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烏海市歷史文化

烏海市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1 16:45:07

『壹』 烏海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127年(漢元朔二年),漢武帝擊敗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收復河南地(轄境今巴彥淖爾市烏加河以南、鄂爾多斯高原),將原有九原郡改為五原郡,又增設朔方郡,郡治在三封縣(今巴盟磴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的陶升井,又稱麻彌圖庫廟古城)。朔方郡下設10縣,在今海勃灣地區設置沃野縣。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築沃野縣城(今海勃灣區北新地古城)。
公元前121年(漢元狩二年),南匈奴渾邪王附漢後,烏達地區為武威郡之北境地。 東漢末年到三國、晉朝、十六國時期,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魏晉時,今烏海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南北朝時為前涼、後涼、北涼所割據。
公元319年(東晉大(太)興二年),羯族石勒強盛起來,盡得黃河流域中、下游廣闊地區,建立後趙國。今海勃灣地區屬後趙之朔州朔方郡。
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後趙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歸前秦,為氐族苻堅所統治。海勃灣地區屬前秦朔方郡。
公元395年(後秦皇初二年),羌族姚興部興起,奪得前秦西部地區,稱為後秦。姚興在北部廣闊地區設朔方郡,轄今海勃灣地區。
公元391年(東晉太元十六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轄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鐵弗部劉衛辰。衛辰被打敗後部眾四散,轄地盡失,變成魏的統治地域。
公元407年(東晉義熙三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強盛,在今鄂爾多斯市、陝西北部地區建立胡夏國,建都於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北,俗稱白城子),轄地曾北達黃河,置幽州於大城(今伊盟杭錦旗東南),佔有今巴盟南部、鄂爾多斯高原。
公元431年(夏勝光四年),夏國被北魏拓跋鮮卑族所滅,轄境歸北魏。 隋時,海勃灣地區屬突厥汗庭之西境,為東突厥游牧地。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內道。關內道的靈州是隋朝靈武郡管轄地區,是黃河由南向北的東岸狹長地帶,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灣地區。
烏達地區,隋屬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即甘肅張掖)。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屬肅州,治所在福祿(甘肅酒泉)。公元八世紀安史之亂後期至九世紀中葉曾屬吐蕃。 宋、遼時期要,西北地區興起的黨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據有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
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給黨項羌以李彝興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從此,今鄂爾多斯市地區的絕大部分(轄海勃灣地區)遂入宋朝版圖,但仍為黨項李所有。
1038年(宋寶元元年),黨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今海勃灣地區為西夏靈州之地,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 明朝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衛的邊外地。
1376年(明洪武九年),立寧夏衛,後升為鎮,轄今海勃灣地區,隸屬於陝西都司,歸中央右軍都督府管理。
1402年(明建文四年),蒙古韃靼、瓦剌各部強盛起來,構成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嚴重威脅。1462年(明天順六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里孩進駐鄂爾多斯市地區。
1552-1566年(明嘉靖中)達延汗之孫袞弼里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名其部落為鄂爾多斯。
1635年(清天聰九年),該部首領額哲臣歸附清朝,清朝統領鄂爾多斯地區。
1649年(清順治六年),清廷將鄂爾多斯地區劃為6旗,實行盟旗制,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
169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 民國時,寧夏擴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後直屬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員會。
1914年(民國3年),鄂托克旗歸綏遠省管轄。
1929年(民國18年)1月,寧夏省政府成立後,在磴口正式設縣。隨後又擅自將沿黃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長約200公里的狹長地帶劃入磴口縣(包括烏海地區)。
1930年(民國19年),綏遠省政府在黃河以東鄂托克旗地區設立野沃設置局,後改為沃野縣,轄今海勃灣地區。
1937年(民國26年)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佔領沃野縣,劃歸寧夏,改名陶樂縣。
1949年(民國38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當時,海勃灣地區屬鄂托克旗第三區(阿爾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碩特旗和平解放。當時,烏達地區為該旗宗別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治區人民政府,隸屬寧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轄阿拉善旗、磴口縣。是年9月,寧夏省制撤銷,自治區改歸甘肅省管轄,後又改為甘肅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5年,建立桌子山礦區辦事處,隸屬於伊克昭盟。區界為:南至枯水溝以北,北至陶思圖,東至黑龍貴、棋盤井、千里山,西至黃河邊,南北長約170華里,東西寬約50餘華里,總面積約2125平方公里。
1956年4月13日,將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改為巴彥淖爾盟,烏達地區仍歸巴盟阿拉善旗所轄。
1958年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立阿拉善旗烏達鎮。鎮界為:南起寧夏石嘴山邊界,西界阿拉善旗宗別立蘇木,北至阿拉善旗巴音木仁蘇木,東以黃河為界,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
1959年4月,撤銷桌子山礦區辦事處,建立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建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烏達市建立後,將阿拉善左旗的宗別立、烏素圖、巴音木仁3個牧區人民公社劃入烏達市。10月1日,正式成立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分別隸屬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
1964年,烏達市於1961年劃入的3個牧區人民公社重新劃歸阿拉善旗,地界縮小為原烏達鎮管轄范圍。 197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建立烏海市。翌年1月10日,烏達市和海勃灣市正式合並成立烏海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市人民政府設在海勃灣。下轄烏達、海勃灣、拉僧廟3個縣級辦事處。
1979年12月,將3個辦事處改設為區,同時,將拉僧廟辦事處更名為海南區。

『貳』 烏海市有哪些縣

沒有縣

烏海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隔黃河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相望。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人(2006年)。轄3個市轄區。市人民政府駐海勃灣區,距自治區首府562千米。
地跨賀蘭山余脈東麓與鄂爾多斯高原西緣。烏蘭布和沙漠伸入市境。黃河流經境內。年均溫9.3℃,1月均溫-11℃,7月均溫25℃。年均降水量165毫米。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包蘭鐵路和109、110國道縱貫市境。是自治區的能源基地,礦藏有煤、鐵、鉛鋅、砂金、水泥灰岩、高嶺土等。大型企業有烏達礦務局、海勃灣礦務局、西桌子山水泥廠、海勃灣玻璃廠、海勃灣電廠、千里山鋼鐵廠等。防風固沙造林屬三北防護林體系。古跡有仰韶文化村落遺址;青銅器、鐵器時代的岩畫;秦長城、明烽火台等遺跡。

2006年烏海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將全市3個區的10個鄉鎮(鄉5個、鎮5個)調整為5個鎮、1個街道。
海勃灣區將3個鄉鎮(鄉2個、鎮1個)調整為1個鎮、1個街道:原新地鄉和千里山街道辦事處合並組建千里山鎮,鎮政府設在原千里山街道辦事處所在地;原五一鄉和下海勃灣鎮合並組建濱河街道辦事處。調整後,海勃灣區轄6個街道(濱河、新華街、新華西街、鳳凰嶺街、海北街、卡布其)、1個鎮(千里山)。
烏達區將2個鄉鎮(鄉1個、鎮1個)調整為1個鎮:原烏蘭鄉和橋西鎮合並組建烏蘭淖爾鎮,鎮政府設在原烏蘭鄉政府所在地。調整後,烏達區轄8個街道(濱河、蘇海圖、振華、教子溝、梁家溝、五虎山、巴音賽、三道坎)、1個鎮(烏蘭淖爾)。
海南區將5個鄉鎮(鄉2個、鎮3個)調整為3個鎮:原東風鄉和巴音陶亥鄉合並組建巴音陶亥鎮,鎮政府設在原巴音陶亥鄉政府所在地;原老石旦鎮和拉僧廟鎮合並組建拉僧廟鎮,鎮政府設在原拉僧廟鎮政府所在地;保留公烏素鎮。調整後,海南區轄轄2個街道(拉僧仲、西卓子山)、3個鎮(拉僧廟、公烏素、巴音陶亥)。

『叄』 內蒙古烏海市怎麼樣

經濟

2016年,烏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2.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8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323.76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243.58億元,增長9.9%。

按常住人口計算,烏海市人均GDP達到102725元,比上年增長6.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8:60.3:38.9調整為0.9:56.6:42.5。

2017年,烏海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長3.9%;第二產業增長6.4%;第三產業增長3.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比上年增長4.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0.9:56.6:42.5調整為1.2:57.7:41.1。

(未公布2017年具體數據,以下為2016年數據參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2.2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23.7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3.58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2725元。 )

位置境域

烏海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境西南部、黃河沿岸、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南緣。北、東與伊克昭盟為鄰,西與阿拉善盟接壤,西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交界。

黃河由南向北沿海南區西邊、海勃灣區與烏達區中間,再沿海勃灣區西邊縱穿流過,黃河水面在烏海市境約40平方千米。 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

(3)烏海市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人口

截至2017年底,烏海市常住總人口56.11萬人,比上年增加0.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1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94.7%,農區人口2.95萬人,農區人口比重5.3%。

全年出生人口0.53萬人,出生率9.47‰,死亡人口0.26萬人,死亡率4.65‰,自然增長率4.82‰。 境內有蒙、漢、回、滿等40個民族。

民族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96725人,佔93.21%;蒙古族人口為18952人,佔3.56%;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17225人,佔3.23%。

烏海的人口大多以外來移民為主,海南區以來自河南的移民佔多數。

『肆』 烏達區的歷史文化

烏達區僅有來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自位,即烏達區馬寶店遺址。該遺址位於烏蘭淖爾鎮東北2公里處,北接烏蘭布和沙漠,東臨黃河,與甘德爾山隔河相望,於2009年7月被發現,經過一個月的考古發掘,研究確定該遺址為清代早期遺址。遺址分布范圍以佛塔為中心,東側為一「甲」字型墓,西側為一小型磚室墓。馬寶店遺址東西長73米,南北寬56米,面積為4088平方米。因考慮到烏達區要對遺址進行保護性規劃,僅將發掘資料移交給烏達區文化局,實物資料由烏海市文物站(博物館)保存,未移交。

『伍』 烏海市有哪些旅遊

黃河風光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區域,黃河穿境而過逾百公里,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17]
沙漠風光

主要有馬堡店生態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其中的金沙灣生態旅遊區是AA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烏海市北11公里處,西瀕黃河東枕桌子山脈。此處沙丘連綿,酷似海灣有大漠之地,因其沙色金黃而被人稱為「金沙灣」。該景區總面積約3萬畝,具有典型荒漠特點,主要項目有沙漠特色旅遊、滑沙、沙地摩托車、沙灘排球、沙療健身娛樂等。[17]
山嶽奇觀

主要有甘德爾山、桌子山等。受燕山期和加里東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從遠古到現在的十幾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其中有名的是甘德爾山奇峽谷,又稱「一線天」,谷長650米,兩邊奇峰聳立,猶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處不過一兩米左右。進谷百餘米,有一巨石正巧夾於兩壁之間,凌空盤踞,給整個峽谷平添了一份神秘。[17]
綠色景觀

主要四合木自然保護區、龍游灣濕地公園、一棵樹生態旅遊區、黃河濕地景觀區、金水樂園、烏海植物園、葡萄及葡萄系列產品。其中四合木自然保護區中的植物四合木為全國唯一的特有單種孤本屬植物,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此外,龍游灣濕地公園已完成規劃設計。[17]
古城旅遊

主要包括漢代古城遺址、明代烽火台、馬堡店遺址、秦長城遺址等。漢代古城遺址位於北新地鄉城梁村的碧野里,有一堆長三百米,寬三百米左右的土丘,據考察這是漢代的古城牆,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這里,曾出土過漢代的五銖錢、半兩錢,以及大量帶有紋飾的陶片等。[17]
歷史遺跡

集中體現在桌子山岩畫、召燒溝岩畫群、摩爾溝岩畫、蘇白溝岩畫。其中桌子山岩畫群是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藝術珍品,分布廣、數量多、內容豐富、風格古樸,在國內外佔有相當高的地位,岩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其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磨刻風格獨具一格,特別是距市區10公里處的人面像岩畫,為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岩畫之精華。桌子山岩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美學價值,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17]
宗教文化

主要有滿巴拉僧廟、拉僧仲廟、卡布其廟、敖包圖廟遺址等。其中滿巴拉僧廟位於拉僧廟鎮所在地,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由第一代貝勒東日布斯仁捐贈,第一世夏仲(活佛)貢期格阿日布齋主持興建,已有220年歷史。寺廟建成後,以研究醫明教義培養醫務人才為目的,學僧們進廟後,經義雙修。有大雄寶殿葯師供塔、護法殿、溶洞等,現已開發為旅遊景點。[17]
生物化石

烏海擁有亞洲之最,長40多米、底徑1米的石炭紀硅化樹。[17]
賞石城

烏海被譽為賞石城,在烏海市公園東門有一條街叫賞石街,烏海市民也享受著賞石文化
黃河石、戈壁石、靈壁石、瑪瑙石、巴林石、樹化石……在烏海說起奇石,可謂婦孺皆知。在這座城市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在校學生,時不時都會談石論玉。人們滿目所見也是千姿百態的奇石:在眾多人的家裡、辦公室里都擺著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奇石;在街頭、廣場、公園林立著造型各異的觀賞石,「石林」形成的景觀隨處可見。
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中段,西接賀蘭山和烏蘭布和沙漠,東依桌子山脈。黃河穿市而過105公里,特殊的地形構造,給烏海的藏石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美石資源。
烏海的奇石大體可分為黃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風凌石3種。烏海的黃河卵石集中分布在沿河兩岸,古生物化石,多出自河東的桌子山、河西的五虎山的溝壑之中,尤其木化石量大、質優,時見奇品,戈壁風凌石是最受烏海藏石家鍾愛的石種。黃河卵石、生物化石、戈壁風凌石共同構成了一個妙趣橫生、天人合一的奇絕世界,成為烏海一道亮麗的風景。
烏海奇石美,從美學的角度看,包括地質美、色彩美、形態美、神韻美。細心觀察,慢慢品味,盡得古典美與現代美交融,藝術美與抽象美結合的豐富內涵。[18]
書法城

以獲評首個「中國書法城」為契機,烏海市文化建設一發而不可收。高端書法交流活動頻繁開展,連續舉辦5屆以書法為主題的大型群眾文化節慶活動,這一期間還舉辦了中國第三屆新人新作展、華北5省書法展、中國書畫名人邀請展等一系列高層次展會,創造了「萬人書『太陽神』最大規模書法活動」等5項大世界吉尼斯紀錄。目前,全市書院、書畫廊、奇石、仿古傢具店鋪達到50餘家,年營業總收入超億元。書法,已經融進烏海的文化基因:黃河岸邊的博愛大道邊,樓房上、樹叢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書法家用各種書體寫的「愛」字,以書法為主題的青山翰墨公園里,各種書法碑石散落其間。海北大街和一些街路兩旁的路燈,也被設計成了毛筆形狀,一些建築被裝飾成了漢唐風格。全市各中小學校都開設了書法課,有兩所小學被中國書協命名為「蘭亭小學」。[19]
烏海湖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黃河內蒙古段烏海市境內。2010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自治區 「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工程自2010年4月26日臨時工程導流明渠開工建設,2011年3月主體工程開工建設,主體工程由土石壩、泄洪閘、電站三個主要構築物組成。壩長6906米,正常蓄水位1076.0m,總庫容4.87億m3,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82億度,屬大型Ⅱ等工程,建設工期46個月,總投資27.41億元。
該項目是集防凌、發電等為一體的綜合利用工程,也是黃河內蒙古段唯一一座調節控制性樞紐工程。該工程的興建,可將黃河內蒙古段的防洪標准由50年一遇提到100年一遇,配合龍羊峽、劉家峽水庫的防凌調度,與下游堤防工程共同構成完善的防凌工程體系,減少凌災損失;利用下泄水流發電,提供清潔能源;同時,水庫建成蓄水後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促進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處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極大地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烏海市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為打造生態綠洲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注入水的活力。
烏海湖生態旅遊區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橫貫烏海市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烏蘭淖爾湖、烏海湖、胡楊島、兔島等風景區。與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遙相呼應,共同呈現出一片水沙相應,山水相連的壯觀景象。生態旅遊區內群山錯落,河湖密布,自然資源豐富,在黃河兩岸形成了集湖水、島嶼、沙漠、濕地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里藍天白雲、飛鳥游魚、碧水金沙、蘆盪水漾,展現出一幅融江南水鄉之秀色與塞北大漠之雄渾為一體的瑰麗畫卷。
為打造以黃河文化為脈絡,以巨大空間優勢和景觀優勢為依託的內蒙古西部高端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實現游在烏海湖、文在烏海湖、商在烏海湖、樂在烏海湖、居在烏海湖的目標,景區將建設烏海最高端的旅遊、文化、商務、會展、娛樂、地產、濱水休閑度假等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以水上娛樂、運動、演出、休閑為主的主題公園,開展漂流、水上摩托、帆船、深湖潛水等水上娛樂活動。將黃河之景融入現代之城,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生,形成城在水上,河在城中的景觀,使烏海真正成為黃河金腰帶上的明珠。
大河潮湧天地闊,風勁長空丹霞舒。奔騰的黃河,流淌著烏海兒女的壯志情,靜靜的烏海湖,承載著烏海綠色新城的宜居夢。

『陸』 烏海市在哪年被命名為「中國書法城」

2008年9月10日,烏海抄市被中國襲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城」,這是繼安陽、開封、臨沂、韶興、蘇州
、徐州等6個「中國書法名城」之後,被中國書協命名的又一「中國書法城」,這是烏海市書法歷史進程中標志性、跨越式的里程碑,標志著烏海市已進入全國書法先進城市行列。烏海市實驗小學因少年書法教育成績卓著,同時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書法蘭亭小學。

『柒』 寧夏提議要烏海市劃規寧夏,烏海在歷史上就是寧夏的,寧夏這么小,為什麼不把烏海劃規寧夏

歷史上俄羅斯還是中國的為什麼不問問俄羅斯?

『捌』 烏海市十二運相關資料

經過反復修改、多方徵求意見,組委會最終確定了由江蘇省徐州市王猛創作的「黃河內巨龍、草原駿馬」為內容蒙古十二運會會徽。總體圖案以漢字草書「烏」與「烏海」漢語拼音首字母組合造型,同時融入太陽神岩畫和中國印章,突出中國書法城烏海的文化底蘊。本屆運動會的吉祥物則選用了由大連市代成和、吳瀟創作的「葡萄娃娃」為吉祥物。烏海市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兩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葡萄娃娃」造型乖巧,頭部由葡萄變化設計而成,高舉左手向人們致敬,腿部波浪形圖案代表黃河,體現了烏海人民熱情好客、奮發向上、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本屆運動會內蒙古首次設計了專題宣傳畫,作者是呼和浩特市的田娜。宣傳畫共6幅,分別展示了烏海「書法之城、葡萄之鄉、沙漠綠洲和黃河明珠」的特點。由於會歌沒有選到適合作品,組委會特邀內蒙古著名音樂人烏蘭托嘎和邊際為大會量身創作了《呼喚英雄》為會歌。

『玖』 烏海主要資源有什麼

(一)礦產資源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多,多數質量較好,分布集中,配套性較好。域內擁有煤、鐵、鉛、鋅、銅、鎳、金、銀、鍺、鎘、電石灰岩、水泥灰岩、制鹼灰岩、熔劑灰岩、耐火粘土、高領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潤土、白雲岩、輝綠岩、紫砂粘土、磚瓦粘土、礦泉水等37種,礦產地82處,有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的礦床有8處,中型21處,小型25處。域內迄今已探明的主要礦種的保有儲量為:煤炭27億噸、鐵礦757萬噸,制鎂白雲岩514萬噸,耐火粘土36940萬噸,軟質耐火粘土81萬噸,高嶺土213萬噸,溶劑灰岩35642萬噸,制鹼灰岩14340萬噸,電石灰岩2554萬噸,水泥灰岩18333萬噸,含鉀而岩2367萬噸,水泥配料及磚瓦粘土7436萬噸,硅質原料礦產1113萬噸,紫砂粘土358萬噸,石膏1304萬噸。潛在的經濟價值為4278億元。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為烏海市礦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和工業「食糧」。

(二)土地資源

烏海市境內多山,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2/3.東部是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部有五虎山山,均呈南北向帶狀延伸。中間為寬谷溝地,由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麓、五虎山東麓的沖積洪積扇與黃河沖積階地構成,約占總面積的1/3。黃河縱貫南北。域內土壤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2個土屬,157個土種。6個土類分別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是:灰漠土佔21.98%,棕鈣土23.34%,栗鈣土0.003%,風沙土7.1%,草甸土1.3%,鹽土0.01%,除以上六種土壤類型外,其餘均為難利用的土地。其中:有平溝床、流動沙丘、裸岩等無法利用的土地1164.38公頃。本市植被稀疏。覆蓋率小於5—10%面積很大,加之土壤多為沙質或第四紀沖積物,其結構鬆散,在水、風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全市有宜耕地14347.97公頃,宜果地12678.2公頃,宜林地16110.57公頃,宜牧地、宜封禁育草地17868.2公頃,不宜利用地8752.11公頃。宜耕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兩岸一二級階地上。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139961.39公頃,建設用地15628.72公頃,未利用地11646.38公頃。

黃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揚水灌溉,是發展灌溉式、綠洲式、觀賞型農業的良好地帶。大量的未利用土地為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土地後備資源。

(三)水資源

黃河流經市區105千米,平均河寬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黃河水由於受上游融雪、消水、降水及上游水庫調節影響,年內水位變化較大,幅度一般為2—4米。

烏海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源地降水入滲,少量凝結水、回灌入滲和黃河測向入滲補給。據內蒙古水文總局初步測算,烏海市地下水資源穩定開采量為1120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為9500萬立方米,並同黃河形成自然互補系統,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水資源。

(四)植物資源

烏海市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種、181屬、279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葯用植物甘草、鎖陽、肉蓯蓉、苦豆根、麻黃、遠志、羅布麻等;有造紙植物松葉豬毛菜、紅河、油蒿、籽蒿等;有國家二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錦刺、沙科青、胡楊等,特別是四合木的科學研究價值無可估量。

烏海市天然林資源面積30萬畝。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等天然灌木林。其次,在李華中灘、胡楊島等黃河夾心灘及黃河沿岸的部分河漫灘上分布的天然河岸林,樹種有沙棗、胡楊、河柳、黃白茨灌叢等。西桌子山溝谷徒壁上亦有零量天然散木分布,樹種主要有山榆、黑樺、山杏、杜松等。烏海的野生植物大部分植株矮小,但萌生力旺盛,對於防風固沙起著重要作用。

據2001年烏海市森林分類經營區劃界定結果,全市宜林地面積115萬畝。規劃到2010年,將全市宜林地綠化治理。重點建設10萬畝葡萄基地、10萬畝梭梭基地、60萬畝檸條基地,積極發展林業後續產業,建設葡萄酒、葡萄飲品加工企業,檸條平茬飼料加工企業及纖維板廠,力爭達到林業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景觀資源

烏海市既有雄渾壯闊的黃河景觀,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嶺,還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獨特風光,以及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

1、黃河沿岸風光。黃河穿流市區105千米,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灘),猶以生長珍稀保護植物命名的胡楊島和面積500公頃的大中灘、200公頃的李華中灘最為人稱道,是黃河中少有的灘島。胡楊島上,十幾米高的胡楊樹連片成林,鬱郁蔥蔥,河水環島緩流而過,實為黃河奇觀。島上已建起了游泳池、跑馬場、娛樂場所及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遊度假設施多處。李華中灘綠樹環抱,葦草連片,花草叢生,一派自然風貌。

烏蘭布和大漠與黃河漠水相連,河面流波,漠山起伏,塞外風光,蔚為壯觀。近年開發的金沙灣大漠生態旅遊區已建起接待遊人的蒙古包十多座。依託和利用黃河自然景觀建起的大禹碼頭、黃河漁村、欣澤水上樂園等景點沿河而設,為黃河增添了更多的瑰麗風姿。

2、地質構造奇觀。受燕山期和加里東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從元古到現在的十幾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其中有名的勝景是甘德爾山奇峽谷,又稱「一線天」。谷長650米,兩邊奇峰聳立,猶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處不過一兩米左右。進谷百餘米,有一巨石正巧夾於兩壁之間,凌空盤踞,使人頓覺奇異,更給整個峽谷平添了一份神秘。

3、歷史文化遺跡。創作於新石器時代的桌子山岩畫,是我國北方獵牧民族的歷史文化遺跡。桌子山岩畫現已發現6處,岩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是國內外罕見的出土岩畫,其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磨刻風格獨具一格,特別是距市區10公里處的人面像岩畫,為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岩畫之精華。桌子山岩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美學價值,已經引起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現已建起初步的封閉性保護設施,供遊人觀賞。

4、滿巴拉僧廟。位於海南區拉僧廟鎮,乾隆五十五年興建。在「文革」中廟宇被毀,1982年在舊址上設宗教活動點恢復香火,1996年海南區政府批准予以登記,正式確定為烏海地區唯一格魯派(喇嘛教)宗教活動場所。在接待遊人的同時,該廟正在逐步興建。

『拾』 烏海有什麼景觀

烏海市既有雄渾壯闊的黃河景觀,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嶺,還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獨特風光,以及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
1、黃河沿岸風光。黃河穿流市區105千米,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灘),猶以生長珍稀保護植物命名的胡楊島和面積500公頃的大中灘、200公頃的李華中灘最為人稱道,是黃河中少有的灘島。胡楊島上,十幾米高的胡楊樹連片成林,鬱郁蔥蔥,河水環島緩流而過,實為黃河奇觀。島上已建起了游泳池、跑馬場、娛樂場所及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遊度假設施多處。李華中灘綠樹環抱,葦草連片,花草叢生,一派自然風貌。
烏蘭布和大漠與黃河漠水相連,河面流波,漠山起伏,塞外風光,蔚為壯觀。近年開發的金沙灣大漠生態旅遊區已建起接待遊人的蒙古包十多座。依託和利用黃河自然景觀建起的大禹碼頭、黃河漁村、欣澤水上樂園等景點沿河而設,為黃河增添了更多的瑰麗風姿。
2、地質構造奇觀。受燕山期和加里東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從元古到現在的十幾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其中有名的勝景是甘德爾山奇峽谷,又稱「一線天」。谷長650米,兩邊奇峰聳立,猶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處不過一兩米左右。進谷百餘米,有一巨石正巧夾於兩壁之間,凌空盤踞,使人頓覺奇異,更給整個峽谷平添了一份神秘。
3、歷史文化遺跡。創作於新石器時代的桌子山岩畫,是我國北方獵牧民族的歷史文化遺跡。桌子山岩畫現已發現6處,岩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是國內外罕見的出土岩畫,其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磨刻風格獨具一格,特別是距市區10公里處的人面像岩畫,為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岩畫之精華。桌子山岩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美學價值,已經引起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現已建起初步的封閉性保護設施,供遊人觀賞。
4、滿巴拉僧廟。位於海南區拉僧廟鎮,乾隆五十五年興建。在「文革」中廟宇被毀,1982年在舊址上設宗教活動點恢復香火,1996年海南區政府批准予以登記,正式確定為烏海地區唯一格魯派(喇嘛教)宗教活動場所。在接待遊人的同時,該廟正在逐步興建。

閱讀全文

與烏海市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