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1-02-11 17:21:56

① 潮學的研究機構

隨著潮汕人四海闖盪的履痕,海內外專業半專業、官方或民間的潮學傳播研究機構,遍布海內外潮人聚居點。海外的不少國家地區的潮商潮人社團中內設有研究傳播機構,尤其以東南亞為多,海內的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潮汕文化促進會等,這些專業或版專業研究機構有的從事移民史、宗教史等的研究,有的從事地域、風俗民情等方向,或點或線,但相對來說,還不是十分全面、系統。
而綜合性潮學專門研究機構則主要在香港及大陸潮汕本土,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韓山師范潮學研究院(曾用名韓山師范潮汕文化研究室,潮汕文化研究院,潮學研究室,2008年起用現名),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潮州饒宗頤學術館,等。 這些專業機構都有不俗的學術成果,並構築深化潮學研究的平台,舉辦、協辦各種類型的研討會。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已出版《潮汕文庫》,集結潮汕文化論著160種、4106萬字,徵集收藏各類僑批11.6萬封,其中僑批原件3.2萬多封,成立潮汕僑批檔案館。 部分綜合性潮學研究機構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汕頭金湖路玫瑰園29幢西座汕頭,3/4/17/40路公交玫瑰園站,步行潮學研究院廣東省潮州市韓山師范學院內潮州,1/13路直達韓山師范站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香港香港大學內香港,港島太古廣場地下線23/40/40M,步行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大學內汕頭,6/17路直達汕頭大學站潮州饒宗頤學術館潮州古城區下水門城腳潮州,12路後隴路口站,步行

② 請問有誰知道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新僑批文物館的開館時間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建立於1990年底,以開展潮汕區域文化研究、內服務潮汕社會、聯容絡海內外有關學者為宗旨。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是在近年來區域社會研究的潮流影響下開展的。這種研究強調地理環境是人類活動框架的重要部分,把空間作為觀察歷史的重要手段,注意基層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注意制度和政策在特定的地域里如何變異,並對區域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產生作用。

③ 是「潮汕」文化,還是「潮州」文化

應該是「潮汕」文化
關於「潮汕文化」,我們有必要先搞清楚名稱問題。之所以稱「潮汕文化」,有一個依據和參照,就是嶺南文化。目前,我省歷史文化學界的主流觀點都認為,嶺南文化包括三個部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這些都是區域性的文化,《中華文化大辭海·文化精萃分類卷》稱為「帶有濃重地方特點的」「地方文化」。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都有大量海外移民,所形成文化都有一定群體性、民系性,但作為亞文化的一種,歸根到底都是地方文化。作為地方文化,只有用「潮汕」這個詞,才能涵蓋現今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以至汕尾市海陸豐和梅州市的豐順大埔一帶。

稱潮汕文化,本並沒有異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不少有識之士,包括省里的一些非潮籍領導,如王屏山副省長,開始提出要對這一別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進行系統研究。於是,汕頭大學率先於1990年11月成立了由杜經國教授任主任的「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並先後出版了兩集《潮汕文化研究論叢》。翌年年底,在吳南生主席的倡導下,潮汕三市聯手成立了「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由劉峰主席任理事長,聘請饒宗頤先生等為顧問;1993年底,由饒宗頤先生擔任主編的《潮學研究》創刊。此後,揭陽市也成立「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陽市研究會」。這期間,多位知名學者先後以「潮汕文化」為題著文。如詹伯慧的《新世紀潮汕文化研究之我見》,曾騏的《韓江流域史前考古與潮汕文化源》,蔡起賢的《外來文化與潮汕文化的交融》,林倫倫的《對潮學和潮汕文化的再認識》,趙春晨的《略論近代潮汕文化的轉型》,新加坡黃叔麟的《潮汕文化在新加坡》,美國翁紹裘的《潮汕文化對外交流的特徵和影響》,等等,等等。2001年7月,由黃挺、陳佔山著,並經杜經國審定的《潮汕史》(上冊)出版發行,標志著潮汕歷史文化研究已獲得階段性的豐碩成果。
我們還不應淡忘了在每屆潮學研討會上,潮汕三市領導和海內外嘉賓都圍繞「潮汕文化」這一共同關注的課題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比如,第二屆(1997年),潮州秦昌大副書記的講話就毫不含糊地闡明:「潮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地域文化的獨特風格,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庄世平先生則說:「潮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支流」。陳偉南先生也強調:「潮汕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支」。李嘉誠先生還特為研討會發來賀詞,十分明確地指出:「潮汕文化豐富,源流綿長而具特色」。要說「共識」,這就是海內外潮人的共識。
令人不解的是,近一兩年來,有些人卻認為「潮汕」的「汕」字比較晚出,而「潮州」歷史長,更有代表性,所以打出「潮州文化」的旗號,而不屑於提「潮汕文化」,並不認同於嶺南文化。這種看法顯為不當。
如所周知,「潮汕」一詞完完全全是個地域名稱,早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區位概念非常明確。作為地域名稱,根本不必考慮其中某個字什麼時期才出現。而如果用「潮州」一詞,就必然會讓人誤以為指當今行政區域上的潮州市,容易產生歧義。稱「潮州文化」無異於作繭自縛。所以用「潮州文化」來指稱潮汕地區的文化,是不適宜的。這就像我們不宜把廣府文化稱為廣州文化,把客家文化稱為梅州文化一樣。我們不妨再查找一下全國若干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諸如齊魯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燕趙文化、巴蜀文化、三晉文化等等,幾可說沒有一個是用行政區域名指稱的。比如吳越文化,其所涵蓋的有今之江浙大部和皖贛部分地區,顯見用行政區域名稱是包涵不了的。

④ 潮汕文化研究報告

潮汕文化產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近幾年出土的文物,都足以證明潮汕有悠久的歷史。
1、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潮汕一帶稱為南交之地,屬於「揚州之域」,人煙稀少,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屬於百越的一支。我們將把這8000年的漫長的時期,按照考古文化類型,分成四個階段來敘述。這四個階段分別是:(一)象山文化,(二)陳橋文化,(三)後山一浮濱文化,(四)南越文化。這一時期潮汕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響,土著文化色彩很濃。根椐考古資料可知,在這一段時間里,潮汕文化先是與東面的閩南文化保持一致,後來,西面的南越文化入侵,改變了潮汕地區文化的原來面貌。在這一階段,潮汕地區的歷史文化進程,不但滯後於中原,也滯後於周邊地區。《禮記》就有「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意為刻畫額肌,足趾相交)」的記載。
2、公元前222年至960,漢文化的進入與土著文化的漢化時期。當時居住在潮汕的越人富有反抗精神,這在《史記》、《淮南子》、《後漢書》等古籍中均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記載秦軍南侵(公元前213年)時,說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並推選「桀駿」者為將,發動夜攻,大敗秦軍,「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描述得極為生動。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戰,卻終究抵擋不住比之遠為先進的秦漢大軍。秦朝在尉屠睢被殺之第二年(公元前 214年),又派趙佗率領充軍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約100多年的時間里,漢族軍隊和隨軍家屬一齊進入嶺南地區,漸漸「與越人雜處」。史祿(或稱監祿)正是在那個時候為大軍鑿渠運糧,後「留家揭嶺」,成為有史所載的漢人移居潮地的首創者。西漢元鼎年間,伏波將軍路博德率大軍征討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隨著東越、閩越之後也滅亡了。由於不斷漢化的結果,百越人的各個部族大多逐漸融合到統一的中華民族之中。此後,除三國時的「山越」,以及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撫嶺南,百越皆伏」等偶爾的記載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漢化的百越人遺裔,又重新被統稱為「南蠻」
3、960年至現在,潮汕文化的昌盛時期。漢文化的潮州地方亞型,是在宋元以後閩南移民的大規模遷入,才逐漸形成。此後,潮汕文化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翁輝東先生在《海濱鄒魯論》中指出:「潮州文化,蕃於宋,而於元,乃竟澎湃於明代」「積之厚者,其流必先……故有清初葉,明風尚流。」據史載,終宋一代317年,潮人登科共172人;終明一代276年,潮人登科共157人。明嘉靖及萬曆年間,潮人在京城任職者竟多達170餘人,這對於南國海隅的潮州來說,莫不是一個奇跡。「御街講白話」這句俗語就發生在明代。人文的昌盛,必然帶來文化的繁榮,必然保持「積之厚者,其流必先」的文化優勢,必然對整個潮州民系的文化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⑤ 潮汕的潮學研究

潮學,文化專用名詞,是以全球潮人為研究對象,涵括地理、文化、經濟、人物、歷史、哲學、社會等潮汕人文的一門專業學問。潮汕文化積淀深厚,20世紀80、90年代,饒宗頤首倡一門關於潮人的學問。海內外學者踴躍響應,遂出現於學界。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傳播基金會於1993年設立潮學獎。潮學獎每兩年評獎一次,分研究、傳播、資料徵集三項,獲獎對象涵蓋海內外,香港饒宗頤教授獲弘揚潮汕文化特別榮譽。 潮學研究對象最具代表性、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三個方面:
第一,潮汕文化的最具特徵的內容是潮州話。一方面,潮州話是現今中國方言中最古遠、最特殊的。另一方面,語言既是人類進行思維和表達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時也是多種文化內容的載體。
第二,潮汕的農藝和手工業工藝是潮汕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潮汕文化的特色應該用「精細」二字來概括,從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性來看,「種田如綉花」的潮州農藝和「刻木石似微雕」的手工業工藝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第三,「潮人善經商」的名聲遠播海內外,潮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外潮商,從清朝到現當代,世界各地的潮商真可謂人才輩出,富商如雲。而潮商又與華僑史、與潮人不經意創造而留給後人的一筆全國絕無僅有的財富一僑批密切相關。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位於汕頭市金平區金湖路154號.汕頭市民主黨派大廈)
汕頭大學設有潮汕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設有饒宗頤學術館
韓江師范學院設有潮學研究院。

⑥ 潮汕的文化薈萃

潮汕地區擁有歷史悠久且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潮汕善堂堪稱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典範;潮州菜享譽全國,是國內最高端的菜系之一,其作為粵菜的中堅力量,有最上得廳堂菜式之稱;潮劇是中國十大地方劇種之一,而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俗稱《荔鏡記》可謂是用潮州話編寫而成的第一本文學巨著。在歌舞奏樂方面,所謂「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獷豪邁的普寧、潮陽英歌舞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而作為潮州音樂下的一大門類,歡慶喜人的潮州大鑼鼓更是聲震海內外;另饒平步馬舞、澄海蜈蚣舞、喬林煙花火龍等廣場表演亦頗具觀賞性;民居方面,「潮汕厝,皇宮起」,獨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別有一番古典雅緻。
綜述,紛繁薈萃的潮汕文化是數千萬潮人所共有的精神財富,其起源於潮汕先民、成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昌盛於明清、創新於現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點,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有自己的潮州話、潮汕戲劇(潮劇、潮州鐵支木偶戲、正字戲)、潮州音樂、潮州菜、潮州工夫茶、工藝品(如潮州刺綉、潮州木雕,貝雕,石雕,抽紗,剪紙、麥稈畫、瓶內畫等)、潮汕民俗和潮汕特有的慈善結構(如潮汕善堂)等特色,它既是潮汕的,也是世界的。
館藏方面,位於汕頭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僑批文物館是國內首個僑批文物館;潮南區的劉明通博物館是國內首個民間博物館,民間博物館還有潮安的華夏歷史博物館以及其他還養在深閨待人知的如位於潮州市牌坊街太平路某家店;潮州的陳仰中美術館是我國第一家個體陶瓷美術館;陳舜羌木雕藝術館、傳統工藝品陳列館、中國瓷都陳列館、饒宗頤學術館、淡浮文物院、陶瓷八珍樓。澄海區的塔山風景區有國內首個民間紀念館;人物博物館及故居有揭陽黃岐山的潮州八賢紀念館,丁日昌博物館
,普寧「八一」紀念館,普寧市南溪鎮楊石魂故居,普寧市洪陽鎮林則徐舊居(文昌閣),揭西縣曾習經故居,普寧市方方紀念館,普寧市的庄世平博物館,普寧市方耀故居。潮州市饒宗頤故居,潮安縣林大欽故居,饒平縣張競生故居;汕頭市蓬州所城翁萬達故居,澄海區的唐伯元博物館,澄海區秦牧故居,澄海鄭信故里,澄海陳慈黌故居,潮陽區蔡楚生故居,潮陽區大峰祖師紀念館,潮南區周光鎬紀念館。 潮州春餅:《舌尖2》第一集,介紹了潮州的「春餅」。那誘人的賣相和感性的節目解說詞,都叫人印象深刻、垂涎三尺。潮州春餅是潮州傳統小吃當中的佳品,又名潮州春卷。這種小吃雖然算不上什麼名貴的菜式,但是卻是潮州人逢年過節必吃的傳統美食,凝聚了潮州人濃濃的鄉情和親情。
汕頭蚝烙:《舌尖2》的第二集,介紹了聞名遐邇的汕頭蚝烙。這是一種在潮汕非常常見的地方特色小吃,但已經風靡海內外,變成在各地潮菜餐館都可以吃到的美食。不過,如果到汕頭本地品嘗這種小吃,還是會發現其獨特的風味,與酒樓中並不一樣。揭陽乒乓粿:揭陽的小吃,首推「乒乓粿」。這種小吃源於揭陽,發揚光大於揭陽,口味獨特,品後讓人齒頰留香。來到揭陽,不僅要品嘗乒乓粿,購買其作為手信帶回給家人朋友也是一項必須做的「功課」。

⑦ 汕頭市潮汕文化研究院是什麼組織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建立於1990年底,簡稱「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是潮汕本土首個版專門以潮汕歷史文權化為研究對象的高校學術機構
1990年11月15日至11月19日,由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汕頭市政府汕頭大學和韓山師范專科學校(「韓山師范學院」前身)聯合主辦的中國歷史文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汕頭大學舉行,出席會議的海內外專家、學著118名,提交論文118篇,像這樣集全國各地及海外研究成果於一堂,以潮汕歷史文獻和文化作為專題進行學術討論,前所未有。亦將潮汕的歷史文化學術活動提升至全國性的研究層次。(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第五章冬.把根留住[1] )此舉為之後亮起旗幟的「潮學」奠定基礎。[1] [2]
在該次會議上,時汕頭大學校長戴景寰宣布成立「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由廣東省政協原主席吳南生擔任名譽主席,饒宗頤任名譽顧問,陳厚實、黃贊發、劉峰、吳勤生等擔任顧問,汕頭大學杜經國教授任首任研究中心主任。

⑧ 跪求潮汕歷史文化圖片及資料

古稱為潮州文化,是海內外潮人的根,在廣東潮汕地區(以現在廣東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為中心)。生活在這個地區的潮州人,是漢民族中具有獨特的文化面貌的一個支系。我們把潮汕人所創造的文化名為"潮汕文化",並給它以如下界定:

首先,潮汕文化是漢文化的一個地域性亞文化,它是在潮汕地區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

潮汕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隅,廣東省的最東端,與福建省毗鄰,總面積10346平方公里。地形大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東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綿延起伏,東南瀚海連天,形成一個內陸比較封閉,而有很長海岸線的地理小區域。這種地形地貌特徵對潮汕文化的形成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其次,潮汕文化包含著許多文化特質,它們組成了既與共存於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與周邊其它地域文化有異的一個體系。在這些文化特質中,語言是最具有區別性特徵的一種。因而,我們把潮汕文化理解為,由講潮汕話的民系所創造的一個文化共同體。

其三,潮汕文化是一個動態的開放體系。它的形成過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經過多次互相影響,互相吸收而逐漸融合的過程。在自成體系之後,由於潮汕人的遷徙,潮汕文化向海外傳播,同時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斷發展。

潮汕地區地狹人稠,人口與資源和環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競爭環境培養了潮汕人的創造、開拓和冒險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謀生,形成社會風氣,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在商業上更是精打細算,極善經營,聞名海內外,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清中葉著稱一時的廣幫商人,主要由廣州幫和潮州幫商人組成,潮州幫商人在國內的東南沿海及江西一帶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國、新加坡一帶頗有勢力。強烈的商品意識,是潮汕人一種頗具優勢的文化潛質,使他們在改革開放時期足跡遍及城鄉,滲透各行各業,特別活躍。

閱讀全文

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