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維吾爾族歷史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於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丁零」(「丁靈」、「丁令」)。也有人認為,維吾爾族的先世與匈奴有血緣關系。
公元前3世紀,「丁零」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奴役。
5世紀中葉,在准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以阿史那氏為核心的鐵勒部落,被稱為「突厥」。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包括整個蒙古草原和准噶爾盆地的突厥汗國,使其他一些鐵勒部落成為它的屬部。
9世紀中葉,回鶻為黠戛斯所敗。回鶻諸部紛紛離散,有的被黠戛斯所俘,有的南遷至內地,但大部分遷到西域,進入安西都護府轄地和於闐以西的地方。還有一些到達甘肅西部,投奔了吐蕃。
(1)維吾爾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
1、信仰
歷史上,維吾爾族曾經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10世紀末,喀拉汗王朝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到了公元15世紀時,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地區逐漸占據統治地位。
伊斯蘭教有不同的教派,維吾爾族大多數人信仰遜尼派的教法學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義的蘇菲派,在新疆稱為依禪派。此外,還有少部分人信仰瓦哈比派。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派別,他們篤信胡達和胡達的使者穆罕默德,崇奉《古蘭經》。
2、飲食
維吾爾族的傳統飲食以麵食為主,喜食羊、牛肉,蔬菜吃得相對較少。主食的種類很多,最常吃的有饢、抓飯、包子、拉麵等。
3、建築
維吾爾族傳統的庭院式的住宅大致可分為「外間」、「餐室」、「後室」三種基本平面組合形式。各地區大都以一種形式為主,但同一形式在具體布局上也有較大差別。
Ⅱ 維吾爾族有哪些傳統文化與習俗
1,節慶、禮儀食俗
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炸油饊子、烤饢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
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
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2,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
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
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
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吃飯或與人聚談時,不擤鼻涕、吐痰,否則會被認為是失禮。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
3,衣著習俗
維族男子喜穿長袍──「袷袢」,右衽斜領,不用紐扣,用腰帶扎腰;婦女多在寬袖的連衣裙外套上對襟背心;男女都喜歡戴稱為「多帕」的小花帽,穿皮靴。婦女的飾物有耳環、手鐲、項鏈。
(2)維吾爾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維吾爾族過去曾盛行包辦婚姻,現在自由戀愛較為普遍。婚前,男方必須向女方交財禮。
男女雙方領取結婚證後,會舉行婚宴,招待各自的親戚、好友同事,有的會請阿訇念『尼卡』。婚禮有迎接新娘儀式、揭蓋頭儀式、新郎與新娘為自己婚禮所舉行的慶賀儀式等。
宴席完了之後,要舉行「麥西來甫」。在這期間,人們會歡歌雀躍,氣氛非常熱烈。在跳舞的過程中,有一對男女會有目的地上來跳舞,男的故意揭開新娘的面紗,女的再蓋上,直到重復三遍時,新娘站起來,向賓客們深深地鞠一躬,而賓客們用掌聲表示這一儀式的結束。
Ⅲ 維吾爾族的主要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的主要風俗習慣:
1、待客習俗: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2、結婚習俗: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3、節慶習俗: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4、飲食習俗:
一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面等。以麵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面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產綿羊,由此維吾爾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習俗。講究的羊肉串肉質鮮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濃郁。 與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飯,也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在新疆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地區,逢年過年,婚喪娶嫁的日子裡,都必備抓飯待客。他們的傳統習慣是請客人圍坐在桌子旁,上面鋪上一塊干凈的餐巾。隨後主人一手端盤,一手執壺,逐個讓客人凈手,並遞給干凈毛巾擦乾。然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置餐巾上(習慣是二至三人一盤),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吃,故取名為「抓飯」。
Ⅳ 維吾爾族的歷史起源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
回紇源於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地區,活動著很多被統稱為丁零的游牧部落。丁零人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統治,長期局促於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
公元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 。他們分布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余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
東部鐵勒中較大的部落有9個,回紇是其中之一。為了抵禦異族的侵擾和壓迫,這9個部落經常結合成暫時的地域性聯盟,因此又被稱為「九姓鐵勒」或簡稱「九姓」。
回紇部原游牧於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個氏族組成,也可能是他們有尚「十」的習俗,因此又自稱「十回紇」。十回紇以葯邏葛氏族為首,部落酋長都由葯邏葛氏族選出。
(4)維吾爾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族群統一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
744年(天寶三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
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此後,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
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系,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唐貞元四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Ⅳ 關於維吾爾族的文化
維吾爾歷史[推薦]維吾爾族人民有悠久的歷史,公元8世紀游牧於漠北草原的回紇人曾建立過強大的回紇汗國( 744-840年)。汗國瓦解後,人民分三支西遷。西遷後一部分回鶻人曾以吐魯番為中心,聯合當地操焉耆龜茲語的民族,建立了高昌王國。以後又融進了古代中亞一些民族及吐蕃、契丹、室韋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維吾爾族。9~12世紀,維吾爾族社會經濟和文化迅速發展,游牧經濟逐步轉為農業經濟。天山南北的綠州上人口稠密、商業發達。12世紀末,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了維吾爾族代信奉的薩滿教、摩尼教及在天山南北流行的景教、祅教、佛教等宗教。伊斯蘭教化推動了維吾爾族社會的統一和文化的發展。從12世紀起維吾爾人活動的主要地區為契丹人建立的西遼政權控制。13世紀,蒙古興起,取代了西遼的統治,維吾爾族人民又歸蒙古察合台及其後裔建立的察合台汗國統轄。15世紀在塔里木南緣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史稱"葉爾羌汗國"。17世紀下半葉,蒙古衛拉特准噶爾部控制了汗國實權。18世紀中,清朝為統一全國,派大軍平定了准噶爾貴族的叛亂。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又在該地區實行郡縣制、扎薩克制和伯克制,興辦屯墾、發展商貿、降低稅率等一系列措施,維吾爾族社會因而有了較大發展。1884年維吾爾人民居住的天山南北廣大地區正式成為清朝的行省。維吾爾族人民與祖國大家庭的關系進一步密切。
歷史人物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Ⅵ 維吾爾族傳統文化的來歷
服飾圖案, 既具有審美功能, 也標志著某種信仰的涵義。我們經常會在漢民族的服飾和飾物上發現可愛的小動物圖案, 在時尚的T 恤、文化衫上也會有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畫像。但在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的服飾和飾物上,禁繪帶眼睛的動物圖案, 即便在個別飾物如地毯、毛巾、枕巾上出現小鳥等動物, 也僅是圖中一小小的點綴而已。這是因為伊斯蘭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
由於伊斯蘭教禁忌偶像崇拜, 禁忌在服飾、飾物和建築物上描繪人物、動物的造型,聰慧愛美的維吾爾人對美的追求轉向對以自然物象為內容的圖案藝術創作。也因為維吾爾族曾信奉過的薩滿教、祆教、拜火教等對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維吾爾族把以大自然物象為內容的圖案藝術創作發揮到極致。他們以各種花卉紋樣, 以植物的枝、葉、蔓、果實圖案紋樣, 以現實生活中的壺、盆、瓶、爐、壇、琴等物的圖案為裝飾紋樣, 並以直線、曲線、弧線構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鋸齒形等各種各樣的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圖形, 盡情裝點著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婦女的裙褲、坎肩, 維吾爾族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無不展示著獨具伊斯蘭濃郁風格的維吾爾族服飾之美。
最受維吾爾族女性青睞的「艾得萊斯」綢裙料, 為新疆維吾爾族獨創。它採用中國古老的扎經染色工藝, 在經紗上扎結進行染色, 圖案為黑、藍、紅、綠與白相間的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和線條波浪式紋樣。這些圖案紋樣多被認為是水紋、樹枝紋、木梳紋、木板紋、巴旦木花紋等的變形紋樣。筆者曾詢問過身著艾得萊斯綢的維吾爾族女性艾得萊斯綢圖案紋樣的寓意, 她們之中的不少人認為: 紅的代表火, 藍的代表水, 綠的代表樹。實際上它是維吾爾族曾信奉薩滿教而崇拜火神、水神、樹神等大自然物的一種宗教意識的反映。
最具維吾爾族民族特徵的維吾爾族花帽, 式樣繁多。因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及不同職業、不同地位的人愛好不同, 花帽的花紋圖案式樣都各不相同。但不論何種花帽, 其圖案紋樣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物象為素材, 加以藝術提煉而成。花帽中最負盛名的是南疆喀什地區盛產的男式巴旦木花帽。
巴旦木盛產於新疆南疆地區, 在乾旱的沙漠地區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其果實富有營養, 是維吾爾族人十分喜愛的乾果食品。其果核形似新月。因為以上原因, 巴旦木圖案成為維吾爾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裝飾圖案。巴旦木花帽的圖案, 就是由按前後順序旋轉排列的四個巴旦木紋樣構成, 線條豐富多樣, 花色莊重素雅, 深受維吾爾人喜愛。
關於巴旦木花帽還有一傳說: 公元955 年, 黑汗王朝的蘇里唐蘇托克·布格拉接受伊斯蘭教, 並定其為國教, 定「星月藍旗」為國旗。公元1176 年, 由中國東北西遷的西遼(契丹) 人滅黑汗王朝, 改制國旗, 禁用「星月藍旗」。莎車、和田、阿克蘇、庫車及中亞部分的人民不甘淪亡, 在黑布上綉制形似「半月星辰」的巴旦木花紋, 縫製成代表「星月藍旗」的巴旦木花帽。這一傳說, 既說明維吾爾人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 又說明維吾人喜愛巴旦木花帽所孕含的宗教情結。
算了,本來就沒有打算回答民俗傳統的題,認證速度又慢。
Ⅶ 簡述維吾爾族在歷史上建立的政權及其文化成就
維吾爾族族源久遠,與中原相交往迄今已有兩千年歷史;15世紀後葉與中亞穆斯林世界有一定的交往。東亞古籍中古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匈奴與突厥汗國,後來成為回紇。而回紇、回鶻、畏兀兒等都是維吾爾的異譯。另一部分來源是烏古斯人,他們與袁紇構成回紇。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擊敗突厥汗國,建立了回紇汗國。安史之亂,回紇協助唐朝出兵平叛;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回紇騎兵攻克叛軍佔領的帝都長安;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亂告結。唐貞元四年(788年),改稱回紇為回鶻。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國破,向西分三支遷移,其中一支南下。咸通七年(866年),回鶻建立了西州回鶻政權。10世紀中葉,葛邏祿人在中亞建立喀喇汗王朝(也有說為回鶻,一說為樣磨、葛邏祿),這對維吾爾族伊斯蘭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時維吾爾族群的生產由游牧為主逐漸轉變到以定居為主。天山一帶和南部原來的印歐語系民族逐步被回鶻同化。
從1124年至13世紀初,今新疆境內的維吾爾族祖先先後被西遼與乃蠻等政權統治。1209年,高昌「亦都護」主動要求臣服於蒙古成吉思汗。同年置達魯花赤監之。1324年並入察合台汗國之封地,初建都阿力麻里,即今天得新疆霍城縣水定鎮西北。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西察合台汗國亡國,西域分裂成許多割據政權。這些割據政權的統治者仍然是察合台蒙古貴族的後裔。他們出於爭權奪利的需要,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對維吾爾族的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些蒙古貴族為了便於統治維吾爾族人民,別失八里的馬哈麻繼禿忽魯帖木兒汗之後,在蒙古族中大力推行伊斯蘭教,使數目相當的蒙古族居民改信伊斯蘭教。在這個時期,生活在維吾爾族農業區的大批蒙古族(蒙兀兒人)相繼被同化於維吾爾族之中。
17世紀初,蒙古人在天山南路建立了葉爾羌汗國。這個汗國的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葉爾羌汗國與清朝政府維持著友好的貿易關系。在葉爾羌汗國內部由於白山派和黑山派的對立與斗爭,1680年,白山派和卓聯合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攻滅葉爾羌。一部分維吾爾人被噶爾丹遷至伊犁,為准噶爾人種田,被稱為塔蘭奇(種糧食人)。
清乾隆初年,准噶爾蒙古陷入內亂,清兵趁虛而入,摧毀了准噶爾政權。
同治年間,即1860年代,清朝整個西北地區爆發大規模反抗清朝統治的穆斯林武裝反抗,史稱「同治回亂」。以回族和維吾爾族為主的各族穆斯林在西北廣大地區先後與清朝軍隊進行血腥戰斗。1867年,中亞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率軍進入新疆,攻佔了庫車、庫爾勒,佔領天山以南地區,建立「哲德沙爾汗國」,後改為「洪福汗國」。1870年代初,得到俄羅斯和英國支持的阿古柏政權已實質控制了全部新疆地區。1870年末,由左宗棠率領的清軍進入新疆,最終消滅了「洪福汗國」,恢復了清朝的統治。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
Ⅷ 維吾爾族的文化特點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葡萄乾、哈密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Ⅸ 維吾爾族的歷史是怎樣的
關於維吾爾族的族源,說法不一。維吾爾民族人按自己的發展史記載。本民族與突厥族同出與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單於的兩個王子發生爭斗分裂,帶領自己的部下逐漸形成了突厥和回鶻兩個不同的民族,回鶻就是維族的先民,所以維吾爾語與其他的突厥族語言基本相同,只是發音上有所區別,包括遠在小亞細亞的已經與當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語都和維吾爾語基本相同,維吾爾族人到土耳其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學會土耳其語和亞塞拜然語,他們聽這兩種語言與聽哈薩克等民族語言沒有什麼區別,就像是在聽方言。而許多民族學家錯誤的認為其先民是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北方游牧民族丁零以迄鐵勒。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紇」,788年以前寫作「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等。還有人認為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烏揭」,甚至遠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民族。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消滅突厥汗國,居住在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沿岸的回紇人建立了回紇汗國,其統轄范圍包括貝加爾湖西南、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山西南、天山以北、興安嶺以東等廣大地區,後曾佔領過天山以南部分地區、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錫爾河)、撥賀那(今費爾干納)等地,與唐朝長期友好,曾兩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並與唐多次和親。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破滅,回鶻部眾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絕大部分被迫進行大遷徙。分南下與西遷,南下主要分為二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與早在武則天時南渡大漠而徙居於河西的回紇部眾聚合。建牙帳於甘州(今甘肅張掖),被稱為甘州回鶻或河西回鶻。
咸通二年(872年)在甘州自立可汗,11世紀上半葉為西夏擊敗,後又為蒙古所統治。他們長期繁衍生息,今甘肅省的裕固族,這一支回鶻人的後裔。另一支回鶻部眾來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鶻政權,史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其政權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們與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生息,相互交流,逐漸融合,發展成為這一部分地區今天的維吾爾族。西遷的第三支回鶻人進入中亞地區,和先於他們進入這一地區葛邏祿等部匯合。因其活動於蔥嶺以西,史稱蔥嶺西回鶻。
在9世紀末到13世紀初,這一支回鶻,聯合其他突厥語系部落建立政權,稱為喀喇汗王朝,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爾喀什湖以東、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圍、錫爾河中游和阿姆河中游的以東地區。他們與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在長期生息中逐步發展為這一地區的近代維吾爾族。另一說認為維吾爾族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境內,後與西遷的回鶻人聚合發展成近代維吾爾族。
遼保大四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眾西遷,建立「西遼」,轄地包括今新疆及迤西地區,
1211年為乃蠻王屈出律所滅。
1218年蒙古滅乃蠻,其間今新疆的維吾爾族先後受西遼與乃蠻貴族的統治,
1234年並入蒙古察合台汗國。
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察合台汗國滅亡,新疆境內分裂為許多割據政權。
17世紀初,天山南部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與清朝維持著朝貢貿易關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於白山派和卓勾結准噶爾蒙古貴族攻入南疆,葉爾羌汗國滅亡。
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爾之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實行軍事管制制度,
光緒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維吾爾族同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民族分裂,進行了長期斗爭,進一步加強了抵禦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歷史上維吾爾族的政治家、學者、翻譯家如廉希憲、阿禮海涯、桑哥、安藏、貫雲石、魯明善等,都對祖國作過很多有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