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晉城歷史文化

晉城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2 02:56:33

Ⅰ 山西歷史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統治區。周代,晉國由山西境內崛興,晉文公曾為春秋五霸之一。秦、漢、魏、晉時期,山西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南北朝時期,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這對促進山西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一直把山西作為唐帝國的腹臟地區,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當時山西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昌明,曾受到當時來中國旅行的義大利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盛贊。明代,山西的商業迅猛發展,曾領全國之先。特別是晉商十分活躍,威震海內外,其足跡東出日本,北抵沙俄。最著名的是山西票號,可謂中國金融之鼻祖。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擊了外敵的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進行了更加頑強的斗爭,在三晉大地上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上黨戰役永垂青史。1949年4月,全省解放。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從此揭開了山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新篇章。幾十年來,山西人民為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為重大貢獻。
黃河流經山西,孕育了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在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山西曾涌現出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文公重耳,有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有中國的「武聖」、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有唐朝名相狄人傑、裴度,有抗擊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有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有創立"制圖六體"的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學家、詩人元好問,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醫學家、書畫家傅山;清末維新派揚澤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弟等。可以說,山西是人傑地靈,代不乏人。而其中晉商的足跡更是踏遍華夏、享譽全球。<BR> 山西是厚重的黃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珠串全省,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全省境內,具有珍貴價值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就有119多處。如佛教聖地五台山、應縣木塔、雲岡石窟、永樂宮壁畫、運城關帝廟、永濟普救寺、洪洞廣勝寺等在國內外都很著名。山西民歌、民謠舞蹈、民間傳說、民間工藝等具有獨特的魅力。
山西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具有勤與儉的民風。劉胡蘭精神、大寨精神、太舊精神、李雙良精神激勵著人們為爭取新生活不斷艱苦拚搏。

Ⅱ 新聞 主題是鏡頭中的故鄉 山西晉城高平 用鏡頭記錄高平的時代變革,真實反映,充分展示高平悠久的歷史文化、

用鏡頭記錄高平的時代變革充分展示高平悠久的歷史文化。這都不是局外人所版能了解和知道的權,你應該在拍攝之前好好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包括走訪采訪當事人和知名人士、歷史學家,檔案館、陳列館、圖書館,了解高平的歷史和重大的歷史事件、查閱和翻拍大量的圖片和影視資料,然後撰寫文字稿本,分鏡頭稿本及詳細的拍攝計劃。最好採用對比的方法用一條主線把前前後後古往今來的「高平」,將一個真實的、具有悠久文化的「高平」展現給觀眾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Ⅲ 山西和晉城一些悠久的歷史

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版年前的舊石器晚權期,這里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里活動過。

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媧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

古書《墨子》中曾有「舜耕於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一帶。

Ⅳ 晉城市消失或面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渠頭村位於澤州縣巴公鎮,是一個有著4200多口人的大村,也是我的家鄉。我近日回去看了一下,聽一些長輩們講了一些渠頭過去的事和現在面臨的問題。我想了很多,然後決定親自去尋找那些消失的或者正在消失的老渠頭印象。我騎著電動車,在古香古色的老巷中穿梭著(實際上現在保留下來的古巷已不多),幸運的是我還是找到了很多古跡。
要說到渠頭村的古跡,不得不提到「五廟」,「七十二閣」,「古墓」,「龍渠民居」,「影壁牆與舍利塔」。我找到了其中大部分遺跡,看到他們現在破敗的樣子,感慨萬分,忽然想到了自己有朝一日也會像它們一樣被歷史遺忘。

[一]先說「五廟」,五廟即三觀廟,關帝廟,祖師廟,山宗嶺廟和王爺廟。其中三觀廟,關帝廟,祖師廟在村中呈一字型排列,關帝廟在村中心;山宗嶺廟在村西北角,王爺廟在村東北角。五廟中山宗嶺廟的地位最高,其正殿供奉著關公,不知為何會叫山宗嶺廟,而不是傳統的關廟。每年的六月初六就是渠頭村的山宗嶺廟會(現在已經超出廟會的范疇,叫物資交流大會),當天周圍的坡頭,板橋等村的村民也會面向山宗嶺(這些村都圍繞著山宗嶺)燒香跪拜。每逢廟會最神的莫過於當天的暴雨,每年的廟會這一天都會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次是王爺廟,供奉著龍王爺,女媧娘娘,還有葯王,每年二月十二也會有廟會。我在其門匾上發現四字「清河~祠」(第三個字不認識,繁體字) ,立匾於乾隆三十二年,刻有關於吏部任命官員的一些內容。
另外三座廟了解很少,只知道關帝廟在解放後一直作為村裡交儲公糧的場所,三關廟現在已改為民居,祖師廟幾將坍塌。我去三關廟門口看石碑記(清光緒二年秋.民國二年夏修廟,真弄不清在這樣的國難時候,人們卻把精力都用來修廟來乞求神靈的庇佑了)的時候,從裡面傳出陣陣搓麻將的聲音,真是諷刺。

[二]再說「七十二閣」,這里的閣指小型的城樓。七十二閣我知道的大部分是聽來的,因為其資料和實體在文革時候幾乎被毀盡,目前只留有三座閣。當我找到這三座閣時,感到既幸運又無奈。聽老人們講,古時候這七十二閣將渠頭村分為七十二個區域,晚上閣門緊閉,人們不得踏出閣門一步。我想就是因為這樣的管理體制才保證了渠頭村世世代代的安全,然而也是因為這成為了文革時被破壞的對象。我找到的第一閣是「極拱」,三層樓高,這里的古建築保存的還是很完整的。其他兩閣不做詳細介紹了。

[三]「古墓」。渠頭村東有三座東北西南走向一字排開的墓。韓公墓,乾隆三十年立,它的規模應該很大,墓碑前十米還有一個牌坊。第二座因碑文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只隱約看到是同治年間立的。張公墓,咸豐年間立,它東側就是王爺廟,可惜的是在其旁邊發現了一個盜洞。
另外我小時候曾親眼在韓公墓北的小丘陵上見過一個古墓,我把燒著的紙從盜洞口扔下去,清楚的看到這個墓有一間房那麼大,先是看到北側的牆上放著一個蠟台,然後在墓正中間發現一口黑色棺材。當時嚇的一身冷汗,爬起來就往家跑,整整一個星期都處在驚恐之中。
還有村西的影壁牆後面,因為是煤礦采空區,地面裂逢,裂出一口石頭棺材,沙石做的,刻有花紋。市文物局下來查看,結果棺材裡面是空的,於是此事作罷。那口石棺如今也不知道被哪家修房打地基用了,可悲!

[四]渠頭民居。渠頭的地理位置是極好的,西靠山嶺--山宗嶺,北面和南面也是小山丘,東面是河--發源於莒山,十分符合五行風水說。所以很早就有人開始在此定居,最早可到五代。《五代史》有詳細記載:北漢末劉崇居中軍,將台設渠頭村(即巴公原之戰);其繁盛時期應該是明清,現村中的建築多為清代建造。最高出現過五層高的民居,後渠頭建中心廣場拆除了。民居多為套式和單一四合院。門面主要有三種(因知識有限,不能詳細論述)。
民居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下面的石牌坊,這是典型的套式院落。一個大牌坊內有很多小家,住著的多是同姓的宗親。這個牌坊的石雕很漂亮,歷史價值很高。
每家門前的護門石又是不同的,有的是獅子,有的是圓形石雕,有的直接採用福壽等刻字。

[五]影壁牆。渠頭原名龍渠鎮,因村中有股清澈的泉水而得名。又形似硯台,古時為風水寶地,人傑地靈。晉城電視台曾經報道過渠頭影壁牆和大陽舍利塔的傳說,大意如下:過去大陽窮而渠頭富,大陽請風水先生把脈。渠頭富裕,而且村子中間低四周高,形狀就象一隻硯墨池。大陽風水先生就讓大陽人沖著渠頭修了一座高塔,塔上插上一支筆,意思就是要蘸走渠頭的好風水。果然,之後大陽代代高官厚祿。而渠頭開始衰敗。渠頭也請風水先生。先生說,對著大陽塔修個影壁,影壁上安個太陽就能將大陽的那支筆燒毀。果然應驗。大陽得知,將那支筆用大鍋扣了起來。
如今渠頭影壁牆和大陽塔仍然矗立著,天氣晴朗的時候,從渠頭影壁牆後依稀可以看到大陽塔。

轉載的,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Ⅳ 晉城建城多少年的歷史

晉城政區的設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
晉城歷史悠久,具體到建城是哪年,比較難考究。
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一帶。

Ⅵ 關於晉城的飲食文化

地方小吃

燒大蔥 相傳慈禧太後西逃時路經澤州(今晉城),當地官員隆重設宴招待。但在開宴時,廚師發現慌亂之中少做了一道菜。為了免遭殺身之禍,廚師急中生智,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蔥拿來一把,幾刀切碎,燒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燒大蔥。誰知慈禧品嘗後,認為滿桌菜中數這道菜最有味道。傳說歸傳說,慈禧西逃時並未經過晉城,但燒大蔥作為當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軟不膩,卻一直流傳至今。

晉城炒涼粉 炒涼粉是晉城民間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先將涼粉切成長寬各3—4厘米、厚約1厘米的方塊,放置待用。鍋內放少量食油,燒熱後將切好的涼粉塊入鍋翻炒。再將醋汁蒜沫澆入,加蓋,待蒜、醋味入里後出鍋。口感軟嫩,香辣可口。

木耳圪貝 木耳圪貝是晉城有上百年歷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頭道菜,因製法特殊在當地廣為流傳。其色澤潔白清亮,柔軟利口,湯味清香。

酸菜黑圪條 酸菜黑圪條,當地人又叫漿水菜黑圪條,是晉城的一種地方名吃。舊時由於當地白面緊缺,人們為了調劑生活,用白麵包高梁面擀成面條,又因晉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鹵配以黑圪條。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梁面特有香味勝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愛,越吃越香。久之,成為晉城一種地方大眾化名吃。

高平燒豆腐 燒豆腐是高平的一種特有傳統食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傳,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括被秦將白起一舉打敗,40萬趙軍降卒被白起坑殺。白起的殘暴激起了後世人們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燒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憤。不料,人們食後頗覺新鮮,別具一番風味。於是「燒豆腐」在高平境內流傳下來。現在,「燒豆腐」不僅在高平境內頗為人們所歡迎,還常常用「燒豆腐」來待客。抗日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率八路軍經高平時,當地群眾家家都做「燒豆腐」慰問子弟兵。解放後,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高平視察工作時,都要嘗嘗高平的「燒豆腐」。
鋪層饃饃 高平地方名吃,其特點是層如紙薄,軟綿香甜。

燒豬肝 陽城的地方名吃。以鮮豬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經煎、蒸、炸等工序達焦黃酥軟即成。其特點是外焦里脆,味美適口,佐酒佳餚,熱食不膩。
陽城高米庄饃 以麥芽面發酵後以一定水面比例揉製成,愈嚼愈香,烤乾後發脆味甜,類似糕點。因其形狀較一般饅頭高而尖得名,在當地白面製品中最負盛名,相傳已有幾百年歷史。

羊肉火燒 陵川羊肉火燒是陵川一種傳統名吃。特點是香酥可口,軟硬適宜,暖胃祛寒,風味獨特。

李圪抓 全名羊肉李圪抓,是沁水風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傳一個姓李的牧羊人喜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厭,他就突發奇想,借來鄰居做煎餅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難熟,他就在手上抹了點油,把包子皮拽薄,這樣做成後油而不膩,別有風味。

燒三鮮 沁水縣名菜。三鮮為猴頭、木耳、黃花菜,皆是沁水境內特產。經名廚精細加工,配以佐料,勾兌成湯,即保留了其特有的營養價值,又使味道更加鮮美。

轉面 將鹼、鹽溶於水中和面,用擀杖壓出光亮後,抹以植物油,醒30分鍾後擀成面條。再用籠布蓋嚴。待散出香味時下鍋煮食。其特點是清香味美,光滑可口。

綠豆丸子 主料綠豆面,配料花生、豆芽、調料,上油鍋炸成丸子,放入調好味的熱湯里泡開。特點是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有清熱降暑功能。

饃饃 把豬方油用刀背剁成泥,與用花椒炒後的蔥白、花椒鹽攪在一起成糊狀,攤在擀好的精面片上,卷圈,拉成長條,切段,上籠蒸30分鍾。其特點是層如紙薄,軟綿味香,可供主食,也可和菜餚。

饞酥 油炸食品。把白面用水加雞蛋、白糖和好,捏成四、五厘米大小的麻花狀,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吃著酥軟、香甜。多作早點,也可作點心。因人都愛吃,故名饞酥。

高平「十大碗」 「十大碗」是老家山西高平待人的一碗碗獨特的菜,共10道菜:水白肉、鉻桃肉、碗子肉、川湯肉、腸子湯、豆腐湯、雞蛋湯、天河丹、軟米飯、扁豆湯。一碗一個味道,猶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盤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稱「湯」,素有「碗湯菜」之說,其做工用料質量味道色彩在我看來不比「大菜」差。
「十大碗」做工十分精細講究。選一頭上好的肥豬,殺洗過後,廚師把鮮嫩的豬肉分成三六九等,開始耍刀工精雕細作。瘦肉切成一條條,用於做「鉻桃肉」;肥肉用刀削成一片片,做「水白肉」;豬肚豬腸等也全都派上了用場。
廚師把切好的肉用油鹽醬醋生蔥姜澱粉等作料拌好,下油鍋炸成焦黃,再用大籠鍋蒸,蒸熟之後放到涼處存放沉澱一下。第二天上席味道更美。「十大碗」有葷有素,素菜的原料大都是當地土特產。最有代表性最好吃的當數「天河丹」之菜,做這道菜工序十分多,選料十分精細費工。即使在冬季製作,也必須有在地窖保存好的新鮮紅薯,先用鍋把紅薯煮爛,然後扒去皮,把甜甜的內瓤和「軟米面」(家鄉叫法,形狀和小米一樣,煮成飯後特別粘,碾成面可以與其它食物拌和,做出各種各樣的年糕甜食)、玉米面、澱粉等糅合好,放少量的糖,用手揉搓成雞蛋狀或小圓形的蛋蛋,然後放到油鍋炸。恰到好處時炸出的「天河丹」焦黃鮮嫩。如有條件,可選高平盛產的大黃梨,切成一塊塊,塗上一層澱粉,炸好後和「天河丹」一道上席,可謂「錦上添花」。上桌前,用大籠鍋將一碗碗「天河丹」蒸透,廚師把用冰糖、紅糖、蜂蜜等製作成的「糖稀」熱騰騰地往上一澆,再灑一些五色糖絲,其色嬌艷,其味絕佳。
招待客人時,廚師把調制好的熟肉往鍋里一放,加新鮮雞湯,盛到碗里,再放些綠葉之類的食物,特別新鮮。上桌後,加一點山西老陳醋,那湯喝一口香味無比,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喜歡喝酒的人再喝上二兩汾酒,就更有滋味了。
上甜食時,為互不串味,先上一碗清水,涮洗一下筷子勺子。

Ⅶ 晉城是怎麼來的

晉城是怎麼來的我個人感覺晉城的來李瑩該是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晉國吧然後所以說才出現了晉城這個說法

Ⅷ 山西晉城的文化

相傳古時晉城北約10公里處有一王姓人家,其子善射,被眾人舉為王回,其練武台稱為王台。

一日,答王子見一隻色彩艷麗的大鳥從空中飛過,便緊緊追趕。追至一河邊,王子朝大鳥的翅膀拉弓搭箭,但射中的卻是一位姑娘的手臂。王子將姑娘扶回家療傷治疾,後結為夫婦。男耕女織,相敬如賓。忽一日,電閃雷鳴,天兵驟
至。原來這姑娘是瑤池的金鳳凰下界,見天兵到來,姑娘又變作鳳凰帶著王子西飛。中箭後,落在二人初次相會的小河邊。見雷電將劈向王子,金鳳凰便抖動翅膀,蓋住了王子。只見金鳳凰的身子變得越來越大,鋪天蓋地,覆蓋了小河兩岸,化作了山脈、河流。

從此,晉城大地就有了鳳凰山,有了丹河、沁河,「王台鋪」、「鳳凰山」、「鳳台縣」等皆因此而得名

Ⅸ 晉城市以家鄉變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調查從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傳統說的!

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這里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里活動過。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媧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愚公移山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古書《墨子》中曾有「舜耕於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一帶。 資源之富 晉城市素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著稱。地上地下,寶藏遍布。在東西長160公里,南北寬100公里的地下,蘊藏著煤、煤層氣、鐵礦石、鋁土礦、銅、錳、鋅、金、銀、大理石、水晶石、白雲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尤以煤鐵為著,有"煤鐵之鄉"的盛譽。地上資源也極具優勢,山川相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這里不僅是獼猴、大鯢等珍稀動物的棲息地,也是擁有數百種珍貴植物的植物園。遍覽晉城,物華天寶,為人類開發大自然展示了廣闊的天地。 煤炭資源極具優勢。晉城地處「沁水煤田」南端,全市含煤面積53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6.4%,總儲量808億噸, 其中已探明儲量271億噸,佔全國無煙煤的1/4多,佔山西省的1/2多。年產原煤達4000萬噸。晉城塊炭晶瑩光亮,手摸時不沾不塗,燃燒時無煙無味,工用民燃均為佳品,歷史上曾被英國皇室選為壁爐專用煤。它不僅可以代替焦炭直接用於冶金,而且是理想的化工原料。1984年晉城被國家化工部定為全國化肥和化工原料用煤基地。目前,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晉城建設以優質煤為原料的高濃度氮肥基地。1997年8月開工建設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陽城電廠是世界最大的燃燒無煙煤電站,是全國第一座專廠、專線、專供跨大區域輸電電廠,全國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 2001年在沁水縣發現一個型煤大層氣田,煤層氣目前探明儲量為1000億立方米。 水資源相對豐富。晉城為太行、太岳和中條諸山環抱,沁河、丹河兩大河流綠水環繞,降水、河川徑流和地下水都比較豐富,是中國華北地區相對的富水區。水資源總量為21.4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872立方米,高於全省和周圍各省區平均水平。 晉城有森林面積38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6%。沁水縣歷山舜王坪一帶保留著全省僅存的一塊面積為730多公頃的原始森林。牧坡草地資源也具有優勢。全市現有天然牧坡草地25.47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26.8%。其中面積在20&127;公頃以上的連片天然牧草地有10.73萬公頃,是山西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示範牧場就建在本市沁水縣境內。 [澤州公園] 澤州公園 野生動植物資源可觀。 旅遊資源豐富。晉城山川秀麗,自然風光旖旎,文物古跡遍地,發展旅遊業潛力很大。沁水縣境內下川遺址和歷山自然保護區,山谷幽深,森林蔽陰,飛瀑流泉,陰陽錯落。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綺麗的自然風光,使其更具魅力。陽城縣境內的蟒河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珍貴的獼猴出沒於林間,成為山西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陵川縣境內有著名的棋子山,被認為是世界圍棋的發源地。王莽嶺上,太行山峰,疊嶂起伏,雲霧如煙,奔涌如潮,猶似潑墨山水畫卷。錫崖溝掛壁公路,令人嘆為觀止。深秋紅葉,百里長卷似晚霞爛漫,讓人留連忘返。此外還有佛子山、西溪真澤宮等許多如詩如畫的自然人文景觀。澤州縣境內始建於北宋的道教宮殿玉皇廟,其「二十八宿」雕塑,是元代文化的寶貴遺產。始建於北齊年間的青蓮寺,其羅漢殿內「五百羅漢名號牌」則是舉世罕見的珍寶。而頗富傳奇色彩的"子母柏"則成為青蓮寺的又一奇觀。 交通之便 晉城交通便利,是黃土高原通向中原的重要門戶。太(原)焦(作)鐵路、侯(馬)月(山)鐵路貫穿全境。擁有全省第一條由地市籌建的晉(城)陽(城)高速、全省第一條中外合資建設的跨省高速公路──晉(城)焦(作)鄭(州)高速,後來又有了晉城到濟源的高速公路,使天塹變通途。2010年晉城到翼城陽城至翼城段竣工通車,環城高速公路也已經竣工通車,為晉城」六區聯動、組團發展「的城市新格局拉開了框架。晉城距洛陽、長治飛機場均在100公里以內,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也僅有 120公里,可充分利用高等級公路的便捷一小時通達,乘民航機場的航班抵達全國各主要城市。今天的晉城,太焦、侯月鐵路縱貫全境,晉焦、長晉、晉陽、晉濟高速,207國道,省道與縣道、鄉道交織成網,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公路通車里程已由1949年的60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637公里,便捷的交通網路成為晉城經濟有力的助推器。 經過一輪又一輪城市建設高潮,市容市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市初期,晉城市區還是一座面積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縣城,基礎設施很不完善,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道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小縣城已成長為一座建成區面積達到45.3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8% 的新興城市;城市道路總長達122.83公里,道路面積達283.07萬平方米。城市公用設施建設也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建市以來,先後建成了自動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節能效果顯著的大型城市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2008年市區集中供熱普及率從零起步到79%,燃氣普及率達85.6%,用水普及率達100%。進入21世紀,晉城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引擎,在不到3年時間里,全市完成了長達22.5公里的環城綠色林帶建設,寬160米的環城防護林建設、500畝綠地建設,園林綠地面積達到1385公頃。2003年,投資2億多元實施「兩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9.05公里,鋪設污水管道5.54公里,綠化面積達91萬平方米,建成百麗園、西秀園兩個水上游園,形成新的城市濱河景觀。先後建成了科技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游泳館等多種文化體育設施,為提高全民素質、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今,漫步晉城街頭,看不到一絲煤的痕跡,現代都市的節奏伴著清爽的綠色和濃濃的文化氛圍,讓人不由得心曠神怡。 建市二十餘年,城市發展多項指標在山西名列前茅,城市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經濟發達,被譽為山西的小香港,太行山上璀璨明珠。

Ⅹ 晉城市的過去

晉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端,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人口210萬,耕地294萬畝,轄4縣(澤州、陽城、沁水、陵川)1市(高平)1區(城區)。
晉城,古稱澤州。境內太行、太岳、中條三山交會,沁河、丹河二水縱流。王莽嶺、析城山、蓮花峰、東塢嶺崇峻雄奇;白雲洞、黃圍洞、靈泉洞、修真洞幽雅秀美;歷山、蟒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光秀麗,上萬畝原始森林蔥郁茂密;屬國家級保護的數十種動植物珍貴奇特。一處處雄山秀水、仙洞靈泉,構造出優美的生態環境,既哺育了生於斯長於斯的晉城人民,又吸引著眾多的天下遊客。 晉城歷史悠久,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寶地。自古就有女媧補天、神農播谷、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舜耕於歷山漁於獲澤、大禹治水經析城砥柱直至王屋等感天動地的歷史傳說。70年代以來先後發現的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澤州高都等多處古人類文化遺址,又證明這里在數萬年以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從北魏時期到民國初期的1500多年間,晉城一直是州、府一級的政區。燦爛的歷史文物,也是澤州古老而文明的象徵。全國現存宋金以前的木結構建築154座,晉城就有45座。青蓮古寺中的11尊唐塑佛像,是現存唐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府城玉皇廟元代彩塑二十八宿,為海內孤品,代表著元代道教雕塑的高度成就;高平開化寺的宋代壁畫,是全國現存宋代壁畫中面積最大且獨具特色的瑰寶;還有陽城海會寺雙塔,高平羊頭山北魏石窟、元代民居姬氏老宅,陵川真澤宮、崔府君廟、吉祥寺,沁水唐代石塔、柳氏民居,陽城的皇城、砥洎城、郭峪城等,既證明了晉城歷史的久遠,又折射出澤州人民的勤勞智慧之光。

晉城山河襟帶,地勢險要,雄踞太行之巔,控扼晉豫咽喉,屏障三晉腹地,俯視千里中原,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秦趙長平之戰,劉秀遣將攻天井關,後周與北漢爭戰於巴公原,趙匡胤親征李筠於澤州城,都屬歷史上著名的戰爭。由王彥率領的「八字軍」,以梁興為首的太行忠義社,在抗擊金兵的斗爭中曾立下汗馬功勞。在抗日戰爭中,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高平阻擊戰,町店戰斗和董封戰斗,武士敏將軍捐軀的牛頭山血戰等,都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譜寫出全民抗戰的悲壯樂章。在解放戰爭中,上黨戰役的最後一戰——桃川戰斗就在境內的沁水展開並大獲全勝。
晉城是革命老根據地,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分屬太行區和太岳區,太岳區的黨政機關曾駐境內的陽城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鄧小平、彭德懷、陳毅、李先念、楊尚昆等都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晉城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向稱「煤鐵之鄉」、「絲綢之邦」。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0多種。無煙煤儲量佔全省二分之一、全國四分之一。「蘭花炭」以其無煙、無臭、不沾、不染且發熱量高而享譽國內外,並成為英國皇家取暖佳品。鐵礦石不但藏量多,品位高,而且埋藏淺,易開采。煉鐵史可追溯到戰國以至春秋,煤炭生產在宋元時即很興盛。品種繁多的鐵鍋、鐵鏟、犁鏡、鋤鐮、鐵釘、鋼針等銷往全國各地,有「平陽澤潞富商甲天下」之說。傳統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油料為主;小米、高粱、綠豆、紅豆、紅小豆等優質小雜糧品種齊全;黃梨、山楂、蘋果、核桃、蜂蜜、山茱萸、五花黨參等土特名產眾多;作為北方最大的蠶桑產區,桑麻製品獨具特色,遠銷國內外。晉城的森林、牧坡等自然資源也很豐富,畜牧業久負盛名,杜長大三元雜交豬、波爾山羊和夏洛萊雜交肉牛等品種有很高的市場信譽。豐富的自然資源不但對晉城的經濟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也是晉城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晉城地靈人傑、藏龍卧虎,歷代名人輩出。東漢尚書陳龜,隋初高僧慧遠,後梁畫家荊浩,宋天文學家劉羲叟,諸宮調首創者孔三傳,南宋畫家蕭照,金代武氏叔侄三狀元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和狀元李俊民,元國信使、學者郝經,治理黃河的專家賈魯,明吏部尚書、理財專家王國光,清代名相陳廷敬、田從典,都曾以品行、才學、膽識見重於當時。近代則有人民作家趙樹理聞名中外。

晉城人民英勇豪邁,朝氣蓬勃。改革開放的春風,為這座新興城市帶來了勃勃生機。從1985年建市以來,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0多倍。工業生產突飛猛進。在煤炭、冶煉、電力等支柱、基礎產業長足發展的同時,一批技術進步、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和產品不斷興起和陸續問世,為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不斷上檔次、上規模、上質量,總產值由1985年的13.76億元增加到1998年的140億元,在全市社會總產值中「十分天下有其九」。廣大農村日新月異,糧食總產從1985年的43萬噸躍增到1998年的83.68萬噸。歷史上很少種菜的晉城,如今溫室、大棚隨處可見。在裝滿糧囤子的同時,豐富了菜藍子,鼓起子錢袋子。1997年全市提前實現了基本達小康和穩定脫貧兩大目標。199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30元。小康建設的成就,引起了國內普遍關注,被譽為「晉城模式」。1992年以來,全省和全國曾多次在這里召開農村小康建設現場會和小康建設研討會。城鄉建設日新月異,短短十幾年時間,市區面積擴大了兩倍。其中許多商場、酒家是農民投資興建的,被譽為「由農民托起的城市」。 晉城交通四通八達,太洛、晉長、晉韓、晉陵、陽濟、陵輝等公路貫通境內。晉陽、晉焦高速公路的建成,陵川錫崖溝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鑿出的堪稱天下奇觀的隧道公路,更使晉城揚名省內外。

晉城的過去,成就喜人;晉城的未來,前程似錦。我國開發大西部的戰略,為晉城的更大發展帶來了極好機遇。隨著裝機容量210萬千瓦的中外合資大型火力發電廠——陽城電廠的建成發電和國家規劃的大型無煙煤及化工生產基地項目——年產數十萬噸合成氨大化肥廠的興建,以及包括農業生產在內的全市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的進行,一座新興的更加繁榮的經濟強市必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閱讀全文

與晉城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