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紀初至1919年的經典的,帶有歷史意義的歌曲,我活動課上有急用啊!回答的好的話我加分給你
僅供參考。
1.李叔同(1880年--1942年)
本世紀中國學堂樂歌著名作者,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一個進士、鹽商家庭,自幼聰穎,少年時便以詩畫、篆刻聞名。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學, 1905年--1910年就讀日本東京上野美術專科學校,研習美術、音樂,在此期間與歐陽予倩等人創立我國最早的話劇演出團體「春柳社」,並成為名噪一時的《茶花女軼事》、《黑奴籲天錄》的主角。190 6年春,以個人之力編輯出版我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一生經歷傳奇,集新舊文化為一身。創編歌曲達70多首,對後世影響甚巨。
2.肖友梅(1884年--1940年)
本世紀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奠基人,作曲家、教育家、音樂理論家。廣東中山人。1912年赴德國學習音樂,以論文《中國17世紀前管弦樂隊之歷史研究》獲哲學博士。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支持下於上海創辦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上第一所音樂學院--國立音樂院(即後來的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中國音樂教育事業先驅,在創辦專業音樂教育機構和培養專業音樂人才方面功不可沒。
3.黎錦輝(1891年--1967年)
本世紀近代專業音樂創作兒童歌舞音樂代表人物和作曲家。湖南湘潭人,曾創辦「中華歌舞專科學校」、「中華歌舞劇團」等音樂團體。追隨五四運動精神,熱衷於改革普通音樂教育和推廣國語,作品極好地繼承了學堂樂歌的優秀傳統,反映出五四時代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其劇作廣泛傳唱全國,收入當時中小學音樂教科書,影響甚巨。
4.王光祈(1892年--1936年)
本世紀中國現代音樂歷史中音樂學研究領域先驅。四川溫江人,自幼受到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1927年入柏林大學主攻音樂學。研究范圍寬泛,傳世17 種論著。不僅是當時東亞最早實踐比較音樂學研究方法並提出頗具開創性見解的學者,更是中國近代音樂歷史上第一個以外文向世界各國介紹中國音樂的音樂學家。
5.梅蘭芳(1894年--1961年)
本世紀最富盛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原籍江蘇,生於北京。承其家傳,9歲學戲,14歲搭喜連成科班。嗓音圓潤,唱腔柔婉,身段優美,表演細致,享譽全國。先後排演《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在擴大京劇藝術的表現力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繼王瑤卿後,以長期舞台實踐為基礎,將青衣、花旦、刀馬旦融為一體,鞏固並發展了「花衫」 這一行當。中年形成雍容華貴的「梅派」藝術?影響深遠。
6.劉天華(1895年--1932年)
本世紀近代專業音樂發展歷史中民族器樂大師、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江蘇江陰人,文學家劉半農之弟。1909年開始接觸西洋管樂。1914年執教家鄉中學過程中先後隨江南民間音樂家周少梅等人學習二胡、琵琶;之後悉心研習多種民族樂器,記錄整理民間樂譜,並進入音樂創作領域。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之後兼任於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機構。曾以五線譜准確記錄梅蘭芳唱腔,並收集珍貴民間樂譜數種,為當時民間音樂創作教學領域最活躍者。
7.賀綠汀(1903年--1999年)
本世紀抗日救亡運動專業音樂創作代表人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湖南邵陽人。建國後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19 34年,學生時代的他即以《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分獲「徵求中國風味的鋼琴曲」頭獎和名譽二等獎,其中《牧童短笛》較早地將中國旋律和西洋復調手法進行了成功結合,令世人矚目。1934年至1938年間,曾為16部電影配樂,其中一些歌曲如《天涯歌女》等廣為流傳。
8.黃自(1904年--1938年)
本世紀上半葉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江蘇川沙人。1916年北京清華學校學習,始學音樂。 1924年赴美留學,主攻心理學,兼攻音樂。1929年回國執教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以嚴謹高質量著稱,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作曲家,在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史上功不可沒。清唱劇《長恨歌》為我國現代音樂史第一部該類體裁的作品,音樂會序曲重詞是第一部在國外受到好評的交響性管弦樂曲。
9.聶耳(1912年--1935年)
本世紀「左翼音樂運動」的旗手,國歌曲作者,作曲家,雲南玉溪人。自幼喜愛音樂,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左翼聯盟」主要成員。在不到三年的創作生涯中,為後輩留下了一批寶貴的財富。他的創作主要集中在群眾歌曲和抒情歌曲領域,前者以《義勇軍進行曲》、《前進歌》為最重要,後者則以《鐵蹄下的歌女》、《塞外歌女》為最突出。他是我國現代音樂發展史中第一個准確而又深刻地反映我國無產階級形象的作曲家。
10.冼星海(1905年--1945年)
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作曲家。原籍廣東番禺,自幼酷愛音樂。
1930年赴法國學習,先後師從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後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主攻作曲和指揮,在此期間曾創作頗受好評的《風》、《遊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真實反映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拯救民族危亡進行抗日斗爭的生活。創作有《游擊軍》、《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等數百首。
11.馬思聰(1912年--1987年)
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廣東海豐人。1923年赴法留學,於巴黎從奧博德菲爾學習小提琴,後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布舍里小提琴班。建國後出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等職,「文革」中受迫害,1966年11月移居美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他不僅是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中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小提琴曲《牧歌》等奠定了中國近現代小提琴音樂的基礎。
12.王洛賓(1913年--1996年)
西部歌王,作曲家,民間音樂收集家。北京人,192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到山西,1938年7月到蘭州,在當地開展抗日歌詠活動。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新疆。在甘肅、新疆等地廣泛接觸西北各少數民族音樂,記錄並譯配了大量維吾爾、哈薩克族民歌,如《達坂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等,由於其深入持久地紮根西北,成為開發我國西北少數民族音樂寶庫的先驅。
13.朱踐耳(1922年--)
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出生於天津,讀書於上海,課余隨錢仁康學習和聲並自學鋼琴。1955年留學蘇聯,師從謝 ·巴拉薩年,1960年回國。創作力旺盛,體裁多樣,與羅中釒容並稱「南朱北羅」之稱。歌曲《敲碎你的腦袋》、《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曾唱遍大江南北。大量作品如民樂合奏《翻身的日子》、《敘事詩「思凡」》、管弦樂《節日序曲》等風格獨特,語言多變,在交響音樂中擅長將歐洲傳統技法、西方現代技法和中國民族風格三者融匯之,音響效果獨特,別具一格。
14.羅中(1924年--)
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四川三台人。1947年以筆名普薩創作了首部作品《山那邊呦好地方》,大獲成功,從此逐漸全心轉向作曲。他的創作風格多樣,主要集中在交響音樂領域,通過各種不同題材和體裁形式的融合,在借鑒西洋傳統技法和某些現代技法並使之民族化的方面進行了有益而大膽的探索,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主要創作有合唱《十里長街送總理》以及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等。
15.周廣仁(1928年--)
本世紀中國著名女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原籍浙江寧波,出生於德國漢諾威,1935年回國。1955年隨中央音樂學院蘇聯鋼琴家塔圖良進修,1956 年在第一屆舒曼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多次代表中國出訪。在其努力和倡導下,19 83年9月成立以社會廣大青少年為對象的星海青少年鋼琴學校。短短1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鋼琴教育的普及發展方興未艾,她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之母」。
16.王酩(1934年--1997年)
本世紀中國現代輕音樂重要代表作曲家之一,上海人。1964年到中央樂團從事音樂創作,對中國輕音樂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先後為電影《小花》、《櫻》、《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知音》、《紅衣少女》等影片配樂,其中故事片《小花》的音樂榮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獎。大量電影、電視劇插曲家喻戶曉,如《邊疆的泉水清又純》、《妹妹找哥淚花流》等。
17.施光南(1940年--1990年)
著名作曲家,祖籍浙江金華,以歌曲創作影響廣泛,70年代初即寫有《最美的贊歌獻給黨》、《打起手鼓唱起歌》等群眾歌曲,1976年後創作了《周總理,你在哪裡》、《祝酒歌》等著名作品。1978年後到北京中央樂團,寫有《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膾炙人口的集群眾性和藝術性為一身的歌曲。同時,留有著名歌劇《傷逝》。
18.歌劇《白毛女》創作集體
歌劇《白毛女》創作集體成員由劇本執筆賀敬之、丁毅,作曲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人組成。該劇在新秧歌運動和秧歌劇創作的豐富經驗基礎上,吸收和借鑒了外國歌劇的某些特點,大膽進行新的創造。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較為成熟的大型新歌劇,具有劃時代意義。
② 學堂樂歌的歷史意義
1、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音樂」專創作之先河;
2、使「集體屬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音樂教育,西方基本音樂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范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創建、發展學校音樂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③ 論述學堂樂歌在中國近代音樂中的地位及其歷史意義
1、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音樂」創作之先河;
2、使「回集答體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音樂教育,西方基本音樂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范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創建、發展學校音樂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④ 什麼是學堂樂歌
中國現代音樂的一個開端——學堂樂歌時代。
1902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廢除科舉。新式學堂紛紛建立,中國現代教育由此發軔,音樂作為美育的方式在那個時代先進人物的心目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蔡元培先生尤其重視並對中國早期音樂教育給予很大的支持。曾志、李叔同、沈心工等人則為學堂樂歌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堂樂歌的產生有著歷史的特定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拿來的」,也就是當中國還缺乏現代作曲人才的時候,一個直接方便的做法就是拿來外國的曲調填詞。這些曲調,主要來自日本,還有一部分是從日本轉而拿來的歐洲民歌,並填入新詞。
由於新式學堂樂歌不需要硬體設備,所以普及起來非常方便,影響巨大。在音樂文化概念、音樂審美觀念上影響了無數青少年。到了辛亥革命前後,學堂樂歌更是發揮了意識形態作用,成了「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雖然在中國廣大的農村中,現代音樂幾乎沒有存身的可能,但是城市村鎮,凡現代教育普及之處,學堂樂歌就不可阻擋地影響了新的一代人。老歌唱家王昆在晚年總結自己藝術生涯的時候,強調指出民間音樂和學堂樂歌給她打下了最初的音樂基礎,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1902年,在廢除科舉制度辦新學堂的背景下,新興學堂開辦了音樂課,當然,那時的音樂課程內容單純,主要是教唱學堂樂歌。我們所指的學堂樂歌,是二十世紀初到三十年代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從創始到現在已將近一百年,是我國音樂史上一次具有啟蒙意義的音樂運動。
學堂樂歌與新音樂啟蒙
1898年「維新變法」運動中,在積極倡導「廢科舉」、「興學堂」學習西方科學文明的口號下,「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曾主張在新式學堂中開設「歌樂」課程。「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等改良派文人仍極力提倡於學校中設樂歌課,發展學校音樂教育,指出「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在國內的一些刊物上,亦曾發表不少文章強調學校設樂歌課在思想啟蒙中的作用。一些留日的知識分子也組織有音樂社團(梁啟超等創辦「大同音樂會」)並舉辦講授西樂的「音樂講習會」(有沈心工,曾志齋等),並開始採用將日本及歐美流行曲調填新詞編新曲的方式來推廣新樂。
1903年,清政府對在新學堂中設置樂歌課予以認可。與此同時,各種撰譯、編印介紹西洋音樂和新歌曲的書譜刊物陸續刊發,促進了新樂的發展,學堂唱歌成為當時社會文化生活中的一種新風尚。
學堂樂歌的創作主要是據現有曲調以填新詞,曲調大多選自日本和歐美歌調,以中國傳統曲調填詞的樂歌為數不多,自創曲則更少。其歌詞內容主要反映富國強兵,抵禦外侮的愛國思想、宣傳女子自強、男女平等的女權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民主、學習科學文明的思想以及許多專門向少年兒童進行思想和知識教育的歌曲,學堂樂歌早期創作中也夾雜有忠君尊孔和狹隘民族主義思想。
學堂樂歌早期歌集主要有沈心工編的《學校唱歌集》(1904),曾志齋編的《教育歌唱集》(1904),李叔同編的《國家唱歌集》(1905),辛漢編的《唱歌教科書》(1906)等。在從事學堂樂歌活動的音樂教育家中較突出的是沈心工(1870~1947)與李叔同(1880~1942)。沈心工是最早開始編寫樂歌教科書作者之一。他所作的歌曲有《黃河》、《采蓮曲》、《革命必先格人心》等六首,其中《黃河》(楊度詞)一曲「雄沉慷慨」(黃自語),影響最大。李叔同早在留日期間便編輯出版了我國最早的《音樂小雜志》(1905)。其中編收的樂歌《祖國歌》(1905)當時曾受到廣泛歡迎。他自己填詞編寫的《春景》、《送別》、《西湖》等歌,長期為青年學生所喜愛。他創作的三部合唱曲《春遊》是當時藝術水平較高,也是最早的合唱歌曲。
西方音樂在中國的廣為傳播或者說是真正被接受,不是靠傳教士的輸入,而是中國的有識之士為改造中國,變法自強而進行主動選擇的結果。最初是通過學堂樂歌活動及相應的音樂啟蒙教育而開始的。這不僅使得西方的樂器及演奏法、記譜法和基本音樂理論知識逐步介紹進來,甚至直接引進外來歌調以重新填詞,更為重要的是,樂歌的廣泛傳唱從文化心理上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的音樂審美聽覺趣尚、習慣,在行為上產生了新的音樂活動方式,預示著中國音樂的發展開始進入新的文化轉形期。
從更廣闊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來看,這一頗具主動性的文化選擇,實際上已成為新的文化變遷的開端。
從樂歌活動及早期音樂啟蒙教育中音樂的形態構成、聽覺心理和欣賞習慣的改變,以及音樂教育體制、音樂活動方式這些文化因素的變異來說,均意味著中國音樂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代階段的結束和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⑤ 學堂樂歌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有何重大歷史文化意義
樂歌內容,主要復反映的制是國人救亡圖存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要求。在一些廣為流傳的深受歡迎的樂歌中,富國強兵抵禦外辱的題材居首要位置。這類作品,通常以感慨激昂的歌詞大調性的曲調和進行曲風格,表現國民的覺醒和奮發精神
1在樂歌的影響下,培養出中國最早的一批音樂教育人才,從而為中國普通教育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師資力量;
2通過學堂樂歌活動,展示出音樂教育的 社會功能,從而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音樂教育的重視,逐步確立音樂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
3通過樂歌課,把西歐音樂理論基本知識以及音樂會演出形式介紹給國人,提高音樂修養,活躍音樂生活;
4樂歌活動中出現的「集體唱歌」這一新的音樂表現形式,對中國的「五四」以後,特別是三十年代群眾歌曲體裁的形成及群眾歌詠活動的開展,積累了一定經驗;
總之,樂歌活動在我國學校音樂啟蒙教育方面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他的實踐成果,為「五四」以後中國現代新音樂文化深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為中國現代中小學普通音樂教育鋪墊了最初的基石。
⑥ 介紹一下學堂樂歌是什麼
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清末民初,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
背景:19世紀末,在變法維新思潮影響下,「創辦新式學堂,引進西方先進教育體制,開展現代科學教育」的潮流開始興起。1902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廢除科舉。新式學堂紛紛建立,中國現代教育由此發軔,音樂作為美育的方式在那個時代先進人物的心目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開始意識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負,只有「學夷以制夷」。只有學習西方現代科學,才能了解我們的差距,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迎頭趕上,縮小差距。
創作手法:學堂樂歌的創作,處於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起步階段,它是許多嚴肅的學者努力探索的結果,他深受維新運動和維新思想的影響。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學習一樣,在音樂創作上也大膽吸取,只要認為有用,均可「拿來」。
這些歌曲絕大多數是根據現成的歌調填以新詞而編成,而由編寫者自作曲調的數量極少。這可能與我國過去對詩、詞、曲等可詠唱的作品的創作方式就是根據現成的歌調、曲牌填以新詞有關,同時也與當時從事學堂樂歌編寫的人懂得專業作曲技術的極少有關。
代表人物:在學堂樂歌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音樂教育家。這些早期的音樂先驅們大多都有留學背景,而且在出國學習時,音樂也不是其主修專業。但是,出於對音樂的愛好和對祖國教育事業的責任,他們後來紛紛投身於「學堂樂歌」創作和傳播之中,為中國普通音樂教育的創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時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漢等等。
歷史意義:1、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音樂」創作之先河;
2、使「集體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音樂教育,西方基本音樂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范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創建、發展學校音樂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⑦ 學堂樂歌歷史意義
其實,我們學校考學堂樂歌歷史意義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 天 21 小時
1.在樂歌活動回的影響下,出現了答中國最早的一批音樂教育家,從而為中國普通音樂的教育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師資基礎。2.通過樂歌活動,展示了社會功能,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音樂的興趣,從而肯定音樂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通過樂歌活動,系統地把西歐音樂理論基礎知識技能及音樂會演出形式介紹到國內,豐富音樂的修養,活躍了音樂的生活。4。通過樂歌活動,肯定了集體合唱這一新的音樂表現形式,為中國五四以後群眾歌曲體裁准備了條件,積累了經驗。
總之,樂歌活動在我國學校音樂啟蒙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它的實踐成果為五四以後中國現代新音樂文化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成為中國現代中小學普通教育方式鋪墊了最初的基石。研 出了這到題呵呵! 要是早幾天看到 我沒准能答的更好!
⑧ 論述學堂樂歌對近代學校音樂教育產生的影響。
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當時稱唱歌或樂歌)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它是一種選曲填詞的歌曲,起初多是歸國的留學生用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詞,後來用民間小曲或新創曲調的。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啟蒙音樂教育家為代表。
清末民初,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
學堂樂歌指的是20世紀初期,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音樂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中國近代的新音樂以學堂樂歌為代表,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中國音樂歷史上的新品種,學堂樂歌的出現不僅有著深刻的社會的內因,還有著鮮明的外力作用。它「對於學校音樂教育的啟蒙,對於中國走向近代化社會的行程,起到了促進作用」。代表人物: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漢等。
歷史意義
1、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音樂」創作之先河;
2、使「集體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音樂教育,西方基本音樂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范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創建、發展學校音樂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部分作品:《送別》《男兒第一志氣高》《讀書》《揚子江》《紙鷂》《放牛》《燕燕》《勉學》《黃河》《中國男兒》《勉女權》《體操(女子用)》 《從軍樂》《雪中行軍》《革命紀念》《共和國民》
⑨ 「學堂樂歌」的出現在中國音樂史上的意義意義
樂歌的廣泛來傳唱從文源化心理上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的音樂審美聽覺趣尚、習慣,在行為上產生了新的音樂活動方式,預示著中國音樂的發展開始進入新的文化轉形期。
從更廣闊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來看,這一頗具主動性的文化選擇,實際上已成為新的文化變遷的開端。
從樂歌活動及早期音樂啟蒙教育中音樂的形態構成、聽覺心理和欣賞習慣的改變,以及音樂教育體制、音樂活動方式這些文化因素的變異來說,均意味著中國音樂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代階段的結束和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