管存在上述優勢,但直到1975年德沃拉克去世,DSK鍵盤也沒有被市場所接受。雖然不久後,蘋果II型計算機從「QWERTY」布局轉向DSK,並且通過商業廣告勸說人們放棄QWERTY鍵盤,但這種做法顯然沒有產生效果。
對於DSK,同樣也有些質疑的聲音。經濟學家利伯維茨和馬格利斯(S. J. Liebowitz and Stephen E. Margolis)認為,支持DSK更好的論點的證據不僅少,而且主要是猜測。目前來看,支持DSK更優越的關鍵論據有兩個,一是德沃拉克自己的看法,一是海軍部的一次實驗。德沃拉克的看法來自他與幾個合作者進行的一項實驗:他與他的合作者比較了四個不同並且完全獨立的實驗中所得到的打字速度。其中一個實驗檢測DSK的打字速度,三個檢測「QWERTY」布局鍵盤的打字速度。實驗者聲稱這些研究證明學生學習DSK比「QWERTY」布局鍵盤要快。但利伯維茨和馬格利斯認為,這些實驗使用的樣本差異太大(四個實驗中參與者是年齡和能力不同的學生),沒有說明樣本的選擇方法(隨機樣本還是全部學生)。而且,由於實驗的主持者之一就是德沃拉克鍵盤的發明者,因而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很低。
這樣一來,戴維所提到的海軍部的實驗對DSK是否更優越的論點就非常關鍵。海軍研究的結論是:用DSK要比用「QWERTY」布局鍵盤培訓打字員要有效得多。然而,利伯維茨與馬格利斯指出,這一實驗的設計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這些結果是針對正常技能的打字員,還是在正常水平以下的打字員才成立?由於衡量標準的不一致,海軍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低估了所增加的QWERTY再培訓的價值?兩個實驗小組得到的培訓相同嗎?等等。他們認為海軍部的實驗研究可能存在偏見,因為實驗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對德沃拉克有利。德沃拉克在二戰期間的身份是海軍分析時間和運動研究的首席專家,1944年海軍實驗和1946年財政部的一些實驗都是在他的指導下進行的。同時,德沃拉克擁有DSK的專利,並因進行這些研究而從卡耐基教育委員會獲得了13萬美元。
DSK的一些國內的支持者聲稱,不僅僅在輸入英文方面,DSK具有優勢,而且在輸入中文方面,DSK也同樣比「QWERTY」布局鍵盤有優勢。如果讀者想嘗試DSK的話,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已經內置了對它的支持。對於Windows XP的使用者,可以打開「控制面板→鍵盤」,進入「輸入法區域設置」選項卡,接著單擊「添加」按鈕,將「輸入法區域設置」設置為「英語(美國)」,並在「鍵盤布局/輸入法」欄內找到「美國英語-DVORAK」。確認後,就可以在兩種不同鍵位布局之間切換了。
除此之外,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MALT鍵盤,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而不僅僅用來敲擊「空格」(Space)鍵。這種鍵盤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這種鍵盤和DSK一樣,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無論是「QWERTY」布局鍵盤也好,DSK也好,都是在鍵位順序上進行了修改,而沒有涉及到其他方面。舉例來說,無論以上提到的哪種鍵盤,在敲擊任何一個字母或數字鍵的時候,所使用的力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鍵盤大都保持了平板狀,沒有在三維結構上有重大的改進。
然而,隨著計算機的大量普及,人們對於鍵盤使用量開始迅速增加。在這一階段,鍵盤的擊打次數、可靠性和舒適性就逐漸成為了廠商研發的重點。
㈢ 鍵盤的由來
鍵盤的由來
電腦鍵盤是從英文打字機鍵盤演變而來的,當它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是以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的形象出現的。
紙帶打字機和卡片打字機
實際上,比電傳打字機更早的年代,鍵盤就已經出現在電腦附屬設備上了,在電腦還是能夠占滿一個大廳的年代裡,主要的電腦輸入設備就是穿孔紙帶和穿孔卡片,這些紙帶和卡片當然不可能是人手一點點穿出來的,它們是使用專用的「紙帶穿孔機」和「卡片穿孔機」來穿出的,而在這兩種機器上也都有一台很像普通打字機的電動打字機作為輸入設備。只不過相對而言,這兩種設備都不是電腦的一部分,這點是和電傳打字機不同的,所以我們不把它們作為電腦鍵盤發展史的一部分。
「電傳打字機」是在鍵盤+顯示器的輸入輸出設備出現以前電腦主要的互動式輸入輸出設備,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上蓋帶有鍵盤的列印機,用戶所打的字和電腦輸出的結果都會在鍵盤前方的列印輸出口上列印出來。
「電傳打字機」是大型計算機(MAINCOMPUTER)和小型計算機(SMALLCOMPUTER)時代最主要的電腦互動式輸入輸出設備。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顯示器設計的成熟,電傳打字機就逐漸退出了電腦的世界,而鍵盤則從從擺脫出來成為了獨立的一種設備。
「電傳打字機」的鍵盤沒有今天電腦鍵盤那麼按鍵和那麼多功能,實際上它幾乎和全尺寸的打字機鍵盤是一樣的,電木塑料下面是機械的按鍵結構,這種設計也為初期的電腦鍵盤所繼承。
在這個時期,由於個人電腦的體積還很小,所以流行的設計是將鍵盤直接作在主機上,著名的APPLEII系列電腦就是這樣的結構。但隨著IBM PC開始將當時還很龐大的硬碟引入到個人電腦上,在80年代中期,獨立的鍵盤成為主流的設計。
早期的鍵盤幾乎都是機械式鍵盤,准確的說是機械觸點式鍵盤,這種鍵盤使用電觸點接觸作為連同標志,使用機械金屬彈簧作為彈力機構。這種鍵盤的手感硬、按鍵行程長、按鍵阻力變化快捷清脆,手感很接近打字機鍵盤,所以在當時很受歡迎,直到今天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十分懷念這種鍵盤的手感。
但是,機械觸點式鍵盤最大的兩個缺點是機械彈簧很容易損壞,而且電觸點會在長時間使用後氧化,導致按鍵失靈。所以在90年代以後,機械觸點式鍵盤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一開始,取而代之的是電磁機械式鍵盤。電磁機械式鍵盤仍然是一種機械式鍵盤,但它與機械觸點式鍵盤不同的是,它並非依靠機械力將兩個電觸點連通,而是將電觸點封閉在一個微型電位器里,在按鍵下部則放置一個磁鐵,通過磁力來接通電流。
與機械觸點式鍵盤相比,電磁機械式鍵盤的使用壽命強了很多,但是仍然沒能解決機械式鍵盤所固有的機械運動部分容易損壞的問題,所以電磁機械式鍵盤沒能在市場上生存多久,很快就被80年代後期出現的非接觸式鍵盤取代了。
所以非接觸式鍵盤,是與此前的各種「接觸式鍵盤」相對而言的,與「接觸式鍵盤」不同的是,它們並不是依靠導電觸點的機械式連通來獲得按鍵信號的,而是依靠按鍵本身的電參數變化來獲得按鍵信號。由於不需要觸點的機械接觸,所以它的使用壽命就能強很多。
主要的非接觸式鍵盤有電阻式鍵盤和電容式鍵盤。其中電容式鍵盤由於工藝更加簡單成本更低所以更受到普遍應用。與機械式鍵盤相比,它最大的兩個特點是使用彈性橡膠製作的彈簧取代了機械金屬彈簧,同時由機械鍵盤的電連通轉為通過按鍵底部和鍵盤底部的兩個電容極板距離的變化帶來的電容量變化來獲得按鍵的信號。
與機械式鍵盤相比,電容式鍵盤的手感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輕柔而富於韌性,這種手感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目前鍵盤的主流設計手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文章說現在的鍵盤都是電容式鍵盤的原因,但其實這種手感並不來自電容式的結構而來自橡膠彈簧對機械金屬彈簧的取代,這不是電容式鍵盤之所以為電容式鍵盤的原因。
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原理,所以每一個按鍵都必須做成獨立的封閉結構,這樣的鍵盤也被分類為「封閉式鍵盤」。
對於大多數鍵盤文章,講到電容式鍵盤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其實他們的錯誤也正在於此,為什麼?這里先賣一個關子,當我們講到鍵盤的結構時再繼續。
鍵盤的鍵位設計
一款鍵盤的鍵位設計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主體的英文和數字鍵位設計,二是各種附屬鍵位設計。
最通常的英文與數字鍵位設計方案就是俗稱的「QWERTY」柯蒂鍵盤。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於1868年發明的鍵位方案。
總所周知,柯蒂鍵盤主要的設計目的就是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不過在很多文章中的說法有一個小小的錯誤,這就是——柯蒂鍵盤的鍵位設計並不是要「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導致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打字速度」。
這兩種說法中有一個微妙的差異,這就是說,減慢打字速度不是最終目的,QWERTY鍵盤並不是在一味的減低速度,它固然有把ED這樣的常見組合放在一個手指上的減低速度設計,但也有很多諸如ER這樣的加速組合鍵位。
實際上這樣設計的根本原因在於機械式打字機的結構,其鉛字杠桿的結構決定了當兩個位置接近的鉛字同時按下的時候就會卡死,但相對的兩個相距較遠的鉛字就不會發生同樣的問題,相信有過英文打字機使用經驗的人應該都會有所體會。
在柯蒂鍵盤上,一些常用的字母被放在無名指、小拇指等位置上,這一向被認為是用小拇指等的不靈活性來減低速度,但這種說法沒有考慮到機械式打字機的實際情況,食指固然是最靈活的,但食指鍵位上的按鍵也是最容易卡死的,所以將常用字母放在邊緣以保證在高速打字時不會卡死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說,設計柯蒂鍵盤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減低打字速度,事實上,柯蒂鍵盤的設計方案恰恰是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不過是「在不會卡死的情況下盡力提高打字速度」。
進入20世紀以後,機電打字機發明使得機械式打字機的鉛字臂卡死不再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眾多的高速打字鍵盤也就應運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DVORAK德沃拉克鍵盤。
德沃拉克鍵盤是August Dvorak教授在1930年設計的鍵位方案,由於不再考慮按鍵的機械結構問題,所以按鍵排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擊鍵率分布設計。手指運動的行程比柯蒂鍵盤要小得多,平均打字速度幾乎提高了一倍。不過正如很多事情一樣,習慣的力量是難以抵擋的,德沃拉克鍵盤至今只是在極少數專業場合使用。不過對於想試試的人來說,可以嘗試一下Windows里自帶的德沃拉克鍵盤方案。
非英文鍵盤方案
各種語言的鍵盤基本都是在英文鍵盤的基礎上改變而成的,大部分鍵的排列方式都和英文鍵盤相差不遠,只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例如英國鍵盤上的美元符號變成了英鎊符號,而德文鍵盤上的子母Y和Z互換了位置。
各種遠東語言鍵盤在英文按鍵部分則與不標準的美式英文鍵盤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但在一些附屬按鍵上則有明顯的區別。對於中國用戶來說,最容易見到的非美語言鍵盤可能就是二手市場上常見的日文鍵盤了,與標準的英文鍵盤相比,它的大部分按鍵都是一樣的,但在一些標點符號上卻有明顯的位置差異,從而導致在英文系統中使用一些標點的時候出現按鍵的標識和實際內容對應不上的情況。
鍵位設計的另一個概念就是附屬鍵位的設計,從最早的IBM PC 83鍵盤到現在主流的108鍵Windows98鍵盤,已經更新了幾代,但總體上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雖然其中有一些諸如緊湊型的設計,但從市場反應來看是不成功的。由此可見,目前的鍵盤鍵位設計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檢驗,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理想設計。
弄巧成拙的十字方向鍵設計
所謂的十字形方向鍵,指的就是鍵盤上的獨立方向鍵呈十字形排列,這種設計最初是為了在形象上更為接近傳統的83鍵盤設計,但實際的效果卻相當的差。
最早的十字形鍵是微軟第一代人體工學鍵盤上使用的,但隨後就成為這一代名品上被人罵得最多的設計,十字形的鍵位看起來很好看,但實際使用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按鍵設計手指會別扭的擠在一起,無論在日常使用還是在游戲中都極不方便,特別是在賽車游戲中幾乎沒法玩下去。所以微軟在此後的第二代產品中又改回了原來的設計。
不過可笑的是,始作俑者微軟自己都已經不用十字形方向鍵了,但近來一些國內的廠商卻又把這種弄巧成拙的設計拾了回來,還作為特色設計之一來大肆宣傳。強烈建議大家對此不要考慮,否則買回來就有夠受的。
鍵盤的結構
前面,我們提到了,現在的鍵盤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電容鍵盤,那麼現在的鍵盤屬於哪一類呢?還是讓我們拆開一個鍵盤來看一看。
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的超薄型鍵盤,拆開後背的螺絲以後,可以將鍵盤拆成如圖的幾個部件。
首先是鍵盤和上蓋板和嵌在其中的每個按鍵的鍵帽,這是用戶所主要接觸的部分。
在上蓋板以下,是一塊橡膠薄膜,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一個彈性鍵帽,這個部件就是鍵盤的主要彈性元件,一款鍵盤的手感主要就是由這個部件的性狀和材質決定的,因此其形狀設計和橡膠成分都是各大鍵盤廠商的機密。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使用這樣的一體式橡膠薄膜,某些廠商如明基在某些鍵盤上習慣於每個按鍵都使用單獨的橡膠彈簧,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保持每個按鍵手感的統一,但生產工序更為復雜一些。
在橡膠薄膜以下,是三層重疊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兩層覆蓋著薄膜導線,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兩個觸點,而中間一張塑料薄膜則是不含任何導線的,將上下兩層導電薄膜分割絕緣開來,而在按鍵觸點的位置上則開有圓孔。
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上下兩層導電薄膜被中間層分隔開來,不會導通。但在上層薄膜受壓以後,就會在開孔的部位與下層薄膜連同,從而產生一個按鍵信號。
由此可見,現在的鍵盤實際上是一種接觸式鍵盤,盡管外形大相徑庭,但實際上它的基本原理和機械觸點式鍵盤是一樣的,依靠機械性的導電觸點連同來產生按鍵信號。根本不是電容式鍵盤。
實際上這種鍵盤的真正名字叫做「薄膜接觸式鍵盤」,是一種機械接觸式鍵盤。它和機械觸點式鍵盤一樣,有壽命短易損壞的問題,但是由於橡膠彈簧取代了金屬彈簧,所以它的手感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好而接近於電容式鍵盤,而且壽命雖不及電容式鍵盤,但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長得多。
真正的電容式鍵盤依據的是非接觸式的電容導電觸發原理,所以電路結構比薄膜接觸式鍵盤要復雜得多,而且電容式鍵盤的每個鍵都使用的是封閉式結構,其整體成本要遠遠高於開放式的薄膜接觸式鍵盤。所以現在除了少數高檔特種鍵盤以外,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電容式鍵盤在賣了。
目前的主流鍵盤除了薄膜接觸式鍵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導電橡膠接觸式鍵盤」,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層導電薄膜,在每個按鍵位置上有不連通的兩個觸點,而橡膠彈簧的下部則使用導電橡膠來製作,當按下的時候就會將兩個觸點連通。
可以看出來,這種鍵盤的原理和計算器按鍵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實際上早在個人電腦的早期,這種設計就經常在一些超薄的膝上型電腦上使用。只是與薄膜接觸式鍵盤相比,這種結構的壽命更短,所以現在除了在某些特殊用途以外,已經在逐漸消失中。
在鍵盤的右上角,有一塊與薄膜連同的電路板,這塊電路板就是鍵盤的核心部分,從導電薄膜傳來的導通信號會通過導線輸入到電路板上的運算晶元,這塊晶元會根據上下兩條表面的導線編號通過晶元內部的一張按鍵排布表查找出對應按鍵的ASCII碼,通過介面將其輸出。
這種通過查表獲得按鍵編碼的方式稱之為「非編碼式鍵盤」,相對的有「編碼式鍵盤」,這種鍵盤的ASCII碼是直接由每個按鍵的數字電路產生的。與非編碼式鍵盤相比,編碼式鍵盤的成本高,重定義困難,所以現在已經很罕見了。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工作原理,大都是編碼式鍵盤,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現在的主流鍵盤並不是電容式鍵盤。
ASCII碼
ASCII碼,即「美國國家標准資訊交換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International Interchange)的縮寫。對於學過編程的朋友相信並不陌生,而對於沒有學過編程的朋友,可能就有介紹一番的需要。
ASCII碼是由ANSI X.3.4和ISO646兩種早期的編碼規格整合而來,在1970年由美國國家標准化委員會通過的編碼規格,它規定了128個基礎英文字元的二進制編碼規則,如大寫字母「A」的編碼就是64,而空格的編碼則為32。ASCII推出後逐漸取代了其他舊的編碼成為電腦編碼的統一標准,並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80年代確認為國際標准。
由於ASCII只規定了128個最常用的英文字元,所以隨著電腦字元集的增長,逐漸出現了很多種在ASCII上擴充的編碼方式,我們熟悉的Unicode編碼就是其中較為復雜的一種,這是在標準的ASCII NO.5和ISO10646基礎上開發的32bits編碼方案。ISO10646是在ISO08859-1基礎上開發的編碼方案(ISO08859-1是在ASCII標准版ASCII NO.5上開發的256字元的標准擴展ASCII編碼),包含了目前所有的電腦字元在內,但由於過於龐大,所以在此基礎上發展了16bits的Unicode,其復雜度比ISO10646小了很多,但不包含一些非常罕見的的字元在內。
㈣ 電腦鍵盤是誰發明的
鍵盤的歷史
鍵盤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500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U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㈤ 電腦鍵盤的由來
鍵盤的由來
電腦鍵盤是從英文打字機鍵盤演變而來的,當它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是以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的形象出現的。
紙帶打字機和卡片打字機
實際上,比電傳打字機更早的年代,鍵盤就已經出現在電腦附屬設備上了,在電腦還是能夠占滿一個大廳的年代裡,主要的電腦輸入設備就是穿孔紙帶和穿孔卡片,這些紙帶和卡片當然不可能是人手一點點穿出來的,它們是使用專用的「紙帶穿孔機」和「卡片穿孔機」來穿出的,而在這兩種機器上也都有一台很像普通打字機的電動打字機作為輸入設備。只不過相對而言,這兩種設備都不是電腦的一部分,這點是和電傳打字機不同的,所以我們不把它們作為電腦鍵盤發展史的一部分。
「電傳打字機」是在鍵盤+顯示器的輸入輸出設備出現以前電腦主要的互動式輸入輸出設備,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上蓋帶有鍵盤的列印機,用戶所打的字和電腦輸出的結果都會在鍵盤前方的列印輸出口上列印出來。
「電傳打字機」是大型計算機(MAINCOMPUTER)和小型計算機(SMALLCOMPUTER)時代最主要的電腦互動式輸入輸出設備。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顯示器設計的成熟,電傳打字機就逐漸退出了電腦的世界,而鍵盤則從從擺脫出來成為了獨立的一種設備。
「電傳打字機」的鍵盤沒有今天電腦鍵盤那麼按鍵和那麼多功能,實際上它幾乎和全尺寸的打字機鍵盤是一樣的,電木塑料下面是機械的按鍵結構,這種設計也為初期的電腦鍵盤所繼承。
在這個時期,由於個人電腦的體積還很小,所以流行的設計是將鍵盤直接作在主機上,著名的APPLEII系列電腦就是這樣的結構。但隨著IBM PC開始將當時還很龐大的硬碟引入到個人電腦上,在80年代中期,獨立的鍵盤成為主流的設計。
早期的鍵盤幾乎都是機械式鍵盤,准確的說是機械觸點式鍵盤,這種鍵盤使用電觸點接觸作為連同標志,使用機械金屬彈簧作為彈力機構。這種鍵盤的手感硬、按鍵行程長、按鍵阻力變化快捷清脆,手感很接近打字機鍵盤,所以在當時很受歡迎,直到今天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十分懷念這種鍵盤的手感。
但是,機械觸點式鍵盤最大的兩個缺點是機械彈簧很容易損壞,而且電觸點會在長時間使用後氧化,導致按鍵失靈。所以在90年代以後,機械觸點式鍵盤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一開始,取而代之的是電磁機械式鍵盤。電磁機械式鍵盤仍然是一種機械式鍵盤,但它與機械觸點式鍵盤不同的是,它並非依靠機械力將兩個電觸點連通,而是將電觸點封閉在一個微型電位器里,在按鍵下部則放置一個磁鐵,通過磁力來接通電流。
與機械觸點式鍵盤相比,電磁機械式鍵盤的使用壽命強了很多,但是仍然沒能解決機械式鍵盤所固有的機械運動部分容易損壞的問題,所以電磁機械式鍵盤沒能在市場上生存多久,很快就被80年代後期出現的非接觸式鍵盤取代了。
所以非接觸式鍵盤,是與此前的各種「接觸式鍵盤」相對而言的,與「接觸式鍵盤」不同的是,它們並不是依靠導電觸點的機械式連通來獲得按鍵信號的,而是依靠按鍵本身的電參數變化來獲得按鍵信號。由於不需要觸點的機械接觸,所以它的使用壽命就能強很多。
主要的非接觸式鍵盤有電阻式鍵盤和電容式鍵盤。其中電容式鍵盤由於工藝更加簡單成本更低所以更受到普遍應用。與機械式鍵盤相比,它最大的兩個特點是使用彈性橡膠製作的彈簧取代了機械金屬彈簧,同時由機械鍵盤的電連通轉為通過按鍵底部和鍵盤底部的兩個電容極板距離的變化帶來的電容量變化來獲得按鍵的信號。
與機械式鍵盤相比,電容式鍵盤的手感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輕柔而富於韌性,這種手感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目前鍵盤的主流設計手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文章說現在的鍵盤都是電容式鍵盤的原因,但其實這種手感並不來自電容式的結構而來自橡膠彈簧對機械金屬彈簧的取代,這不是電容式鍵盤之所以為電容式鍵盤的原因。
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原理,所以每一個按鍵都必須做成獨立的封閉結構,這樣的鍵盤也被分類為「封閉式鍵盤」。
對於大多數鍵盤文章,講到電容式鍵盤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其實他們的錯誤也正在於此,為什麼?這里先賣一個關子,當我們講到鍵盤的結構時再繼續。
鍵盤的鍵位設計
一款鍵盤的鍵位設計包含了兩個概念,一是主體的英文和數字鍵位設計,二是各種附屬鍵位設計。
最通常的英文與數字鍵位設計方案就是俗稱的「QWERTY」柯蒂鍵盤。這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於1868年發明的鍵位方案。
總所周知,柯蒂鍵盤主要的設計目的就是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不過在很多文章中的說法有一個小小的錯誤,這就是——柯蒂鍵盤的鍵位設計並不是要「使擊鍵的速度不至太快導致卡住」,而是「在不至卡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打字速度」。
這兩種說法中有一個微妙的差異,這就是說,減慢打字速度不是最終目的,QWERTY鍵盤並不是在一味的減低速度,它固然有把ED這樣的常見組合放在一個手指上的減低速度設計,但也有很多諸如ER這樣的加速組合鍵位。
實際上這樣設計的根本原因在於機械式打字機的結構,其鉛字杠桿的結構決定了當兩個位置接近的鉛字同時按下的時候就會卡死,但相對的兩個相距較遠的鉛字就不會發生同樣的問題,相信有過英文打字機使用經驗的人應該都會有所體會。
在柯蒂鍵盤上,一些常用的字母被放在無名指、小拇指等位置上,這一向被認為是用小拇指等的不靈活性來減低速度,但這種說法沒有考慮到機械式打字機的實際情況,食指固然是最靈活的,但食指鍵位上的按鍵也是最容易卡死的,所以將常用字母放在邊緣以保證在高速打字時不會卡死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說,設計柯蒂鍵盤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減低打字速度,事實上,柯蒂鍵盤的設計方案恰恰是為了提高打字速度,只不過是「在不會卡死的情況下盡力提高打字速度」。
進入20世紀以後,機電打字機發明使得機械式打字機的鉛字臂卡死不再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眾多的高速打字鍵盤也就應運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DVORAK德沃拉克鍵盤。
德沃拉克鍵盤是August Dvorak教授在1930年設計的鍵位方案,由於不再考慮按鍵的機械結構問題,所以按鍵排布完全按照理想化的擊鍵率分布設計。手指運動的行程比柯蒂鍵盤要小得多,平均打字速度幾乎提高了一倍。不過正如很多事情一樣,習慣的力量是難以抵擋的,德沃拉克鍵盤至今只是在極少數專業場合使用。不過對於想試試的人來說,可以嘗試一下Windows里自帶的德沃拉克鍵盤方案。
非英文鍵盤方案
各種語言的鍵盤基本都是在英文鍵盤的基礎上改變而成的,大部分鍵的排列方式都和英文鍵盤相差不遠,只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例如英國鍵盤上的美元符號變成了英鎊符號,而德文鍵盤上的子母Y和Z互換了位置。
各種遠東語言鍵盤在英文按鍵部分則與不標準的美式英文鍵盤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但在一些附屬按鍵上則有明顯的區別。對於中國用戶來說,最容易見到的非美語言鍵盤可能就是二手市場上常見的日文鍵盤了,與標準的英文鍵盤相比,它的大部分按鍵都是一樣的,但在一些標點符號上卻有明顯的位置差異,從而導致在英文系統中使用一些標點的時候出現按鍵的標識和實際內容對應不上的情況。
鍵位設計的另一個概念就是附屬鍵位的設計,從最早的IBM PC 83鍵盤到現在主流的108鍵Windows98鍵盤,已經更新了幾代,但總體上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雖然其中有一些諸如緊湊型的設計,但從市場反應來看是不成功的。由此可見,目前的鍵盤鍵位設計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檢驗,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理想設計。
弄巧成拙的十字方向鍵設計
所謂的十字形方向鍵,指的就是鍵盤上的獨立方向鍵呈十字形排列,這種設計最初是為了在形象上更為接近傳統的83鍵盤設計,但實際的效果卻相當的差。
最早的十字形鍵是微軟第一代人體工學鍵盤上使用的,但隨後就成為這一代名品上被人罵得最多的設計,十字形的鍵位看起來很好看,但實際使用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按鍵設計手指會別扭的擠在一起,無論在日常使用還是在游戲中都極不方便,特別是在賽車游戲中幾乎沒法玩下去。所以微軟在此後的第二代產品中又改回了原來的設計。
不過可笑的是,始作俑者微軟自己都已經不用十字形方向鍵了,但近來一些國內的廠商卻又把這種弄巧成拙的設計拾了回來,還作為特色設計之一來大肆宣傳。強烈建議大家對此不要考慮,否則買回來就有夠受的。
鍵盤的結構
前面,我們提到了,現在的鍵盤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電容鍵盤,那麼現在的鍵盤屬於哪一類呢?還是讓我們拆開一個鍵盤來看一看。
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的超薄型鍵盤,拆開後背的螺絲以後,可以將鍵盤拆成如圖的幾個部件。
首先是鍵盤和上蓋板和嵌在其中的每個按鍵的鍵帽,這是用戶所主要接觸的部分。
在上蓋板以下,是一塊橡膠薄膜,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一個彈性鍵帽,這個部件就是鍵盤的主要彈性元件,一款鍵盤的手感主要就是由這個部件的性狀和材質決定的,因此其形狀設計和橡膠成分都是各大鍵盤廠商的機密。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使用這樣的一體式橡膠薄膜,某些廠商如明基在某些鍵盤上習慣於每個按鍵都使用單獨的橡膠彈簧,這樣的設計更有利於保持每個按鍵手感的統一,但生產工序更為復雜一些。
在橡膠薄膜以下,是三層重疊在一起的塑料薄膜,上下兩層覆蓋著薄膜導線,在每個按鍵的位置上有兩個觸點,而中間一張塑料薄膜則是不含任何導線的,將上下兩層導電薄膜分割絕緣開來,而在按鍵觸點的位置上則開有圓孔。
這樣,在正常情況下,上下兩層導電薄膜被中間層分隔開來,不會導通。但在上層薄膜受壓以後,就會在開孔的部位與下層薄膜連同,從而產生一個按鍵信號。
由此可見,現在的鍵盤實際上是一種接觸式鍵盤,盡管外形大相徑庭,但實際上它的基本原理和機械觸點式鍵盤是一樣的,依靠機械性的導電觸點連同來產生按鍵信號。根本不是電容式鍵盤。
實際上這種鍵盤的真正名字叫做「薄膜接觸式鍵盤」,是一種機械接觸式鍵盤。它和機械觸點式鍵盤一樣,有壽命短易損壞的問題,但是由於橡膠彈簧取代了金屬彈簧,所以它的手感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好而接近於電容式鍵盤,而且壽命雖不及電容式鍵盤,但比機械觸點式鍵盤要長得多。
真正的電容式鍵盤依據的是非接觸式的電容導電觸發原理,所以電路結構比薄膜接觸式鍵盤要復雜得多,而且電容式鍵盤的每個鍵都使用的是封閉式結構,其整體成本要遠遠高於開放式的薄膜接觸式鍵盤。所以現在除了少數高檔特種鍵盤以外,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電容式鍵盤在賣了。
目前的主流鍵盤除了薄膜接觸式鍵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導電橡膠接觸式鍵盤」,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層導電薄膜,在每個按鍵位置上有不連通的兩個觸點,而橡膠彈簧的下部則使用導電橡膠來製作,當按下的時候就會將兩個觸點連通。
可以看出來,這種鍵盤的原理和計算器按鍵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實際上早在個人電腦的早期,這種設計就經常在一些超薄的膝上型電腦上使用。只是與薄膜接觸式鍵盤相比,這種結構的壽命更短,所以現在除了在某些特殊用途以外,已經在逐漸消失中。
在鍵盤的右上角,有一塊與薄膜連同的電路板,這塊電路板就是鍵盤的核心部分,從導電薄膜傳來的導通信號會通過導線輸入到電路板上的運算晶元,這塊晶元會根據上下兩條表面的導線編號通過晶元內部的一張按鍵排布表查找出對應按鍵的ASCII碼,通過介面將其輸出。
這種通過查表獲得按鍵編碼的方式稱之為「非編碼式鍵盤」,相對的有「編碼式鍵盤」,這種鍵盤的ASCII碼是直接由每個按鍵的數字電路產生的。與非編碼式鍵盤相比,編碼式鍵盤的成本高,重定義困難,所以現在已經很罕見了。電容式鍵盤由於其工作原理,大都是編碼式鍵盤,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現在的主流鍵盤並不是電容式鍵盤。
ASCII碼
ASCII碼,即「美國國家標准資訊交換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International Interchange)的縮寫。對於學過編程的朋友相信並不陌生,而對於沒有學過編程的朋友,可能就有介紹一番的需要。
ASCII碼是由ANSI X.3.4和ISO646兩種早期的編碼規格整合而來,在1970年由美國國家標准化委員會通過的編碼規格,它規定了128個基礎英文字元的二進制編碼規則,如大寫字母「A」的編碼就是64,而空格的編碼則為32。ASCII推出後逐漸取代了其他舊的編碼成為電腦編碼的統一標准,並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80年代確認為國際標准。
由於ASCII只規定了128個最常用的英文字元,所以隨著電腦字元集的增長,逐漸出現了很多種在ASCII上擴充的編碼方式,我們熟悉的Unicode編碼就是其中較為復雜的一種,這是在標準的ASCII NO.5和ISO10646基礎上開發的32bits編碼方案。ISO10646是在ISO08859-1基礎上開發的編碼方案(ISO08859-1是在ASCII標准版ASCII NO.5上開發的256字元的標准擴展ASCII編碼),包含了目前所有的電腦字元在內,但由於過於龐大,所以在此基礎上發展了16bits的Unicode,其復雜度比ISO10646小了很多,但不包含一些非常罕見的的字元在內。
㈥ 鍵盤的發展
如果說CPU是電腦的心臟,顯示器是電腦的臉,那麼鍵盤就是電腦的嘴,是它實現了人和電腦的順暢溝通。然而作為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外設產品,大多數情況下鍵盤的作用卻被忽視了,當然這與其發展的緩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大嘴」小史
PCXT/AT時代的鍵盤主要以83鍵為主,並且延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隨著視窗系統近幾年的流行已經被淘汰,如惠普、聯想等品牌機都率先採用了這類鍵盤,受到廣泛的好評,並曾一度被視為品牌機的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市場上也出現獨立的具有各種快捷功能的產品單獨出售,並帶有專用的驅動和設定軟體,在兼容機上也能實現個性化的操作。
「口形」初探
外殼方面,
常規鍵盤具有CapsLock(字母大小寫鎖定)、NumLock(數字小鍵盤鎖定)、ScrollLock3個指示燈,標志鍵盤的當前狀態。這些指示燈一般位於鍵盤的右上角,不過有一些鍵盤如宏基的ErgonomicKB和惠普原裝鍵盤採用鍵帽內置指示燈,更容易判斷鍵盤當前狀態,但由於工藝復雜,所以大部分鍵盤均未採用此項設計。
不管鍵盤形式如何變化,基本的按鍵排列還是保持基本不變,可以分為主鍵盤區、數字輔助鍵盤區、F鍵功能鍵盤區、控制鍵區,對於多功能鍵盤還增添了快捷鍵區。
「三口」之爭
鍵盤按照應用可以分為台式機鍵盤、筆記本電腦鍵盤、工控機鍵盤三大類。
傳統的台式機鍵盤仍然是市場上的主流,但無論是外觀還是技術,它同數年前的產品比起來,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厚重的台式機鍵盤與時尚又健康的液晶顯示器、靈巧而又舒適的光電滑鼠顯得越來越格格不入。傳統台式機鍵盤採用的是軌道直滑式構架,雖然按鍵的鍵程比較長,按鍵的手感比較好,但是由於構架本身的缺陷,輸入文字時聲音比較大。因此許多知名廠商針對傳統鍵盤進行了不斷的改造。比如作為業內知名品牌的愛國者,精於科技創新,善於把握時尚,敏銳洞察需求。
在2006年下半年推出的超薄手感王KB-F920,更是精益求精。其設計理念延續了「超薄」的概念,鍵盤最薄處不到1cm,突破了老式鍵盤的厚重生硬。線條弧度更加自然流暢,按鍵微突而富有質感,整個外觀精緻典雅,讓人記憶猶新;與此同時,愛國者為了幫助使用者輕松面對鍵盤進水的尷尬,細心改善產品構造,嚴格選擇製作材質,將防水設計做得更加完善,使得傳統的鍵盤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筆記本電腦鍵盤雖然不是2003年才出現的,但是卻在2003年大大地風光了一把。這類鍵盤的一致特點就是輕薄小巧、外觀時尚。不少用戶都選擇筆記本架構鍵盤來搭配液晶顯示器,這樣整個桌面會顯得簡潔而又時尚。在按鍵方面,它們採用了筆記本鍵盤的構架。按鍵不會因為敲擊力度不均或敲擊位置不對而導致鍵帽傾斜,更不會出現卡鍵的現象;同時按鍵的力度比較小,用戶長時間輸入也不容易感到疲勞。在靜音方面,筆記本架構鍵盤設計得相當不錯,用戶輸入文字時的聲音要比傳統台式鍵盤小得多。另外筆記本架構鍵盤的鍵程都很短,敲擊時遠沒有傳統台式鍵盤有手感。
「口口相傳」
鍵盤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向專業化看齊,並且根據從事的不同用途,鍵盤的性能也不一樣。比如說游戲玩家基本就是帶顯示屏幕的,或是很多快捷鍵的;而要經常使用的用戶,就要配備易水洗的鍵盤;還有能發光的鍵盤,分離式鍵盤等等。這些都是針對於用戶的需求設計的。比如專門為游戲應用設計的鍵盤——愛國者戰霸(ZBOARD)游戲鍵盤。這款鍵盤最過人的地方在於內建的技術優勢,與大多數其他鍵盤可以同時按下2~4個鍵相比,戰霸游戲鍵盤可以最多同時按下7個鍵。W/E/D 3個常用按鍵可同時作用,完美解決鍵位沖突問題,使玩家在游戲時下達動作指令更為快捷方便。
以前的鍵盤只是對電腦的簡單操作,如今鍵盤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鍵盤能讓電腦的使用者得以直接在鍵盤上控制。不需要用滑鼠點選屏幕上的Internet的小Icon。同樣的,也有特定按鍵可以控制CD-ROM,上網鍵、收發E-mail鍵、聲音調節鍵一應俱全。有的在鍵盤的下邊有一類似圓形的調節盤,此調節盤可以代替滑鼠的功能使用。
目前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無線技術也被應用在鍵盤上。無線技術的應用使得你擺脫鍵盤線的限制和束縛,一端是電腦,另一端的你可毫無拘束,自由地操作,主要有藍牙、紅外線等。而兩者在傳輸的距離及抗干擾性有著不同。一般來說藍牙在傳輸距離和安全保密性方面要優於紅外線的。紅外線的傳輸有效距離約為1~2米左右,而藍牙的有效距離約為10米左右。由此可知,無線鍵盤的前途無量。不僅在於解決電腦周邊配備的問題,也為未來將電腦多功能的娛樂化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利用電視的屏幕瀏覽Internet,收看網路電視節目。正可利用無線鍵盤來控制,無線功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鍵盤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增大重復敲鍵時間間隔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500美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歷史上兩種鍵盤革新失敗深層原因分析:
從我們的常識而言,劣勢產品終究要被優勢產品取代,許多人分析過產生這種反面現象的各種原因,習慣力量和管道依賴是最流行的說法。不過,我們可分析當時情況並找出更深層原因。
1.市場對電腦的需求有限是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的電腦需求量非常有限,成型的東西在當時很少有人願意變動,大公司更是如此。我們知道,需求有限時,任何企業革新動力都小,關注重點在於有與沒有,而不在於性能是否最好。
2.鍵盤革新成本較高
當時採用的應該是編碼鍵盤,軟硬體改動量都很大,而當時無論軟體還是硬體,都是極少數專業人員才能駕馭的工作,其改動成本可想而知。鍵盤雖小,牽一發而動全身,企業在當時的觀念中不象現在這樣注重性能提升,由於革新成本較高,因成本因素而懶於革新在當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以上兩個原因是企業接納推廣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下面分析需求方原因。
3.意義有限
優勢產品,其實質是意義上的優勢,然而僅僅提高輸入速度,對於使用該產品的主人而言,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由於當時的電腦使用人不是打字員,而是公司,而當時的電腦應用和文件量極為有限,提高打字效率意義不大,提高打字效率與提高公司效益沒有必然聯系。需求電腦的企業不會僅僅因為鍵盤輸入效率提高而重新購置電腦或軟體,因此,公司領導層沒有動力更換鍵盤或更換電腦。
我們從消費心理進行分析,可以得出操作人員更不會強烈要求更換電腦或鍵盤,打字員不會叫自己因為提高了打字效率而顯得無事可做。畢竟快速打字對於整個工作沒有多大意義,而當時,只要熟練掌握盲打技術,效率提升的意義已經足夠了。
而當時企業關注的人員標准多是對電腦的使用能力,而不是單純打字效率。鍵盤只是工作時的工具,而不是上網聊天伴侶。操作人員即使喜歡打字效率高的鍵盤也很少能夠決定公司使用或改用更高效鍵盤,即使拋開操作人員的心理而論。如果是家庭使用,相信大家選擇效率更高的鍵盤的意向會更強烈。
4.速度提高存在局限性
重新布局的兩款鍵盤,是依據英文字母的使用頻率設計調整的,語種不同,字母的使用頻率不同,無法同時實現國際性性能提升,國際革新動力不足。
假設兩種鍵盤革新發生於這個時間,成功的希望很大!
理由如下:
1.有足夠的市場
電腦進入千家萬戶,市場空間巨大,競爭激烈,性能成為主要賣點,使用人想法各有不同,為新鍵盤推出和成功提供了充足的市場空間,企業會為性能優勢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
2.互聯網時代,速度提升意義顯著
無論企業意義還是個人追求,對於輸入速度都有較高要求,企業會樂於接受輸入效率更高的鍵盤,個人也會樂於使用效率更高的工具。
3.革新成本低
鍵盤採用非編碼形式,只需在軟體上做小小改動即可,而軟體製作比當時要輕松上百倍,其實,DVORAK鍵盤就能夠使用,只需把字母位置重新標注一下即可,可以說,根本沒有成本。只是即使採用DVORAK鍵盤,對漢語輸入速度提升的意義不得而知罷了。但是全世界的鍵盤若都改為高效鍵盤,中國隨著變動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當然沒有兩款高效鍵盤的推動者,而且時代要求不同了,只能是假設了。
鍵盤是否有被淘汰的一天?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從鍵盤功能和鍵盤功能的替代進展來做一個分析。
首先,鍵盤的基本功能是通過單手或雙手的擊鍵操作進行信息和指令輸入,鍵盤無非是一種輸入設備。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鍵盤是一種方便快捷實用的手動輸入設備,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鍵盤在計算機輸入設備領域很難被淘汰。鍵盤是當前計算機輸入設備中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隨著技術進步,可能發生的是,鍵盤在未來有可能失去計算機主要輸入設備的地位。
從進展來看,出現了聲控輸入,手寫輸入和觸摸或點擊輸入等幾種非鍵盤輸入方式,國外正在研發更先進的腦電波識別與輸入技術。因此,給人一種符合發展規律的思維判斷,即將來某一天,鍵盤這種輸入設備會被更先進的輸入設備淘汰,其實這種前景是值得商榷的。
作為一種方便的手動輸入設備,除非人類決定廢除人類賴以發展和生存的雙手的靈活性而讓位於更聰明的大腦,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鍵盤的存在只能使雙手更靈活大腦更發達。最有可能的是,在保留鍵盤的基礎上,融合其他輸入方式更好地為計算機服務。
是否會有更小型化的鍵盤取代現有鍵盤?
這個問題涉及鍵盤的發展方向,從發展邏輯而言是必然的。現有鍵盤的地位是因為現有鍵盤適應台式機的使用,台式機的普及和發展鞏固了現有鍵盤的不二地位,但現有鍵盤不適應如火如荼發展中的筆記本電腦,未來學生和白領將是筆記本電腦的最大使用人群,便攜性和通用性將是最終的決定因素,要實現鍵盤的便攜性,現有的QWERTY鍵盤布局成為一個極大的障礙,要解決這一矛盾,鍵盤布局的改變成為必然,這也出現多種新式布局的原因所在。
廣泛應用的筆記本電腦鍵盤屈從於QWERTY布局的客觀原因是為了與台式機鍵盤之間實現基本通用,但沿用QWERTY布局也為筆記本鍵盤帶來很大的被動,尺寸難以降低,鍵盤的便攜性是建立在使用不便的代價上的。反過來,如果採用新布局,將徹底失去通用性,使用不便性更加明顯。如果必須改換新布局,通用性將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兩難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新布局鍵盤取代現有鍵盤應遵循換代規律進行操作,初期必然是兩種布局共處階段,靠新鍵盤的優勢吸引初期使用人員,逐步擴大影響面,帶動有意改變使用習慣的人員使用新布局,這就要求新布局具有易學易用特性。在共處階段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影響原來使用人員的使用是非常關鍵的,這就是平等選擇。問題主要發生在台式機電腦鍵盤上。
㈦ 跪求電腦鍵盤的發展歷史,具體的演變歷史是怎樣的
電腦鍵盤是從英文打字機的鍵盤演變而來,最早出現在電腦上的時候,還是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的部件。
㈧ 鍵盤的發展史
鍵盤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500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U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本信息來自中國鍵盤交易網http://jianpan.99114.com
㈨ 機械鍵盤的歷史發展
鍵盤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500美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V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