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史的歷史特徵和發展趨勢簡單的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一、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三、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四、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五、明、清(鴉片戰爭前),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原始社會
約四千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堯、舜時期。
奴隸社會
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殷,西周時期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行政。我國歷史開始有確切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春秋時期開始。
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
戰國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被立為諸侯。
公元前256年秦滅周。
秦朝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滅六國。
劉邦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稱始皇帝,建立郡縣制。
公元前206年劉邦滅秦。劉邦被封漢王。西漢紀年開始。
漢朝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稱帝。
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漢亡。
公元23年昆陽之戰,劉秀大破王莽軍,新朝亡。
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
三國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稱帝,國號魏。東漢亡。
晉
公元265年司馬炎廢魏帝,建立西晉,魏亡。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東晉開始。
南北朝
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朝(劉宋),東晉亡。南北朝開始。
隋朝
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唐朝
公元618年李淵(唐高祖)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隋煬帝被殺,隋亡。
公元907年朱溫稱帝,建立後梁。唐朝亡,五代時期開始。
宋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宋太祖)稱帝,建立北宋, 後周亡。五代結束。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
元朝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定國號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公元1276年元軍攻佔臨安。公元1279年元軍攻佔厓山,南宋亡。
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亡。
清朝
公元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另類時代劃分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
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准。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准。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並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並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
九、明清紀。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② 中國歷史發展 勢和特點
皇權不斷加強,王朝不斷統一,版圖擴大。戰亂-統一-戰亂
③ 簡述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特點,及史實!!
中 國 近 代 史 綜 述
綜述:
此時期是從1840年—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止。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期綜述
(1840—1919年)
此時期又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其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的封建統治,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為政治目的;以發展資本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
此時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止,共約80年間的歷史。據教材內容的種種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及相互關系,形成一個相對完整且嚴謹的知識體系,既能體現出這個時期發展的特點及客觀規律,又能涵容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基本知識。可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19世紀40年代—60年代初)
此時期的歷史大事有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前者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非正義的侵華戰爭,即中華民族的反侵略的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而後者是農民階級的革命運動,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聯系。19世紀前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擴大海外殖民地,以強占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等迫切要求中國的市場開放,用戰爭暴力作為達到它們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時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到了衰落期。到鴉片戰爭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清政府統治腐敗、經濟落後、對內極力壓制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扼殺新思想、新技術的發展,殘酷地剝削人民,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尖銳,對外堅持天朝尊嚴和閉關政策,最終導致中華民族災難的到來。雖說在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是民族戰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敗、落後及戰爭中的妥協投降政策,戰爭的結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外來侵略者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取得了大量的主權,中國的門戶被列強用炮艦打開,中國開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其兩者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內涵)。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列強對既取得的侵華權益不能滿足,力圖全面擴大侵華,並趁清政府處於內戰的窘境,以「修約」不成製造借口而發動,英法是主凶,美國是幫凶,俄是既追隨英法又單獨作案的兇犯。中國又喪失了許多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鴉片戰爭後的二十年間,中國社會主要呈現出半殖民地特徵,到六十年代又呈現出半封建社會的特徵。但鴉片戰爭並未解決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雖由於時代,尤其是階級的局限而最終失敗,但有著極重大的意義且承擔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與一些領導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新時代特點(社會性質決定),這是以前農民戰爭所不曾有過的,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總之此時期的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且在思想界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而清朝統治者在對待西方侵略的態度上,有對抗到暫時「和好」,在鎮壓中國革命的基礎上勾結起來,從而開始了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的歷史。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時期(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
此時期的主要史實有民族危機加深、洋務運動、資本主義的產生、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戊戌變法及義和團運動等。此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階級關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社會運動態勢看,既有沉淪,也有發展;在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中,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顯然居於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暫時「和好」的形勢下,清建立了總理衙門,為解決內憂外患,掀起了洋務運動,但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破滅,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在19世紀中期的全世界勝利,英法美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道路,不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進程。鑒於此,列強為擴大海外市場及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尤其是資本輸出的場所,加緊對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們之間既勾結又相互爭奪。隨著中外「和好」局面的結束,以武力和戰爭手段造成中國邊境地區的普遍危機,以大舉輸出資本來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後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瓜分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馬關條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標志, 《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強統治中國的馴服工具。由於侵華的不斷加劇,使清統治集團不得不調整統治政策,也擴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別,但都改變不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隨著外國侵略勢力的擴張,中國封建經濟的瓦解加快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艱難地產生和發展起來,同時產生了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中國半封建經濟的特徵已經具備。而軟弱的資產階級形成兩個政治派別,都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戰後,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及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維新變法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把救亡圖存作為主要斗爭目標,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的變法(和平方式)來實現其救亡圖存的斗爭目標,而演出了一幕戊戌變法悲劇;以義和團運動通過「滅洋」(流血方式)來實現斗爭目標,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美夢,使帝國主義改變侵華方針為「以華制華」,而後這兩次救亡運動的失敗都與清有極大的關系,從此以後,以推翻清政府為主要斗爭目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時期(20世紀初—1919年五四運動前)
此時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尤其在政治上變動極大。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匯於一流,集中地體現為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清統治集團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分割世界展開激烈的爭奪,「一戰」的爆發影響到歐洲列強侵華政策的調整,以及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列強利用清政府及反動軍閥為工具進行侵華,清統治集團完全俯首聽命於列強。慈禧太後為苟延殘喘,既要取悅於列強,又要消弭於社會不滿,一手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預備立憲」,進行調整,但結果適得其反,直接間接地削弱了統治,促進了革命,而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資產階級的政治積極性明顯提高。隨著民主思想的傳播及論戰、團體及政黨的建立、一系列武裝起義的實踐、理論的指導,最終導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階級局限性,革命果實為袁世凱所竊取,袁世凱及其後繼者對內獨裁專制復辟、對外出賣國家主權,投靠帝國主義,而導致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維護民主共和成果,不斷地進行斗爭,其斗爭的實質為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但最終都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這說明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需要新的階級-無產階級來領導,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為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內:一方面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掀起了復古逆流,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派倡導民主共和和知識分子倡導新文化運動,且隨著「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華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的推動下,中國工業迅速發展,這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以後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化,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階級基礎。
④ 中國歷史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一、原始農村公社和氏族關系的殘存,長期在中國古代社會和封建社會專中存在,直到今天社會主屬義時代仍可看到它的陰影。
二、皇權,長期在中國古代和封建時代發揮影響。影響很大,好像皇帝和國家手持著中國歷史的指揮棒,中國歷史在他的指揮棒下旋轉前進。
⑤ 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徵
★總結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特徵(秦--清1840年前)
●政治:經歷了漫長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皇權至上,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經濟:以小農經濟為主體,實行重農抑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和商品經濟得到發展,後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發展緩慢。
●文化:文化呈現出多元統一的特徵,思想、文藝、科技成果突出。由於時代環境不同,文化成就也有差異,但後期實行嚴格的思想控制,不利於文化的發展 *★1歸納夏商周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經濟:實行井田制,奴隸集體耕種,青銅鑄造業發達,出現婦功,商人出現 ●政治:神權與王權結合,宗法色彩濃厚,等級森嚴。 ●文化:出現甲骨文,周易,青銅文明,天乾地支紀年法
*★2歸納春秋戰國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經濟:鐵犁牛耕出現(春秋)和推廣(戰國),修建水利工程,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生產關系處於急劇變動之中,土地逐漸私有化,出現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自耕農階層。
●政治: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要求進行社會變革;春秋戰國時期為增強以爭霸或兼並的實力,要求改革。
●文化: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墨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張,法家思想較為受國君重視。
*★3歸納秦漢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政治:秦漢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封建大一統時代,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關系奠基時期,秦漢開創的一系列制度,歷代封建王朝沿襲
●經濟:小農經濟得到發展,絲織業發展,杜詩發明水排,統一度量衡,出現了半兩錢和五銖錢,海外貿易出現絲綢之路。
●文化:科技成就突出,董仲舒改進儒學,漢賦作品較多,史學有 史記等名著
★歸納魏晉南北朝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經濟:馬鈞改進翻車,江南經濟得到開發,出現白瓷,出現草市
●政治:處於國家大分裂時期,政權林立,民族融合加強,出現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化:文學有建安風骨,佛教得到傳播。繪畫有顧愷之,書法有王羲之。
5歸納隋唐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政治: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完善,出現了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唐朝盛世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經濟:生產工具有曲轅犁,修建了隋唐大運河;瓷器有南方青瓷北方白瓷,私人作坊興起;市坊分區,草市夜市繁榮,大城市有長安和揚州、成都等
●文化: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和火葯;詩歌繁榮,藝術多姿多彩,書法家有顏真卿、柳公權、懷素、張旭等。展子虔《游春圖》,閻立本《步輦圖》。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6歸納宋元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宋三分相權,完善科舉制,元設行省制。
●經濟: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業出現了五大名窯,松江絲織業發達;出現了最早紙幣交子,海外貿易發達,大都市有汴京、大都、泉州,全國經濟中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文化:出現了活字印刷術;理學出現並得到發展;宋詞、話本、元曲等世俗文化成就突出;書法家有蘇黃米蔡,繪畫有《清明上河圖》
*★7歸納明清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政治: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君主專制強化,如廢丞相,設內閣和軍機處。對外實行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
●經濟:引進外來作物(煙草 甘蔗 玉米),重視農業發展;青花瓷產量大,出現琺琅瓷,棉紡織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國內貿易發展,出現商幫和商業重鎮。
●文化:儒家思想仍是主流,但出現反正統思想(李 黃 顧 王);小說繁榮(四大名著),出現京劇;科技出現較多總結性的著作,如《農政全書》;實行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束縛人們的思想
⑥ 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特點
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特點
和中國古代歷史相比較,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特點是什麼呢
第一,它的歷史變化非常迅速和劇烈.中國古代歷史時間漫長,內容豐富,但從歷史發展的宏觀方面,也就是生產方式,政治體制和社會意識形態等方面看,應該說是處於長期相對停滯的狀態,變化非常緩慢,外國一些學者對此大感驚異不解.例如:大文豪雨果感嘆"中國真是保存胎兒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爾曾這么說:"中國歷史本身沒有什麼發展,因此我們不必再與聞該歷史的各個細節方面."當時德國還有學者說:"在我們面前的中國它沒有過去,而是一個我們古代就認識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樣存在的國家."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朗克(1795-1886)的說法更典型:"中國人民永遠靜止的人民"(見《中外文化交流史》頁118-119)當然,這種看法存在著很大的歷史偏見,但確也反映出,與外國古代歷史相比,中國古代歷史變化較小.中國近代歷史就不一樣了.算到新中國成立也不過110來年的時間,而歷經新舊民主革命兩個歷史階段,可以說是飛躍式的變化.除了社會性質,革命階段的變化之外,在其他多方面也表現出來,譬如,單說我們要講的近代80年中,就發生了不下十餘起震盪全國甚至有國際影響的戰爭,事變以及人民反抗的重大斗爭.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變化之劇烈,我們學習當中應注意體察.
第二,它的社會變化非常復雜.這種復雜性主要源於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單一的社會形態.它的表現可以分這么幾點來大致看一下:
(1)表現在生方式上.中國近代始終處於舊的生產方式衰敗而末死亡,新的生產方式產生而末壯大的狀態.封建經濟,在鴉片戰爭後呈衰敗趨勢,但封建經濟的基石,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密切結合的自然經濟,始終沒有完全瓦解,相當一部分窮鄉僻壤,甚至直到解放初,這種痕跡仍比較明顯,而應該作為社會上新的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生產,卻主要又不是來源於明末清初以來曾經孕育於封建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萌芽(這種萌芽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後,幾乎都被摧殘殆盡),而是由依附於洋務派所辦的民用企業的商股和較小規模的商辦企業,在帝國主義壓迫和封建主義束縛的夾縫中產生和發展的,很有限,在社會生產中始終未能佔主導地位.而外國資本則比民族資本要強得多.這樣,中國近代的社會經濟就有地方經濟,小農經濟,不同成份的資本主義等經濟多種形態.總之在近代中國始終是多種經濟並存,並不是一種生產方式出現就代替了舊的生產方式那麼單純.
(2)表現在階級結構上.正是基於上述一點,各種經濟成份交錯並存,相應,也就造成多種階級力量並存,階級關系錯綜復雜的狀況.我們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是最基本的階級.而中國近代情況就不同了,因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存,所以主要就存在有四大階級: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另外,還有個別少數民族地區有奴隸主和奴隸,農奴主和農奴的存在,不佔主要地位).而這四個階級各自內部情況又比較復雜且處於劇烈的分化變動之中.例如官僚,買辦,商人等形成的資產階級,許多人前身就是地主,甚至一身兼地主,資本家二任.農民和工人階級又有著天然的聯系,就是破產農民中的一部分人流入城市,充當了無產階級的後備軍,成為工業無產者.就單說資產階級吧,階層十分復雜,可分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大部分,而民族資產階級之中,又明顯地表現出上層和中下層的階層的分野.總之,中國近代的階級狀況是很復雜的.
(3)表現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錯綜交織.中國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矛盾比較單純,就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而到了中國近代,不但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依然作為社會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資本-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這對主要矛盾,中國人民肩負了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而中國封建統治者與外國侵略者之間的關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沖突的一面,又有勾結聯合的一面,具體情況又因時因事而異,所以,近代中國的反侵略反封建斗爭的格局就十分復雜.
(4)還表現在中國是列強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這樣一種特別狀況.近代中國既不象獨立的國家那樣,也不象被某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樣,它是被列國諸國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列強各國的社會特點,地理環境,國力強弱.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等條件不同,因而侵略中國的手法,特點也不完全一樣,但它們又都力圖控制和影響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挾持一派或幾派政治勢力.在侵略當中既相勾結又相爭奪,都想盡多地攫取侵略權益,但又不能獨吞中國這塊肥肉,不能不保持一定均勢將中國置於半殖民地狀態.這也增加了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的復雜性.
⑦ 中國在歷史演變呈現什麼特點
原創自己寫的。大致列了三條。
一、中央集權化
影響中國國家的地理因素:1.農耕民族依賴水利設施興修,但大江大河縱橫千里,常常水患。2.強敵環伺,特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以上幾個因素導致了中國從原始部落時期開始,就需要不斷聯合(比如大禹治水),最後形成一個強大、統一集權國家來對內治水,對外御敵。中國歷史演變的第一條脈絡,就是整體從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早起的部落聯盟、周朝的封建制),經過秦漢兩朝的集權強化(郡縣制),到了唐宋形成了成熟的中央集權制度,而明清兩朝中央集權又進一步強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社會階層扁平化
第二個趨勢是貴族階層的消失。從郡縣制的建立,到唐宋科舉制度的建立,中國社會階層逐漸扁平化、平民化,除了皇族等極少數統治階層外,世襲的貴族階層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相對流動性的官僚-士紳階層。而貴族階層的消失和皇權的集中是相輔相成。當然,元和清兩朝仍然具有統治民族的貴族,是不平等的社會。
三、文明南移化
中華文明發源於北方黃河流域。因為北方少數民族的不斷侵襲以及北方因為戰爭、氣候等原因自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歷史上幾次大的人口遷徙(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北宋滅亡等等),使得南方不斷開發,成為中國經濟和文化中心。
⑧ 中國歷史發展具有什麼特點
一、原始農村公社和氏族關系的殘存,長期在中國古代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回存在,直到今天社會主義時答代仍可看到它的陰影.
二、皇權,長期在中國古代和封建時代發揮影響.影響很大,好像皇帝和國家手持著中國歷史的指揮棒,中國歷史在他的指揮棒下旋轉前進.
⑨ 中國歷史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類型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在下以章節將有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與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國文化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與中亞、西亞的游牧民族、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中國文化的特徵可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都逐步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而成為其一部分。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化。佛教開始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紀的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的東渡,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的士大夫。佛教傳播的結果,一部分變為中國式的佛教(如禪宗),一部分反而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猶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而他們來到中國後,便湮沒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謂融合力,是指中國文化並非單純的漢民族文化或黃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地吸收中國境內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匯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具有如此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曾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他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現實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臘化、愷撒的佔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耳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唯有中國文化一種,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這種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東亞大陸特殊地理環境提供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其緣由之一。而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復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利,中國文化雖未受到遠自歐洲、西亞、南亞而來的威脅,但也屢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沖擊,如春秋以前的「南蠻與北夷交侵」,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明末滿族入關。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雖然在軍事上大占上風,甚至多次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夏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這些游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中絕,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進步。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鮮養料,如游牧人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從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西周時期,中華先民便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表達了從文化心理特質上的自我確認。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數以千萬計浪跡天涯的華僑華裔,有的在異國他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在他們的意識中,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已定居巴拿馬幾代,並且在政界取得顯赫地位的華僑這樣說:「別看我們完全不懂中文,我們的思想、舉止都是非常中國式的。」美籍華裔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也說:「我覺得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禮教觀念、人生觀,都對我們有極大的束縛的力量。」
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中國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所謂農業文化,並非說構成這種文化的物態成分中沒有其他產業的產品,而是說整個文化的物質基礎的主導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經濟軌道上運行的農業。
黃河、長江哺育的亞洲東部這片肥沃的土地,為中華先民從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主體——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躬耕田疇,世世代代、年復一年地從事簡單再生產,成為國家服役的基本承擔者。這就鑄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農業型物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實用—經驗理性」,如重農、尚農、的社會共識,重實際而罷玄想的務實精神,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環與恆久的變易觀念,等等。
在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相通。我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最隆重的春節,均來源於農事,是由農業節氣演化而成的,並不像許多其他民族那樣,節日多源於宗教。在這樣的文化氛圍內,重農思想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農耕是財富的來源。「不耕獲,未富也。」務實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農耕生活導致的一種群體趨向。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過程中領悟到一條朴實的真理:利無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正是這種民族性格使中國人發展了實用—經驗理性,而不太注重純理論的玄思,亞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實用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奧秘的好奇心所驅使的文化人,較少在中國產生。作為農耕民族的中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並不追求精密謹嚴的思辯體系,他們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因而社會運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世界是悠久的、靜定的、中國人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反映在民間心態中,便是對用具追求「經久耐用」,對統治方式希望穩定受常,對家族祈求延綿永遠,都是求「久」意識的表現。
3.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中國古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以奴隸制的國家代替由氏族血緣紐帶聯系起來的宗法社會,而是由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紐帶維系奴隸制度,形成一種「家國一體」的格局。這樣,氏族社會的解體在我國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會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殘余大量積淀下來,幾千年中,全社會並未長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歐洲中世紀那樣森嚴的等級制度,社會組織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婦之間的宗法原則指導下建立起來。
宗法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僅由於氏族社會解體極不充分,還由於此後自然經濟長期延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細胞群,而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與鄰里鄉黨兩大網路,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中國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單元是「宗族」。在宗族內,每一個人都不被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而起碼要和上下兩代人(即父、子)發生關聯,這樣,父親、自己、兒子就形成三代,這是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劃同心圓。在宗法觀念下,個人是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的,因此,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
從「親親」的觀念出發,可以引申出對君臣、夫妻、長幼、朋友等等關系的一整套處理原則,這些處理原則是以「義務」觀念為核心的。正是由於傳統文化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因而總是強調個人在群體重的義務和責任,而忽略了個人在社會重的權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樣的道德平等意識僅僅成為一種理想,而「法制」在這樣的系統之內也沒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長期運作於中國的農業自然經濟,是一種少有商品交換、彼此孤立的經濟。在這種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極度分散的社會,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權政治加以統合,以抗禦外敵合自然災害,而人格化的統合力量則來自專制君主。另一方面,農業宗法社會的正常運轉,又要仰賴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的安居樂業,家國方得以保全,否則便有覆滅崩潰的危險。因此,「民為邦本」的思想傳統也是農業宗法社會的必然產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體兩翼。
中國農業社會由千百個彼此雷同、極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鎮組成。但是,對外抗禦游牧人的侵襲,對內維持社會安定又是這個農業社會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黃河、賑災恤鄰),這就又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的必要。例如,韓非子從天下「定於一尊」的構想出發,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中央集權的政治設計。
與集權主義相伴生,中國農業社會又培養了另一影響深遠的政治意識,這便是「民本主義」。民本主義嚴格劃分「治人者」與「治於人者」,它是從治人者的長治久安出發,才注意民眾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國歷代封建統治者及其知識分子,一方面強調「國以民為本」,另一方面又強調「民以君為主」,在他們看來,「尊君」與「重民」是統一的。
5.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樣,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也產生過原始的宗教以及對天命鬼神的絕對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識形態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點,「卜辭」中所記載的,就是殷商貴族的宗教占卜活動。但是西周之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西周人的觀念中,從宗法中產生道德,而道德成為維系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宗法道德觀念的確立,使神學獨斷的觀念削弱以至被擺脫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區別的一個突出特點。
在歐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標,人們行為的准則,都是從宗教的神的誡命或啟示而來的。例如猶太教把「摩西十誡「說成是永恆的道德規范和社會的基本准則,並且說這是上帝耶和華親自向摩西頒布,與猶太人約法的(《舊約全書》)。又如,基督教的耶穌既被視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傳布福音,教化世人,成為人間倫理道德的榜樣和楷模。總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來源於宗教神啟,宗教的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和歐洲、印度文化中的這種神學獨斷相比,中國文化顯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沒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導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莫測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人與人的世間關系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學信仰大廈。道德教育摒棄了清規戒律和冰冷的說教,肯定正常情慾的合理性,強調對它的合理引導。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擺脫神學獨斷的特點,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未出現過象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占思想統治地位的「黑暗時代」。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實用性,而在民間的「燒香拜佛」這樣的口頭語中,「佛」的含義既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孫娘娘」、「媽祖」……。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嚴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但是,在對於自然界本身的認識和改造方面,卻受到忽視。儒家思想在這方面表現特別明顯。以孔子為例,據統計,《論語》中有關自然這是的材料共54條,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物、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現象,不可謂不豐富,但究其內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識以說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張,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為目的」。例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反,樊遲問稼穡之事,卻被鄙為「小人也」。
儒家這種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唐太宗品評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從漢唐到宋元明,中國的科學技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居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當16、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在西方產生並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卻落後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而輕自然的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於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在古代學術史上,關於嚴密邏輯結構的理論,關於技術性控制的實驗,以及二者之間相互聯系驗證的操作,都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
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
中國倫理型文化還有一個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點,這就是它的經學傳統。所謂經學,是指中國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學為主流,有著一以貫之的傳統,形成了獨自的特色。
中國學術的發展,就其分別而言,在先秦,是諸子百家之學;在兩漢,是經學;而後又有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但從客觀上去考察,自漢代以後,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二千餘年的學術發展,卻是以經學為一大主流。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論是哲學、史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還是醫學、科學和藝術,都與經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論他的學習興趣與研究方向最終怎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經書,不可能有其它的選擇(如五四時期的眾多新文化健將)。
中國文化的這些特點,與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雖然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但是已出現明顯的學科分支,在數學、幾何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幾乎都有相對獨立的發展。亞里士多德的一個重要學術貢獻,就是他在知識分類方面的功勞。「這時的科學世界已大到足夠配置出為數不多的篤好妙悟的優秀任務,來撰寫天文學和數學上極專門的著作,專門到甚至受過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讀不懂,而下層階級只好懷著敬畏和猜疑望著它們。這樣就使得科學家能夠大膽探索復雜而精微的辯難,並由互相批評而得到偉大而迅速的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的發展,在秦以後兩千餘年,卻一直籠罩在經學的氣氛之中。
經(也有學者稱其為「元典」),本來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私學的偉大教育家,他對古代文獻搜集整理,成為他進行教育的內容,同時也延續和保存了中國古代文化。孔子編輯整理的古籍稱為「六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樂》、《春秋》。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歷史、哲學、文學、音樂、典章制度等豐富的內涵。
到了漢代,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訓解和闡述六經及儒家經典的學問,稱為「經學」,是學術文化領域中壓倒一切的學問,成為漢以後歷代的官學。僅據清代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的著錄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說,中國文化在漢代以後的發展,經學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國文化的這種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廣泛滲透。在先秦,儒學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為「經」,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便滲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不論是史學、哲學、教育、科學、藝術、法律,無一不滲透著經學的影響。
其次,在經學的影響下,科學未能充分獨立。經學是一門籠統的學科,雖然經學本身並不排斥自然科學,相反,儒學中的理性主義以及某些思辯方法,對自然科學甚至還有啟發作用。但問題的關鍵是,經學以它自成一套的體系,凌駕於知識之上,無形中排斥了科學的獨立。
再次,經學傳統對中國宗教的發展,也產生著一定影響。在世界各文化體系中,宗教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阿拉伯廣大地區、佛教在印度及東南亞地區,影響都極其深遠。而在中國古代,宗教的影響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雖然原因可從多方面研究探索,但從歷史的事實來看,經學傳統對宗教發展的制約則是顯而易見的原因。
⑩ 中國歷史的特點
http://wenku..com/view/7c6fbd360b4c2e3f5727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