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藍牙發展歷史

藍牙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1 20:43:49

A. 藍牙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藍牙並不是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技術小組】
藍牙這個名內稱來自於第十世容紀的一位丹麥國王 Harald Blatand , Blatand 在英文里的意思可以被解釋為 Bluetooth( 藍牙 )因為國王喜歡吃藍梅,牙齦每天都是藍色的所以叫藍牙。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
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他的口齒伶俐,善於交際,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保持著個各系統領域之間的良好交流,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藍牙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其他設備生產商聯系,並激發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即現在的藍牙。

B. 告訴我藍牙的具體歷史

藍牙(Bluetooth),或稱為藍牙,是一種無線個人局部(或區域)網路,最初由愛立信創制,後來由藍牙特別興趣組訂定技術標准。據說因為此技術尚在萌芽的階段,故將Bluetooth以「藍芽」的中文譯名在台灣進行商業的注冊,不過根據英文本身的意義直譯,還是「藍牙」較為貼切。

歷史
藍牙技術最初由愛立信創制。1999年5月20日,索尼愛立信、IBM、英特爾、諾基亞及東芝等業界龍頭創立藍牙特別興趣組(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制訂藍牙技術標准。「藍牙」這名稱來自10世紀的丹麥國王哈拉爾德(Harald Gormsson)的外號。出身海盜家庭的哈拉爾德統一了北歐四分五裂的國家,成為維京王國的國王。由於他喜歡吃藍莓,牙齒常常被染成藍色,而獲得「藍牙」的綽號,當時藍莓因為顏色怪異的緣故被認為是不適合食用的東西,因此這位愛嘗新的國王也成為創新與勇於嘗試的象徵。1998年,愛立信公司希望無線通信技術能統一標准而取名「藍牙」。

[編輯] 最近發展
一架正在以藍牙介面與無線耳機溝通的PDA手機 一隻藍牙滑鼠現時市面上發售的產品,大多是1.1版本的制式,是一個低用電量的無線電設備,利用一顆低價晶元,完成短距離(1至100米)的信息收發。

藍牙用於在不同的設備之間進行無線連接,例如連接計算機和外圍設備,如:列印機、鍵盤等,又或讓個人數碼助理(PDA)與其它附近的PDA或計算機進行通信。目前市面上具備藍牙技術的手機選擇非常豐富,可以連接到計算機、PDA甚至連接到免提聽筒。

事實上,根據已訂立的標准,藍牙可以支持功能更強的長距離通訊,用以構成無線區域網。每個Bluetooth設備可同時維護7個連接。可以將每個設備配置為不斷向附近的設備聲明其存在以便建立連接。另外也可以對二個設備之間的連接進行密碼保護,以防止被其他設備接收。

藍牙的標準是IEEE 802.15.1,藍牙協議工作在無需許可的ISM(In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頻段的2.45GHz。最高速度可達723.1kb/s。為了避免干擾可能使用2.45GHz的其它協議, 藍牙協議將該頻段劃分成79頻道,(帶寬為1MHZ)每秒的頻道轉換可達1600次。

將藍牙與WiFi對比是不應該的,因為WiFi是一個更加快速的協議,覆蓋范圍更大。雖然兩者使用相同的頻率范圍,但是也需要更加昂貴的硬體。藍牙應該被用來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創建無線連接,而WiFi是個無線區域網協議。兩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編輯] 1.2版本
PC端1.2版本的藍牙界面這個版本向下兼容1.1版,其主要改進包括:

匿名方式:屏蔽設備的硬體地址(BD_ADDR),保護用戶免受身分嗅探攻擊和跟蹤。從1.1版開始已經可以實現硬體匿名,但未被實施,因此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沒有此功能。
自適應頻率跳躍(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通過避免使用跳躍序列中的擁擠頻率,從而改善對無線電干涉的抵抗。
更高的實際傳輸速度,實際測試約為 24KB/S(192Kbps) 左右。
L2CAP層引入了流量控制和錯誤糾正機制

[編輯] 2.0版本
藍牙2.0適配器的內部結構(此產品廠商:高銳(CELL)電子)2.0版的內容還沒有什麼明確的信息,但愛立信的研究者公布了一些內容:

加入了「非跳躍窄頻通道」(Non-hopping narrowband channel )。
因為不需要與每個設備交換應答信號,這種通道可以用來將各種器件的藍牙服務概要同時廣播到巨量的藍牙器件。應答信號交換過程當前需要大約一秒。
實時公共交通時刻表、基本的交通暢通性信息和高級交通指向指示等未加密信息可以以高速度發送給設備。
更高的連接速度 (實際測試速度為72KB/S)
支持多個速度水平

[編輯] 早期的藍牙
早期的1.0和1.0B版本存在多個問題,多家廠商指出他們的產品互不兼容。同時,在兩個裝置「握手」(handshaking)的過程中,藍牙硬體的位址(BD_ADDR)會被傳送出去,在協定的層面上不能做到匿名,造成泄漏資料的危險,令一些使用者卻步。

C. 藍牙技術出現於哪一年

藍牙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其他設備生產內商聯系,並激發容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即現在的藍牙。
藍牙的名字來源於10世紀丹麥國王Harald Blatand——英譯為Harold Bluetooth(因為他十分喜歡吃藍梅,所以牙齒每天都帶著藍色)。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他的口齒伶俐,善於交際,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保持著個各系統領域之間的良好交流,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D. 藍牙的由來

藍牙技術是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一愛立信、諾基亞、東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英特爾,於年5月聯合宣布的一種無線通信新技術。藍牙設備是藍牙技術應用的主要載體,常見藍牙設備比如電腦、手機等。藍牙產品容納藍牙模塊,支持藍牙無線電連接與軟體應用。

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一般10m內)的無線電技術,能在包括行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

藍牙作為一種小范圍無線連接技術,能在設備間實現方便快捷、靈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數據通信和語音通信,因此它是目前實現無線個域網通信的主流技術之一。

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設備與網際網路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數據傳輸變得更加迅速高效,為無線通信拓寬道路。

(4)藍牙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藍牙的發展前景:

1、普及藍牙技術的認知與利用

雖然在現階段,藍牙技術已經在實際的生活與工作中有了較多的應用,但是人們對於藍牙技術並沒有過多的認識。因此,在未來的藍牙技術發展中,應對藍牙技術進行宣傳,將成本低和技術先進的藍牙技術推廣在更廣泛的應用平台中。

2、拓展藍牙技術的應用領域

藍牙技術的應用領域要向廣度發展。藍牙技術的第一階段是支持手機、PDA和筆記本電腦,接下來的發展方向要向著各行各業擴展,包括汽車、信息加點、航空、消費類電子、軍用等。

3、與更多的操作系統之間兼容

在計算機系統中,若要進一步提高藍牙技術的應用,就要將藍牙兼容技術與計算機操作系統同步發展,在兼容性的技術發展中,要不斷的對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在預見性的規劃安排中,提高藍牙技術的應用能力。

4、低成本發展,晶元小巧且價格下降

藍牙技術中應用的晶元的成本較低,並且在向著單晶元的方向發展,已經開發除了嵌入電池中的單晶元,藍牙晶元將越來越小巧,價格越來越低。

5、加強合作開發趨勢

藍牙技術的發展主要得益於通訊技術的支持,在未來的經濟建設中,各行各業都需要在信息自動化的應用中提高生產水平,因此,要將藍牙應用技術與多種行業建立合作形式。

E. 藍牙是誰發明的

【藍牙並不是抄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技術小組】
藍牙這個名稱來自於第十世紀的一位丹麥國王 Harald Blatand , Blatand 在英文里的意思可以被解釋為 Bluetooth( 藍牙 )因為國王喜歡吃藍梅,牙齦每天都是藍色的所以叫藍牙。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
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他的口齒伶俐,善於交際,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保持著個各系統領域之間的良好交流,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藍牙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其他設備生產商聯系,並激發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即現在的藍牙。

F. 藍牙簡介

〔 作者:藍牙中國 〕

一、藍牙名字的由來

藍牙的名字來源於10世紀丹麥國王Harald Blatand-英譯為Harold Bluetooth。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在丹麥的Jelling城,在教堂里立著一塊紀念碑,這塊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Blatand國王的功績和他的父親,丹麥的第一個國王「Gorm the Old」而立的。有趣的是,這塊特別的石頭在Harald和他的兒子Sven Forkbeard之間的一次戰爭後就遺失了,近600年裡沒有人見過這塊石頭。Sven獲勝了(並且把他父親流放了),因為這塊刻著古代北歐文字的石頭是Harald的榮耀,所以Sven埋葬了它。直到最近幾年,一個農夫對他農場里的這個大土堆產生了好奇,才終於發現了這塊石頭。

這個標志最初是在商業協會宣布成立的時候由Scandinavian公司設計的。標志保留了它名字的傳統特色,包含了古北歐字母「H」,看上去非常類似一個星號和一個「B」,在標志上仔細看兩者都能看到。

二、藍牙技術介紹

「藍牙」(Bluetooth)原是十世紀統一了丹麥的國王的名字,現取其「統一」的含義,用來命名意在統一無線區域網通訊標準的藍牙技術。藍牙技術是愛立信、IBM等5家公司在1998年聯合推出的一項無線網路技術。隨後成立的藍牙技術特殊興趣組織(SIG)來負責該技術的開發和技術協議的制定,如今全世界已有1800多家公司加盟該組織,最近微軟公司也正式加盟並成為SIG組織的領導成員之一。

藍牙是無線數據和語音傳輸的開放式標准,它將各種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各種數字數據系統、甚至家用電器採用無線方式聯接起來。它的傳輸距離為10cm~10m,如果增加功率或是加上某些外設便可達到100m的傳輸距離。它採用2.4GHz ISM頻段和調頻、跳頻技術,使用權向糾錯編碼、ARQ、TDD和基帶協議。TDMA每時隙為0.625μs,基帶符合速率為1Mb/s。藍牙支持64kb/s實時語音傳輸和數據傳輸,語音編碼為CVSD,發射功率分別為1mW、2.5mW和100mW,並使用全球統一的48比特的設備識別碼。由於藍牙採用無線介面來代替有線電纜連接,具有很強的移植性,並且適用於多種場合,加上該技術功耗低、對人體危害小,而且應用簡單、容易實現,所以易於推廣。

藍牙技術

SIG組織於1999年7月26日推出了藍牙技術規范1.0版本。藍牙技術的系統結構分為三大部分:底層硬體模塊、中間協議層和高層應用。 底層硬體部分包括無線跳頻(RF)、基帶(BB)和鏈路管理(LM)。無線跳頻層通過2.4GHz無需授權的ISM頻段的微波,實現數據位流的過濾和傳輸,本層協議主要定義了藍牙收發器在此頻帶正常工作所需要滿足的條件。基帶負責跳頻以及藍牙數據和信息幀的傳輸。鏈路管理負責連接、建立和拆除鏈路並進行安全控制。

藍牙技術結合了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特點,可以進行非同步數據通信,可以支持多達3個同時進行的同步話音信道,還可以使用一個信道同時傳送非同步數據和同步話音。每個話音信道支持64kb/秒的同步話音鏈路。非同步信道可以支持一端最大速率為721kb/秒、另一端速率為57.6kb/秒的不對稱連接,也可以支持43.2kb/秒的對稱連接。

中間協議層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議、服務發現協議、串口模擬協議和電話通信協議。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議具有完成數據拆裝、控制服務質量和復用協議的功能,該層協議是其它各層協議實現的基礎。服務發現協議層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一種機制來發現網路中可用的服務及其特性。串口模擬協議層具有模擬9針RS232串口的功能。電話通信協議層則提供藍牙設備間話音和數據的呼叫控制指令。

主機控制介面層(HCI)是藍牙協議中軟硬體之間的介面,它提供了一個調用基帶、鏈路管理、狀態和控制寄存器等硬體的統一命令介面。藍牙設備之間進行通信時,HCI以上的協議軟體實體在主機上運行,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藍牙設備來完成,二者之間通過一個對兩端透明的傳輸層進行交互。

在藍牙協議棧的最上部是各種高層應用框架。其中較典型的有撥號網路、耳機、區域網訪問、文件傳輸等,它們分別對應一種應用模式。各種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各自對應的應用模式實現無線通信。撥號網路應用可通過模擬串口訪問微微網(Piconet),數據設備也可由此接入傳統的區域網;用戶可以通過協議棧中的Audio(音頻)層在手機和耳塞中實現音頻流的無線傳輸;多台PC或筆記本電腦之間不需要任何連線,就能快速、靈活地進行文件傳輸和共享信息,多台設備也可由此實現同步操作。

總之,整個藍牙協議結構簡單,使用重傳機制來保證鏈路的可靠性,在基帶、鏈路管理和應用層中還可實行分級的多種安全機制,並且通過跳頻技術可以消除網路環境中來自其它無線設備的干擾。

應用前景

藍牙技術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可以廣泛應用於區域網絡中各類數據及語音設備,如PC、撥號網路、筆記本電腦、列印機、傳真機、數碼相機、行動電話和高品質耳機等,藍牙的無線通訊方式將上述設備連成一個微微網(Piconet),多個微微網之間也可以進行互連接,從而實現各類設備之間隨時隨地進行通信。應用藍牙技術的典型環境有無線辦公環境、汽車工業、信息家電、醫療設備以及學校教育和工廠自動控制等。目前,藍牙的初期產品已經問世,一些晶元廠商已經開始著手改進具有藍牙功能的晶元。與此同時,一些頗具實力的軟體公司或者推出自已的協議棧軟體,或者與晶元廠商合作推出藍牙技術實現的具體方案。盡管如此,藍牙技術要真正普及開來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降低成本;其次要實現方便、實用,並真正給人們帶來實惠和好處;第三要安全、穩定、可靠地進行工作;第四要盡快出台一個有權威的國際標准。一旦上述問題被解決,藍牙將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並大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G. 藍牙技術的發展歷史.

藍牙

藍牙(Bluetooth),或稱為藍芽,是一種新式的無線傳送協議,最初由愛立信創制,後來由藍牙特別興趣組訂定技術標准。據說因為此技術尚在萌芽的階段,故將Bluetooth以「藍芽」的中文譯名在台灣地區進行商業的注冊,不過根據英文本身的意義直譯,還是「藍牙」較為貼切。

歷史

藍牙技術最初由愛立信創制。1999年5月20日,索尼愛立信、IBM、英特爾、諾基亞及東芝等業界龍頭創立藍牙特別興趣組,制訂藍牙技術標准。「藍牙」這名稱來自10世紀的丹麥國王哈拉爾德(Harald Gormsson)的外號。出身海盜家庭的哈拉爾德統一了北歐四分五裂的國家,成為維京王國的國王。由於他喜歡吃藍莓,牙齒常常被染成藍色,而獲得「藍牙」的綽號,當時藍莓因為顏色怪異的緣故被認為是不適合食用的東西,因此這位愛嘗新的國王也成為創新與勇於嘗試的象徵。1998年,愛立信公司希望無線通信技術能統一標准而取名「藍牙」。

最近發展

一架正在以藍芽介面與無線耳機溝通的PDA手機現時市面上發售的產品,都是採用1.1版本的制式,是一個低用電量的無線電設備,利用一顆低價的微處理晶元,完成短矩離(10至100公尺)的信息收發。

藍牙用於在不同的設備之間進行無線連接,例如連接計算機和外圍設施,如:列印機、鍵盤等,又或讓個人數字助理(PDA)與其它附近的PDA或計算機進行通信。目前市面上具備藍牙技術的手機選擇非常豐富,可以連接到計算機、PDA甚至連接到免提聽筒。

事實上,根據已訂立的標准,藍牙可以支持功能更強的長距離通訊,用以構成無線區域網。每個Bluetooth設備可同時維護7個連接。可以將每個設備配置為不斷向附近的設備聲明其存在以便建立連接。另外也可以對二個設備之間的連接進行密碼保護,以防止被其他設備接收。

藍牙的標準是IEEE 802.15,藍牙協議工作在無需許可的ISM頻段的2.45GHz。最高速度可達723.1 kb/s。為了避免干擾可能使用2.45GHz的其它協議, 藍牙協議將該頻段劃分成79條渠道,並且最多每秒可更換渠道1600次。

將藍牙與WiFi對比是不應該的,因為WiFi是一個更加快速的協議,覆蓋范圍更大。雖然兩者使用相同的頻率范圍,但是也需要更加昂貴的硬體。藍牙應該被用來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創建無線連接,而WiFi是個無線區域網協議。兩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未來發展
藍牙特別興趣組正開發1.2及2.0版本。

1.2版本
這個版本向下兼容1.1版,其主要改進包括:

匿名方式:屏蔽設備的硬體地址(BD_ADDR),保護用戶免受身分嗅探攻擊和跟蹤。從1.1版開始已經可以實現硬體匿名,但未被實施,因此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沒有此功能。
自適應頻率跳躍(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通過避免使用跳躍序列中的擁擠頻率,從而改善對無線電干涉的抵抗。
更高的實際傳輸速度
L2CAP層引入了流量控制和錯誤糾正機制

2.0版本
2.0版的內容還沒有什麼明確的信息,但愛立信的研究者公布了一些內容:

加入了「非跳躍窄頻信道」(Non-hopping narrowband channel )。
因為不需要與每個設備交換應答信號,這種信道可以用來將各種器件的藍牙服務概要同時廣播到巨量的藍牙器件。應答信號交換過程當前需要大約一秒。
實時公共交通時刻表、基本的交通暢通性信息和高級交通指向指示等未加密信息可以以高速度發送給設備。
更高的連接速度
支持多個速度水平

早期的藍牙
早期的1.0和1.0B版本存在多個問題,多家廠商指出他們的產品互不兼容。同時,在兩個裝置「握手」(handshaking)的過程中,藍牙硬體的位址(BD_ADDR)會被傳送出去,在協定的層面上不能做到匿名,做成泄漏資料的危險,令一些使用者卻步。

H. 藍牙的起源是什麼

藍牙的創始人是瑞典愛立信公司,愛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進行研發。1997年,愛立信與回其他設備生產商聯系答,並激發了他們對該項技術的濃厚興趣。 1998年2月,5個跨國大公司,包括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及Intel組成了一個特殊興趣小組(SIG),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小范圍無線通信技術,即現在的藍牙。
藍牙的名字來源於10世紀丹麥國王Harald Blatand——英譯為Harold Bluetooth(因為他十分喜歡吃藍梅,所以牙齒每天都帶著藍色)。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他的口齒伶俐,善於交際,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保持著個各系統領域之間的良好交流,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么定下來了。

I. 藍牙的來歷

公元940-985年,哈洛德.布美塔特(Harald Blatand),後人稱Harald Bluetooth,統一了整個丹麥。他的名字「Blatand」可能取自兩內個古老的丹麥詞語。容「bla」意思是黑皮膚的,而「tan」是偉人的含義。和許多君王一樣 ,哈洛德四 處擴張,為政治、經濟和榮譽而征戰。公元960年哈洛德到達了他權力的最高點,征服了整個丹麥和挪威。而藍牙是這個丹麥國王Viking的「綽號」,因為他愛吃藍梅,牙齒被染藍,因此而得這一「綽號」。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就聯想到10世紀的哈洛德國王,為自己的無線技術取了「藍牙」(Bluetooth)的名字。在今天來看,用這個似乎古怪的名字來體現和映襯SIG希望統一無線技術領域的雄心壯志,是再貼切不過的了。這項於1995年由愛立信公司提出的概念如此快地被行業所接受,從藍牙特殊利益集團(SIG)的成員就可看出對它的重視程度。其實,在這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研究

閱讀全文

與藍牙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