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歷史意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1 16:54:31

① 印度民族大起義是怎麼回事

1857年5月,在印度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民族大起義。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由下層人民和部分愛國封建主進行的抗英獨立戰爭。起義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席捲了整個印度的六分之一領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參加了起義,這場獨立戰爭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19世紀上半葉,英國為加快國內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對印度進行更加瘋狂的殖民掠奪和奴役,給印度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等社會下層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損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階層同英國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銳,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起義在全國醞釀起來。英印軍隊中的印度土著雇傭兵是當時印度唯一有組織的力量。這些給英國殖民者當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義前已達25萬人,他們大部分來自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多數是為生活所迫才受雇於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為加強對士兵的控制,干涉他們的信仰,觸犯他們的種姓,削減他們的薪餉,激起了廣大士兵的強烈不滿,他們多次舉行武裝反抗,成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統治的核心力量。

印度空軍爆發民族大起義的導火線是塗油子彈問題。1857年初,殖民當局用牛油和豬油做潤滑油塗在子彈上,這帶有明顯的種族、宗教歧視,嚴重傷害了廣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士兵的感情,軍隊嘩變事件不斷發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團一名士兵懷著對殖民者的滿腔怒火,開槍打死3名英國軍官,被處絞刑。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義的爆發。5月10日,駐德里附近米魯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點燃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烈火。他們放棄宗教偏見,用曾經拒絕使用的塗油子彈打擊英殖民者。起義士兵焚燒軍營、襲擊教堂、封鎖鐵路、釋放囚犯。當晚,米魯特起義軍乘勝向德里進發。德里城內軍民紛紛響應,嚴懲英國軍官,燒毀殖民者住宅,打開城門迎接起義軍。起義者很快就佔領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義政權,對英國統治者心懷不滿的貴族和僧侶也參加起義隊伍,初步形成了一個包括各階級、各種族力量的反英戰線。英殖民者急忙從各地調兵圍攻德里,4萬起義軍英勇戰斗,不斷出擊,連挫英軍,使其無法前進一步。德里起義的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動了各地反英斗爭,起義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奧德省的勒克瑙、坎普爾起義在全境取得勝利,對從東南方向進攻德里的英軍造成很大威脅;中印度的詹西起義軍由女王率領,攻佔了市區,恢復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買起義也取得了勝利。

在起義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為中心的起義據點。德里成為英軍進攻的首要目標。德里起義軍在挫敗英軍進攻後,沒有乘勝出擊,在戰略上採取守勢。隨著斗爭的日趨嚴峻,混進起義隊伍的封建王公貴族陰謀叛變,地主富商哄抬物價,他們還私通英軍,內外勾結,嚴重地削弱了起義隊伍的力量。9月14日,英軍向德里發起總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進城裡。起義軍同敵人展開巷戰,頑強戰斗6天6夜,打死敵軍5000餘人,最後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後,奧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已達20萬人,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馬刀。3月初,英軍集中9萬裝備精良的軍隊和180多門大炮進攻勒克瑙。起義軍不畏強敵,英勇作戰,堅持了兩個多星期後,於3月21日撤離勒克瑙。此後,詹西又成為起義的中心。3月25日,英軍進抵詹西城西南。25日,雙方展開激烈的炮戰,詹西女王親臨前線指揮,帶領士兵沖鋒陷陣。4月4日,由於內奸出賣,敵人從南門攻進城裡,女王帶領1000名戰士沖向敵人,與敵展開白刃戰。後北門也陷落,女王見大勢已去,被迫於當晚突圍。5日,詹西城失陷。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義中心相繼陷落後,各地分散的起義軍15—20萬人轉入游擊戰。中印度起義軍自詹西陷落後,即向卡爾皮集中,並決定據守這一戰略要地。但當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敵軍的夾擊,不得不於5月22日撤離,向西邊的瓜廖爾進軍。6月1日,起義軍解放瓜廖爾,建立了臨時政權。英國對此十分恐慌,從各方向調兵遣將進攻瓜廖爾。17日,戰斗在城東南郊激烈展開,詹西女王始終和起義士兵一起奮戰。起義軍作戰非常勇敢,由於遭到敵人炮火的猛烈轟擊,起義軍傷亡越來越大,但詹西女王仍不斷地向前線聚集部隊,英勇抗擊敵人的進攻,堅守最後的防線,最後壯烈犧牲,表現了她非凡的勇氣和英雄氣概。20日,起義軍退出瓜廖爾,轉戰各地,與英軍周旋,使英軍疲於奔命,一籌莫展。但由於起義軍內部發生矛盾,無法協同作戰,英軍實行收買政策,許多封建主叛變投敵,起義軍首領有的退走尼泊爾,有的被害遇難。到1859年底,各地零星的游擊戰最後都停止了。

關於這場大起義的性質,西方國家認為是印度兵變或是封建王公叛亂,企圖否定這個重大事件的政治意義和民族性質。馬克思最先對這一事件作出了民族起義的判斷,列寧也稱這次起義為印度土人反抗英國的起義,印度革命者把這次起義稱為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斷定這次起義為民族大起義是有充足理由的。民族起義是指各階級共同進行的以推翻外國統治為目標的起義。在近代通常發生在殖民地,在半殖民地一般沒有民族起義,只有抵抗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殖民地之所以會發生民族起義,是因為外國殖民者對殖民地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不僅壓榨人民,也損害了某些封建主的利益,在一定條件下,會促使他們和下層人民一起結成統一戰線,共同發起反殖民起義。印度大起義就是這種情況。

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人民斗爭的信心。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系的。這次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系;徹底改組軍隊,增加印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斗爭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斗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斗爭。印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洲國家的反英斗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爆發後,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德里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國的中心,使德里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以後在各地開展的游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里集結;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當時德里並不是英軍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制敵人,戰局完全改觀,由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終成定局。

② 印度民族大起義對歷史進程有什麼影響

印度民族起義提高了廣大印度人民的愛國主義覺悟。趕走外國侵略者,恢復印度的獨立的專思想第一次提屬出並傳播到民間。大量反英斗爭的英雄事跡流傳下來,在群眾中埋下了革命種子,成為日後推動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發展和走向勝利的強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③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是什麼

大起義提高了廣大印度人民的愛國主義覺悟。趕走外國侵略者,恢復印度的獨版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權並傳播到民間。大量反英斗爭的英雄事跡流傳下來,在群眾中埋下了革命種子,成為日後推動印度民族運動發展和走向勝利的強大的精神鼓舞源泉。大起義延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亞洲的速度(起義中,英國被迫將原派往中國的侵略軍半路改派向印度);它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義、日本明治維新一起構成了亞洲革命風暴,顯示了亞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④ 印度民族大起義產生了什麼影響

印度民族大起義影響: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人民斗爭的信心。
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系的。 這次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系;徹底改組軍隊,
增加英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
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斗爭史上的里程碑。
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斗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斗爭。 印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洲國家的反英斗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
起義爆發後,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
德里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國的中心,使德里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 以後在各地開展的游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
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里集結;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
當時德里並不是英軍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制敵人,使戰局完全改觀,由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終成定局。

⑤ 印度民族起義有哪些影響

盡管印度民族起義失敗了,但從根本上動搖了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加速了東印度公司的滅亡。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義暴露了英殖民統治的虛弱。這次起義是印度人民驅逐殖民統治者以擺脫悲慘境遇的第一次嘗試。此外,印度北部起義的規模與聲勢如此之大,使英國資產階級為鎮壓起義不得不動員不列顛帝國的相當大的兵力。

⑥ 印度民族起義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 :大起義提高了廣大印度人民的愛國主義覺悟。趕走外國侵略者版,恢復印度的獨權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並傳播到民間。大量反英斗爭的英雄事跡流傳下來,在群眾中埋下了革命種子,成為日後推動印度民族運動發展和走向勝利的強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國際意義:大起義延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亞洲的速度;它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義、日本明治維新一起構成了亞洲革命風暴,顯示了亞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⑦ 印度民族大起義起了什麼作用

國內來意義 :大起義提高了廣大印源度人民的愛國主義覺悟。趕走外國侵略者,恢復印度的獨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並傳播到民間。大量反英斗爭的英雄事跡流傳下來,在群眾中埋下了革命種子,成為日後推動印度民族運動發展和走向勝利的強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國際意義:大起義延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亞洲的速度;它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義、日本明治維新一起構成了亞洲革命風暴,顯示了亞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⑧ 盡管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依然有很大意義

失敗原因:英高壓統治;大軍鎮壓。 印度民族大起義引起了英國殖民當局的恐慌,他們要盡快把起義平定下去。英國在印度有24萬軍隊,其中有20萬是僱傭印度的土兵,而土兵已經成為印度人民起義中的先鋒和軍事骨幹力量,4萬英軍分散在印度各地。英國殖民當局被迫緊急從其他國家和地區抽調大量的軍隊來到印度,加強英國在印度的殖民軍事力量,以鎮壓印度人民起義
2分化政策 英國政府平定起義的另一個手段是對參加起義的印度人採取了分化政策
啟迪
印度民族大起義是由封建王公領導的、以印度士兵為主要力量和廣大人民踴躍參加的民族大起義。這次起義充分表現了印度人民的一種民族精神,這就是:不甘屈辱和受壓迫,不畏強暴,爭取民族尊嚴和民族獨立。受到沉重打擊的英國殖民者不得不改變一下他對印度的統治政策:加強殖民力量,對封建王公進行籠絡。印度人民的起義打擊了英國殖民者,使英國在亞洲其他地區的侵略活動受到了遏制。因此這次民族起義也支援了亞洲其他地區人民反抗侵略的民族斗爭。英軍佔領德里後,就集中兵力進攻奧德的首府勒克瑙。勒克瑙保衛戰,表現得更加英勇頑強。從1857年9月起,戰斗持續了將近六個月,直到1858年3月21日,英軍集中裝備精良的軍隊將近4萬,配備180門大炮才攻下勒克瑙。英軍入城後,洗劫了兩個星期,勒克瑙所受損失達600萬英鎊。

1858年3月末,英國殖民軍開始向中印度起義中心詹西進攻。詹西軍民在女王拉克什米•巴伊領導下英勇抗敵。4月3日,敵軍突入城市,詹西軍民逐屋地和敵人展開爭奪戰。500名堅守高地的戰士,全部壯烈犧牲。女王率領一部分起義軍突出重圍,詹西陷落。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義中心相繼陷落後,各地分散的起義軍轉入游擊戰。當時,活躍在各地的起義軍不少於12萬人,唐提亞•托比所率領的起義軍是其中突出的一支隊伍。詹西女王突圍後,和唐提亞•托比的隊伍匯合,轉戰中印度,並在瓜寥爾成立了臨時政府。6月17日,女王拉克什米巴伊在瓜寥爾城郊的一次戰斗中犧牲,唐提亞托比繼續堅持戰斗。

英國殖民者在進行武裝鎮壓的同時又進一步施展政治分化手段。1858年11月1日,坎寧總督在印度公布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詔書,以不再侵犯印度大小封建主的利益和特權為釣餌,收買封建主。此後,有更多的封建主紛紛叛變投敵,並幫助殖民者搜尋起義領袖。1859年4月,由於封建主曼;辛格的出賣,唐提亞;托比被捕犧牲。但游擊隊的反英斗爭一直延續到1859年底

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
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
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
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
增強了人民斗爭的信心。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
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系的。這次
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
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
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
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
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系;徹底改組軍隊,增加英
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
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
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
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斗爭史上
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
斗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斗爭。印
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
洲國家的反英斗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
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
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
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
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爆發後,一些
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
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
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
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德
里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
國的中心,使德里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以後在各地開展的
游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
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北印度各
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里集結;德里失陷
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當時德里並不是英軍
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
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
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制敵人,使戰局完全改觀,由
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
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
終成定局。

閱讀全文

與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