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虹橋發展歷史

虹橋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2 03:00:00

⑴ 南京虹橋有什麼歷史故事

1937年8.13淞滬會戰從這里迸出火花:虹橋機場為我國軍軍用機場,12日,數名日軍乘吉普車來此挑釁,與中國軍隊發生沖突,雙方各有死傷,之後沖突進一步升級,淞滬會戰由此拉開帷幕。

⑵ 虹橋的歷史

鳳凰古城虹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橋上閣樓在文革時被毀,現虹橋上閣樓是根據原有設計於2000年修復。

⑶ 虹橋機場多少年歷史了

1907年建的,你算下歷史吧。

⑷ 虹橋中學的歷史沿革

沈陽市虹橋中學成立於1994年,成立之初為依託於沈陽市第四十三中學的民辦版公助性質學校。權2006年3月,沈陽市虹橋中學與沈陽市第四十三中學分離,達到了「四獨立」,同年8月由民辦公助校轉為公辦學校,並與沈陽市128中學合並。 2013年7月學校與沈陽市第一一六中學合並,如今是一所義務教育的公立初級中學。

⑸ 上海虹橋地區 什麼時候外國人居民開始越來越多,歷史發展大概是怎樣的有無具體文章有介紹謝謝

具體說還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當時先是搞的租界,最早是英租界後來是法租界。外國人開始多了,具體文章可看同一時期的史書。

⑹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的歷史沿革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於1907年,它的前身是建於1921年3月的民國虹橋機場,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軍隊佔領。
解放後,重建虹橋機場,此後一直作為軍用機場,直到1963年,被國務院批准再次成為民用機場,並於1963年底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和擴建,該工程於1964年正式交付使用。
1984年3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工程再度擴建,同年9月30日擴建工程完工。擴建後的候機樓,使用面積比過去擴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進行重大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機場和航空公司分營,上海虹橋機場從同年6月25日起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1988年12月,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第三次擴建,於1991年12月26日完工。

⑺ 上海市歷史簡介

上海市歷史簡介: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別稱「申」就源出於此。

上海的另一個別稱「滬」,源於「滬瀆」,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捕魚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個地名,這一帶被稱為「滬瀆」。

「上海」這一名稱的真正由來始於宋代,當時的上海,已開始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在今外灘至十六鋪的黃浦江中,它的西岸有個上海鎮,這些便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

元代的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舶司。此後,上海鎮又升格為上海縣。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商業經濟日趨發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了海關。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3年,在鴉片戰爭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1845年,英國首先在上海設立了租界。之後,美國在上海設立租界。

1849年,法國也在上海設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後,上海實際上被劃分為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後100多年裡,上海成了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錢財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險家的樂園」之稱。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經過上海歷屆政府與人民長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設,上海成為新中國的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7)虹橋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上海,春秋屬吳國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曾是楚春申君黃歇的封邑。

秦漢及以後先後屬會稽郡、吳郡,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准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

宋熙寧十年(1077年),設上海務。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轄於松江府。上海縣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青浦縣大部、閔行區大部、浦東新區大部和南匯縣。

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原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並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此後,租界多次擴大。

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外國的船隻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海縣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並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區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蘇州河以北老閘(宋代建)和新閘(清代建)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

1810年清政府頒發《城鄉自治章程》,上海縣合城南境、老閘、新閘、江境廟區域為上海城;另設蒲松鎮、東涇鎮及12鄉。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為淞滬市。同一年發生了「五卅運動」。1927年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范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並改17市鄉為17區,上海始有區一級建置。上海地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

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1937年8月,中國在上海發起「淞滬會戰」。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海縣浦西地區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束。

1945年8月,上海市仍為戰前17個區和特別區。

1947年上海市面積617.95平方公里。

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

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

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2009年為了更好的開發浦東地區,合理配置地區經濟與社會資源,綜合優化總體布局,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撤南匯區、浦東新區,組建新的浦東新區。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幹部大會上宣布,靜安區與閘北區正式合並,組成新的靜安區。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轄的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改制為崇明區,此標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的新局面。

參考資料:網路-上海

⑻ 賽虹橋的歷史典故以及名稱由來

賽虹橋位於南京城南集慶門西南長虹路上,跨秦淮河支流,明洪武年間建造,曾名賽工橋、賽公橋。明朝建都南京,工部與應天府(即南京)築城競賽,分段包工。應天府(傳說以沈萬三財力為主)提前竣工,並以餘力建成此橋,名其「賽工橋」,後吏官為避諱上之嫌,以「工」「虹」音近,取「長虹卧波」之意,改名為「賽虹橋」,沿用至今,另傳說,此橋為沈萬三與其兒媳比賽建成,故亦稱「賽公橋」。
2003年賽虹橋立交建成,因其靠近賽虹橋故名賽虹橋立交,賽虹橋立交北起水西門高架,南接鳳台南路,東起中山南路,西連應天西路,包括鳳台路拓寬、鳳台路順河橋、集慶門隧道等工程。
賽虹橋立交不僅是南京城建史上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城市全互通雙向立交,工程總投資12億元,總面積13.26萬平方米,橋路全長10公里,為39米寬雙向6車道柏油路,單橋樁就有486個,立交從頂層到地面分四層,高23米,有8層樓高。

傳說:
在老百姓心目中,賽虹橋其實一直都讀作「賽公橋」,因為賽公橋的傳說在老百姓中更為流傳。

相傳,這座橋是江南巨富沈萬三的兒媳婦出資建造的。建南京城時,由於國家草創,國庫空虛,朱元璋自知靠國家財力,無法完成這樣龐大的工程。於是,強迫江南富戶「認捐」南京城的築城費用。

沈萬三是個富可敵國的大富商,為了討好明太祖,他一人認捐了建城費用的三分之一。後來,又捐獻了建造都城外郭費用的一半。城剛築好一半沈萬三就逍遙自在起來,對於外壕上幾道未架造的大橋等一些輔助建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的兒媳婦一看這樣下去非出大事不可,因為沈萬三和明太祖是立過「賭約」的,誤期就要殺頭。而沈萬三又很固執,從來都不聽小輩規勸。他的兒媳是個聰明人,為了警戒公公造橋的質量和防止官員在驗收時找岔子,就採取激將法,和公公提出「賭賽」築橋。於是,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日夜施工,搶在沈萬三承諾的完工日期之前把橋修成,而且質量也要好於公公所造的橋。所以老百姓都稱它為「賽公橋」。

明末,貴陽著名愛國文人楊龍友就居住在賽虹橋附近。他學兼文武,素有安邦定國之志,與復社名流侯朝宗(侯方域)等結為至友,並利用與馬士英的同鄉、姻親關系,保護了不少東林黨人。清兵南下時,他參與奉立隆武帝於福州,並以兵部右侍郎之職率孤軍扼守仙霞嶺,屢挫清軍,後來,楊龍友因孤軍難支,終於失關被俘,不屈而死。全家36口同時壯烈殉國。楊龍友文武兼備,尤擅繪畫,《桃花扇》中有李香君面血濺扇,楊龍友以之點染成桃花一枝的故事,可見其繪畫功底不淺。

⑼ 虹橋鎮的歷史沿革

虹橋鎮所在地區是上海主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種植商品蔬菜有上百年歷史。明專正德年間漸成集屬市,清嘉慶時稱虹橋市。鎮北稱北灘,塘南謂南街。民國初年,店肆大多集中南街,北灘有布莊、軋花場,全鎮有32個行業、56家店場。抗日戰爭期間,地處日偽「清鄉」封鎖線內,市面劇衰。1949年有61家商店,從業人員118人。其中煙什店14家、茶館8家、豆腐店5家、飯店4家、鮮鹹肉庄4家。60年代起,商店漸移北灘,沿蒲匯塘北岸,面河比戶而列。建新鎮區於鎮北,虹梅北路、吳中路交會處,粗具規模,有十數家商店和鄉影劇院。1984年有商店20家。鎮北新建專供旅滬外國人居住的虹橋高級別墅,鎮東有天馬賓館。1986年部分地區通煤氣。1984年有居民700戶、2300餘人口,菜農居大半。集鎮改造按規劃進行,《當代中國》叢書作為新型集鎮典型介紹。有87路公交客運線通龍華鎮和七寶鎮。

⑽ 汴水虹橋的虹橋歷史景象:

北宋皇帝每逢節日,在臣子的護駕下,常游覽汴河和汴水虹橋。人們把虹橋打扮得花枝內招展。如九月九日容重陽節,橋上用青竹搭架,將松樹、柏樹的枝葉扎在上面,還將各色花朵插在上面,既鬱郁蔥蔥,又艷麗多姿,將虹橋化粧成仙橋一般;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橋上掛燈結綵,燈火輝煌,有龍燈、免燈,有牛燈、馬燈,橋上橋下盡是燈,汴河兩岸成了燈的世界。到了晚上,人們扶老攜幼,都要到虹橋上來。歡笑聲融入燈的海洋,普天同樂。

閱讀全文

與虹橋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